要財運亨通?那就關注我吧!點贊關注,讓你的好運勢不可擋!
你有沒有想過
,在你打包行李,準備踏上旅途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都在和形形色色的行李“打交道”,用一雙“透視眼”守護著大家的出行安全?他們就是默默守護在安檢一線的工作人員,你或許好奇,在他們眼中我們的行李箱究竟是怎樣一番景象?圖片來源于網絡
對于這個問題,網友們可是腦洞大開,安檢員的電腦屏幕上一定充滿了各種奇葩物品,比如有人試圖帶上飛機的寵物烏龜,還有人塞在行李箱里的榴蓮,更夸張的想象是安檢員會不會看到一些讓人臉紅心跳的私密物品?
安檢員的工作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輕松有趣
,他們每天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從密密麻麻的X光圖像中辨認出可能存在的危險物品,這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更需要極強的責任心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么,安檢員看到的畫面究竟是什么樣的呢?簡單來說,就像是一張黑白照片,各種物品的形狀和密度會呈現出不同的陰影,行李箱里的衣物、書籍、電子產品等等,都會以一種特殊的“輪廓”呈現在安檢員的眼前
安檢員也會遇到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場景,有人把充電寶誤放進了行李箱,結果在X光下呈現出一個“不明物體”,引發了一場虛驚,還有人帶了家鄉特產,結果因為形狀奇特,被安檢員誤認為是違禁品,鬧出了不少笑話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無論是面對怎樣的情況,安檢員都會保持專業的態度,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檢查,他們深知,自己肩負著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的重任,容不得半點馬虎
也許在一些人看來,安檢工作似乎有些“神秘”,甚至會讓人產生一些誤解,但實際上,安檢員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網絡上
,關于安檢的話題也總是能引發熱議,有人好奇地問:“安檢員是不是能看到行李箱里的一切?我的隱私會不會泄露?”還有人調侃說:“每次過安檢都感覺自己像個透明人,真希望我的行李箱能自動‘打碼”安檢員的工作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無所不能”,他們看到的只是物品的輪廓和密度,并不能像放大鏡一樣看清里面的細節,更重要的是,安檢員都經過嚴格的職業道德培訓,他們會尊重每一位旅客的隱私,不會隨意談論或泄露乘客的個人信息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一次,我在行李箱里放了一套性感睡衣,過安檢的時候特別緊張,生怕被安檢員看到,”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結果,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安檢員只是例行公事地檢查了我的行李,根本沒有注意到我的‘小心思”
還有網友表示
,自己曾經在過安檢時被要求開箱檢查,一開始還有些抵觸,但后來發現安檢員只是例行檢查,態度也很溫和,這讓她的不安情緒很快消散了,“安檢也是為了保障我們大家的安全,我們應該理解和配合他們的工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安檢工作看似平凡,卻責任重大,在他們日復一日的堅守背后,守護的是無數旅客的平安出行,他們用專業和敬業,為我們構建起一道道安全防線
在繁忙的機場、車站,每天都有無數的行李從安檢儀上緩緩通過,安檢員們就像是一群“幕后英雄”,默默守護著大家的出行安全,他們或許不善言辭,但他們的工作卻充滿了溫情和責任
圖片來源于網絡
也許你從未留意過他們的身影,也許你只是匆匆地從他們身邊走過,但他們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一雙“透視眼”守護著我們的平安
下次旅行,當你再次經過安檢口,不妨對他們說一聲“謝謝”,感謝他們默默的守護,感謝他們為我們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安檢一線
,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曾經有一位安檢員,在工作中發現了一名旅客的行李箱里藏有一枚未爆炸的炸彈,他臨危不懼,冷靜果斷地處置了險情,避免了一場災難的發生還有一位安檢員
,在檢查行李時發現了一封遺書,他敏銳地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即向上級匯報,并最終成功阻止了一起悲劇的發生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些故事
,也許你從未聽說過,但它們真實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安檢員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和擔當,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每次看到安檢員認真工作的樣子
,我都會覺得很安心,”一位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說,“他們就像是一群守護神,默默地守護著我們的安全”圖片來源于網絡
“安檢工作很辛苦
,也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和支持他們的工作,”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在安檢員的守護下,我們才能安心地踏上旅途,奔赴遠方,讓我們一起向這些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致敬!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與安檢有關的故事和感受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文旨在倡導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杜絕任何低俗或不良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盡快處理。
疫情過后,由于碼字和剪輯視頻的需要,省吃儉用花了一萬大多買了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通過MacBook Pro打造升級我的工作臺2.0計劃也逐步開始落實,可是要知道以MacBook Pro為中心擴展出的工作臺,并且想實現桌面“無線”和穩定其實不太容易,畢竟連接需求比較多。MacBook Pro只有四個雷電3接口,又分布在左右兩側,再加上日常生活、工作用到的U盤、移動硬盤、SD卡、網線,還要外接顯示器、投影儀等等,以上種種幾乎都無法直插進雷電3接口,所以幾乎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一個擴展塢來實現了。
當你在購物網上搜索擴展塢,會得到以下的結果: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么擴展塢從100左右到2000左右跨度范圍這么大,大多數集中在100-300元和1500-2000元兩個段位,都支持MacBook,買回來也都能用,到底有什么不同?為了讓大家閉坑,今天就講講我從一兩百的擴展塢買到2000的血淚故事,幫你選擇一款適合的擴展塢。雖然有心理準備,但是當拿到MacBook Pro以后,看到雷電3接口我還是懵逼了,還好朋友送了一個小小的USB轉tpye-c轉接頭,解決了我臨時U盤、硬盤使用的燃眉之急,但明顯是不夠用的,在試探之后,不敢再管老婆要錢,偷偷去咸魚買花了60塊買了二手的擴展塢。
就是上面這貨,百元擴展塢幾乎就是這個形態,電商銷量比較高的就是綠聯、飛利浦,飚王、倍思也會有一些產品,這類便攜式擴展塢一般是鋁合金材質,并不是廠家想用鋁合金,而是散熱剛需,原以為小巧精干,但實際體驗也就是應個急,有幾個槽點:
看來這貨也滿足不了我的工作臺2.0升級計劃,于是乎,我買了綠聯桌面擴展塢,桌面款散熱的確會好一些,由于外接了電源,掛兩塊硬盤也能運轉了,但這款擴展塢也有一些硬傷:
以上的擴展塢無法實現我的工作臺2.0升級計劃,這時候,我才知道我買的擴展塢只能叫做tpye-c擴展塢,并不能叫雷電3擴展塢,很多都是“蹭熱度”,都是假的,教大家分辨雷電3擴展塢,一看電源適配器,雷電3擴展塢電源適配器都很大,不用再另外接電源就可以直接輸出85W以上的電量,二看是否支持雙4K60幀,一般普通的擴展塢僅僅支持4K幀率閉口不談,更何況雙4K60幀,三看個頭,一般雷電3擴展塢個頭都不小,屬于桌面款擴展塢,四看價格,基本都在1500或者更貴。所以雷電3擴展塢才是這次工作臺2.0升級計劃的核心所在。
這次我選擇的是Anker新出的這款雷電3擴展塢,有13個接口,還有Intel官方授權,使用Intel thunderbolt最新技術。
如果你把開篇的搜索限定在Intel官方授權認證的雷電3擴展塢的話,會發現貝爾金賣到2500元且只有10個接口,少了一個tf卡槽不能雙卡傳輸,少了一個手機快充接口;奧睿科的8接口的賣到了1799元;caldigit的10接口賣到了1600元。這么算下來,Anker的雷電3擴展塢1999元,13接口,無論是顏值還是性能都很值,有沒有覺得性價比不錯?
工作臺2.0的核心之一肯定是MacBook Pro,畢竟一些性能輸出都靠它發力呢,這里交代一下我的需求,我是一個碼字的,也做視頻,PS修圖、FCPX剪輯、網頁等等離不開我,經常需要掛1-2塊硬盤、外接一個顯示器(以后考慮兩個,雙屏的效率你懂得)、掛一個機械鍵盤、掛一個相機SD卡、剪輯視頻的時候掛一個固態硬盤,也偶爾聽聽歌插一個3.5mm耳機,看著我的需求也知道普通的type-c擴展塢真的滿足不了我。
上面是我布置好的工作臺2.0的樣子,通過Macbook Pro為主搭建的一個工作臺,僅僅通過Macbook Pro本身的接口想搭建一個這樣的工作臺,顯得捉襟見肘,需要的一個接口豐富、穩定性強的雷電3擴展塢。
Anker雷電3擴展塢剛好符合我的要求,當我離開時,直接關閉擴展塢電源,拔下雷電3線,帶走筆記本電腦即可。回到家以后,放置好筆記本,插上雷電3線,打開擴展塢電源,這時無需打開筆記本,屏幕、屏幕燈、電腦都會接通并亮起,十分的方便。
圖中的設備列表如下
2019款MacBook Pro 16寸,優點是性能足夠強大,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大負載剪輯4K視頻,都能應付得來,不用不知道,用了很順手,生產力工具;缺點是貴、太貴、真的太貴了,除了貴哪都好。
鍵盤是ikbc G87機械鍵盤,優點是櫻桃軸手感不錯,反饋到位,附送了特別按鍵的替換彩色鍵帽,PBT鍵帽不打油,整體使用下來很舒服;缺點是不支持無線的、而且沒有燈(反而我不喜歡有燈的)。
顯示器是明基的27寸顯示器,優點是顯示效果不錯;缺點是比例沒有帶魚屏優秀,后期還要再弄一個雙連屏解決這一硬傷。
屏幕燈是明基屏幕燈,有點事燈的角度控制很好,不晃眼睛,自動亮度也不錯,雖然出了小米的屏幕燈,但總的來說還是更好一些,畢竟有專利,別人拿不走;缺點是性價比不高,價格稍微貴一些。
耳機用的是雷蛇寂星鯊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優點是這貨太像大法,佩戴舒適、音質不錯、降噪效果好;缺點是降噪程度不可調。
臺燈是小米臺燈,用了很久了,優點是可調節范圍比較多,支持米家APP遙控,顏值也比較高,缺點是容易變黃。
MacBook Pro散熱底座,買的是鋁合金的,其實MacBook Pro散熱底座有很多種,帶風扇的不帶風扇的,立式的,升降的,我的建議是,如果有打開筆記本的需求就買這種底座類型的,高度尚可,對頸椎友好,下面還能放鍵盤。
這樣基本上實現了“無線”的狀態,鼠標我用的是蘋果的無線鼠標,鍵盤618期間我又買了一個羅技的K380無線連接MacBook Pro,更加適配MacBook Pro的快捷鍵,最主要是靜音,晚上不會吵到家里人。
我把擴展塢反過來給大家看看背面,這些線藏在了顯示器的后面,所以整體效果看著還是很干凈整潔的。
我是從數據線和充電寶開始認識Anker,這些年敗了挺多Anker的產品,耳機、數據線、充電寶、投影儀等等。
Anker這款雷電3擴展塢是趕在618新品上市,就讓我買回來了,拿到手里的第一感覺是真的很重,我知道除了擴展塢本身很重,大功率的電源適配器也很重。外包裝還是典型的Anker的白藍盒子,你可能在Anker的電源適配器、充電寶等設備上都見過這個包裝,依舊熟悉、依舊簡約。
打開包裝,里面有、雷電3擴展塢、帶地線的電源線、180W 電源適配器、0.7米雷電3數據線、說明書質保卡。在這里給你算一下成本,英特爾認證的雷電3數據線,大概價格300元左右,帶地線的蘋果電源線是145元(為什么夸地線電源線,因為MacBook Pro會導電,對人體不好),所以算一算,四舍五入又便宜了500元,1500元到手,真香~
在這里還是普及一下雷電3接口,這也是為什么斥資買雷電3擴展塢的原因。雷電3是DisplayPort(視頻) 和 PCIEx4(數據) 的匯集,走的是USB Type-C的物理接口,所以雷電3的外形就是type-C,這也是為什么擴展塢傻傻分不清楚的原因,雷電3能夠達到40Gbps傳輸速度,不熟悉的小伙伴很容易把type-C和雷電3弄混,簡單的區分就是看接口旁邊是否有閃電標志。有很多擴展塢掛羊頭賣狗肉,比如某H國外品牌其實并不支持USB3.1 Gen2協議,不支持UHS-II協議,不支持HDMI2.0協議,還出來裝雷電3擴展塢賣。
回到正題,看看外觀,Anker雷電3擴展塢外部是雙色拼接的鋁合金材質,兩面用的黑色條紋鋁合金材質,四周包圈用的是銀色鋁合金材質,做了CNC切割工藝,看起來像一個行李箱,其實黑色凹凸的條紋設計也是為了增加增大散熱面積,有點類似于CPU芯片上鋁合金散熱片的原理,整體的外觀做工上還是很Anker的。
再來細分介紹一下接口,Anker充分考慮到了日常用戶的使用習慣,把就正面和背面的接口進行了合理化分配,正面設置了電源開關和電源指示燈,我用過很多擴展塢,有電源開關的還是第一個,有了電源開關可以不用插拔線,一鍵關閉所有,還是很方便。往下看是兩個讀卡器,支持tf卡和sd卡同時插入并互傳數據,再往下是一個3.5mm的耳機/麥克風接口,方便我日常剪片子監聽,USB-A 3.1 Gen1,傳輸5Gbps可以插個大容量機械硬盤倒到素材,右下角的兩個USB-C 3.1 Gen2,傳輸10Gbps,另外下面的USB-C還支持18W的PD快充和QC4.0快充協議,安卓、蘋果手機充電也很方便了。能看出來正面接口主要是經常插拔的接口,小心思很到位。
來到背面,你會發現背面的接口都是不需要經常插拔的設計,設置了電源接口、千兆網卡、三個USB-A 3.1 Gen1接口、支持4K60幀輸出的HDMI接口,以及兩個雷電3接口,其中畫著筆記本電腦的雷電3接口下面寫著85W,可以用贈送的雷電3數據線給電腦充電的同時高效率傳輸數據,而另一個雷電3只支持15W的電量輸出,可以連接另一臺顯示器輸出5K60幀的視頻。如果你想連接兩個顯示器,那么一個通過HDMI,另一個通過雷電3即可,有人問為什么不直接插在筆記本電腦上,其實這樣也行,但強迫癥只想要一根線,隨時拿走放下筆記本也很方便。
底部是一個硅膠防滑墊,防滑墊知道自己是防滑的作用,但也沒閑著,標注了一些性能和商品參數,既做了很好的隱藏,也都標注的明明白白。
Anker雷電3擴展塢整體上的設計還是很出色的,顏值高,做工扎實,接口前后搭配用盡了小心思,常插拔的接口放在了電源一側,不常插拔的接口放在背面,這樣線材也比較好打理,接口齊全,足夠使用,附送了雷電3電源線和接地電源線比較良心。
先來看一下Anker擴展塢背面,連接了一根雷電3數據線到MacBook Pro上,接了一個HDMI到顯示器,接了一個USB-A給顯示器上的明基掛燈供電,接了一個ikbc的機械鍵盤,將來有需求還會再接一個雷電3的顯示器,固定的接口安排的明明白白。
再來看一下正面,平時狀態是什么也不接的,需要的時候會插入SD卡、硬盤、耳機、手機充電線等等,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測試一下吧。
先來看看這個PD充電接口,不僅僅支持蘋果PD快充協議,還支持高通QC快充協議。
我是蘋果用戶,用PD快充接口給iPhone 11 Pro充電識別為PD協議快充。另外測試了一下安卓QC的快充也是支持的(如上圖所示)。
剪輯視頻的時候,插一個3.5mm監聽耳機,不用再去筆記本上找耳機孔了。
前面這個UBS-A接口最高支持5Gbps的傳輸速率,在運行擴展塢一段時間,跑機械硬盤,用Dinsk Speed Test軟件測試,讀143.4MB/s,寫139.6MB/s,跑滿小兒科。同時還是用這個USB-A接口測試固態硬盤,速度如上,和我用WIN平臺測試度的速度相同,也是能夠輕松跑滿的(我的固態硬盤似乎有點差,看來要更新了)。
再就是M.2固態硬盤,使用的是M.2轉Type-C3.1 Gen2,理論傳輸速度10Gbps,所以它的最高讀寫速度只能達到1000MB/s左右,基本上跑個800-900MB/s不成問題。另外,既然有雷電3接口,當然支持雷電3的硬盤盒,實際速度能跑到2000-2500MB/s,基本快能追平MacBook內置硬盤的速度了(上圖為電腦)。
再來測試一下我日常使用的存儲卡,我常用的是三星的tf紅卡,同時插入SD卡和tf卡并不沖突,而且還支持卡與卡之間的互相讀寫,一般的擴展塢是不支持多設備接入的。
如果你看到這里,一定感受到了我對Anker雷電3擴展塢的贊不絕口,不談硬件參數,支持同時接入2個4K60幀的顯示器、支持高速度的雷電3硬盤、支持同時讀寫、支持一根雷電3線85W供電+傳輸數據+擴展顯示器等設備、支持一鍵開關……13個接口物盡其用,分配合理,使用過程性能也很穩定。又有不錯的外觀顏值和溫度控制(在我極限壓榨下溫度也才30多度),設計還花了小心思,常用借口放在背面,可以很好藏線, 正面是隨時插拔的接口,強迫癥真心很舒服。但這款擴展塢并不是沒有缺點,便攜性差,所以便攜的擴展塢該有還是要用一個的,出差用用也很方便。
最后想談談老生常談的問題,Anker雷電3擴展塢到底值不值,雷電3認證的擴展塢很貴,但我試用了100元到2000元的拓展塢,如果你想基于MacBook Pro打造桌面,會發現只有雷電3認證的擴展塢能給到穩定的連接、數據傳輸和供電,這也是為什么我走了這么多彎路最終選擇Anker雷電3擴展塢的原因了。如果你想基于MacBook Pro打造一個穩定高效、線材比較少的工作臺,Anker雷電3擴展塢值得你選擇,2W元的筆記本都買了,這款擴展塢四舍五入相當于贈送~
T之家 6 月 1 日消息,LG 電子日前宣布推出新概念便攜式觸摸屏顯示器“LG StanbyME Go”,這是一款內置于旅行箱中的 27 英寸 1080p 觸摸屏幕顯示器,配備了揚聲器和電池,外形像一個公文包。該產品是繼去年在 CES 展會上推出帶有支架的型號后,LG 電子為擴展客戶的電視觀看空間體驗而推出的新型生活方式屏幕。
LG StanbyME Go 不僅可以在客廳、臥室等傳統的室內空間使用,還可以在公園、露營地等室外場所方便使用。該產品采用了集成了屏幕、支架、揚聲器等的一體化設計,類似于一個便攜包的樣式。箱子頂部有一個手柄,方便攜帶和移動。箱子內部還可以存放遙控器、電源線等配件。內置電池可以在無外部電源的情況下提供最長 3 小時的使用時間。
LG StanbyME Go 還通過了美國國防部耐久性的 11 個測試項目(低壓 2 種、高溫 2 種、低溫 2 種、灰塵、振動、鹽霧、沖擊、跌落),具有卓越的耐久性。無需任何組裝或安裝過程,只需打開或關閉箱子蓋子,就可以開關屏幕。
27 英寸觸摸屏幕支持向上最多 90 度的傾斜(Tilt)、順時針方向最多 90 度的旋轉(Rotating)和最多 18 厘米的高度調節。客戶可以根據觀看環境,將屏幕橫向或縱向旋轉,或者使用平放的桌面模式(Table Mode),LG 電子還為桌面模式提供了定制的棋盤游戲和主題皮膚等不同尋常的內容。用戶可以通過觸摸屏幕玩國際象棋、找茬等棋盤游戲,或者應用專用皮膚,將其變成自己的數字轉盤,享受復古的音樂體驗。
該產品搭載了 20 瓦(W)輸出的揚聲器,能夠根據屏幕模式自動發出最佳的聲音,并支持 Dolby Vision 和 Dolby Atmos 等 Dolby 公司的最新視頻技術和立體聲技術,帶來沉浸式的觀看體驗。
該產品還具有多種便利功能。它搭載了 LG 電子獨有的智能電視平臺 webOS,并支持 Airplay 和屏幕鏡像等功能,可以輕松地與 iOS 和 Android OS 設備共享屏幕。此外,它還支持語音識別功能,用戶可以在家里做飯、打掃衛生或者在露營時搭建帳篷等室外活動時,只用語音就可以更換頻道、調節音量和搜索內容。
LG 電子計劃從下月 7 日開始,在線上線下渠道逐步銷售 LG StanbyME Go,售價為 117 萬韓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6283 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