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大屏電視越來越多,2K,4K的也比比皆是。就算不看,家里客廳也總會有一臺電視來充充樣子。但是作為電腦的顯示器卻并不是人人都會有。
那么問題來了。電視機能不能直接作為電腦的屏幕來用呢?
答案是:可以,但不推薦!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兩者使用的場景不一樣。
電視機設計的線路相對更復雜,除了優化顯示畫面之外,更多地傾向于對電視信號接收的穩定和降噪處理;而顯示器則只需要把GPU已處理的部分直接輸出。
2.技術不同
智能電視主要偏向動態畫面為主,通常多會內置圖像銳化、色彩優化等技術,在畫面色彩方面的調校都會偏向艷麗,采用的色彩為Rec.709標準或是DCI-P3標準作用在電視上;再來看顯示器,主要偏向靜態畫面為主,采用的是sRGB色彩標準,這個標準不會出現顏色偏差。
也就是說,電視機適合看動態的影片,但對靜態的文檔網頁方面支持較差;而顯示器正好相反。
而且現在,中端的電視機都會有分區背光HDR效果。而在顯示器上則是在少量高端設備上才會有。
3.工作方式不同
電視機上是隔行掃描,而顯示器上是每行掃描,顯示的精度就不一樣。
4.尺寸不同
也正因為是顯示的精度不一樣,所以放在客廳的電視機可以做得很大,55寸,65寸,甚至是100寸。而顯示器則不會大于34寸。
5.距離不同
這和“尺寸不同”相關聯。屏幕越大,人坐得也就會越遠。如果在書桌上放一臺55寸的電視機,然后在距離60公分的距離去看那鼠標的指針,首先并不是眼睛吃不清,而是脖子吃不消。上下來回轉動的幅度太大了。
6.刷新率不同
這也是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電視一般刷新率為50Hz,顯示器至少60Hz,高端的電竟設備144Hz起步。這也就是為什么電腦外接電視機感覺畫面怪怪的,有延遲。而且由于電視機會預處理畫面,添加銳化效果。在電視機上滑動看文字那個是真的難受。短時間可能還行,時間一長眼睛是真的受不了。
7.接口不同
現在電視機的接口大多數是 HDMI了,同時也兼容早期的 AV,電視射頻,S端口;而顯示器則會有HDMI,DP,VGA,DVI,以及最新的USB-C接口。
8.音響不同
電視機都會自帶音響,并且有聲音處理芯片。而顯示器上帶音響的卻非常少。所以用顯示器時還需要再從電腦上接一根音頻線到音響或者使用電腦內置的揚聲器。
總結一下。電視機主要用于動態畫面,用大屏幕看電影,配上音效可以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且配合上高動態HDR,讓該亮的地方亮,誰暗的地方暗;
而顯示器作為生產力工具,在靜態文字、網頁的顯示,色彩精準還原以及刷新率上更勝一籌。
術業有專攻,不同的使用場景還是要交給專業的設備來各司其職,各盡其事。除非你買的是那種超高端可以作為顯示器來用的小屏電視機了。
幾年,隨著次世代主機的問世,電視行業也迎來了一次全新的變革。為了迎合游戲玩家的需求,電視從面板到接口,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參數升級。參數配置的升級,讓不少玩家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大屏電視配置高、價格低,是否能取代價格昂貴的高性能顯示器呢?
在此前,市場上的電視產品以4K60Hz規格的產品為主,而為了迎合新世代主機的性能,電視產品的硬件規格也升級了“高刷新率”的屬性,因此也誕生了新品類的產品——游戲電視。看上去這種產品的發展路徑和誕生的理由,與很早之前的“電競顯示器”有異曲同工之妙。
電視能替代電競顯示器嗎?
在早期階段,并沒有電競顯示器這個概念,這是由于游戲行業的火爆,催生出來了一個細分品類。最早提出這項概念的是臺灣廠商明基,2012年明基聯合兩位世界頂尖CS選手共同設計了全球首款具有120Hz刷新率的顯示器(XL2410T),從此之后玩家賦予了它一個專業的名詞——電競顯示器。而目前電視也開始圍繞刷新率這一項參數開始了升級,拋開高色準的特殊用途專業級顯示器不談,電視與電競顯示器之間區別越來越模糊,似乎也就只剩下了一個大,一個小的尺寸問題。
微軟XBOX、索尼PS5,具備4K120Hz游戲配置的機能,英偉達RTX30系列顯卡以及AMD6000系列顯卡均支持HDMI 2.1接口,這些因素都證明,主要致力游戲終端性能開發的顯卡廠商,均對使用電視進行游戲寄予厚望。受到影響,也開始有很多玩家選擇高刷的電視作為PC屏幕。
屏幕大是電視的先天優勢,這讓它成為了家用游戲機最好的屏幕,用手柄進行游戲可以拉開玩家和屏幕的距離,大屏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能帶來更強的沉浸感,所謂“一力降十會”無論是顯示器還是手機、iPad,在電視面前談論視覺沖擊力,都是自不量力。
同時,電視相比于顯示器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電視中搭載的獨立畫質芯片,舉例索尼最新的XR芯片,能夠模擬人眼觀看事物的方式來優化視覺與聽覺體驗。在視覺上對畫面進行整體的優化,電視的調校方向是“討好眼球”,而對于顯示器來說,則是提升響應速度以及色彩準確性。
因此,用電視玩游戲,畫面色彩一定更強烈、更有視覺沖擊力。對于顯示器單純的顯示功能來說,電視能夠實現更多的優化。不僅如此,電視內置的智能系統,對于顯示器來說也能算得上是降維打擊,有的電視關機之后還能作為藍牙音箱使用,堪稱“屏圈內卷天王”。
可以絲毫不夸張的說,游戲電視是未來兩年,電視品類最重要的細分市場之一,同時也是電視產品爆發的重要增長點,具備游戲專精實力的電視,無疑將更受歡迎,成為高端消費群體選購產品聚焦維度。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電競顯示器會被游戲電視給“干掉”呢?我們當然不能貿然的去否認一種存在已久的品類,但是歸根結底而言,兩種產品屬性高度重合時,就會出現沖突,電視有更豐富的面板選擇,也有很多高端的玩家為了沉浸感選擇了電視替代顯示器使用。由此可見,電視或許無法取代顯示器,但是對于游戲這個使用場景來說,已經形成了降維打擊。
(8235848)
位朋友們,你們是否想過將閑置的電視機變成一臺大屏電腦顯示器呢?這不僅能有效利用資源,還能提升辦公或娛樂體驗。今天,潔修哥就來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打破設備邊界的束縛,讓電視搖身一變成為電腦顯示器。
Q1: 電視真的可以當電腦顯示器用嗎?
當然可以!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多數現代電視都配備了HDMI接口,只要通過相應的連接線與電腦相連,就可以輕松實現這一功能。
步驟一:確認硬件兼容性 首先,確保你的電視和電腦都有可用的HDMI端口。如果是老款電視可能只有VGA或DVI接口,這時需要適配器進行轉接。同時,檢查電腦顯卡支持的分辨率是否與電視匹配,以免出現顯示不全或模糊的情況。
步驟二:連接電視與電腦 使用HDMI線將電視和電腦的相應接口連接起來,然后切換電視輸入源至HDMI模式。
步驟三:設置電視作為主顯示器 在電腦上,右鍵點擊桌面,選擇“顯示設置”,在多顯示器設置部分,選擇“擴展這些顯示器”或“僅在2號顯示器上顯示”等選項,按照個人需求調整。
Q2: 如何調整電視顯示參數? 成功連接后,你可能會發現電視畫面的顏色、亮度或比例不太適應。這時,可以通過電視菜單調整圖像模式、對比度、亮度等參數,使之更符合電腦顯示器的使用習慣。
Q3: 如何解決音頻輸出問題? 通常情況下,HDMI線會傳輸視頻和音頻信號。但若電視無聲音輸出,需在電腦聲卡設置中選擇HDMI音頻輸出,并在電視端確認音量已打開且選擇正確的音頻輸入源。
Q4: 可以用于日常辦公和游戲嗎? 完全沒問題。電視作為電腦顯示器時,無論是文檔處理、網頁瀏覽,還是觀影、游戲,都能勝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電視響應時間相比專業顯示器可能較長,對于電競類游戲可能會有一定影響。
通過上述步驟和解答,我們可以看到,打破邊界,讓電視變身電腦顯示器并非難事。只需要簡單的硬件連接與軟件設置,即可賦予電視全新的功能。然而,雖然電視能夠臨時替代顯示器,但在色彩準確度、刷新率等方面與專業顯示器仍有差距,因此在選購和使用時還需結合自身需求權衡考慮。希望潔修哥的這篇分享能幫助大家解鎖更多電子設備的潛在用途,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