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炒股是當今許多投資者追求的理財方式,它要求我們在高速運行的金融市場中做出明智的決策。在這個數字時代,選擇一臺適合炒股的電腦成為了投資者的首要任務。本文將探討在進行股票交易時,應該選擇怎樣的電腦,以幫助投資者在投資之路上取得更多成功。
第一部分:性能優越的電腦炒股過程中,投資者需要快速獲取和分析大量的金融數據,因此,一臺性能優越的電腦至關重要。強大的處理器(如Intel Core i7或i9,或AMD Ryzen 7或9)和充足的內存(至少16GB)可以保證多任務運行時的流暢性。此外,選擇固態硬盤(SSD)作為主要存儲裝置,可以提高系統的響應速度,讓您在高壓的交易環境中游刃有余。
第二部分:大屏幕顯示器的重要性在炒股過程中,投資者需要同時查看多只股票的走勢、指標和數據。因此,選擇一臺大屏幕顯示器是非常有益的。27英寸或更大尺寸的顯示器可以讓您同時展示多個窗口,輕松應對復雜的交易策略。如果條件允許,其實真心推薦使用多個顯示器來更高效地管理和分析信息。
應用多個顯示器的同時,需要多屏顯示器支架搭配。
TOPSKYS-TS744E四屏支架
單屏8kg承重-大屏承重設計
水平調整-±15度微調
束線收納-集線槽設計
傾仰調節-前后傾仰舒適看屏
安全穩固-止滑套環,緊鎖加固
屏幕橫豎調整-360度旋轉
安心材質-電鍍處理、鋁擠模具
TOPSKYS-TS746A六屏支架
同屬鋁合金材質,電鍍處理打造
六屏支架-27寸兼容6kg單屏設計
集線槽設計,貼心設計
多維度旋轉伸縮-上下左右輕松微調
不同重量,扭力調節,自適應懸停
第三部分:穩定的網絡連接炒股過程中,實時的市場數據對于投資者至關重要。為了確保您能及時獲取最新的股票報價和市場動態,必須確保電腦連接到穩定的高速互聯網網絡。投資者可以選擇有線連接或高速Wi-Fi網絡,以避免因網絡問題導致的交易延遲或錯誤。
第四部分:外設設備的價值為了更好地操作和分析數據,外設設備在炒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質量的鼠標和鍵盤能夠提高您的操作效率和準確性,數字板可以讓您更輕松地進行技術指標的繪制。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選擇合適的外設,以提升交易體驗。
第五部分:安全軟件的必要性在進行股票交易時,保護個人投資信息和交易數據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防止受到網絡攻擊和數據泄露,投資者應該安裝最新的防病毒軟件和防火墻。同時,定期更新操作系統和軟件,保持系統安全性。
第六部分:輕便便攜的筆記本電腦對于經常需要在不同地點進行交易的投資者,選擇一臺輕便便攜的筆記本電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確保它具有足夠的性能滿足您的需求,并且電池續航能力較長,讓您在旅途中也能隨時進行交易。
結論:選擇一臺適合炒股的電腦對于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性能優越的計算機、大屏幕顯示器、穩定的網絡連接、外設設備、安全軟件以及輕便便攜的筆記本電腦都是值得考慮的因素。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合適的設備,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操作風險,助力實現投資輝煌。在數字化的投資世界中,選擇一臺適合的電腦將成為您投資之路上的得力助手。
零刻最近推出了自家的第六代產品,GTR6和SER6兩個系列,主要搭載的是AMD移動平臺的6000系處理器,相比5000系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核顯性能的提升,使用RDNA2架構的核顯讓性能達到了接近GTX 1050Ti的水平,而內存也是DDR5起步,支持USB4.0和PCIe 4.0,各方面的性能提升都是明顯的。零刻也推出了GTR5的新一代產品GTR6,使用6900HX處理器,45W的高功耗輸出讓人充滿了期待。
其實在零刻GTR6宣發初期,不少人會和GTR5進行對比,這里我也從官網弄來了對比圖,第一個區別在于視頻輸出,GTR5支持HDMI、DP、Type-C三個視頻輸出,而GTR6直接改成4個HDMI接口,另一個變化在于Type-C接口的功能,GTR5的Type-C支持數據和視頻輸出,而GTR6的Type-C只支持數據傳輸,第三個變化在于網口數量,GTR5是2個2.5G網口,GTR6是1個2.5G網口,尺寸方面厚了2mm,重量保持一致。第四個變化在于硬盤,取消了2.5寸硬盤位,只留下NV和M.2接口的SATA3硬盤位。
其實我一開始也不理解,為什么HDMI和DP要變成4HDMI,為什么砍Type-C,為什么砍雙網口,為什么砍2.5寸硬盤位?從官方的說法來說在于產品定位,GTR更偏向特殊用戶群體,比如指紋需求、股票機、會議系統商用這方面的性能需求,所以從這方面考慮的話是合理的,炒股用的電腦在于穩定性、擴展性、網絡通暢,所以按照GTR5的情況最多支持3個外接顯示器,GTR6提供了4個外接顯示器,股票大佬4屏聯動應該是挺常見的,在這種情況支持8K的HDMI也挺強的。
至于Type-C、網口、2.5寸硬盤位主要原因是芯片組的帶寬限制,總量是固定的,使用這個功能,那必定有另一個功能的缺失,這是各種定位考慮之后平衡之下的結果。所以從定位來說,GTR6和GTR5是不太一樣的,也不是單純的升級款。
單純的從玩家或者普通用戶考慮,個人覺得SER6 PRO更加合適,單NV+2.5寸硬盤位,USB4.0也提供了一定的擴展性,6800H和6900HX相比差距也不是特別大,擁有更高的性價比。
零刻GTR6的外包裝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不過通體基調變化不大,紅黑搭配,但是在圖案上更加靈動,雙8是8個核心和8K UHD,一目了然,顯卡是Radeon 680M,右下角是零刻的logo和GTR6。而且增加了可替換的透氣包布,可以變成不同的顏色搭配,形成自己的個性。
包裝內容和之前類似,有兩根HDMI線、顯示器掛架、兩個螺絲包、說明書、電源,變化的比較大的是電源,變成了一個大磚頭,很多人詬病,這么小的機器,電源都跟主機一樣大小了,不像之前的GTR5或者SER5,GTR5也是類似的結構,不過沒那么大。SER5則是集成在插頭上,整體來說都比較小。不過零刻也給了解決方案,在23年1月左右,會推出自家的小電源(類似氮化鎵),而且免費更換,這個誠意滿滿了。
GTR6的外觀和GTR5非常接近,最多就是厚了2mm,全金屬的機身摸著很舒服,頂面的進氣網從金屬網改成了有質感的透氣包布,指紋還在原來的位置,上面還有零刻新設計的文字logo,AMD的logo也變成了兩張小貼紙,側面醒目的GTR依然還在。
▲包布變化
正面接口有一個電源鍵、清CMOS按鍵、USB3.2 Gen2接口、Type-C接口(只支持傳輸數據)、3.5mm耳麥接口。
背面接口非常工整,DC供電接口、LAN接口、4個HDMI接口、2個USB3.2Gen 2接口、2個USB2.0接口。
底部設計和GTR5差不多,兩根防滑腳墊,還有進bios的提示說明,底部有企業的信息和SN碼,最下面有掛架的螺紋孔和拆開底殼的拉手。
取下底殼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GTR5的底殼和2.5寸的硬盤位有線相連,拆開要稍微注意一點,GTR6則是單底殼,打開就能看到一個散熱風扇,主要給硬盤散熱,同時增加進風量,整體的散熱也有一定的提升。
▲風扇細節
取出散熱風扇之后就能看到內部的結構,內存、硬盤、網卡一目了然,硬盤是英睿達16G x2雙通道DDR5 4800MHz、金士頓KC3000 PCIe4.0 500G,向下兼容PCIe3.0、MT7921K無線網卡,支持WiFi6E和藍牙5.2
▲內存細節
硬盤位還有一個M2接口走SATA協議的位置,尺寸是2280,這個位置你放PCIe3.0的硬盤是無法識別的,只能單獨買。1TB雜牌300+,大牌基本都是500G而已,沒看到1TB及以上的。
總分做到了110萬,其中處理器得分57.5萬分,顯卡接近12萬,內存17萬,硬盤則做到24萬。我也和SER6 PRO對比了一下,差距主要在于CPU和硬盤分數,其他都比較接近。
CrystalDiskInfo跑分讀取速度做到了7006.14MB/s,寫入速度做到了3867.47MB/s,做到了標稱的7000MB/s的速度,這就是PCIe4.0的優勢,4K方面讀取74.69MB/s,寫入速度251.47MB/s,也是不錯的表現。
在內存測試中,讀取速度51655MB/s,寫入速度55246MB/s,復制速度50477MB/s,延遲91.3ns,因為是非高頻條,所以這方面不占什么優勢,頻率對性能是有影響的,所以也會有不少人那LPDDR5 6400MHz對比,確實存在差距,當然價格也有差距,而且LPDDR5是板載內存,不可更換。
CINEBENCH R20跑分4038pts,在排名中比1700X強16%,和1950X有較大的差距。
在CINEBENCH R23中單核得分1472pts,多核得分10352pts,單核比11代1.69GHz的i7-1165G7強,不過比2.81GHz稍微弱一點,也就60pts的差距。
在CPU-Z的單核得分556.9,和10代的i7-10700相差不大,不過多核性能有些差距,畢竟是移動平臺,僅做參考。
在Time Spy測試中分數2626分,其中顯卡分數2347,CPU得分8064,可以自行對比其他類型顯卡分數,我搜了一下是和1050ti是差不多的。
在Fire Strick測試中分數6282分,其中顯卡分數6874,物理分數21725,綜合分數2317。
在Fire Strick Ultra測試分數1785分,其中顯卡分數1746,物理分數21425,綜合分數810。
在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分數3236,其中顯卡分數3288,物理分數21608,綜合分數1353。
在PCMARK10中主要測試辦公能力,綜合分數6453。常用的基本功能綜合分數9284,其中應用啟動得分10597,視頻會議8472,網頁瀏覽8914;生產力綜合分數9871,其中電子表格12010,文檔編寫8113;數位內容創作綜合分數7958,照片編輯分數13274,渲染分數8053,視頻編輯4715。可以和其他機型對比,還是有不小的優勢的。
雙烤CPU和FPU10分鐘CPU溫度穩定在72℃,可以看出溫度控制是不錯的,其中CPU最大溫度74.5℃,平均值在72.4℃,CPU封裝功耗平均值是35.258W,最大是38W。
在甜甜圈測試中GPU溫度最大值72.5℃,最大頻率2400MHz,實際功率1728MHz,功耗最大值出現在44W,實際值35W,會有降頻的情況。
測試屏幕:CFORCE CF016X,100%sRGB,144Hz高刷新率,15寸,支持Type-C(兩個)一線通,有3.5mm耳機接口和USB接口。
在原神中畫面設置成高,其他全部默認沒有自定義的情況看下,幀數可以保持在40幀以上,有不錯的表現,畫面也精美了很多。對于原神這類游戲其實30幀就能玩,當然幀數越高流暢也是肯定的。
如果把畫質調成中畫質,那么幀數可以做到55幀左右,基本上是流暢玩耍了,所以中畫質對于玩原神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要追求60幀,那可以把畫質調成低,穩定60幀運行問題不大。
CSGO的畫面設置是系統識別的設置,我看了一眼還是挺高的,基本上能開的都開了,陰影、貼圖、效果都是高,光影還是非常高,抗鋸齒開到了8x MSAA。
從幀數來看,基本上能保持在80幀以上,對于有一定高刷需求的其實上GTR6玩CSGO也是沒啥問題的,適當降低畫質跑120或者144應該也是勉勉強強滿足的。
吃雞在飛機界面基本上能保持在90幀左右,跳傘接近地面最低幀會變到37幀,開傘之后回到70-80幀,落地也是一樣。
室內撿槍基本上都在90幀左右,還是比較流暢的,如果在室外走路,大概也是70幀往上。
開車的情況下幀數大概在45-60幀之間。
其實我也不是什么股票玩家,最多是個零刻鐵粉,小主機發燒友,為了4屏聯動準備了4塊屏幕,當然和股票大佬的規格還是有差距的,重點還是4屏聯動。
其中兩塊27寸的大屏幕,一個1080p一個2k,另外兩個便攜屏一個是15.6寸1080p144hz,另一個是switch用得多的14寸1080p普通屏幕。
股票大佬都是4個屏幕同時顯示不同的內容,比如我買的股票多股同列;第二個屏幕放龍一名單(參考),第三個屏幕跟蹤月漲幅榜,同樣也是多股同列,第四個屏幕放今日啟動漲停,也是多股同列。這樣就不需要頻繁的切換,方便觀看也方便操作。
零刻GTR6的推出絕對會有不少人拿來比較,這是不可避免的,有人開心有人失望,從先導片來看大多數都很疑惑前言部分的問題,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定位的選擇,才會有不同的結果,定位不同那么設計構造就會不同。但是總體來說零刻GTR6是一款不錯的機型,6900HX有很強的處理性能,搭配32G大內存可以應對絕大多數的場景,Radeon 680M的還能結合HDMI還能輸出8K屏幕,對于會議方面使用8K屏的場景來說不可多得,體積小有指紋,偏商務偏特殊,還有小打游戲。頂面的透氣包布可替換不同的樣式也會有不同的質感,適用于不同的場景,而且是防濺水的,水珠可以在上面滾動而不滲透。
如果你有這樣的特殊需求,GTR6一定是不錯的選擇,普通玩家可以考慮SER6 PRO,軟路由玩家還是去玩玩GTR5吧。
以上~
于市場的很多散戶而言,抓牛股一直是我們的心愿,看著自己手中得票,然后再看看市場中不斷漲停的牛股,那種痛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體會,那么如何在市場中擒拿牛股呢,很多散戶騎上了牛背卻又被無情的甩了下來,不知道是漲是跌,憑自己的直覺在市場中買賣,對也不對。但作為一個高手,除了技術面和消息面,高度準確的盤感必不可少,良好的盤感是投資股票的必備條件,盤感是需要通過長時間訓練來提高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提高自己的盤感。
如何訓練盤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
堅持每天復盤,并按自己的選股方法選出自選股目標個股收藏。最好配置四屏專業炒股電腦;其中有ー個專屏看復盤的重點在瀏覽所有個股走勢,才是尋找真正黑馬目標股第一時間介入。在復盤過程中選出的個股,既符合自己的選股方法,又與目前的市場熱點具有共性,有板塊、行業的聯動,后市走強的概率才高。復盤后你會從個股的趨同性發現大盤的趨勢,從個股的趨同性發現板塊。
二、
對當天龍虎榜各路資金操作個股,包含漲幅、跌幅在前的個股再一次認真瀏覽,找出個股走強(走弱)的原因,發現你認為的買入(賣出)信號。對符合買入條件的個股,可進入你的備選股票池并予以跟蹤。
三、
實盤中主要做到跟蹤你的目標股的實時走勢,明確了解其當日開、收、最高、最低的具體含義,以及盤中的主力的上拉、拋售、護盤等實際情況,了解量價關系是否的正常等。
四、
股市如戰場千萬化,尋找突發而條件反射訓練。找出一些經典底部啟動個股的走勢,不斷的刺激自己的大腦。
五、
訓練自己每日快速瀏覽動態,最核心的是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特別是適合自己。方法又來自上面的這些訓練。復盤就是利用靜態再看一邊市場全貌,這針對你白天動態盯盤來不及觀察、來不及總結等等情況,在收盤后或者定時你又進行一次翻閱各個環節,進一步明確一下,明確那些股資金流進活躍,那些股資金流出主力在逃,大盤的拋壓主要來自哪里,大盤做多動能又來自哪里,它們是不有行業、板塊的聯系,產生這些情況原因是什么?那些個股正處于上漲的黃金時期,那些即將形成完美突破,大盤今日漲跌主要原因是什么等等情況,需要你重新對市場進行復合一遍,更了解市場的變化。
復盤的一般步驟是:
1、看兩市漲跌幅榜:
(1)對照大盤走勢,與大盤比較強弱,了解主力參與程度,包括其攻擊、護盤、打壓、不參與等情況可能,了解個股量價關系是否正常,主力拉抬或打壓時動作、真實性以及目的用意。了解一般投資者的參與程度和熱情。
(2)了解當日k線在日k線圖中的位置,含義。再看周k線和月k線,在時間上、空間上了解主力參與程度、用意和狀態。
(3)對漲幅前三版和跌幅后三版的個股要看的特別仔細。了解那些個股在悄悄走強,哪些個股已是強弓之弩,哪些個股在不計成本的出逃,哪些個股正在突破啟動,哪些個股正在強勁的中盤,也就說,有點像人口普查,了解各部分的狀態,這樣才能對整個大盤的情況基本上了解大概。
(4)在了解個股的過程中,把那些處于低部攻擊狀態的個股挑出來,仔細觀察日K線、周K線、月K線所經歷的時間和空間、位置等情況良好的,剔除控盤嚴重的莊股和主力介入不深,游資阻擊的個股,剩余的再看一下基本面,有最新的調研報告最好調出來看一下,符合的進入自己的自選股??礉q幅在前兩板的個股,看他們之間有那些個股存在板塊、行業等聯系,了解資金在流進那些行業和板塊,看跌幅在后的兩板,看那些個股資金在流出,是否具有板塊和行業的聯系,了解主力做空的板塊。需要說明的看幾板合適主要看當日行情的大小,行情好多看幾板,行情差看前后兩板就可以了。
2、看自己的自選股(包括當日選入的):
觀察個股是不是按照自己預想的在走,檢驗自己的選股方法,有那些錯誤,為什么出錯,找出原因,改進??茨切﹤€股已經出現買點(買點自己定的,按照什么標準也是你自己定的)的個股,你要做一個投資計劃,包括怎么樣情況怎么買,買多少、多少價格、止損位設置等。
3、看大盤走勢:
主要分析收陰陽的情況、成交量情況,與昨日相比是否怎么樣的情況,整個量價關系是否正常,在日K線的位置、含義,看整個日K線整體趨勢,判斷是否可以參與個股,能否出現中線波段,目前大盤處于哪一級趨勢的那個階段。看當日大盤波動情況,什么時候在拉抬、什么時候在打壓,拉抬是那些股,打壓又是那些股,他們對大盤的影響力又是如何??礉q跌平個股家數,了解大盤漲跌是否正常。了解流通市值前10名個股的運況,以及對大盤的影響,如果不是大盤股影響大盤,找出影響大盤的板塊。了解大盤當日的高低點含義,了解大盤的阻力和支撐位,了解大盤在什么位置有吸盤和拋壓,了解那些個股在大盤打壓之前先打壓,那些個股在大盤打壓末期先止住啟動。
綜合排名榜,市場各要素都展現在這里,哪些個股在活躍,哪些個股在出逃最強烈,哪些個股在拉尾市勾當,哪些在尾市打壓制造恐慌假象,哪些個股盤輕如燕,哪些步履蹣跚,這是主力的照妖鏡。
別忘了還要關注囯際金融其他市場和品種的情況,回購情況如何,國債情況如何,H股B股情況如何等等,他們反映的什么樣的資金面以及對大盤的情況。
掌握基本要素和復盤熟練的要求后,你的盤面感覺肯定是不同的。反復訓練后,可加快速度,翻閱個股也不必要看全部,看漲跌前后幾板、權重股、自選股等就可以了。復盤是辛苦的,但只有苦盡才能甘來。
簡單點說,復盤就是對當天的走勢進行一次回顧和總結,從中發現問題和蛛絲馬跡,并據此確立自己在第二天或者是一段時間內的操作方向,及時修改計劃和目標。
炒股好比讀書,莊家好比老師,K線和分時圖是上課的內容,而我們就是學生,復盤就是回家作業,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功課做得好,成績肯定高,老師會獎勵,做的不好的,對不起,留級都有份。
言歸正傳,大家都知道復盤重要,但是不知道如何著手,這里我和大家談談一些自己的體會。純粹是個人觀點,在這里也算是拋個磚,把值錢的玉引出來,那大家就有福了。
復盤需要的硬件設備:專業炒股四屏或是雙屏電腦一臺,必須是聯網的,有些數據只有服務器上有,本地機子是不儲存的。分析軟件一套,通達信、大智慧、同花順這幾個常用軟件配置到各屏都可以。網速最好5G快速能看10檔價格;只要是具備歷史回憶功能和分時重播的股軟都可以用,劃線功能強一點的股軟更好!
復盤先做什么?一時有些不知如何入手。沒有關系,打開股軟的當日排名,先看清楚當日漲幅上和跌幅上有那些英雄,之間有沒有板塊連動效應,然后檢查一下自己的持倉和這些老兄有沒有關聯。這樣可以確定近期的熱點和風險板塊,把握住大方向。
有了方向,第二步要看看每天盤中換手率高在2%~6%黑馬股,如果有一些一直反復出現而又沒有大幅飆升,量能也在逐步放大的個股就要注意了,說不定黑馬與白馬王子就在里面。做中線的可以分批埋伏進去,做短線就要密切觀察他是否到臨界起爆狀態以便及時跟進。反之,那些一直漲幅為負值的票票就要警惕了,犯不著和它磨時間。喜歡做超跌反彈的朋友也可以關注跌幅榜,這里的黑馬有時反彈起來是很可喜的。
上面的工作都是把握大方向的,看好之后,就輪到我們看個股了。我的順序是先看持倉股,然后看自選股,再看持倉股,決定是否調出個股換進新股。也許你要說,白天不是都看到了嗎?還有什么好看的?那你就錯了!我們現在先打開一個個股,從分時圖開始,然后按1分鐘、5分鐘、1刻鐘、1小時、日線、周線、月線、年線看起,看完后想一想和看之前有什么不同?我可以說,差別很大!小到細節大到趨勢都在這K線圖和分時圖中展現出來。
接著,我們來做個工作,軟件里都有畫線工具,我們在K圖上把它相鄰的高點連接起來,相鄰的低點也連接起來,這樣你就會看到一幅很奇異的畫面,所有的K線都很聽話的排在一個通道內,并沿著這個通道升或降,直到有一天K圖會突破這個通道,進入一個新的通道內開始一個新的運行軌跡。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趨勢。明白了這一點,你就不會被股票一時的漲跌所迷惑了。做長線的朋友可以用日線、周線或者月線來看,個人推薦周線,上下兼顧。做短線的朋友可以用小時線、5分鐘線來畫通道,上升或者下降的趨勢非常明顯,我甚至用過1分鐘線來畫圖。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把手中股票畫一畫把它貼上來讓大家評判一下,是不是很有效。以上專業技術老股民看盤方法;新手也許看不懂!
通道和技術指標如KDJ等是不一樣的,它揭示的是一種運行趨勢,這個趨勢是輕易不會改變的,如同均線一樣,它不會一下子偏離太大,給人無所適從的感覺。所以,我現在很少用技術指標,因為這均線和通道夠用了,而且很清楚。這樣,你畫好圖后,這個票票的基本走勢也就清楚了,至少大方向你可以把握了。
看完K線后,我們要做最復雜的分析工作。先從分時圖開始。打開一個個股畫面,選中分時重播功能,參數可以設置慢一點,你可以看到賣5至買5的盤口變化,讓它一步步演示給你看,你可以隨時根據盤面的變化作出買入或者賣出的決定,以培養自己的盤面感覺。我不熟悉的股票也不知道收盤情況的圖放給我看,一面看一面做決定,等放完了再對照比較有那些失誤或者是看錯的地方,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自己的盤面感覺提高很快,到最后你會變得非常敏感,一個微小的信號都能捕捉到。這個只是一種訓練方法,但很有用,所以推薦給大家。
分時圖看完以后,我們再打開分時成交明細單,這里有一天的成交記錄。這是一門必修課,看完了你就能了解到一天的買賣單集中在那里,有沒有主力資金在里面活動,主力是不是在刻意做盤。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每天的買入總量和賣出總量數據做個統計,這樣的數據應該比總賣和總買準確多了。主力再分單買或者賣,我們都能從數據中看出來。以前知道有這個功能,但我不熟悉,也一直沒有用。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和我聯系一下,我們交換一下思路。這里面尤其要注意大單出現的時間和時機。
另外我們還要看一下龍虎大單數據,看看那些票是主力進倉的,那些是出貨,避免不必要的風險。順便提下,近來龍虎大單甚至是DDX都有被主力利用反做的情況,大家要結合情況具體分析,不要上當。特別是目前有信息公司騙取會員費用、收盤提供某支第ニ天早上股票高開多少點收益、第二買入第三天低開現象很多;大家不要受騙;當你交費后大部份買不到第二天高開票。
復盤還有一點不能不提,那就是多日分時線的功能。這個功能很有效,我是一直看的,主要是看操盤手的操作規律。比如說,這個股票的波動都有一定的范圍和規律,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規律做點T+0,我有一個朋友就專門找這類規律波動的股票做T+0,一周下來增幅也很可觀。我前面提到的劃線的方法在這里也可以用。突破這個通道升或者跌都是短線買入賣出的機會。最主要的,我們看10日分時線是看他的波動性,發現規律并順勢操作。比如說一個股票平常都循規蹈矩的,突然在某一天變臉,這個時候往往是變盤的時候。心中熟讀個股的歷史圖形,你就可以在第一時間作出買賣反應,看得多了,就成了本能了。
順便再說一句,一個個股平常都是隨大盤起伏,一致性很高,但突然之間開始不理會大盤臉色特立獨行的時候,這個時候也往往是變盤的時候,可以大膽跟進操作??炊嗳辗謺r圖的另一個好處是,你可以了解一個主力的拉升習慣,如臺價式拉升(如3%為一個臺階,整理半小時后再拉升3%)、斜坡式推進(逐步上楊,一直到最高點)、脈沖式爆發等等。了解操盤手的操作風格和習慣對我們跟盤操作非常有用,要想達到這一境界,就必須多看這些圖線。還有一個是要從個股的歷史走勢中尋找共同點,如我以前推出的太陽,它的主力就習慣在下午尾盤搞偷襲,因此如果有這樣的個股的話,就要密切關注他們可能的暴發時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多訓練,多總結,最后祝大家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