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漢之大,大在高校數量,也大在學生群體,特別作為曾經在武漢讀過書的人而言,大學生群體數量之多絕對超過想象。學生多起來,以此還誕生了一個新穎名詞,叫做“學生經濟”,而有一個地方剛好最能代表這個現象,它位于市區廣埠屯。這個地方,它曾經是數碼產品天堂,大學生買電腦必去之地,甚至還產生了學生兼職、導購、組裝電腦的黑產業鏈,它就是電腦城。

    曾經是大學生入學之后必去的地方。說起武漢廣埠屯,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兩個地方,一是著名高校“武大和華師”,再就是電腦城。在互聯網發展最熱的那幾年,來武漢讀書的大學生群體掀起了瘋狂的購置電腦行為,無論所學是否涉及到電腦相關,他們都必會在入學后的第一時間選擇一款電腦。由于商家的刻意宣傳,加上學生群體之間的口口相傳,廣埠屯電腦城因其體量優勢很快成為“便宜的電腦組裝地”,成為一屆又一屆學生必去的地方。

    爆棚的組裝電腦生意背后的套路。通常情況下,這些新入學的學生對于電腦組裝方面的知識了解并不多,但出于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他們又總能從各處搜羅出一些大致的概念。于是,一邊跟著感覺選購配件,一邊完全聽從電腦城里組裝電腦商鋪里老板的“建議”,學生群體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組裝電腦的浪潮。一套臺式電腦組裝完成,其看似實惠價格的背后也可能會帶著某些套路,比如同一個名稱的處理器,用不同電壓的版本混淆;同一個型號的顯卡,用不同批次;更有甚者,偷梁換柱,組裝配件以次充好,魚目混珠,不勝枚舉。

    蕭條之快讓人意想不到。電腦城的爆棚人氣在2000年頭幾年呈井噴式發展,那時候,幾乎每天,各個店鋪里都有學生排隊等著組裝電腦,老板四下吆喝招攬,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也是在那個時候,電腦城幾乎是一塊金字招牌,像電腦等數碼產品銷售數據夸張得讓人振奮。但后來,隨著互聯網電商的快速崛起,各個地方的線下門店受到影響,電腦城的生意一落千丈,店鋪關門的一波接著一波。大概是2015年以后,電腦城里組裝臺式電腦的門店數量萎縮嚴重,筆記本電腦勉強支撐,后來也迅速銷聲匿跡。

    對于在武漢讀過書的人而言,去過電腦城的數量幾乎可以用勤快來形容。具體來說,入學必去裝電腦,自己裝完帶同學去,偶爾再去補充個配件裝備;再就是電腦出故障,又得不嫌麻煩拿去維修。這當然針對的只是入門小白,實際上,另外還有很多大神們,他們酷愛電腦等數碼產品,加上天資聰慧,憑著多次和電腦城的交集,能夠在里面混開,做兼職賺外快,自立門戶做數碼生意等等。他們也成為最早一批在電腦城里做社會實踐的牛人,當然,這類人畢竟是少數。

    關于電腦城外的環境,小編記得最清楚的是武珞路華中師范大學的那一段路,經常堵成停車場,然后組裝電腦的商販們需要來回倉庫和門店拿貨。脾氣好的商販和學生們繞著那邊唯一一座天橋走,需要繞路;脾氣不好的直接扛著貨物在馬路間穿梭,然后飛奔到門店開始組裝。電腦城里的門店空間都十分有限,幾個店鋪連接在一起,門頭也差不多,擺得樣品非常相似,小編就曾經因為拿錯東西差點被當成小偷,實在汗顏。

    小編2008年到武漢讀書,那會兒也正趕上學生配置電腦的熱潮,同學之間見面就是“裝電腦了嗎”的問候,然后就是約著去電腦城。小編學文科,對于數碼產品興趣不大,也沒購買電腦;但幾個同學都是工科大神,是電腦城常客。這幾個同學自己借錢配了電腦打游戲,在這個過程里和配電腦的商戶熟悉起來,先是幫忙介紹學生去裝電腦,后來干脆做起兼職,硬是做成了專業戶,畢業后和商戶一起干。后來也不知道他們的事業做得如何,但從電腦城整體發展勢頭來看,可謂難以預料。


    017年,坐落于武漢光谷的盛天網絡正開年會。

    女老板穿了身亮黑色鎧甲服,扎著麻花辮帥氣登場,員工歡聲雷動。

    她叫賴春臨,一個背靠網吧,做到50億身價的女人。

    年會玩cosplay是盛天的老規矩,老板賴春臨喜歡cos酷酷的角色,這次是《饑餓游戲》里的女主,凱妮絲。

    員工玩得更嗨,一個不小心,面前可能跳出兩個漫威綠巨人,或者日本女鬼貞子。

    網吧這個“夕陽產業”,背后居然藏著一家朝氣蓬勃的互聯網公司,且長勢瘋狂。

    13年前,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一夜之間,網吧被卷進一場血雨腥風。

    經典網游《英雄聯盟》《地下城勇士》《傳奇》的部分玩家,被小小手機上的《水果忍者》《消消樂》《王者榮耀》搶去。

    巔峰期2016年,全國有16萬家網吧,但到了如今僅剩10萬家。

    過去連煤老板都眼紅的網吧生意,已是昔日黃花。但“網吧教母”賴春臨,卻靠這碗飯,成為湖北第一個女首富。

    湖北出過不少互聯網大佬,雷軍、周鴻祎遠走北京,家鄉沒沾上優等生的光。

    到是草根出生的賴春臨堅守武漢,從3尺柜臺起家,深耕網吧網絡安全,巔峰時做到百億市值。

    不知道賴春臨,但去過網吧、玩過游戲,也算被賴春臨保護過的“孩子”了。

    她開發的網管系統,戰勝過頑固的機器狗病毒,是游戲玩家的常年“侍衛”。

    互聯網野蠻生長時代已經過去,網吧教母的創業路,仿佛剛剛開始。

    窮而思變,小富不安


    1977年3月,武漢的櫻花把長街染成粉紅。

    這是恢復高考第一年,賴老師忙得不可開交。但那天他喜獲千金,忙也是開心的。

    女兒春天降臨,于是取名賴春臨。

    1992年,賴春臨考上高中,成了全家的希望。但不久賴老師得了尿毒癥,每做一次透析要1000多,當時老師的月薪也才300元。

    小家的積蓄很快被耗光,最后實在拿不出錢,只好無奈出院,在病痛中離世。

    缺錢的噩夢,從高中便深深纏繞著賴春臨。

    1996年,中國獲得入網許可,在上海和北京開通第一條64K國際專線。此時正上大二的賴春臨,從沒想過畢業后會走上這條信息高速公路。

    1998年7月,全國進入畢業季。

    北京人民大學畢業的劉強東,拿著一萬二在中關村租了節柜臺,裝電腦、賣磁盤。

    張朝陽拿著導師創業資助回國,宣布要做中國第一門戶網站。

    互聯網浪潮從北京上海涌入武漢,賣電腦成了武漢畢業生還不錯的出路。

    7月,火爐城市進入最熱的時節,武漢電腦城迎來上萬大學生。

    賴春臨拿著簡歷跑遍武漢,最后被廣埠屯一家電腦租賃公司錄用。

    那時,臺式大屁股電腦一臺就要上萬元,普通家庭、單位更愿意租用電腦。賴春臨熱心,有一副好口才,入職2個月,她就成了公司的銷冠,并被派往鄭州開辟新市場。

    在鄭州,賴春臨一家一家去跑市場,每租出一臺電腦,公司可以賺取1000多的利潤。

    看著厚厚一沓銷售提成,她五味雜陳。當年只需賣一臺電腦,就能救父親的命,如今有了錢,親人卻不在了。

    缺錢,是一件要命的事。

    一咬牙,賴春臨回到武漢交了辭職信,自己創業。

    人可以不富貴,但不能因為窮,在錢和健康之間做取舍。

    網吧草創時代


    20年前,武漢流傳著一句話,“北有中關村,南有廣埠屯”。

    廣阜屯是武漢互聯網發祥地,那一段的鋪面是搶手貨。賴春臨到南極電腦城租鋪面時,已經一間不剩。

    不甘心就此放棄,賴春臨找到商場保安,再三央求下才在走廊租到一節玻璃柜臺,只能勉強放下一臺電腦。

    創業初期,賴春臨看準了攢機(組裝電腦)生意,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她的員工大多是武漢兼職的大學生。

    走廊的犄角旮旯里,那一節柜臺時常擠滿了人,是整層樓最熱鬧的地方。

    組裝電腦技術不難,但裝一臺就有1000多的利潤。一個大學生一天能賺二三十元,無論老板還是做兼職的,都有賺頭。

    2002年,賴春臨的小團隊擴展到30幾人,搬了10幾個地方,終于搬進廣埠屯電腦大世界,有了間像樣的辦公室。

    進駐廣阜屯的電腦小老板越來越多,賴春臨公司規模擴雖然大了,電腦的銷量卻不如從前,初期一起打拼的伙伴紛紛跳槽。

    創業以來,都是別人求著她給份差事。如今人去樓空,她決心查出原因。

    盤點近兩年的銷售訂單后,賴春臨發現一個規律:所有大額的單子,都是網吧老板采購的。

    那個晚上,小老板們憂心忡忡,不知道自己的店能不能活過明天,唯獨賴春臨欣喜若狂。

    1999年,馬化騰男扮女裝,在網上勾搭男孩,為QQ拉人頭。2002年,QQ用戶就已經突破1億大關。

    幾乎同一時間,青年才俊陳天橋推出爆款游戲“傳奇”。一夜之間,網吧成了年輕人上網的首選。

    身份證一刷,打開游戲,或者QQ對話框,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日進斗金的煤老板,也開始羨慕網吧生意,“要想發,開網吧”的段子,連鄉鎮小賣部都知道。

    這些微妙的變化,預示著互聯網新興行業已經來臨。賴春臨開始調整公司的經營方向,專門和網吧做生意。

    為了拿更多網吧的電腦訂單,她做回銷售,一家家上門推銷。網吧電腦毛病多,賣個電腦,要負責裝系統、殺毒,后期故障維修,老板也只認她。

    很長一段時間,賴春臨吃住都在網吧。賣出去的電腦越多,找她殺毒、修電腦的就越多。再瑣碎的活,賴春臨通通接下。

    她把團隊分成幾個小組,業務跑到哪個網吧,就駐扎在那家網吧,方便有問題隨時處理。

    她手機更是24小時候從不關機,經常半夜兩三點被客戶叫起來干活。

    不會打游戲的賴春臨,成了初代互聯網離網民最近的人。

    大戰機器狗


    賴春臨賣的是電腦硬件,給客戶處理的軟件問題,卻遠遠多于硬件。

    她大為苦惱,若有一款軟件來當“網管”,減少網吧電腦中毒、死機的情況,不就省事了?

    2006年,賴春臨帶著團隊成功研發了“易游網吧管理平臺”,可以自動管理電腦后臺、殺毒、計費,一個軟件就代替了網管。

    網吧老板高興得不得了,請網管一年至少10萬上下,但用軟件成本只要1萬。下崗網管,成了賴春臨的員工。

    因為崇拜陳天橋,以及他創辦的盛大網絡,賴春臨為公司起名“盛天科技”。

    就在賴春臨拿下武漢網吧的時候,史玉柱為了推廣免費游戲《征途》,不惜雇10萬地推鐵軍,到全國各地網吧瘋狂貼廣告。

    游戲公司之間為了競爭,你方貼罷我來撕,破壞、覆蓋對手廣告的戰爭每天上演。

    賴春臨看了這情形,喜出望外。

    她默默算了一賬,盛天有1萬家網吧客戶,平均每家網吧有100臺電腦,按每臺電腦每天登陸3.5次算,平均每天就有350萬人打開她的易游登錄界面。

    賴春臨將網吧管理軟件的登錄頁,變成廣告位出租 ,一時間騰訊、盛大、網易、巨人都成了她的客戶。

    但網吧太平日子沒過多久,就迎來一場災難。

    2007年8月,網友正在網吧正打《魔獸》《傳奇》的時候,突然間所有游戲賬號全部掉線。

    再次登錄時,游戲密碼被盜,游戲道具和虛擬資產被動了手腳。

    背后搗鬼的,是一款叫機器狗的病毒。

    機器狗劍指網吧,全國網吧機務無人幸免。黑客見大家束手無策,十分猖狂,公開在網上叫賣“機器狗”。

    一夜之間,全國殺毒軟件、網絡維護公司聯手復仇。360推出“打狗軟件”,金山也針對性開發攔截軟件,大大小小的網絡安全公司一起“打狗”,同行之間空前的團結。

    就在大家絞殺“機器狗”的時候,賴春臨電話被打爆。

    所有網吧中,安裝“易游”軟件的門店中毒最淺。大家滿腹猜疑,怎么就賴春臨合作的網吧沒事?

    眾人揣測機器狗是賴春臨為了搞垮對手,背后耍的陰招,一時間罵聲漫天,賴春臨被推上風口浪尖。

    比起解釋,她更愿意用行動自證清白。

    盛天的網吧客戶受災最小,本可以不用單獨開發殺毒軟件。但賴春臨第一時間,就帶人連夜寫代碼,幫助同行一起度過這個難關。

    這番廝殺,360、金山立下赫赫戰功,功勞簿上,也有賴春臨的名字。

    機器狗風暴中,扛過去的企業,成了行業金字塔那10%,賴春臨也在其中。

    不論阻礙,只看價值


    2005年,一個叫壽建明的青年在杭州開了第一家網吧。

    和賴春臨一樣,壽建明也發現,一家機子上百臺的網吧,光網管就要2-3個人,如果用網吧運維軟件替代網管,不僅幫網吧省錢,也是條門路。

    第二年,壽建明創辦了順網科技,和賴春臨成了同行對手。

    2010年,順網科技成功拉到工商銀行、農行、騰訊等大股東,并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單靠網吧這塊蛋糕,就做到百億市值。

    比賴春臨進場晚,壽建明甩了她5年。

    2010年,賴春臨也曾嘗試上市,但當年就因為順網科技市場份額第一,賴春臨的公司排在第二,10票得了9票贊成,差一票錯失上市立項。

    公司上下灰心喪氣,大家都吵著把公司賣掉,落袋為安。賴春臨被迫和好幾家企業接觸,賣掉公司,第一名順網科技也表示有收購的意思。

    收購價從1.5億談到6億,協議談定,簽字敲章的最后時刻,賴春臨反悔了。

    與其賣掉公司,拿錢去投資別人,為什么不投自己。

    賴春臨創業初期 ,22歲的賴春臨成天出入混雜著游戲迷、二混子的網吧,有時候為了幫客戶處理網絡,常常靠在網吧電腦桌就睡著了。

    創辦公司以來,她的時間不屬于自己,每天晚上11點才能下班,到家睡下已經凌晨兩點。

    因為沒時間陪孩子,賴春臨差點在孩子教育上犯錯。在公司,員工管理試行積分制度,她把積分管理搬到孩子身上,結果卻起了反作用,賴春臨對家人一直抱有愧疚。

    好不容易把公司做上路,因為上市受挫就放棄,20多年的辛苦也就白費了。

    事實證明,創業沒有現成的方法論,選擇對不對,全靠實踐去印證。

    2014年,盛天網絡銷售收入2.3億,其中75%來自廣告和網吧技術支持。第二年,賴春臨終于圓了上市夢。

    敲鐘當天,盛天市值飆升到百億,賴春臨個人持股45%,身價50億,成了湖北第一個登上財富榜的女首富。

    任何一條路的答案,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做難而正確的事


    20多年前,高中生賴春臨被1000元的透析費困住,沒了父親。

    走出大學校門后,她從草根起步,做到50億身家。

    今天的網吧行業,人人唱衰。賴春臨堅持了20幾年,從沒脫離網吧,營業收入非但沒有下降縮水,還增長了35%。

    如果說,靠攢機賺到第一桶金,是吃了互聯網的紅利。

    20幾年保持上億營收,一定是一場自我的勝利、商業上的成功。

    賴春臨在勝在每一個關口,都準確找到新的事業成長曲線;并堅定價值思維,占領了行業頭部。

    成長曲線

    每個職業,都有從積累探索、快速成長到成熟衰退的職業生命周期。

    (黃有璨《非線性成長》制圖)

    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人,善于在每一份職業的快速成長期,步入成熟、衰退期之前,找到新的曲線,即賽道,開始下一輪摸索、成長和成熟。

    從銷售員到創始人,賴春臨準確抓住了每一輪的賽道切換。

    90年代末,武漢廣埠屯電腦城,21歲的賴春臨3個月就成了小店的銷售冠軍,第一份工作從摸索到成長、成熟期后,賴春臨并沒有安于銷售。

    在廣阜屯租攤創業,賴春臨完成了從銷售員到創業者的賽道切換。這種切換并不是盲目,而是建立在銷售冠軍,鄭州開辟市場歷練成熟的基礎上。

    從電腦城到網吧運維,賴春臨完成了第二次賽道切換,切換的時機,同樣是電腦城銷售額趨于平穩,新賽道網吧在當時是一個人少、全新的行業。

    瞬息萬變的環境下,職業的安全感不一定是鐵飯碗,而是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成長曲線,找到第二曲線、第三曲線。

    價值思維

    2010年賴春臨帶領公司上市失敗,公司繼續經營,就不得不與順網科技等33家同行正面交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賣掉分錢,股東安穩,但賴春臨不甘心。

    賣公司套現,放棄苦哈哈的創業路?還是生扛,繼續做下去?

    賴春臨選擇保公司,繼續做。她的理由不僅因為創始人的感情,而是價值。

    工具思維關注執行路上的難度和阻礙,價值思維則關注事情達成后,價值有多大。

    當年電腦城銷量下降時,賴春臨選了一條吃力的路,做網吧電腦生意。

    過去賣電腦就賣電腦,沾上網吧,雜七雜八的維護也要順帶送客戶,過程難了很多。但她依舊選擇了網吧,因為比起將電腦賣給散戶,網吧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是最集中的地方。

    只要網吧價值>散戶價值,高價值的選擇,值得去克服一切執行中的阻礙。

    頭部效應

    互聯網界流傳著一句話,除了前3名,誰記得老四老五?

    提到電商前三,沒人不知道淘寶、京東、拼多多,第四名極其后續的小兵必定默默無聞。

    賴春臨的偶像,是比自己大4歲的陳天橋。

    陳天橋可以造出經典網游《傳奇》系列、《龍之谷》系列,盛大曾和網易、騰訊并列國產游戲三巨頭,已然占據頭部。

    只有頭部,才有肉吃。

    賴春臨再崇拜,也不會以自己的低勢能,去和別人的高勢能相爭。

    她避開電競的火力,跑去做網吧,在小范圍成為一二名。

    在自己有優勢,但級別較低的職業圈層里,做20%頭部選手,比進入大池子競爭更有價值。

    賴春臨選擇網吧,在這條不算太擁擠的路上當個“地頭蛇”,比和互聯網大佬們斗更有滋味。

    20多年前,武漢廣埠屯每天都圍滿了人。

    小小柜臺擺不下電腦配件,卻裝下了賴春臨的創業大夢。

    2004年,全國網吧數量從2萬家,猛增到4萬家。

    賴春臨的裝機訂單越來越多,手忙腳亂中她把目光轉向軟件:網吧安全管理。

    20年過去了,盛天網絡再不是走廊攤主。

    武漢光谷的3層辦公樓里,每個部門,都用美劇、熱門武俠劇人物命名。

    賴春臨長得端莊典雅,無論出席游戲盛典,還是科技論壇,她總是一襲米白色長裙,

    2017年,騰訊推出《王者榮耀》之后,再推《絕地求生》。網吧曾經被詬病的游戲,如今有了“官方名分”,叫電競。

    誰能想到,從網摸草根走上來的女老板,如今已經是電競行業一姐。

    一場簽約儀式,賴春臨一襲白絲長裙,與電競選手李曉峰握手簽約。

    一個是電競江湖的打手,一個是20年前的網吧元老,網吧可能“落伍”,但賴春臨永遠在潮頭奔跑。

    草根起家,賴春臨不斷追趕著行業變化里,屬于自己的一打浪。

    -end-


    作者:張蕾

    參考資料:

    1.《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

    2.《盛天網絡2020年報》

    3.《支點·湖北女首富賴春臨,不放過1%的機會》

    4.《楚天金報·廣埠屯創業十年》

    5.《騰訊新聞·中國網吧20年往事》

    6.《黃有璨·非線性成長》

    首2021年,消失的電腦城在不斷上演:曾經全國最大電腦城中關村已褪去往日光環,逐漸轉型為“創新創業一條街”;從“iPhone水貨”起家的深圳華強北正計劃開啟“元宇宙”大幕;武漢有個電腦城,曾與中關村齊名,遠勝華強北,如今現狀令人唏噓等等。

    有人說:如今電腦城里10個人,7個騙子、1個拖、1個受害者、1個發生糾紛時出來耍橫的打手,真一點不夸張。那么,電腦城衰退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先盤一盤:電腦城的套路都有哪些呢?

    我們千萬別瞧不起電腦城的攤販兒,他們對各類電腦數碼品牌與配置如數家珍。一般電腦城的套路如下:

    他自己沒有貨的商品,他報價賊便宜。然后收定金預定。你敢掏定金,他就敢接這個活。到時候,再漲價。漲價還會讓你心服口服,例如你打算買某款顯卡,現在市場價格3000,他沒貨他就報2500,你預定20天后有貨,你來了,他告訴你抱歉了,現在各種原因價格是3500了,不信你去詢價,你一詢確實3500最低價,還謝謝他,其實當初你3000就可以搞定。

    另外就是不能退貨,只要你在電腦城買了貨,換貨可以,但退貨沒戲。什么7天無理由退貨,即使有理由也不退給你,你急就跟你翻臉,你咋地了?

    當然,電腦城還沒有人情,哪怕你一直在他這里買,買20萬的貨也沒用,離開柜臺就不認賬。保修就是換貨,前提是商家給他換,他才會給你換,否則對不起沒戲,你急也沒用。

    • 還有就是價格虛高,這屬實,但不是問題關鍵,你可以討價還價,他會看你的報價離譜不離譜,電腦城可以平價進平價出,為什么?因為量走多了,上家會返點。但如果你不懂行情,一臺機器宰你1000根本就是小意思,多的宰3000我都親眼見過。

    如今網上電商可以七天無理由退貨,販子們就又弄出新花招。例如你買3500Xcpu,結果給你弄了一堆套裝,套裝一套裝二一直到套裝N,就是不告訴你3500X多少錢。等你必須準備付款時,他才告訴你這個CPU是多少錢。

    • 可以看出,這是自然淘汰的代表性業態,傳統電腦城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價格虛高;2、選擇單一;3、偷梁換柱;4、信息滯后;5、裝機馬虎;6、技術不精。

    目前電商越來越普遍,價格越來越透明,信息越來越廣泛,大家對電子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這就使得電腦城的以上問題全部暴露出來。

    • 總之,電腦城衰落是必然的,他們耍“雞賊”,肆意侮辱客人的智商,所以一旦有人替代,自然就沒有人去他們那里了。

    二、衰退背后:本質上是因為電腦銷量穩定了,增量變存量

    毫無疑問,線上線下都是渠道,如果需求量很大,那它們就都很吃香,然而這個需求一旦穩定,競爭就會加劇,也就是內卷,反正就這么點量,不爭就真的沒飯吃。卷著卷著,就有一邊吃不消了。

    2001年時,我國一年的PC銷量也就750萬臺,2002年全年的筆記本銷量連100萬臺都不到,而當時我們就有13億人口,這個增量會有多巨大,很容易想象。在這之后的十年,就是電腦城的黃金時間,因為來買電腦的人太多了,一年比一年多。

    2011年起,電腦銷量不再明顯增長了,但電腦城的規模還是這么大,新進來的人依舊有很多,于是就出現了一個情況,僧多粥少。再之后,網購起來了。演變如下:

    1995-2000上門(自己上商家門);

    2001-2005上門(商家業務員上你門);

    2006-2010上門(快遞把整機送上門);

    2011-2015上門(快遞上門提走送修設備);

    2016-2020上門(可選加錢3小時內送上門)。

    • 也就是說,20多年間,中國的電腦城經歷了5個階段,原來的業態已經不再適用,電腦城自然就換了造型。

    那么,如今生存下來的電腦城商販是怎么過來的呢?其實他們現在根本不靠個人購買這種散單,而是靠集體采購。比如哪個公司成立了,就得買電腦,他們當然是想一步到位一條龍服務,這點電商解決不了,但他們可以。

    • 吃一個集體采購的單起碼可以賺大幾萬,因為你賺的不僅是差價,還有稅點,一年拿下幾單不就什么都有了,然后電腦城那個攤子就是放那等散單的,來一個就能賺一個,豈不美哉。

    三、最后,你想明白了這點,也就明白了為啥電商會擊敗電腦城

    對于電腦城的問題,很多人都會詬病自己如何被騙,可那都是逞一時口舌之快,還是觸及不到根本。我們要看到一個行業背后的一切,其實都是銷量-利潤率曲線構成的,考慮的是邊際成本、一次性開支和成本均攤等。

    • 要知道,電腦城這個問題,放在中國區的背景下就更有意思了。中國區的電腦銷量,大頭其實就是商業采購。注意,這個采購既包括政采也包括商采。商采,那是企業花自己的錢,也是一個嚴格考慮利潤的領域。

    所以,我們看到所謂的“電腦城”,平時看起來熱鬧,其實根本就不是出貨的大頭。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華碩的線下渠道銷量一直非常好,但是他的整體銷量并不高,原因就是華碩的商用產品打不開銷路。

    • 也就是說,在電腦城本身不是銷量大頭的前提下,說白了電腦對個人消費者市場的零售業務而言,他就不是一門好生意。

    同時,外加電商的沖擊,畢竟電商成本,歸根結底還是房租優勢。電腦城所在商場租金,一個月5萬,流速200臺一個月,平均250一臺。邊際銷售成本需要3個店員,每個人4000工資,均攤下來60一臺。

    另外店面還有備貨的資金成本,資金的時間價值以及庫存周轉費用,型號錯配(有的型號賣得好,有的賣得不好)的機會成本。

    電商用租金低廉的倉儲園區取代了電腦城的零售業務,平均攤下來可能一臺只要20,而零售端電商邊際成本在于快遞單票成本,目前較好的也就是30吧。

    • 可見,電商可以做到全國統一鋪貨(有的型號在A市賣得好,在B市賣得不好),型號錯配成本大大降低,風險得到均攤。電商巨頭這類還能拿著融資的錢,最后用市值均攤成本,資金利用成本低很多,擊敗電腦城不言而喻了。

    總之,電腦城的衰退其實就跟實體店的轉型一樣,隨著電商興起,所有單純依靠信息差而不能提供實質性服務價值的實體店都會面臨衰退。

    電影院能生存,因為它提供了觀影環境具備服務價值;餐廳能生存也是因為提供了就餐環境以及相關服務;娛樂場所也是因為實體店提供娛樂環境而存在實際價值。

    • 然而很多商品幾乎不怎么依賴線下服務,網上賣貨也很方便,那它的實體店就必然衰退,電腦城就是典型的例子,不是嗎?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