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 是否玩電腦玩游戲時,畫面已經調成馬賽克了還一卡一卡?
    • 你是否坐在電腦前眼巴巴看著幾分鐘的視頻渲染幾個小時?
    • 你是否渴求筆記本的機動性,回家后又想要擁有桌面電腦的顯卡性能?

    索性,遇到這些問題,往往外接顯卡盒子就能解決問題。

    外接顯卡盒子是什么?

    那么問題來了,外接顯卡盒子到底是什么?簡單來說,外接顯卡盒子為你提供了一個插 GPU 的地方。它能讓你自由選擇市面上有的幾乎所有顯卡,大幅提升筆記本,一體機或臺式機的圖形性能。

    外接顯卡盒子一般由一個小機箱和給顯卡供電的電源組成。你需要根據實際需求額外購買一張顯卡來組成一個完整的外接 GPU,這個組合叫做 eGPU。如下圖所示,這是一臺沒有安裝顯卡的外接顯卡盒子。

    雷蛇 Core X 未安裝顯卡狀態

    前提條件:系統及設備支持

    外接顯卡盒子是雷電三接口出現后才得以充分利用的新興事物。你的機器需要滿足接口,系統及軟件這三方面的需求才可以順利使用。一般來說,這個要求將支持的設備限制在了最近三年生產的臺式機及筆記本中,且需要升級到最新版本的軟件及操作系統。

    接口

    外接顯卡盒子要求你的電腦至少配備一個「雷電三(Thunderbolt 3)」接口。這個接口的形狀如下圖中標示處所示,但是形狀類似的接口不一定是雷電三接口。如下圖中的機器 Alienware Aurora,這臺機器配備了數個形似雷電三的 USB-C 接口。但是這些接口不是雷電三,因此不具備外接顯卡的能力。

    Alienware Aurora R7 的接口不是雷電三接口

    那么如何知道你的機器上的接口究竟是不是雷電三呢?這也好判斷,一般雷電接口上會畫一個小閃電,如下圖所示。左側的標示表示該接口為雷電三接口,可以接外接顯卡。右側則為標準 USB-C 接口,不可以外接任何雷電外設。

    雷電三判斷方式

    最近幾年出品的機器普遍配備了雷電三接口,但具體情況仍需要你查看自己產品的官方說明加以確認。

    下面簡單列舉幾個配備雷電三接口的機器:

    • 2016 年后 MacBook Pro 13 / 15
    • 2016 年后 iMac / iMac Pro
    • 2017 年后 Lenovo Yoga 730 / 920
    • 2017 年后 Lenovo X1 Carbon
    • 2017 年后 HP Spectre 13 / X360
    • 2017 年后 Dell XPS 13 / 15
    • 2017 年后 Razer Blade Stealth

    在未來選購機器時,若你在意機器的可擴展性,那么購買時推薦務必購買配備雷電三接口的設備。

    系統

    為了能夠順利使用外接顯卡,需要你的系統支持。索性 Windows 和 Mac 最近的系統更新都在為外接顯卡提供即插即用的支持。

    微軟和蘋果均在最新系統中提供了外接顯卡官方支持

    系統具體要求為:

    • Windows 10 的系統版本號需大于等于 Windows 1803
    • Mac 的系統版本號需大于等于 macOS Mojave

    軟件

    Windows 和 Mac 平臺各個軟件對顯卡盒子支持程度不一,但是基本可以確定,絕大部分游戲和軟件都將在未來陸續提供外接顯卡盒子支持。目前而言,Windows 10 和 Mac 方面已經支持部分游戲使用顯卡盒子加速;Mac 方面,專業軟件的支持預計在 Mojave 正式發布后陸續跟進。

    目前已知能充分利用外接顯卡的軟件有 Blender,Unity,達芬奇等,其中達芬奇已經可以完美支持數個外接顯卡的配置。當然具體某個的軟件支持情況,需要你去查詢官方給出的最新動態。

    達芬奇同時使用內置和外接顯卡進行渲染 | 9to5Mac

    以下為 9to5Mac 測試 LuxMark 跨平臺 OPENCL 測試的顯卡跑分情況。其測試設備為 2018 款頂配 MacBook Pro 13 配備兩塊外接顯卡 WX9100。可以看到,外接一塊顯卡跑分提升約 7 倍,兩塊顯卡跑分提升約 14 倍,符合預期。備注:Radeon Pro WX9100 為 GTX Titan X / Vega 64 同級顯卡。

    WX9100 外接顯卡跑分測試 | 9to5Mac

    不同使用場景下的顯卡推薦

    任何需要使用顯卡的地方,理論上來說都可以受益于顯卡盒子。相較于傳統的內置顯卡,外接顯卡盒子給予了你一個靈活的可擴展的方案。以 iMac Pro 為例,機身的四個雷電三接口及內置顯卡允許你同時使用 5 塊 Vega 64 同級顯卡來對你的工作流進行加速。

    MacBook Pro 外置兩臺 Razer Core X

    以實際使用場景為例,下面我將對幾個需求推薦顯卡:

    • 1080P 游戲:若你的設備中已經采用了 GTX 1060 或以上級別顯卡,則無需購買外置顯卡。其它情況下,可以考慮為顯卡盒子搭配 RTX 2060 或 RX 580 同級顯卡。
    • 2K 游戲,動畫制作:若你的設備中已經采用了 GTX 1070 或以上級別顯卡,則無需購買外置顯卡。其它情況下,可以考慮為顯卡盒子搭配 RTX 2070 或 Vega 56 同級顯卡。
    • 4K 游戲,視頻渲染:若你的設備中已經采用了 GTX 1080 或以上級別顯卡,則無需購買外置顯卡。其它情況下,可以考慮為顯卡盒子搭配 RTX 2080 或 Vega 64 同級顯卡。
    • Mac:目前 Mac 尚未對 Nvidia 顯卡提供官方支持。因此只推薦 Radeon 系列顯卡,如 RX 580,Vega 64 等。具體的顯卡支持列表連接如下:Use an external graphics processor with your Mac。
    • 專業動畫制作,視頻渲染,深度計算,實時模擬等:當目前的性能不足時,可以考慮為顯卡盒子搭配 Quadro 或 Radeon Pro 同級顯卡。若性能依舊不足時,可以考慮搭配數臺外接顯卡盒子。

    不同需求的顯卡盒子推薦

    前文中,我陸續提到了支持雷電三設備的選擇,不同需求的顯卡選擇。現在我們回到文章本身,來看看外接顯卡盒子的選擇。

    下圖是 eGPU.io 總結的市售顯卡盒子明晰,若你對不同品牌的顯卡盒子感興趣可以去查看一下,這里就不詳細展開每個盒子優缺點了。

    顯卡盒子 | eGPU.io

    目前的外接顯卡盒子主要存在三種形態:

    第一種是一體機,比如 BlackMagic Design 和蘋果聯合出品的 BlackMagic eGPU。其特點就是顯卡已經被高度集成在盒子本身,買來即插即用,不需要自行購買顯卡,運行極度安靜且支持顯示器雷電串聯。缺點是不可以后期升級,一體機中配備的顯卡型號為 RX 580。

    第二種是顯卡盒子捆綁套裝,比如 技嘉游戲盒子 。其特點是顯卡盒子和顯卡捆綁銷售,價格會在單買的基礎上更實惠一點,且后期可以自行更換顯卡升級。目前這款盒子可以選配的捆綁顯卡為 RX580,GTX1070,GTX1080。

    技嘉游戲盒子

    第三種是單獨的顯卡盒子,比如 雷蛇 Core X。其特點是只有一個盒子本身,需要自行購買顯卡安裝。但是顯卡上更加靈活,且用料做工往往更扎實。缺點是單買盒子價格會比較高。

    雷蛇 Core X

    我個人的話,比較推薦單獨購買顯卡盒子并額外購買顯卡。這樣給自身的選擇更加靈活。但如果你追求設計,或者對顯示器串聯有強需求,那 BlackMagic 無疑是最優選擇;若你預算有限且需要強勁性能,可以考慮盒子捆綁套裝;若你希望自由靈活的搭配,那么可以考慮單獨購買顯卡盒子。下面我會講講購買過程前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注意事項

    顯卡盒子值得討論的東西很多,我將在這里選擇討論幾個有必要了解,很多人可能有些困惑的話題。比如雷電數據線,顯卡盒子電源選擇,PD 供電方案,顯卡性能折損等。

    關于 BOOT CAMP,Mac 英偉達顯卡,及老雷電接口支持現狀,這幾件事情可能是部分購買顯卡盒子的人比較操心的事,簡單說一下。目前這幾個點都可以做到,但是都沒有官方支持,需要大量的手動調整。絕對不建議懶得折騰的人考慮。

    如果你想折騰這幾個方案,可以研究學習:eGPU.io 的文章。

    雷電三數據線

    之前我們說過雷電三接口的問題,現在回到數據線本身。想要使用雷電三外接設備,必須使用雷電三數據線。以下圖為例,上面白色的線纜為標準 MacBook Pro 充電線,并不支持雷電三,下面黑色線纜為雷電三數據線。其中最好判斷的方式就是看一下針腳數目,雷電三數據線一般是滿針腳的。

    上圖為非雷電數據線,下圖為雷電數據線

    之所以要單獨說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人可能興高采烈地用筆記本充電線或者其它 USB-C 線纜充當雷電數據線使用,這時會發現顯卡盒子不能正常工作,正是因為數據線買錯了的原因。購買鏈接:蘋果雷電三數據線。

    顯卡盒子電源

    在購買顯卡時,你可能會為電源供電感到困惑。以 Vega 64 為例,你會看到顯卡本身要求 295W,峰值要求 400W。又會在顯卡網站上看到推薦整機電源 750W,但是在顯卡盒子上看到顯卡盒子只配備了 650W 的電源。那么這幾個數據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到底這個 650W 的顯卡盒子夠不夠用呢?

    常見顯卡電源標識

    我們一一來看看這幾個數據。顯卡工作時需要電源,這時候 295W 指的是平均需求,也就是你可以預期它工作時約等于一個 295W 燈泡所消耗的電量,這對你的電費有指導意義。放在顯卡盒子中,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這個 400W 的峰值需求,峰值需求指的是顯卡運行時,可能出現的最高用電需求,為保障顯卡穩定運行,我們需要顯卡盒子的供電必須大于這個數。

    接著我們來看看顯卡上面寫的推薦 PSU 為 750W,這里指的是推薦整機電源為 750W,什么意思呢?一臺電腦中,除了顯卡外往往還有其它用電配件,比如 CPU,硬盤等,所以顯卡官網上寫的推薦 750W,這些富余的電量是留給電腦中的其它配件使用的。

    但是購買顯卡盒子時,你無需在意這個推薦 PSU 的數值,因為顯卡盒子電源往往是顯卡專用的,沒有其它設備去和顯卡搶電,所以這時候購買一個配備 650W 電源的顯卡盒子為一個 400W 峰值用電需求的顯卡提供電能是完全夠用的。這時候電源能提供的富裕電能 650 - 400=250W,這一部分電能可以用在后期顯卡升級,水冷,電源能耗折損,PD 供電等地方。

    Core X 內置電源數據

    在選購顯卡盒子時,你需要關注的盒子電源如下:

    • RX 580 同級顯卡: 350W 供電,推薦盒子如 Sonnet Breakaway Box 350W,Sapphire Gear Box
    • Vega 56 同級顯卡:550W 供電,推薦盒子如 Sonnet Breakaway Box 550W,PowerColor Devil Box
    • Vega 64 同級顯卡:650W 供電,推薦盒子如 Sonnet Breakaway Box 650W,Razer Core X

    PD 供電協議

    一般來說,你可能希望顯卡盒子直接給筆記本充電,這樣就不需要再額外插一根電源線了。這時你需要關注的是顯卡盒子本身的供電能力,以部分主流筆記本的供電需求為例,MacBook Pro 13 要求 65W 的電力,MacBook Pro 15 要求 87W 的電力,部分游戲本要求 150W 的電力。

    PD 供電協議最高值支持 100W 的電力傳送,因此游戲本自動排除在 PD 供電之外了。這時候你需要關注的就是顯卡盒子給出的 PD 供電到底夠不夠你的筆記本用。每個盒子的供電不同,你買的盒子 PD 供電規格應該大于等于筆記本所需要的電源。比如 Razer Core X 可以提供 100W 的 PD 供電,那我用來充需要 87W 的 MacBook Pro 15 就完全沒問題,這兩個數據不需要相等,筆記本會向盒子索要所需電量。

    PD 協議

    市面上常見盒子 PD 供電能力如下:

    • 100W 一般適用于 15寸高性能筆記本:Razer Core X,技嘉游戲盒子
    • 87W 一般適用于 15 寸筆記本:BlackMagic eGPU,Sonnet 550 / 650,Mantiz Venus
    • 65W 一般適用于 13 寸筆記本:Akitio Node Pro,惠普 HP Omen,聯想 Lenovo TB3,雷蛇 RazerCore V2,PowerColor Devil Box
    • 基本告別充電:Akitio Node,華碩 Asus XG Station Pro,眾泰 Zotac Box mini

    顯卡性能折損

    外接顯卡盒子有性能折損!這是一些人沒意識到的問題,這個性能折損和顯卡型號無關,和外接顯卡的工作原理有關。

    以下圖為例,同樣一塊顯卡 GTX 1060 跑測試,裝在散熱良好的主機里跑分為 1661 分,裝在筆記本中跑分為 1477 分,使用外接顯卡盒子且鏈接外接顯示器跑分為 1332 分,使用外接顯卡盒子并使用筆記本內置顯示器跑分為 1304 分。

    同一塊顯卡在臺式機,筆記本,外接顯卡外接顯示器,外接顯卡內置顯示器跑分對比 | eGPU.io

    一般來說,可以預期的,同型號外接顯卡性能要比安裝在散熱良好機箱中的性能折損 20% 左右,使用內置顯示器會在此基礎上額外折損 10% 左右。這個折損在游戲表現中,大概可以體現在 10 - 15 FPS 左右的幀數差異上。雖說有折損,但是顯卡的級別差異并不會因此抵消,比如外接顯卡盒子中的 Vega 64 依舊比機載的 Vega 56 性能強。

    更新答疑

    關于風扇噪音:

    MacBook Pro 本身只有在內置 CPU 或 GPU 重度使用時才會風扇急轉,正常情況下是沒有聲音的。當應用程序使用外接顯卡盒子時,內置 GPU 會停用,因此通常情況下很難聽到 Mac 風扇起飛;外接顯卡盒子由于散熱良好,正常運行時聲音很小,幾乎不可聽見。當外接顯卡滿載運行時,顯卡風扇起飛的聲音也并不大,當然具體情況和你購買的顯卡有關。

    建議給外接顯卡盒子配備具備「風扇啟停」功能的顯卡,此時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顯卡盒子里唯一在轉的應該只有電源風扇。

    寫在文后

    外接顯卡盒子,是個挺奇妙的東西。它的出現解決了幾個痛點,比如臺式機太大不適合搬遷,筆記本散熱不佳顯卡性能孱弱等等。而且還給現有機器提供了幾乎無限的擴展可能,以 iMac Pro 為例,機載 18 核處理器,掛 4 個外接 GPU 本身就變成了強力工作站。

    對于普通大眾,越來越多的人只有一個筆記本而沒有臺式機,這時候一個顯卡盒子就能讓你享受過去臺式機才能擁有的極致顯卡性能。出門在外你用的還是輕便的筆記本,到家了一根線就給了你電源,顯卡,硬盤,接口等等的擴充。外接顯卡盒子,是個能滿足當代人電腦使用需求的解決方案。

    目前我使用的方案是 MacBook Pro 15 2016 + Razer Core X + RX Vega 64,后面我會發文講講這個方案的實際使用及設置方法。

    期,不少人想要組裝一臺3000-3500元的電腦主機,主要是玩游戲使用,并可以安裝Win7操作系統。我們正常配一臺電腦,可能會選擇B360主板,但是如果考慮Win7系統的話,還是建議使用B365,畢竟B365芯片是intel專門針對Win7系統推出的。雖然工藝倒退,但是并沒有太大影響,此外,安裝Win7必須要獨立顯卡才可以使用,即使CPU有核顯也無法使用,因為在Win7下沒有驅動。

    大致配置方面,采用了intel第九代酷睿i3-9100F,性能并不俗,性能相比i3-8100和i5-7500約高10%左右,搭配了千元級GTX1650 4G獨顯,當然可選性價比較高的近期熱門的RX580 2048SP 8G,配備了8G內存,單塊240G NVMe固態,可擴展機械硬盤,具體電腦配置清單。

    電腦硬件點評

    處理器

    i3-9100F是intel推出的酷睿九代i3系列處理器,也是i3系列首款加入了睿頻加速技術,相比上一代i3-8100以及i5-7500性能提升了10%,由于沒有內置核顯,所以價格更便宜實在,性價比非常之高。i3-9100F依然基于Coffee Lake架構,原生4核4線程,默認主頻大小為3.7GHz,睿頻單核4.2Ghz,預計全核4.0G,內置6M三級緩存,設計功耗僅65W。此外,對于intel處理器還可以選擇散片CPU來進一步提升性價比,沒有零售包裝,質保只有一年。

    主板

    i3-9100F接口是LGA1151,所以最佳搭配300系列主板,其實預算有限可以考慮H310主板,畢竟主板不會影響性能,考慮后期升級當然選擇B360主板,如果有Win7系統需要,無疑選擇B365主板,當然同時也支持Win10。技嘉 B365M GAMING HD主板采用6相CPU供電設計,混合式數字供電設計,配備了2個DDR4 DIMM插槽,最高支持到32 GB 2666頻率,集成支持SATA/PCI-E 雙模式的M.2 SSD插槽。擁有一條PCIe x16顯卡插槽。

    顯卡

    影馳 GeForce GTX1650 4G 驍將采用12納米工藝的TU117-300核心,CUDA核心擁有896個,擁有4G/128Bit的GDDR5顯存,核心頻率為1680MHz,顯存頻率為8000MHz,TDP僅有75W,顯卡接口有HDMI、DVI、DP三種可供選擇。性價比考慮,當然也可以選擇藍寶石 RX580 2048SP 8G D5 白金版 OC,當然需要將電源升級至額定450W。

    內存

    配置中選用的是威剛萬紫千紅8G DDR4 2400內存,主流2400頻率,目前內存價格便宜,有需要可以增加內存。

    硬盤

    本套配置是金士頓 A1000系列 240GB NVMe M.2固態硬盤,A1000采用3D TLC閃存,板型2280,走PCIe 3.0 x2通道,主控是來自群聯的5008,性能方面,號稱是SATA SSD的2倍,標稱連續讀寫性能達到1500MB/s和1000MB/s,平均無故障時間100萬小時,提供5年質保。

    機箱

    先馬 黑金剛 ATX機箱整體尺寸為358x208x448mm,重量3.6kg,材質方面采用SPCC鋼材+鋼化玻璃,板材厚度0.55mm,支持背線。前置接口擁有耳機麥克風,2個USB2.0,1個USB3.0,電源開關及重啟按鍵。兼容性方面,CPU散熱器限高166mm,顯卡限長327mm,電源限長165mm。

    電源

    長城 HOPE-4500DS 電源擁有額定350W電源,對于這套肯定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如果升級至RX580 2048SP顯卡,當然至少需要額定450W,畢竟A卡功耗大一些。

    總結

    i3-9100F搭配GTX1650電腦主機預算3300元左右,對于吃雞中特效完全沒有問題,爽玩騰訊全家桶游戲,當然可選同價位的RX580 2048SP 8G,規格更高,不過溫度和功耗無疑相比GTX1650高一些,電源也需要增加預算,調整至450W或者500W。

    前由于特殊情況,不少朋友都需要宅在家辦公,或者說急切需要一臺電腦來給孩子上網課。不過這部分用戶對于電腦的整體性能要求不會像發燒級玩家那么高,只要能滿足日常工作娛樂就足夠了,而價格方面當然在品質可靠的前提下是越便宜越好。其實,得益于處理器技術的不斷發展,再加上最近內存和硬盤的價格也相當親民,一臺能滿足大眾家用需求的電腦不到兩千元就能拿下。不過,在打造這樣的電腦時,可選的處理器方面除了AMD最新推出的銳龍3 3200 G之外,某些店家還在主推Core i3 9100F + 低價獨立顯卡的方案,那么哪一種更靠譜呢?

    不到兩千的主機很誘人?Core i3 +渣渣獨顯主機這坑可不能掉

    不到兩千元是個什么價位呢?也就和主流手機差不多,可能對電腦不太了解的朋友會覺得這個價位買的電腦會比較差,用起來會比較卡,體驗不會好。實際上,這已經是比較過時的看法了,由于AMD銳龍處理器的強勢來襲,AMD和Intel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處理器性能大戰,從而帶動處理器整體性能水平提升,舉個例子,現在入門處理器的規格已經提升到了之前主流處理器的規格水平,例如AMD就率先將物理4核心普及到了入門級銳龍處理器上,而Intel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也不得不將入門級的Core i3從雙核心四線程升級到了物理4核心。

    如此一來,其實現在入門級電腦選用的處理器已經可以為用戶提供主流級的性能了,再加上內存價格親民、M.2固態硬盤完全普及,其實現在的入門級電腦在日常使用體驗方面也是遠比上代主流電腦流暢的。因此,很多朋友買電腦的時候都非常關注第三方裝機商推出的兩千元以下主機。不過,其實在這樣的"爆款"主機中,也有一些暗藏玄機的坑貨配置,下面我們就來比較一下這個價位上常見的AMD與Intel兩套配置,看看誰更值得選擇。


    銳龍3 3200G內置Radeon Vega 8獨顯級GPU,性能遠超Intel核芯顯卡

    從前面兩套配置表可以看到,AMD這套最大的亮點就是選用了12nm工藝的AMD銳龍3 3200G處理器,它具備4個物理核心,基礎頻率3.6GHz,最高加速頻率可達4.0GHz(還支持超頻),完全可以滿足家用電腦的日常應用需求。而且,銳龍3 3200G采用了12nm Zen+架構,比Core i3 9100F的14nm工藝更為先進,能效表現更出色,同時也支持更高頻率的內存(雙通道DDR4 3200無壓力),而Core i3 9400F在H310之類的主板上只能使用DDR4 2400內存,所以明顯銳龍3 3200G的內存性能也更好。

    再來看看表中Intel這套平臺,這就是某些商家鼓吹的Core i3 9100F + GT710獨顯的"超值"方案了,看起來好像有獨顯,似乎高端些,但了解硬件的朋友都知道GT710其實是2016年發布的入門級"獨顯",不但采用的是古老的開普勒架構,2GB DDR3顯存也顯得相當有歷史滄桑感……魯大師GPU得分大約9000不到,說白了就是個亮機卡。

    而銳龍3 3200G內置的顯卡采用了Radeon Vega架構,和臺式機強力獨顯Radeon RX Vega64是相同的,只是在規模上進行了精簡,但仍然非常接近最新入門獨顯的水平,魯大師得分大約在46000分的水平,相比之下GT710完全就是個炮灰(其實連Core i3 9100的核芯顯卡都可以隨便吊打GT710,日常使用完全沒有購買價值),根本談不上玩什么主流游戲了。

    其實吧,按照正常的裝機邏輯,Intel這套主機直接選帶核芯顯卡的Core i3 9100還靠譜些,只是這樣一來整機價格就上去了(商家的利潤也變低了,畢竟GT710這種顯卡進貨價才幾十元,裝機利潤還是不少),性價比還是不如銳龍3 3200 G這套配置。總而言之,之所以商家愿意推沒有核顯的Core i3 9100F + GT710獨顯這種畸形組合,就是因為可以從性能還不如Intel自家核芯顯卡的 GT710顯卡上獲得更多利潤,而且還可以用"獨顯"游戲主機的噱頭吸引更多不太懂硬件的用戶,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掉坑里去。

    實戰體驗!銳龍3 3200G主機辦公娛樂全HOLD住

    從這張表的統計情況我們可以看到,銳龍3 3200G主機完全可以搞定主流工作與多媒體娛樂的應用需求,4個物理核心配合M.2高速固態硬盤完全可以提供不錯的程序響應速度,日常使用體驗還是比較流暢的。在游戲方面,由于內置Radeon Vega 8顯卡,銳龍3 3200G在1080P分辨率下搞定主流電競網游也是毫無壓力的,如果玩家愿意多花一點預算把內存升級到8GB×2的雙通道模式,游戲性能還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而不管是Intel處理器內置的核芯顯卡還是古董G710獨顯都無法提供這樣流暢的游戲體驗的。

    總結:兩元內家用電腦選銳龍3 3200G主機明顯更靠譜

    其實,前面的分析已經非常詳細了,這里我們就來對兩千元級的家用電腦進行簡單的總結吧。

    ●銳龍3 3200G具備4個物理核心,應付主流辦公軟件、圖片處理工具毫無壓力,甚至可以處理一些簡單的視頻剪輯工作,配合 M.2固態硬盤更是可以提供快速的程序響應速度,整機體驗流暢度有保障。

    ●銳龍3 3200G內置Radeon Vega 8獨顯級GPU,可以流暢運行主流電競網游,在適當設置下也可以順暢運行大型3D游戲,也只有AMD的內置顯卡可以做到這一點。至于上古獨顯GT710,性能連Intel核顯都不如,實在不知道購買價值何在,Core i3 9100F + GT710這種主機就是坑,千萬不要踩。

    ●銳龍3 3200G內置的Radeon Vega 8顯卡支持AMD Fluid Motion Video動態補幀技術,可以將低幀率視頻通過GPU運算提升到60fps,肉眼可見視頻流暢度大幅提升,動態畫面更加清晰,很多高清視頻發燒友購買AMD的APU或者獨立顯卡就是沖著這個功能來的,強烈推薦。

    ●AM4平臺擁有很大的升級空間(至少可以保證支持到第三代銳龍),用戶以后想升級更高端的AMD處理器,連主板都不用換,大大節約了升級成本。

    ●在同樣的整機價格之下,使用銳龍3 3200G的電腦能夠提供比同級競品(Core i3 9100F + GT710)好得多的綜合體驗(游戲性能更是高出數倍),因此性價比明顯要高出不少,值得優先考慮。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