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為期一年的“蘋果 iPhone 16 系列網絡發布會”結束大概還剩 3 個月的時間,得益于各路爆料人的挖掘,iPhone 16 全系的情況已然很是詳盡。
而就在今天(6 月 18 日),又有IT之家的小伙伴發來一張圖片投稿,首度曝光了 iPhone 16 全系的全尺寸。
該圖片標注了 iPhone 16 四款機型的長寬厚數值,清晰展現了三圍數據。
為此,IT之家特意制作了一張尺寸對比表,展現 iPhone 16 和 iPhone 15 的差別。
從尺寸對比可以看出,爆料中 iPhone 16/Plus 的尺寸與 iPhone 15/Plus 基本一致,而 iPhone 16 Pro/Max 的機身長度和寬度則超越前代。
這意味著,iPhone 16 Pro Max 將成為有史以來最長最寬的 iPhone 機型。
對于 iPhone 16 Pro/Max 可能加大的消息,IT之家 App 在報道后引起了用戶熱議。
有用戶表示,真的不想再大了,5.8 英寸最順手,6.1 英寸都有點勉強。
也有用戶覺得,變大變長變寬對手小的人不友好。
其實,關于 iPhone 16 Pro/Max 會變大,是可以預見的,因為相關信息已經得到了多次確認。
早在去年 9 月,微博博主就透露,iPhone 16 Pro 的屏幕將增大至 6.3 英寸。
后來,博主 @Tech_Reve 報道稱,iPhone 16 Pro 將使用 6.27 英寸的 LTPO M14 材料,Pro Max 則將使用 6.86 英寸的 LTPO M14 材料。
以及,分析師 Ross Young 等多個消息源聲稱,iPhone 16 Pro/Max 都將配備更大的屏幕,前者為 6.3 英寸,后者為 6.9 英寸。
還有 MacRumors、91Mobile 等多家媒體先后放出 iPhone 16 Pro/Max 的渲染圖和機模,均注明屏幕尺寸為 6.3/6.9 英寸。
既然屏幕變大了,那機身加大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好在,爆料顯示,雖說 iPhone 16 Pro/Max 變大了一圈,但蘋果相應做了兩點努力。
一點是機身厚度保持不變,如此一來,就會保證手感。
另一點是屏幕的邊框,會進一步收窄,不會隨著屏幕變大而增加。
在 6 月初,有關 iPhone 16 Pro/Max 的邊框爆料密集流出,起初是 @i 冰宇宙發文爆料 Pro 的邊框窄度會超越三星 S24。
后續他又補充稱,Pro Max 的更窄,尺寸僅為 1.153 mm。
以及 @剎那數碼 分享了 iPhone 16 四款機型的屏幕數據信息和黑邊信息,展示 Pro Max 的屏幕邊框為全球最窄。
當更大屏幕遇見更窄邊框,預估視覺效果會更上一層樓。
不只是屏幕大小和機身尺寸,關于 iPhone 16 系列方方面面的信息其實都較為明了了,畢竟是全球范圍內的新機“頂流”。
先來看看 iPhone 16/Plus,誠然大家都清楚標準版不太受蘋果待見,但今年預計會享受到多項升級,其中有 3 處稱得上“良心發現”。
其一是后置鏡頭模組的設計,從對角線變回垂直排列,這代表著標準版也能支持空間視頻錄制功能。
其二是取消靜音撥片,改用 Action 操作按鈕,不再和 Pro 版有區別。
其三是運行內存,6GB 可算是被淘汰掉了,將提升為 8GB,和 Pro 版一致。
至于其他幾項改動,如續航方面,電池會從單層技術升級為堆疊技術,提高能量密度并延長使用壽命。
電池容量會進行調整,數字版的從 3349mAh 提升至 3561 mAh,但 Plus 版會從 4383 mAh 降為 4006 mAh。
有線充電功率,或許會從 27W 提升至 40W,MagSafe 可實現 20W 充電。
芯片眾說紛紜,處理器型號尚且不確定,A17、A17 Pro、A18 皆有可能。
此外,麥克風會進行升級,提高信噪比和防水性能。
再來看看 iPhone 16 Pro/Max,爆料顯示 Pro 系列不愧是“親兒子”,升級力度肉眼可見比標準版多。
芯片會采用蘋果最新一代 A 系列處理器,基于臺積電 N3E 工藝打造,將引入增強型神經引擎,內核數量大幅增加。
散熱能力亦會提升,使用石墨烯散熱,配合金屬電池外殼的全新散熱設計。
還有網絡連接能力會升級,采用高通驍龍 X75 5G 基帶,支持 Wi-Fi 7。
電池的外殼將從鋁塑膜替換成不銹鋼,采用激光焊工藝,能提升電池使用壽命,增加循環次數。
Pro 的電池容量從 3274mAh 增加至 3355mAh,Pro Max 則從 4422mAh 增加至 4676mAh。
Pro 的影像硬件也會換新,主攝更新為 Pro Max 同款 1/1.14 英寸的 IMX903,采用堆棧式設計,雙雙升級為 8P 鏡頭。
長焦也會配備 Pro Max 同款的潛望式長焦鏡頭,采用四重棱鏡設計,且均從 4P 升級為 5P。
以及超廣角鏡頭換為 4800 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鏡頭由 5P 升級為 6P。
此外,起步存儲從 128GB 升至 256GB,最高從 1TB 突破至 2TB,邊框會采用改進的鈦金屬加工和染色工藝。
值得一提的是,鑒于在 iOS 18 Beta 中,蘋果加入了實體鍵按壓動畫,此舉不排除是在為固態按鍵鋪路。
縱觀整個 iPhone 16 系列,能稱得上重磅改進的,實則有兩處。
一處在設計,全系機身的邊框右側中間位置,會新增一個拍照按鍵。
有IT之家的小伙伴曾獲得來自供應鏈獨家消息,曝光了手機殼樣式,顯示電源鍵下方多了一個開孔,很可能就是為拍照按鍵所開。
另一處在功能,在 WWDC24 中,蘋果帶來了 iOS 18 并發布 Apple Intelligence,將為 iPhone 提供諸多 AI 服務。
而根據官方的介紹,手機端想要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最低也要搭載 A17 Pro 芯片。
而 iPhone 16,大概率全系都會具備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的硬件。
不過,能用是一回事,什么時候能用是另一回事,古爾曼此前就透露,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分批上線,重磅功能要等到明年。
以上就是有關 iPhone 16 全系的爆料詳情了,不出意外的話,iPhone 16 就是這樣了。
是擠牙膏還是有誠意,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想必,在 3 個月后,蘋果正式發布 iPhone 16 系列之時,網絡輿論會甚是精彩激烈。
本文源自IT之家
024年上半年海外發布的10款重要AI產品,涵蓋了初創公司和老牌科技巨頭的最新成果。這些產品不僅展示了AI技術的進步,還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全新的應用可能性。無論您是科技愛好者還是專業人士,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信息和啟發。
2023 年標志著 AI 聊天機器人和各類工具的誕生、測試和初期探索。2024 年則迎來了 AI 工具的成熟與廣泛應用。阿木聊AI(智能體)關注到海外 2024 上半年最為重要的 10款 AI 產品發布,包括初創公司 Anthropic、Mistral 和 OpenAI,老牌科技巨頭 Google 和 Microsoft,以及 Adobe 和 Salesforce 等服務商。
OpenAI 在 5 月推出了旗艦模型 ChatGPT-4o,這是一款集視覺、聽覺和實時對話于一體的 AI 聊天機器人。它的主要特點和功能包括:
GPT-4o 相比之前的模型,在多模態支持、響應速度等方面有所提升。例如,GPT-4 是基于文本的語言模型,而 GPT-4o 是跨文本、視覺和音頻的端到端新模型;GPT-4o 的響應速度更快,最短可在 232 毫秒內響應音頻輸入,而 GPT-4 的響應速度相對較慢。
GPT-4o 的應用場景廣泛,例如可以作為實時視覺助手,幫助用戶實時討論所看到的內容并獲取相關信息;輔助學習,如讀取 iPad 中的題目并通過語音提供學習指導;充當實時翻譯,實現不同語言間的實時翻譯;用于會議助手,記錄會議內容、生成紀要和總結等;進行情感理解與表達,通過聲音理解和表達情緒,更自然地與用戶交互;處理圖像處理與創作,根據需求對圖片進行處理和創作,如添加文字、調整顏色等。
蘋果在 6 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公布了其 AI 項目 Apple Intelligence,預計將在秋季為下一代 iPhone、iPad 和 Mac 操作系統帶來多項新功能:
不過,Apple Intelligence 的部分功能目前存在一些使用限制。例如,只有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可以訪問 Apple Intelligence,對于 iPad 和 Mac 用戶,則需配備 M1 或更高配的芯片支持的設備。該系統目前僅支持英語,更多功能、語言和平臺支持需要等到后續更新。
Apple Intelligence 由多個高性能生成模型組成,其模型架構主要包括約30億參數的本地模型以及可通過私有云計算并在 Apple 芯片服務器上運行的更大云端語言模型。蘋果在訓練基礎模型時不使用用戶的私人個人數據或用戶交互,并使用過濾器等方式保證數據安全和隱私。其本地模型在一些測試中的性能優于部分其他模型,而云上模型水平基本與 GPT-4-Turbo 持平。
中信證券認為,蘋果端側 AI 落地過程中主打終端跨 app 的信息整合和調用,系統級個人助理定位更為清晰,成功拉開與現有安卓端 AI 手機的差距。如果有一家廠商能夠在 AI 手機形態上做到極致,可能是具備芯片、模型、終端、操作系統一體化優勢的蘋果。
三、Google/ProjectAstra、Gemini、Imagen3
谷歌在 5 月的 I/O 開發者大會上展示了其新的專家 AI 助手原型 Project Astra,該助手基于現有的聊天機器人 Gemini 構建,能夠穿透用戶的手機和智能眼鏡等設備。Gemini 1.5 Pro 和 1.5 Flash 是谷歌推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模型,而 Imagen 3 則是其更新的圖像生成器,進一步提升了圖像生成的質量和多樣性。
Project Astra 是由谷歌的 DeepMind 部門發起的一個項目,旨在創建能夠理解和處理日常任務的“通用 AI 代理”。這個項目的目標是開發出能夠與用戶日常互動的 AI,比如通過智能手機或智能眼鏡等設備提供幫助和信息。
該計劃的愿景是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專家助手,這個助手可以通過用戶的各種設備提供個性化服務和支持。
Gemini 是谷歌開發的一款聊天機器人,它基于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能夠理解和生成人類語言。Gemini 1.5 Pro 是該系列的最新版本之一,它代表了在對話能力和語言理解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Gemini 1.5 Pro 旨在提供更加豐富和深入的對話體驗,可能包括更好的上下文理解、更準確的回答以及更人性化的交互方式。
另外,還有 Gemini 1.5 Flash,這可能是一個針對速度和效率優化的版本,能夠在需要快速響應的場景中提供服務。
Imagen 是谷歌開發的一款圖像生成器,它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根據用戶的文本描述生成高質量、逼真的圖像。Imagen 3 是該系列的最新版本,它代表了在圖像生成技術方面的重要進步。
與之前的版本相比,Imagen 3 可能在圖像質量、生成速度、多樣性和準確性方面都有顯著提升,能夠更好地滿足創意專業人士和普通用戶的需求。
微軟在 5 月宣布推出配備 AI 硬件和支持 AI 應用程序的 Copilot Plus PC。這款筆記本電腦專為 AI 任務設計,搭載了高性能的基于 Arm 的芯片。
其主要特點包括:
自6月18日起,微軟 Surface 以及戴爾、宏碁、華碩、惠普、聯想等 OEM 合作伙伴將陸續推出 Windows 11 AI PC。例如,微軟公布的全新 Surface Pro 起售價999美元,配備 LCD 顯示屏、XPlus 處理器、16GB RAM 和 256GB 存儲空間。如果要升級為 XElite 芯片,則性能會更強勁,新版 Surface Pro 比 Surface Pro 9的速度快最多90%。Surface Laptop 經過重新設計,有現代的線條和超薄邊框,顯示屏分13.8英寸和15英寸兩種尺寸,有四種新顏色可供選擇,新一代較前代 Surface Laptop 5的速度快最多86%,速度超過 MacBook Air,電池續航能力也超過 MacBook Air,本地視頻播放時間長達22小時,且支持 Wi-Fi 7。
需注意的是,不同地區的功能可用性可能會有所差異。例如在中國大陸,Windows Copilot 無法使用,Copilot 實體按鍵無法使用(按 Copilot 鍵將開啟 Windows 搜索功能),但 AI Explorer 回顧功能可用,增強版的實時翻譯也可以使用。
Meta 于 4 月發布了 Llama 3,這是一個開源的大型語言模型,支持在其社交平臺上使用對話式 AI。Llama 3 以其開源特性和公眾信任度高而受到好評,可在 WhatsApp、Instagram 和 Facebook Messenger 等多個平臺上提供更加自然和直觀的對話體驗。它具有以下主要特點和信息:
Meta 還開發了一套新的高質量人類評估數據集,涵蓋12個關鍵用例,以評估模型性能。此外,Meta 為保持開源的領先地位,放寬了許可,首次允許開發者使用 Llama 3.1模型的高質量輸出來改進和開發第三方 AI 模型。
2024年7月24日,Meta 發布了 Llama 3.1,在多項基準測試中一舉超越 GPT-4o 和 Claude 3.5 sonnet。Llama 3.1的405B 版本性能與最好的閉源模型性能相當,支持128K 的上下文,具有多語言能力(包括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印地語、西班牙語和泰語),良好的代碼生成能力、復雜推理能力以及工具使用能力。同時,Meta 大方放出了90多頁的論文,詳細介紹了預訓練數據、過濾、退火、合成數據、縮放定律、基礎設施、并行處理、訓練方法、訓練后適應、工具使用、基準測試、推理策略、量化、視覺、語音和視頻等內容。
英偉達在 3 月推出了其下一代 AI 芯片 Blackwell,以紀念數學家 David Blackwell。這款芯片擁有 2080億個晶體管,其特點包括:
2024 年 5 月 15 日,谷歌 CEO 桑達爾·皮查伊宣布,將在 2025 年推出與英偉達合作的 Blackwell 芯片。同年 6 月 2 日,英偉達 CEO 黃仁勛表示 Blackwell 芯片已開始投產。
Blackwell 將幫助推動人工智能工作超越諸如識別語音或創建圖像等相對簡單的工作。它的出現反映了英偉達對未來市場需求和行業趨勢的前瞻性判斷,例如摩爾定律帶動性能提升越來越困難,芯片迭代需要多種技術創新組合;數據中心將被視為 AI 工廠,需要考慮系統級性能、能效以及多 GPU 組合的“巨型 GPU”方案;AI 模型的規模和數據量持續增長,需降低計算相關成本和能耗;高性能推理或生成至關重要,必須找到能在許多 GPU 上并行處理模型工作的方法等。
英偉達還構建了由 72 張 GB200構成的 DGX GB200 NVL72 超級計算機,其在內部節點間使用銅纜連接,以降低功耗。在 HGXB200訓練性能提升 3 倍,推理能力提升 15 倍的基礎上,GB200 NVL72 集群將多個由 GB200驅動的系統整合到一個液冷機架中,為數據中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可將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速度提升 4 倍,為萬億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推理提供 30倍的實時速度提升。
此外,英偉達推出的世界首個高速 GPU 互連技術 NVLink,為處理最大視覺計算工作負載、釋放百億億次計算能力和萬億參數人工智能模型的全部潛力提供關鍵基礎。NVLink Switch 協同 NVLink 可釋放數據傳輸能力,通過連接多個 NVLink,實現機架內和機架間全速度的 GPU 通信。NVLink 和 NVLink Switch 整合英偉達 AI Enterprise 軟件套件等,為用戶提供全面的 AI 計算解決方案。
英偉達的新一代產品并不強制要求使用液冷,Blackwell 架構將同時推出風冷 DGX 和液冷 MGX 兩種服務器方案。但在 AI 數據中心領域,想要發揮 Blackwell 的最大潛力,液態冷卻幾乎是必選。風冷散熱目前仍是數據中心的主流,液冷散熱技術的推廣應用面臨著業內尚無服務器與機柜統一接口規范標準、液冷系統架構尚在演進、初期投資高和全生命周期成本高等挑戰。
Mistral 在 5 月推出了 Codestral-22B,這是其首個代碼模型,支持 80多種編程語言,并在性能上超越了以往的代碼模型。主要特點包括:
在其他一些編程語言測試中,和通用版 Llama3 各有勝負,但平均成績小幅超過了 Llama3,且相對于 Code Llama 的優勢明顯。在 Python、JS 和 Java 中的 HumanEvalFIM 評分接近或超過 90%,平均成績為 91.6%,超過了參數量更大的 DeepSeek Coder 33B。
不過,Codestral 使用了全新的“非生產”(Non-Production)許可協議 MNPL,按照規定僅可用于研究目的,不能進行商用,即使僅將其用于公司內部事務也不被允許。Mistral 表示后續會繼續發布基于 Apache 2.0協議的其他模型。
Claude 3.5 Sonnet 是 Anthropic 公司于 2024 年 6 月 21 日發布的 AI 模型。它是 Claude 3.5 系列模型中的首個版本。
以下是 Claude 3.5 Sonnet 的一些主要特點:
此外,Anthropic 透露公司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陸續更新其余兩款大模型 Claude 3.5 Haiku 和 Claude 3.5 Opus。同時,亞馬遜云科技也宣布 Claude 3.5 Sonnet 已正式接入其 Amazon Bedrock。
如需使用 Claude 3.5 Sonnet,由于國內尚未開放使用,需注意接受驗證碼的手機號碼不能屬于中國地區。注冊條件通常包括一個郵箱(如微軟或谷歌郵箱)和一個海外手機號。具體注冊方式可以參考相關平臺的指引。同時,除了官方渠道,還有一些其他方式可以使用 Claude 3.5 Sonnet,例如通過 slack 工作區、poe 等平臺,但可能需要滿足相應平臺的要求和條件。
九、Adobe/GenStudio
Adobe 在 3 月公布了 GenStudio,這是一款利用生成式AI幫助用戶創建內容、管理品牌資產、跟蹤活動效果并簡化工作流程的應用程序。它本質上是一個關于營銷活動的一體化平臺,提供了多種功能和服務,包括:
Adobe GenStudio 目前還在內部測試階段,預計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正式推出。其定價將根據不同公司而有所差異。
該平臺的推出旨在方便用戶利用 Adobe 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創建營銷活動。Adobe 聲稱 Firefly 模型在商業應用上是安全的,僅使用 Adobe Stock 圖片、已公開授權的內容及公共領域的內容進行訓練,因此不太可能產生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內容。
此外,微軟也創建了名為 GenStudio 的在線體驗工具。它使用了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使用兩種競爭 AI 網絡創建逼真圖像的 AI 主流形式),借助 Azure 和 Kubernettes 的強大功能,并基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龐大的藝術品數據庫,可以幫助任何人創建并不存在但非常逼真的藝術品。其核心挑戰是如何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圖像映射到生成它的種子上,他們使用了基于梯度下降的網絡反轉來學習每個圖像的種子,關鍵是指示網絡不僅要匹配目標圖像的像素,還要匹配其高級特征和內容。
不過,Adobe 的 GenStudio 更為人熟知,且主要應用于營銷領域。如果你想了解的是微軟的 GenStudio 藝術創作工具,可以通過其官方網站獲取更詳細的信息。
十、Salesforce/Einstein
Salesforce 在 4 月宣布其企業級聊天機器人 Einstein Copilot 全面上市,該機器人在減少幻覺和生成虛假信息方面具有優勢。盡管 Einstein Copilot 的推出受到了市場的期待,但 Salesforce 的股價表現并未達到預期,反映了市場對AI產品接受度和商業成功的不確定性。
Salesforce Einstein 是 CRM(客戶關系管理)的首款全面 AI 產品。它具有以下特點:
Einstein 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智能化程度并更好地預見客戶需求,具體來說:
Einstein 可與許多 Salesforce 產品無縫集成,其功能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例如:
此外,Einstein 還包含一些特定的平臺功能,如 Einstein Bots(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能夠為客戶提供即時幫助)、Einstein Voice(包括語音助理和語音機器人兩部分,可實現文字與語音的相互轉換,以及通過智能揚聲器和 Salesforce 軟件進行對話等功能)、Einstein Prediction Builder(可以通過點擊的方式構建自定義預測)、Einstein Next Best Action(根據預測結果或者特定條件自動觸發下一步最佳行動)、Einstein Discovery(自動分析并發現數據中的行為模式,洞察數據中的相關關系)、Einstein Vision(可對圖像進行分類,對圖像中的物體進行識別)、Einstein Language(能夠分析文本的感情色彩,提取文本語義并進行分類)、Einstein Recommendation(智能推薦,如商品推薦、社區內容推薦等)。
關于 Salesforce Einstein 的具體價格,需要聯系客戶主管了解。同時,Salesforce 也會提供免費的在線培訓、人工智能資源及最佳實踐材料,幫助用戶快速了解如何利用其人工智能技術提高組織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本文由 @阿木聊AI(智能體)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5CrMo鋼板規格明細、15CrMo使用溫度、15CrMo中板切割
15CrMo合金鋼簡介
15CrMo是一種鐵基合金,含有15%的鉻和0.2%的鉬,具有良好的熱強性和抗氧化性。在高溫下,它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均高于普通碳鋼,同時具有較好的塑性和韌性。此外,15CrMo還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易于進行熱處理和表面處理。
15CrMo中板切割:舞陽孫凡
15CrMo化學成本明細:
15CrMo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碳(C)、硅(Si)、錳(Mn)、鉻(Cr)、鉬(Mo)、鎳(Ni)、鈮+鉭(Nb+Ta)、硫(S)、磷(P)。具體如下:?12
碳(C):0.12%~0.18%。
硅(Si):0.15%~0.40%。
錳(Mn):0.40%~0.74%。
鉻(Cr):0.80%~1.20%。
鉬(Mo):0.450%~0.60%。
鎳(Ni):≤0.30%。
鈮+鉭(Nb+Ta):_。
硫(S):≤0.035%。
磷(P):≤0.035%。
15CrMo上屈服強度
在3.10.2.1中定義的R。應該被認為是力值在下降至少0.5%之前最高力對應的應力值,并且在其隨后應變范圍不小于0.05%的區域,力沒有超過先前的最大值。
15CrMo下屈服強度
在3.10.2.2中定義的R。應滿足第12章中下屈服強度位置判定的基本原則。C.3.3 規定塑性延伸強度和規定總延伸強度
15CrMo和3.10.4定義的R。和R。這兩種性能可以通過曲線上相鄰點的內插來確定。C.3.4 最大力總延伸率
15CrMo定義的A(見圖1)被認為是屈服階段之后的應力-延伸率曲線上最大力對應的總延伸。對于某些材料是有必要推薦用多項式回歸的方法進行應力-應變曲線的光滑處理。光滑處理的程度對試驗結果可能會產生影響。光滑處理后的曲線應該合理地表征原始應力-延伸率曲線的相關部分的特征。
15CrMo鋼板應用:
15CrMo鋼板常用于制造石油、化工、電力、鍋爐等領域的容器、管道、換熱器以及其他承受高溫和高壓的部件。它可以通過熱處理來提高其強度和韌性,并且具有較好的可焊性和加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