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新搶先看
2022年終降至,雙十二、黑五、圣誕活動即將到來,此時大作云集,TGA等年度大獎也紛紛開始征集頒布,一時間玩家社區熱鬧非凡。正逢游戲玩家過年前夕,國內老牌外設廠商雷柏發布了無線外設全家桶六件套新成員——雷柏 V600S 無線游戲手柄,定價百元面向基礎入門玩家,吸引了不少想要嘗試入坑的新玩家。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收到雷柏 V600S 無線游戲手柄后,我們成功集齊了雷柏游戲外設六件套。打開包裝盒取出手柄,將外設全家福桌面陳列于游戲桌面,整體質感相當不錯。
雷柏 V600S 提供了三個顏色可供選擇,分別為深空灰、星空銀和遠峰藍。
打開包裝,可以發現雷柏 V600S 采用了經典的XBOX手柄布局,并在此基礎上添加了一些創新按鍵:其中TURBO快捷鍵可以便捷切換射擊模式,而VIB快捷鍵可以一鍵激活/關閉內置的線性雙震動馬達,靈活適應各使用場景。
立體晶透鍵帽和搖桿表面均采用了磨砂處理,防滑防汗性能獲得了一定提升。
雷柏 V600S 內置了600毫安可充電鋰電池,可提供約30小時的無線續航并將重量控制在了277g。這只手柄搭載了USB-C接口,可通過2.4G接收器/藍牙/有線連接進行信號傳輸。
雷柏 V600S配備了線性彈力扳機,支持0-255階模擬區間,這樣的規格在百元價位也是相當出眾的。
在傳統的PC功能以外,雷柏 V600S的三核三模規格也堪稱一大亮點:通過手柄中央的XDA按鍵,雷柏 V600S可以在X即“PC360模式”、D即“PC傳統模式”和A即“安卓模式”之間一鍵切換。在安卓模式下,這只手柄對諸多主機模擬器提供了擴展支持,方便玩家懷舊經典游戲。
木衛四協議
近日,恐怖動作冒險游戲《木衛四協議》正式發售,吸引了不少玩家的關注。作為這款游戲核心玩法的近戰系統打擊感相當優秀,揮擊撬棍、電擊警棍攻擊怪物,手感拳拳到肉,操作非常過癮。當我們使用雷柏 V600S推動搖桿打出完美閃避并搓出反擊近戰連招時,尸變體怪物被打出重傷斷肢爆漿,游玩體驗十分爽快。
當我們游玩至《木衛四協議》后期,遠程武器的輸出比重漸漸提高,而這款游戲唯一的兩把高射速武器——戰術手槍和突擊步槍均采用了半自動/三連發的設定,這讓許多熟悉全自動槍械的小伙伴們射擊略顯生疏。此時我們使用的雷柏V600S TURBO快捷鍵便派上了大用場:通過TURBO專屬鍵,玩家可以快速切換半自動連發/全自動連發/取消連發狀態,提升連續開火效率,提升火力密度以應對隨著游戲進度推進而愈發強大的怪物群體。
艾爾登法環
隨著TGA頒獎日期的逐漸接近,預定多個獎項的熱門動作游戲《艾爾登法環》吸引了不少玩家重溫經典,而作為一款魂系游戲,它對玩家的操作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我們使用雷柏 V600S進行游玩,這只無線手柄的反應十分迅疾,BOSS戰斗中閃避與舉盾格擋都相當順暢,2.4G無線信號傳輸值得信賴。在長時間的“受難中”,雷柏 V600S 的表面材質也沒有出現打滑起油的現象,防滑膠紋理握柄的握持體驗相當不錯。
不義聯盟2
作為游戲手柄,格斗對戰游戲自然是體驗評測環節的重頭戲。當我們進入《不義聯盟2》的對戰模式,雷柏 V600S的連招操作非常爽快,高精度搖桿與磨砂鍵帽可以讓我們輕松準確地打出角色連招,快速釋放各個DC漫畫角色的專屬技能,壓低對方血線,率先進行處決動作。
在幾天的體驗評測中,雷柏 V600S 無線游戲手柄表現相當不錯,以入門級的基礎定價展現出了過硬的使用體驗,不僅能夠滿足我們游玩對戰游戲的硬核需求,也能夠為我們游玩最新3A動作大作的旅程帶來操作助力,十分令人滿意。
從通過 Steam 平臺在 PC 上大殺四方,引得全球無數玩家荷包見底大呼剁手之后,閥門社 Valve 就開始打起了客廳的主意,想要讓玩家們的游戲場所從電腦桌前挪到電視機前的沙發上。于是乎,Steam Machine、Steam 手柄和 Steam Link 就此誕生了。
和 Steam Machine、Steam 手柄這兩個人氣焦點比起來,Steam Link 實在是不受關注,但現在看來,它似乎又是三者里頭最靠譜的一個。簡單來說,Steam Link 是一款能夠讓玩家們在 PC 和電視之間互相串流游戲的設備。如果不滿足于顯示器那狹小的屏幕,轉戰客廳倒是個不錯的選擇。那么,我們就通過完整評測來一窺它的實際表現吧:
設計及理念
機頂盒市場競爭激烈,各種產品為了獲得一席之地不斷地在廝殺之中,然而 Valve 的 Steam Link 卻能做到其他設備所不能做的,因此它憑借這一點首先就脫穎而出了。
光從外觀上來看,Steam Link 并不比那些頂尖的競爭對手 —— 比如亞馬遜 Fire TV 或新 Apple TV —— 更強。簡簡單單一個黑色扁盒子,三個尖角加一個圓角,上面是 Steam 的 Logo。Steam Link 尺寸大致與移動硬盤相當,重量比智能手機稍重。
Valve 無法向亞馬遜和蘋果那樣,提供豐富多彩的多媒體內容,于是 Steam Link 干脆就把這些斗不過人家的東西全拋棄,專心致志做自己獨霸的 Steam 游戲平臺。也就是說,只要是在你 PC 里 Steam 庫中的游戲,都可以通過有線或無線手段串流到電視中。
Steam Link 的設計總的來說是偏保守的,采用的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金屬外殼,而是塑料。不過,整體的啞光材質配合邊緣那一圈高光部分,視覺效果著實還不錯。
轉到后面,你可以看到以下接口:兩個 USB 2.0 接口,一個有線網絡接口,HDMI 高清輸出,還有電源接口。另一邊的角落里你還能看到一個 USB 接口。它的底部是橡膠材質,確保在任何表面上都能放得穩。
安裝設置
Steam 軟件并不以界面友好著稱,不過最近幾年這種狀況已有很大改善。全屏模式下的 Steam 界面設計借鑒了主機平臺上的成功要素,這為之后這些客廳設備的推出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開機之后首先要進行的當然是初始化設置了。值得稱贊的一點是你幾乎可以用任何外設進行操作。無論是 Valve 本家的 Steam 手柄還是 Xbox 手柄,甚至是普通的鍵盤鼠標都行。不過,Steam Link 只支持 Xbox One 手柄有線連接,而 Xbox 360 手柄則是有無線都可以。
雖然 Valve 一直在強推自家的手柄,但 Steam Link 對其他外設也有很好的兼容性。它迅速識別了 Xbox 360 手柄的無線接收器,而一臺沒有裝過相關驅動的電腦可能得磨嘰個一分多鐘。接下來是 Steam 手柄的連接測試,當然是毫無問題了。Steam Link 自帶藍牙支持,所以無線鍵鼠的匹配也很快。
不過讓人費解的是,Steam Link 現在居然還不支持耳機有限或無線的接入。所幸,Valve 已經確認說這個功能很快就會到來。
接下來就是讓 Steam Link 接入網絡了。Valve 強烈建議玩家們采用有線連接。在經過粗略的無線串流體驗后,你會發現這個建議實在是再正確不過了。當然了,如果你家的網絡條件真的是超好,可以無視這個建議。
無論你是選擇有線還是選擇無線,都不會在這一步中卡住,畢竟只是輸入 Wi-Fi 密碼或是網線一插的事情。這之后你需要選擇串流畫質,這個很重要。Steam Link 提供了美麗、平衡和快速三種選擇。選擇哪一種,得看你家的網絡質量還有你對游戲畫質的最低容忍度。
在躺在沙發上開始舒舒服服的游戲之旅前,你最后需要確認的一件事就是電腦開著,而且保持 Steam 運行中。當 Steam Link 連接上 PC 之后,它會給出一串四位驗證碼。接下來,開始游戲吧。
整個流程用文字描述好像有點繁瑣,但這絕對比 Xbox One 的初始設置簡單多了。
▼點擊下頁精彩繼續▼
如需轉載,需本站E-Mail授權.并注明“來源于威鋒網”,未經授權轉載,斷章轉載等行為,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E-Mail: QingXing@office.feng.com
游戲之前……
總的來說,你能從 Steam Link 上獲得的樂趣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 PC 配置高低和網絡質量好壞。如果你在這兩個方面都條件不足,那 Steam Link 就不是為你準備的。理論上配置低的電腦用 Steam Link 也沒有什么問題,看看電影合適,游戲就算了。
Steam 這些年來增添了一些可購買的電影,但數量不多。有電影意味著你可以用 Steam Link 來做一些游戲以外的事情,但不能太過指望,在這方面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電視盒子都做得比它好。當然了,一款專注游戲的盒子如果還能偶爾放放電影,玩家們當然不會有意見不是。
游戲體驗
測試用 PC 安裝 Windows 10 系統,配置是 i5 4670k 處理器、GeForce GTX 960 顯卡。網絡連接質量良好,但也沒什么特別的。網中使用的路由器是普通的 802.11a/b/g/n 設備,還不是 Steam Link 能夠支持的最好的 802.11ac 協議。總的來說,這應該能夠代表大多數玩家家中的主流規格。
為了最大程度避免外界因素的影響,幾乎所有與游戲無關的東西都關閉了。首先測試的游戲是《火箭聯盟》,因為這款作品節奏非常快,而且需要很高的操作準確性。另外,還有《生化危機 4》、《伊森卡特的消失》、《合金裝備 5:幻痛》和《輻射 4》。
如果只是玩單機模式,Steam Link 的表現非常理想。在最高畫質下,延遲小得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當嘗試聯機模式的時候,繼續保持最高畫質就很讓人難受了。只有將串流質量從“美麗”降至“平衡”,才能找回原先在 PC 上的流暢度。
必須要犧牲畫質才能在多人游戲里找回流暢度,這一點讓人頗為失望。不過這應該不是 Steam Link 的責任,如果能利用上它所支持的網絡技術的所有潛力,情況或許會好很多。
整體感受
總體來說 Steam Link 是這樣一款產品,它只有在所有的需求都滿足之后,才能夠提供最好的體驗。之前已經提到過的 PC 配置和網速要求是一方面,這是玩家需要準備的東西。Steam Link 這邊,它那被稱為 Big Picture 的全屏模式也同等重要。
Steam 三年前引入了 Big Picture 概念,玩家們一直都在關注著它的發展和進步。在 PC 平臺上,Big Picture 表現得還算不錯,但到了電視里,那就有所欠缺了。
最新版的 Big Picture 應該是到目前為止體驗最好的一版,但許多瑕疵依舊存在。如果你不常用 Big Picture 界面,可能還會覺得它很美,但如果經常需要用到它,比方說頻繁使用 Steam Link 來玩游戲這種情況,那就會注意到很多不足了。如果你在玩游戲的途中接受一個好友的邀請去玩另一個游戲,很可能會遇到接受無效的情況。另外,有一些游戲的啟動時間太長,讓玩家盯著漆黑的屏幕發呆,考慮自己是不是該重啟機子了。
這些年來,設備的軟件界面設計越來越重要。如果你嘗試過 PS4 或 Xbox One 那流暢的界面體驗,Big Picture 的這些不足就會讓你感到有些難以接受。雖說 Big Picture 肯定會越來越好,但就目前來說它還只能算是在早期。
總評
Steam Link 擁有一個很棒的開局,它依托的 Steam 平臺有著強大的用戶基礎,這些玩家們多半也有著足夠暢玩大部分游戲的條件。Steam Machine 并不適合許多玩家,但 Steam Link 的受眾范圍要廣不少。
比起 Nvidia 的 Shield 來,Steam Link 能串流 Steam 上所有游戲的能力很具誘惑力,前者只能串流部分游戲,而且還必須要電腦是 N 卡才行。
再怎么癡迷于游戲的人也不能總是坐在電腦桌前,偶爾也該到客廳里去,即便只是坐在沙發上玩游戲,家人的接受度也能高一些。問題在于,Steam 上買了那么多游戲,以前卻不能把 Steam 帶在身邊,于是 Steam Link 應運而生。嘗試過在軟沙發、大客廳、大電視上暢玩電腦游戲之后,許多玩家應該就不會再回到自己的電腦桌前了。
017-08-05 05:55:00 作者:李巍
對于如今的游戲玩家來說,不少會選擇全制霸,畢竟很多時候選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但全制霸會有一個十分尷尬的事情就是手柄不通用,也就是在你體驗不同平臺的時候,你需要不停的切換,所以一些聰明的廠商就想了一件事,能不能將用一個手柄就解決這所有的事呢?
作為經驗豐富的玩家,近日All Controller團隊設計的萬能手柄真正做到了“萬能”:幾乎兼容所有游戲機和電腦,包括PS3,PS4,Xbox 360,Xbox One,PC,Mac以及手機,All Controller的連接非常簡單,只要將USB適配器插入游戲機、PC或是Mac上,就可以一鍵連接。iOS設備的連接稍微麻煩一些,需要在All Controller手柄上手動選擇iOS驅動、再打開iPhone的藍牙設置進行連接。
All Controller(圖片來源:bing)
All Controller還有一個其他手柄沒有的秘密武器:一塊小液晶屏。通過它,可以直觀地顯示連接和設置界面,實現更多高級體驗,比如在PC上自定義按鍵或是調節靈敏度等等,非常方便。在價格方面,無線版本為87美元(約合人民幣585元)只比一般游戲機的原裝手柄貴了一倍,但還是很值得的,畢竟有了All Controller,再也不需要其他手柄了。
有獎活動:以下是最新驚悚微電影《怕怕之護士筆記》,每集5分鐘。分別布置在筆記本頻道各大新聞中,目前已經上映4集,若找到全部4集,并播放1分鐘,在文章評論中留言,即有機會獲得50元京東卡,名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