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o!大家好我是科技領航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會遇到一種情況,幾年前買的筆記本電腦用了幾年之后感覺慢了好多,看到新款筆記本心里有點癢癢的想努力搬磚換一部高配置的電腦,舊的筆記本有不舍的扔,還會有人會推薦你去轉轉啊!大品牌!專業工程師驗機!回收價格高、品質有保障!等等之類的話,如果你真的去轉轉逛一圈回來你就想,呸!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你是否也有這種經歷當你偶爾路過電腦城,街邊上還有一些大爺、大娘大聲叫著:收舊電腦、手機、墨盒硒鼓價格高保證你不吃虧,當你好奇的上前想問問大爺你看我的這個筆記本能賣多少錢?嘎嘎新沒用過幾次,想換個新的這個要出手,大爺會很誠實的告訴你:“孩子你可算來對地方了,我這是這條街(gai)出價最高的,那些收電腦的都不實在,來我看看你的電腦,若有所思的仔細端詳著這臺嘎嘎新的舊電腦,最后很不情愿的說,小伙子這臺電腦我最多給你出45塊錢。已經很高了,別人都給不到這個價格!此時此刻你是不是牙都要咬碎了,默默地走開!
其實有的時候路也不只一條,看似老舊的東西好好整備一下還能再戰幾年,接下來我就把舊筆記本電腦升級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就筆記本升級目前常見的升級配件有三樣,CPU、內存、硬盤。
1、 CPU
有些舊的筆記本電腦CPU是可以拆卸,有些是板載的不能拆卸,今天我們講到只針對可拆卸的CPU進行講解
板載CPU不能拆卸
可拆卸CPU
如遇到可拆卸CPU恭喜你!可以將原配的賽揚和i3處理器更換為i5或i7處理器,但需要確認筆記本支持的規格,以及找到可兼容的處理器,偷偷告訴你去某寶上隨便淘一個CPU便宜的會讓你吃驚,具體技術問題直接咨詢店家他會給你匹配相應的CPU.
2、內存
大家看好筆記本內存長得下面這個樣子。
筆記本內存
普通的筆記本一般都有兩個插槽如下圖:
筆記本插槽
如果你的筆記本原機已經插了一條了,那你只需要再購買一條插上就可以了,如果原機已經插了兩條了,你還想升級更高的那我建議把兩條都換掉,重新購買兩條這樣配成雙通道速度會好很多!
重點:如果你不會購買內存,你就把拆下來內存兩面拍照,去某寶直接把圖片發給商家很快就能給你搞定,目前市面常見的內存容量是:8G、16G、32G根據自己的財力擇優選擇,品牌盡量選擇內存的幾個頭部品牌:三星、金士頓、威剛等等,避免遇到兼容性問題找不到商家退貨!
3、硬盤
隨著科技的逐年發展硬盤的存儲速率也接近每年一倍的速度在上升,在整個筆記本整機中硬盤是最拖后腿的一個配件,往往很多看似還不錯的電腦都是被硬盤拉低速度導致淘汰,我們重點說下硬盤,一般舊一點的筆記本上所使用的硬盤是這樣的SATA接口機械硬盤:當然還有更老的IDE硬盤那個就是老古董了也不多說;
SATA機械硬盤
SATA接口機械硬盤,這種硬盤的工作原理是磁盤內部有一個鋼制盤片,盤片中有個磁頭臂通過電腦信號磁頭臂內外巡道取得數據,這種硬盤致命的確定就是不能磕碰,一旦發生磕碰磁頭與盤片解除非常容易損壞!
硬盤內部構造
今天我們要升級的硬盤俗稱SSD固態硬盤,固態硬盤目前主流有4種接口:
SSD硬盤接口類型
SSD固態硬盤的工作原理:和機械硬盤截然不同,固態硬盤是由主控芯片和多顆存儲芯片組成,主控芯片控制數據分配到哪個芯片存儲并記錄門牌號,當我們調取數據時主控芯片可以直接到達指定位置提取數據,而不像機械硬盤還有磁頭移動的過程,這里我們就只看第三種(上圖第三個)SSD硬盤SATA接口的和我們原有硬盤同樣接口無縫升級;
SATA機械硬盤與SATA SSD固態硬盤速度對比:
機械硬盤與ssd硬盤速度對比
左邊圖為SATA接口機械硬盤(讀取速度:143M\秒 寫速度:130M\秒)一部2G的電影大概20多秒感覺是不是很快;右邊圖片為SATA接口SSD固態(哎呦這是哪個大哥發的圖片有點夸張了,這里我和大家說下右圖的讀取速度:1900M\秒 寫速度:1400M\秒)高配置的電腦確實可以達到這個速度這需要CPU、內存、主板來配合,我們升級電腦部件都很老是一定達不到這個速度的據我多年的工作經驗驗證,舊電腦升級硬盤速度:讀取速度:450M\秒 寫速度:400M\秒,具體一點就是一部2G的電影大概4-5秒可以拷貝完。總之你想DIY電腦什么都不動,硬盤也一定要換,他能是你的速度提升2倍以上的速度。硬盤的品牌推薦:三星、金士頓、希捷、西數等
總結:按照以上方法升級筆記本電腦,保證你的筆記本還能再戰3-4年,至于怎么拆開筆記本我就不多描述,不同的筆記本結構都不同,只要你會拆螺絲你盡管往下拆就好了,電腦沒你想的那么脆弱,實在不行給我留言我來指導你下,好了我是科技生活領航員,本篇就到這里 拜了個拜!
著網絡傳輸速度的提升,很多人都開始用起了電腦,但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 這些當年性能卓越的老電腦也越來越跟不上步伐,于是很多用戶就打算給老電腦進行一次升級。本期文章就說說老電腦升級的那點事。
老電腦升級倒是可以的,但有些電腦因為配置過低或使用年限太久,根本不具備升級的價值,但如果想要升級的話,只考慮更換這三個部件即可。
很多人不知道電腦內存的作用,我們來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咱們在使用電腦玩游戲或辦公時,會發現新電腦打開軟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一些老舊的電腦,打開這些軟件就非常的慢。
實際上內存的大小就決定著電腦運行軟件速度的快慢,處理電腦核心數據的是CPU,儲存電腦數據的是硬盤,而內存就負責承載電腦運行的軟件,CPU硬盤中調取數據,然后在內存中運行。
可以負責任地說,如果對老電腦進行升級,增加或更換內存,是可以改善老電腦運行軟件時的速度。
如果說內存的大小決定了電腦運行軟件的速度,那么顯卡顯存的大小和性能的好壞,就決定了電腦處理圖像任務的速度,顯卡的性能越高、顯存越大,就證明顯卡處理圖像的速度越快。
所以,當我們使用電腦進行設計或玩游戲時,出現卡頓,那就代表電腦的顯卡有些不夠用了,想要改善這種情況,就必須更換顯卡。
如果老電腦想要升級配置,且自己經常使用電腦設計或玩游戲時,首先考慮要更換的就是顯卡。
現在的硬盤多數為固態硬盤,這類硬盤的讀取速度是老式機械硬盤的5~10倍以上,而前文中說了,CPU從硬盤中讀取數據,然后再內存中運行,也就是說硬盤存儲數據的速度是會影響CPU通過內存調取數據的速度。
如果之前的電腦是IDE端口的老式機械硬盤,或者是串口的老式機械硬盤,那么首先要考慮更換的就是硬盤。
如果在內存夠用、顯卡夠用的情況下,對舊硬盤進行升級,提升最明顯的就是電腦開機的速度,以前可能需要30秒以上,更換完固態硬盤,可能還不到10秒鐘。
題外話:老電腦進行升級,實際上也是可以對CPU和主板進行升級的,但基于兩者的價格,以及兩者必須是相匹配的參數才能發揮出性能,更換其中某一個零件,提升的整體效果較差,如果兩個部件同時更新,還不如再填一些錢重新組裝一臺劃算呢。
期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確實比較長的時間里都沒啥事,實在是閑的難受。也是碰巧,朋友給我打電話讓我幫忙修一臺筆記本電腦,是好多年以前的那一種。我猶豫了一下,都這么長時間了肯定有風險,別讓我搞壞了!但是實在是耐不住寂寞呀,最終答應了下來。按朋友的話,你隨便搞,需要花錢的話我給你,壞了也無所謂。
電腦拿過來,是海爾的T6-C,2012年的產品,外觀還是比較新的,故障是很常見的那種,進不了系統,具體見下圖。
這種情況一般是系統文件或者引導區損壞,修復引導或者重裝系統就能解決,這個倒不是什么難題。關鍵是這個電腦的配置太垃圾了,我電話給朋友:故障好解決,但是用起來肯定很卡,要不要升級一下?朋友這臺電腦本來就是回家給爸媽玩的,說升級一下也可以,你看著辦吧。
先看看具體配置
賽揚B830處理器,屬于SNB時代的雙核低端,2G的DDR3內存,由于進不了系統,顯卡型號暫時未知。我給他的方案是加一塊固態硬盤,把機械硬盤挪到光驅位,然后再加一根內存。這樣一來日常使用肯定快很多,既然是家人用,那么總歸要用的順心吧。
在網上分別買了硬盤托架和內存,今天托架到了但是內存還沒到。不過這個不影響,今天開工。老筆記本有一個好處,那個時代的基本都在D面留下各種艙位蓋板,在不拆機的情況下就能直接打開。
這款電腦是一個大蓋板,打開后就能看到大部分的配件,右側紅圈處是光驅的固定螺絲,一并拆開它。螺絲拆完后沿著蓋板邊緣用小刀慢慢撬開,這個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千萬不要魯莽行事。蓋板打開,里面的風景一覽無余。
左下側的就是2.5寸筆記本硬盤,右上角的是內存,捏住硬盤紅圈處提手向后一拉,硬盤接口就會脫離,這是拆下來后的樣子。
西部數據藍盤,320G容量,周圍還包著鐵質硬盤架,將后面的螺絲拆出來就能分開。下面上本次更換的主角:120G三星840固態硬盤,這塊盤的時間幾乎和這個電腦一樣久,是我當年花了七百塊買回來的。行業有句話,固態硬盤有兩種,三星和其它,雖然話很夸張,但不得不承認三星硬盤的實力,這么多年一點問題也沒有。既然是朋友需要幫忙,就免費送給他了。
這是哥倆在一起的樣子,等下他們就要互換位置了,話說電腦上通用模塊化的設計就是好,這兩個硬盤無論大小、接口方向、螺絲位置都是一樣的。把固態硬盤裝進托架,然后按照拆硬盤的反向方式,將其裝進硬盤倉。
留下來的這塊原裝機械硬盤怎么辦?自然是要裝進光驅位里面,現在光驅不怎么用,而且它320G的容量需要作為固態硬盤的補充。下圖是十塊錢買的光驅位硬盤托架,上面的接口和硬盤相對應,下面有四個螺絲孔。
把硬盤裝進去,對準接口往里一推就算是接好了,從另一面把四個螺絲安裝好。這里不得不贊一句,店鋪真的挺貼心,附帶了一個小螺絲刀,四顆螺絲,一個通用擋板,藍色的那個是防震膠塞。
這邊準備就緒,就可以把光驅從筆記本里面抽出來,剛才說過的那個固定螺絲已經拆掉,稍微一扣就滑出來了。
光驅前面的那個塑料擋板是可以拆的,不過一定要小心,里面總共有四個卡扣。拆完后把光驅和硬盤架放一起對比一下。
一模一樣,還是那句話,模塊設計就是好,省了多少事呀!圖中間兩個螺絲固定的是光驅固定絲位,剛才拆下的光驅位螺絲就是擰在這上面的,一定要把它裝在硬盤托架上去。然后把光驅的前擋板裝到上面,這樣裝進筆記本之后從外觀就看不出來。
把裝好硬盤的托架送進筆記本光驅倉,裝好固定絲,OK,大功告成。
買的內存今天沒有到貨,本來這樣就算結束了,不過我又好心的把渦輪風扇和出風口清理了一下,做事情嘛,一定要對得起良心。
我這里是直接將風扇拆掉了,另一種比較徹底的方式是把熱管連同散熱片全部拆下來,不過這樣比較有難度。筆記本的處理器和顯卡的芯片是外露的,直接和熱管貼合,如果操作不當把他倆給弄出來劃痕,嘿嘿,后果真就嚴重了,嚴重建議新手不要這么操作!!!
這是清理以后的風扇,效果看得見,再把鰭片那里用毛刷清理干凈,就可以把風扇裝回去,別忘了把電源線插上。
至此,硬件的安裝就算完成了(除了內存),把蓋板合上,暫時不上螺絲,內存馬上就到了,省得到時候又麻煩。
開機,兩塊硬盤可以正常檢測到,完美!
硬件工作基本完成,接下來需要安裝系統,安裝的過程碰到了一個疑難雜癥,可以說非常的曲折,留在下一篇再說吧。
能力和文筆有限,讓大家見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