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讓科技產生溫度的不只有使用時間,還有夏天。由于筆記本電腦的體積和重量有限,其散熱器通常需要在風扇體積、鰭片數量和風道路徑上做出一定的讓步,以便為其他的功能性部件提供更多的空間。這也使得它們相比于臺式機更容易積累灰塵。這些灰塵會顯著影響筆記本的散熱效率,讓本就不富裕的熱容積更加不堪重負。
長時間讓電腦運行在散熱差的環境中,更是極大地增加了電池鼓包的幾率,進而導致觸控板、鍵盤乃至屏幕受損的一系列潛在問題。因此,即使是剛剛入手的新筆電,在半年或一年的使用之后,也應該進行一些簡單的內部清潔。然而,由于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其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灰塵的機會相比臺式機高了許多,使得清理筆記本內部的灰塵變得更加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學會如何簡單清灰變得非常重要。定期清理筆記本電腦可以讓它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并延長其使用壽命。在清灰過程中,最好先詢問一下品牌官方是否可以提供清灰服務,以避免自行拆解導致保修失效的風險。如果要進行比較徹底的清灰,則需要將筆記本的散熱模組拆下來。筆記本內部最容易出現并積累的往往是浮灰與各種絨毛,而罐裝壓縮空氣則是最適合給主板、尤其是給筆記本的散熱模組清灰的工具。相比之下,家用吸塵器的功率往往過大,不適合清潔筆記本電腦。
除了清灰,還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您維護筆記本電腦的散熱系統。例如,可以使用散熱墊、調整電腦的工作環境、使用優質的散熱硅脂等等。不過,這些方法都需要您具備一定的技術知識和操作經驗,否則可能會對電腦造成更多的損害。因此,在進行任何維護操作之前,最好先咨詢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以確保您的電腦能夠得到最好的保護和維護。
總之,學會簡單清灰對于保護筆記本電腦的健康和延長其使用壽命來說非常重要。希望以上的建議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維護和保護您的筆記本電腦。
近難得清閑幾日,突發奇想,決定給給許久沒動過的電腦洗了個澡,當吹風機逼近機箱的的時候,我感覺我看到了沙塵暴,之后就沒有然后了,差點被家里人認為是街頭要飯的,臟的難以想象,不過想到網上看到過因為電腦長時間不清洗出現蟑螂窩的情況,想還是有些后怕。
記得當年剛剛買完電腦之后,那叫一個愛不釋手,經常得摸一摸機箱感受一下手感,而且每逢周末,必定會拿出來大清洗,將機箱風扇,以及桌面上的鍵鼠擦得锃光瓦亮,一塵不染,后來也不知什么時候,我連機箱蓋上的東西都懶得動了,再也沒有出現清灰的念頭,要不是這次突發奇想,我覺得我也可以在機箱里養蟲子了。
對于電腦而言,清灰其實非常有必要,而且電腦性能越差,就越能體會到清灰前后的差距,在我看來解決很多電腦卡頓的問題,除了換固態硬盤這種花錢的手段,剩下的就只又清灰這一條路可以走。
清灰能夠如此立竿見影的收獲效果,是因為電腦里大量灰塵會影響整機的散熱效果,讓風扇轉不動,造成高溫以及損害,待機80℃不是夢。
清理工具
常用的清灰工具是吹風機和刷子,吹風機用來清理大面的臟污,而刷子用來清理細節。時間上來看,一星期清理一次顯然不科學,十天半個月一次也過于急躁,正常用戶半年到一年清理一次即可,足以讓電腦處于健康狀態。
在給電腦清灰的過程中,切記不要使用水洗的手段,水洗確實能讓你的主機看起來更干凈,但容易造成各種金屬固件的老化和氧化,反而不利于電腦長時間的使用。
要提前準備的工具:
所需時間:
視情況而定,約在 5 到 15 分鐘左右
在談到電腦清潔的時候,有一條方法論實際上與考古十分相似:在清理之余,更重要的是防止進一步破壞。畢竟對于現在價格越來越貴的手機、電腦或者鍵盤外設而言,你最不想見到的情況想必就是因為一次簡單的清潔而導致進水損壞或者涂層腐蝕,因此面對這些精密電子產品,針對不同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清潔工具是很重要的。
與此同時,你也不需要把清潔電腦想象成一件費時費事的艱苦工作。與 給電腦清灰 不同,除非你面對的是二手淘換來的古董或者家中放置了兩三年的舊成員,否則一次日常的清潔少至五分鐘、多不過十五分鐘,甚至更多的時候你需要做的只不過是拿起手邊的軟布把屏幕上的灰塵與手指印擦掉。
你也不希望你的電腦屏幕因為久不清潔變成這樣,對吧|MacRumors
清潔工具里,用途最廣泛的「老三樣」,毫無疑問是清水、酒精和微纖布這幾個老朋友了——其中比較值得一說的是微纖布。在它的英文 microfiber cloth 中,這個 microfiber 特指的是「每股細于一丹尼爾(D)的合成纖維布料」,它們的單根絲束直徑通常在 10 微米以內;而對應到宏觀的產品上,就是這種外觀上有些類似抓絨面料、吸水且不掉屑的軟布,你通??梢杂谩赋毨w維布」做為關鍵詞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找到。
我自己日常使用的就是這種微纖布,擦什么都很合適
對于筆記本電腦絕大多數的外部零件而言,清水+酒精的組合拳已經足夠帶走上面積攢的 99% 的細菌與污漬,你唯一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用量。通常來說,無論是對于屏幕還是鍵盤的清潔,我們都最好避免「直接把水或者酒精噴上去」這種操作,背后的原因也很簡單:電腦畢竟是電子產品,噴霧瓶帶來的大顆水滴是有概率因為屏幕的角度或者鍵盤縫隙流進電腦內部的,一旦造成什么電子元件損壞可就不是簡單的擦拭可以解決的了。
然而對于一些比較頑固的污漬,比如筆記本貼紙的殘膠、記號筆的痕跡,甚至是一些染料性質的臟污的話,單純用酒精浸泡和微纖布擦拭的效果可能都不甚理想。在這種時候,你就需要考慮一些更加強力的有機溶劑了,其中比較常見的例如溶解性更強的異丙醇(2-丙醇,isopropyl alcohol)、號稱萬能的 WD-40 ,甚至是一些不同配方的洗板水等等——這些強效工具往往都帶有一些副作用,在干掉頑固污漬的同時有可能會造成褪色甚至溶解塑料之類的后果,抑或是對于人體有一些微量的毒性,所以一定要謹慎使用。
這樣的頑固殘留往往需要比酒精更強力的東西來解決|WD-40 India
這其中比較值得一說的就是所謂的「美國神油」WD-40 了:其實在最本源的含義上,WD-40 其實是一款油基疏水劑,目前流行的所謂潤滑、松銹甚至是清潔的功能有很多都是在不規范的用法下偶然發現的次生效果罷了,其中的清潔效果也絕大多數來自于 WD-40 配方中的石油類基礎油(petroleum base oil)與脂肪烴(aliphatic hydrocarbon)帶來的有機物溶解能力,遠非 WD-40 真正擅長的用途。同時你還需要提防烴類化合物對于一部分塑料的侵蝕效果,比如對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和 ABS 制品就千萬不要用 WD-40 或者任何含烴類清洗劑。總而言之,不要神化單純的 WD-40 ,即使用來做清潔也最好選擇 WD-40 品牌旗下的多用途洗劑或者專門的清潔類產品,并且謹慎在將有機溶劑在塑料部件上使用。
不要迷信 WD-40|Pinterest
此外,異丙醇作為普通酒精的一種更強效的替代品,在日常的使用中也逐漸變得廣泛起來,蘋果也把它列入了自己的官方清潔手冊里:
你可以使用 70% 異丙醇濕巾、75% 乙醇濕巾或高樂氏 (Clorox) 消毒濕巾來輕輕擦拭 Apple 產品堅硬、無孔的表面,例如顯示器、鍵盤或其他外部表面。請勿使用含有漂白劑或過氧化氫的產品。避免任何開口處受潮,也不要將你的 Apple 產品浸入任何清潔劑中。請勿對織物或皮革表面使用消毒劑。
相比于嚴格意義上并非清潔劑的 WD-40 和成分不好把握的洗板水,異丙醇是我們最方便也是最穩妥的「進階工具」,并且不像酒精中的乙醇,蘋果是認可用異丙醇來清潔帶有鍍層的 MacBook 屏幕的:
要清潔 Mac 顯示屏或外部表面上難以清除的污跡或指紋,你可以通過用 70% 的異丙醇 (IPA) 溶液打濕的擦拭布輕輕擦拭 Mac 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屏或機殼。
此外,除了上述的各種清潔劑之外,還有一些采用機械方式的清潔工具是可以考慮的,下至用于清理死角的棉簽、牙刷,上至拋光布乃至塑料刮刀,又比如氣吹或者罐裝壓縮空氣,以及清潔領域的新秀藍丁膠。雖然并不一定每一次清潔都會用到,但是比如棉簽或者藍丁膠這種專事專用的工具的效率是單純用微纖布反復擦無法比擬的,對于鍵盤縫隙與屏幕轉軸附近這種更容易積攢污垢的地方來說更是必備。
圖|Hugh Jeffreys
提醒:在涉及到液體的清潔工序之前,比較推薦把電腦的電源拔掉并盡量關機。
與眼睛類似,說屏幕是電腦的窗戶相比沒有什么人會反對,而作為我們與電腦交互的窗口,對于筆記本顯示屏的清潔自然應該是優先考慮的。與七八年前單純的玻璃或者塑料屏幕不同,現在的電腦屏幕在硬件上的細枝末節比如觸摸屏疏油層、抗反射鍍層、納米紋理玻璃等等層出不窮,同時隨著機身厚度的縮減也迎來了結構與材料上的變化,「清潔屏幕」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噴上水擦干凈這么簡單的事情了。
「這仨的屏幕雖然不能說大相徑庭吧,至少也是完全不一樣」
首先,如果你平時不太注重電腦屏幕的清潔、上面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灰塵顆粒的話,此時的清潔重點其實是先除塵再擦拭。無論是壓縮空氣、化妝刷還是用微纖布輕輕掃,都要盡量避免帶著灰塵在屏幕上(用力)擦拭,否則不管是塑料還是玻璃材質的屏幕都很容易被灰塵顆粒與布組成的「砂紙」刮傷。
其次,取決于屏幕的具體材質和特點,一定要謹慎選擇是否使用以及使用哪些種類的清潔劑。其中最有名,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蘋果在 MacBook 屏幕上使用的抗眩光鍍層會因為不恰當的清潔方式脫落了。因此至少對于帶屏幕的蘋果電腦而言,最安穩的辦法自然就是按照蘋果給出的 清潔指南 操作,重點無非這三條:只使用清水,搭配無絨軟布,不要直接把水噴到電腦上。與此同時,對于其他品牌的電腦而言也并非放手蠻干就行了,對于 Surface 之類配備亮面觸摸屏的設備而言,最好使用不具有研磨性的清潔劑與清潔布從而降低屏幕疏油層受損的風險。
最后,取決于屏幕的狀態和強度,你可以選擇把筆記本翻過來、將 A 面放平在桌子上清潔。這樣不僅更方便借著反光找到需要清潔的位置,也可以避免在擦拭的時候反復扭動屏幕,更加安穩一些。
比起清潔屏幕多少還需要一些細致的操作,筆記本鍵盤的清潔就完全是發揮工具主導作用的時候了。對于鍵盤這種縫隙非常多,同時又與手指和上方掉落的臟東西接觸最頻繁的區域,藍丁膠、罐裝壓縮空氣與酒精濕巾可以說是最高效的幾種選擇——當然,如果你更傾向于把電腦翻過來拍的話,請記得一定要把機身抓牢。
藍丁膠易塑形的特點可以捏成條很輕松的清潔鍵帽的邊緣位置,壓縮空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清理干凈鍵帽下面的區域(或者用來幫蝶式鍵盤臨時解決斷觸與雙擊的問題),酒精濕巾則主要是用來消毒。除了盡量不要讓壓縮空氣把已有的灰塵吹進電腦里面之外,清理鍵盤的過程都是非常愉悅的。
可惜 ABS 材質的拋光問題就沒有辦法了
至于怎樣讓筆記本鍵盤不要在清潔擦拭的時候觸發系統功能,在 macOS 上我使用的是 One Switch 內建的鍵盤鎖定開關、同時有比如 Karabiner-Elements 這樣的開源方案,在 Windows 上則有比如 iwck 之類的小工具可以解決臨時屏蔽鍵盤的需求。
這樣整體清潔下來,我們基本遵循的是由里及表的順序。因此當 B 面與 C 面全部清潔完成后,我們終于可以掃一掃桌子上留下的灰塵,開始安心清理筆記本的外殼和各種接口了。一般而言,無論是金屬還是塑料機身的筆記本電腦,它們的外殼上基本不會留存什么難以清潔的臟污,使用酒精濕巾、微纖布或者紙巾清潔都是可以的,同時記得避開比如普通版的 WD-40 這種會對塑料造成損傷的清潔劑。而假如外殼上殘留了一些難以去除的貼紙殘膠(比如一些企業或者學校批量淘汰下來的舊電腦上面會貼著極難去除的資產標簽),異丙醇、除膠劑以及塑料刮刀都是比較趁手的選擇。
這類資產標簽在收二手的時候會成為讓人很頭疼的東西|Psivewri
至于筆記本的接口,我比較推薦的清潔工具只有棉簽和罐裝壓縮空氣(或者是簡單的手動氣吹),后者用來對付日常的灰塵積累已經足矣,棉簽搭配上酒精基本上就可以清潔所有粘連在電腦接口里面的臟東西了——除此之外,不要直接對著接口噴灑任何形式的清潔劑,不導電的也盡量不要噴。
我們經常會覺得廁所是很臟的地方——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判斷是正確的。但是在這件事背后卻有另一個讓人稍感不安的悖論:由于我們潛意識里認識到廁所很臟,所以會更加頻繁的對廁所(或者至少是自己)進行清潔,然而對于生活中另一些細菌病毒「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地方,人們反而會因為主觀上的印象而忽視掉。對于你我這樣每天眼睛不離開屏幕的現代人來說,你自然已經清楚我所指的是什么東西了:電子產品。
圖|Reader's Digest
早在 2012 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微生物學家 Charles Gerba 就在 采訪 中提出過:在缺少清潔的前提下,移動電話、遙控器等等經常與手接觸的電子產品上積累的細菌甚至可以達到馬桶圈上的十多倍,并且很少被專門的清潔——這樣的細菌規模在與他人分享使用(比如拿別人的手機接打電話)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感染之類的后果;而對于鍵盤鼠標、尤其是家庭或公共場合中多人共用的那些來說,類似的細菌研究更是可以追溯到 2005 年左右。
總體而言,問題的根源并不在于細菌本身,也不是與他人共用,而是對于日常清潔的忽視。事實上遠不止手機屏幕、筆記本電腦鍵盤這些電子設備,所有與我們的手口頻繁接觸的物品都應該得到規律性的清潔。這并非電子潔癖的吹毛求疵,相反,在經歷了過去三年的掙扎之后,大家想必都已經明白了保持個人衛生的重要性之所在。
所以,祝愿大家的電腦都可以戰勝時間的洗禮,在每一位碰觸到它的人的手里發出可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