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的期限是很有限的,三方面的因素影響其使用壽命。第一就是外觀,比如手機等產品,使用過久后,產品出現磨損,劃痕,加上產品的流行趨勢一直在變化,外觀方面的因素會迫使用戶開始考慮換機的事情;第二個方面就是配置了,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在如今科技產品飛速發展的情況下,一般使用兩年,都會出現性能不足的情況,不管是游戲還是辦公,產品都有掣肘的感覺,因此也需要換機,即便是像諾基亞手機一樣,非常的結實,也不能很好的延長持有期,此外如果機器壞了或者丟失,自然也是要換機了。
用五年就該扔 舊顯示器蛻變成眼睛殺手?
但是對于顯示器來說,這些因素都失去了作用,首先顯示器外觀設計,并不是產品的重點,雖然現在很多用戶都考慮顯示器的設計,但是畢竟顯示器的外觀風格變化的速度還是很慢的,新品在外觀設計上,也不見得比舊產品有什么明顯的進步,并且顯示器是在固定地點使用的產品,裝飾作用較小,因此對于外觀的需求,一直不是顯示器更新換代的主要因素。
顯示器的背光模組壽命很長
性能方面,1080P分辨率的顯示器早就出現了,如今雖然4K的顯示器已經開始出現推廣,但是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1080P的分辨率就夠用了。加上很多普通需求的用戶,對顯示器色彩、對比度要求都不是很高,所以對于更高性能的渴望,在顯示器產品中也表現的不明顯。
二手顯示器很常見
最值得一提的是顯示器還特別不容易損壞,液晶面板的壽命很長,幾萬小時的使用并無太大的挑戰,其背光系統也是如此,LED的最大優勢就是壽命長,加上驅動IC等組建也都是高壽命,所以顯示器使用三五年太常見了。不管是在公司還是在家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年前的顯示器在“服役”。那么使用壽命這么久的產品,是否會有什么不妥呢?這就今天我們的主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理論上,使用老顯示器會有什么不妥。我們分兩方面來看,首先是產品的安全性問題。由于多年的使用,由于液晶顯示屏、開關、接插件、貼片元器件等都是易損元器件,它們都有使用壽命期和安全使用期,在超過安全使用期后,這些易損元器件的絕緣性、穩定性、可靠性都會下降,有可能引發打火、燃燒、爆裂等不安全隱患。
顯示器的IC驅動時間久了有老化風險
因此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在京發布了《平板電視機安全使用年限的規定》。《規定》指出平板電視機安全使用年限為7年。我們都知道液晶電視的構造其實和顯示器基本相同,因此這也就給顯示器的使用期限,給出了一定的參考。七年當然已經是極限,這并不意味著七年之內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在這個期限內顯示器的顯示效果會出現問題。
亮度會影響頻閃
理論上講,由于背光模組的衰減,顯示器的亮度降低是必然的。亮度的變化將會對顯示器的色彩,對比度以至于頻閃,都有非常明顯的影。如果我們持續使用一臺顯示器,或許很難發現這種緩慢的變化,不過畫面的變更客觀存在的,那么舊顯示器究竟會有多大的衰減呢?還是讓我們用數據來說話吧。
首先我們找到兩款使用同一尺寸,同樣屏幕材質,同樣背光的產品,其是臺灣某廠商的MVA面板產品,都具有21.5英寸的屏幕,一個生產于2011年,一個生產于2014年。這兩款顯示器都作為公司同事的辦公用機,每天使用大約8小時,可以說使用的環境基本是差不多的。加上由同一廠商生產,其產品統一性也是較為可靠,我們對兩款顯示器分別進行了測試。
兩款產品的實拍
2011年的產品實測亮度為140.2
2014年的屏幕實測亮度為173.6
從亮度對比數據上來看,我們可以看出在經過三年使用之后,兩款初始狀態差不多產品,實際數值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縱然每一款顯示器的出廠亮度都有一定的偏差,但是通過對比,還是可以看出明顯的下降趨勢的。亮度的下降,自然會影響到對比度的表現,因此使用時間較長顯示器,畫面的銳度還是會下降的,不過人眼可能一下子感覺不出來。
(左為2011)兩款機器的色域對比
對于色彩我們也進行了測試,經過實際的數據測定,我們發現新老產品的色域并沒有明顯的變化,并沒有因為亮度衰減就使得色域降低。其實道理也非常的簡單,因為儀器對于色域的測定,主要影響元素是光譜的構成成分,由于都是使用LED背光,因此光線的光譜成分方面,兩者沒有差別,并且光譜成分也不會因為亮度降低就出現變化,所以舊顯示器的色域情況,并沒有明顯的改變。
2011年機器的色溫
2014年機器的色溫
關于色溫的測試結果也表明,該項指標的變化和時間的關系不大。2011年機器色溫偏暖,2014年的機器色溫偏冷,但是都離標準值6500K差距不大,因此兩款顯示器的色溫表現,都適于正常的階段,每一臺顯示器的色溫都有一定的差別,這是可以原諒的。
我們還跟蹤測試一臺使用時間長達五年的顯示器,在這款顯示器入手的時候,使用四年和使用五年的時機,我們都進行了測試。根據這款顯示器的亮度測試來看,也是呈現直線下降的情況,可見亮度的問題,是普遍的。對于一款使用時間長達五年的產品來說,其亮度降低幾乎達到90%,還是非常的驚人的。
2009年的產品亮度只有103.0
使用五年色域的變化也并不大
三年亮度的對比
如果熟悉顯示器技術的朋友知道,屏幕的亮度降低了,不僅產品會影響產品的對比度,亮度降低對于屏幕閃爍的影響也是非常的直觀的。屏幕亮度越低,屏幕閃爍的就越頻繁,這樣對于眼睛的保護非常的不利,眼睛容易疲倦,日久天長下來,積累的傷害不容小覷。除了閃爍加劇,我們也對屏幕的亮度均勻性進行了測試。
2009年的顯示器亮度均勻性
2014年的顯示器亮度均勻性
通過亮度均勻性的測試,我們發現顯示器使用時間過久,亮度的減低只是一方面,屏幕的不均勻性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我們看到2009年的機器,最亮和最暗的地方亮度差距達到了19%,而新款2014的機器,亮度差值保持在5%左右。雖然說每個產品都有差異性,但是從整體的數據來看,2009的機器在亮度均勻性上,的確是有衰減的。
通過實際的使用經驗,我們知道顯示器損壞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不是物理性損壞,單純的老化很難淘汰顯示器,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一直在使用三年、五年前購買的產品。使用舊的顯示器并非不好,通過數據測試,我們知道對于舊顯示器來說,亮度損失是最嚴重的,經過五年的使用,亮度損失可能高達90%左右,這是非常的驚人的,這也就是說如果你面前的顯示器已經五年多了,其亮度很可能只有新品時的一半。
時間對顯示器亮度影響最大
亮度的衰減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就是頻閃的問題,由于顯示器電流機制的問題,亮度高的顯示器頻閃不明顯,亮度暗了以后,頻閃就會加劇,這樣就會讓眼睛的負擔更大;其次亮度的損失也帶來對比度的衰退,畫面顯得霧蒙蒙不銳利。并且由于內部構造的老化,產品的亮度均勻性也是有了明顯的變化,畫面明暗不均,對眼睛的傷害也是不容忽視的。
長時間使用顯示器的人群應更換新機
通過實測我們也發現,多年的使用,并未對顯示器的色彩和色溫造成明顯的影響,因此使用舊顯示器的用戶不用擔心色彩不準確的問題,只不過由于亮度暗了,畫面的色彩就沒有原先那么活力十足了,但是色彩的包容性并沒有減弱。
最后我們也提出建議,對于使用年頭過多顯示器,我們還是主張更換新品。舊顯示器對眼睛的損害更大,本身顯示器的藍光和頻閃已經對眼睛造成了威脅,而亮度的不穩定,更是讓顯示器的負擔加劇,為了眼睛,我們也不應該持續使用舊顯示器。尤其你面對顯示器的時間達到每天8小時的程度,那就更不能在顯示器上省錢了,再加上物理上的安全隱患,更換顯示器是要開始考慮了。
舊顯示器不退役的情況非常的普遍,那么一直使用這樣的顯示器究竟有什么隱患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實測來告訴大家,使用三年和五年的顯示器有什么變化。
蘆杉
前的計算機顯示屏使用LCD屏幕,該LCD屏幕不僅節省空間和點數,而且不產生高溫,并且對人體的輻射會小得多。圖片質量清晰,不會傷害眼睛。但是,許多人對LCD顯示器的使用壽命了解不多。我將向您介紹計算機顯示器的壽命。
通常,LCD顯示器的最長壽命為約50,000小時,并且顯示器的壽命主要基于亮度的降低來定義。目前,市場上大多數計算機顯示屏的壽命約為20,000至30,000小時。也就是說,如果一天24小時開機,則可以使用833-1250天,并且亮度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出現。情況減弱。與LCD屏幕的使用壽命相比,普通CRT顯示器的使用壽命相對較長,長達10年,并且顯示屏的亮度顯示效果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多有許多因素會影響LCD屏幕的使用壽命。例如,背光燈的冷陰極燈容易老化和損壞,并且顯示器容易由于靜電和異物而導致暗點缺陷。燈管老化后,顯示屏的亮度將從白色變為淡黃色。 LCD屏幕老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中存在半導體元素,這導致LCD老化。
歇根大學的兩名教授在洛杉磯舉行的Display Week大會上宣布,有機自發光二極管(OLED)屏幕的理論壽命為100年。他們指出,OLED屏幕由紅、綠、藍三部分組成,不需要液晶層和背光層,能夠自行發光。
據介紹,OLED屏幕具有開關式發光特性,即通電時顯示亮度,斷電后則無光輸出。這種屏幕的亮度與通電時間成正比,通電時間越長,亮度越高。兩位教授表示,從耐用性來看,綠色二極管是最耐用的,而藍色二極管的耐用性最低。不過,如果不考慮藍色二極管的影響,OLED面板的理論壽命可達100多年,或者大約100萬小時。
教授們表示,這項數據基于他們進行的實驗室老化測試得出。盡管目前的OLED技術已經大大降低了藍色二極管的使用,但無法完全消除。值得一提的是,OLED技術已經發展了35年。
這一理論壽命的公布對于OLED技術的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采用OLED屏幕,消費者可以更加放心地使用這種技術,因為它具有長久的使用壽命,并能提供優質的顯示效果。
(8237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