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輕薄筆記本工作通勤的好處在于方便,無論是去開會還是回家或是出差,只要將筆記本的線一拔,就可以隨時帶著電腦走,不在需要繁瑣地在不同設備之間同步工作資料,這非常契合如今廣泛的移動辦公需求。
不過,使用筆記本移動辦公時也有一個很重要的痛點,就是得隨身帶著很多線材和外設,什么充電器、鼠標、數據線,移動硬盤等等,關鍵是,現在很多筆記本為了輕薄,將接口的數量盡可能縮減,導致想接入一些線材和外設時接口數量又不夠,非常影響體驗。
不過對于想購買輕薄本的用戶來說,這些問題將得到解決,因為在今年 9 月,芯片大佬英特爾推出了全新的 Evo 認證平臺,使用經過 Evo 平臺認證的筆記本,就幾乎不會遇到上述尷尬的情況。
具體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英特爾的 Evo 平臺到底是什么。其實,它就相當于英特爾為 “優秀的筆記本”給出的一系列硬性的標準和規范,滿足這些標準,就可以被認為是優秀的產品。
這些指標包括如下:
怎樣做到這些指標呢?其實在這些標準前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準入門檻,就是基于英特爾 Evo 平臺的筆記本電腦將搭載英特爾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還需通過雅典娜計劃的第二版規范和關鍵體驗指標。
其中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是重中之重,因為 Evo 平臺有太多的指標都和十一代酷睿處理器密切相關,包括前文說的筆記本移動狀態下的擴展性問題。
例如,Evo 平臺要求筆記本在電池供應時有始終如一的相應速度,能 1 秒內從休眠狀態喚醒,即要求筆記本在任何狀態下都能帶來飛快的使用體驗。這就離不開十一代酷睿處理器強大的性能支持了。
具體來說,十一代酷睿采用的 10nm SuperFin 技術搭配全新的 Willow Cove CPU 微架構,可以為處理器帶來超越代間 CPU 性能提高,較上一代性能可提升 24%,最高頻率可達 4.8GHz。
而在擴展性方面,十一代酷睿擁有強大的顯示引擎以及更加完善的 IO 系統。首先,十一代酷睿有四條 4K 級別的處理管線,支持兩條 eDP,可以實現高達 64GB/s 的同步傳輸帶寬,用于支持多個高分辨率顯示器。同時,其還支持 DisplayPort 1.4 和 HDMI 2.0,包括 8K 輸出、HDR10、Dolby Vision、12-bit BT2020 色域和自適應同步等技術,更支持高達 360Hz 的顯示器刷新率。
IO 方面,Tiger Lake 最大的改變是引入了直連 SoC 的 PCIe 4.0 總線,存儲帶寬達到 8GB/s,這意味著在 11 代酷睿輕薄本上,類似獨立顯卡等高帶寬的外圍設備將有更好的性能發揮。同時,Tiger Lake 還集成了 USB4 和 Thunderbolt4,能夠滿足外接低延遲高帶寬設備的需求。
特別是當十一代酷睿集成了 Thunderbolt4 之后,使用基于 Evo 平臺的筆記本,外出時就可以通過一枚 Thunderbolt4 擴展塢解決幾乎所有問題。例如外出時,你可以用筆記本連接擴展塢,然后通過擴展塢同時為筆記本供電、連接鼠標、接入 SD/TF 卡或移動硬盤等大容量存儲設備,如果有需要,你還可以同時為自己的智能手機充電。
如果你經常需要出差開會,演示 PPT,那么你只需要帶著自己的 Evo 認證輕薄筆記本,準備一個 Thunderbolt4 擴展塢,就可以行遍天下,到了出差地,如果需要演示 PPT,只需將筆記本通過擴展塢接入高清顯示大屏,就能直接開始演示、講解。在過去,如果你是選用臺式機辦公,出差前就得將需要演示的資料備份到存儲設備中,到了出差地點還需要另找 PC 設備用于演示,或者你用普通的筆記本工作,那么很有可能到了出差地點會發現自己的筆記本不能驅動高分屏,從而讓演示效果大打折扣。
或者你是圖形工作者,例如視頻特效師、游戲開發人員,外出和同行交流開發內容,你甚至可以用 Evo 認證輕薄本和 Thunderbolt4 擴展塢外接顯卡進行臨場演示。因為 Evo 平臺本身的處理器性能就足夠強大,特別是考慮到其全新的 Iris Xe-LP GPU 配合強大的 CPU,已經可以應對一些主流的 1080P 游戲,在這種性能下,驅動外接的獨顯完全可以實現。而這在過去,如果不是背著笨重的游戲本,則很難在外面完成類似的演示。
總之,就是當你選購輕薄筆記本時,看準經過英特爾 Evo 平臺認證的產品,那么在十一代酷睿的加持下,你就完全可以用 “輕薄本 + 擴展塢”這樣簡單輕便的組合走天下,完成很多工作,無論你是在差旅過程中需要做輕量的辦公操作,還是進行視頻剪輯、特效渲染這樣高負荷的工作,都能輕松應對,再也不用背著沉重的游戲本或者因為攜帶的筆記本功能不夠用而犯愁了。
在了解了英特爾 Evo 平臺筆記本的強大 “移動屬性”后,相信很多小伙伴會對目前已經通過英特爾 Evo 平臺認證的筆記本很感興趣,這里IT之家不妨也為大家推薦幾款相關的筆記本設備,希望大家可以從這些筆記本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出差好伴侶。
首先值得一說的是雷蛇的 Razer Book 13,這款設備定位輕薄生產力筆記本,專為移動用戶所打造,顏值出眾,最厚處僅 15.15mm,重 1.34kg 或 1.4kg。Razer Book 13 采用四側窄邊距觸控全面屏設計,處理器自然是英特爾十一代酷睿,可選 i5-1135G7 和 i7-1165G7,顯卡為 Xe 核顯,配備了 8/16GB LPDDR4X-4266 內存和 256/512GB PCI-E M.2 SSD,采用了 13 英寸的 16:10 屏,可選 FHD 和 4K 屏版本。
除了 Razer Book 13,來自惠普的 Spectre x360 14 筆記本也是不錯的選擇,搭載了十一代酷睿處理器和 3:2 比例的屏幕,擁有 16GB LPDDR4x-3200 內存以及最高 1TB PCIe NVMe M.2 SSD,屏幕則為 13.5 英寸 3000 x 2000 OLED 觸摸屏,400 nit 亮度 , 100% DCI-P3 色域,支持 MicroSD 和 Nano-SIM,同時還配備了雙 Thunderbolt4 接口。
宏碁 Swift 5 也是一款不錯的 Evo 認證輕薄筆記本,它搭載 11 代酷睿 i5/i7 處理器,支持 1 秒喚醒,搭載英特爾 Iris Xe 圖形處理器、支持 17 小時續航能力等等認證范圍內的特性。同時,這款筆記本重量只有 1 公斤多一點,觸摸屏覆蓋了 100% 的 sRGB 色彩空間,最高亮度為 340 尼特,并使用抗菌的康寧大猩猩玻璃。
另外還有一款來自三星的 Galaxy Book Flex 5G 變形本,這是三星的首款 5G 筆記本電腦,重 1.26 公斤,采用輕盈的 “皇家銀”外觀。可以為其配置 13.3 英寸 1920×1080 顯示屏,最高 16GB 內存,69.7Wh 電池,最高 512GB 固態硬盤。還有一個 1300 萬像素的攝像頭,內置 S Pen,支持背光鍵盤。
Flex 5G 可以搭載英特爾十一代酷睿 i5 或酷睿 i7,支持 Wi-Fi 6 (Gig Plus),可選擇 5G (Sub6) LTE,支持藍牙 5.1,同時擁有 Thunderbolt4、USB-C、USB-A、HDMI 和 3.5mm 組合插孔。
縱觀消費電子的發展歷程,移動化和智慧化顯然是大勢所趨,在 PC 領域也是如此,正因如此,輕薄本作為筆記本的一種品類才會在這兩年大受歡迎。不過,要想適應移動化的各種場景,只是把筆記本做輕做薄顯然是不夠的,如何讓輕薄本更契合移動化的應用場景,是整個行業都需要思考的事情。
而英特爾則通過 Evo 平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和態度:有絢麗的視覺交互,有超高的品質和顏值,有始終如一的飛快體驗,有超長持久的續航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在移動場景下獲得真正完美的使用體驗,就像本文所說的,使用 Evo 平臺認證的筆記本,一本一線就能走天下,這樣的移動體驗,才無愧于 “移動”兩個字。
可拆分成主流 IPS顯示效果更棒回頂部
【PConline 單機評測】ThinkPad X1 Helix曾經在CES2013美國CES消費電子展上狂攬10項大獎、獲得業界極高贊的旗艦級產品,而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這款產品是它的升級之作——ThinkPad Helix。ThinkPad Helix在名字上與之前的產品做出了一定的調整,同時在產品細節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改變,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聯想ThinkPad Helix 20CGA01QCD圖片系列評測論壇報價網購實價
ThinkPad Helix最大的改變是采用了Broadwell平臺的Core M處理器,全新14nm工藝的芯片在功耗方面進一步降低,從而使得輕薄本產品的無風扇設計成為了可能,同時惱人的噪音問題也得以解決。ThinkPad Helix依舊延續了經典的可拆分設計,除了擁有傳統筆記本的全部功能外,平板模式也是它的一大特色,讓用戶可以在娛樂和辦公端輕松轉換。
■ ThinkPad Helix:可拆分成主流 IPS顯示效果更棒
ThinkPad Helix的外殼部分采用了玻璃纖維材質打造,它在堅固程度上要比一般的鎂鋁合金材質更好,屏幕是整個產品中最脆弱的部分之一,在背殼以及屏幕部分采用更好的材質打造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ThinkPad Helix依舊選用了“小黑”的經典配色風格,低調的風格也比較符合商務人士的一貫作風。
在ThinkPad Helix平板部分的背部一角我們可以看到有一枚攝像頭,達到了500萬像素,這也是平板電腦的標配之一。在其下方則是一個指紋識別模塊,它的存在取代了傳統的密碼識別方式,整機的安全性更高,對于商務人士來說這也是辦公設備的標配之一。ThinkPad Helix將揚聲器分置在兩端底角,從實際的體驗角度出發,內置在平板內部的揚聲器確實不能與傳統筆記本相比,但畢竟ThinkPad Helix并非以娛樂為主,所以在這方面也無須強求。
ThinkPad Helix的平板特性使得屏幕面積不能過大,它采用了11.6英寸的IPS顯示屏,但分辨率卻達到了1920×1080,所以顯示的內容更為細膩——全高清屏幕在高端超極本以及平板電腦身上正在逐漸成為主流,同時康寧大猩猩玻璃所打造的屏幕使其在耐磨度上的表現更棒。ThinkPad Helix還前置了一顆200萬像素的攝像頭,視頻會議或者視頻聊天都可以非常順利的進行。
較小的屏幕造就了“嬌小”的身軀,ThinkPad Helix平板部分的重量僅為0.747kg,旅行總總量為1.518kg,雖然它的重量與一般超極本相差無幾,但實際手持力臂更短、更容易保持平衡,所以也相對更為輕松。
2電磁筆助力商務 擴展塢大顯身手回頂部
■ ThinkPad Helix:電磁筆助力商務 擴展塢大顯身手
在前文中我們已經對ThinkPad Helix平板部分做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接下來我們詳細的了解一下它的接口設置。
ThinkPad Helix的按鈕和接口都設置在了平板部分的四周,開關及旋屏按鈕被設置在了屏幕右上角的位置;左側則設置有一枚拾音孔以及電源插口;右側從上到下依次為耳機插口、音量調節按鈕、Micro SD卡槽、USB3.0以及Micro HDMI;底部則有2個Dock接口以及固定卡槽,這是因為Helix還擁有一款具備電池的底座可供選擇,可以進一步提升Helix的續航能力;對于平板部分來說,這樣的接口與以及按鈕設置可謂是相當豐富了,其余部分的接口就要靠底座以及擴展塢了。
ThinkPad Helix底座部分是一個標準的ThinkPad鍵盤,使用起來手感頗為不錯,受制于整個機身尺寸,觸控板的尺寸只能被壓縮了。在底座后端左側還擁有一個USB2.0接口,這也是為平板部分“減壓”的一個設計。而在右側我們看到有一個紅色的原點,一開始還以為它是底座與平板部分的卡扣開關,后來發現這是一根ThinkPad手寫筆,在之前的Helix上同樣擁有這個設計。
這是根無源電磁筆,這也說明Helix的電容觸控屏內還集成了電磁感應面板,其電磁面板支持主流的1024級壓感,配合能夠自動識別筆尖力度的手寫筆,可以滿足基本的繪圖、文字批注。
擴展底座可以為ThinkPad Helix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它豐富的擴展接口可以連接顯示器、投影、打印機等設備,這樣的擴展能力對于商務人士來說是非常需要的,可以幫助他們完美的應對任何突發情況。在此情況下,如果用戶需要用鍵盤操作ThinkPad Helix,還可以選配ThinkPad藍牙鍵盤。
3極限拷機也可應對 Core M取代前輩回頂部
■ ThinkPad Helix:極限拷機也可應對 Core M取代前輩
極限測試:
我們使用Furmark拷機軟件對ThinkPad Helix進行極限測試,Furmark會將整機的兩大發熱部件CPU與顯卡全運轉起來,運行30分鐘后溫度會上到一個極限的高度,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出每臺機子在運行時的散熱情況,我們還使用了FLUKE紅外熱成像儀,分別觀察各個位置的溫度升溫情況。
雖然ThinkPad Helix的主要部分僅僅是一塊平板,但我們仍對它進行了嚴酷的測試,由于平板部分本身較薄,所以兩面的發熱表現大體相當。ThinkPad Helix采用了無風扇的設計,最大發熱源就是處理器,我們看到正面板上方的最高溫度達到了47.1℃,這是ThinkPad Helix極限的發熱表現。
如果是一般的辦公或者娛樂使用,ThinkPad Helix的最高溫度僅為37-38攝氏度左右,畢竟整體機身設計較薄,就算是低功耗的Core M處理器,在狹小的空間內也不能完全將熱量平均散發出去。
基準測試
ThinkPad Helix配置信息
ThinkPad Helix搭載了最新Intel Core M-5Y71處理器,主頻為1.2GHz,它的處理性能可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并且內建的Intel HD Graphics 5300核芯顯卡可以滿足一般影音以及游戲需求。通過PCMark 8的續航測試,我們看到ThinkPad Helix的總續航時間接近4個小時,如果加上選配的可充電底座,那么得到更長的續航時間,對于商務人士來說也是一個必備之選。
■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
ThinkPad Helix延續了多模化的使用方式,傳統筆記本與平板電腦之間的輕松切換讓商務人士處理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全新Broadwell平臺的Core M處理器的使用大幅降低了處理器的功耗,同時還有效地降低了整體的發熱量,而無風扇設計的ThinkPad Helix讓商務人士遠離了噪音的煩惱。擴展底座的搭配讓ThinkPad Helix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使其可以連接顯示器、投影、打印機等設備,從而大大增強了辦公端的能力。
2013年出廠的聯想Thinkpad E440筆記本,采用英特爾第四代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距離六年左右的時間。
作為一名IT運維民工,經常處理電腦、服務器、網絡等設備的部署、維護和管理。今天處理的筆記本電腦,就是下面要評測的移動版第四代酷睿I3 4000M CPU處理器(工作之余評測截圖,大家不能告密丟掉中年大叔的飯碗喔)。
在評測之后,我們一起討論下幾個幾點:
2013年聯想Thinkpad E440詳細配置
2013年聯想Thinkpad E440 I3 4000M處理器參數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參數
這臺聯想Thinkpad E440筆記本的使用體驗并不佳,開機足足需要1分20秒,造成開機時間長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不做討論,我們一起留言找到更好的升級方案!
聯想Thinkpad E440筆記本的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魯大師評測得分25368(三次測試得分相近)。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性能分數
聯想Thinkpad E440筆記本采用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排名1067位,得分低于第一代酷睿I5 760處理器。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性能排行榜
聯想Thinkpad E440筆記本在CPU-Z的性能測試中,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多重處理器執行得分305.3分,單處理器得分127.0分。遠低于第一代酷睿I5 750桌面處理器。“低壓移動版的處理器,功率低但性能弱”的確經得起考驗!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CPU-Z評測得分
可能是移動低壓版的原因吧,這款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在各個方面,都遠遠落后第一代酷睿I5 760處理器。
詳細處理器性能與排行榜,見以下評測截圖: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 Aida64 CPU Queen測試排行榜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 Aida64 PhotoWorxx測試排行榜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Aida64 CPU Zlib測試排行榜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Aida64 CPU AES測試排行榜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Aida64 CPU Hash 測試排行榜
我在處理這臺聯想Thinkpad E440筆記本時,感覺速度不流暢。當時檢查下來,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酷睿I3 4000M移動處理器整個測試過程,處理性能表現只是一般般,其性能只適合移動式商務辦公等應用。
當然,聯想Thinkpad E440筆記本本身也是針對商務的筆記本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