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最近一段時間,受限于個人的情況,每天需要按時來回兩地通勤50公里左右,往返時間不固定,但手上時不時的會有一些工作需要持續進行。之前是在工作的地方有一個工作電腦,在另一個地方新組裝了一個小電腦,臨時的一些工作文件就直接放網盤,這邊上傳、那邊下載,體驗也就那樣。
但工作電腦里放了很多資料,無法全部上傳到網盤,工作的時候還需要時不時的翻找一些資料、查詢一些數據之類的,這時候的體驗就更差勁了,只能借用一些遠程桌面之類的軟件,配合一些智能插座、設置上電開機來使用,體驗也很不好。
后來想著,把工作電腦縮減一下體積,在需要通勤的時候拎著就走,是不是能從另一個角度解決通勤之后工作效率降低的問題。主機試著組裝了一下,但是那個重量,簡單拎一下還可以,拎著通勤就完全沒這種可能了,手很累。筆記本也差不多同理,面積還大,重量也不輕。然后,蘑菇看到了零刻的迷你電腦主機,直接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巴掌大的面積,不到500g的重量,配個保護袋,就可以輕松的扔到背包里,特別方便。硬件配置方面有多種選擇,其實主要就是選擇處理器,如果平時辦公需求多一些,intel的i5處理器就完全夠用了,如果還想多玩點游戲,AMD的7840HS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主流網游是可以輕松暢玩了。蘑菇這里選擇了英特爾i5-12450H的版本,搭配16GB雙通道內存和500GB的固態硬盤。
二、零刻SEi12高性能迷你電腦主機千禧灰 開箱
▼包裝盒的體積也非常的小巧,剛收到貨的時候都沒意識到這么小的快遞盒里裝的是零刻,還以為是其他的東西。
▼包裝盒的外觀配色設計的很有意思,采用經典的藍白配色,上部有一個數字8的字樣,代表著處理器的8個核心,底部是系列名稱。
▼包裝盒的背面有詳細的參數表,處理器型號、內存容量、固態硬盤容量都標注的很清晰。
▼包裝配件很豐富,除了主機本體和電源適配器之外,還附贈了一個轉接支架和兩根不同長度的HDMI視頻線。
▼電源適配器給的功率很充足,額定輸出19V 5.26A 100W,可以輕松滿足12450H的功率需求。
三、零刻SEi12高性能迷你電腦主機千禧灰 外觀
▼這臺小電腦的外觀非常漂亮,正面有一大塊布藝造型,可以提供非常出色的進風效果的同時,還讓主機整體的風格非常的居家。
▼右下角有一個小標簽的設計,上面有型號SEi。
▼迷你電腦主機的前部是IO面板,從右到左依次是開機鍵、音頻接口、Type-C接口和兩個USB 3.0接口,另外還有一個恢復BIOS的針孔按鈕,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戳一下。
▼迷你電腦主機的側面,是金屬格柵,用于進風、出風,方便給主機內部的硬件散熱。
▼迷你電腦主機的尾部,上部是一層大格柵,內部可以清晰的看到散熱鰭片,底部是一些其他的接口,從左到右依次是千兆Lan口、兩個USB 2.0接口、一個DP和一個HDMI視頻輸出接口和一個DC供電接口。視頻輸出接口標配兩個,平時可以輕松實現雙屏顯示輸出。
▼迷你電腦主機的背面,是一整塊的鋁合金背板,表面有非常細膩的噴砂處理,質感很不錯。兩側是大面積的防滑墊,方便主機平放的時候穩固。金屬背板的右上角,設計了一個橡膠提手,方便打開背板。底部是兩個螺絲孔位,配合標配的支架,可以輕松固定在顯示器的背面。
▼主機的尺寸非常的小巧,單手可以輕松握持,平時放在包里很輕松。
▼主機實測重量在466g,比現在的手機重不了多少。
四、零刻SEi12高性能迷你電腦主機千禧灰 拆解&組裝
▼迷你電腦主機的拆解很簡單,方便升級、替換硬件,蘑菇準備弄一個4T的M2固態、一個4T的SATA固態,讓存儲空間更大一些。
▼擰下四顆固定螺絲,金屬背板就可以輕松拆掉,然后就可以看到一個2.5英寸的硬盤固定位,中間還有一個主機散熱風扇,右側的SATA接口下面有一個金屬輔助散熱件,給下面的M2固態硬盤散熱。
▼取下塑料覆蓋件,可以直接看到迷你電腦主機的小主板,左側是兩個DDR4的內存插槽,右側是一個M2固態硬盤,標配的固態硬盤是500G的英睿達的P3Plus。
▼固態硬盤的下面,還有一張無線網卡,intel的AX200,支持WIFI 6和藍牙5.2。
▼把主板反過來,可以看到一個雙熱管、單風扇的散熱模組,這個散熱模組壓12450H處理器還是很輕松的,熱管短粗,散熱鰭片都是銅制的。
▼如果不需要移動的話,這個主機可以非常輕松的固定到顯示器的背面。
▼配合標配的金屬支架,迷你主機可以輕松固定到顯示器的背面。
▼固定好之后,迷你主機頂部的IO接口和按鍵都是朝上的,日常插拔很簡單。
▼平時開機也很容易摸到開機鍵,另外就是可以設置上電開機,按插排的電源,自動啟動迷你主機和顯示器。
五、零刻SEi12高性能迷你電腦主機千禧灰 測試
▼整機配置一覽,處理器是12450H,內存是8G*2 3200MHz DDR4,固態是500G的英睿達P3Plus。
▼簡單跑個整機測試,整機得分85.9W,其中處理器單獨得分45.3W,性能很強。
▼英特爾的i5-12450H,4個大核、4個小核、12線程,三級緩存12MB,單核最大睿頻4.4GHz,硬件規格表現不錯,日常完全夠用。
▼簡單跑個CPU-Z的性能測試,單核得分691,多核得分3946.8,性能不錯。
▼跑個Cinebench R23,單線程得分1549,多線程得分8703,很給力。
▼內存頻率3200MHz,時序22-22-22-52。
▼簡單跑個內存性能測試,內存讀取速度46187MB/s、寫入速度46898MB/s、復制42688MB/s,延遲97.8ns,還不錯。
▼固態硬盤,全新的,接口可以輕松跑到PCIe 4.0 x 4,支持最新的NVMe 1.4。
▼簡單跑個性能測試,順序讀取速度4836MB/s、順序寫入速度1915MB/s,4K讀取64.91MB/s、4K讀取速度307.44MB/s,表現不錯。
▼跑個3Dmark的測試,Fire Strike模式,顯卡單獨得分2911,分數可以,在1080P下玩點網游還是輕輕松松的。
▼LOL英雄聯盟,2K分辨率,大亂斗模式,泉水游戲幀數在83幀左右,還不錯。
▼日常團戰的情況,游戲幀數也能保持在70幀左右,可以流暢的玩,沒啥問題。
▼散熱測試,日常待機情況,室溫在18℃左右,處理器溫度在53℃左右,固態硬盤44℃左右。
▼簡單跑個CPU-Z的壓力測試,處理器功耗在32W左右,大核心睿頻3.3GHz、小核心睿頻2.7GHz,溫度在81℃左右,固態硬盤溫度在48℃左右,散熱不錯。
▼單烤FPU測試,處理器功耗在35W左右波動,大核心睿頻3.2GHz左右、小核心睿頻2.5GHz,溫度在82℃左右,固態硬盤溫度在50℃左右,散熱表現不錯。即使是滿載的情況,主機也非常安靜,聽不到什么聲音。
▼滿載的時候,整機輸入功耗在66.8W左右,功耗表現不錯,很低。
六、總結
零刻這款SEi12高性能迷你電腦主機的整體表現非常不錯,蘑菇個人非常喜歡,這臺主機的體積非常小巧,重量也十分輕盈,日常可以非常方便的放進包里。日常通勤幾乎沒有什么壓力,很輕松,完美!
性能方面,有多個配置可以選擇,蘑菇根據個人的需求,選擇了12450H的版本,內存是8GB*2 3200MHz的DDR4內存,以及500GB容量的M2固態。后面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升級下硬件,換成16GB*2的內存,M2固態硬盤也換成大點的的,還能再拓展一塊2.5英寸的SATA固態,可以輕松當成主力機使用。
如果是有一定的游戲需求,平時想玩個游戲之類的,蘑菇個人建議選擇買處理器是7840HS的版本,核顯性能更強,在1080P分辨率下,可以流暢的玩很多游戲,例如吃雞之類的。
不過蘑菇不需要,只是用來辦公、干活。平時在干活的時候,可以把需要的一些資料都放在里面,到點下班回家,然后再家里連接上顯示器、鼠標、鍵盤,完美繼續之前的工作,體驗很不錯。
當然了,對于某些對家里空間比較敏感的用戶,直接把主機掛在顯示器后部,也是可以的,完全不占用空間。
謝謝大家!
The End
迷你世界中有多種模式給予玩家們選擇,比如創造模式、生存模式和冒險模式,每一種模式都有不一樣的意義,能給玩家帶來不一樣的游戲體驗,如果從 中選擇一種模式,小雯會偏向于創造模式。
在創造模式中玩家則是主宰,不需要花費時間在收集資源上,你只需要發揮腦洞,資源從不用擔心,除外在創造模式中你能體會什么叫主宰,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都不會攻擊你,無盡的資源、沒有傷害值,很多玩家都愿意在創造模式中游戲,只是創造模式真的僅僅是表面看的那么簡單嗎?相信還有些隱藏的不同你并不了解!
挖礦,是在座的每一位玩家都要經歷的事情,當然,除外你一直在創造模式中便不需要。那么在礦洞中有無限的資源等著我們挖掘。
雖然在創造模式中資源無限,但難免改不了以前的習慣-下地挖礦,每當習慣了某個時間段去挖礦,最后你卻會發現,根本就挖不到礦,盡管你遇到鳳毛麟角的鉆石,也只能敲碎,而不能獲取。
多了個“電腦按鈕”?電腦有多少按鈕不是早已制定,沒有辦法做任何更改了嗎?為何現在在創造模式中會多出一個按鈕呢?
原來多出的按鈕所指的是鼠標的中鍵,在創造模式中如果你按下鼠標中鍵,那么你多了一項“復制功能”,能快速的將你手上的資源復制到物品欄上,不知道這個技能有多少玩家知道呢?
無論你是外出探險還是前去搭建某個物品時,都需要外帶很多物品出發,如果你是在生存模式中你總是會有這么的一個煩惱,那就是背包容量不夠,根本無法將一些必須品外帶,從而為后面的道路添加一定的麻煩。
那么在創造模式中,你從不用擔心背包容量問題,因為背包容量無限大,但背包問題解決了,隨之又伴隨著其他問題,那則是當你背包不小心敲壞,瞬間拾取功能會將資源全部拾取,到最后你再也分不清了。
在創造模式中武器也有很多種類給予玩家們進行選擇,不同的劍有不同的作用,其中常用的則是弓箭了,利用遠程射擊道具,將你想要的物品射擊,并且射出去的弓箭還可重復使用。
更重要的是,當你射擊的時候并不需要箭也可射擊出箭,你問什么我也不知道,這只是迷你世界的一大特性罷了,不過就算如此,貌似也沒有太大的用處,畢竟在創造模式中,一切都是和諧的。
好了小伙伴們,創造模式中的隱藏小知識你了解嗎?隱藏按鍵是關鍵,不知道你們是否都知道創造模式中的小技巧呢?除外你認為還有哪些好玩的技巧,歡迎在下方留言處分享。
在前面:
長期以來,我家里的電腦系統構成都是筆記本拓展到顯示器;可在我上月末出差帶著筆記本要用的時候,卻發現用了近10年的華碩BU201性能跟不上了,甚至屏幕顯示也出了問題、好幾個按鍵直接失靈了,回來后扔給電腦店維修的報價直接無語。
沒有電腦的日子,這能行嗎?必須不能忍啊!既然注定壽終正寢,重新買臺新筆記本深思熟慮了好幾天,如今這個加上無線鍵鼠也能湊合著作為應急,且自身更多時間是在家里辦公娛樂,沒必要再掏大價錢筆記本換新。
既然不考慮筆記本,那臺式主機?低頭看看那臺塵封已久的大個頭,傳統臺式主機體積大、功耗大的弊端,跟現有的桌搭與環境都格格不入,要不為何長期用筆記本拓展顯示器呢?既想像筆記本一樣輕便低耗,又要臺式主機的性能,該如何抉擇?
好在朋友給我支了一招,那就是當下熱門的迷你電腦。最終我選擇迷你電腦領域知名度很高、用戶與新媒體中口碑最好的零刻SEI 12 (12450H)。
作為一款定位在主流的迷你電腦,零刻SEI 12 不僅采用了英特爾第十二代酷睿平臺,令我平時辦公、圖/視頻編輯和影視游戲娛樂等方面得到滿足,最重要的是它性價比高啊!準系統版本1490/16+500版本1885/16+1TB版本1995,像我這種家里隨時都有一對閑置硬盤/內存的人,只需要稍學習系統安裝,相當于千元冒頭就輕松解決,我覺得足以堪稱最佳升級方案。
相比較于原來筆記本拓展的方案,入手了零刻SEI 12后,它到底給我辦公、影音、娛樂方面帶來哪些變化呢?是真正做到我所期待的物超所值,還是失望而歸呢?在此,我從零刻SEI 12“桌搭布局中的變化、散熱與硬件配置、性能跑分、各種環境用途中的感受”與大家分享,希望給小伙伴們一些參考。
【顏值&功能口-給桌搭布局帶來的變化】
由于我的桌搭布局是建立在白色的1.6m升降桌上,在挑選配件的時候更多地偏向于淡色系,所以在零刻SEI 12藏青色/千禧灰配色之間毫無思考地選擇了后者。拿到手后它也沒有讓我失望,整機采用“ABS塑膠外殼+金屬進風網+金屬底殼+包布工藝面板”,不僅比純ABS塑膠更有質感,拼搭組合的效果也比純金屬的冰冷有了更輕奢高顏值的表現。
除了顏值高、透氣性好、散熱性強,零刻SEI 12僅為126*113*42的個頭更討人愛,它也就相當于常見的電視盒差不多大,卻帶來了不輸臺式主機的性能,太神奇了!
在零刻SEI 12的前面板上,它提供了1個RTC Key孔,2個USB 3.2 (10Gbps)、1個Type-C(10Gbps)、1個3.5mm AUX接口和電源開關按鍵(含狀態指示燈)。如此豐富的前置接口組合,給我平時使用存儲媒介數據交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僅不用低頭找接口,還有著高效傳輸的一面,幾G的4K/8K視頻資源能快速地傳輸完成,具體快到什么地步?一會給大家揭曉。
而在零刻SEI 12背面板上(由左至右),除了散熱口,還看到下方羅列整齊的1個千兆LAN、2個USB2.0(480Mbps)、1個支持Max 4K 144Hz的DP1.4 、1個支持Max 4K 60Hz的HDMI2.0和DC電源接口;此外,零刻SEI 12還內置Wi-Fi 6(2.4Gbps)和藍牙5.2,因為前面板的高速接口已經滿足日常大格式傳輸的需求,背面2個USB2.0我是連接打印機和鼠標接收器,鍵盤與音響用藍牙連接,網絡則接入AX9000的Wi-Fi 6,在打造無線為主的桌搭布局中簡直無往不利。
而除了擺放在桌面上,零刻SEI 12還配備了專屬的壁掛式支架,將其固定在顯示器背面/懸臂,能極大地減少了桌搭中線材布局帶來的凌亂。在零刻SEI 12高顏值和方便接入各種媒介的需求下,我的選擇是擺放桌面,小巧的身板并不會占據過多空間,放在增高支架下方,搞定!這不比頭疼傳統臺式主機放哪里、線材怎么走要輕松簡單嗎?
【拆機-看看我關心的散熱行不行】
必須要說的是,日常如果只是簡單地瀏覽下網頁、聊個天我不會擔心啥!可在圖片/視頻的渲染時,如果散熱不行那可是要命的,不小心就功虧一簣!所以在選擇迷你電腦的時候我對此非常上心。
我覺得電腦這種設備,口碑的好壞=品質+性能+做工,這從零刻SEI 12拆機后的功能布局分區與結構布局不難看出。它采用的是“靜音風扇+導熱管+鰭片”方案保障設備的穩定運行,給CPU帶來高效散熱,還有著安靜運行的靜溢表現。
由于嫌麻煩,我直接入手了預裝windows 11專業版系統的16G+500G版本,到手后直接增加一塊2.5寸sata硬盤,將其直接安裝到帶有MSC技術的盤位(最大2TB)上非常簡單。比起不專屬散熱設計的拓展槽,零刻SEI 12在MSC技術的加持下通過系統風扇引導空氣流動,進而帶走內部熱量,有效降低DDR和SSD等部件溫度,金屬底板的導熱性也給增設的硬盤散熱提供了不小的提升。
而通過魯大師對零刻SEI 12進行溫度測試也不難看到,在開啟散熱壓力測試后,CPU/GPU的溫度因CPU使用率的滿載溫度明顯提升,但始終保持在良好的范圍內,而硬盤與主板溫度基本上沒有變化,整體非常平穩。
在散熱風扇的噪音表現方面,我直接把手機幾乎貼著零刻SEI 12進行測試(沒法子,就住在馬路邊上)。在正常設備運轉的時候,零刻SEI 12的音噪基本在25-30dB之間,最高的65dB是忽然有車子經過,基本上能夠保持在一個耳語的風噪范圍。
在視頻渲染的過程、CPU滿載下,零刻SEI 12的風噪也能控制在32-35之間,最高的43dB依然是因為外部因素。通過正常和滿載兩種工作狀態下的風噪測試,不然看出零刻SEI 12真的非常安靜,不說臺式主機,比筆記本的散熱都要強,要知道我原本用筆記本渲染的時候還得加上外置散熱,就這樣也能夠感受到呼啦啦的風噪,在零刻SEI 12則沒有出現此類問題。
【內存&存儲-數據交互能不能讓我滿意】
再來看看零刻SEI 12的存儲與硬盤,這款迷你電腦配備的是2*8G/DDR4/頻率3200MHz的英睿達內存和型號為英睿達P3 Plus的M.2 NVME2280規格500GB SSD(可自行更換最大2TB),兩者均為英睿達出品。雖從內存性能來說DDR4比DDR5要弱一絲,可DDR4自身的性價比也是看得到的,且零刻SEI 12的內存插槽單通道最高可支持32GB,雙通道可支持64GB,對于我日常辦公、圖像/視頻處理、影音娛樂等都是足夠的。
從CrystalDisk硬盤測試的結果來看,這塊英睿達M.2 2280 NVME規格的500GB SSD,給出的成績是讀取4842.77MB/s、寫入1920.08MB/s,隨機4K讀取速度57.53MB/s,寫入速 度336.20MB/s。
更直觀的表現在于大格式文件的傳輸上,我根據自己平時習慣,在零刻SEI 12的Type-C口接入10Gbps的移動SSD,并模擬了一個16GB的4K/8K視頻傳輸文件到零刻SEI 12。從結果能看到,傳輸的初始速度就達到了763MB/秒,最高速度為809MB/秒,16G大格式文件用時僅為約20秒,如此表現給我數據交互帶來的是更省時高效。
【關鍵核心-intel Core i5-12450H夠不夠用】
處理器作為電腦的關鍵核心,它的性能與日常使用息息相關,很多朋友駐足迷你電腦門外就是基于這一點。通過CPU-Z不難看出,零刻SEi12 搭載了intel Core i5-12450H處理器+1.2GHz UHD顯卡 48EUs;其定位是H系列中端,帶有4個性能內核(P 核心、Golden Cove 架構)+ 4 個高效核心(E 核心、Gracemont 架構)共 8 個核心(八核 CPU),且P 核支持超線程,與 E 核結合后支持 12 個線程,睿頻頻率至高可達4.4GHz。
從CPU-Z的測試分數也能看到,它的單處理器測試分數為602.1,多處理器測試為3705.5,雖然與官方數據有出入但并不大,畢竟測試這玩意一個版本一個數,有想法的朋友建議多找找零刻SEi12 相關測試內容以作參考。
這個處理器不僅可以滿足我平時多任務處理,它出色的圖像表現能力,在面對圖片/視頻渲染的時候表現得很優秀。實際的視頻渲染就很好地表現出了該處理器的性能,平時渲染要關閉各種應用,如今在多任務的渲染環境中,雖然CPU已經滿載,可內存與GPU利用率很低,后者全程保持在8%,整個渲染過程流暢不卡頓。
【軟件測試&跑分-對總體性能來個直觀了解】
像電腦這種設備,用各種軟件測試從而更直觀地了解性能,幾乎已經是常態;前面固然了解了零刻SEI 12散熱、風噪、存取速度和CPU的性能,但它的總體性能依然還是得靠軟件測試。來看看零刻SEI 12在幾個常見的測試軟件中,能帶來什么樣的跑分成績呢!
通過魯大師跑分,零刻SEI 12的綜合性能得分848892分,其中CPU得分為434138分,顯卡得分為57178分,內存160363,硬盤197213。從跑分成績來看,零刻SEI 12在的CPU與GPU有著很強的性能表現,雖說與官方測試的871878得分有一定的出入,但跑分這玩意軟件版本與環境因素影響太大,這點數據差我還是能夠接受的。
在3DMARK 11的測試結果中,零刻SEI 12的成績為4264分,其中顯卡得分3759分。
而在生產力表現最直接的PCMark 10測試中,這款迷你主機綜合得分為4265,其中應用程序啟動分8361、視頻會議分4528、網頁瀏覽分9264、電子表格分5980、文檔編寫分4474、照片編輯分6453、渲染與視覺化分3446、視頻剪輯分5209;在常見基本功能、生產力、數位內容創作上,零刻SEI 12交出了不錯的答卷,不僅能滿足處理表格、上網等常規需求,而且運行PR、Ae、DaVinci Resolve、Cinema 4D、KeyShot、Blender和Adobe等大型行業軟件都沒問題。
【用事實說話-零刻SEI 12給我帶來了哪些變化】
OK,各方面情況都已經完全了解了,與原來的筆記本拓展相比,說說零刻SEI 12給我帶來什么。
我對多屏異顯早就向往已久,在平時多窗口/程序處理中,切換來切換去真的很麻煩,如今在零刻SEI 12的雙屏異顯支持下輕松實現;在處理器的優秀性能加持下,不管是同時渲染視頻+PS修圖+觀影追劇,還是同時打開多個文檔+網頁等等,多任務的處理給辦公帶來了更高效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了生產力。
除了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更明顯的改變在于零刻SEI 12對4K/8K的資源處理表現。平時在測試一些顯示器的時候,不可避免要通過樣片去測試,可筆記本在面對4K的時候勉強還行,8K……算了吧!零刻SEI 12強大的視頻解碼性能和出色的圖形表現能力給我帶來的是,在播放4K樣片的時候CPU利用率全程在8-15%以內,GPU利用率則為25-55%之間,內存利用率7.3%。
若說4K樣片的差別還不算大,那緊接著的8K樣片就極其考量零刻SEI 12了。從實際表現來看,零刻SEI 12在播放的時候CPU利用率全程在10-35%以內,GPU利用率則為35-70%之間,內存利用率8.5%。除了數據,最直觀的莫非整個樣片在播放中的流暢與音畫同步效果,這是筆記本做不到的,在面對此類樣片的時候卡頓、音畫不同步是常有之事。
除了圖/視頻編輯、文檔和多任務處理、4K/8K樣片測試,平日里少不得會用電腦玩玩游戲。雖說零刻SEI 12的定位并不是發燒游戲級,但像《英雄聯盟》《cs go》《CF》這些要求不高的游戲還是可以的。如我玩《CF》的時候,就沒有感受到性能拖后腿,整個體驗很流暢。
哪怕是《英雄聯盟》這種畫面渲染更高的,只要分辨率設置為1080p,玩起來也沒問題,零刻SEI 12很好地滿足了我日常辦公和娛樂游戲需求。
【零刻SEI 12 (12450H)上手綜述】
除了以上的種種,零刻SEi12 30天試玩包退包換、180天以換代修、1年整機保修、3年主要硬件保修和終身在線技術支持的品牌保障,更給我買前增添了不少信心;且零刻是少有的不管入手渠道來自哪里,只要主板螺絲防拆標簽未損壞且為國行帶條碼,出了問題都能聯系客服進行質保。相比較哪些售后要求各種證明的品牌,零刻真的是良心多了。
唯一要吐槽的點,是零刻SEi 12的硬盤拓展槽是sata口,沒有額外可更換為M.2接口的配件,讓我手上好幾塊閑置的M.2硬盤無用武之地,如使用需要自行更換為相應的M.2接口配件或M.2轉sata模塊。
不可否認的是,比起搭載獨立顯卡的傳統臺式主機,迷你電腦核顯性能上要弱了不少,就如玩游戲只能開1080p,但零刻SEi 12在配置、性能和性價比上卻有著筆記本電腦與傳統臺式主機所不具備的優勢。它的小巧高顏值的個頭能夠輕松地用在主流極簡桌搭布局中,Wi-Fi6+藍牙5.2更迎合了無線為主的傳輸方式,且自身的處理器能力、GPU性能、散熱表現和高效的數據傳輸表現,在以辦公為主的環境中都如魚得水。
好了,以上是我上手零刻SEI 12 (12450H)迷你智能電腦后的使用分享,面對同樣的問題你會選擇配置臺式主機還是換新筆記本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記錄我的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