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目前GTX960的價格還有點虛高,一方面是由于目前GTX930這樣的顯卡銷售火熱,一方面也是因為市場上沒有遇對手像樣的阻擊,目前2G版的價格在1300到1400之間,而4G版的價格為1500到2000元。由于目前2K或者4K電影和游戲的普及。2G顯存已經不能滿足這樣高清顯示的要求,經常會出現爆顯存的情況,所以筆者推薦選用4G顯存的GTX960來滿足高分辨率的需求。
這樣一套的主機配置大約需要4500元左右,這樣的一臺主機不僅可以滿足家庭辦公及影音視頻的需求。而且可以應付一些4K視頻或圖片編輯的需求,對于目前主流游戲也不在話下。相信用這樣的一套神機開始新的一年一定是開心的一件事。下面就跟筆者來看看吧。
對于處理器部分英特爾i5系列一直是玩家們的不二之選,4核心的配置使其在多任務方面毫不遜色,22nm制程也保證了其較低的功耗和較小的發熱量。內置的核心顯卡讓電腦在沒有獨立顯卡的情況下也可以工作,完成辦公等簡單的操作。
七彩虹GTX960烈焰戰神U采用4G大顯存,讓你不再為爆顯存而煩惱,強大的第二代MAXWELL核心架構GPU足可以應對復雜游戲的挑戰,同時支持DirectX12開發程序接口引領未來的發展。120W的熱功耗也讓普通的電源足夠滿足需求。
雖然是上一代產品,i5-4590現在依然是銷量王者,性能表現自然是不用多說,采用Haswell架構,配備四核心3.3GHz默認主頻,可睿頻至3.7GHz,搭配性能級顯卡可以為用戶帶來非常棒的游戲體驗,四核四線程的設計讓它在多任務處理方面也毫不遜色。
Intel酷睿i5-4590(盒)
Intel 酷睿i5-4590采用22納米工藝制程,采用了最新的LGA 1150處理器插槽。i5-4590原生內置四核心,四線程,處理器默認主頻高達3.3GHz,最高睿頻可達3.7GHz 。二級緩存為1MB,同時三級高速緩存容量更是高達6MB,這樣使得CPU在處理數據時提高了命中率,并且使軟件加載時間大大縮短。內存控制器為雙通道DDR3 1600MHz,使得系統在數據讀取方面迅速,以避免在CPU在數據調用時造成的性能瓶頸。
Intel 酷睿i5 4590 | |
適用類型 | 臺式機 |
CPU系列 | 酷睿i5 |
包裝形式 | 盒裝 |
CPU主頻 | 3.3GHz |
插槽類型 | LGA 1150 |
針腳數目 | 1150pin |
核心代號 | Haswell |
CPU架構 | Haswell |
核心數量 | 四核心 |
線程數 | 四線程 |
制作工藝 | 22納米 |
熱設計功耗(TDP) | 84W |
二級緩存 | 1MB |
三級緩存 | 6MB |
內存控制器 | 雙通道 DDR3 1333/1600MHz |
虛擬化技術 | Intel VT |
64位處理器 | 是 |
Turbo Boost技術 | 支持 |
集成顯卡 | 是 |
其他參數 | Intel HD Graphics 4600 |
采用22納米工藝制程,由于采用了最新的制作工藝,也將為玩家帶來更低的功耗和發熱,讓系統運行更加持續、穩定,能夠進一步發揮出游戲平臺的強大性能。
處理器細節
Intel 酷睿i5 4590處理器搭載上一代B85系列游戲主板配合中高端游戲顯卡可以獲得非常棒的游戲體驗,四核四線程,較高的主頻,可睿頻設計,保證了這款處理器不會成為顯卡性能的瓶頸。目前這款處理器散片售價約為1130元,推薦給組建中高端游戲娛樂平臺的玩家選用。
為了能讓玩家在游戲中免除延遲和卡頓的影響,華碩B85M-GAMER主板采用國際知名的快速傳輸網絡解決方案——Intel千兆網卡,具有CPU占用率低和傳輸穩定性高的優點,確保了游戲運行流暢性,避免了滯后延遲的現象產生。在網絡接口安全性方面,主板直接將ESD靜電防護組件和防電涌組件放入網絡接口中,使主板安全性更高,網絡信號也更穩定。
SupremeFX技術帶來完美音效體驗
既然是一款出色的游戲主板,在音效方面自然不能落后。華碩B85M-GAMER主板采用整合式SupremeFX技術,可給用戶呈現出近乎無失真的音頻質量與出色的115dB信噪比(SNR),帶給用戶最完美的音效體驗。更清晰、更自然、更逼真的音效也讓玩游戲成為一種聽覺享受。
華碩B85M-GAMER主板的玩家守護者功能為主板提供極致的保護
在安全性方面,玩家守護者為主板提供了卓越的保護功能??蓮褪奖kU絲防止過流和短路造成的元器件損壞,在I/O端口到DRAM之間增強保護,保障了系統和設備的使用壽命;DIGI+VRM電壓調節模塊 (VRM)可隨時確保極為順暢且干凈的電力輸送至 CPU;不銹鋼I/O接口3倍于普通主板使用壽命;ESD靜電防護有效的避免突然的靜電放電現象。多種安全防護功能全面保護主板安全,為玩家的游戲保駕護航。
華碩B85M-GAMER主板背部I/O接口均采用不銹鋼材質
作為一款較低價的游戲主板,不論是主板選材,還是軟件支持都相當完美,讓普通游戲玩家僅需花費極少的費用即可打造一款優秀游戲裝備,盡情體驗游戲的樂趣!喜歡游戲的朋友可不要錯過這個超值主板。
七彩虹iGame960 烈焰戰神U-4GD5顯卡采用NVIDIA公司新研發的第二代MAXWELL核心架構,內建1024個CUDAs單元,支持PCI-Express3.0數據接口,核心頻率為1127MHz。搭配4GB 128bit位寬的7010MHz GDDR5顯存,讓顯卡在高清環境下的抗鋸齒和貼圖性能大大增強,而28nm的制程將保證顯卡的每瓦特性能比,將節能進行到底。顯卡同時支持DirectX12開發程序接口,NVIDIA PhysX ,NVIDIA CUDA,3D VISION,Pure Video以及OPENGL4.0,讓顯卡即使在非游戲狀態均可獲得更佳的開發和多媒體性能。
七彩虹iGame960烈焰戰神U-4GD5顯卡配有雙DVI + 單HDMI + 單DP的接口組合,可輕松適配各種高清顯示設備和多屏輸出的需求,帶來完美的大屏高清游戲體驗。
七彩虹iGame960烈焰戰神U-4GD5顯卡采用超公版PCB方案打造,在做工用料和顯卡參數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四熱管配合雙8CM大風扇的散熱器設計也更大程度的提升了顯卡散熱能力,保證顯卡高負荷運行時的穩定性。相信該產品的上市會受到游戲玩家的追捧。
七彩虹iGame960 烈焰戰神U-4GD5顯卡顯卡采用全尺寸一體化高密度聚乙烯材質背板進行顯卡PCB加固,令顯卡擁有更佳的全卡加固以及背部元件的良好保護。透過背板的散熱孔位,將被動加強顯卡的熱力學原理空氣散熱能力。iGame960 烈焰戰神U-4GD5采用2枚9cm風扇為顯卡進行散熱,鐮刀構造的9葉片設計將帶來超大風量迅速將熱量排出,而散熱器搭配的6mm*2+8mm*1縱穿排布熱管則提供高達200W散熱能力,可輕松壓制GTX960核心滿載情況的發熱量。
既然是甜品級的配置,自然不是追求硬件要多么豪華,水冷信仰燈都往一股腦上加這樣一般的家庭肯定接受不了。但是玩單機游戲開主流的分辨率也絕對不能卡頓,否則這樣的電腦也是沒法好好使用的。這套甜品配置就貫徹了這樣的一條真理“夠用就好”。
本機硬件點評:Intel 酷睿 i5 4590
i5 4590是英特爾的中端產品,在千元價位銷量領先這也證明了廣大玩家對這款U的認可,最大睿頻3.7GHz保證大型游戲跑起來無壓力。22nm的制程讓普通的散熱器也能很好的控制CPU的溫度,內置HD4600顯卡,可以滿足一般的辦公和較低游戲的需求。
本機硬件點評:七彩虹iGame960 烈焰戰神U-4GD5
本套配置采用的鐳風R9-380毒蜥顯卡,采用了4G大顯存足夠滿足玩家在高分辨率游戲時的需求,不會為時常爆顯存而困擾,非公版的PCB設計和豪華的用料保證了顯卡使用的穩定,一體化背板和縱穿式導熱片合理布置讓核心溫度不再高。
甜品級顯卡所搭配的甜品級配置讓這臺電腦足夠的強勁,如有需求的朋友也可以自行選配SSD以獲得更好的性能,對cpu要求比較高的朋友也可以將cpu升級為E3或者是i7等。
麟950跟隨后的強化版麒麟955一起cover了華為過去一兩年像Mate 8、P9系列這樣的明星產品線,A72/A53大小核組合加上TSMC 16nm FF+ FinFET的工藝讓其在功耗上獲益良多,也算是ARM公版架構出品的最佳SoC之一。
越到巔峰越難超越,于是麒麟960不遺余力的用上且首發了Cortex-A73與Mali G-71這樣的尖兒貨;950雖然著實給主流市場來了個下馬威,奈何GPU仍不算給力,無法PK當年的Top 2,而麒麟960不負眾望的離頂尖越來越近了。
CPU理論性能測試
話不多說,直接看對比,相信99.99%的人也對架構細節那點兒事情并不愿深究,還是讓對比的傷害來的更猛烈些吧。不過第一個SPECint2000還是看上去不那么友善了點兒……
綜合來看,麒麟960的CPU大核A73相比麒麟950的A72有著約11%的性能提升,全面壓制大核為A72的麒麟950、大核為A57的Exynos 7420(別問我為什么沒拿8890比,我也不知道……),最為重要的是很多跑贏了驍龍821;需要注意的是這里麒麟960相比其他二位還是有幾分運行頻率上的優勢。
所以上面的性能表現除以“頻率MHz”的話,以麒麟960為代表的Cortex-A73的性能相比上一代也就是A72的優勢就小有減弱,在11%左右。Cortex-A73依然是單位頻率能夠提供最高性能的核心。
從上面沒怎么聽過的SPECint2000切換到比較喜聞樂見的GeekBench 4,單線程整數性能各項相比麒麟950有5~15%不等的提升,Canny邊緣檢測以及Histogram Equalization直方圖均衡化兩項測試弱于麒麟950;與驍龍821相比的話輸在JPEG、PDF渲染、相機測試等部分,而在HTML5 Parse, HTML5 DOM, SQLite這類常見的任務當中完勝。
至于多線程浮點,顯然高通的自主架構Kryo注重于浮點性能的提升,而ARM就連A57的整數性能都比驍龍821更好。
之前Cortex-A72核心的麒麟950系列功耗表現深入人心,而ARM所宣稱的Cortex-A73的20~30%的功耗降低(同頻率)是否能體現在麒麟960上呢?
CPU功耗測試
顯然ARM沒有hold住A73的功耗水平……四核盡可能滿載調用的狀態下,A73的功耗5312mW比A72(麒麟950非955,與麒麟960頻率類似)高出43%,是個打臉的結果,猜測是麒麟960采用了省成本能夠適應更低頻率諸如穿戴設備的16nm FinFET Compact新工藝的原因;不過畢竟多年以來聽了這么多PPT數據這也見怪不怪了,畢竟性能提升擺在那里,而且雙核的2.8W功耗小于驍龍821的3W……
至于實際表現,來跑個PCMark的話,雖然峰值狀態下的功耗不菲,但實際應用當中需要出全力的時候少之又少,像PCMark這樣的輕任務,搭載麒麟960的華為Mate 9還是能夠脫穎而出,以9.87小時的續航時長排名此次測試首位,比華為Mate 8高出27%左右。而且在電池容量類似的情況下Wi-Fi下網頁瀏覽測試(這里并未給出圖表)比華為Mate 8多出整整3小時。
整個跑PCMark的測試過程,麒麟960(華為Mate 9)的功耗一直維持在2W一下,這就說明雖然剛才提到近似滿載功耗有5W之多,但實際應用當中還是很難用到那么高的資源量的,比如PCMark當中用到的文字處理、網頁瀏覽、照片編輯等等都是如此。
于是乎,處于這樣的原因,你來拿這種輕任務比較一下眼下的主流處理器會發現功耗上并沒有太多不同……
華為Mate 9高出Mate 8 16%,華為P9則稍低于Mate 8,驍龍821由于在Data Manipulation以及Writing tests兩項中必須用到Kryo大核所以功耗較高,在偏重GPU的測試當中則功耗較低。按“每份功耗能夠提供的性能(PCMark分數)”來看,驍龍821 GPU部分顯然最具性耗比。
雖然SoC部分的功耗并不算出色,但前面的整機功耗而言華為Mate 9還是相當拔尖,顯然華為針對機身其他部分的功耗做了優化,比如功耗大戶屏幕。實測也可以看出,同樣亮度下比如450nits Mate 9的功耗比Mate 8低了將近三分之一。
CPU的最后一部分考量運行頻率的穩定性,略有常識的發燒友對降頻問題自然不會陌生,至于麒麟960的CPU長時間穩定性如何,這里依然用到的是上面模擬兩個A73大核滿載的方式,雖然這表不太容易看懂……但麒麟960的持久性還是很給力的,在11.3分鐘的時間內始終維持在2.3GHz最高頻率,而在20分鐘之內也極少出現降頻的情況,幾乎沒有什么真實應用能夠需要你的手機維持長達20分鐘的最高頻率運行,所以即便長時間使用,Mate 9因為降頻出現的性能降低是不太會出現。
GPU性能測試
圖形部分這回麒麟960一樣給力的采用了ARM最新的Mali-G71架構,比麒麟950/955是上了好幾個蹬次,終于揚眉吐氣了一番,實測效果如何呢,在GFXBench Manhattan 3.1、T-Rex Offscreen條件下,單看FPS的話已經可以跟驍龍821、820匹敵了,是Mate 8的三倍。只是功耗上不盡如人意,為測試機當中最高的8.63W。
這樣的功耗再加上CPU部分已經能夠達到10W以上了,對于4000mAh大容量電池、14Wh左右的華為Mate 9來說跑一個多小時就沒電了;由此來看驍龍821/820以不到一半的功耗就能提供類似的性能水平還是值得海思追趕的。
過高的頻率導致的麒麟960 GPU性能上的“不理智”也稍微影響到了GPU密集型任務下的續航水平,比如同樣拿GFXBench當做大型游戲來跑跑續航水平的話,華為Mate 9的成績就不如Mate 8了,雖然肯定比后者流暢許多許多許多……
GPU頻率的穩定性是否如CPU一樣給力,來看更長時間(3.5小時左右)的穩定性測試,華為Mate 9的GPU保持了約一分鐘的峰值性能后,降到21fps左右,半小時之后降到19fps左右后幾乎一直維持到測試結束;這樣的表現與驍龍820/821類似。與之相比華為Mate 8全程僅有11.5fps的峰值成績和9~11fps的穩定成績。
小結:
海思的麒麟950提供了印象深刻的性能功耗的平衡,規格上來看麒麟960幾乎每個方面都要強于前者;除了最新的Cortex-A73 CPU、Mali-G71 GPU以及CCI-500互聯,還有更高的LTE規格支持和存儲方面更快的UFS 2.1標準的支持。
不過ARM為A73做出的功耗優化還尚未體現在麒麟960上面,除了未知的海思對其性能功耗平衡的策略考量,另一原因可能就是多少被16nm FFC工藝拖了后腿。雖然由此導致的SoC功耗偏高,不過華為Mate 9上諸如針對屏幕功耗的優化還是給整機的續航水平起到了更高的正面作用。
言:
話說線上買DIY主機,如果說2000元只能喝到湯(i3/A10+集顯/R7/GT730),3000-4000元能啃到骨頭(i5+GTX950/GTX950/750TI)的話,那么5000元應該能夠吃到肉了吧。閑言少敘,接下來馬上開啟本期DIY主機大型導購策劃④——5000元DIY主機怎么選。
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這個新興市場里充斥的不良現象無處遁形,讓你的每一分錢花的明明白白。
●5000元DIY主機明細極購買建議
由于此前從京東和天貓上采集的銷量前120款產品數據庫中,定位在5000元(±300元)的產品數量相對較少,所以為了讓我們的調研數據更具參考價值,我們又從這兩大DIY主機銷售平臺上按銷量補足了20款調研樣機,所以下表產品明細中,我們會看到一些銷量排名在120名開外的樣機。
平臺 | 銷量排名 | 提供商 | 售價 | 備注 |
京東商城 | 46 | 橙派 | 52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183 | 極途 | 52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95 | 名龍堂 | 51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50 | 寧美國度 | 49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53 | 攀升兄弟 | 49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26 | 環球盛達 | 49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58 | 京天華盛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38 | SEELE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65 | 武極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69 | 極途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71 | 橙派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132 | EiT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193 | 橙派 | 49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37 | 京天華盛 | 4998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18 | 盛凡智尊 | 4988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36 | 雷諾塔 | 4988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61 | 京天華盛 | 48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63 | 寧美國度 | 47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229 | 寧美國度 | 47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36 | 晨寶數碼 | 4788 | 購買鏈接 |
數據采集于2016年2月16日,校對于2016年2月19日 |
照舊,我們將會首先給出本次調研的最終結論。
◎調查報告和注意事項
○核心配件——CPU、顯卡、主板
調查報告:在平臺選擇方面,Intel一統江山,AMD平臺在中高端似乎已無立足之處;主板芯片組方面,B85依然是5000元價位DIY主機的首選,且品質相對較高,此外還有Z97/B150/C232可供選擇,三者的裝機量達到了4成。CPU方面在5000元檔位的表現可謂百花齊放,其中E3 1231 V3和i7 4790的裝機比例之和達到了5成,另有2成的5000元DIY主機配備更強悍的i7 4790K處理器。除此之外,比較新鮮的面孔還有i7 6700以及E3-1230 V5。喜歡嘗鮮的朋友,有福了。顯卡有7成配備了GTX970顯卡,另外也有四分之一的主機采用的是相對弱一些的GTX960。
注意事項和導購建議:
①:顯卡方面,推薦優選GTX970。
②:處理器方面,推薦優選i7 4790K,當然其他處理器配置也不弱,比如說E3 1231 V3以及最新的E3 1230 V5。此外,想要嘗鮮Intel第六代酷睿平臺的朋友盡量選擇i7 6700,雖然不帶K,但較之同為第六代的i5 6500而言,性能上要好不少。
③:主板方面,作為平臺穩定的基石,我們建議用戶在小范圍內有針對性的進行規格對比,比如說接口數量、供電模塊、做工用料等等。
○消費存儲——SSD、硬盤、內存
調查報告:在SSD的裝機量“只”有85%,看來SSD在中高端檔位的普及力度還不夠;而且有一半的5000元DIY主機配備的是品質較差的120G固態硬盤,而采用高品質128G固態硬盤的數量只有7款。傳統硬盤方面,絕大部分50000元DIY主機不配備傳統硬盤,但也有部分主機提供1TB硬盤,比例達到了20%。
注意事項和導購建議:
①:對存儲空間無特殊需求者,推薦SSD選項,如果確實需要海量存儲,不妨單買一塊1TB硬盤,畢竟傳統硬盤現在已經相當便宜;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盡量選擇128G“純種”SSD,因為一般而言120G版的SSD體質相對較差。
②:內存方面,8G是底線,注意部分機型不帶內存,且有些只提供4G內存,另外盡量選擇帶馬甲的條子。
○機電散——機箱、電源、散熱器
調查報告:電源方面,5000元DIY主機中有7成配備了500瓦主動式,也有部分機種采用的是400瓦電源(占比達到了20%),這些主要集中在GTX960配置主機中。500W可謂鳳毛麟角,占比只有1成,買到就是賺到。另外臺系和大陸廠商之比為3:1。機箱方面,95%的機種均采用了標準的ATX中塔機箱,僅5%采用的是小機箱,均為品牌廠商,且有少量臺系廠商的機箱產品。散熱方面五花八門,有強悍的一體式水冷,亦有性能孱弱的鋁鰭下壓式散熱器,巨大部分為3熱管和2熱管側吹散熱器。
注意事項和導購建議:
①:在5000元價位DIY主機市場,機箱的選擇完全看個人喜好,但是對機箱的偏愛不能最終成為購買行為的決定因素。
②:散熱方面,對性能要就高的用戶,建議優選一體式水冷,對靜音要求高的,推薦優選3熱管大風扇散熱方案,雙熱管是底線。
③:最后在說電源,500W主動式是底線,同等情況下,盡量選擇大品牌。
那么,我們為何得出以上結論呢?請看下文分解……
●核心對比分析:CPU/GPU/主板
◎核心配置一覽
以下是20款5000元價位DIY主機核心配件(CPU、主板和顯卡)的配置情況:
注:標藍代表性能相對最低階
標紅代表性能相對最高階
◎核心配置對比分析
為了方便讀者對5000元價位段DIY主機核心配件的配置情況能有更直觀的概念,我們繪制了以下圖表。首先來看一下AMD和Intel兩臺平臺以及主板芯片組的分布情況。先看平臺:
在平臺方面,所有20款DIY主機均采用了Intel平臺,在5000元中高端檔位,AMD幾乎沒有立足之地。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不排除排名靠后的5000元DIY主機中或存在AMD平臺,所以為了盡量規避局限性,我們給出的調研結果為:Intel平臺占比99.9%,AMD平臺占比0.1%。
在主板芯片組方面,5000元價位段依然集中一半以上的B85主板,不過這些B85主板較之2000元、3000元,甚至4000元價位段的B85主板,在品質上要優良很多,至少大部分都可以在零售市場買得到(非廠商定制,縮水成分少),所以我們將之定義為“良品B85”。
此外,由于該價位段有部分產品采用帶“K”的處理器,所以為了挖掘其超頻潛力,一些主機采用了低配版的Z97主板;另外,5000元價位段的主機中有不少采用了Intel最新的Skylake平臺,有i7,亦有i5,當然都不帶K。
再看CPU配置情況:
在CPU配置方面,E3 1231 V3和i7 4790的裝機比例之和達到了5成,占據5000元檔位的主流地位;此外還有2成的5000元DIY主機配備更強悍的i7 4790K處理器。除此之外,比較新鮮的面孔還有i7 6700以及E3-1230 V5。喜歡嘗鮮的朋友,有福了。
最后再來了解一下顯卡的配置情況:
通過統計,目前銷量靠前的5000元DIY主機中有7成配備了GTX970顯卡,另外也有四分之一的主機采用的是相對弱一些的GTX960。值得一提的是,老一輩GTX660可不是來打醬油的,采用該顯卡的主機主要是定位專業用戶。
小結:在5000元價位段,Intel平臺一統江山,應用量較大的B85主板在品質上較之低價主機所配備的B85要高級很多。此外,在處理器方面可選的余地較多,好點的有帶K的i7 4790,新點兒的有i7 6700/E3 1230 V5等。但是處理器方面大部分還是中規中矩的E3 1231 V3和i7 4790。顯卡方面則是GTX970的天下,此外還有少量性能相對較弱的GTX960顯卡。
●存儲對比分析:SSD/硬盤/內存
◎存儲配置一覽
以下是20款5000元價位DIY主機存儲配件(SSD、硬盤和內存)的配置情況:
注:標藍代表性能相對最低階
標紅代表性能相對最高階
◎存儲配置對比分析
照舊,為了方便閱讀,我們繪制了以下圖表。首先來看一下當前銷量靠前的5000元DIY主機的硬盤配置情況:
令人費解的是,5000元檔位的DIY主機在SSD的裝機率方面甚至不弱3000元和4000元檔位的高,只有85%,或者說,20款主機中有3款是不標配SSD的。需要注意的是,有一半的5000元DIY主機配備的是品質較差的120G固態硬盤,而采用高品質128G固態硬盤的數量只有7款。傳統硬盤方面,絕大部分50000元DIY主機不配備傳統硬盤,但也有部分主機提供1TB硬盤,比例達到了20%。
再看內存的配置情況:
內存方面,參與調研的20款5000元DIY主機中,有1款不提供內存,2款僅配備4G容量,此外均為8G內存。此外,采用普條的機種比例達到了65%,只有部分機種配備的是帶馬甲的內存。
內存類型方面,80%的機種配備DDR3內存,剩下的20%為DDR4內存。DDR4內存的優勢還是相當明顯的,圖表中的測試數據為文件拷貝速度。
小結:SSD方面,裝機量并不算高,有接近2成的機種只提供1TB傳統硬盤;而配備SSD的機種大部分都采用了品質相對較差的120G選項,占比達到了50%,當然也有部分品質優良的128G純種SSD選擇可供選擇。內存方面,要特別注意有些機種不提供內存,有些只提供4G。
●機電散對比分析:機箱/電源/散熱器
◎機電配置一覽
以下是20款5000元價位DIY主機機電配件(機箱、電源和散熱器)的配置情況:
注:標藍代表性能相對最低階
標紅代表性能相對最高階
◎機電散配置對比分析
首先來看一下當前銷量靠前的5000元DIY主機的機電配置情況:
電源方面,5000元DIY主機中有7成配備了500瓦主動式,也有部分機種采用的是400瓦電源,這些主要集中在GTX960配置主機中。令人遺憾的是,雖然有部分電源出自臺系之手,品質還不錯,但是卻沒有一款通過80PLUS認證的電源。總體來說,對于5000元這種定位中高端的DIY主機而言,在電源的選擇方面還能做的更好。
機箱方面,相對來講,機箱算是主觀因素較為明顯的物件,有時候只要長得好看,鐵皮有多厚、兼容性好不好等衡量機箱優劣的重要標準似乎都顯得無足輕重了。畢竟用戶又不用考慮裝機以及裝機的體驗,所以這方面,大家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審美,我們不做過多評價。
最后再看散熱:
5000元價位段,各種機種在散熱方式的選擇方面可謂五花八門:
在風冷方面,2熱管大風扇側吹散熱器和2熱管小風扇側吹散熱器的裝機量比較大,兩者之和達到了5成;散熱效能相對更高的3熱管側吹以及一體式水冷裝機比重也達到了4成;鋁鰭下壓以及但熱管下壓式雖然性能孱弱,但好在裝機量較少,只有1成。
小結:總得來說,在5000元價位DIY主機市場,機箱的選擇完全看個人喜好,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對機箱的偏愛不能最終成為購買行為的決定因素。散熱方面,5000元價位基本上被雙熱管、散熱管側吹以及一體式水冷把持著,實屬幸事。最后說一下電源,雖然全部采用主動式PFC設計,效能還行,且全部為品牌廠商,甚至還有部分臺系產品,但是和零售端電源的評價品質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我們的數據源
此次調研數據來源于京東平臺上銷量前60的DIY主機產品以及天貓平臺上銷量前60的產品,共計120款。本次調研的數據采集于2015年12月21日17時,更新于2016年2月16日。需要說明的是,市場行情瞬息萬變,請于當日數據為準。但是,不管怎樣,DIY市場大體上的格局并不會因為單價的小幅波動或者排名的先后變化而受到較大影響。
京東、天貓平臺銷量前60名DIY主機名單 | ||||
京東平臺 | 天貓平臺 | |||
排名 | 產品 | 售價 | 產品 | 售價 |
1 | 極途i5 4590/GTX960 | 3599元 | 寧美國度i5/750Ti | 2899元 |
2 | 雷諾塔i5 4590/GTX960 | 3489元 | 寧美國度870K/R7 | 1799元 |
3 | 盛凡智尊i5 4590/集顯 | 2399元 | 京天華盛I5 4590/950 | 2896元 |
4 | 武極i7 4790/GTX960 | 4299元 | 寧美國度i5 4590/960 | 3599元 |
5 | 雷諾塔i5 4590/GTX950 | 2999元 | 寧美國度I3 4160 | 1689元 |
6 | 碩揚i3 4170/集顯/SSD | 1799元 | 萬興科訊LOL游戲迷你 | 1899元 |
7 | 武極i5 6400/GTX960 | 3499元 | 京天華盛E3/GTX960 | 3596元 |
8 | 北影J1900四核低功耗 | 950元 | 攀升兄弟i5 6500/950 | 2999元 |
9 | 極途i5 4590/GTX750TI | 2999元 | 寧美國度I7 4790/960 | 3999元 |
10 | 橙派i7 4790K/GTX970 | 5999元 | 攀升兄弟AMD 860K | 1699元 |
11 | 雷諾塔I7/GTX960 | 4199元 | 大源之地i3 4160 | 1598元 |
12 | 極途i5 4590/集顯 | 2399元 | 宜配數碼7650K | 1499元 |
13 | 鑫智創AMD860K四核 | 2899元 | 名龍堂i7/GTX970 | 5555元 |
14 | 盛凡智尊i3 4170/SSD | 1699元 | 寧美國度I7/GTX970 | 5555元 |
15 | 雷霆世紀The One | 8888元 | 京天華盛I3 4160 | 1588元 |
16 | 武極i5/GTX750Ti | 2999元 | 京天華盛I7/GTX960 | 3999元 |
17 | SEELE裝甲兵 | 3999元 | 宜配數碼A10 7800 | 1898元 |
18 | 偉盛興AMD860K | 1768元 | 寧美國度G1620 | 1199元 |
19 | 極途i7 4790K/GTX970 | 5999元 | 松明數碼N3150 | 1469元 |
20 | 武極i5 4590/GTX960 | 3299元 | 攀升兄弟i5/GTX750Ti | 2699元 |
21 | 橙派i7 4790/GTX970 | 5299元 | 塞博數碼7650K | 1899元 |
22 | 盛凡智尊E3/GTX970 | 4988元 | 松明數碼7650K | 1999元 |
23 | 逆世界A10 7800 | 1799元 | 寧美國度7650K | 2199元 |
24 | 雷暴 暴風3 | 2099元 | 環球盛達i5 4590/960 | 2999元 |
25 | 1982高端水冷八核 | 2999元 | 聚來美I5獨顯8G | 989元 |
26 | 橙派E3/GTX960 | 3999元 | 環球盛達I5 4590 | 2099元 |
27 | 星惠佳AMD860K四核 | 1699元 | 協手數碼8300/R9 370X | 3188元 |
28 | 碩揚G3260/WIFI | 1399元 | 協手數碼8300/R9 370X | 2988元 |
29 | SEELE2暗黑者D5 | 2399元 | 我去買吧i3 4160 | 1499元 |
30 | 逸客i5 4590 | 2199元 | 攀升兄弟i3 4160 | 1599元 |
31 | 極途E3/GTX960 | 3999元 | 宜配數碼intel四核 | 998元 |
32 | EiT i5 4590/GTX960 | 3555元 | 塞博數碼AMD 8G獨顯 | 2788元 |
33 | EiT i5 4590 | 2199元 | 攀升兄弟FX8300/970 | 1999元 |
34 | 北影i5 4590 | 2099元 | 寧美國度i7/GTX970 | 6666元 |
35 | 北影i3 4170 | 1699元 | 環球盛達E3 1231 v3 | 3499元 |
36 | 極途i3 4170 | 1799元 | 寧美國度I3/GT730 | 1999元 |
37 | 1982 i5 4590/960 | 3499元 | 攀升兄弟E3/GTX960 | 3599元 |
38 | 雷諾塔i5 6500 | 2399元 | 欣星宇7650K四核 | 1488元 |
39 | 極途i5 4590/950 | 3299元 | 京天華盛i7/GTX970 | 5555元 |
40 | 極途i7 4790/960 | 4399元 | 京天華盛i5 6500/950 | 3299元 |
41 | 雷霆世紀Blade 5 | 6999元 | 寧美國度I5 4590 | 2399元 |
42 | 武極i3 4170/950 | 2599元 | 環格數碼A10-7800 | 1599元 |
43 | 欣星宇i5 4590 | 2188元 | 攀升兄弟i7/GTX960 | 3999元 |
44 | 偉盛興X4840/A88 | 1498元 | 訊盈數碼A10 7800 | 1899元 |
45 | 武極E3/GTX960 | 3699元 | 松明數碼I3/GTX750Ti | 2199元 |
46 | 雷霆世紀復仇者V5 | 3788元 | 京天華盛i3/GT730 | 1999元 |
47 | 雷諾塔i5 6500/750Ti | 3199元 | 寧美國度G3260 | 1499元 |
48 | 盛凡智尊i3 4170 | 1699元 | 環球盛達i7/GTX960 | 3999元 |
49 | 雷霆世紀Chaos 6 | 5499元 | 名龍堂i7/GTX960 | 3999元 |
50 | 偉盛興A10 7800/R9 | 2798元 | 寧美國度E3/GTX960 | 3799元 |
51 | 雷諾塔i5 4590 | 2288元 | 京天華盛i5/GTX960 | 3399元 |
52 | 逆世界A10 7800黑 | 1799元 | 攀升兄弟A8 7650K | 1499元 |
53 | 逆世界A8-7650K | 2099元 | 名龍堂i7/GTX970 | 6666元 |
54 | 極途i7/Z170/970 | 6599元 | 名龍堂i5 4590 | 2099元 |
55 | 雷霆世紀Seker 7 | 7799元 | 環球盛達i5/GTX750Ti | 2799元 |
56 | 宏圖三胞i7/960 | 5288元 | 訊盈數碼i3 4160 | 1499元 |
57 | SEELE暗黑者D3 | 1999元 | 寧美國度AMD 860K | 2288元 |
58 | 鑫智創i3/GTX750TI | 2588元 | 京天華盛I5 4590 | 2399元 |
59 | 星惠佳家用辦公 | 960元 | 大源之地I5 4590 | 2399元 |
60 | 橙派i7/Z170/970 | 7499元 | 鼎鑫鴻泰i5/GTX750TI | 2292元 |
數據采集于2015年12月21日17時;市場行情瞬息萬變,請于當日數據為準(數據來源:京東/天貓) |
數據更新部分:
平臺 | 銷量排名 | 提供商 | 售價 | 備注 |
京東商城 | 46 | 橙派 | 52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183 | 極途 | 52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95 | 名龍堂 | 51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50 | 寧美國度 | 49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53 | 攀升兄弟 | 49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26 | 環球盛達 | 49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58 | 京天華盛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38 | SEELE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65 | 武極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69 | 極途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71 | 橙派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132 | EiT | 4999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193 | 橙派 | 49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37 | 京天華盛 | 4998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18 | 盛凡智尊 | 4988 | 購買鏈接 |
京東商城 | 36 | 雷諾塔 | 4988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61 | 京天華盛 | 48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63 | 寧美國度 | 47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229 | 寧美國度 | 4799 | 購買鏈接 |
天貓商城 | 136 | 晨寶數碼 | 4788 | 購買鏈接 |
數據采集于2016年2月16日,校對于2016年2月19日 |
近期,我們將會再針對5500元級別的DIY主機做詳盡的調研報告和選購指南,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