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SMZDM.COM|首席生活家 我們一起捉水母
大家好,水母又和大家見面了!
“NIPPON cat6類網線和網口模塊,電信200M非對稱寬帶,NETGEAR R9000夜鷹X10路由器這一套組合下,看到了家里60寸的夏普電視看視頻又卡住不動了,只見老爹熟練的拔掉了小米盒子的電源線又熟練的插上了,屏幕緩緩的又出現了GITV的字樣...水母知道這臺小米盒子的大限已到,該換了。”
智能電視盒子依然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選擇,除去部分市場上的網絡品牌電視,如:小米、微鯨、酷開等以外很多主流品牌的智能電視用戶依然會選擇使用電視盒子觀看。
主要有這幾點:
LG WebOS 2.0,Samsung Tizen等的系統限制或是入門級、老型號智能電視配置較低不能滿足使用。
部分智能電視遙控器依然較為傳統,不夠好用,系統也不夠美觀易用,交互也不夠舒服。
電視是非智能電視,需要使用智能電視功能。
目前主流智能盒子價格都不算太高,體驗電視盒子的附加功能。
其實使用電視盒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安卓系統難免會有死機的時候,電視盒子可以隨意的直接斷電重啟,而內置系統的智能電視可就沒有這么隨意了。
說了這么多,還是言歸正傳,看看市面上都有哪些值得購買的電視盒子吧。本文會按照智能電視控播平臺和主流品牌進行介紹和推薦。(注:本篇文章重點介紹家用在線視頻源網絡盒子)
目前智能電視盒子已經從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中轉變成為幾家獨秀,經過相關政策的出臺,版權意識的提升,電視盒子行業也越發的正規,但芯片廠商對于電視盒子的芯片依舊不給力。部分18年上市的新款電視盒子由于成本的控制和國產芯片廠商發展的緩慢,依舊在使用一年甚至兩年前的配置。同時電視盒子由于政策的原因也變成了一個本土產品。華碩,谷歌,蘋果等品牌的電視盒子也無法在國內伸展拳腳。以及人們對電視盒子固有的兩三百的定義也使得電視盒子在功能方面大肆宣傳而在配置方面含糊其辭甚至避而不談。加上智能家庭的普及與熱度,越來越多OTT電視盒子也主打智能家庭方向。
在說OTT盒子之前先說一下OTT TV,OTT TV是網絡電視,就是把WEBTV搬到電視上,把屏幕從電腦搬到電視,OTT盒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網絡電視盒子。那OTT盒子和傳統的IPTV,廣電盒子有什么區別呢。
OTT盒子優點:
1.外觀精美,顏值高,放在客廳也很美觀。
2.通常為安卓系統,系統開放,支持第三方應用安裝。
3.操作簡單,易上手,使用起來和手機、平板類似。
4.無網絡限制,無線有線均可使用,避免了IPTV/廣電電視走線的麻煩。
5.拓展性較高,下載內容本地播放比較方便,高端盒子對4K電視支持較好。
OTT盒子的缺點:
1.沒有直播功能,需要安裝第三方軟件收看網絡直播,有時會出現卡頓,不同步,頻道缺失等問題。
2.對網速要求較高,安卓設備不可避免的出現卡頓,死機問題。
3.同樣需要更新換代,通常使用周期不超過兩年。
4.目前很多平臺電影、電視劇都需要購買會員VIP才能觀看。
IPTV/廣電盒子優點:
1.播放流暢,無卡頓,可以直接看直播,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2.大部分可以收看內容都不需要另外付費購買會員。
3.操作傳統,任何年齡段都可以輕松收看節目。
IPTV/廣電盒子缺點:
1.需要每月/每年繳納寬帶或有線電視費。
2.內容單一,種類不夠豐富,界面UI等較為呆板過時。
3.不支持第三方應用安裝,拓展性不高,基本上不支持本地播放。
4.外觀、遙控器老舊過時,需要提前布線。
目前,在廣電總局嚴格執行牌照政策的背景下,許多老牌OTT視頻聚合軟件紛紛“從良”,變成了有牌掛照的正規軍,各互聯網巨頭、硬件廠商也紛紛跑馬圈地,拉牌照,買資源,提升用戶體驗。OTT盒子也從之前的良莠不齊向現在的合法正規化的發展,能繼續玩下去的廠家也只剩一些老牌廠商和有內容支持的廠商。
云視聽極光(騰訊視頻),CIBN微視聽(VST),泰捷視頻(CIBN),CIBN環球影視/酷喵(優酷TV),CIBN悅廳(搜狐視頻)CIBN高清影視,CIBN聚精彩(PPTV),CIBN好友(優朋普樂),銀河奇異果(愛奇藝),芒果TV, 華數TV。
先來介紹一下目前在中國銷售的主流智能電視盒子的牌照方都有哪些:
互聯網電視牌照方是什么?在2014年互聯網電視、電視盒子最鼎盛時期,廣電總局連續發出4道函令,要求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并重點指出一些互聯網科技公司推出的電視、電視盒子存在的盜版違規、違法,并表示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牌照將不再發放。
ICNTV:
ICNTV是未來電視有限公司,是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旗下的子公司,以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的“中國互聯網電視”為呼號,進行互聯網電視業務運營。當然ICNTV在2015年年底停止了服務,一個控播平臺宣布涼涼。當時比較有名使用該平臺的盒子又小米盒子1、1S、2,快播小方,華為榮耀,開博爾F1等。
當時的小米盒子配置輸入中等水平,并不算是發燒,加上當時正是智能盒子“一派亂象”的時候,小米盒子的配置并不算是發燒,但是小米盒子的外觀、遙控器、系統UI等等都是勝于其他品牌的,當然那時小米盒子也需要搶購。
華數傳媒:
是浙江廣電、杭州文廣集團和寧波廣電等企業投資建立的國有文化傳播集團,華數TV與300多家國內外知名內容供應商以及制片廠達成合作關系,其內容覆蓋面極廣,包含院線大片、熱門電視劇、娛樂綜藝、體育賽事等。同時正是因為其內容涵蓋面廣,對于用戶來說可以兼顧大眾以及兒童、老人等。
華數自家的盒子和第三方的盒子都是基于阿里云OS的,目前最常見的就是天貓魔盒和迪優美科,天敏的盒子,當然云OS也大量裝機在很多三線廠商的盒子上,它們有的也同樣是華數平臺。
南方傳媒:
南方傳媒是南廣傳媒和優朋普樂共同組件的合資公司,由廣東南廣影視互動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運營互聯網電視業務,其獲準的互聯網電視業務呼號為“互聯八方”。內容供應商包括索尼、華納兄弟、派拉蒙、韓國MBC、香港寰亞等國內外知名電影公司。當然南方傳媒和ICNTV一樣也退出了這場游戲,為什么要在這里提到呢,因為當時有一款比較有特色的盒子用的也是南方傳媒的牌照。
就是飛智游戲盒子,Cortex-A17 四核,Mali-764 十六核圖形處理器,2G DDR3 RAM,16G ROM在當時盒子里絕對算的上高配。
百事通(BesTV):
百事通是由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與清華同方股份公司合資組建而成。百事通不僅與華納、環球、迪士尼、皮克斯、派拉蒙、索尼、華誼等好萊塢公司達成合作,同時還與韓國KBS、韓國CJ電影、香港TVB等電視臺完成簽約,具有豐富影視資源。同時,百事通還擁有NBA全年最全賽事的版權,以及英超、德甲、澳網等賽事版權。
目前除了百事通自家的盒子以外現在很少有百事通牌照的盒子了,但是為什么有人會說我見很多人家的都是百事通平臺,因為早期很多的智能IPTV和智能電視還是百事通的,水母家里的夏普智能電視就是百事通的,那個UI和操作性簡直渣到沒朋友。
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臺(CIBN):
CIBN互聯網電視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旗下互聯網電視業務,由國廣東方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建設及運營。CIBN背后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是中國唯一向全世界傳播的國家媒體。
之前的VST全聚合詔安后和CIBN合并成CIBN微視聽。
芒果TV(湖南廣電):
芒果TV由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所負責運營。芒果TV擁有綜藝節目、電視劇、電影、動漫、紀實芒果TV等五大板塊,五個分類下均具有大量視頻資源。其中包含內地、港臺、日韓等不同產地電視劇和熱映電影。此外,芒果TV還通過合作轉播的形式,填充了其內容厚度,讓受眾范圍也有所增加。
目前芒果TV同樣除了裝機APP,主要還是開博爾和海美迪兩家在使用,這兩家也算是電視盒子的老牌了。
銀河電視(GITV):
由央視、江蘇衛視、愛奇藝聯合創立的合資公司所運營。其內容覆蓋面較廣,包含電影、電視、綜藝節目、動漫、體育等。從其資源類型來看,多為娛樂內容,更適合年輕人群的使用。這個就不用說了,除了創維老款型號使用GITV,新款創維(企鵝極光)使用CIBN以為就是小米了,包括小米最近上市的兩款新品也是GITV的。
沒有牌照:
沒有牌照在中國當然不能上市也不合法。
當然除了Apple TV還有愛奇藝電視果這種打擦邊球的同屏盒子。
介紹了這么多,哪一款盒子才適合你呢。其實在電視盒子熱潮過后的正規化讓很多三線小廠的電視盒子都消失了。
現在的盒子已經從上面的那種復雜難用的UI進化到現在這種簡單明了更易上手的UI。
追求性價比的選擇:阿里云OS
1.10moons/天敏 T2:
炬力ATM9009 CortexTM-A53 四核處理器,PowerVR SGX544MP2 GPU,華數牌照,阿里云OS系統,1GB DDR3運存,16G內存。視頻格式支持RM、FLV、MOV、AVI、MKV、TS、MP4,視頻解碼H.264支持到4K@30FPS。
天敏也算是電視盒子的老牌廠商了,199元的價格買到這個配置,確實性價比算比較高的。
這個盒子還有個特點,就不歸于優點還是缺點了,就是采用了較為傳統的電視遙控設計。
推薦指數:3顆星。
2.天貓魔盒3:
傳說中賣掉60萬臺的電視盒子,同樣云OS系統,應該是200元以下顏值最高的盒子了。Amlogic晶晨S905X 四核A53,Mali450 mp5 GPU,1G運存,8G內存。H.265硬件解碼,支持4K輸出播放。
當然這兩款都是阿里云OS...阿里云OS...
推薦指數:3顆半。
3.小米小盒子mini/4C:
雖然小米官方下架了這款小盒子mini,但是依然在京東,淘寶等渠道購買到,配置方面現在稍顯過時,有些不夠用,如果不常看電視或是使用電視軟件較為單一的可以考慮。
推薦指數:3顆半。
小米盒子目前在售的一共有五款,分別是小米盒子3S,3C,3增強版,4,4C。
那么這5款盒子分別有什么區別呢。
因為這五款產品的價格線有重復所以很多人在買的時候就開始有選擇恐懼癥了。
小米盒子3系列,3C和3S的區別主要還是體現在內存和閃存的翻倍,從1G DDR3+4G eMMC5.0增加到了2G DDRE3 + 8G eMMC5.1,同時遙控器也升級成為MiTouch紅外觸控遙控器,兩款都是支持PatchWall人工交互。要是我,我還是愿意為這增配去花100塊錢的,畢竟1G+4G的配置真的不夠用。
MiTouch觸控遙控器有點像Apple iPod的播放鍵的操作。
小米盒子3 增強版的配置則更為發燒,處理器:MT8693 六核64位處理器(2.0GHz的Cortex-A72*2 + 1.6GHz的Cortex-A53*4),GPU:Power VR GX6250,2GB DDR3+8GB eMMC 5.0,這個配置可以滿足市面上主流電視APP的流暢運行和支持市面上幾乎所有的視頻格式,如4K分辨率片源,MKV、AVI、MP4、MOV、藍光高清視頻,并且內置風扇散熱,配置即使放到今日也算非常不錯的,當然449的價格作為一款盒子產品確實不算便宜。
如果對本地視頻播放要求較高和想用電視玩游戲的可以考慮入手小米盒子3增強版,由于增強版早出于3S,也就出現了349元使用eMMC 5.1而449元使用eMMC 5.0的現象了,當然小米在參數里寫的比較清楚。
小米盒子4和4C都是小米上個月上市的新品。
那么問題來了,相同的配置相同的硬件相同的價格這其中到底有什么貓膩呢,小米也選大眾,看得見的地方增配,看不見的地方悄悄簡配。小米盒子4C和3C同樣的價格,內存從4G增加到了8G,但是藍牙又被閹割掉了,小米3系列可是全系標配藍牙。
當然除了這個區別,還有就是它的外觀也從圓潤變得跟3增強版一樣硬朗了,同樣萬年不變(用起來很順手)的遙控器也進行了小的改動。很顯然小米盒子4是小米盒子3的換代產品而不是并存產品。
那么小米盒子4和3S又是同價位同配置又有什么區別呢,小米盒子4在遙控器上增加了人工智能語音系統,并且遙控器換為了藍牙語音遙控器。很明顯也是取代3S的產品。
那么在目前的小米盒子里推薦什么呢。推薦小米盒子3增強版和小米盒子4。
小米盒子3增強版推薦指數:4顆星。
小米盒子4推薦指數:4顆半。
小米盒子目前開機和視頻以及待機都有不可關閉廣告,那究竟值不值的買呢,反正MIUI TV全世界1.7億用戶使用,主流電視盒子界的老大。對了,目前小米在售的,包括3增強版都沒有有線網口。
作為一款電視聚合視頻播放APP出的盒子其實最知道消費者,用戶想要什么。那就是,沒有廣告!
目前泰捷WEBOX在售的有3款,3款都比小米盒子賣的要貴。當然WEBOX的顏值絕對是盒子里面數一數二的。
泰捷WEBOX 30PRO:
泰捷WEBOX 30PRO采用瑞芯微RK3368 64位八核處理器,該處理器內置28nm工藝制程octa架構并可同時運行的八顆Cortex-A53 核心,運行頻率可達1.5GHz。RK3368是繼RK3288之后第二款支持4Kx2K 實時硬解H.265的芯片,可真正實現4K視頻輸出。同時還推出了全新的H.265轉碼器技術。主要面向高清視頻多路實時轉碼服務,可將各種格式的輸入視頻實時轉碼成H.265格式的視頻輸出。 包括RK3368、RK3288主力旗艦芯片方案,瑞芯微還將在其所有芯片中內嵌該技術。2G DDR3+16G eMMC也完全滿足日常使用。
推薦指數:5顆星。
泰捷WEBOX 30S:
泰捷WEBOX 30S采用白色機身,采用RK3328 64位四核處理器,Mali-450MP2。同樣的2G DDR3+16G eMMC。價格方面便宜了90塊錢。
推薦指數:4顆星。
泰捷WEBOX 30C:
泰捷WEBOX 30C,泰捷盒子的入門產品,同樣無廣告,配置為PK3229 CPU,Mali-400 GPU。1G DDR3+8G eMMC。PK3229采用28納米工藝,擁有四核Cortex-A7,主頻最高可達1.5GHz,支持4K 10Bit H.264/h.265解碼。配置稍低,勝在沒有廣告。
推薦指數:3顆半。
現在動輒兩三分鐘的片頭廣告確實讓人頭痛,有的時候還有開機和待機廣告的騷擾。
泰捷盒子主打無廣告看視頻,承諾在盒子系統頁面不植入任何電視廣告,系統級和自帶播放平臺沒有廣告就是一很大賣點,要知道目前能做到這一點的非常少。當然廣告這個東西說不定比現在的比綜藝和電視劇更好看。
可以看出泰捷的盒子同價位甚至更高價位的盒子配置比小米和天貓都要稍低一些,但是主打的無廣告確實可以吸引不少消費者買賬,推薦泰捷WEBOX 30PRO。
榮耀盒子/榮耀盒子Pro:
華為盒子的價格屬于一個中等水平,性價比也比較均衡。主要的賣點還是華為海思定制的媒體芯片。支持了4K分辨率輸出、H.265硬解碼以及ImprexTM芯片級畫質增強。除此之外,還加入了智能語音操控。華為榮耀盒子這三款其實沒有什么重點介紹,區別不大。都是海思Hi3798M四核,GPU也都是Mali450,ImprexTM芯片級畫質增強也是一樣的,只是外觀和內存+閃存的區別。換句話說,華為盒子PRO并沒有小米盒子3PRO那么PRO。
推薦指數:4顆星。
海美迪Q5:
海美迪Q5性價比很高的一款專業電視盒子。杜比實驗室與海思聯合推出Hi3798C V200芯片,屬中高端4K影院級定制芯片,依托A53 64-bit中央處理器,運算速率達到15000DMIPS,相比上一代整機性能提升3倍,在4K娛樂和游戲服務體驗中相對比較突出。此外這款芯片率先成為支持4K HDR高動態范圍技術的4K超高清系統機頂盒,只要你的電視擁有4K HDR Premium認證,那么你就能享受到前言的4K技術。
海美迪Q5配置足夠強悍,如果上面那些都是網絡智能電視盒子,這款作為本地視頻盒子也非常方便實用。當然外觀并沒有網絡盒子那樣討人。
推薦指數:5顆星。
當然海美迪還有更高端的家庭影院級網絡盒子。
前面在入門級里介紹過天貓盒子,這里再介紹一下天貓魔盒的高配和旗艦款。
天貓魔盒 M17S:
天貓魔盒M17S使用了四核64bit 2GHz主頻的CPU S905X,擁有2GB DDR3內存,8GB eMMC閃存。視頻方面支持4K格式,H.265硬解碼,支持HDR高動態圖像。音頻方面不支持DTS和杜比,遙控器支持藍牙4.0語音。299的價格加上天貓有時候做活動價249,199就可以到手比還是非常高的。當然如果不喜歡阿里云OS和在電視里有購物內容就可以不用考慮了。
推薦指數:4顆星。
天貓魔盒3Pro:
天貓魔盒3Pro采用八核64位amlogic晶晨S912-H A53芯片,mali-820 mp3 GPU,支持4K超清,A53架構類,16GB內存,2GB運行內存,售價349元,雙11的時候299,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
天貓魔盒的口碑在市場上屬于一個中等水平。
推薦指數:4顆星。
小米盒子雖然依舊是智能電視盒子銷量的佼佼者,但是這兩年因為大量視頻都需要付費會員和加入大量廣告以及越用越卡,口碑有所下降。華為盒子,創維極光等老牌廠商的產品憑借自己的優勢也攬獲了一票消費者。海美迪,開博爾這類專注電視盒子的品牌也在眾多品牌中一路廝殺走到現在,也越來越注重性能和性價比,在市場上也有著不錯的口碑。泰捷盒子作為聚合視頻出身,憑借著自己的無廣告,得到了不少的好評,口碑也一路上升。最后斐訊也來電視盒子界分一杯羹,來攪局。購買電視盒子目前推薦2G+8G以上配置,買新不買舊,電視盒子的配置本身就比較保守。如果對本地藍光、4K視頻播放要求較高建議購買高配置專業的視頻盒子或ITX小主機。
電視盒子市場及適合電視盒子的芯片遠不及手機發展那么快,現在處于一個擠牙膏的狀態。當然這個狀態也很好的劃分了網絡視頻源和本地視頻源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當然目前的電視盒子市場也不像手機市場又有新的創新,電視盒子市場也進入了瓶頸期,水母也期待有一款更具創新的產品出現。最后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選到自己心儀的智能電視盒子和家人可以其樂融融的一起開心的窩在沙發上看電視。
里用智能電視并且喜歡投屏的,強烈推薦天貓魔盒!我家里臥室裝的是天貓魔盒和智能電視,最近學會了天貓魔盒怎么投屏,用美家市場裝好軟件,下班就跑回臥室里看電視劇。本來打算一集一集的投,結果天貓魔盒太神奇了,雖然只能720p的清晰度,但竟然可以自動下一集。
昨天晚上投了《愛情而已》,看到了十多集,睡前就只把電視關了,沒關魔盒。今天下班回來一打開電視,發現還在播,都快播到了大結局,哈哈哈!發現新大陸!同志們投屏愛好者可以入手啊,解放雙手的好東西,看完關機直接睡大覺,不會用魔盒投屏的我也可以教大家,其實非常簡單的~
首先要在電腦上下載一個第三方軟件商店美家市場軟件,把它拷貝到U盤上去,用U盤給天貓盒子插入安裝上,然后打開市場搜索樂播投屏或者在工具分類中可以找到,下載并安裝。
手機端也要下載個樂播投屏,而且這是需要手機端和盒子端在同一無線網絡下操作的,通過局域網相互連接來進行投屏。
在打開盒子端后就能獲取樂播投屏碼,然后打開手機端點擊連接投屏。接著就可以投屏各種手機上的操作了,傳文件看視頻等等,瞬間讓你的手機屏幕放大幾倍。
當然,也可以在美家市場中搜索安裝各大視頻軟件直接投屏,這個方法適用于有手機端有VIP的用戶,手機端投屏,有些是可以免廣告的。以愛奇藝為例,打開自己想看的視頻,然后點擊右上角的投屏按鈕就好了。
也有些朋友可能會遇到天貓魔盒投屏后,出現一些問題下面我就大概講講幾種可能情況及解決方法:
投屏時如果出現連接失敗,可以嘗試重新連接或檢查WIFI連接狀態。
假如出現畫面不清晰或卡頓,可以嘗試調整投屏應用的參數或降低畫質。
投屏時出現聲音不同步,可以嘗試調整電視或手機的音量大小或重新連接投屏。
總之,天貓魔盒怎么投屏的方法大概就是這樣,用最便宜的方法可以拯救很多家里不能投屏的破電視,讓大家體驗到投屏追劇的快樂。如果你不想投屏看,也可以選擇用美家市場安裝軟件,里面的軟件非常齊全,想要免費看電視,就用美家市場,不管哪種方法,都能讓你快樂看電視,趕緊弄起來吧。
周,技術部收到了技德科技(jide)送來的Jide X1設備進行媒體評測,Jide X1是一款技德科技出品的安卓電腦,由于技德科技專注于桌面安卓(安卓PC化)的嘗試,所以這款電腦還是值得一試的。廢話不多說,先來看看Jide X1的數據吧!
這款二合一電腦(電視盒子和PC二合一)的配置在電視盒子里屬于中等偏上了,2G內存配合1.5GHz的8核處理器,在視頻解析上理論上沒有問題(當然具體還是要看專業軟件的評測了)。
另外本身接口超多(側面還有兩組接口),4個USB口、1個HDMI口、一個VGA口、1個有線網口、1個3.5mm耳機孔、1個SD卡插槽,比較優秀的是Wifi支持5G網絡,這個很多盒子都沒有這樣的支持,另外藍牙也用到了4.0的標準,作為Remix MiNI的升級版,各項配置都有很大的升級。
收到電腦包裹還是挺大的,相較于內部測試版的A1,X1明顯包裝等都有很大的進步。
盒子上簡單表明了電腦的數據,和介紹是一樣的,比較尷尬的是制造是深圳市技德科技有限公司,但是每次的貨源都是北京,在深圳的小編每次要等好長時間才能寄來,心累……
這個盒子里面重要的元件都有海綿作為防撞緩沖,這個小細節確實得給一萬個贊!
正面有電腦本身、HDMI線盒子(及遙控器),從左至右為各種電源接口、遙控器電池、充電器,總的來說,盒子里裝的滿滿當當,我們來看看電源接口都給了那些標準。
可以看到電源適配器是支持更換接口的,三個接口對應不同國家的插頭標準,最下面的就是中國的正常標準,第一次插入插頭微尷尬,因為那個彈簧很硬,一次插不到頭,必須用勁插一會……
盒子本身設計看起來好萌……像個小孩子的臉一樣,嘴巴是遙控接收區,眼睛是模式顯示區,左眼PC模式,有眼TV大屏模式,劉海是電源鍵,這設計比Remix MINI萌多了好吧。MINI看起來跟塊香皂一樣,放客廳里實在尷尬,X1就不會了,放在那里簡直萌死啦!
上一張全家福,可以看出來這一臺電腦的配件還是很豐富的~更好的是這一次的主機、配件做工都非常的精細,看起來非常正式。電腦散熱除了下方接口,上方成半開口式,也利于散熱,總體來說重量在盒子類中較重也比較注重散熱。
既然開箱完成了,那么第一次開箱評測還是需要做一些簡單測試的,那么我們就從開機開始吧。
插上辦公室的顯示屏,X1蹬著兩眼珠開始開機了,映入眼簾的JIDE有一種熟悉的Remix OS的趕腳,第一次開機耗時43秒,可能是因為要進行數據配置的原因,之后的開機普遍在15秒左右,沒有開機廣告的電視盒子還是很不錯的體驗。
首次開機,直接進入大屏模式,但是比較尷尬的是,在最上面只顯示了Remix應用中心,了解之后知道上方是應用通知推送區,也就是說你安裝的TV軟件有電視推送會顯示在上面,這種主動自定義的推送區還是很人性化的,至少是用戶自己可以選擇。下方是應用區,目前tv模式中只有沙發管家等幾個少數應用,好在沙發管家可以安裝其他盒子應用,否則就很尷尬了。
tv模式下了這些應用,不過部分電視盒子的應用不支持,比如葡萄游戲廳的“仙劍奇俠傳”以及兔子視頻都是閃退的,但好在直播軟件都正常,比X86版的效率高,秒換臺,x86是軟解所以很容易出問題。
使用鼠標放在大屏模式下方駐留三秒就出現了jide圖標,點擊之后就切換成PC模式,PC模式大家都很熟悉了,不多做介紹,在開始菜單中下方則有切換為大屏模式。
要注意的是這有一個很人性化的設置,當大屏模式切換為PC模式的時候,會自動彈出DPI設置,目前PC模式我設置圖標最小,效果正好,所以不必擔心DPI不適配的問題。
在簡單的看了幾個電視節目后,小編開始跑分,包含新版安兔兔以及新版魯大師,我們看看分數吧。
安兔兔跑分視頻測試的第一個是不支持的,后面兩個正常,但是很卡,因為本身性能主要適合電視盒子和輕度辦公,這個倒是可以理解,玩游戲的話有搭載驍龍CPU的Remix Pro,我們之后會爭取為大家做這個的評測。
新版39800的分數,還是不錯的,達到了華為榮耀暢玩5X的水準,這對于一個電視盒子來說是不錯的分數了。
魯大師跑分63379,給出比較高的評價,問題也主要出在GPU 2D性能優秀,3D性能較差,4K硬解碼是沒有問題的。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魯大師還有AI性能測試功能,估計是對現在的970/845等CPU搭載的手機進行評測,也順手做了一下測試。
對于沒有搭載任何AI的jide X1,還能得30分,厲害了!
魯大師體驗評測分數很高,主要是搭載了Remix系統,不得不說在系統優化方面,jide還是有一手的,不過對于目前而言,排名還是不靠前,但對比天貓盒子、小米盒子等,jide X1還是排在前列的。
在H5這塊達到了盒子的平均水平,還是不錯的。
比較麻煩的是,在操作之后穩定在42℃,雖然不燙手,但摸上去熱熱的,好在溫度最高就這么多,之后就會降頻卡頓,但是這個CPU的熱量確實過高,散熱這塊實在不行多加兩風扇吧,畢竟也是迷你電腦。
開箱直播就到這里,之后每個星期會帶來一篇體驗評測,敬請期待~
往期回顧:
干貨!硬盤壞道怎么辦?小編教你救回來!
27寸還要電競?2000元不到小編幫你擺平!
9.9去小米系統廣告?收系統廣告費竟然明目張膽變成了合理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