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
現在,固態硬盤在筆記本上基本上已經普及了,相比機械硬盤,它的優勢很明顯,但價格也相對比較貴。很多時候,筆記本買回來后,用一段時間后發現硬盤越來越不夠用。這個時候,自己加裝硬盤無疑是性價比最高的解決方案。
好在很多筆記本都支持硬盤擴容,今天小雷(微信:leitech)就給大家演示下。先來說下準備工具:六角螺絲刀一把、新SSD(包括固定螺絲和對應螺絲刀)、撥片。
我們用到的筆記本是小米筆記本Air 13.3 i3版,這款筆記本是去年雙11 3599元購入的,性價比相當高。不過,它的硬盤容量只有128GB,用了好幾個月后,剩余空間已經告急了。
?
話不多說,我們先開始拆機吧。小米筆記本Air的D面共有8顆螺絲,其中有一顆在上方中間的腳墊下面,可以用十字螺絲撬開。
?
然后,我們用六角螺絲刀把螺絲全部擰下。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螺絲中有長有短,建議擰下后原樣排列在桌子或一張白紙上。
接著,用撥片滑進D面外殼和筆記本主體的縫隙中,沿著四邊慢慢滑動一點點撬開。小雷手上沒有撥片,直接用十字螺絲刀撬開了,需要更加小心一點。
打開D面后,就能看到小米筆記本的內部結構了,中間偏左部分,有一個有“SSD-1”標識的空余插槽,我們要把新SSD插進去。右側已經有一個安裝好的SSD了,它就是筆記本出廠預裝的那塊系統盤。
?
需要說明的是,小米筆記本Air 13.3 i3版出廠預裝的SSD是SATA速率的,所以插在了第二插槽上,其他版本的出廠SSD都是放在了第一插槽上。
到這一步后,接下來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新SSD固定好。
?
我們先把有金屬觸點的一頭插進卡槽中。
?
再把另一頭按下,用螺絲擰緊固定(買硬盤時都會贈送)。
?
最后,把D面外殼裝好,螺絲全部擰緊,安裝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不過,我們還要在軟件層面上進行設置。開機進入筆記本后,我們會發現新安裝好的硬盤不會出現在文件管理器中。
首先,在“此電腦”圖標上右鍵點擊“管理”,再點擊“存儲”中的“磁盤管理”,彈出的對話框中點擊確定。
?
然后,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新出現的未分配的新磁盤,鼠標右鍵點擊“新建簡單卷”。接下來的步驟就很簡單了,一直點擊下一步即可。
?
新硬盤的格式建議選擇默認的NTFS,這樣存儲大文件更方便。
?
最后,格式化完成后,我們就能看到新分配的硬盤了。在文件管理器中可以看到。
?
總的來說,筆記本硬盤擴容還是比較簡單的,主要難點在于拆機那一步,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小心嘗試,就能搞定。
現在固態硬盤的價格已經跌到了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如果你有擴容需求,不妨去自己嘗試下吧。
----------------------------------
私信“交流”,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還可與眾多機友一起討論數碼科技互聯網第一線熱點。
年的時候,小米推出了45W的PD電源,同時兼容QC2.0、QC3.0成為大熱的PD電源,配合自家紫米10移動電源剛好匹配,PD功率最高可以到100W,小米自家的筆記本也改用了PD充電,功率達到了65W,但是大功率的PD電源一直沒有零售,這個時候小米推出了隨意換線的65W PD電源,加上市面上已經有65W PD充電的移動電源,大功率的到來多了一個選擇,這款小米65W PD電源型號為CDQ07ZM,支持多達5種電壓,同時兼容QC2.0、QC3.0。
一、小米USB-C電源適配器(65W)開箱
白盒里面是卡套,保護一個電源,一條充電線。
白色電源,跟之前的小米45W電源款式并無二致,標配一條2米UBS-C的充電線。
就一個USB-C輸出口,不帶USB-A。
電源另外一面。
折疊腳設計,方便收藏。
參數印刷,屬于小米品牌,江蘇紫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生產。
右邊是小米45W PD電源,外殼沒看出有啥區別,體積也是一樣。
跟45W電源一樣,同為 江蘇紫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生產。
同樣一個USB-C輸出口。
剛巧手上有一個小米筆記本標配的65W電源(田米代工),三者看起來外殼一樣,體積一樣小米65W、田米65W、小米45W。
小米筆記本標配的65W電源(田米)凈重141g。
小米65W凈重114g。
小米45W凈重100g。
小米65W三圍尺寸,寬度約60mm。
另外一個寬度57mm。
厚度28mm。
用ChargerLab power-z FL001SUPER測試,同時支持QC2.0、QC3.0模式。
ChargerLab power-z FL001SUPER測試儀測試,PD的PDO廣播有5種電壓: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最大功率是20V 3.25A,功率65W。
ChargerLab power-z FL001SUPER測試跟機的線,發現是有emark芯片的,最大支持功率為20V5A 100W,制式為被動線,該線生產商為:0x24CE。
眾所周知,沒有EMAKE的線材最大支持3A電流,那么就算20V也就是60W,這款65W的電源配有emark芯片的線材能達到65W功率理所當然了。
二、小米USB-C電源適配器(65W)拆解
拆解和45W的PD電源是一樣的,撬棍撬開蓋子。
正面整個散熱片。
背面也有散熱片。
拆下散熱片,正面的散熱片為變壓器散熱。
電路板反面正中覆蓋著導熱膠的是電源的開關管。
這個封裝在以往的拆解中都沒見過。
英飛凌的IPL60R180P6,Cool Mos? P6。
超低的Qg以及導阻,同時這種封裝體積相對于我們常見的TO220實在是小了很多,并且方便散熱設計,反面過孔加上正面絕緣導熱貼,非常適合在緊湊的高功率密度電源中使用,節省空間提高效率。
初級采用了安森美的離線準諧振控制器 FAN604H。
小米65W這款電源在功率管電流檢測上的關鍵部位采用高精度低溫飄電阻,保障大功率輸出時的穩定。
小米65W PD電源輸出采用同步整流方案,安森美FAN6240控制器+東芝TPH4R10ANL同步整流管的組合。
FAN6240通過拆解發現使用廣泛。
東芝的同步整流管,耐壓100V,導阻僅3.3毫歐,非常適合同步整流,降低發熱。
圖上還有一顆TI的穩壓,TPS70950DBV,其具有使能輸入,最高輸入耐壓30V,輸出電流150mA,同時具有超低靜態電流。
下面我們來看正面,高壓濾波電容來自中元電子,400V120μF,輸出是由兩顆25V680μF的固態電容并聯。
輸入保險絲,X電容,共模電感。
為控制器供電的小電容。
偉詮 WT6632F USB PD控制器。全包的座子。
整流橋 6A 1000V。
Y電容。
WT6632F和TPCC8104,紫米常用的開關管,在45W的電源上還有紫米10上面均有采用。
大電容與電路板中有軟膠墊緩沖。
全家福。
三、充電頭網拆解總結
小米這款65W PD電源,在與45W相同的體積下,提升了20W功率,英飛凌CoolMos功不可沒,在小體積內提供盡可能高的功率密度。高精度電阻賦予了電源在高負載高溫下工作的穩定性,輸出電壓與保護點不會因為工作溫度受到影響。變壓器和功率管均由整面的散熱片散熱,降低充電器溫度。輸出固態電容提供更長工作壽命和可靠性。
相關閱讀:
DELL戴爾45W(LA45NM150)Type-C PD筆記本充電器拆解評測
Lenovo聯想 45W USB PD 電源拆解測試
知不覺,我們已經測試了很多小米筆記本了,而前段時間他們又發布了Xiaomi Book Pro 14 銳龍版(名字真夠長的),這應該是我們最感興趣的型號了。
原因很簡單,它搭載了R7+LPDDR5 6400MHz內存,這個組合擁有堪比MX570 30W的理論性能,使電腦適用面廣了許多。
那么這臺新品的實測表現究竟如何?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Xiaomi Book Pro 14 2022 銳龍版
它的配置如下:
R7 6800H 處理器
16GB LPDDR5 6400MHz 內存
512GB 固態硬盤
14 英寸 2880×1880分辨率 100%DCI-P3色域 90Hz刷新率 OLED鏡面屏
電池容量 56Wh
厚 14.9~16.4mm
機身重 1.39kg
適配器重 227g
參考售價5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CNC金屬機身,質感較好
2,屏幕素質較高
3,觸控板較大,滑動手感較好
缺點!
1,高負載下,鍵盤表面溫度較高
2,擴展性一般,數據口需轉接
3,固態硬盤性能一般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比較簡單,卸下D殼所有螺絲,即可取下后蓋。
雙通道16GB LPDDR5 6400MHz內存基本能滿足大部分使用需求,內存為板載無法更換。
測試機的固態硬盤容量為512GB,型號是群聯的OEM盤,支持PCIe4.0×4和NVMe,能滿足絕大部分人的需求,機器只有一個M.2硬盤位,如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換硬盤。
【購買建議】
1,對機身的質感要求較高
2,需要一些基礎的娛樂性能
3,對接口擴展性要求較低
Xiaomi Book Pro14 2022銳龍版最大的特點其實是機身質感,6000價位很少有外形看上去很高級的筆記本,這臺是其中之一。
屏幕方面,依然是一塊2880*1880分辨率的OLED屏,刷新率達到了90Hz,實測色域容積為108.4%DCI-P3,色域覆蓋99.7%DCI-P3,平均ΔE 0.95,最大ΔE 2.52,全局最大亮度373.8nit。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有一個USB3.2 Gen2 Type-C(支持PD充電)、3.5mm音頻接口;
機身右側有兩個全功能Type-C,接口種類很單一。
續航方面,它的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9小時8分鐘。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44.8dB,此時環境噪音為33.7dB。
Xiaomi Book Pro14 2022銳龍版主要有兩個配置可選,R5版首發5499元,R7版5999元,相當于+500元買個CPU/GPU雙提升,在我看來R7版物有所值。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外殼精致,核顯性能可以玩些普通網游的筆記本,那么這臺電腦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想要酷睿版的那種玻璃覆蓋屏、壓感觸控板,那么就得加錢換型號了。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Xiaomi Book Pro14 2022銳龍版的拆機實拍圖,雙風扇雙熱管的組合。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XMARB4B0P0808
針對標壓處理器,我們直接使用Stress FPU進行烤機:
開啟極速模式,在滿載狀態下,CPU溫度最高98.0℃,穩定在94℃,功耗45W,頻率維持在3.5GHz。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51.7℃出現在鍵盤的N鍵上,WASD鍵區域為40.3℃,方向鍵38.8℃。左腕托溫度為37.2℃,背面中心點44.2℃。
總的來說,Xiaomi Book Pro14 2022銳龍版的散熱表現中規中矩,性能釋放確實很猛,但核心與表面溫度控制不住,鍵盤溫度很高了,中間一大塊超過50℃,高負載下必須外接鍵盤使用。
小米這款筆記本在我們的預料之中,如果它要追求精致+性能,那溫度體驗就必然不佳,所以針對這類電腦,我建議性能釋放與精致輕薄二選一,這樣就能保證一定的使用體驗。
但客觀地說,相比于之前昂貴的酷睿版,這臺電腦的整體表現還是更好的,它節省了一部分“可有可無”的配置(玻璃觸屏/壓感觸控板),降低了售價,雖然實測性能不如i7+2050的高配酷睿版,但性價比確實更高了。
今年小米推出了不止一款6000元以內的新品,說明Xiaomi Book并沒有飄,主流價位還是想持續運營的,那就給了我希望,希望他們能推出一些真正“富含性價比”的電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