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按開機鍵沒有任何反應,主機上任何指示燈都不亮,這時我們就應該考慮考慮是不是主機電源掛了。測試電源的方法很多,但是有一種特別簡單的方法:就是用一條導線(鑷子也可以這要是導電的而且能插到電源接口孔里的就可以),短接主板20針或者是24針電源接口的第四腳和第五腳(卡扣要面向自己,從接口的右邊數1.2.3.4.5),就能判斷出是不是電源的故障。短接后電源風扇轉動或者是主機指示燈亮(此時的電源還在主機上連接著只是拔下來24針接口)就可以證明電源沒問題。如果風扇不轉動或者是指示燈不亮,那么電源肯定是掛了。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ntel在上個月23日正式發布了ATX12VO電源規范,12VO的意思是12V Only,也就是說今后的電源將只需要做12V輸出,老的3.3V和5V都不需要電源提供了。
目前用于定義電源規范的ATX12V標準實際上已經有二十年歷史了,這么多年間Intel也不斷地在更新這個標準,讓它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目前通用的ATX12V 2.52標準是2018年6月制定的,雖然能夠滿足現在硬件的需求,但如果看向未來的話可能還是會有點吃緊,畢竟目前主板上面的24-Pin接口中只有兩個端子是輸入12V電壓的,如果按照最高承受12A的電流來算,24-Pin可以提供的12V功率最大也只有144W,面對功耗越來越高的硬件已經露出了頹態。
所以Intel干脆放棄老ATX12V規范中的24-Pin接口,重新打造了一個純12V輸入的新10-Pin接口,它長這樣:
其中8、9、10三個端子接受電源的12V1輸入,而原本的5VSB也相應的改到了12V上面,在7號端子上面,5號端子為預留的空位,其他端子為信號位。按照每端子8A的電流上限計算,這個接口的最大功率輸入可以達到288W,比原來的24-Pin要高不少。
除了這個主要供電接口外,Intel在這版規范中還給主板設計了一個額外供電接口,這是一個6-Pin的接口,直接使用目前PCI-E供電接口規范,也就是三個12V輸入端子,三個GND端子,它最高也能夠提供288W的功率,聯合10-Pin就可以做到576W的供電輸入,比現在的24-Pin強太多了。
不過主板上仍然存在不少需要5V和3.3V的芯片、元件,新規范中將這部分交給了主板來進行電壓轉換,另外,原先CPU需要的單獨12V輸入端子仍然保持原樣,在未來的主板上面我們仍然將見到2個甚至更多的8-Pin或4-Pin CPU供電接口。
新規范剛推出不久,要想看到實際產品出現估計還要一段很長的時間,24-Pin將繼續陪伴我們一段時間,不過未來肯定是屬于新的10-Pin接口的。
過筆記本的朋友,如果細心的會發現,惠普電源適配器的插頭中間有一根針,DELL筆記本電源也有中間針,那么這個中間針是干什么的?這其實是廠家的一種專門設計,主要用于適配器檢測,說到這里,很多朋友就會恍然大悟,為什么有些非原裝的Dell充電器會不太好用,就是檢測電路的問題,除了中間針,還有聯想的另外一種充電接口:充電+USB一體接口,也是專門設計,接下來我們一起具體了解一下。
我們先復習下老司機們都知道的--- HP中間針,DELL中間針。下面是HP中間針簡圖,好簡單滴。
再往下,DELL中間針,高大上,增加了一個E-PROM。
本文就以聯想中間針為例,給大家普及一下。聯想中間針如下圖中,左側的,方口的,帶針的,接口。
聯想這個帶針的方口,和Dell的類似,中間針有波形,主板上有中間針檢測電路。
比如下圖:聯想G510中間針電路,不接可以正常上電使用。
聯想G510中間針電路
聯想G510中間針正常的波形。
還有:聯想Z510(Z410)中間針電路。
聯想Z510(Z410)中間針檢測正確適配的波形。
ok,那么有人就要問了,如果中間針電路出現問題,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看下圖:聯想Z510(Z410)中間針未識別正確適配器后,會循環上電。
本人測試的機型也不多,就拿G510,Z510(Z410)來說吧,做個小結:聯想的中間針,有的采用,有的未用,具體情況視機型而定。
說完了方口帶針,再叨叨下聯想的另外一種充電接口:充電+USB一體接口。
這個接口多數出現在yoga,miiix機型中。咱們先看看這種接口的充電器,輸出5v2A或20v2A。
充電器上面的USB供電輸出接口:
再來看兩款機型的充電線,注意它們的不同哦
這兩款充電線的內部連線方式,miix和yoga一樣。
下面以miix2-11接口為例,看一下主板接口部分實物,以及接口對地二級體值。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接口充電線和普通的USB不同,多了兩條檢測線(檢測線是我的叫法)。它的作用是什么呢?看下面:
好啦,寫的夠詳細了吧,希望老鳥菜鳥們都能看明白。
本案例由維修工程師(jimces)提供
關注我們公眾號,查看更多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