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好要注意點,最好不要哭,也最好不要生氣,因為“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這首耳熟能詳的圣誕歌曲道盡了孩子們對圣誕老人的期待。今年,全球受到疫情影響,各國許多與圣誕老公公會面的傳統活動恐怕無法再如往年般如期舉行。為了滿足小孩們的期待(也許還包括大人們),Airbnb特別將世界各地的度假經驗結合在一起,讓圣誕老公公親自來到…你的電腦。
在這個圣誕假期期間,Airbnb與The Big Man(大人物)本人合作,提供了一系列在線體驗,讓孩子們(以及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們)可以在家中體驗假期的魔力。想要和忙著到世界各地的圣誕老人問好嗎? 直接到圣誕老人的故鄉 芬蘭拉普蘭 拜訪他如何 (也恰好有圣誕老人村的現場直播)? 或是在美國洛杉磯與Kris Kringle(圣誕老人)一起讀本故事書? 或甚至在美國佐治亞州雅典市用手語與圣誕老人交談? 亦或想要在享受節日的頌歌之前,與來自已極的圣誕老奶奶分享她的圣誕節清單嗎? 這些,Airbnb都會幫你實現。
除了經典的見面問候外,Airbnb還與Santa Visits USA(圣誕老公公拜訪美國)合作舉辦虛擬派對,包括以假日為主題的睡衣派對以及與圣誕老奶奶一起玩“謀殺之謎”(Murder Mystery)游戲。Airbnb在一份公司聲明中表示:“Airbnb將為有興趣成為“Online Experience”(在線達人體驗)主持人的圣誕老人表演者提供更多的支持與機會,協助他們能夠無縫接軌到虛擬會面活動。”除了穿著紅色傳統圣誕老人服飾的表演者,Airbnb還提供一系列以假期為主題的課程以幫助人們舉行親密的晚餐聚會,或是與百老匯明星一起歌唱節日歌曲。
冠狀病毒疫情可能已經改變了人們今年度假的方式,但是Airbnb并不是唯一將這項傳統活動帶至網絡的公司。美國知名梅西百貨公司(Macy’s)亦將其每年都會舉辦的Santaland活動從店內轉變為在線虛擬形式,另外,還有一家公司希望能雇用多位圣誕老人對美國和加拿大的孩子進行虛擬訪問。
想要與圣誕老公公來個現代化會面嗎?不妨試試Airbnb和Macy’s的新型態活動方式吧。
930年代,植物學家喬治·萊斯特從歐洲戰場上退役后來到上海,除了滿身的疲憊,戰爭留給他的還有一條因傷殘疾的腿。他把在上海的家安在了北京西路1013號麥金儂酒店之上的頂樓。據他的管家Mr. Dark Green后來回憶,很少人曾經進去這間屋子,或許進去了也會很快退出來——里頭種滿了各式樣奇怪的熱帶和溫帶植物,藏著孔雀的標本和不知從何而來的人類頭骨,彌漫著詭異的氣氛。
隨著喬治·萊斯特的離開,這間屋子再未有過呼吸的氣息,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直到70多年后,它在Airbnb再次出現,屋子被起名為“鴉青”。
萬圣節前后的一周內,也就是10月26日至10月31日期間,喬治·萊斯特的屋子成為了Airbnb“奇屋一夜”的最新地點。在此之前,Airbnb在全球各地的“奇屋一夜”上過阿爾卑斯山的纜車,到過巴黎水族館的鯊魚之家,也去過彭于晏和G-Dragon的家。
“奇屋一夜”對住客采用的是邀請制,要住進“鴉青”,需要在規定時間之前,在Airbnb網頁上提交“一次你在旅行中最大膽的經歷”,之后將會有6名被選中的用戶得以在這間屋子里度過一夜,每人可以最多攜帶一名同伴,入住時間為午夜凌晨12點。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SMG Live是這一次次萬圣節“奇屋一夜”的合作方,因此在入住之前Airbnb還會贈送一次浸沒式戲劇“不眠之夜 Sleep No More”的觀看機會。
“不眠之夜”由英國劇團Punktrunk創作,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最短的一部《麥克白》,講述了野心家麥克白將軍弒君篡位,最終被處決的故事。改編后的故事不再發生在王宮,而是占地數層的酒店。
浸沒式戲劇沒有舞臺的概念,觀眾和演員同處同一表演空間,整棟酒店被精心布置過,感官也被全面調動,除了逼真的道具,空間的氣味也被設計過,比如,在精神病院的房間里,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觀眾可以近距離觀看演員的表演甚至互動,演員在不同的樓層之間奔跑表演,觀眾也要跟著跑上跑下。“不眠之夜”在紐約上演后,便一直成為文藝青年和非文藝青年前往紐約必刷的戲劇。
2016年,SMG Live把“不眠之夜”版權引入上海,把北京西路1013號一棟老舊的酒店的1到5層改造成表演空間,成為了“不眠之夜”悲劇上演的“麥金儂酒店”。
今年3月,Airbnb公布了中文品牌名稱“愛彼迎”,為了更好地本土化,Airbnb推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本土市場品牌活動,和SMG Live合作的萬圣節奇屋“鴉青”是其中之一。
“我們希望在沒有試過的創新地點做’奇屋一夜’,這次萬圣節奇屋一夜活動的目標群體是喜歡挑戰自己,探索未知,喜歡旅行熱愛生活,也喜歡不一樣的玩法和不一樣體驗的千禧一代。”Airbnb中國區市場負責人陳慕儒對界面新聞說道。
住進了“鴉青”,你可能一個晚上真的都不用睡覺,屋子里藏著的機關足夠擺弄一整夜。Airbnb也鼓勵住戶勇敢的去碰觸機關,根據屋內留下的一個個線索來解開這里的塵封往事,想象一下植物學家喬治·萊斯特的生活。但膽子小的話最好兩個人行動——機關細思極恐,就像床旁邊的立柜上有個小小的圓孔,望進去是兩只青蛙標本,一只人手懸在青蛙頭頂。其中一只青蛙瘸了一條腿,據說象征了喬治·萊斯特,寓意著上帝之手反覆無常,身體的健全與否全賴命運的安排。
70多年的荒廢足夠讓木頭變成齏粉,所以“鴉青”也并非從喬治·萊斯特時期原封不動保留下來。負責“鴉青”布置的設計師是SMG Live的舞臺美術。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副總裁、 上海尚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晨騁說,由舞美進行設計能夠把SMG Live的舞臺經驗用在房間的布置里,讓住客融入戲劇中。
第一對住進“鴉青”的住客是兩位情侶,入住的方式也與Airbnb一般方式不同。住客先是接到了一通神秘的未知來電,順著電話的指引,才能來到了這間從未開放過的黑屋“鴉青”。
好了,回到開頭提到的植物學家喬治·萊斯特的故事,也許你很想問,這是不是真的,為什么百度沒搜到這個植物學家?
你猜?
圖來自視覺中國,虎嗅注:2017年3月22日,上海,Airbnb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布萊恩·切斯基在發布會上發言,推出該公司中文品牌名稱,正式宣布其中文名字為“愛彼迎”。2020年4月6日,愛彼迎發布聲明稱,已經從私募股權公司銀湖 Silver Lake 和 Sixth Street Partners 處籌集了10億美元,將以債券加股權的形式完成。
2018年夏天,幾名Airbnb員工聯合上書,要求公司允許員工提前出售股份,或者盡早IPO。
讓這些員工焦慮的是,如果兩年內不能盡快行權,他們手中的股票將變得一文不值,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也要破滅。(Airbnb兩部分員工股票將在2020年11月~2021年中旬徹底失效)
幸運的是,2019年9月底,Airbnb官宣公司將擇期在2020年公開上市,當時估值已超過310億美金。
不幸的是,時移世易。在新冠肺炎成為2020最大“黑天鵝”事件,全球旅游業遭受重大沖擊后,Airbnb也進入了艱難生存模式。
目前,Airbnb內部估值已下調至260億美金(遠低于上一輪2017年融資時的估值310億美金)。虧損累計數百萬美金。
為了生存,Airbnb終止所有廣告投放,創始人停薪,高管薪資減少一半。
讓Airbnb員工們焦灼的,或許還不是即將過期的股票,而是若隱若現的裁員威脅。
估值縮水16%
估值260億美金,縮水16%?這或許還是最好的預計。
疫情爆發前,Airbnb股票在市場上交易的價格為0/股,估值約450億~470億美金。疫情一來,“5/股”,估值310億美金,甚至更低。
Lead Edge Capital的合伙人Mitchell Green早些時候收到股票經紀人的電話,他們想按照300億美金估值出售一部分Airbnb的股票。
Mitchell Green告訴對方:“等估值降到100億美金時再談吧。”
市場對Airbnb的預期并不樂觀。
Airbnb在北京房源的預定量,3個月內銳減96%。在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城市,例如羅馬、意大利、首爾,訂單量遭遇了41%~46%不同程度的下降。
回到其最大的市場美國,訂單量跌幅超過了一半。
隨之而來的是收入減少,Airbnb依靠從訂單交易額中抽成賺錢。
疫情給了Airbnb狠狠一擊,但早在疫情發生前,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危險信號了。
法律與安全,讓Airbnb日夜難眠
2020年初,有媒體報道稱Airbnb 2019年前9個月凈虧損3.22億美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一年同期該公司的凈利潤為2億美金。
從賺錢到巨虧,人們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2008年成立,Airbnb把“找個地方睡覺”上升到為用戶提供舒適、有地方特色的民宿服務。
這樣的定位讓Airbnb一下子在毫無特色的中低檔酒店、以及廉價短租服務中脫穎而出,而且在當時無論是民宿服務還是共享經濟都屬于新鮮概念,在沒有同類型競爭對手的情況下,Airbnb很快成為硅谷初創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但Airbnb的發展道路上一直籠罩著兩團陰影:應接不暇的法律糾紛和令人不安的安全隱患。
1. 法律糾紛:一年狂花6000萬刀依然深陷法律泥潭
在美國很多城市,房東在Airbnb上招攬短租生意,一不小心就會違反當地法律。僅因為短租行為是否合法問題,Airbnb就與美國州政府、市政府有至少11個官司。
圖片來源:airdna.co
而人身傷害、財產受損之類的民事訴訟更是多到數不過來。
僅2019年一年,類似退款糾紛、房間內安裝隱秘攝像頭、臭蟲侵擾、房客抽煙燒毀房屋類似的案件就有230起。
因為Airbnb既有網絡平臺,又要兼顧線下房東/房客利益,Airbnb面臨著比其他互聯網科技同行更多的監管、法律挑戰。
再加上Airbnb對傳統酒店行業的巨大沖擊,這些實力不俗且根基更深的競爭對手也沒少在政府政策游說上下功夫,給Airbnb在政策法規上設置障礙。
圖片來源:SHANNON STAPLETON/REUTERS
為了掃清法律政策上的障礙,Airbnb內部有一支由120人組成的律師軍團專門和全美各地的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斗智斗勇。
2018年Airbnb在法律事務方面的預算就高達6000萬,他們同時在紐約、波士頓、佛羅里達等地起訴當地政府,試圖迫使政府修改短租經營的相關政策。
而另一方面,Airbnb又因為給非法房產打廣告、不遵守執行法庭傳票、不交稅等各種問題被多個城市政府告上法庭。
就連Airbnb的誕生地、各種高科技初創企業扎堆的舊金山,在法律問題上都沒有給Airbnb網開一面。
在舊金山雖然短租合法,但政府規定房主不居住的房產每年出租不得超過90天,這條規定迫使當時Airbnb從網站上刪除了大量不符合規定的短租房源,于是Airbnb將舊金山政府告上了法庭。
為了應對Airbnb的挑戰,舊金山政府支出了33萬美元律師費,而Airbnb則損失了當地9000+套房源的一半之多。
這樣的事情并非只發生在舊金山一個地方,Airbnb波士頓市場也因類似法案蒸發了上千套房源;紐約市不允許少于30天內的短租,市政府評估全市至少有3.5萬套Airbnb房源屬于非法。
在2019年將airbnb列為不合法的五個城市
圖片來源:MASHVISOR
而這些糾纏不清、曠日持久的法律官司給Airbnb的估值蒙上了陰影,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Aswath Damodaran教授預言,因為地方政府越來越嚴格的監管措施,Airbnb的估值大約會降低10%。
2. 安全隱患:性侵、盜竊、偷窺、謀殺頻發
2019年萬圣節當晚,有人持槍進入加州Orinda的一處Airbnb出租別墅,當時這里正在舉行一場有200人參加的萬圣節派對,槍手射殺了5位20上下的年輕人。
謀殺、賣淫、性侵犯、盜竊、偷窺......這些犯罪行為不斷地與Airbnb上列出的短租房源扯上關系,安全隱患已經成了阻礙Airbnb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
2011年一位Airbnb房東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她出租的房子被房客損毀嚴重,房客還偷走了相機、iPad、筆記本電腦等。這張帖子當時影響力很大,面對公眾的不滿情緒,Airbnb迅速擴張了公司的安全團隊,從出事之前的幾人小團隊擴建為大約擁有300名員工。
2017年Airbnb內部有一項熱門提議:為每個注冊用戶提供一個像駕照一樣的身份ID,此舉旨在保護房東和房客都能更安全地使用平臺服務。
這并非是Airbnb第一次提出類似針對安全問題的應對提案,但在激烈的內部討論后,高管再一次拒絕了這個提議,他們認為如果對用戶信息進行認證,將會流失一定數量的用戶。
同一年在明尼蘇達州的Minnetonka,一位名叫Derrick Kinchen的男子半夜爬上了Airbnb房東7歲女兒的小床,房東半夜起來發現自己女兒的睡裙被高高掀起,Kinchen全裸地躺在旁邊十分興奮。
Airbnb在對Kinchen進行背景調查時,已全然了解Kinchen在過去十年中有各式犯罪記錄,但Airbnb并沒有取消這樣用戶的租房資格,也沒有提前向房東做出任何預警。
除了自己對用戶進行背景調查外,Airbnb也很依賴評論系統向潛在客戶提供參考意見,可這套評論系統并不完美。
如果房東或房客向Airbnb平臺發起對另一方的投訴,有時候Airbnb會直接刪除雙方的評論而不是解決問題。
面對房東或房客的投訴,達成庭外和解對Airbnb來說是省事的解決辦法。據知情人士透露,僅在2017年,Airbnb就達成了數百項和解,作為回報涉事用戶需簽署協議,承諾之后不再提出索賠。
Airbnb如何處理這些安全問題勢必將成為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關注焦點。
這幾年,硅谷的科技公司都在面臨質問:科技公司應該對在自己平臺上發生的壞事承擔多少責任?
Airbnb、Facebook、Amazon等在內的多家科技公司長期以來一直爭辯,他們不應該為平臺上出現的問題承擔責任。
在有具體法律之前,公司依舊可以自說自話地撇清自己的法律責任,但作為一家即將上市的公司,是否能擺脫與一長串犯罪記錄的關系,將對Airbnb之后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
員工股票將過期,不得不上市
Airbnb 2019年前9個月3.22億美金的凈虧損,加上如過山車一般的股市,一度引發投資者的質疑:還在虧損的Airbnb,適合2020年上市嗎?
在曾經的共享明星項目Uber、WeWork相繼翻車后,人們害怕了。
那么Airbnb的虧損到底來自哪里?是否可解?
除了受法律官司、安全隱患兩大問題的影響外,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上市前巨額的市場營銷費用以及為了尋求突破進行的大手筆收購計劃,都一路推高了這家公司的賬面虧損。
1. 技術升級
Airbnb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資源都在他們的平臺上,為了確保這一最重要的資源穩定發展,Airbnb每年大約需要投資1億美金專門用于升級技術平臺。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2. 大規模收購
Airbnb的野心是要打造一個“一站式旅游平臺”。去年他們高調收購了酒店預訂網站HotelTonight,以及為長租商務客戶提供服務的Urbandoor,今年又收購了會議租賃公司Gaest.com,推出了全新Airbnb for work板塊。
圖片來源:salestechstar
3. 營銷套路
美國華爾街有一個套路,任何公司在上市之前都需要花費大量營銷資本,因為這樣才能去影響投資者讓他們購買這家公司的股票。
現實中這種手段未必一定會有助于公司未來發展,但100%會吞噬公司當前的利潤。Airbnb 2019年一季度在市場營銷上支出了3.67億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58%,相應的2019年一季度的虧損也同比增長一倍。
4. 行政成本
公司日常運營、法務、財會和人力資源等支出,僅在2019年第三季度就高達1.75億美元。
還有前文詳細提過的,為了解決全美各地開花的法律訴訟,Airbnb一年的法務支出就高達6000萬美元;去年10月的加州槍擊案后,Airbnb計劃拿出1.5億美金為頻發的安全問題拿出解決方案。
從目前來看,為了求生,第三和第四項支出,都已暫停或削減。
不論是在巨額虧損被曝光后,還是現在受疫情沖擊艱難求生時,Airbnb 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上市時間,但今年完成上市,仍是公司的重要目標之一。
這甚至不是“適不適合”而是“不得不”的問題。
因為如果再推遲,員工手中的股票,很可能將一文不值。面對公司內部巨大的壓力,Airbnb擁有的時間和選擇已經不多了。
初創暴富夢驟醒
Airbnb和它的員工,并非疫情下的唯一受害者。
SpaceX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曾拿到軟銀30億美金投資的OneWeb,已宣告破產;軟銀或許不再追加10億美金投資給WeWork,接連打擊下,WeWork不知道會去向何方;電動滑板車明星企業Bird一下子解雇了30%的員工;旅游初創企業Sonder(1254名員工)裁掉了282人,給另外135人放假;房地產初創企業Knotel和Convene解雇了一半工人......
破產、裁員暴露了初創企業和員工的脆弱,也驚醒了沉醉在一夜暴富夢中的年輕人。
選擇加入創業公司的年輕人們,幾乎每個都做著同樣的夢--早日實現財富自由。過去十年,硅谷創造了太多這樣的財富神話。
圖片來源:Glassdoor
也許昨天,TA還是一個默默無聞、日夜加班寫代碼的普通碼農,一旦公司明天上市,手里價值翻倍的股票,就能讓TA在地價奇高的Menlo Park或者“宇宙中心”Palo Alto買一套價值百萬美金的別墅。
Airbnb的員工們或許還有一線希望,至少目前,公司沒有取消上市計劃,并在今天完成了10億美金股權加債權的融資。
另一邊已動手裁員的Sonder CEO只得告訴大家:“想要尋找安逸環境的人一開始就不該進入創業領域,干著一行就得有忍受力,要有很高的逆商。”
這就是成功故事中永遠不會告訴你的殘酷現實:這條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永遠不知道,股票過期和裁員哪一個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