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部分的主流以及高端型號主板的背后I/O接口總是豐富多樣的,常用的像USB2.0/3.0以及網線接口,以及各式各樣的輸出接口(VGA、HDMI、DVO、DP),音頻接口等都是很常用的。
但是部分會有很多個接口的音頻接口(普通的只有三個口),都是干嘛用的呢?
絕大部分主板一般只會設置右邊三個接口,少部分主流以及高端型號主板會給你帶齊完整的5-6個,每一個接口的顏色不同,代表的功能也不同。綠色孔對于主流的音響而言幾乎是必接接口,這個就是常規的聲道輸出,可以滿足各種常規1.0聲道音響,2.0/2.1的發生需求。
對于絕大部分用戶而言,有這個綠口就已經完全滿足使用需求了,如果你要使用麥克風交流說話,插一下那個粉色的麥克風接口就可以了。
那么左邊這三個孔什么時候有用呢?
當你購買家庭影院級別的5.1以及7.1環繞立體聲音響的時候,可能會用到這些接口。
因為現在主板的功能都是集成的,也就是主板上自帶有聲卡、網卡,老一些的甚至還有集成顯卡(已淘汰)、各式各樣的功能以及存儲接口,所以這種PCI-E X1接口是用的用戶也不多,但是它的擴展功能還是很強的。
首先它可以支持無線網卡,因為一般的主機是不自帶WiFi的,需要插網線才可以上網,而這個接口可以接一個無線上網卡,這樣你就可以用主機直接連接WiFi。
第二就是獨立聲卡,有一些朋友可能是從事播音或者K歌主播之類的職業,普通的主板集成聲卡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樣就可以安裝一個PCI-E獨立聲卡,提供更加強大的支持。
還有各式各樣的擴展卡,像USB擴展卡、SATA 3擴展卡等。
這個接口一般是外觀上看和PCI-E X16接口沒什么太大區別,但是你仔細看會發現里面的插槽支持X16的四分之一,或者從主板的背面看,會發現焊接的針腳長度與X16相比會短很多。
這個接口屬于目前一些主板廠商逐漸給主板添加的新接口,用于安裝M.2接口的無線網卡。這個操作看似增加了主板的擴展能力其實不然。你可以隨便去找一個原生自帶WiFi的主板看一下,不僅是給你單獨差了一個無線網卡在那里,都已經幫你把天線集成在了I/O接口背部,接線都已經備齊,普通消費者基本上是不會這些操作的。
所以這種接口完全比不上PCI-E無線網卡來的方便、快捷。當你去搜索M.2無線網卡模塊的時候,不僅結果偏少,而且幾乎都是搭配一張M.2 WiFi轉接卡+天線一起賣的,那我要你這個M.2接口干啥?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關于電腦中那些不常用的接口的簡單說明,如果幫助到你的話,希望可以點贊支持一下小編。[比心]
法/步驟
下圖為一塊完整的主板剖面圖,清晰的標注了各個組件的名稱和功能;
包括:CPU、內存、SATA等常用接口。這幾個接口組成一塊完整的主機板。
名詞延伸:
SATA:即Serial ATA它是PATA升級而來的新型硬盤接口類型,是傳輸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SATA設備熟知的大概只有“硬盤”和“光驅”兩種。
下圖簡要的標注了主板側面接口,接口大多連接外設和輸入輸出設備。這些接口使電腦有了各種各樣的功能。USB是大家常用的即插即用設備,市面上大多設備都支持USB接口。
名詞延伸: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是一個外部總線標準,用于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USB接口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
下圖藍色PCI-擴展為顯卡擴展糟,主要功能是為游戲發燒友提供高性能的顯卡加速支持;
PCI-E簡稱PCI Express前身是AGP接口升級而來。
下圖點點狀密密麻麻的小孔,是CPU接口簡稱“中央處理器”,CPU是電腦中最重要的一個設備;CPU就插在這個插糟里。
下片所示內存接口,此接口主要用于擴展內存使用;主板一般會有兩個內存插糟。內存只把磁盤的數據暫時寄存,相當手機的“運存”。
下圖就是文章開始所介紹的SATA接口,主要連接硬盤和光驅的。主板有多個SATA擴展,以滿足多塊磁盤共同儲存的用途。
注意事項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功能:連接外部設備,如鍵盤、鼠標、打印機、攝像頭等。
原理:USB使用串行通信協議,支持熱插拔設備。
主要技術:USB協議、USB控制器、USB端口。
優缺點:易于使用、廣泛兼容性、高速傳輸。但可能有電力限制。
應用場景:各種外部設備的連接。
功能:傳輸高清視頻和音頻信號。
原理:HDMI使用數字信號傳輸,支持高分辨率。
主要技術:HDMI標準、HDMI接頭、高帶寬數字內容保護。
優缺點:提供高質量圖像和音頻,易于連接。但長度限制和單向傳輸。
應用場景:電視、監視器、音響系統等多媒體設備。
功能:連接計算機網絡,實現數據通信。
原理:以太網使用分組交換技術,在局域網中傳輸數據。
主要技術:Ethernet協議、網卡、路由器、交換機。
優缺點:高速、可靠、廣泛應用。但需要布線和網絡設備。
應用場景:辦公室網絡、數據中心、互聯網連接。
功能:傳輸模擬視頻信號到顯示器。
原理:VGA使用模擬RGB信號傳輸圖像。
主要技術:VGA接頭、模擬圖像處理。
優缺點:較低分辨率、不支持音頻。但適用于舊的顯示器和投影儀。
應用場景:舊計算機、老式顯示器。
功能:傳輸數字和模擬視頻信號。
原理:DVI支持數字和模擬視頻傳輸。
主要技術:DVI接頭、數字和模擬信號處理。
優缺點:支持高分辨率、音頻傳輸。但不常見于現代設備。
應用場景:計算機、顯示器、投影儀。
功能:傳輸高分辨率視頻和音頻信號。
原理:DisplayPort支持高位深度和高刷新率。
主要技術:DisplayPort標準、DisplayPort接頭、多流傳輸。
優缺點:高質量圖像和音頻、高帶寬。但不如HDMI常見。
應用場景:計算機、顯示器、顯卡。
功能:傳輸高速數據、視頻和音頻信號。
原理:Thunderbolt整合了PCI Express和DisplayPort技術。
主要技術:Thunderbolt標準、Thunderbolt接頭、高速數據傳輸。
優缺點:極高速度、多功能性。但不常見于所有設備。
應用場景:高性能計算機、外部設備連接。
功能:連接外部SATA存儲設備。
原理:eSATA是SATA接口的外部版本,支持高速數據傳輸。
主要技術:SATA標準、eSATA接頭、數據傳輸速率。
優缺點:高速、可用于外部存儲。但不支持電源供應。
應用場景:外部硬盤驅動器、備份存儲。
功能:高速數據傳輸和連接外部設備。
原理:FireWire支持高速數據傳輸和熱插拔。
主要技術:IEEE 1394標準、FireWire接頭、數據傳輸速率。
優缺點:高速、支持多設備連接。但不常見于新設備。
應用場景:音頻/視頻設備、外部硬盤驅動器。
功能:數字音頻傳輸。
原理:S/PDIF用于將數字音頻信號傳輸到音響系統。
主要技術:光纖或同軸電纜、數字音頻編解碼。
優缺點:高質量數字音頻傳輸。但不支持多通道音頻。
應用場景:家庭影院、音響系統。
功能:連接內部硬盤驅動器和光盤驅動器。
原理:SATA是一種高速數據傳輸接口,用于內部存儲設備。
主要技術:SATA標準、SATA接頭、數據傳輸速率。
優缺點:高速、熱插拔支持。但有電纜長度限制和不支持電源供應。
應用場景:內部硬盤驅動器、光盤驅動器。
功能:音樂設備間的數字音頻和控制信號傳輸。
原理:MIDI用于連接音樂設備,發送音符和控制信息。
主要技術:MIDI接口、MIDI消息格式。
優缺點:低延遲、支持音樂創作和控制。但不傳輸音頻。
應用場景:音樂制作、電子鍵盤、控制器。
功能:連接內部擴展卡到主板。
原理:PCI用于連接圖形卡、聲卡等擴展卡。
主要技術:PCI插槽、數據傳輸速率。
優缺點:高性能、適用于內部卡。但有限插槽數目。
應用場景:計算機內部擴展卡連接。
功能:高速內部擴展卡連接。
原理:PCIe支持高速數據傳輸,可用于圖形卡、SSD等。
主要技術:PCIe插槽、數據傳輸速率。
優缺點:高性能、可用于多種卡。但仍有限插槽數。
應用場景:高性能計算機、游戲電腦。
功能:連接多個外部設備,如硬盤、打印機。
原理:SCSI支持多設備鏈路和高速數據傳輸。
主要技術:SCSI控制器、SCSI設備、數據傳輸速率。
優缺點:高性能、多設備連接。但相對較復雜。
應用場景:服務器、大規模存儲設備。
功能:連接鍵盤和鼠標到計算機。
原理:PS/2接口是用于鍵盤和鼠標的模擬接口。
主要技術:PS/2插頭、模擬信號傳輸。
優缺點:簡單、低成本。但不支持熱插拔。
應用場景:舊式計算機、嵌入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