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概念)
信息:信息是對各種事物的存在形式、運動狀態和相互聯系特征的一種表達和陳述。
數據:數據是描述現實世界事物的符號記錄,是反映客觀事物的性質、屬性以及相互關系的一種表現形式。也可以說是對客觀事物記錄下來并可以鑒別的符號
數據和信息的關聯:數據是信息的符號表示;信息是數據的內涵。例如:數據 2020——100可以解釋成2020年某專業招收了100人
數據處理:是指將數據轉化為信息的過程,也稱信息處理。例如:我可以用學生的個門成績(原始數據)分析出學生的總分,平均分等,從而得到學生的一些情況。
數據處理包括以下三部分
1.數據管理(數據處理中最基本的)
(1)組織和保存數據
(2)數據維護
(3)提供數據查詢和統計
2.數據加工
3.數據傳播
信息是有價值的,信息的價值與它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有關。為了提高信息的價值,就要科學的管理數據,采用的方法就是數據庫技術。
數據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1.數據量大
2.數據需要長期保留
3.數據被共享數據庫管理技術的發展
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和數據庫系統階段
目前,絕大多數數據密集型應用所使用的都是數據庫系統。
數據庫技術的發展也經歷了三個時期
1.20世紀60年代的萌芽期
2.20世紀70年代的發展期
3.20世紀80年代的成熟期
這一時期關系數據庫技術已非常成熟,成為主流。隨著微機的出現和計算機網絡的廣泛應用,分布式數據庫系統成為研究重點,并走向應用。數據庫的相關概念
數據庫(DB):數據庫是長期存放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可共享的相關數據的集合,它將數據按一定 的數據模型組織、描述和存儲,具有較小的冗余度、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和易擴展性、可被各 類用戶共享等特點。
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是位于用戶與操作系統(OS)之間的一層數據庫管理軟件。一般由計算機軟件公司提供,目前比較流行的 DBMS 有 、、、SQL 、 等。
數據庫應用系統(DBS):凡使用數據庫技術管理其數據的系統都稱為數據庫應用系統。
數據庫系統(DBS):是指在計算機系統中引入數據庫后的系統。
數據庫管理員(DBA)
數據庫系統的特點
1.整體數據結構化。減少了數據冗余,節約整體數據的存儲空間,避免數據的不一致性和不相容性
2.較高的數據共享性。所有用戶可以同時存取數據;數據庫不僅可以為當前的用戶服務, 也可以為將來的新用戶服務;可以使用多種語言完成與數據庫的接口。
3.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對數據的定義和管理己經從應用程序中分離出來,通過數據庫管 理系統統一控制。
4.數據有DBMS統一管理和控制。
(1)DBMS加入了安全保密機制
(2)數據進行集中控制,保證了完整性
(3)并發訪問控制,保證了正確性
(4)實現了數據庫破壞后的恢復
數據描述
人們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以數據的形式存儲到計算機中,經歷了三個領域:現實世界,信息世界,機器世界。
現實世界:
例如學校中有教師數據庫原理與課程設計,學生,課程(教師教學生,學生考試取得成績)。圖書館中有圖書,管理員,讀者(讀者借書,管理員管理書籍和讀者)
信息世界:現實世界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
術語介紹:
1.實體:客觀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區別的事物稱為實體。老師授課,學生成績,一本圖書。
2.屬性:描述實體的特性成為屬性。如學生實體由學號,性別,姓名,出生日期等屬性構成。實體的屬性用型和值來表示,姓名,學號等是屬性的型;具體的學生叫張三,李四等是屬性的值
3.碼:唯一標識實體的屬性或屬性的組合稱為碼。例如學生的學號是學生實體的碼。
4.域:屬性的取值范圍。例如性別的域為{男,女}
5.實體型:用實體名及其屬性名的集合來抽象和 刻劃同類實體,稱為實體型。例如,學生(學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
6.實體集:同類實體的集合稱為實體集。例如全體學生,一批圖書等。
7.聯系:實體內部的聯系和實體之間的聯系
其中,實體之間的聯系分為三類
(1)一對一聯系1:1
例如:一個班只能有一個班長,一個班長只能在一個班中任職
(2)一對多聯系1:n
例如:一個班有很多學生,一個學生只能在一個班
(3)多對多聯系n:n
例如:一個學生可以選修多門課程,一門課程可以由多個學生選擇
實體內部的連接也可分為上述三類,如:職工實體集中有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
機器世界:又稱數據世界。信息世界的信息在機器世界中以數據形式存儲,每一實體用記錄表是,實體的屬性用數據項(字段)表示數據庫原理與課程設計,現實世界中的事物及其聯系用數據模型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