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18大促即將到來,但根據我們微信后臺的反饋,大部分消費者依然沒有明確購機目標,或還在猶豫不決。在這里,給大家推薦幾款我們認為在6·18期間值得重點關注的主流價位機型,包含輕薄輕便機型和游戲本,里面包含了你們想得到的,也肯定包含了你們沒想到的機型——相信會對大家有幫助!

    (機型按照6·18期間促銷價從低到高排列)

    輕薄/輕便本

    推薦機型:惠普戰66 G3

    ●i5 10210U/8/256/MX250/14英寸FHD

    6·18促銷價4499元

    如果你的預算在4500元左右,又希望買到靠譜的最新英特爾平臺(第十代酷睿)獨顯輕便機型,相信我,惠普的戰66三代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無論在功能上還是性能上都比較完善,你希望有的它幾乎都有,而它有的,也都做得還算不錯,沒有明顯問題和短板!

    該機帶有一款FHD IPS霧面屏,鍵盤有背光,支持雙內存槽擴容(買前最好落實一下預裝是2×4GB還是單根8GB,因為升級策略不同),而且支持2.5英寸硬盤擴容。該機內置了WiFi6無線網卡,Ready for Future。與此同時,雙熱管也能支撐i5 10210U+MX250獨顯的正常發揮,不會因為總體散熱規格太低而導致尷尬,無論是做一些短視頻編輯還是玩玩《英雄聯盟》,你都無需顧慮性能。而該機在接口上也非常完備,不僅有多個USB大口,有USB Type-C口,還有HDMI1.4口和RJ-45網口,外接設備和網絡環境適應性很強。此外,還帶標準SD讀卡器口,玩相機的用戶不用面對僅有TF讀卡器的尷尬。與此同時,該機在安全性和易用性上也做得很完備,帶有指紋識別裝置和攝像頭物理擋板。

    最重要的是,這臺筆記本還通過了多項美國軍標測試,所以在適應高/低溫、高海拔、高濕度等環境的能力上是優于普通輕薄本的。且它默認帶有3年質保和1年意外全保護,基本做到了后顧無憂!這樣的筆記本,大促價格4499元,性價比的確很高!

    推薦機型:聯想小新15 2020

    ●i5 1035G1/16/512/MX350/15.6英寸FHD高色域

    6·18促銷價5099元

    聯想的小新系列是當下的熱門機型,無論是性能、功能、易用性和價格,都極具競爭力。

    我們推薦的小新15 2020酷睿i5款,搭載的是Ice Lake第十代酷睿i5 1035G1和MX350獨顯,帶一塊100%sRGB高色域IPS屏(DC調光)。當然在配置方面,現在大部分用戶已有這樣的意識:并不是有什么配置就一定是什么性能。最終的性能呈現,是由散熱規格和性能釋放策略決定的——而在這方面,小新15 2020款是輕便機型中的翹楚:它采用“臺風”散熱系統,一個巨大的風扇配合雙熱管,可提供最大35W的處理器性能釋放,穩定釋放28W左右。而在處理器和MX350同時工作時(比如玩游戲),處理器竟還能維持24W左右的超標功率,顯卡也有1500MHz的頻率——這個性能表現,在同類機型中“無機超越”。說簡單點就是:該機的性能表現非常出色。

    另外,它還搭載了雙通道16GB內存,可最大限度地發揮處理器和顯卡的專業應用性能,絕對不會出現“因為內存不足而限制了性能發揮”的情況。而電池容量也達到了驚人的70Wh,能有效提升續航。而該機還保留了數字小鍵盤,對財務人員和程序員非常友好。

    真正讓人感嘆的是它的易用性細節:比如,當你掀開新機的屏幕,鍵盤保護紙上竟詳盡介紹了該機的性能模式快捷鍵,以及如何解決“軟件界面模糊”的屏幕顯示縮放問題——這是實實在在為用戶考慮的,令人欽佩。

    總體來說,小新15 2020是一臺性能強勁、體驗舒適,且用著讓人放心省心的輕便機型。

    推薦機型:聯想YOGA S740

    ●i5 1035G1/16/512/MX250/14英寸FHD高亮高色域

    6·18促銷價5499元

    ●i7 1065G7/8/512/MX250/14英寸FHD高亮高色域

    6·18促銷價5499元

    ●i7 1065G7/8/512/MX250/14英寸FHD高亮高色域

    6·18促銷價6199元

    聯想YOGA S740是特立獨行的存在,以至于很多人并不了解它。但實際上,它是相當有賣點的14英寸輕薄機型!

    YOGA S740非常獨特,甚至有些奇葩:

    ●隸屬YOGA系列,卻不能后空翻,就是傳統類型筆記本。不過呢,它采用了無邊框玻璃屏設計,加上金屬質感的深灰色,非常有高端本的范兒!

    ●這貨看起來像個高端商務本,但卻有著一顆野獸的心,性能釋放強勁!

    ●高配款采用了i7 1065G7+MX250的組合,導致兩塊實力不俗的顯卡Iris Plus 64EU版與MX250撞車了,這看上去是很蠢的設計,等于浪費了一塊好卡,但有些應用上,這種組合卻能發揮奇效!

    下面具體介紹:

    首先我們得說,YOGAS740非常有面兒,長得像高端商用本!它搭載了一塊帶玻璃保護屏(視覺無邊框設計,實際上為超窄邊框)的400nit高亮度72%NTSC高色域低功耗DC調光IPS屏。再結合上那極具商務范兒的深灰色機身(也有金色,難看),要放兩年前,怎么也得是7999元起!結果如今競爭激烈,再加上自家小新系列太廉價太出名,把自家兄弟也給辦了(來,鼓掌)!

    其次,它的商務優雅范兒背后,是粗暴的性能釋放:單處理器性能釋放30W妥妥的(酷睿U標準TDP 15W)。和MX250一起工作,處理器也死活賴在23W左右不降了——這就很生猛了!很多人說它是西裝版的小新Pro 14,真是有道理的!

    最后說說購買和應用細節:該機最近大降價,i5 1035G1/16GB款只要5499元!但我們更推薦i7 1065G7款!

    咦?不是說i7 1065G7的Iris Plus和MX250相沖嗎?為什么更建議買i7款呢?這算個知識點,建議大家仔細看:

    就游戲性能來說,由于該機的處理器(包含集顯)的功率釋放強勁(30W),所以Iris Plus 64EU版集顯與MX250的確算是同檔次顯卡,如果你要玩《英雄聯盟》,可選擇MX250運行也可屏蔽獨顯由Iris Plus運行。但注意,MX250款的游戲幀速還是會高不少(雖然都流暢)——這是因為MX250運行時,處理器的23W功率全部在CPU部分,處理器頻率很高——而恰好《英雄聯盟》對處理器的頻率很敏感。而當屏蔽MX250用集顯跑時,30W的封裝功率中,近2/3會給IrisPlus顯卡,只有1/3多點功率給CPU部分,幀速自然會受到一定影響(當然好處是Iris Plus運行功率會更低)。

    不過,當你在進行視頻編輯/轉碼時,Iris Plus作為英特爾集顯,默認會參與到“硬件編碼”中(不用選擇,你也無法更改),而i7 1065G7的Iris Plus處理單元多達64個,因此執行效率會比Comet Lake酷睿U(也就是i5 10210U和i710510U)的UHD集顯更高。這時再引入MX250的CUDA加速,就等同于是“兩塊強力顯卡共同加速”了,效率會成倍提升,甚至不輸給6核機型——而視頻編輯是目前年輕人的日常應用,選擇這個平臺,其實是非常有針對性的。當然啦,最好選16GB內存款,促銷價格在6199元左右。

    最后說兩點:該機還有61Wh的大電池,續航長;同時有全速雷電3口,想擴啥擴啥,想接啥接啥——對了,總有讀者問我們為啥隔壁家機器沒雷電3。答案是:目前要想擁有原生的雷電3功能,只有選英特爾平臺,因為這玩意兒是英特爾弄出來的!

    ※知識加油站:Comet Lake與Ice Lake酷睿U在應用側重點上的不同

    它們都是第十代酷睿U處理器平臺。不過CometLake基于14nm制程,典型產品有i5 10210U和i7 10510U,以及6核的i710710U。而Ice Lake基于10nm制程,典型產品是i5 1035G1、i5 1035G4、i71065G7等。另外,它們支持的內存規格不同,Ice Lake支持得更高。

    就日常使用(如辦公、網頁娛樂、影音娛樂)來說,兩者區別不大,都有非常好的體驗——畢竟,雙核的第七代酷睿i5 7200U已能搞定日常中的一切,就更不要說四核起步的第十代酷睿U了。

    但當我們需要高性能發揮和玩游戲時,Comet Lake與Ice Lake酷睿U的區別就顯現出來了:前者CPU部分的頻率更高(且還有6核款型),更加強調CPU部分性能。如果你要進行一定的3D和2D設計/渲染,最好就選擇Comet Lake平臺。不過Comet Lake的UHD集顯相對較弱,所以玩游戲配比配合MX獨顯;而后者Ice Lake則更加強調集顯性能,其i5 1035G4、i7 1065G7的IrisPlus集顯分別有48個和64個處理單元,就連i5 1035G1都有32個,比UHD集顯的24個多不少——所以,如果要玩游戲或其他需要顯卡加速的應用,Ice Lake平臺是更好選擇(在本文中,我們推薦i7 1065G7款的YOGA S740,也正是借用其Iris Plus顯卡的高性能特性)。與此同時,Ice Lake酷睿U由于是10nm制程的,閑置/日常應用功耗更低一些,所以續航方面綜合表現比Comet Lake還要更出色一些!

    游戲本

    推薦機型:宏碁暗影騎士·擎

    ●i5 10300H/1650/8/512/144Hz高色域 促銷價5299元

    ●i5 10300H/1650Ti/8/512/144Hz高色域 促銷價5599元

    ●i5 10300H/1650Ti/16/512/144Hz高色域 促銷價5799元

    ●i5 10300H/1660Ti/16/1TB/144Hz高色域 促銷價6999元

    在國際廠商中,宏碁暗影騎士·擎的配置價格比很高。這一代暗影騎士對散熱進行了強化,升級到了四出風口,散熱板面積也大幅提升。以1650Ti機型為例,若開啟強冷,雙考機,i5 10300H溫度僅89℃,能穩定45W輸出;而GTX 1650Ti只有60℃出頭,穩定50W輸出。單處理器負載時,i5 10300H可穩定63W輸出,溫度也只有85℃。簡單說就是:性能輸出和散熱都靠譜,價格還低!

    更讓人激動的是,宏碁似乎打算靠暗影騎士·擎來“翻盤”,所以全線采用了144Hz+72%NTSC高刷高色域屏,就連最低端的GTX 1650機型都如此!另外,其內部采用“雙M.2+2.5英寸”的三盤位組合,在主體配置方面徹底無短板!

    今年6·18,暗影騎士擎又祭出兇狠的價格,GTX 1650促銷價5299元起;16GB內存的GTX 1650Ti款也只要5799元。我已經想不出來還有什么可挑剔的了。當然,外觀還是要說一下的:都2020年了,咋還停留在紅黑配的思路上呢。

    推薦機型:華碩飛行堡壘8

    ●i5 10300H/1660Ti/8/512/15.6英寸FHD 144Hz

    6·18促銷價6399元

    ●i7 10750H/1660Ti/8/512/15.6英寸FHD 144Hz

    6·18促銷價7199元

    我們推薦華碩飛行堡壘8有個重要原因:6·18的促銷價比首發價還低!因為在其首發價的基礎上,還有一個交100元抵400元的活動,到手價驚人的低!、

    注意,華碩飛行堡壘8有兩種設計:GTX 1650Ti及以下顯卡規格,出風口是兩個;而GTX 1660Ti款型有三個出風口。我們主要推薦i5/GTX 1660Ti款,三個出風口。

    與宏碁暗影騎士·擎一樣,飛行堡壘8也采用了雙M.2+2.5英寸三盤位設計,用戶可自行選擇是擴容M.2 SSD還是擴容2.5英寸硬盤(HDD和SSD皆可),或者干脆三盤塞滿——這也是第十代酷睿H游戲本這一波的“標志性設計”。另外,該機的兩個散熱風扇帶有所謂“絕塵設計”,利用高轉速扇葉的離心力,在風扇內部的最外側設置了單獨的灰塵撒出口來避免散熱槽被灰塵堵塞。

    提醒一下:飛行堡壘8的左側的接口過密,另外144Hz屏是45%NTSC色域的。不過45%NTSC色域并非就無法看,只要不嚴重漏光,玩游戲也好,業余做做視頻也好,都是可接受的——畢竟這種屏都存在了幾十年了,沒見誰就覺得不能用啊。最后,請大家把省下的銀子拿出一小部分買根8GB內存,擴容為2×8GB——無論是游戲還是專業應用,性能都會提升不少。

    推薦機型:機械革命X3-S

    ●i7 10875H/2060/16/512/17.3英寸FHD 144Hz高色域

    6·18促銷價6999元

    我知道這看起來有些夸張,但的確是這樣:現在付定金200元,6·18就能以6999元買到八核i7 10875H+RTX 2060的組合!而且還有16GB內存、144Hz 72%NTSC高刷高色域屏,以及WiFi6無線網卡。

    被稱作“平價版X10Ti”的X3-S,是機械革命面對主流市場的高配游戲本,該機的處理器PL1(穩定輸出功率值)設定為85W,雖然不及X10Ti那么夸張(120W),但通過之前的專項測試,大家已明白,同為i7 10875H,62W和120W輸出,實際應用表現差異也就20%左右。所以,85W輸出,已能達成理想狀態——而且這個功率值已超越了絕大部分同處理器機型。至于i7 10875H的應用性能,這里就不贅述了,點這里和這里看之前的評測吧,基本是橫掃一切的存在。

    該機的RTX 2060是90W版本,性能方面大家可放心。至于雙考機的溫度情況我不描述了,大家只用記住:機械革命哪怕是輕薄游戲本,散熱和性能釋放都不會有問題,更何況中高端機型了。

    對了,單獨說一下RTX 2060的DLSS(深度學習超級采樣)功能。大家知道,原有的RTX 2060和GTX 1660Ti其實游戲性能差異不大(5%~8%),只是可以開啟光線追蹤令畫面更漂亮。但如今NVIDIA到處宣傳DLSS功能,RTX2060開啟該功能后,部分游戲的幀速可大幅提升——但其代價是畫質降低(而且要游戲支持DLSS才行,目前還不多),所以大家需要“具體游戲具體看待”。

    推薦機型:ROG魔霸新銳

    ●i7 10875H/2060/16/512/15.6英寸FHD 144Hz高色域

    6·18預約搶購價8999元

    ROG的魔霸新銳這些天非常熱,8999元買ROG的八核酷睿Hi7+115W的RTX 2060(新版RTX 2060的最高規格款),還有16GB內存和144Hz高色域電競屏,這在兩年前想都不敢想,即便是一年前,也絕對是奢望。

    采用了雙風扇五熱管三出風口的ROG魔霸新銳為了降低處理器溫度,采用了暴力熊液金(之前我們評測的機械革命X10Ti也用了它的)導熱,處理器單負載最大封裝功率70W,室溫24℃時,頻率3.35GHz,溫度75℃左右;雙考時50W,溫度穩定84℃,全核頻率2.88GHz;而115W的RTX 2060在雙考機時不會降功率,頻率高達1.9GHz,所以游戲性能是非常有保障的!

    該機的鍵盤區域也非常涼爽,室溫24℃時,雙考機WASD操控區不到30℃,機身C面最熱處也就41℃左右,所以操控起來也很舒適——這個特性在夏天也非常重要。

    另外,該機內部一共有三根M.2插槽,默認占用一根,剩下的兩個(或者說任意兩個)還可組建RAID 0磁盤整列以進一步提升速度!不過2.5英寸硬盤位就被占用了,升級HDD無望。

    小遺憾是散熱銅管沒黑化,長久來說抗銹性能降低;另外沒有攝像頭——當然這一點已經無所謂了,外接攝像頭質量好得多也不用幾個錢。

    ※知識加油站:無需刻意追求高功率釋放

    在大量的購機咨詢中,我們發現部分消費者沉迷于處理器的高功率釋放。今天看到60W性能釋放的,標準45W的就看不上了;后天發現70W的,之前60W的又無法看了。最近還有好些讀者說自打看了110W穩定輸出的i7 10875H,覺得如果八核跑不到90W以上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更高功率釋放的確意味著更高性能,但它也是雙刃劍,意味著更高的發熱。另外,當處理器的頻率上到一定高度后,要提升很大的功率才能提升一點頻率和性能,之前的測試(點這里)已證明了這點:8核的i710875H從62W提升到120W(實際應用110W左右),實際應用性能提升也就20%。但要享受這20%的增量,散熱必須進行大改造如采用液金導熱,增加熱管、提升風扇轉速、增加出風口等。如果處理不當,C面溫度會大幅提升——應用耗時長點其實都還好,但C面太熱發燙,可是會直接影響使用感受的。

    所以,大家其實無需刻意去追求處理器的高功率釋放,英特爾的TDP參考值已針對性能/功率/發熱進行了平衡。尤其是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標準性能釋放的十代酷睿H已足夠強勁了。如果你只是玩游戲,甚至35W的酷睿H也能輕松應對!

    當然啦,如果功率釋放高,散熱又靠譜,價格還便宜,那肯定是利好^____^。

    推薦機型:技嘉Aorus 15G

    ●i7 10750H/2070Max-Q/8/512/15.6英寸FHD 144Hz高色域

    6·18促銷價11999元

    技嘉的Aorus 15G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出是高端貨”的產品,無論是外形的設計感、做工的精細程度都非常出色。

    在細節和功能上,該機也有大量可圈可點之處:1.6mm鍵程的歐姆龍機械式鍵盤、WiFi6無線網卡、雷電3接口、指紋識別、可遮蔽的攝像頭……應有盡有。

    最重要的是,它的“主業”做得很棒!i7 10750H單負載62W穩定輸出,雙負載47W,配合上90W的RTX 2070 Max-Q,無論是專業應用還是大型3D游戲都能輕松應對,而且鍵盤面的溫度還超低——在室溫24℃時,鍵盤面最高溫度才38℃,WASD按鍵區域甚至只有29℃。即便室溫提升到29℃,WASD處也只有32℃,只比環境溫度高3℃,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好體驗”。

    另外,該機內置AI程序,一個非常直觀的功能就是:它會自動偵測你的當前應用,比如當你不插電開機且不玩游戲時,它會自動讓電腦進入省電模式,這是非常貼心的——再配合上它那塊94Wh的超大電池,可以實現很長的日常應用續航,能文能武!

    該機之前的正價在14000元左右(起價)。而后搗鼓出了一個特別版本,搭載8GB內存,6·18期間只要11999元。當然,買后必須升級到2×8GB內存(16GB),這樣專業應用性能和游戲性能都會大幅提升。

    OK,我們就盤點到這里,趕緊拿主意下手吧!

    2022年上半年這個時間節點,消費者買手機有什么選擇呢?


    2022年3月,我們已發布《40款旗艦手機口碑:2022年上半年手機怎么選?不推薦這2款》。


    3500元以下的千元機、主力機怎么選呢?


    于是,《消費者報道》匯總了京東、天貓、蘇寧平臺上的約19萬條消費者評價數據,對市面上熱銷的22款1500元以下的千元機、47款1500元~3500元的主力機進行了分析、評價,給消費者推薦。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檢測品牌

    國產品牌(17個):華為、榮耀、OPPO、vivo、真我、小米、酷派、朵唯、紅米、中興、努比亞、紅魔、黑鯊、聯想、一加、優暢享、魅族

    國外品牌(4個):蘋果、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


    評價指標

    外觀、屏幕、拍照、性能、音質、系統、續航、散熱、解鎖、手感、信號、充電


    口碑結果


    (1)千元手機(1500元以下):推薦vivo iQOO U5、OPPO K9s。


    (2)主力手機(1500~3500元):推薦OPPO Reno7、榮耀60。


    千元手機(1500元以下):OV得到消費者好評,三星表現一般


    簡單統計69款手機中的國產品牌、國外品牌數量,共涉及21個品牌,國產品牌占據了17席,而國外品牌僅占4席。而上一年統計的時候,還涉及28個品牌,國產品牌占據了23席,而國外品牌占5席。可見手機品牌在減少,手機市場份額越來越集中,一些品牌在逐漸消亡,例如錘子、堅果、天語、金立、小辣椒……


    千元機向來是國產品牌扎堆廝殺之地。隨著攝像頭、屏幕、5G、快充技術的普及,目前千元機都帶上了三攝、四攝、全面屏、快充和5G等。


    千元機性能也越來越強,越來越多樣化。在好幾年前,內存甚至還是“1G+16G”起步,接著到“3G+32G”“3G+64G”“4G+64G”,2022年的現在基本都是“4G+128G”“ 6G+128G”起步了。如果有較多照片、視頻存儲和APP使用的需求,64G通常不夠用,我們建議128G起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評價維度中的“性能”可能并不和處理器、內存配置嚴格對應,采用的是消費者使用過程中對于“性能”“配置”“流暢度”的主觀感受評價。



    22款1500元以下的千元機當中,61142條數據顯示, vivo iQOO U5、OPPO K9s這2款國產手機得到好評。


    雖然OV(OPPO、vivo)一向被認為是“廠妹”手機,但隨著競爭紅海中對手的消亡衰弱,在國內逐漸成為與小米、華為、榮耀并列的國產大品牌。


    ▲vivo iQOO U5


    vivo iQOO U5的CCR評分高達8.5分,各項表現均衡,尤其在“拍照”“性能”“音質”“手感”“充電”上出類拔萃,得到消費者青睞。


    vivo iQOO U5售價僅1199元,處理器為6nm工藝的高通驍龍695,電池為5000mAh,攝像頭宣稱有5000萬像素,例如性能方面,有消費者在評論中表示“性能好”“性能不錯”“配置高”“玩游戲一點不卡”“主流游戲王者吃雞運行毫無壓力”等;例如拍照方面,部分消費者好評“拍照效果杠杠的”“拍照清晰堪比1億像素相機”“拍照效果很好”“拍照還不錯,特別是自拍”等。


    ▲OPPO K9s


    OPPO K9s表現也毫不遜色,OV原本同屬一家,在拍照、音質、外形上都一向口碑不錯,CCR評分為8.4,另外在“屏幕”“續航”“解鎖”上比vivo iQOO U5評分更高。


    屏幕上,OPPO K9s使用的是120Hz的6檔電競屏,峰值亮度高達600nit,消費者評論“屏幕清晰,看視頻色彩不錯”“屏幕刷新挺快”“屏幕顯示效果好”“顯示效果特別好”等。續航上,其同樣宣稱具有5000mAh電池,消費者反映“大電池很耐用,輕度使用三天沒問題”“電池容量也夠大,用一天差不多是50%”“待機時長不錯”等。解鎖上,其搭配了X軸線性馬達,消費者說“側面指紋方便”“解鎖速度很快”“三個解鎖方式,超級方便”“解鎖非常棒”等。


    22款手機中,消費者評分較一般的有三星 F52,CCR評分只有6.9分。


    三星在中國市場已經日漸式微,三星 F52得不到消費者的好評意料之中,在“外觀”“系統”“續航”等方面均不如人意。其京東的好評度也只有91%,外觀上,有消費者投訴“屏幕邊緣縫隙大能看見膠”“屏幕有問題”;系統上,有消費者詬病“不是經常斷網就是經常充不了電”“用著卡頓”等;續航上,有消費者吐槽“電池極不耐用,機身發熱嚴重”“待機耗電”“電池不耐用”“耗電超快,一分鐘內可以少1%”等。


    ▲三星 F52


    主力手機(1500元~3500元):國產OPPO、榮耀得到青睞,iPhone SE各項評分墊底


    大部分年輕人的購機預算,價格一般落在1500~3500元的主力機區間。


    價位來到1500元~3500元,配置自然水漲船高,配置基本從“8G+128G”或“6G+128G”起步,所以目前這個價位段的機型也較多,此次口碑數據收集的機型足有47款,數據高達12萬條。


    這個價位的手機,我們一般推薦國產品牌。一方面,這個價位是國產手機的優勢價位,外國品牌目前在國內主打的是3500元以上的旗艦價位,3500元以下的市場幾乎拱手相讓,爭不過國產廠商的供應鏈優勢;另外一方面,國產手機也較了解國人使用習慣,在這個價位能均衡好配置和性價比的優勢。



    47款主力手機中,前20名均是國產手機,其中2款國產手機OPPO Reno7、榮耀 60是其中佼佼者。


    OPPO Reno7在“外觀”“音質”“系統”上均表現不俗,外觀上,宣稱機身厚度僅7.59mm,使用光刻工藝,制造出星雨效果,較多消費者好評“驚艷”“美觀”“好看”“纖薄”“高級”“有質感”等字眼;音質上,消費者好評“音效不錯”“音質不錯”“音質杠杠”“音樂手機”等;系統為ColorOS12,有消費者認為“不卡不頓”“絲滑”“流暢”“上手快”“好用”等。


    ▲OPPO Reno7


    榮耀 60各項表現均衡,在“拍照”“性能”“續航”“手感”“充電”上均得到消費者認可,拍照上,使用的是類似雙反的雙鏡頭布局,主攝具有1億像素,消費者認為“拍照效果很好”“拍照像素不錯”“拍照清晰好看”等;性能上,消費者評論表示“不卡,賊快”“運行速度流暢”“性能超級強悍”“游戲夠用”等;續航和充電上,具有4800mAh大電池,66W快充,消費者認為“充電速度快”“兩天才充一次電”“電池持久”“續航持久”等。


    ▲榮耀 60


    47款主力手機中,不推薦魅族 18X蘋果iPhone SE


    魅族 18X在“屏幕”“發熱”“解鎖”上都被消費者吐槽,京東上的好評率也僅有90%,例如一般人不太注意但又較影響體驗的“解鎖”上,有消費者詬病“指紋解鎖沒有用,十次十次打不開”“人臉解鎖經常失靈,需要重啟手機才能用”“要試幾次才能解鎖”“屏幕解鎖不好用”等;又如較影響體驗的“發熱”,有消費者反映“手機散熱差,充電沒玩手機都好燙”“發熱嚴重”;而“屏幕”上,有消費者投訴“第二天就花屏了”“屏幕會模糊”“屏幕開屏會沒反應”等。時至今日,魅族已經不是小眾之美,而是小而不美了,讓消費者失望。


    ▲魅族 18X


    而最讓消費者失望的,莫過于蘋果的蘋果iPhone SE了。


    作為小屏手機的代表,2022年3月上市的新一代iPhone SE依然全面與時代脫節,4.7英寸1344 x 750分辨率屏幕,還不是全面屏,后置單攝像頭,電池才2000mAh多,配件不送充電器,這一些系列參數挪到5年前也毫不違和。


    其在“外觀”“拍照”“性能”“音質”“續航”“信號”“充電”上均評價墊底,槽點太多,有消費者后悔“沖著情懷買的。算了說實話,就是圖便宜,窮,最后交了智商稅”“好卡啊,打開網頁速度還不如幾年前的安卓”“后悔死了,外形和我六年前買的蘋果7一模一樣。只有一根電源線,也沒有手機殼和充電器”。


    作為最便宜的“蘋果手機”,各項表現落后,與其他手機放在一塊,不是同一個世代的產品。苛刻一點說,若情懷的余暉褪去,iPhone SE身上只有舊時代的影子。


    ▲蘋果iPhone SE


    需要購買3500元以上價位“千元機”“主力機”的消費者,請關注我們上篇發布的《40款旗艦手機口碑:2022年上半年手機怎么選?不推薦這2款》哦。


    【特別聲明】:本報道中試驗結果、提及品牌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號產品的質量狀況。

    家好,我是最近看不懂的木有靈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互聯網上能看到很多真實的社會現象,但最看不懂的就是高收入人群。一方面,有的大佬特別喜歡喊苦喊累,年入三百萬無力養家,孩子念書月費十萬,都不知道是在哭還是在秀;另一方面,有人總覺得年入百萬是閉著眼買東西,或者從小處算計一分一厘,怎么看怎么像二極管似的購物理念。

    因為看得一肚子氣,所以今天我決定不裝了,攤牌了,咱也是互聯網行業一個差不多百萬收入的打工人啊。我就想不明白,為啥這些個高水平高收入的人群一點都不接地氣。今兒我真實一把,直接把包翻了,寫下了這篇EDC(Everday Carry,每天攜帶的東西),和大家聊點有靈魂的。

    本質上,這篇小短文沒有任何要炫富(恐怕這些玩意也炫不起來)或裝窮的意圖,但如果讓你覺得不適,我提前給您拜個早年。

    Ucon Acrobatics Hajo背包

    俗話說得好啊,來了互聯網,整個人都是雙肩包的形狀。

    沒辦法,雙肩包是真的好用啊,背起來舒服,裝起來量大,也不用像之前的公文包一樣小心呵護,隨手丟在地上也不心疼。但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是,特別容易撞包,不僅性價比高的耐克阿迪會撞包,富有的程序員商業化連tumi 新秀麗都會撞。所以每每說到我這款雙肩包,我的驕傲之情是溢于言表的。

    這款Uco Acrobatics Hajo(UAH)是領導大人從國外帶回來的禮物,也是我至今為止都沒有撞過包反而收獲了一片贊的獨特背包,就外形來說,確實很耐看也經典。

    整款包容量差不多有16L,而且頂上的口袋還能再拓容,內里有一個絨布隔層,放下macbook pro毫無壓力,還有倆彈力袋,我一般用來放鼠標和電源線。

    這款包還做了一個類似攝影包的設計,邊緣直接打開就能取東西,因為包包夠大夠能裝,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這個設計非常方便。

    我覺得這包特別適合互聯網搬磚工的一點是,體貼得考慮到了我們愛喝熱水、未雨綢繆的特點,在外袋兩側給了兩個放長條狀物體的側袋,剛好一個水壺一個雨傘,完美。

    作為歐洲的品牌,這款包也跟著主打了環保材料的概念,說實話作為一個俗氣的打工人我基本上不太關心,但面料作為特種PU親膚感很好,不容易刮傷,而且100%防潑水——這就是俗氣如我的消費者最關注的價值了。

    整只包裝滿了頭圖所有東西后,大概是這么個規格,感覺仿佛還是空的,硬挺的外形設計很有軍品范兒。另外,這只16L包差不多是700多克,比我之前的tumi輕便很多,卻又很能裝,這點好評。

    整體的做工車線也都還不錯,不過這點我覺得是對400元以上的背包比較基礎的要求了。另外說一點就是因為頂上蓋子是魔術貼開合的,特別方便,比那種紐扣的或者卡扣的便利很多。

    背面有一個簡單的背負系統,肯定沒有小鷹或者鳥那么高級,但背負感也還可以,我自己的評價是都市通勤上班足夠,戶外登山不是這個路數的。

    光說不練假把式,也給大家來個上身圖,我自己是差不多181cm 75kg的標準略膨脹身材,基本上這個大小氣勢還是挺足的,裝東西也是比較實在的。顏色上橄欖綠質感是真的好,無論是黑白灰都算是百搭,在公司里也算是出挑不出格的顏色。

    在互聯網公司,大家吃的簡單、穿的樸素,卻會在雙肩包、鍵盤、電子設備上快樂氪金,這可能就是打工人屬于自己的小小肆意吧。

    Macbook Pro

    EDC里可以忘掉任何一件東西,但電腦是剛需,畢竟互聯網公司生產力全靠它。來到現任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去IT那里領了這臺Macbook Pro。

    在互聯網之前,我一直用的是thinkpad,小黑本小紅點的經典不用多說,切換到mac也真的是痛苦。系統用不習慣,鍵盤鍵程太短,總之是哪哪都不舒服。好在我們公司基本不用ppt或者excel,否則更是會讓人欲仙欲死。

    轉眼也是多年蘋果電腦用戶了,再讓我來評價這臺筆記本,說實話還沒到徹底倒戈的狀態,每次摸thinkpad的鍵盤還是流口水。但總歸也是琢磨出一些蘋果電腦的好處了,首先是顏值確實還不錯,金屬質感配著那個經典的蘋果logo,拿在手里的質感也是剛剛好。

    MacOS在用久了之后,其實整體上還是挺簡單的,流暢的體驗、比較穩定的生態再配合比較長的續航能力,確實是在哪里掏出來就能干活的生產力設備。而如果你有蘋果全家桶的話,例如airpods和macbook的無縫連接、蘋果手機和電腦的投射等等,都還是能提升不少體驗的。

    鍵盤其實是我自我感覺macbook最弱的地方,雖然很多人喜歡這種低鍵程的輸入體驗,但我總覺得macbook打字累手,相比之下thinkpad那種剛剛好的回彈就特別舒服。touchbar在我自己的使用體驗上屬于可有可無的存在,反而是實體F區按鍵讓我覺得更加方便。

    你應該如何評價Macbook Pro?我也說不清楚,只能說這是一臺水準以上的辦公設備,如果公司發放,我樂意享受;如果自費購買,我覺得價值有限。在現在這個筆記本電腦選擇比衣服還多的時代,macbook pro越來越少見,可能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吧。

    綠聯無線藍牙鼠標

    寫到了電腦,就順著往下寫寫各種配件吧。接下來要炫耀一個我最近特別滿意的購物決策,感覺真真是做到了價廉物美,就是這款綠聯的無線/藍牙雙模鼠標。

    很多macbook用戶不愛用鼠標,覺得觸摸板操作更絲滑,我這個原教主義用戶沒了鼠標卻哪哪不自在。之前用羅技anywhere比較多,但最近被領導征用了。想著日常鼠標也不算太高頻使用,打著性價比的思路買了個59元的綠聯想過度一下,卻在幾周后被徹底征服。

    別看價格還不到anywhere的零頭,這款鼠標做工還真不錯,親膚感很強的純黑色機身,金屬色滾輪搭配得很極簡美學,整體造型比較類似magic mouse,修長卻輕便。

    底面有雙向墊,三個核心位分別對應電源開關、光源器和多功能開關,開關的操作邏輯很聰明,短按在藍牙和無線模式里切換,長按可以在1000/1600/2000/4000四個DPI檔位切換。

    看著一體化沒紋路的鼠標,我一開始還不知道咋拆卸,結果頂殼用力一推就完全打開了,里面很精巧得收納了無線USB。這臺鼠標還有一個吸引我的點在于是單電池供電的,藍牙12個月無線18個月時長,這個續航配合電池使用真的是對偶爾出個差或者忘記充電的我來說很管用了。

    簡單說一下握持的手感,我算是小手檔,整個鼠標握持起來舒適度還不錯,而且材質上完全不會有金屬或者塑料那種凍手的感覺,很溫潤。中鍵阻尼感不錯,左右鍵清晰有力的同時還有靜音處理,不會發出很清脆的咔噠咔噠聲,互聯網公司素質文明代表。

    顏值外觀我覺得確實不錯,隨便搭搭黑白灰都挺好看的,而且這個材質沾指紋水平還湊合,這點算是意外驚喜。

    作為主打輕薄便攜的性價比鼠標,這個厚度基本上可以服服帖帖得裝進一些貼身小包或者公文袋里。帶電池凈重是84g,每天塞包里通勤很輕便,背包黨或者差旅黨懂得都懂。

    最后,也得稱贊一下介質技術的進步,以前我感覺只有anywhere可以全地形使用,普通鼠標遇到玻璃就抓瞎了,沒想到現在50幾塊錢的綠聯也能在玻璃桌面上輕松前行,真的厲害。

    總的來說,這只鼠標不能算完美無瑕,比如高端一些的無極滾輪、側鍵這些功能都沒有,但考慮到它只賣59,我就感覺自己剁得超值,因為基礎產品體驗真的很出挑,這也屬于綠聯一貫以來的品牌力了。在同質化的產品上精打細算,可能這是無論賺多少錢都改不了的“臭毛病”吧?

    貝爾金拓展塢

    如果說綠聯是我自己“精打細算”的小成果,那么這款貝爾金拓展塢就是我“善于購物”的代表了,一款常規價格還挺貴的拓展塢,愣是依靠購物專業技能在小黃魚淘寶成功。

    因為Macbook反人類的四個type-C接口,隨便接點USB-A或者HDMI都要依靠拓展塢,但蘋果的拓展塢真不便宜,而便宜的拓展塢又不敢用。所以做了不少功課才鎖定了這款貝爾金的六合一——夠用,且有300左右的好渠道。

    性能上,基本夠用了,自帶2個USBA口、HDMI支持到4K30hz工作沒問題,TF讀卡,一個100W C口,還有一個千兆網線口,無論是公司還是酒店都沒問題。

    關鍵是,作為蘋果御用配件品牌,貝爾金和macbook真的非常搭,正所謂蘋果原裝在貝爾金,古人誠不欺我。

    自從有了拓展塢,外接個機械鍵盤、數據卡、老顯示器都是小case,輕輕松松做好拓展工作,性能還賊穩定。小黃魚經常有經銷商低價出貨,喜歡淘貨的朋友強力推薦。

    小米65W氮化鎵充電頭

    都2022年了,自然得用上輕便多樣的氮化鎵了,如果你是我這樣的小米+Macbook雙拼用戶,基本上下面這款充電頭就是你的最佳選擇了。

    由于私有協議的限制,其他充電頭再好接在手機上也就是個快充,還是得買官方的產品。之前小米一度只有單口65W實在是喪心病狂,好在后來總算是出了多口的版本,那能怎么辦?只能買咯。

    因為只有倆口,本身充電頭倒是做的很纖細,折疊二插相對來說比較適用,缺點是長條形一旦口松了容易掉落。

    官方這摳摳搜搜的勁兒,最后還是給了1A1C,但也基本夠用,mac續航比較足,無論是雙設備一起充還是輪流最大化輸出,效率都不錯。

    可以直接單口激活小米11pro 55W快充,也可以雙口情況下維持一個20W左右的快充,反正只要你是米boy,這大概就是最好的充電頭了。

    蘋果Airpods/小鳥Air2兩幅藍牙耳機

    再一次展現了蘋果安卓雙持用戶的受害畫面,那就是無線藍牙耳機都得帶兩幅。目前我是一副小鳥Air+直連安卓,一副蘋果airpods2負責電腦。

    這兩臺耳機一個是之前抽獎送的,一個是來自領導的生日禮物,體驗下來就是素質都很不錯。充電殼長得也差不多,但小鳥是磨砂啞光的,蘋果是光面的。底下一個type-C,一個lightning,蘋果你啥時候才能擁抱C口呢。

    之前也體驗過一些相對比較便宜的耳機,感覺開啟收納倉就很費勁,小鳥和蘋果在這塊都是優秀玩家,單手開蓋非常輕松。

    我這個人有個怪癖,就是非常討厭入耳式的耳機,所以基本都會選淺入耳或者平頭塞,這兩幅一看就知道是我的菜。小鳥音質解析更好一些,帶降噪,也支持aptx,airpods網上吹的都成海了,就是和蘋果生態配合得好,而且很水桶。

    造型上,我私以為是我見過的藍牙耳機里領先的兩位。小鳥犀利有型,材質結合得好,看起來有未來科技感;airpods圓潤舒服,戴著現在據說也是時尚造型了。

    總而言之,如果不用小米了,一款耳機應該就能通吃了,目前算是個比較折中的方案,折騰唄,折騰無止境啊。

    萬寶龍兩折錢包

    相對來說不太互聯網的一個物件,畢竟誰還用錢包啊。也看得出來我其實不是個源生碼農,還是喜歡這種錢包老派復古的感覺。

    上個錢包是老婆送的萬寶路長款小牛皮,足足用了5年,最后拉在出租車上了,師傅也不承認,扯皮半天也就算了,但心里空的慌。最后還是跑去京東買了一款紋面的短款萬寶龍,買的是個記憶和習慣。

    這錢包相對之前的長款小牛皮來說更輕便且好打理,缺點是沒有零錢袋了,這年頭誰還用零錢呢?六卡位放了些日常用的信用卡,別看了,沒啥好卡,收入高的打工人也辦不起最好的那波卡,畢竟自己不帶資本。

    俯視視角來看,真的是夠輕薄的,在現在這個無紙化無現金的時代帶著也方便,隨時可以裝進書包兜里,類似大號卡包。

    盡管現在科技風大肆流行白色系,但黑色系總歸是男生EDC不可缺少的要素。

    米家保溫杯

    繼綠聯藍牙鼠標后又一個價廉物美的小物件出現了,米家的隨身保溫杯,小巧輕便,差不多500ml的容量,應該比tiger、象印這些大牌便宜一半以上,但保溫效果卻杠杠的,冬天大半天還燙嘴,對追求多喝熱水的互聯網搬磚人來說簡直是利器。

    保溫杯這個東西,本質上就是一個情感慰藉器,畢竟年輕的程序員可樂一杯杯得噸噸噸,但上了年紀的互聯網人每天都要和熱水互相慰藉,難得放肆一次都要喝元氣森林騙騙自己。米家這個杯子,便宜可靠,用起來不心疼,某種意義上是不是和上了年紀的打工人差不多呢?

    Oral-B便攜牙線

    這也是我日常便攜的一個神器,之前上班最難受的莫過于中午吃飯突然塞了牙,那種不上不下渾身難受的感覺真是,誰塞誰知道。牙簽一來不方便隨身帶,二來長久用對牙齒也不好。所以這款隨身攜帶的牙線就相當方便,隨時可以解決一下燃眉之急。

    這款便攜牙線的使用特別方便,抽拉出來,口子這里有一個切口,可以按照長度拉斷獲得一根恰到好處的牙線,牙線表面有一層類似牙膏一樣的薄荷味涂層,在剔牙的同時還能簡單清潔下牙齒,順便添加一些清新的口氣,可以說是上班出門非常方便的選擇了。

    威迪肯旅行傘

    這把傘也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一個隨身物件,差不多陪伴我已經6-7年了。雖然價格相對一般的雨傘貴一些,需要百來塊,但真的性能不錯,伴隨我走過了倫敦、蘇格蘭高地、冰島等十幾個風大雨大的地方,可以說是久經全球風雨考驗了。

    作為一把自動傘,可以看到按鈕已經用的滿是痕跡了。這把傘的張合邏輯比較好,收傘狀態下按一下就會自動展開,打開了再按一下就會收回,然后就需要把傘柄往下手動推完全收好。和很多品牌推傘柄不到底就會爆沖的設計不同,這把傘傘柄不論推到任何位置都能懸停,所以相對安全很多。

    傘面也可圈可點,本身是有杜邦的teflon涂層的,所以防紫外線效果不錯,雨水這么多年下來依然阻水性很好;傘骨號稱是玻纖維骨架,不太懂這個的原理,但是這么多年下來非常強韌,親測冰島十級大風都刮不壞。

    最后,傘面本身是非常大的,基本上一個一米八的小伙子配合一個一米六的小姑娘都能很好得覆蓋,重量差不多是500多g,相對于面積來說是真的不重。不錯的性能、超強的耐用性、可以接受的便攜性,遇上我這個一下雨就頭大的人,真的是每天都會帶著出門的必備物。

    以及小米11Pro

    最后寫一些目前正在用的主力手機小米11Pro。我把它放在最后,是因為前面的物件大部分都讓我覺得物有所值,但這臺手機卻只能說是又愛又恨。

    在去年變身米boy之前,我一直是vivo的用戶。第一臺vivo NEX是客戶贈送的,一上手就被真全面屏征服了,而且NEX 1代是真的經典。一直用到去年,看小米11Pro感覺能力全面,屏幕美如畫,剛好老手機屏幕一直是個短板,就在朋友的勸說下第一次嘗試小米的手機。

    實際使用體驗下來,這塊屏幕確實素質出類拔萃。2K+120Hz在當時是比較頂級的表現了,整體調色和蘋果啥的對比下來也沒太大問題。另外一個強項就是1寸大底的影像系統了,當時還有不少人拿來對比索尼黑卡。實際體驗下來的真實感覺是,硬素質靠譜,軟調教拉胯。不說近攝完全沒給,就是整體的拍攝體驗也有卡頓、慢對焦的問題,一身實力發揮不出來。

    另外一個讓我比較難受的地方是重量,發售重量205g,256版本最后差不多是215g,和NEX基本一致。當然,要塞下大電池+大底影像系統+火龍888,重量確實沒法下壓,但這個重量也確實影響手感。

    小米11Pro的顏值我覺得還是可以的,這款孔雀綠不戴殼的情況下相當好看,鏡面雖然沾指紋但高級感也不錯,攝像頭凸起我覺得也可以接受。

    因為之前也不是米boy,第一次用MIUI我覺得系統倒是沒有大家說得那么糟糕,可能vivo本身系統也不咋地,當然各種小bug也體驗到了,影響比較壞的應該是網絡斷流了。火龍888確實燙手,不過性能也過得去,至少原神還是很流暢的。

    目前最香的感受一方面是通過MIUI+進行電腦和手機的互聯,另外一個肯定就是快充了。有線無線都可以拉到67W,緊急情況下補個電非常方便。

    總的來說,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大概率是不會買小米11pro的,因為堆砌的參數很多,但實際的體驗總有種有力使不出來的感覺,再加上一路跳水的價格,讓新晉米boy感覺特別扎心。如果能重來,估計下一臺換機還是考慮蘋果了,畢竟被迫上了全家桶的車,不如擁抱生態吧。

    總結一下

    洋洋灑灑六千字,把每天伴隨我上班通勤的11件法寶都一一介紹了一遍,整體上感覺還是對得起物有所值四個大字的。

    同時,我相信你也看出來了,所謂百萬打工人買東西到底有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沒啥不一樣。

    • 同質化競爭激烈產品就多講性價比,為綠聯、小米這樣的產品蹲個好價;
    • 一些張揚個性凸顯差異的產品可以支付溢價,比如Ucon的包包、萬寶龍的錢包;
    • 大家都說好的口碑產品隨便買隨便用,求個舒坦,比如airpods、macbook;
    • 然而,其實加一起也就幾千塊,那些說年入百萬出門都是小幾萬裝備的,想必不是打工人

    所以,真實的你我,本來就沒有什么差別。無非是在哪里搬磚,別給別人也別給自己加戲。你我皆凡人,能買到一點讓自己樂樂呵呵的好東西,就足夠開心好久了。

    這篇EDC,獻給大家,寫文不易,何況加班還賊多,希望大家走過路過多多支持。如果你對任何物件有問題,歡迎留言;如果你對年入百萬感興趣,也可以留言,爭取給大家分享一些不算太沒有營養的小知識。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