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解析華碩ZenBookPro14DuoOLED雙屏筆記本
筆記本電腦作為現代移動辦公的利器,功能不斷創新升級是大勢所趨。近年來,一些領先廠商開始嘗試在筆記本上加入雙屏設計,讓用戶能夠擁有類似于雙屏臺式機的操作體驗,從而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作為筆記本電腦領域的佼佼者,華碩在今年推出了備受矚目的ZenBookPro14DuoOLED雙屏筆記本,不僅在設計理念上具有創新性,其性能表現和便攜性同樣出眾,對于輕辦公、影音娛樂、創意設計等多種使用場景都是一款值得關注的優質之選。
雙屏筆記本的發展趨勢
雙屏設計并非全新概念,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有少量雙屏筆記本產品問世,但當時由于技術并不成熟,這一設計并未獲得廣泛推廣。時至今日,隨著顯示屏技術的飛速進步和人們對高效能需求的不斷攀升,雙屏筆記本再次引起業界關注。較早推出雙屏筆記本產品的品牌包括華碩、聯想、戴爾等,它們推出的雙屏本主打提升生產力的賣點。值得一提的是,搭載Windows11操作系統后,對多屏設備的原生支持更好地助力了雙屏筆記本的發展。
不難看出,雙屏設計是未來筆記本的一大發展趨勢。一塊輔助屏幕無疑能夠提供額外的工作空間,對于需要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的情況更加便利高效。比如程序員可將代碼編輯區和調試區分離在兩個屏幕上,設計師可在輔助屏上快速選取元素,寫作者可在輔助屏上擺放參考資料。此外,輔助屏還可用于快捷鍵、小工具、輕游戲等多種場景。總的來說,雙屏筆記本有望成為提高移動辦公和創作效率的嶄新武器。
華碩ZenBookPro14DuoOLED雙屏設計亮點
14英寸4KOLED主屏
作為主力屏幕,華碩為ZenBookPro14DuoOLED配備了一塊14英寸4KOLED觸摸屏,屏幕分辨率高達3840x2400,PPI像素密度高達335PPI。采用OLED自發光顯示技術,可呈現純正的黑色,對比度高達1,000,0001,色彩還原度達到DCI-P3100%。無論是文字、圖像還是視頻內容,都能在這塊屏幕上獲得最佳的視覺體驗。同時OLED屏幕還具有出色的廣視角性能、響應速度快等優點。值得一提的是,華碩對這塊4KOLED面板進行了多項增強優化,包括600尼特高亮度、HDRTrueBlack500增強、濾藍光和抗眩光涂層等,使之能夠在各種環境下保持清晰明亮、防止眼部疲勞的顯示效果。
14.09英寸ScreenPadPlus輔屏
而華碩ZenBookPro14DuoOLED最大的亮點,就在于它搭載了一塊14.09英寸3200x1200分辨率的ScreenPadPlus觸控輔助屏幕。這塊輔助屏占據了約37%的機身面積,增加了有效工作空間。不僅如此,華碩對ScreenPadPlus的支持優化非常出色,使它不僅可以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第二塊擴展屏幕使用,更能與各種應用程序深度融合,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多屏增強功能
ScreenPadPlus的控制面板集成了多種快捷功能,如窗口變換布局、調節亮度、虛擬數字鍵盤等。同時,ScreenPadPlus可高度集成Adobe等大量創作軟件,將常用工具和控制選項放置在輔助屏上,避免了在主屏幕上不斷切換的繁瑣操作。華碩還為視頻剪輯、三維渲染等特殊場景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功能增強,將時間線、素材庫等關鍵界面置于ScreenPadPlus上,以便用戶在主屏預覽視頻的同時,就能實現精確控制和調節。
此外,ScreenPadPlus智能支持視頻畫中畫、智能筆記等功能。你可以將視頻窗口固定在輔助屏上,避免遮擋主屏工作內容;或是在主屏閱讀文檔時,將相關筆記放在輔助屏上記錄;甚至可將ScreenPadPlus作為第三方小游戲的獨立運行環境。總之,ScreenPadPlus作為智能輔助屏,能夠為日常工作和娛樂帶來全新的高效便利體驗。
頂級性能配置
第12代酷睿Ultra9處理器
強大的處理性能是支撐ZenBookPro14DuoOLED雙屏效能的重要基礎。這款筆記本搭載了英特爾最新的第12代酷睿Ultra低壓版處理器,其中頂配為酷睿i9-12900H。這顆14核心20線程處理器采用10納米工藝制程,可實現單核最高5.0GHz頻率的強勁性能表現。基于全新的性能混合架構設計,大小內核高度優化,再加上14核心20線程布局,i9-12900H在多線程運算和智能性能上都有出色的能力。
此外,華碩為ZenBookPro14DuoOLED加入了第12代酷睿Ultra設計,意味著處理器內置高通ThunderBolt4芯片并支持專用顯存,可大幅增強整機帶寬和圖形運算性能,對諸如媒體創作、3D渲染等應用場景來說是重大增強。同時這款筆記本還搭載了專門的蒸汽室散熱模塊,能夠充分帶走CPU和獨立顯卡的熱量,保證長時間高負載工作時系統運行穩定。
RTX3050Ti獨立顯卡
華碩并沒有止步于強大的CPU處理能力,還為ZenBookPro14DuoOLED加入了高性能的NVIDIAGeForceRT
文章沒有寫完,請繼續上面的內容寫,請保持和上面文章的連貫性和完整性。文章結尾請用
信息發送失敗。
學期有不少新同學想要采購一臺游戲本,也有不少老學長們想要升級一下游戲本。如果要讓筆者給大學生們推薦游戲本,筆者絕對會推薦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筆記本電腦 GPU 的游戲本。
NVIDIA? GeForce RTX? 40 系列和 Studio 設計本能夠利用 AI 的強大功能,助您提高學習、游戲和創作速度。這些設備能夠加快 STEM 應用的運行速度,讓您更快速地完成課堂作業;能夠借助由 AI 提供支持的逼真畫面效果,為最新游戲提供強效助力;而且能夠訪問專屬的 NVIDIA Studio 平臺,使用一整套創意應用和工具。此外,Max-Q 技術可以延長電池續航時間、降低噪音,并提升效能,打造適合學生使用的更輕薄機型。
華碩天選 4 銳龍版很輕薄,做到了性能、顏值、輕薄與性價比并存。天選 4 銳龍版的外觀設計非常精致,機身僅有 22mm 的厚度,重量只有 2.1Kg,在 15.6 英寸游戲本中算是非常輕薄便攜的。搭配天選系列標志性的 logo 和配色,整體外觀簡約時尚。
天選 4 銳龍版可選 RTX 4060 和 RTX 4070 筆記本電腦 GPU,最高可達 140W 滿功耗。其中筆者更推薦 RTX 4060 版本。RTX 4060 筆記本電腦 GPU 采用了 NVIDIA Ada Lovelace 架構,擁有 3072 個 CUDA 核心,8GB GDDR6 高速顯存,128bit 顯存位寬,在 AI 加持的 DLSS 3 幀生成技術加持下,相比于上一代 30 系列的 Ampere 架構 GPU 至多可帶來將近 3 倍的能效比提升。
DLSS 3 是 AI 驅動圖形領域的革命性突破,可大幅提升性能。DLSS 3 由 GeForce RTX 40 系列筆記本電腦 GPU 所搭載的全新第四代 Tensor Core 和光流加速器提供支持,可在不影響畫質和響應速度的前提下利用 AI 創造更多高質量幀,將開啟 NVIDIA RTX 神經網絡渲染游戲和應用的新時代。
簡單地說,過去的 DLSS2 是通過渲染出一個低分辨率圖像,然后 AI 放大至高分辨率,實現畫質與幀數的提升。而全新的 DLSS3 在兼容 DLSS2 的基礎上,還新增了幀生成功能,可以在兩個真實幀之間插入 AI 推算出來的全新幀,實現幀數的倍增。再結合 DLSS2 的超分辨率功能,AI 能重建至多八分之七的顯示像素,與沒有 DLSS 相比,游戲性能最高可提升 4 倍!
GeForce RTX 40 系列筆記本電腦不僅僅可以用來玩游戲,對于學習和創作也很有幫助。大家可以安裝在熱門創意應用中功能豐富的 RTX 加速技術、帶來更穩定體驗的 NVIDIA Studio 驅動,還有利用 RTX 強勁功能實現 AI 輔助創意工作流的全套專用工具。GeForce RTX 40 系列筆記本電腦可讓您在開展任何創意項目時,盡享卓越性能。無論是渲染精美的 3D 模型,還是編輯高達 8K HDR 原始視頻,您都可以自由地快速實現您的創意愿景。
?例如天選 4 銳龍版在建模渲染類軟件中,RTX4060 可以利用 CUDA 為工作提供硬件加速,目前幾乎所有的建模軟件都會對 NVIDIA 的 GPU 有優化,所以能做到效率、穩定和兼容性的共存。比如在常用的渲染工具 V-Ray 中,可以借助 RTX 加速的光線追蹤,實現高性能最終幀渲染。借助搭載 AI 的降噪功能,GPU 可進一步加速交互式渲染。而對于其他主流的 STEM 學習、游戲和創意工作,RTX4060 也都可以提供 AI 加速。
為了保證 RTX4060 的性能持續穩定釋放,天選 4 銳龍版采用了冰川散熱系統,配備了雙絕塵風扇、五根熱管和四個出風口,還采用了獨特的梯形切割設計,散熱效果顯著,能夠保持游戲幀數的穩定。此外,奧創中心還提供了三種散熱模式,用戶可以通過快捷鍵 FN+F5 來切換。在手動模式下,用戶還可以自定義風扇曲線,調節 CPU 功耗和對 GPU 進行超頻。
?
天選 4 銳龍版的屏幕也進行了升級,分辨率為 2560*1440,刷新率 165Hz,非常適合電競游戲。超短的 3ms 響應延遲和 100% DCI-P3 色域覆蓋,不僅有很不錯的電競表現,還能用于創意設計工作。此外,屏幕還支持 G-Sync 技術,可以有效減少畫面撕裂和卡頓現象,帶來更加流暢和真實的視覺體驗。搭配游戲內提供的 NVIDIA Reflex 技術,可以提供更低的延遲和更快的響應速度,更迅速地做出反應并提高瞄準精度。
在存儲方面,天選 4 銳龍版也提供了豐富的拓展空間,最高可以擴展到 64G DDR5 內存 + 2 根 2T 固態硬盤,對于高強度的創意內容生產和游戲直播都大有裨益。大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升級和擴展。
總的來說,在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筆記本電腦 GPU 的加持下,華碩天選 4 銳龍版能夠勝任大學生需要遇到的絕大多數使用場景。不論是電競游戲、STEM 學習和創意生產都能輕松應對。加上輕薄的機身和清新好看的配色,帶去上課或是圖書館學習也很合適。如果你也是一名剛剛入學或者準備換機的大學生,不妨趁現在加入 40 系青年的一員吧!
近期文章留言中,經常會有人問:“需要高性能處理器,工作為主,不怎么玩游戲,偶爾擼一把,要有數字小鍵盤,請問買什么好?”我們算來算去,惠普的戰99算是一個高性價比選擇。另外,由于這款搭載R7 5800H的15.6英寸高性能本搭載了一塊NVIDIA的T600專業顯卡,所以官方也將其定義為“工作站級設計本”。那么,這款5999元的戰99,香不香呢?究竟什么人適合它呢?
配置與規格:
■屏幕:15.6英寸1920×1080高色域(實測94%sRGB)
■處理器:R7 5800H(8/16)
■內存:2×8GB DDR4 3200插槽式
■顯卡:NVIDIA T600獨顯+Radeon Graphics集顯
■硬盤:WD SN530 512GB PCIe SSD
■無線:AX200 WiFi6無線網卡+藍牙
■左接口:電源口、USB2.0口
■右接口:HDMI2.0、USB3.0大口、RJ-45千兆網口、USB Type-C口 5Gbps、3.5mm復合音頻口、SD讀卡器口
■重量:實測2.05kg(含52.5Wh電池)+0.43kg(線纜和150W適配器)
促銷價:5999元
戰99總體就是復合材質外殼(你可以理解為塑料殼),但是線條還挺硬朗的,某些角度看起來挺漂亮。A面的Z字樣是Zbook工作站系列的名字,然后到了中國又與時俱進地劃入了本土商用本ZHAN戰系列。
而作為商用機,又定位于“工作站級”(有專業顯卡呀),所以戰99可不會講什么輕薄,主要是力圖扎實可靠。屏幕面比較厚實,而且堅固,抗扭,邊框也不算窄。
C面的頂部有凹凸不平的網紋,同時也是揚聲器開孔(是的,該機的揚聲器在靠近轉軸處),惠普目前不少機器都采用這個設計。但無一例外的,由于揚聲器尺寸小,音量表現平平——其實戰99還算好的,之前評測的某款機型我活生生沒有看清紐扣大小的揚聲器,至少該機的揚聲器一眼看得到。
有數字小鍵盤,而且尺寸沒有被壓縮(現在很多家用本即便保留了數字小鍵盤,也嚴重壓縮了尺寸和按鍵數量)。上下光標鍵是半高的,另外鍵盤為平整鍵帽,手感一般——這是惠普鍵盤一貫穩定的表現,不特別拉垮,也不特別突出。觸控板沒有瞎亂做大(所以打字時不會誤碰到),而且操控還算可以。
說一下接口布局問題:該機絕大部分接口都在右側,包括一個HDMI2.0口,一個USB3.0大口,還有一個USB Type-C口和SD讀卡器口、網線接口、3.5mm復合音頻接口。不過Type-C口僅為5Gbps口,傳輸速度最大380MB/s,比10Gbps的USB3.1總線的770MB/s-800MB/s慢一倍。當然,比起HDD來說還是起飛的。
另外,左側有一個USB2.0口,正好做鼠標繞線是比較合適的。但總體來看,USB大口不算充裕,只能說基本夠用。
來看看內部情況:雙熱管雙風扇,配合150W的電源適配器,從這兩個東西的組合來看,功率釋放至少不會太拉垮。注意左下角的遮蔽處是插槽式內存(應該是兩根)和M.2 SSD。由于該機要福利出去,所以我們就沒有破壞內部了。
除了可以升級的插槽式內存,該機還有另一個可喜之處,就是帶有2.5英寸SATA位,而且帶有保護架和保護盒,接口也都設置好了的,方便用戶自行擴容。電池52.5Wh,不算大,但這么便宜,也不能強求啦。
對了,注意看頂部兩根熱管的左右,各有兩個小的黑色的預取,那就是揚聲器啦。
▲單考CPU,勾選Aida64頭四項,最接近真實的高負載應用。最初52W左右,過一段時間,緩慢降低至45W,全核頻率3.69GHz穩定,考機30分鐘后,處理器最高88℃。
▲雙考直接懟了50分鐘,處理器部分依然是穩定的45W,全核頻率3.65GHz,溫度93℃;顯卡部分大部分軟件都看不到功率,只有在Aida 64新款上才能看到,功率高位在56W左右,最低位32W,總體就是在32W~56W波動,但頻率變化不太大,總體圍繞著1000MHz小幅波動,Erie溫度也不高,77℃。
從考機情況來看,該機的功率釋放相對普通,但沒有拉垮的成分。不過,該機的實際應用,尤其是專業應用表現還是不錯的▼:
▲三個版本的Cinebench成績,比高功率釋放機型諸如R9000P低一些,但也就是4-5%,差異不大(點這里看R9000P數據)。
▲V-RAY渲染12755分,R9000P為13746分,也只落后7%。
下面再來個更直接的對比,Blender 2.9.12的批量渲染測試,和R7 5800H的最佳性能機型R9000P比較一下▼:
▲這是R9000P的成績,它的R7 5800H功率釋放是穩定的77W。
▲這是穩定45W的戰99成績。比例我就不計算了,大家有興趣自己算一下。總體來看差異雖然是有,但比例不算大。這也就是我們以前教大家的知識點:不要瞧不起標準功率釋放的機型,因為它以較低的散熱成本,獲得了大部分性能,這其實是一個很好地平衡投入的產出的方式,而且也能有效降低整機功率。
OK,下面說一下戰99的“核心競爭力”——專業顯卡帶來的專業應用優勢。大家知道,很多專業設計類軟件,都是建議大家使用工作站產品的,而工作站產品最典型的標記就是搭載專業顯卡,哪怕入門專業卡也算。這些設計軟件包括AutoDesk系列、法國達索系列、西門子NX系列,如果你是做工業設計的,這幾家的軟件是跑不掉的,基本弄斷了市場。
所以我們的測試也就主要圍繞這幾家的軟件(應用)來展開,使用專業顯卡測試軟件SPECViewperf 13來進行測試▼
▲這些測試軟件包含各種產品設計,從建筑到發動機到汽車到飛機,還有醫學影像、地質勘探。值得注意的是,其實專業卡在大部分項目中,只比同規格(比如流處理器數量、核心頻率、顯存等)的家用顯卡性能高一些,10%~15%,極個別應用高到50%左右。但是紅色圈選區域是西門子NX套件,那是呈現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幀速領先——如果你的應用中有西門子NX套件,你就必須用專業卡,否則RTX 3070都能卡成幻燈片。
這個部分,我們以前有撰文專門介紹過,可點這里查看,這里就不贅述了。
總之到了這里,大家可以明確兩點:
●戰99的處理器性能不俗,2D/3D渲染是強項,比最強性能釋放的R7 5800H也差不太多;2.
●有專業顯卡加持,專業領域的應用效率更高,更流暢,尤其是西門子NX。
但肯定也有人會問:這顯卡,除了專業應用,能玩游戲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這個4GB顯存的T600專業卡算是專業卡中的入門級,但相比各種集成顯卡,以及MX450這類,還是要強得多的。
▲3DMark Time Spy 2673分,約是英特爾IrisXe集顯性能的200%,AMD Radeon Graphices集顯性能的250%。
那么,具體游戲表現如何呢?
▲《英雄聯盟》最高特效,大亂斗的大團戰階段,幀速150fps~180fps;AMD的銳龍集顯在75fps左右;英特爾的Iris Xe在70fps~95fps左右,功率釋放好的MX450可以到110fps~120fps。這個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坦克世界》超高畫質,在第三視角和第一視角(開鏡狙擊模式)時幀速差異較大,但是總體在82fps~112fps。這是訓練關卡的成績,進入正式關卡可能會略有降低,但無論如何都能流暢應對。
▲《守望先鋒》高畫質,平均114fps~125fps,完全流暢。當然了,建議守望玩家還是選擇高刷屏機型。LOL和坦克世界甚至是吃雞玩家倒不用強求高刷屏。
更大型的3D大作就不測了,肯定要降低一些畫質才能流暢,畢竟主要定位不是游戲本,能夠玩到《坦克世界》和《守望先鋒》這個級別已經很棒了。
最后說一下表面溫度情況:
由于是復合材質機型,也不算多薄,所以外殼的溫度表現肯定是不錯的,即便在雙考50分鐘后,機身C面左側1/2區域也沒有什么熱感,上手基本是涼的,只有藍色框選區域有很輕微熱感(復合材質,即便溫度最高點45℃處,熱感也很輕微),然后到了小鍵盤右側區域,又沒有熱感了。
總體來說,你完全不用為它的發熱和外殼溫度表現擔心。
這種塑料復合材質機型還有另一個優勢就是:機身基本不會沾染指紋,磨砂材質的塑料機身幾乎看不出來指紋和油漬。鍵盤用了一周,也就個別按鍵看起來有點點油漬,且很容易擦拭。所以,作為評測者的我們也從來不B4塑料復合材質機身——它反而是提升使用體驗的利器。
結語和購買建議
總體來看,惠普的戰99 G3算是一個相對均衡的存在,不在某方面特別突出,但勝在面面俱到和價格相對便宜。你需要的專業性能它有,獨立顯卡它有,能適度游戲(熱門的游戲都能搞定),并且在專業軟件應用上效率極高。而且,內存可升級(支持到2×16GB),可添加價格實惠容量大的2.5英寸硬盤(HDD或SATA SSD)。接口方面,各種類型都有,規格不見得高,但是都有。
在惠普旗下產品中,要拿下8核16線程標壓處理器,那么戰99 G3就是最便宜的機型了。你可能會說:這個價格可以買到二線品牌的3050顯卡游戲本了,但處理器到不了R7 5800H這個檔次;另外,肯定買不到專業卡機型,而專業卡的價格是很貴的,如果你接觸過,會非常清楚這點。我們也再次強調,該機是“專業、設計類應用為主,游戲為輔”的定位。
該機其實正常價格是6999元,但“日常促銷到6499元”,而根據我們觀察,5999元促銷價也不少見,所以大家要購買,一定等到5999元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