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期分享嘉賓:

    申偉 擁有10年互聯網工作經驗,從體育編輯到社區運營,再到社交產品運營,知道產品運營中的各種坑。

    用戶運營在運營工作中屬于level 相對較高的工種。用戶運營最重要的原則是維護好核心用戶,利用這些核心用戶來幫你做些事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運營效果。

    任何產品都是遵循“181”原則:

    無論是社區類產品、o2o產品、電商產品還是工具類產品,最重要的用戶永遠都是排在最前面的那10%,中間的80%屬于普通用戶,剩下的那10%屬于及其不活躍的打醬油的用戶。

    從用戶的登錄的時長,對產品的貢獻度,以及他心理的感受,可以分為三種:

    1)核心用戶/活躍用戶

    這批用戶包括早期的種子用戶,也包括后來加入的用戶,但是必須是使用時間長、及其忠實的用戶。

    標簽:

    a、 深度使用。

    某個用戶每天使用的時間很長。一天登錄5到8次,每次停留十幾分鐘,會為你的app貢獻內容及流量。

    b、 有認同感

    你的app解決了某一用戶很多問題,你的app里有很多支持他鼓勵他的用戶。

    c、 歸屬感

    某一用戶在你的app里有很多朋友,他發帖子有很多人過來點贊評論,通過你的app他認識到很多新朋友。

    d、 多次消費

    對電商或o2o產品表現的比較明顯。比如某一用戶沒事就會到淘寶天貓上剁手,那他就是淘寶天貓的忠實用戶。

    2)普通用戶/一般用戶

    標簽:

    a、 偶爾使用。比如類似于這種新聞類產品,核心用戶一天可能使用5次、10次,而普通用戶一天可能使用1次2次就ok了,他更多的時候可能通過其他app去了解一些資訊。再比如電商類app,核心用戶一年可能消費兩萬三萬,而普通用戶一年可能消費兩千三千。

    b、 有認同感

    c、 無歸屬感。普通用戶并不會只考慮在你的平臺上買東西

    3)瀏覽用戶/垃圾用戶

    比如在一個社區類的app,這些用戶只是偶爾去瀏覽一下內容,也不會去發表評論,不會去點贊,更不用說發帖。或許只是偶然好奇下載了你的app,可能還沒有注冊帳號。

    真正喜歡產品,長時間使用產品,并且能為產品或者企業帶來價值的用戶。

    核心用戶三要素:

    1、能帶來資源或者帶來幫助的。

    比如你是一個購物社交類產品,類似于蘑菇街/美麗說這種產品,就是需要所謂的網紅資源,kol資源,某一用戶每天拍幾張美美的照片,配上幾套衣服,一天至少發一到兩條帖子,會有用戶運營人員把他的帖子置頂了,這種能帶來內容的用戶即是購物社交類app的核心用戶。

    2、能讓你賺錢

    3、能幫你傳播,包括人際傳播,線上朋友圈推薦,線下一對一推薦;

    案例:去年5月的時候,我策劃了一個“18個美女為陌陌代言”的活動,這18個美女都是陌陌的活躍用戶,線上線下和美女溝通,同時還找了脈脈上擅長攝影和化妝的活躍用戶幫忙。這些人里,涉及到各個互聯網公司的商務,HR,運營等小伙伴。攝影棚都是朋友自己找的,最后每人拍攝9張照片,每張加一句話,發在每個人的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臺,這樣的話,沒有任何花銷,就能覆蓋幾千人的影響范圍。

    腫么找到你的核心用戶呢?

    第一:做用戶畫像。年齡,性別,收入,職業,區域,興趣愛好……比如蘑菇街,用戶年齡層小于25歲,主要以高中生大學生為主,這就決定單件產品價格在60-70元左右。

    這個要先明確你的產品是干什么的,一開始會拍腦袋想,后期會線上線下調查,產品上線后通過數據為一些微調。

    第二:找到用戶的痛點。比如蘑菇街,他們的痛點在于錢少,注重搭配,這就需要一些紅人做一些搭配指導。這樣用產品解決他們的核心痛點。

    如何獲取核心用戶?

    第一:殺熟。從自己身邊的人開始,脈脈在上線之前,核心團隊都在這個圈子里有一定的人脈,投資券,創投圈的,職場社交產品,互聯網相關的人員都會比較感興趣,體驗產品,提出意見。

    第二:微信QQ知乎豆瓣拉人。如果我要找運營的人,會在鳥個筆記平臺尋找,參加每期線上課堂,這樣加群拉人。我之前離職百度,加入了百老匯的群,我經常在QQ群里爆料,說這些別人就不會特別討厭廣告。

    第三:和重合度比較高的產品方合作。鳥哥筆記來找我做分享,我只能下載紅點直播,聽講座。這樣一下子給紅點帶來不少用戶。

    另外一種方式是: 剛畢業的人,大家租房,因為衛生等因素,吃飯洗衣服不是很方便,這樣的話,吃飯叫外賣,洗衣用易代洗。這2種產品其實可以合作,用戶的重合度比較高。

    第四:線下地推活動以及線下的分享交流活動。地推方面,如果做金融,那在北京就可以去金融街去地推;如果我們的產品是做互聯網行業的,在北京就可以選這3個地方:中關村、望京798、國貿CBD,主要去做地推活動。

    和地推類似的,想我們這樣線上的分享,可以聚集到線下交流,比如像鳥哥筆記這樣,做幾百人的線下分享,大多數都是活躍用戶。或者去一些互聯網大會,全球一定互聯網大會,到這方面去找人。

    這些都是獲取核心用戶的好方法,大多數核心用戶都是有目的獲取的。其實做應用商店推廣,或者做SEO,這些方式主要針對大多數的用戶。脈脈第一次用戶增長速度比較快的時候在2014年9月,在分眾傳媒的樓宇廣告里尋找。比如新浪大廈,搜狐大樓,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北京集中互聯網的辦公樓里投放廣告,效果會比較好,用戶也比較純凈。

    如果是純手機應用的用戶,不太適合做線下活動,除非你的產品做得足夠好,和社區類產品不一樣。

    如何去運營核心用戶?

    第一:配備專門的用戶運營人員。舉個栗子:一個軍事社區叫鐵血,初期也是用戶少,沒流量,軍事社區內容一般都比較長,比如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越戰的故事……對于他們的用戶,一是內容長,二是用戶年齡比較大,他們都不是很會上網,對這樣的情況,運營人員,會幫這些老人發帖,比如一邊電話溝通一邊記錄。或者上門拜訪,整理成文字,建立賬號,編輯發布。所以需要有耐心的運營人員來操作。

    第二:通過活動來滿足核心用戶的需求,包括線上線下或者產品方便的。

    1)比如線上,做一些分享交流。

    2)從產品功能上區分活躍用戶和普通用戶。

    大V系:比如新浪的大V,滿足用戶的榮譽感,或者勛章制、積分制,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刺激用戶,擴大產品的影響力。

    專屬的優惠:比如我是京東鉆石會員,79就可以免郵費,那其他用戶只能99才能免郵費。高級會員從這里得到真正的實惠。

    關懷體系:比如QQ的生日提醒,金融產品的祝福短信。

    物質激勵:社區一般年終辦一些最佳人氣獎啊,發帖活躍獎啊,十大寫手之類。

    3)線下聚會沙龍,大家一起交流,游戲,建立一種聯系。網上聊天終究是虛幻的,沒有線下一起吃喝玩樂接觸之后,更在實在。我在脈脈的時候,就經常從各個維度組織用戶,舉辦不同主題的線下聚會。

    第二做一些行業性的分享沙龍,將創業者和融資機構的人拉一起,促成一兩個。

    第三做一個BD商務推廣的,邀請一些大咖,分享自己的經驗,拓展一些人脈。

    這些都是讓大家建立一種聯系,方便工作上的交流。我作為一個節點,聯系的其他人的認識。這樣用戶對你的忠誠度會非常的高。

    除了我們運營人員做這些事情外,還要發覺核心用戶,啟發他們做一些活動。比如邏輯思維,各地都有羅友會,相當于論壇的版主,貼吧的吧主,他們自身也獲得一些或名或利的優惠。經常做這樣線下活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普通用戶的運營

    普通用戶對產品有一定的價值但只限于使用不能產生核心的價值。比如說微博,普通用戶不會去發微博,但會給別人的微博點贊。社區類產品普通用戶從來不會發帖子,只會去別人的帖子下面留言,大多數都只是圍觀、去貢獻一個點贊,一個流量。

    這種用戶通過線上渠道去維護就好了。為他們增加一些可以操作的工具。比如點贊評論,留言這些功能,通過一些線上小活動去吸引他們就可以。比如在不賠錢的前提下送優惠券。

    【Q&A】

    Q:做用戶運營,很難讓不同的用戶都滿意,該怎么取舍?哪些才是核心的用戶?我們是一個旅游類app,在做小清醒的內容,似乎在走偏?

    A:用戶運營,我們不需要所有運營,只要對核心用戶,有價值用戶維護好。核心用戶就是使用時間長,有認同感,多次消費,能夠貢獻價值的,比如你的旅游類app,如果是社區分享類,我會去發旅行筆記,旅行攻略,如果是攜程之類,核心用戶就是經常去定機票之類。把創造內容的用戶專門維護好就OK了。

    Q:任何產品,任何平臺,都會有水軍不發分子,我們該如何在產品設計上或者在運營過程中高效的發現這寫人呢?就是系統化結合運營手段,您有類似的建議嗎?

    A:如果你產品比較早期的話,發現廣告,更多的需要人工來解決這類問題,技術可能在這個階段更多的支持產品迭代。用戶量大了,人工就很難發現,比如斗魚這類,建立黑名單,第二個通過技術手段屏蔽黃色圖片,第三產品限制字數,第四直播間破然流量爆增,就有可能作弊。

    Q:如何有效的召回流失用戶,具體有哪些措施?

    A:流失用戶的召回,如果真的流失,你做的沒什么效果,比如Uber,我經常在使用,那滴滴,在做活動的時候,給我發送消息,那我偶爾用下滴滴。

    Q:地方社交要如何推廣?

    A:地方社交,app用戶量比較小的話,很難做起來,用戶密度太低了。在pc時代,類似西祠,把地方的吃喝玩樂做起來,重要的是把地方獨有的東西建設起來。外地人就不會很懂。應用商店的推廣就可能不太合適了,有區域文化的限制。

    Q:請問在線教育類產品,用戶流失率比較高,是否可以將內容先拉長,來降低流失率?什么樣的方法比較有效?

    A:如果你的產品是提供四六級考試的,或者學駕照,他們考過了,你在做任何事情,你都不能召回,你的使命已經完成了。如果是在還沒有離開,你可以發一些內容刺激他,看一些攻略,這樣可以延長他的使用時間,如果他只是滿足一時需求的話,不會有太多的停留。這也是工具類產品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因為它使用場景是有限的。

    Q:針對藍領工人WiFi的產品如何運營?

    A:如果是活動的話,和廣東,東莞的工廠做一些廣告,給他們提供免費的WiFi。

    「鳥哥學院」是隸屬「鳥哥筆記」旗下,專職于培養移動互聯網運營推廣人員分享課程。內容涉及產品經理、產品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社群運營、用戶運營、新媒體運營、事件營銷、品牌營銷、App推廣、ASO等一系列移動互聯網產品運營推廣課程。幫助行業內小伙伴提升運營推廣技能。每周三晚,一起學習~

    「鳥哥學院」交流群報名: QQ群:484807074 加群請注明產品職位姓名

    017年11月《英雄聯盟》S7全球總決賽直播觀眾超過1億人,這款基于騰訊平臺打造的網游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同樣,在過去的兩年間,由騰訊游戲開發并運行的MOBA類手游《王者榮耀》也成為一款國民游戲。從《英雄聯盟》到《王者榮耀》,網絡游戲正在超越傳統的競技性,凸顯出更強的娛樂性特征,騰訊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將游戲打造成為一場全民狂歡。

    時值2017年底,騰訊又毫無懸念地拿下了全球爆款網游《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以下簡稱《PUBG》)在中國的獨家代理運營權,僅僅5天之后,騰訊又宣布將聯合PUBG公司一起開發《PUBG》的手游版本。

    這款被中國玩家稱之為“吃雞”的戰術競技品類游戲,也被寄希望于成為中國游戲市場繼MOBA之后的下一個現象級產品,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國內眾多的游戲平臺也已經紛紛加入“吃雞大戰”當中。

    回首中國電競,已走過整整20年。時至今日電競圈除了常規賽事,市場上大體風平浪靜,而作為與電競“孿生兄弟”的直播行業,卻風生水起。

    3月8日早,斗魚宣布獲騰訊獨家融資6.3億美元,截止目前,這是斗魚經歷的第六筆融資,在過去的五輪融資經歷中,騰訊也參投了其中兩筆;晚上,虎牙直播官方微博宣布,騰訊以4.6億美元獨家戰略投資虎牙直播。

    左擁斗魚,右抱虎牙——騰訊已狂砸直播近100億

    騰訊已經投資了呱呱視頻、紅點直播、龍珠直播、斗魚直播、B站、快手等幾家公司。其中對斗魚直播前兩輪共投資8億元,投資快手3.5億美元,其余投資在數百萬至數千萬元之間,加上當日公布的6.3億美元和4.6億美元,騰訊在視頻直播領域的投資額已近100億元,行業壁壘已成,電競直播渠道大局基本已定。

    騰訊為何如此重視游戲直播平臺?

    游戲直播平臺對于騰訊旗下游戲的導流,或者說兩者的緊密程度達到讓所有人都驚訝的程度。

    目前,斗魚市場估值已經超過100億元。據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斗魚直播在游戲內容類直播APP中以2.05%的用戶活躍占比位居中國主要游戲內容類直播APP之首。本次騰訊加碼斗魚直播平臺,相信也是看重了斗魚擁有大量活躍的游戲用戶,以便于未來更好的反哺旗下的游戲業務。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打開斗魚PC端,直播類6個熱門分類關鍵詞,有2個游戲是和騰訊有關,分別是英雄聯盟和絕地反擊,這也是騰訊旗下游戲的拳頭產品;而在虎牙PC端9個熱門分類中,騰訊旗下的英雄聯盟、絕地反擊和王者榮耀高居前三。

    中國游戲行業:騰訊走過的地方,寸草不生

    2016年以前,騰訊的營收主業一直是游戲,號稱中國的游戲之王。有報告顯示,2016年騰訊游戲營收達到了102億美元,在全球25家最大的上市游戲公司中,排名第一。

    2017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騰訊游戲收入238.61億,同比增長39%,而網易游戲,則在這個季度出現一定的頹勢,收入跌回到100億元以內,實際上在游戲行業,網易才是先行者。

    自2007年騰訊決定大力推廣游戲業務以來,十年時間,被殺退的何止網易一家,最早的盛大曾經火爆一時,聯眾也是當中的佼佼者,巨人更是依靠《征途》登上了納斯達克,只是如今環顧四周,騰訊游戲仿佛失去了敵手,孤獨求敗。

    擊敗這些前輩,騰訊游戲的策略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從推廣及運營入手——與傳統的游戲廠商不同。騰訊游戲的主要產品皆非自產,而是通過代理的方式拿下中國地區運營權,進而成功獲利,簡單來說,就是依靠渠道上的優勢展開推廣及運營,騰訊游戲最終才一路跑步前進。

    在中國游戲行業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他們賺取了最大的流量紅利——背靠自己社交平臺的廣大用戶數量,騰訊游戲可以輕而易舉完成推廣宣傳和運營,比如,一些游戲在國外發行后成績平平,然而經過騰訊代理之后,依靠中國的人口基數,就能夠一鳴驚人。

    沒有哪家游戲公司具備騰訊游戲得天獨厚的社交優勢,這也就是為什么騰訊在過去十年當中一路擊敗其他游戲廠家的主要原因。

    據資料顯示,近十年間,騰訊在國內外游戲市場的投資并購布局達34筆,共斥資約合178億元,甚至擁有如芬蘭游戲開發商Supercell、《英雄聯盟》開發商RiotGames等游戲大廠的實際控制權。投資并購也給騰訊帶來了可觀的收獲。《英雄聯盟》帶給騰訊90億美元的營收,Supercell則很可能助騰訊登上“全球游戲公司NO.1”的寶座。

    游戲行業之外,布局泛娛樂

    騰訊在游戲業務的成績有目共睹,2018年一天之內,騰訊砸出70億,入股斗魚和虎牙,搶占游戲直播賽道,似乎一下子讓游戲直播進入了騰訊時代。不僅如此,騰訊也一直在投資泛娛樂,目的也是為了反哺游戲板塊。

    選取了近年來騰訊在文娛行業對外投資的部分名單,進行以下盤點。

    媒體類

    知乎

    中國著名網絡問答社區。目前完成5輪融資,其中騰訊分別在C輪、D輪參與投資。

    羅輯思維

    知識服務商和運營商,包括微信公眾號《邏輯思維》和APP《得到》。目前完成5輪融資,騰訊參與D輪投資。

    動漫類

    B站

    彈幕視頻網,年輕人文化社區。目前完成5輪融資,騰訊領投D輪。

    動漫堂

    漫畫內容創作公司,代表作品為《一人之下》。目前完成4輪融資,騰訊獨家投資天使輪。

    繪夢動畫

    動漫、動畫制作發行公司,代表作品《狐妖小紅娘》。目前完成3輪融資,騰訊領投B輪。

    游戲類

    西山居

    游戲制作公司,代表作《劍俠情緣》、《劍網三》。目前完成2輪戰略融資,騰訊2次兩次領投。

    掌趣科技

    游戲研發、發行、代理、運營商。目前完成5輪融資,騰訊領投最新2輪戰略投資。

    傳媒類

    快手

    短視頻社區。目前完成6輪融資,騰訊參與D輪、E輪投資。

    貓眼電影

    集媒體內容、在線購票、用戶互動社交、電影衍生品銷售等服務的一站式電影互聯網平臺。目前完成8輪融資,騰訊領投最新2輪戰略融資。

    總結

    隨著游戲行業的吸金能力逐步增強,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涌入,很多人都忽略了游戲需要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審批才可發布(2016年5月2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的《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而在iOS以及各大安卓手機市場上線的游戲必須先填寫版號以及獲批時間,而小米應用商店、360手機助手在游戲測試前就要填寫。

    一般版號申請時間在80個工作日內,也就是最長需要四個多月。雖說目前“無故事情節或者情節簡單的消除類、跑酷類、飛行類、棋牌類、解謎類、體育類、音樂舞蹈類等休閑益智國產移動游戲等七大類”最快審核時間是20個工作日,然而實際上一款正規的網絡游戲上線所需要的資質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ICP經營許可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游戲出版備案》(簡稱:版號)、《游戲運營備案》方可合規運營。更多游戲行業、動漫行業資質詳情歡迎咨詢您的游戲行業首席企業服務官微信:liucaimi。

    公司寶是國內首家實現線上企業服務閉環的互聯網服務平臺 ,多元化服務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作為漢唐信通(北京)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核心品牌,依托漢唐十年豐富行業經驗,成為業內首家基于數據智能化應用的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清晰的業務領域產品規劃,為企業提供500+項的標準化服務產品,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工商、財稅、知識產權、設計、行業資質、技術、市場、投融資等企業經營過程中一系列的“剛需”難題,用科技方式創新科技服務。

    月24日,也就是騰訊與任天堂投資的寶可夢,宣布合作研發新款游戲后兩天,騰訊正式引入任天堂游戲主機Nintendo Switch。而在前一天,騰訊還與華碩聯合推出游戲手機,并要求火山小視頻等三款產品停止以直播方式傳播騰訊游戲。

    如此頻繁的動作,是騰訊對現金牛游戲業務的刺激。去年,騰訊引以為豪的游戲業務踩下剎車,到今年一季度,版號利好仍未在業績上顯現,網絡游戲營收與去年同期幾乎持平,手游營收甚至同比下滑2%。不過,由于騰訊上半年的諸多布局,高盛方面預計,受益于多款新游戲,騰訊2019年二季度手游營收將同比增長23%。

    呼朋喚友

    “今天,騰訊Nintendo Switch官方微信號正式開通,騰訊與任天堂正在努力將國行Nintendo Switch帶給大家,相關消息會在這里第一時間同步發布,歡迎大家關注。”7月24日,騰訊Nintendo Switch微信公眾號發布第一篇文章。同日,騰訊Nintendo Switch也開通了官方微博,并對Nintendo Switch游戲主機進行了視頻介紹。

    北京商報記者就雙方合作的細節采訪騰訊游戲相關人士,但對方未予透露。

    Nintendo Switch是任天堂在2017年3月發布的新款游戲主機,用戶可以切換使用電視模式、桌面模式或掌上模式。

    這是任天堂與騰訊就Nintendo Switch合作的具體落地。早在4月,任天堂就宣布將與騰訊合作,把Nintendo Switch引進中國,但當時未公布具體的發售日期和定價詳情。

    在艾媒咨詢分析師李松霖看來,“和任天堂的合作,有利于騰訊在掌機領域發揮影響力,將騰訊游戲的影響拓展到全平臺領域。另一方面,騰訊未來或能通過代理Nintendo Switch游戲或獲取IP的形式發展其他平臺的相關游戲版本,這次合作是騰訊在游戲業務領域里的補充”。

    雙方的合作不止于此。7月22日,騰訊游戲方面宣布,騰訊游戲天美工作室群將與任天堂投資的寶可夢合作,聯合開發寶可夢新游戲。

    天美工作室群為騰訊IEG(互動娛樂事業群)旗下負責研發精品游戲的工作室,作品包括《王者榮耀》、《天天酷跑》等,以競技游戲見長。寶可夢是圍繞寶可夢IP的公司,策劃過網絡游戲、周邊商品等內容。寶可夢與游戲的經典合作案例是Pokemon Go,這款游戲以移動設備 LBS AR的形式風靡全球。有觀點認為,騰訊與寶可夢很有可能合作開發一款寶可夢IP的競技游戲。

    攻守兼備

    軟件之外,騰訊游戲也在硬件方面尋找合作伙伴。7月23日,華碩ROG發布了騰訊游戲深度定制的ROG游戲手機2。雙方針對內容適配硬件、核心性能進行了優化,騰訊還為這一系列手機提供了專屬道具和聯運。

    “騰訊游戲以往在PC和移動端有較高的市場影響力。隨著5G開始落地商用,未來在不同平臺的游戲市場都有較大的拓展空間,騰訊在硬件上的布局,或能為其全平臺游戲市場開發搶占先機”,李松霖說。

    除了主動進攻,騰訊還不忘防守。7月23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應騰訊公司主張,發布兩個行為保全禁令,要求火山小視頻停止以直播方式傳播《王者榮耀》,要求、西瓜視頻停止以直播方式傳播游戲《穿越火線》。

    對此,騰訊公眾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騰訊公司提起的訴訟旨在維護游戲著作權。未經授權的第三方平臺以有償方式召集、組織主播對《王者榮耀》、《穿越火線》游戲擅自進行商業化直播,以此非法牟利,侵犯了騰訊公司對游戲享有的著作權,亦違反誠信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

    不過,比達分析師李錦清認為,“這是騰訊與字節跳動在爭奪游戲直播市場。對字節跳動而言,直播是泛娛樂必需的拼圖之一,游戲是重要的引流內容;對于騰訊而言,游戲是營收的主要來源,在上下游都不能被人卡住咽喉”。

    根據Analysys數據,2018年,中國在線直播市場規模376.5億元,同比增長32.76%,其中游戲直播市場規模達127.9億元,占在線直播市場比重為33.97%。近幾年來,騰訊投資了虎牙、斗魚、龍珠、呱呱視頻、紅點直播等,騰訊對游戲直播的重視可窺一二。

    刺激復蘇

    屢次布局,“其實是為了刺激騰訊游戲的業績復蘇”,李錦清認為。

    在整個2018年,騰訊網絡游戲一直表現平平。除了2018年一季度實現同比增長26%之外,增幅再未超過6%,并在2018年三季度、四季度出現了同比下滑4%和1%的情況。2018年全年,騰訊網絡游戲貢獻了增值服務58.9%的收入,為1040億元,但增幅從2017年的32%跌至2018年的6%。從季度業績來看,騰訊2018年四季度網絡游戲收入為242億元,較2017年同期下降1%,環比下降6%。

    今年,騰訊的游戲業務開始有所復蘇,2019年一季度營收285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環比增長18%,網絡游戲所在的增值服務仍然是騰訊營收的大頭,以490億元的營收占比57%。

    雖然騰訊游戲暫停了連續兩個季度的下滑,但與之前兩位數的增速相比,版號利好還未完全在游戲業績上顯現。當時李錦清判斷,“這是因為2019年一季度,騰訊熱門的‘吃雞游戲’還沒有拿到版號,騰訊游戲業務復蘇還需要時間。下個季度可能會出現量變”。

    2019年二季度,拿到版號的《和平精英》開始公測。據官方介紹,《和平精英》上線一個半月,日活躍用戶超過5000萬。根據伽馬數據發布的《2019年5月移動游戲報告》,《和平精英》5月創造流水超過10億元。此外,騰訊發行的《妖精的尾巴:魔導少年》、《云夢四時歌》等新游也具備一定的創收能力。伽馬數據測算,相比于2019年一季度,騰訊游戲月度新增流水接近20億元,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根據高盛研究報告,騰訊2019年二季度手游收入同比增加23%,這主要受益于版號審批及期內多個新游戲推出,高盛維持“買入”投資評級,維持目標價418港元。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騰訊股價為365港元,上漲1.95%。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