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打算寫一個系列的掃盲,幫助大家正確認識工具,選購適合自己的電腦,節省自己的時間,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設計中去。
寫作的思路不會一上來就根據價格列一堆配置單自己選擇,我會先從軟件測試著手,告訴大家不同的設計軟件的硬件消耗特點,包括PS、AI、AE、C4D 等,然后是 Windows 和 Mac 設備的差異,最后再根據不同設計階段、預算,給出購買建議。
首先今天第一篇,是針對位圖軟件 PhotoShop 進行的測試。為了能讓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只會引用相對初級的數據(再深入的目前我也沒有條件做==|| ),所以我只用下面的兩個檢測軟件和手機計時器,盡量避免使用新手難以理解的硬件術語。
△ 測試數據檢測工具
主要測試使用的電腦包含:
這里再順便簡單介紹下,電腦配置中最核心的四個硬件:
1、CPU:中央處理器,現代計算機的心臟,負責計算和處理軟件的指令。通常核心、線程數越多(例如四核八線程這樣的參數),主頻越高(如 3.5GHz 這樣的參數),帶來的處理性能就越強大。
2、硬盤:用來存放固定數據的容器。最受關注的硬盤參數就是容量,越大的容量意味著可以存放的數據越多。而還有兩個重要的參數是讀取和寫入的速度,這也是固態硬盤對比機械硬盤最大的優勢(平均4倍以上的讀寫速度)。
3、內存:因為 CPU 的計算需要非常高效的數據傳輸性能(硬盤無法滿足),所以使用內存作為中轉站,將當前運行的程序數據存放到內存中供 CPU 隨時調用。內存最重要的參數也是容量,容量意味著我們可以同時啟動的程序的上限是多少。而其它諸如頻率、通道等參數會影響數據傳輸的速度。
4、顯卡:顯卡又稱 GPU,可以進行數模運算將系統想要呈現的畫面通過顯示器顯示出來。它的特性除了運行游戲的顯示外,還可以協助 CPU 進行運算,提升效率,在部分其它專業領域可以作為主要的計算硬件。顯卡分為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集成顯卡目前主要集成到 CPU 中,可以應付日常使用但性能遠遜于獨立顯卡。顯卡大家最看重的參數顯存,其實并不是它最重要的屬性,顯存可以理解成生成畫面的總量空間。最重要的顯卡參數是核心頻率和帶寬,決定了顯卡的運算速度。就像一個浴缸,想要裝滿它泡澡,水管粗細和出水量更該被重視。
1. 畫布的創建
先說大家最熟悉的 Photoshop,這是一款位圖軟件,而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渲染。很多只用它做過簡單網頁或應用 UI 的同學可能對 PS 硬件的消耗沒有太深刻的體會,但當我們在設計打印的物料,尤其是高清的主視覺創作時,對于創建的畫布尺寸是遠遠大于 UI 需求的,我這里拿一些比較極端的方案來做演示,這樣輸出的參數對比會更明顯。
我創建了一個 iphone6 和海報的畫布作對比。
△ 72 分辨率下 iPhone 6 的畫布
△ 300分辨率下 787×1092mm 長寬的海報畫布
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了兩件事,就是它們的長寬像素的差異以10倍記,而圖像大小的顯示已經超過了100倍。位圖顯示的最大特點就是,對每個像素點進行色彩的填充,顯示是以像素作為單位的,當像素點越多,文件的體積越大。雖然導出的不同位圖格式(JPG、PNG、GIF等)對其存儲有一定的算法優化,但是這個基本的定律是無法打破的。
那么我們需要好好說說 PS 中的圖像大小是什么,它代表完整沒有任何壓縮狀態下的畫布顯示數據,也就是每個像素點的顯示都被單獨純粹的展示,無論你添加任何信息、圖層、操作,只要不修改畫布、圖像參數,那么這個大小是恒定的,不會像壓縮的圖片格式那樣做瘦身。而這些數據,就會存儲到你的內存或者暫存盤去。
2. 圖像的置入
你在創建好畫布的界面左下角,可以看見一個文檔后面帶有兩個參數的字段,左側就是我們的圖像大小,右側代表文檔所有圖層圖像大小的總和。
當我在畫布中添加了一個高清的位圖,就可以看見文檔右側的數字直接有接近1G的數據量(圖層實際長寬超出畫布尺寸)。如果重復復制該圖層,就會發現這個數據量成倍增長。
在畫布中添加了位圖的操作
△ 復制了幾個圖層以后,文檔數據量達到6.18G
這些數據不是顯示著好玩的,PS 會根據自己的處理方式將它們分別寫入到內存和暫存盤中,就是在首選項-性能、首選項-暫存盤設置里面的容量。
△ 性能設置頁面,可調整最大內存占用量
△ 暫存盤設置頁面,可以控制暫存盤的存儲硬盤
所以這里涉及到第一個硬件的要素,就是——容量。當這個文檔不停被操作和處理,數據的數量開始提升以后,如果沒有足夠的硬盤、內存空間,那么一定就會出現報錯的情況,諸如 “暫存盤已滿”、 “虛擬內存不足” 的說明等,我想大多數同學都應該遇到過(尤其是使用 4G 及以下電腦內存容量的同學)。
3. 圖像的存儲
那么接下來,我們要儲存這個文件,就會看見,左下角的文檔參數變成進度條,顯示存儲的進度。什么是存儲的進度呢?就是將 PSD 的數據進行壓縮和寫入硬盤的時長,我們導出后看見這個文檔的大小達到1.71GB,耗時將近5秒。并且 CPU 在這一時段的占用率也大幅提升。
存儲進度
文件占用容量
△ 存儲過程中的 CPU 占用狀況
這里涉及到兩個問題,就是 CPU 的性能和硬盤可寫入的速度。太復雜的轉化流程我做不了評測,畢竟不是 Adobe 的開發人員,我們就先說好理解的硬盤寫入。一個傳統的 STAT3 機械硬盤,寫入速度在 100MB/S 上下,1.51G 的大小寫入至少需要10幾秒的時間(大家可以自己嘗試),而在我測試的固態硬盤下只需要 5 秒不到,這就是因為固態硬盤的寫入速度是機械硬盤的很多倍,所以能帶來這樣的效果。所以當我們在操作時,尤其是像我擁有這種隨時敲保存的良好習慣,越快的硬盤寫入能力,就意味著越流暢的操作感,不會卡頓得心煩意亂直接關閉軟件來一盤緊張又刺激的王者農藥了。
反之當我們正常啟動 Photoshop 和開啟這個文件,硬盤的讀取速度越快對我們而言也越有利。但這個時候有一個環節我不好直接拿數據來做對比,就是內存,PSD 文件的信息要被我進行操作就要重新解壓,優先釋放到內存空間中,當我們的內存通道越寬,速率越快,那么開啟文件的速度也是更快的。大家可以看下面我的啟動截圖,當 PS 界面已經加載出現后,鼠標指針還在持續轉動,這個過程就是將 PSD 的數據釋放到內存的過程。
4. 開啟顯卡加速的渲染
那么現在,我們來測測 PS 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濾鏡的渲染。假設我們給目前的這張圖層做個高度銳化的處理,參數如下,耗時 8 分 06 秒。
△ 智能銳化參數
△ 運行時 CPU 功耗
△ 渲染消耗的時長
可以看到,渲染的時候對 CPU 的消耗非常驚人,在其它數據方面沒有什么太大的波動。當然,在 PS 中渲染還涉及一個問題,就是圖形處理器加速的設置,在選擇的這個濾鏡處理是可以通過顯卡進行加速的,但在這個渲染的過程里,顯卡處理器的使用率很低(正常情況完全不會應用到),只使用了10%左右。
△ 圖像加速設置頁面
顯卡處理器檢測
5. 關閉顯卡加速的渲染
如果我把它關了做個對比,會有什么區別呢?再做一組同樣的操作,這次得到了 20 分鐘 48 秒的成績,比加速的時長慢了1.5倍。
只使用 CPU 進行加速時的檢測
本次渲染時長
當關閉圖形渲染的時候,PS 對 CPU 的壓榨更高了(滿載 800%,目測 PS 在渲染對 CPU 的使用率上限是 80%),在這樣的使用率下,電腦會非常卡頓,幾乎只能在電腦前干坐或去泡個咖啡,而可以進行圖形加速的設備有更多的喘息空間,這個間隔你可以做點別的事情。所以,圖形加速的設置對于操作 PS 的效率提升是相當明顯的,如果你的老式電腦這個選項不能開啟,那么很多時候操作的巨大延時和卡頓也就解釋得通了。
值得高興的事,目前主流的核顯和集顯基本都支持該加速屬性,不需要特別去留意。
6. 使用臺式機進行渲染
接著,我用臺式組裝的黑蘋果系統做了次相同測試(7700k cpu 和 GTX1070 顯卡),加速和非加速時長分別是 2 分 31 秒和 8 分 53 秒,時長快了2.5倍。可以看到,純 CPU 渲染的模式下,兩者差距是巨大的,一款優秀的臺式機 CPU 獨立渲染的速度已經比的上我前面測試的加速模式了( 8 分 06 秒)。
從加速節省的時間倍速來說(前面 1.5 倍,本次 2.5 倍左右),似乎更優秀的顯卡表現出來的效率也更強,但同樣的,顯卡核心使用率也相當低。
7. 使用集顯 MBP 進行渲染
得到的結果用時分別為 7分 30 秒 和 12 分 38 秒(為什么比新款的更快?這個找不出原因)。因為集顯的計算能力是依賴于 CPU 本身的性能,所以即使開啟圖形加速,CPU 頻率依然接近滿載。但是加速的時間只快了不到一半。
三臺機器從 MBP 集顯到筆記本獨顯、桌面顯卡,開啟顯卡加速以后提升的速度分別是 0.7、1.5、2.5 倍, 性能越好的顯卡帶來的渲染效率提升應該是成正比的。
8. 其它微操
后面我還做了好幾樣嘗試:
1、用一些質感筆刷在畫布中高速涂抹
2、拖動大量的圖層同時進行位移
3、添加各種圖層樣式
4、選區的選取和翻轉
5、修補、仿制圖像內容
……
在這些操作過程中,CPU 持續處于波動的狀態,而內存、硬盤、顯卡的直方圖都非常平靜。
各種簡單操作過程的 CPU 檢測直方圖
總結我前面做的測試,可以得到以下的結果:
還需要說些題外話,雖然越好的 CPU 可以帶來越好的操作效率,但是,PS 對 CPU 多核優化是有限的,當使用 6 核、8 核,甚至 12 核以上的高端 CPU,也不一定能帶來更好的使用效率提升,高主頻和適量核心才是 PS 的性能追求點。
再者,圖形加速對于顯卡的核心頻率利用率只有 10% 左右,意味著 90%的頻率(應該說絕大部分)是被浪費和閑置的。并且獨立顯卡的價位相當高,遠超同級別的處理器市價,如果不在預算絕對充足的情況下,建議使用最入門的獨立顯卡為 CPU 減壓即可,將更多的預算配給處理器和內存,畢竟我們日常的操作也不會輕易出現我上面使用的極端情況,微操的時間還是最多的。
dobe Photoshop,簡稱“PS”,是由Adobe Systems(中文:奧多比)開發和發行的圖像處理軟件,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暢銷的圖像編輯軟件。
從1990年推出PS1.0以來,截至2020年,主要有1.0/2.0/3.0/4.0/5.0/6.0/7.0,CS1/CS2/CS3/CS4/CS5/CS6/CC/CC2014/CC2015/CC2016/CC2017/CC2018/CC2019/CC2020等版本。
【1987年問世-1988年被出售】
1987年托馬斯·諾爾(Thomas Knoll)和他的哥哥約翰·諾爾(John Knoll)共同開發了一個程序,經過多次改名后,在一個展會上接受了一個參展觀眾的建議,把程序改名為Photoshop。
1988年將其出售給了Adobe公司。
【1990年-2002年:從PS1.0到PS7.0發展階段。】
1990年2月,Photoshop版本1.0.7正式發行。
1991年6月,Adobe發布了Photoshop 2.0(代號Fast Eddy)從這個版本開始Adobe內部開始使用代號,在1991年正式發行。
1994年,Photoshop 3.0正式發布,代號是 Tiger Mountain。該版本的重要新功能是Layer,Mac版本在9月發行,而Windows版本在11月發行。
1997年9月,Adobe Photoshop 4.0版本發行,主要改進是用戶界面。Adobe在此時決定把Photoshop的用戶界面和其他Adobe產品統一化,此外程序使用流程也有所改變。
1998年5月,AdobePhotoshop 5.0發布,代號Strange Cargo。
2000年9月,Adobe Photoshop 6.0,發布代號Venus in Furs。
2002年3月Adobe Photoshop 7.0版發布代號Liquid Sky。
【2003年-2012年:從CS到CS6發展階段。】
2003年10月發行Adobe Photoshop CS(8.0)。
2005年4月Adobe Photoshop CS2發布,開發代號Space Monkey。
2007年4月,發行Adobe Photoshop CS3。
2008年9月,發行Adobe Photoshop CS4,套裝擁有一百多項創新,并特別注重簡化工作流程、提高設計效率.
2010年05月12日,發行Adobe Photoshop CS5,加入了編輯→選擇性粘貼→原位粘貼、編輯→填充、編輯→操控變形 ,畫筆工具得到加強功能。
2012年3月22日發行Adobe Photoshop CS6Beta公開測試版,新特性有Photoshop CS6和Photoshop CS6 Extended中所有功能。新功能有內容識別修復,利用最新的內容識別技術更好地修復圖片。另外,Photoshop采用了全新的用戶界面,背景選用深色,以便用戶更關注自己的圖片。
【2013年至今:從PS CC到PS CC2020發展階段。】先后推出了CC/CC2014/CC2015/CC2016/CC2017/CC2018/CC2019等版本。
PS幾乎成了每個人必備的技能,在平面設計、網頁設計、插畫設計、界面設計(即UI設計)、數碼照相與圖片修復、室內外效果后期制作、影視動畫等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有人評說PS是當今十大最知名軟件之一,至于誰評選的姑且不論,PS在工作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卻是不可否認的,掌握PS是勝任很多工作的前提條件。
30多年來,PS經歷了太多的版本升級。但其核心的功能界面,一直沒有太大變化,快捷鍵也一直延續下來,所以這個神奇的PS,我們只要學會其中任何一個版本,去使用其他版本,就基本不會有問題。當然版本越高,功能越優化,新功能越多,同時對電腦硬件要求也越高,配置滿足的前提下,可以選擇盡可能高的版本。
家好,之前有姐妹問我讀服裝設計對電腦有什么要求?有沒有什么推薦的?首先在學習服裝設計的過程中可能會用到以下的軟件:
·一、ps。繪制圖案做效果圖之類的可能就會用到ps,比如圖案課用ps設計圖案,而且還要將圖案p到一些樣機上進行展示。效果圖可能會用ps做一些拼貼,做一些頭腦風暴。
·二、ai。ai也就是Adobe旗下的AI,可能會用AI和CDR這兩個軟件做一些服裝款式圖,因為它們是矢量軟件,做服裝款式圖效果會更清楚一點。服裝CAD用于服裝樣板的制作。
·三、繪畫軟件。這個就是記錄一些靈感時刻或者一些摸魚。如果在電腦上下載SAI軟件,最好是連接數位板進行使用。
·四、3D立體服裝效果軟件。有的學校會有CLO3D的課程,但是我當時是沒有的,所以大家可以去問一下同校的學長學姐學校有沒有涉及這方面的課程。不過現在3D是趨勢,基本上應該都會有涉及,就算學校不教大家也可以自行去學習一下。3D類軟件對電腦的要求會更高一點,所以也需要選擇配置更高的電腦。
說了以上這么多,服裝類選擇電腦到底有哪些要求?
·首先是處理器,也就是CPU。可以把它想象成電腦的大腦,它決定了電腦的速度。對于服裝設計的學生建議還是選擇速度更快一些的處理器,比如Intel的i5、i7、AMD的R5或者R7,預算更高就選擇配置更高的。
·其次是內存。電腦內存相當于手機的運行內存,臨時存放CPU的運算數據。有時候可能會同時打開PS、CAD、CDR等多個軟件,內存還是越大越好,建議選擇至少16GB的內存,這樣電腦在運行的時候才不會卡頓。如果預算允許32GB會更好一點。
·接下來是顯卡。顯卡負責處理圖像和視頻,是設計軟件能夠順利運行的關鍵。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建議選擇獨立顯卡,比如英偉達的RTX3060、或者是更高的型號。
·存儲建議選擇至少512g的固態硬盤,因為它能夠讓電腦開機和運行程序更快。而且作為設計類的學生,不僅要下載很多的設計類軟件,還會有很多的文件產生。如果實在不夠,還可以考慮購買更大容量的,或者是外置硬盤。
·顯示屏對于服裝設計來說,顯示屏的色彩和分辨率是非常重要的。建議選擇分辨率至少為1920*1080,或者是4K的,并且色彩要準確(支持100%sRGB色域)。屏幕尺寸不能太小,最少也要有14英寸。其實更推薦15.6英寸,因為這樣能夠看到更多的細節,在運行多個軟件的時候,也不會看起來很費力。
·最后一個是電腦接口,建議選擇接口更全的電腦,以防后期可能有傳輸文件,外接顯示屏的需求。
下面這些就是服裝設計類的電腦配置上參考了,具體的電腦型號,大家可以看我的上一條圖文。但是這些僅供參考,具體購買什么電腦,大家還是要多多的再去了解一些。畢竟電腦作為一個重要的生產力工具,可能會陪伴你的大學四年,甚至研究生和工作以后的生活,還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謹慎選擇,多方面的了解電腦信息,才能夠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