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這款音箱采用白色基調箱體,配備 15mm 淺色木紋側板,號稱采用“手工制作高級紋理皮革覆面,能夠與淡雅的木紋側板完美融合”,展示出一定藝術韻味。
規格方面,該機配備 2 個 25 芯鈦頂高音單元、2 個 3.75 英寸鋁盆中低音單元,總功率 88W;同時搭載藍牙 5.3 技術,配備 PCM9211 芯片及 XMOS XCore 200 U216 處理器,擁有 Hi-Res 雙認證,支持 LDAC 高清解碼。
官方同時強調這款音箱擁有“多路音頻輸入接口”,內置同軸、光纖、 USB-C 接口,同時預留 SUB OUT 低音輸出接口,可連接有源低音炮,支持插入檢測 / 自動調節音箱分頻點。
IT之家整理音箱參數信息如下:
T之家 7 月 23 日消息,漫步者今天在京東上架一款 M30SW 藍牙音箱,這款音箱主打低音能力及“2.1 立體聲”,目前已現貨開售,首發價 339 元。
據介紹,這款音箱可選玄黑、潤白兩種配色,采用“立體幾何切面”設計,配備環繞式氛圍燈及高彈硅膠按鍵,同時配備 10 度小仰角,號稱可以強化音質水平。
規格方面,這款音箱采用藍牙 5.4 技術,配備雙 52mm 主機全頻單元 + 106mm 低音單元,號稱“高音清澈通透,中音溫潤飽滿,低音渾厚有力”。
IT之家整理音箱參數信息如下:
、有線還是無線?
不同于以往,現在的非HIFI級別的PC音箱,既有有線的,也有無線的。其中有線的還分普通外供電有源音箱以及USB小型有源音箱。
而無線則主要是藍牙(WIFI音箱主要是傳統音響廠商的影音HIFI產品)。
從有線和無線角度來說,兩者都各有一些優勢。藍牙允許您的設備之間最廣泛,最簡單的連接,特別是現在個人設備正在走向無線化,如果需要更靈活的設置,最終會感到缺少藍牙很不方便。
另外,考慮一下是否要在音箱所在的房間里接待朋友。如果要欣賞朋友推薦的音樂,缺少藍牙意味著您的朋友連接到音箱是比較麻煩的。而如果你選的是USB小功率有線音箱(如果只有筆記本電腦,很多朋友會選擇USB音箱),那么意味著你不得不打開電腦才能使用讓朋友使用你的音箱,哪怕你的這個音箱支持藍牙。
相比之下,大功率(20W)以上有源音箱需要接DC電源,也意味著其實可以脫離電腦使用。
雖然USB音箱對筆記本用戶友好,但由于需要USB供電,一般需要同時開電腦才能用
如果對于預算來說增加不多,比如像昨天小獅子診所里小獅子推薦的產品,藍牙版產品僅僅貴10元,那就建議大家購買雙模帶藍牙的。
2、物理接口要哪些?
這里的物理接口不僅包括剛剛提到的物理“電力”接口你用哪個——DC插頭供電還是USB供電,還包括了眾多的信號輸入和輸出接口。
例如,3.5mm接口是必須的,但如果你想通過高端手機有線連接在不開電腦時聽無損音樂怎么辦?那么此時你可能需要考慮音箱是不是也要具備USB-C的接口?
同樣的,你還可能同時需要光纖接口,以便接入你主板的聲卡光纖口。
此外,如果你需要使用中高端耳機,那么有源音箱因為自帶功率放大模組,其實可以充當一個“耳放”使用,前提是你的電腦音箱必須同時帶有耳機/AUX輸出端口。另外,有的電腦音箱的耳機端口還支持麥克風插頭,這樣你在玩游戲不想打擾別人的時候,可以接到有源PC音箱這個“大功率耳放”上,不用關掉音箱,再去把耳機插在電腦上了,更加的方便。
創新T60電腦音箱背面,可見具有耳機、麥克風、USB-C音頻、AUX輸入等多種接口
HIFI級的惠威M200MKIII電腦有源音箱的背面,除了分頻接頭外,還有光纖和同軸接口,更適合在電腦上配合其他外設玩無損音樂的朋友
3、音質怎么衡量?
電腦音箱,主流還是有源音箱。那么如何衡量音質呢?
在沒有試聽機會的情況下,除了看網上口碑外,如何從紙面數據看電腦音箱的底子呢?
首先看發聲單元的參數,例如尺寸、頻響范圍、輸出功率。這三個核心指標自然是在同價位檔次內越大越好。
當然還有失真度、靈敏度、阻抗等參數,都可以幾個競品來比較。
另外,如果發聲單元大致性能指標差別不大,那么具備電子分頻的要比不具備電子分頻的產品,理論上解析度更好一些。
其次,就是看功率放大模組了。優秀的有源音箱的功率放大模組采用大廠方案,拆出來也是一個不錯的獨立功放。而一般的有源音箱往往就是一個公模的運放芯片包打天下,雖然能用甚至大部分情況下夠用,但一旦你的音源效果品質高起來,那么和中高端放大模組方案產品的差距就拉開了。
中高端的PC有源音箱不僅有大功率的放大芯片為主的運放模組,甚至還有DAC數字前級模組,自身就可以解碼無損音源數字信號
4、 想要多少聲道?需要支持音效認證嗎?
在 2.0、2.1 和 5.1 甚至7.1之間做出決定是一個重要的問題。2.0 表示兩個衛星箱構成左右聲道立體聲,沒有低音炮。2.1 表示兩個衛星箱和一個低音炮。5.1 或環繞聲表示五個衛星箱和一個低音炮。這些是最典型的聲道配置。
大多數人喜歡動次打次的低音。畢竟如今流行音樂文化就是低音文化,普通消費者被教導說低音越猛越好。但實際上,優質的 2.0音箱有更平衡的聲音表現,帶來了更干凈、更簡單的設置和驚人的聲音。
而5.1環繞聲是一種超越音質或細節的體驗,讓你更有沉浸感,如果你要用電腦欣賞藍光原盤大片或3A大作,體驗會更為強烈。2.1比較折中,它試圖提供解析度和低音沖擊感兩全其美的效果,也是更萬金油的選擇。但如果它們的價格都相同,那么 2.0 的每各衛星箱的品質將比 2.1 或 5.1 更好,畢竟這東西非常講究一分錢一分貨。
此外,不要忘了,傳統的5.1、7.1環繞聲系統,要求你有一個巨大的桌面!
當然,最近的高端電腦音箱也出現了新的5.1/7.1聲道布置形態,即分頻音箱部分采用的是回音壁形態,低音炮獨立,這樣也可以節約大量的桌面空間。但其缺點是空間沉浸感弱于傳統布局的5.1、7.1電腦音箱,因為發聲的物理距離過于靠近了嘛。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你是否需要支持諸如DTS、杜比音效等環境音效認證。一般來說,支持的產品,沉浸感更強,但價格也更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