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買筆記本,這些配置沒選對,你哭白花智商稅,回家你對象罵你窩囊廢,你躲被窩里邊嚶嚶狂吠。
·第一個就處理器,就那老CPU,這玩意的好壞直接影響你電腦的性能。我說白了,那老CPU就跟你那腦瓜一樣,你腦瓜好使反應就快,干活啥的嘎嘎板正,你腦瓜不好使你說嘎嘎卡頓。
這玩意就倆牌子,一個英特爾,一個AMD。英特爾有什么?i5、i7跟i9。AMD有什么?R5、R7跟R9,代表不同等級。具體型號咋看?我跟你講嘎簡單,今天我給你們講一下子。
這一大串字母有什么?i5、i7跟i9,代表等級相同代數,它前面這個越大性能越強。那代數咋看?往后看,這五個數字里,前面這倆數字就是代數,13就13代,14就14代,15就15代,數字還沒出。看完代數看后邊這仨字,后邊這三個數字越大,它性能就越強。補充一句,僅限同級別同代數對比。
·看完前面這些,最后你就看這個字母,正常來說主打高性能的都是H結尾,旗艦款是HX結尾,你追求性能,照這個標準選,都嘎嘎板正。但凡你去電腦店想整一個高性能筆記本,那電腦店老板又給你推薦什么U結尾的,又什么P結尾的,你就跟他說一句話:我去女媧,有多遠滾多遠,那玩意(打游戲)狗都不使。
輕薄本用的(還是老款輕薄本),你平時就玩個單機游戲,不搞生產力,咱講話的那i5你都隨便用,在網上用你都純白費。你要是專業選手,平時用什么建模渲染,剪個視頻,又整什么工業軟件啥的,CPU這玩意你信我,你就往好了整,你腦瓜好使的干啥都行。
我說白了,我白說了,我舉個最直觀的例子,那個i5處理器(略微夸張i5干活也能干),就跟現在那個大學生腦瓜一樣,你讓他干別的,他萎靡不振,一提打游戲比誰都精神。
I9就相當于清華北大學霸的腦瓜子放電腦里邊了,不僅打游戲牛波,干別的也特別板正。往簡單點說就這么個事,AMD怎么選就看這張圖就完事。
·第二個就顯卡,這玩意更好選,沒事玩會單機游戲,追求畫質特別好的,或者平時得剪個視頻,建模渲染什么的,就整帶獨顯的。現在4060是主流,也別管4060以后出5060、6060,結尾是60的,基本都是主流,屬于是什么都能玩。低檔卡跟高檔卡的分界線,預算夠再往上加,預算不夠這個錢別亂花。
·第三個筆記本顯卡分滿血版跟殘血版,什么意思?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這人就好舉例子,滿血版就是天天能吃飽飯,干活特別有勁。殘血版本身能吃兩碗大米飯,電腦天天就吃一碗半,沒吃飽干活就沒人勁大。
反應到實際情況就是游戲幀數沒人高,視頻渲染沒人快。如果不經常打游戲,平時就玩玩office,玩玩LOL、CF,植物大戰僵尸,整獨顯的都沒必要,核顯都特別夠用。買核顯本的時候,同級別核顯就挑內存頻率高一點的,別問為什么,選就完事。
·第四個就屏幕,記著打游戲選2K分辨率就夠用,做個圖設個計什么的,分辨率能選高再選高,高刷打游戲整行,純辦公不打游戲,沒必要非盯高刷去選。尤其搞設計天天修圖片的,選電腦屏幕優先干色域,DCI-P3,100%sRGB,72%NTSC這都行,45%NTSC狗都不是。但凡有人推屏幕,出門給電動車踹碎。
再一個如果特別在乎電腦屏幕使用壽命的,OLED屏幕能不買就別買,雖然沒那么容易燒屏,但使用壽命跟LCD比指定差不少。
·第四個就內存,打游戲日常用16G就夠用,干活生產力再整32GB,內存不夠再往上加。
這些都是選購筆記本最基礎的配置信息,還有散熱模具、性能釋放,這都是后話。選完筆記本之后再研究這些,不會選筆記本就照我說的這么選。散會。
機系列第一篇介紹的是,用U盤制作PE工具箱。雖然直接制作系統啟動盤是最為快捷的裝系統方式,但我還是建議而且自己也習慣使用PE。因為除了裝系統之外,在PE里還可以完成系統分盤,即便電腦主系統故障也可以進入PE查看或者拷貝重要資料。
什么是Win PE?
Win PE,Windows預先安裝環境(英語:Microsoft 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簡稱Windows PE或WinPE。其實就是一個輕量版的Windows系統,由于體積比較小,可以直接存儲在U盤或者移動硬盤上。一般電腦維修人員使用其查找故障,也是裝機重要工具之一。強烈推薦有需要的同學做好一個備用。
準備工作
所需工具:U盤(1G以上,推薦8G以上)或者移動硬盤,Windows電腦。
PE 都是可以裝進U盤、移動硬盤或者直接裝進本地硬盤或者刻錄光盤,但為了方便起見,我還是建議大家準備U盤或者移動硬盤。本教程使用的PE工具箱體積較小,1G 大小U盤足夠,不過如果你想發揮更多的作用,比如說直接將下載好的系統鏡像文件拷貝進去的話,推薦8G以上大小的U盤。
U盤準備好之后,就是下載PE工具箱了,裝機不下百遍,我使用過不少的Win PE,還是自信有一些發言權,最早使用過電腦店U盤啟動工具、大白菜這些,確實有一些優點,但卻也會在裝機的同時附帶一些推廣,筆者在這里推薦比較純凈的Win PE——微PE工具箱。
微PE工具箱下載地址: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epe.com.cn/download.html選擇最新的64位版本下載即可。
將微PE安裝至U盤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微PE是不帶有網絡模塊的,開發者也明確表示不會增加,如果確實有這方面需要的還是選擇其他的PE工具箱,以個人的使用經歷來看,我基本上沒有發現PE工具箱必須集成網絡模塊的合適理由。
微PE下載完成后直接點擊打開,安裝過程比較傻瓜式。打開微PE之后默認是安裝進系統,點擊右下角的圖標選擇安裝進U盤或者移動硬盤。
在安裝方法一欄,默認即可,除非你對其中所有選項都比較了解。需要注意的一點是,U盤空間如果大于4G的U盤請選擇默認exFAT格式,如果像樓主之前使用的閃迪CZ80這種使用的SSD主控的U盤,在格式那一欄推薦選擇NTFS。因為普通FAT格式的U盤,只支持最大單文件大小容量為4GB,而現在Windows 10 原版的鏡像文件基本都超過4GB。
然后根據需要設置U盤卷標以及PE壁紙,直接開始安裝,接下來你可以抽根煙或者看個小電影或者去上個廁所,安裝時間幾分鐘足夠。
安裝完成后,原有的U盤會多出一個EFI 的分盤,占用300M左右,而另外的一個則可以正常當U盤使用,并不影響。
啟動Win PE
這樣一來,Win PE就已經被安裝進U盤了。重啟進入啟動菜單,選擇對應的U盤移動就行。各品牌筆記本、臺式機以及組裝機主板的啟動快捷鍵可參見下表:
常見品牌筆記本、臺式機、主板的啟動快捷鍵
微PE默認安裝支持UEFI(新)和LEGACY(舊)啟動方式,在UEFI 模式下安裝的系統也只能通過對應的方式進入,因此,如果支持UEFI的話就盡量選擇這種方式啟動。
Win PE 啟動之后,桌面便如上圖,桌面上放置最常用的分盤工具、系統安裝工具等,這些重裝系統已經足夠。
微PE 常見工具預覽
此外,開始菜單還有很多小工具,根據自己需要選擇使用。
分盤助手
常用的系統安裝工具
到此,你已經擁有自己的Win PE工具箱了, 隨身攜帶方便。
實我是2010年10月左右開店的,當時剛從外地回來,一時不知道做什么好。
自己一直喜歡玩電腦,有一定的電腦基礎知識,于是就想做電腦方面的事。
畢竟當時對電腦行業沒有深入了解,就先跑到電腦城找了一家規模比較大的店鋪,從最基礎的學徒工做起。
最開始就是學習安裝電腦操作系統,制作啟動U盤,pe系統維護,BIOS設置,ghost操作等等。
后面慢慢開始學習硬件一些簡單的故障判斷和處理。
印象最深的是師傅“猴哥”說的一句話:電腦硬件故障80%是內存條接觸不良,一塊橡皮擦打天下。
現在知道這話多少有點夸張。
不過對初學者來說還是有效果。
說到猴哥,他還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人。
他身材高高瘦瘦,又喜歡開玩笑,有點玩世不恭的味道。
大家都不喊他本名,都叫猴哥。
雖然猴哥看起來很不正經,還經常跟女同事講一些葷段子。
但猴哥修電腦和打印機的技術確實很好,別人搞不定的問題,最后都找他,而且也愿意教。
我跟著猴哥還是學到不少電腦方面知識。
當時電腦行業還不像現在萎縮厲害,電腦城生意也算紅火,每天來修電腦,組裝新電腦的人還是很多。
半工半學做了一年,感覺應該學得差不多了,準備自己開店。
畢竟我之前在深圳工作過幾年,對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經營能力還是有一定信心的。
而且那時已經結婚,剛剛有了小孩,經濟和生活壓力很大,老婆全職在家帶小孩。
我在電腦城打工,工資收入不多,平均3千一月左右,維持日常開銷都有點困難。
那時就希望開店能多賺一點錢養家糊口,我想大部分人也是這樣的想法。
萬事開頭難。
我們這個城市雖然算是四五線城市,消費水平卻不低。
一個位置好一點門面,租金不便宜,3千起步。
我當時也考慮是在電腦城租一個攤位,還是在外面找一個住宅生活區門面。
仔細對比發現還是在外面門面好做一點。
這么多年過去了,電腦城以前有4層做電腦的,現在2層都不滿了。
我找到開發區的一個菜市場旁邊的一個門面,面積不大,不到30平方,不過做電腦店差不多。
房租800,不算貴,但是要轉讓費,當時門面是一家修電動車的店鋪,老板開口要3萬轉讓費。
我那時身邊沒什么積蓄,一下子拿不出來這么多錢。
在附近轉悠了好幾天,發現只有這個門面比較合適,位置不錯,房租也不貴,而且已經簡單裝修,貼了地板磚,甚至還有吊頂。
后來才知道他以前也是轉讓別人的,以前這個門面是做理發店的,難怪裝修得還不錯,不然修車店應該不會怎么裝修。
我跟這個老板軟磨硬泡,轉讓費砍價到一萬八。
我覺得應該差不多了。
我仔細估算一下,房租、轉讓費、押金、進貨費、簡單裝修費、電動車(因為有時候要上門修電腦)等啟動資金應該大概要5萬。
當時我們家存款就是5萬左右,我跟老婆商量了一下,那時大寶還不到一歲,要留點錢做生活費,決定找親戚朋友借了2萬。
辦完轉讓手續,簽了合同,電腦店就這樣開起來了。
這是當時店鋪的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