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的高溫讓人難耐,我們的電腦對于高溫也會很不適應,高溫會對電腦的散熱造成很大影響,CPU的溫度如果降不下來,電腦就會出現卡頓的現象,很多伙伴為了增強電腦的散熱能力都會安裝水冷系統,“電腦那些事兒”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水冷系統。
一、“三大件”水冷頭
說起分體式水冷,那我們第一個要說的就是CPU冷頭,CPU冷頭是最重要的,它就像風冷的底座一樣,決定著CPU的散熱效果,當然在CPU冷頭中分為了兩種一種是大水阻CPU冷頭另外一種是大流量CPU冷頭。
常見的CPU冷頭
大水阻的CPU冷頭就是水阻大,這樣的冷頭內部采用了微水道的設計,這樣是為了減緩水的流速,同時可以增加水與與冷頭銅底座的接觸,這樣會帶走更多的熱量。
顯卡冷頭
除了CPU冷頭外還有顯卡冷頭,伴隨著CPU功耗的降低,顯卡已經成為了高熱重災區。使用水冷玩家選擇顯卡冷頭的也不在少數了,而目前最主流的顯卡冷頭是全覆蓋的冷頭,這樣的冷頭對于顯卡的要求比較高,只能符合大部分公版顯卡的使用。
一體式主板水冷頭
目前很多玩水冷中發燒級的玩家都會使用主板一體化冷頭,其實從水冷的散熱能力上來講是沒必要的,而那些為了視覺效果和符合自己主題的消費者還存在著不少這樣的高端人群。在這些配件中主板一體化的冷頭費用并不低于其他的水冷配件往往還會超過這些配件的價格。
二、接頭、水管
接下來我們要說到的就是水管以及每個街頭了,這是銜接每個組件的“小物件”不要小看這些小東西,水管的水溝也是不可忽視的,密封性如果不好,最終導致漏水可是得不償失的,水冷接頭分為三種分別是快擰、快插和寶塔,這三種接頭中具備著安裝簡單的是快插,相對傳統的接頭是寶塔,快擰是具備著相對簡單,美觀的特點但價格上會相對貴了不好。
常見的快擰接頭
市面上常見的軟管
需要加熱彎制的亞克力硬管
在水冷散熱系統中水管也是必不可少的,水管的作用相當于管道,水冷液通過水管傳輸到冷頭、水箱,使用水管主要參考的是水管的內徑和外徑,常見的水管大小分別是3分管和4分管,以及近兩年比較常見的亞克力硬管。
水管內徑越大水流量就會越大,但相對水管外徑大的相對接頭的尺寸也要大,這樣才不會出現漏水的問題,另外水管的彎曲度也是玩家們要注意的,水管的彎曲就容易讓水冷液更加痛快的通過,而彎曲度小的就會發生死角,影響水的流速,以及整體的散熱效果。
三、水泵、分體水箱
在分體式水冷中,水冷的水泵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水泵那么整體就形成不了一個循環,水冷中的水泵就像汽車中的發動機,同樣具有著輸出功率、排量、轉速一些參數,水泵相對應的是揚程、流速和功率。我們可以吧水泵為整套水冷平臺的心臟,如果心臟不好那么整個“人”也都不好了……
常見的水泵
如果玩家們使用的水冷冷頭較多的話推薦揚程大的水泵,水冷散熱器最關鍵的還是水的流速,在密閉的水冷散熱系統中流量越大可以更好帶走冷頭的熱量。好比水泵就是汽車的發動機,排量越大那么水路的動力就越足。
水泵儲水器一體
現在水冷玩家選擇水泵都是選擇DC水泵,這樣的水泵具備著體積小,發熱小,噪音低的特點。另外水冷的水泵還有一種是AC水泵相比DC水泵體積偏大,噪音高,但功率大和揚程高,對于消費者來說還是AC水泵更受到大家的歡迎,而資深的DIY玩家們由于管路較多,還是會選擇的DC的水冷泵。
獲取水冷系統介紹(下),請在微信里搜索“電腦那些事兒”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回復“水冷系統”四個字即可收到推送消息。
順手收藏并轉發一下吧,讓更多的朋友受益!
電腦卡頓、有問題都不用怕,關注“電腦那些事兒”微信公眾號留言(電腦系統、軟件應用等各種問題都可以),小編晚間會統一回復噠。
是個宅男,大部分時間都在看別人玩DIY,自己也癢癢了好久,雖然中間也換過內存、加過顯卡、換過風冷,但是還一直沒玩過水冷,這次下定了決心要玩一次,不過考慮到自己只是個普通用戶,動手能力并不是特別強,所以就選擇了酷冷冰神B120一體化水冷。
冰神B120性價比還不錯,一體化設計,免除了用戶后期自己彎管技術不過關的風險,想想,分體的一旦發生泄漏,呵呵,那就是欲哭無淚了,B120包裝展示。
拆開B120之后的全部配件,左邊是風扇,往右是水冷一體機,再往右是CPU扣具,后面是與扣具配套的螺絲配件。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冰神B120的扣具,豈止一個全字了得,通吃AMD/Inte平臺。
來看下B120水冷一體機,最前面是雙腔設計的冷頭,采用了獨立水泵,后面是冷排散熱器,中間的FEP導水管包裹著一層尼龍網,管兩頭的接口處有熱縮膠固定,冰神B120在細節處理上很到位,不愧是大廠作風。
冷頭底座表面是純銅,整體面積非常大,可以很容易的覆蓋整個 CPU 表面,冷排的散熱網鰭片排列非常緊密、有序,在視覺上就有種高端產品的感覺,而且冷排非常厚實,一看就知道冰神B120肯定也是性能強勁。
冰神B120水泵采用的是12v直流供電,用的3Pin接口,水泵功率3.96W,靜音風扇采用了獨立設計,4Pin供電,風扇帶有四顆LED燈,運行起來非常漂亮。
風扇有兩種安裝方法,可以安裝在冷排的正面或反面,這點需要用戶根據自己機箱的特點來靈活處理了,選擇了安裝在正面。
接著給冷頭安裝CPU扣具,因為我這次是安裝在AMD平臺上,所以需要用到這一款,這是AMD最新的Ryzen平臺扣具,通過螺絲可以調節松緊,后期DIY時非常簡單,冰神B120很與時俱進的嘛。
這是Intel平臺的扣具,扣具的螺絲孔有三個位置可以調整,這樣就可以適應不同版本、不同時期的CPU。
好了,廢話少說,直接開始安裝,在CPU和冷頭的散熱部分涂上硅脂,涂的時候要注意別涂太多,否則容易粘到CPU和卡座上,浪費不說,還影響散熱效果。
把在緊固CPU與冷頭時,可以先把冷頭在CPU上用力按住后來回搓幾次,這樣硅脂就會均勻涂開。
好了,后面把主板安回機箱,同時把冷排固定好,冰神B120的冷頭非常小巧,而冷排可以安裝在機箱上,這就給主板省出了非常大的空間,后面不管是裝內存也好,裝顯卡也好,都有充足的空間。
考慮到夏天散熱需求比較大,所以還需要在機箱上也安裝風扇,這里選擇的依然是酷冷家的產品,酷冷至尊 MasterFan Pro Air Balance 120,中文名是MasterFan 均衡扇。
風扇有調速開關,安裝前可以調整好,風扇的運行模式,總共有三檔速度可以調節,因為我的機箱已經采用了水冷,所以機箱用靜音模式完全夠用。
風扇框采用的是橡膠設計,裝在機箱時可以有效的吸收震動和噪音,安裝好之后的效果。
所有的散熱裝備都安裝完成了,先上電測試一下,冷排上的風扇發出了紅光、冷頭發出的是白光,視覺效果非常炫酷,而且噪音也非常小。
蓋上主機箱的蓋子之后,直接聽不到噪音了,冰神B120效果確實不錯,而且通過半透明的機箱隱約能看到紅光和白光,科技感很足。
這次簡單的DIY就做到這里了,把原來的風冷換成冰神B120之后,一方面電腦的噪音減少了很多,現在幾乎成是靜音的狀態,其次就是對CPU的散熱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雖然AMD平臺發熱非常厲害,但是用了B120之后,CPU的溫度就降下來了,有時連續好幾個小時跑渲染CPU最高才達到50度,散熱效果讓我非常滿意,如果大家對于冰神B120有疑問可以給我留言,我看到后會及時給大家解答。
機時,很多人往往會糾結于CPU散熱器的選擇:選風冷還是水冷呢?其實,不管是從顏值還是燈光效果來看,個人還是推薦大家使用240或者360水冷,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更好的散熱效果,還能夠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
不過,相對于風冷來說,CPU水冷的安裝往往讓不少人頭疼。其實,水冷的安裝也比較簡單,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復雜。最近,正好入手了超頻三凌鏡360水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360水冷的全部安裝環節。希望看完之后,大家也能夠自己安裝水冷。
【一、開箱、外觀、配件】
因為是360水冷,所以整個包裝也顯得比較長,包裝的的正面有水冷點亮的燈光效果圖,很漂亮;除此之外,還標示了其他的一些參數信息。包裝的各個側面同樣標示了產品的一些主打特點、品牌LOGO等信息。
打開包裝,我們先看到保修卡、安裝指引、使用說明書,下面有一層泡沫,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拿掉表面的保護泡沫,我們就可以直接看到水冷的所有配件了。我們可以看到,水冷排、水冷頭采用一體式設計,并且均被放置在塑料袋中;三個風扇表面也有紙盒保護。
風扇正反面特寫。附贈了3個12cmRGB風扇,扇葉為純白色設計,風扇的中央有超頻三的LOGO圖標。
配件包也放在小紙盒中,打開之后可以看到,有主板扣具、Intel平臺扣具、AMD平臺扣具、散熱硅脂、各種螺絲等等。而且,各個配件均放在小袋子中,小袋子上有標示,方便我們區分,很貼心。
線材和控制器被單獨放在了塑料袋中。
水冷排整體和細節特寫,冷排尺寸為394*120*27mm,散熱片材質為鋁。冷排采用經典的S型散熱鰭片,并且35%增厚,散熱效果更好。
水冷頭采用1680萬色ARGB全面屏燈效設計,擁有很漂亮的燈效外觀,并且支持目前所有的主流平臺。冷頭的背面采用純銅底座,有保護貼保護,注意使用前一定要撕掉。整個水冷頭采用三相無感電機,陶瓷軸心,噪音更小,使用壽命更長。注意,水冷頂蓋支持自由旋轉(360°調整 logo 位置)。
超頻三凌鏡360水冷水冷管采用FEP耐高溫波紋管,不僅耐腐抗氧化,還能夠有效的降低蒸發率,而且彎曲的時候還不容易斷,更加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