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東時間8月7日,兩大芯片巨頭再次跳水。

    英偉達從上漲逾4%,到收盤跌幅5.12%,此前的周一,該公司股價跌逾6%,引發討論;英特爾也從上漲超過2%轉為收盤下跌3.63%,上周五則暴跌逾26%。

    另一家因股價大幅下探引起市場關注的AI相關企業,是8月6日盤后公布財報的AI服務器巨頭——超微電腦,至當地時間7日盤前股價已開始大跌,收盤暴跌20.14%。

    最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超微電腦股價已經腰斬。更神奇的是,過去18個月,該公司的股價從70美元攀升到了1229美元,目前回落至492美元,可謂“大起大落”。

    超微電腦是一家與英偉達強綁定的公司,不僅創始人梁見后與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有著“幾十年的交情”,兩家公司的業務也有深度關聯。

    圖片來源:IC photo

    業績大增但盈利能力受質疑

    超微電腦是全球前三大服務器大廠之一,提供企業級IT、數據中心、云計算、高性能計算以及嵌入式系統研發并供應端到端的計算解決方案。

    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超微電腦的業績增幅表現不差。根據財報,超微電腦在2024財年(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營收為149.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1.23億美元增長109.7%;凈利潤12.0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4億美元增長89%。

    令投資者失望的,是它的毛利率及盈利能力。2024年二季度(對應其2024財年Q4,下同),超微電腦的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7.01%下降至11.23%;每股盈利為5.51美元,遠低于市場預期的7.95美元。

    毛利率下滑并非僅此一次。2024年一季度,超微電腦毛利率為15.5%,雖然略高于2023年四季度的15.4%,但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7.6%。二季度再大幅下滑超過4個百分點,市場擔心它的持續盈利能力。

    金融分析師周淳哲認為,超微電腦績后股價大跌主要是因為毛利率的大幅收縮,投資者因此對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感到擔憂。

    超微電腦的毛利率和每股凈利下滑,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打價格戰,以擴大與競爭者的差異,二是在建工廠的投入。

    在全球服務器領域,超微電腦的競爭對手包括戴爾科技、慧與科技等,超微電腦今年二季度來自OEM設備和大型數據中心的收入為33.97億美元,占比64%,分析師認為要遠超戴爾和慧與的人工智能服務器出貨量。而毛利率則是后者占優,比如戴爾科技2024財年Q2的毛利率達23.5%。

    超微電腦正在擴大或增建分別位于美國圣何塞、中國臺灣地區和馬來西亞的生產線。其中,馬來西亞工廠將于今年11月投產。產能投入帶來的成本激增,是超微電腦毛利攤薄的重要原因,但投產后,其營業收入也將大幅增長。

    需求驅動股價15個月漲15倍

    超微電腦管理層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預計下一財年(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年收入將達到260億美元至300億美元,高于分析師平均預計的236億美元,毛利率也將回歸14%至17%的范圍。

    資本市場用腳投票,公司短期業績的表現,直接影響到了資本市場的波動。不只是超微電腦,英特爾今年二季度由于晶圓工廠強投入帶來成本急增,導致當季虧損16億美元,上周五財報公布后股價大跌26%;今年5月31日,戴爾科技也是因為財報不及預期,股價大跌17.87%,創歷史上最差單日表現。

    但拉長時間來看,超微電腦可以稱為人工智能供應鏈企業另一種意義上的“當紅炸子雞”。超微電腦的股價,從2023年1月初的80美元附近,漲到2024年3月8日的1200美元,躍升15倍。

    英偉達股價在為期10年的長度里,漲幅超過100倍,但從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為期15個月的股價表現看,股價上漲3倍,漲幅要遜于超微電腦。

    英偉達的股價爆發,在于其幾年前就全面押注人工智能賽道,終于迎來生成式AI帶來的需求井噴;同樣,超微電腦也是該產業迅速增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算力決定人工智能的成敗,超微電腦在數據中心的籌建上也有業務優勢。散熱效率高于水冷技術的液冷技術,是大型數據中心尤其是新一代智算中心的發展方向,這也是超微電腦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超微提供直接芯片冷卻(DLC)和后門熱交換器(RDHx)液冷全棧解決方案,包括冷板、CDU、CDM和冷卻塔等組件,能將數據中心的整體功耗相較于風冷降低40%。據報道,馬斯克旗下xAI最新的超級計算集群也采用了超微的液冷方案。

    超微在財報會上表示,公司在DLC液冷市場居于領導地位,2024年6~7月公司市占率達全球60%~70%。據管理層透露,該公司目前為4~10個主要客戶提供液冷技術支持,最近一個季度,其液冷產能增長了50%,月供應機架達到1500個,預計12個月后將翻倍至3000個。

    與英偉達強綁定

    超微電腦長期穩居英偉達的“核心朋友圈”。

    OpenAI發布ChatGPT之后,才奠定了英偉達今天在算力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在此之前,英偉達在與英特爾、AMD的激烈競爭中,也曾多次危機四伏。

    2022年,訴訟不斷的英偉達,股價從3月的28美元附近,跌到當年10月的11美元附近,跌超六成。

    彼時,英偉達的AI芯片并不像今天這樣炙手可熱。就在這一年,超微電腦毅然購入大量英偉達芯片,生產出組合其GPU的新型服務器推向市場。從此,英偉達芯片哪怕是供不應求,也是優先滿足超微電腦。英偉達的芯片“保供”,是超微電腦敢于擴大產能、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的重要信心來源。

    超微電腦總裁兼CEO梁見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說過,他與黃仁勛有著“數十年的交情”。

    與黃仁勛9歲就隨父母移民美國不同,梁見后直到大學畢業以前都生活在中國臺灣——1958年出生,1978年畢業于臺北工業專科學校電機工程科,后在臺灣工業技術學院電機系獲得學士學位。

    梁見后1984年赴美國得州大學阿靈頓分校電機工程系進修。畢業后,在幾家電腦公司工作。1993年夏天,梁見后與妻子劉秋珠攜手創業,在美國硅谷創立超微電腦公司。劉秋珠至今仍是公司副總裁和董事會成員。

    超微電腦最初是從事主板設計業務,做電腦定制服務,后續逐漸增加服務器業務。2022年,梁見后決定全面轉向以高速算力為主賽道的AI服務器領域。正是這一年,他與黃仁勛在華人友誼基礎上建立了深厚的業務關系。

    2023年,智算中心興起,超微電腦又率先主攻液冷路線。今年以來的大型數據中心發展趨勢表明,這一戰略轉型為超微電腦在AI服務器技術方向上再次贏得了先手。多家機構發布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50%以上的大型數據中心將應用液冷技術。

    超微電腦總部位于加州圣何塞,在地理位置上與位于圣克拉拉市的英偉達總部,僅相距15分鐘車程。

    值得一提的是,梁見后有三個弟弟,分別創辦了不同的科技企業,均為超微電腦的供應鏈企業,但梁見后對他們要求都極為嚴格。

    人工智能熱潮會不會“冷一冷”?

    最近一段時間,披露最新的季報時,谷歌、微軟、Meta、亞馬遜的管理層均透露將“繼續加大AI投入”。今年上半年,微軟、谷歌、亞馬遜和Meta資本支出增加了50%,總額達到1060億美元,很大一部分是投向AI基礎設施建設。

    但上周五、本周一和周三,多家美國人工智能巨頭股價出現調整。除了由于公司本身業績不及預期之外,資本市場還出現了一些疑慮:火爆了兩年的人工智能概念,是否因為存在泡沫而被高估?

    8月6日,全力殺入AI PC的戴爾科技被曝約裁員12500人,其中包括重建一個專注于AI產品和服務的團隊。

    此前,當地時間8月1日,英特爾公司宣布削減超1.5萬個工作崗位,相當于員工總數的15%。

    國內一家頭部AI服務器企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熱門產業從發展走向成熟應用,普遍會經歷泡沫產生與去化的過程,人工智能也不例外,不過目前股價只是波動。“AI肯定會深刻改變社會,當前還不到‘泡沫’的程度。從產業角度來看,國內外也會呈現不一樣的發展形勢。”他說。

    IDC中國分析師杜昀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人工智能領域正在風口上,除了技術開發者和使用者之外,投資者也是重要參與群體,在整體快速向前發展的過程中,避免不了有些產業泡沫。

    “生成式AI之前的增長點主要集中在訓練側,目前而言,除去個別大模型公司會有更高的算力需求,一個千卡集群就能完成大部分的訓練任務。”杜昀龍認為,行業未來的增長空間依然比較大,主要集中在邊緣推理上。

    國都證券投資顧問陳兆凌則認為,美股前期AI熱潮炒作已較為充分,漲幅過大的品種業績若不符合預期,股價短期或有大幅波動。

    超微電腦在享受AI紅利的同時,也不免被擔憂是否過于依賴AI。此外,與行業龍頭英偉達存在強綁定關系,超微電腦也不免受到英偉達相關業務動作的影響。梁見后在財報交流會上表示,產品延期是常規事件,考慮到公司的液冷解決方案會拓展和提供給其他客戶,公司預計基本不會受到英偉達Blackwell芯片延期影響。

    截至發稿,超微電腦美股盤前跌幅1.81%。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所周知,CANSLIM法則是美國投資家威廉-歐奈爾(William O‘Neil)的投資策略體系。該法則認為,所有的歷史牛股在暴漲之前會呈現出七個特征,即C(可觀或者加速增長的每股收益和每股銷售收入)、A(年度收益增長率)、N(創新,新公司、新產品、新管理層等等)、S(市場需求),L(行業龍頭),I(機構投資者的認同度)和M(市場走勢,代表擇時),簡稱CANSLIM。

    今年迄今為止,超微電腦(SMCI.US)已累計上漲近300%,持股者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盡管如此,如果投資者以CANSLIM法則來衡量,該股漲勢或許遠不止于此。

    超微電腦簡況

    熟悉超微電腦的投資者都知道,該公司的業務戰略圍繞著向廣泛的行業提供高性能、節能的服務器解決方案。該公司產品針對計算需求苛刻的行業,如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等領域。

    超微電腦以其在應對服務器組件市場新發展方面的靈活性而聞名。考慮到該公司與行業關鍵參與者之間眾所周知的聯系,他們有能力在競爭對手之前獲得使用最新CPU或其他先進技術的產品。此外,該公司的服務器解決方案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允許客戶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定制系統。

    為了保持領先地位,超微電腦在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事實上,用于研發的資金與收入的增長同步加速,達到53.9%(截至2023年12月為1.088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7070萬美元)。

    超微電腦是否滿足CANSLIM標準?

    首先,以C特征衡量,超微電腦屬于收益強勁且不斷增長的公司。

    最近公布的財報顯示,超微電腦盈利增長異常強勁。從年度數據可以看到,該公司每股收益同比增長逾118.2%(2022年為5.54美元,2023年為12.09美元)。如果以季度衡量,該公司截至12月的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則達到5.47美元,較上年同期(3.31美元)增長65.3%。

    雖然展望下一季度,每股收益預計在5.40美元至5.55美元之間,以中位數計算僅增長0.1%。但考慮到人工智能市場的整體增長,最終結果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性高于預期。最重要的是,該公司有實現超預期業績的歷史。

    超微電腦也滿足A特征,營收實現顯著增長。

    該公司的財報顯示,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29.9%(2023年為92.528億美元,2022年為71.135億美元),按季度算則增長103.2%(截至2023月12月的季度為36.649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18.032億美元)。

    展望下一季度,該公司預計凈銷售額將在37億至41億美元(中值為39億美元),較第一季度增長約6.5%,同比增幅則高達204%(上年同期為12.833億美元)

    同樣地,超微電腦也符合N標準。

    英偉達(NVDA.US)全球合作伙伴副總裁Kevin Connors此前談到了該公司首款數據中心GPU的推出,其中提到超微電腦是主要合作伙伴之一,兩家公司共同開發了一個工作系統。根據Kevin的說法,雙方關系依然“牢固”。

    超微電腦在最新一季度財報中提供了這種緊密關系的證據,其中指出:“與NVIDIA GH200 Grace Hopper和Grace Superchips的持續開發使其能夠占據市場領先地位。”

    此外,該報告進一步證實,超微電腦已與英特爾(INTC.US)和AMD(AMD.US)建立了牢固的關系。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正在開發“NVIDIA H200/B100、AMD MI300X和Intel Gaudi3的下一代AI設計”。

    S,即需求方面,超微電腦無疑擁有強勁的市場需求。

    當前節點下,人工智能在許多方面的應用推動著對數據中心GPU的需求。Future Market Insights的一份報告稱,到2034年,數據中心GPU需求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2.2%。

    由于超微電腦與市場領導者建立了良好的聯系,因此有理由預計該公司的增長軌跡將與英偉達相一致。此外,正如季度財報中所暗示的,由于與GPU行業的其他兩家參與者的聯系,該公司有望獲得額外的業務。

    最重要的是,季度財報中展示的營收增長表明了對該公司產品的強勁需求。

    L,即市場領導能力,據超微電腦的網站介紹,Charles Liang于1993年創立了該公司,并一直擔任總裁、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主席。對投資者而言,這可以說是一個極好的加分項。另外,還有其他知名人士在該公司工作了很長時間,例如Wally Liaw。從事該行業30多年,Liang和Liaw對該行業了如指掌。顯然,兩人都是該行業的資深人士,并且已經證明了他們檢測變化風向的能力,正如超微電腦目前在該行業的地位所證明的那樣。

    最后一點,內部人士大量持有股票總是一個有利的信號。就超微電腦而言,內部人士持有33.09%的流通股。

    在I方面,機構投資者也對超微電腦給予了認同。

    據估計,機構投資者持有超微電腦約62.14%的股份。這意味著該公司的很大一部分所有權來自投資機構、養老基金和對沖基金等實體。

    提振該股的還不止于此:本月初,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宣布,將超微電腦納入標普500指數,這一變化將在3月18日周一開盤前生效。

    還應該注意的是,散戶投資者持有該股股份比例依然很低,僅4.77%。

    最后,從M,即市場表現來說,超微電腦所處的行業依然健康。

    有無數的估計表明,人工智能在許多行業的應用將大幅增長。超微電腦的產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增長,這一點無需進一步解釋。正如英偉達CEO黃仁勛所說,人工智能正處于一個轉折點,也就是說,在他看來,從這一刻開始,企業將以更快的速度采用人工智能工具。

    估值考慮

    雖然超微電腦在許多估值方面的指標確實讓投資者猶豫,但事實上有其他相當多的數據支持著該公司。

    其中一個比率是債務權益比,僅為12.2%。極低的負債率表明,該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未來將能夠擴大生產和研發,并有望為股東帶來回報。

    從下表也可以看出,與領導者,如英偉達相比,超微電腦許多常見的估值矩陣表明其估值較低。

    英偉達的市盈率顯著更高,但這與其更大的市場規模和品牌知名度相符。不過,鑒于超微電腦與英偉達以外的供應商有聯系,該公司有營收加速的空間。

    較高的市凈率表明該公司的股票價值高于其賬面價值。但英偉達的市凈率持續上升,這很可能表明其有更高的增長前景。

    最后,一個值得關注的比率是市售率。該比率表示投資者為公司每一美元的銷售額支付的金額。一般來說,較低的數字意味著該公司的價值被低估。這是因為這表明投資者為每一美元的銷售支付的價格較低,這可能意味著買入機會。根據這個數字,超微電腦明顯比英偉達更便宜。

    風險

    但正如上述所提到的估值指標,大量數據凸顯了超微電腦當前的高估值。

    例如,目前該股的市盈率為80.51,遠高于行業中位數23.12和該股5年平均水平15.77。并且,超微電腦被納入標普500指數的消息已經公布了一段時間,不少投資者和機構都認為利好因素已經被充分消化。

    不過,如果堅守以CANSLIM法則選股,即投資高增長的股票,并在見頂時賣出,那么,相信在人工智能達到飽和點之前,超微電腦還有很大的上行空間。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

    天市場繼續弱勢震蕩,成交量6000億出頭,昨晚美股高開低走一路向南,市場還是擔心衰退風險尚未交易完畢,都比較謹慎。

    昨天美股超微電腦暴跌20個點,主要是因為財報不及預期。

    銷售收入53.08億美元(YoY+143%,QoQ+37.9%),指引為51-55億美元,市場預期為53.27億美元;凈利3.54億美元(YoY+82.8%,QoQ-12.2%),市場預期為4.91億美元。

    收入基本符合預期,但凈利潤比預期低很多,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競爭惡化了。

    超微電腦是英偉達的服務器組裝代工商,過去一段時間也是美股的大牛股,跟著英偉達,營收和利潤都是成幾倍的增長,毛利率也從11%做到17%。

    后來戴爾也進來了,股價也一度是上漲的,但后來兩家為了競爭份額,打起了價格戰,戴爾只要8%的利潤率就做。

    再后來惠普也進來了,價格戰愈演愈烈,最終三家一起跌,可見內卷并不是中國特色,只要競爭格局夠差,在哪都一樣。

    服務器組裝對應國內的像浪潮信息、高新發展(華鯤振宇)等企業,且不說他們不像超微電腦近水樓臺先得月,即便國產算力服務器真能放量,他們也賺不到大錢,因為國內內卷更超國外,最終大概率是增收不增利。

    ————

    今天市場討論比較火熱的是維生素板塊,起因7月份是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的工廠發生爆炸,供給側出現巨大缺口,隨后維A維E價格暴漲。

    A股像新和成、浙江醫藥等都是直接受益,我傾向于認為這輪維生素漲價行情遠未結束,不過周期股的投資難度遠超我的能力范圍,我沒打算參與。


    其他消息:

    1、盛美上海半年報。24Q2實現收入14.8億元,同比+49%;歸母凈利潤3.63億元,同比+17.7%。

    又是一家半導體設備企業,二季度營收、利潤突然大增,繼續跟蹤關注半導體板塊的業績。

    2、諾泰生物大跌。主要是因為諾和諾德公布的二季度業績,利潤低于預期,并下調了全年的利潤預期。

    諾泰生物當下38倍的估值,我覺得作為一個原料藥生產企業,估值還是高了些,此前由于產能布局有前瞻性,選到了一個比較好的賽道,就擔心后面競爭會惡化。


    實盤(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今日-5w,24年-110w。

    我是“零基礎投資”,邏輯、觀點、實盤,期待你的關注。

    請多點“在看”,也可以在主頁右上角點擊“設為星標”,感謝大家的支持!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