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眼更健康 首選DC調光
CFan曾在《DC調光是個什么鬼?這篇文章總算給說明白了!》這篇文章中介紹過“PWM調光”和“DC調光”兩種控制屏幕亮度的技術方案。其中,PWM調光是通過對屏幕進行一定頻率的“亮→滅→亮→滅”交替閃爍來控制亮度,光線控制精確,畫質控制更佳,但長時間觀看時容易因閃屏引發眼澀、偏頭痛等問題。DC調光則是通過提高或降低手機屏幕的功率來改變亮度,低亮度下存在色彩不均的缺陷,但不閃屏更護眼。
很多人都以為PWM調光只是采用OLED屏幕的智能手機的專利,實際上筆記本屏幕也多以這種調光方案為主,只是后者PWM調光的頻率相對較高,和手機常用的低頻PWM調光相比不是那么費眼。
大家可以打開手機的相機APP并調到專業模式,將快門調高到1/250s或更快,對著筆記本屏幕取景,并不斷調整筆記本屏幕的亮度。如果取景框內的畫面出現了明顯的閃爍,那就代表該筆記本屏幕在當前亮度下采用的是低頻PWM調光。
這臺筆記本在0~99%亮度下都使用PWM調光,亮度越低或快門越快越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筆記本屏幕的控制策略是0~50%亮度下才使用PWM調光,而有些筆記本則是0~99%亮度下都使用PWM調光,此時顯然是前者更貼心,只要高于50%亮度就不存在屏閃傷眼的問題了。
當亮度調高到100%時屏閃現象消失,說明此時已是DC調光
為了杜絕PWM調光傷眼的問題,現在有部分筆記本甚至引入了全局DC調光的賣點,如果你整天都需要和筆記本屏幕打交道,優先挑選全局DC調光的型號準沒錯。當然,我們更期待未來能出現可以隨時在DC調光和PWM調光間任意切換的筆記本,讓用戶可以各取所需。
色彩更飽滿 必選高色域
色域指的是屏幕所能顯示色彩的廣度和豐富程度,色域越高意味著畫面越加鮮活飽滿,讓綠色更綠,藍色更藍。筆記本領域常見的色域標準主要以基于美國制式電視的NTSC、基于電腦操作系統的sRGB、基于電影影視的DCI-P3和AdobeRGB為主,這四種標準在色域覆蓋上互有重疊,專攻方向略有不同。
其中,72% NTSC和100% sRGB算是一個級別,只要筆記本的屏幕達到以上高色域標準就足夠普通用戶和游戲玩家折騰了。100% AdobeRGB可完美覆蓋打印機使用的CMYK色域,所以這種高色域標準更加適合從事照片沖印、噴繪和海報設計的用戶。如果你從事視頻編輯,那就需要認準100% DCI-P3色域,它可以助你渲染出更具色彩沖擊力的電影大片。
那么,一款筆記本的屏幕只要色域高就足夠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為先天能顯示更多色彩的屏幕,并不代表當前所顯示的顏色就精準。
所見即所得 色準和校色
除了極少數采用OLED屏幕的筆記本以外,絕大多數產品的屏幕都是LCD面板+LED背光。由于LED背光先天就存在偏藍的問題,導致屏幕在顯示藍色和青色時往往色準不佳,需要顯示器、筆記本廠商或用戶自己花費較多精力進行校色,將屏幕顯示的顏色校準到無限接近于標準色的程度,降低“色準”所代表的△E值。
也許你覺得屏幕當前顯示的顏色“很正”,但該顏色與行業標準中的正確表現卻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即色差)。這種顏色精準度上的色差用“△E<x”表示,其中x的數值越小意味著色彩越趨近于標準色,專業工作者對顯示器的專業校準要求是△E<1.5,而筆記本屏幕能達到△E<2就算是非常優秀的表現了。
考慮到99%的消費者都不具備自行購買專業校色儀器和操作相關校色軟件的能力,對從事圖形圖像設計的用戶來說,一步到位選擇經過校色認證和專業校準的(筆記本)屏幕就成為了必然。目前在顯示器領域最知名的校色認證來自PANTONE(潘通),經過PANTONE認證的屏幕顯示可以無限接近印刷色,是真正意義上的“所見即所得”。
過渡更自然 全靠高位深
除了色域和色準以外,影響屏幕實際顯示效果的還有一項名為“位深”(bit)的參數,它將決定色彩的層次,bit數越大,層次越多,色彩過渡越均勻流暢。
目前筆記本屏幕主要以6bit位深的面板為主,可以顯示26萬色。一些中高端型號則會配備8bit位深的面板,可以顯示1670萬色。需要注意的是,6bit面板可以通過色彩抖動技術模擬8bit面板的位深,只是在效果上不如原生8bit面板。在專業顯示器領域,10bit位深的面板正在普及。
一般來說,原生8bit面板必然擁有更高的高色域(還更容易通過校色認證),但高色域屏幕則可以搭配相對低檔的6bit面板。我們可以在“設置→系統→顯示→高級顯示設置”中查看當前筆記本屏幕面板的位深參數。
游戲更流暢 高刷新低響應
對喜歡玩游戲的用戶而言,少不了武裝“電競屏”——即配備120Hz、144Hz或240Hz刷新率屏幕的游戲本。更高的刷新率,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可以緩解畫面模糊和畫面撕裂現象,在其他存在內容高速變化的應用場景內(如刷微博)也能讓畫面顯得更加連貫流暢。如果你用過高刷新率屏幕的智能手機,就能知道這種“用過就回不去了”的感覺。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辨率相同時,更高刷新率的屏幕為了讓液晶扭轉更加迅速從而降低響應時間,就必須加大電壓(功耗變大)。輕薄本之所以從不配備電競屏,就是受不了高刷新率帶來的功耗提升,以及自身硬件性能有限,運行游戲時的幀數較低,也“用不著”那么高的刷新率。
細心的用戶可能發現了,很多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都支持英偉達G-Sync垂直同步技術,但為何配備電競屏的游戲本卻很少有主打G-Sync功能的型號呢?原因很簡單,顯示器要想支持垂直同步技術,需要加裝額外的G-Sync芯片并支付給英偉達大約25美元的授權費用,這些對筆記本來說都是額外的負擔。
筆記本要想支持G-Sync技術,需要滿足3個條件。首先該產品必須屏蔽核顯,采用獨顯和屏幕直連的設計;其次,配備高刷新率屏幕面板;最后,屏幕本身需要支持可變刷新率,在沒有G-Sync芯片的情況下可以通過eDP協議軟件模擬,在體驗上較顯示器端的硬件G-Sync有所折扣。
提升游戲體驗除了屏幕支持更高的刷新率以外,響應時間(默認為灰階響應時間)則是越低越好。目前筆記本屏幕主要以IPS面板為主,響應時間普遍在7ms~30ms之間,響應時間越長即延遲越長。需要注意的是,延遲和幀數無關,它只會影響你看到畫面的早晚,不會影響你看到的畫面本身的質量。延時越長,在體驗上的感覺是操作不太跟手,反應有點慢,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卡頓。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筆記本并不會標注屏幕的響應時間參數,但除非你是職業玩家,一般也感覺不到因屏幕響應時間較長引起的操作延遲現象。此外,電競屏并不代表高素質,現在120Hz和144Hz刷新率屏幕都有對應6bit和45% NTSC低色域的面板型號,如果你想在流暢游戲之余還有更高的顯示質量,前文提到的色域、色準和位深也需要考慮進去。
影響筆記本屏幕顯示質量的參數還有很多,比如亮度(低于300nit戶外沒法看)、可視角度(IPS優于TN)、對比度(1000:1是個門檻,對比度越高越容易獲得HDR和杜比視界認證)、伽馬值(過高顏色泛白,過低顏色暗淡)、色溫(顏色的冷暖程度)、漏光(IPS屏幕背光均勻度一般,漏光較TN屏幕明顯)等等。
如何測試屏幕
想要測試屏幕的實際顯示效果,需要一種名為校色儀的設備,價格從數百到上萬元不等。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可以通過在線屏幕檢測網站對屏幕進行“體檢”,測試項目包括純色、漏光測試、干擾測試、對焦、呼吸效應、對比度、色階、飽和度,只是這種方式需要通過肉眼觀察屏幕內容的變化,肯定不如硬件監測那般精準,但也足夠我們用于判斷一塊屏幕的基本素質了。
記本電腦屏幕色差大怎么辦?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幾個簡單的調節就可以解決。
首先,你需要了解屏幕的基本色彩概念,比如“色溫”、“色域”等等。這些基本概念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調節和理解屏幕的顏色表現。
其次,你需要對比不同設備上的顏色表現,比如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平板電腦等。如果你覺得筆記本電腦的顏色表現有問題,那么你可以拿出其他設備進行對比,判斷是否存在顯著區別。如果存在顯著區別,那么很有可能是筆記本電腦屏幕本身就存在問題。
最后,你需要嘗試一些調節方法,如果屏幕整體都呈現偏色現象,我們可以嘗試調整顯示器的顏色設置來解決問題。在Windows系統中,可以通過打開“顯示設置”菜單來調整顏色設置。在這個菜單中,可以嘗試調整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等參數,看是否能夠改善偏色問題。
電腦屏幕顏色校準調節方法:
1.首先打開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中打開顏色管理選項,注意:如果沒有這個選項,說明控制面板圖標顯得得太大,沒有顯示出這個選項,就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類別,選擇小圖標即可。
2.打開顏色管理之后,切換到高級標簽頁面。
3.在顏色管理頁面高級標簽面下面,有一個顯示器校準的功能欄,其中有一個校準顯示器的功能按鈕,點擊一下按鈕開始校正顯示器。
4.接下來出現了一個顯示顏色校準的界面。提供了相關介紹信息,看完之后,點擊下一步開始校準。
5.所有的步驟都是根據觀察來具體設定相關參數,要做的就是仔細看加下一步,非常簡單。
6.當調節完屏幕亮度等設置,又會開始一個文本調諧器的界面,調節一下屏幕的字體使之更適合你觀看。還是同樣的仔細觀察加下一步。
到顯示器的清晰度,很多朋友想當然的以為“當然是調到最高”,其實,清晰度,也就是顯示器的銳度,無論是顯示器的出廠默認值還是操作系統的默認值,其實都不是最高。這是為什么呢?這個清晰度到底該怎么調呢?
1、操作系統的清晰度怎么調?
顯示器的 "清晰度 "是指顯示器上顯示內容的清晰度,尤其是文本或高分辨率素材。不過,除了顯示器內置的清晰度設置外,Windows 中還有其他顯示設置值得細心的用戶留意,尤其是 ClearType字體清晰度設置。ClearType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顯示器各紅、綠、藍子像素也發光特性,微妙調整其色調,可達到實際分辨率以上(橫向分辨率的三倍)的纖細文字的顯示效果。
打開 "開始",進入WINDOWS設置,輸入 "調整 ClearType 文本"進行搜索,即可打開 ClearType 設置向導。這樣就可以啟用 ClearType文本調整向導。
ClearType 通過手動校準來工作。使用當前的顯示分辨率和設置,通過一系列文本框選擇,幫助 Windows 在屏幕上找到最清晰的文本。
這將適用于 Windows 中呈現的所有文本,因此可以顯著改善電腦體驗的整體清晰度。小A強烈建議在更換新顯示器或更改現有清晰度設置時使用 ClearType。
此外,在運行 ClearType 或更改任何銳度設置之前,請確保以顯示器的原生最佳分辨率運行。
2、顯示器的清晰度怎么調?
顯示器的清晰度,在OSD調整菜單中,一般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清晰度,另一種是銳度。實事求是地說,如何設置顯示器的清晰度幾乎完全取決于顯示器。不同的顯示器,出廠默認清晰度/銳度值是不同的。
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同一品牌的顯示器校準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調整清晰度設置的程度將取決于顯示器。有時,最好完全不要更改!
盡管如此,大多數顯示器制造商似乎都將默認清晰度設置在 "50 "左右。這是因為,半清晰度到全清晰度的范圍內,顯示器最有可能提供所需的逼真度,但也不會陷入過度銳化圖像的誤區。
那么,除了個人喜好外,從觀感來說,不同的清晰度/銳度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特點呢?
一般來說,銳度較低,圖像較為缺乏細節,但是邊緣非常柔和,紋理也較為模糊,同時色彩飽和都一般偏低;而過度調高銳度的設置呢?一般會導致光暈或者物體邊緣有暗線或者鋸齒出現,而且圖像的數字感和顆粒感是比較強的,色彩飽和度也比較高。
高銳度VS低銳度
因此,將銳度調整到理想狀態并不容易,需要反復使用文本和圖片進行測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銳度設置過高,有些顯示器會發出電流聲,因此如果開始聽到這種聲音,最好將其調低。記住,銳化也是一種后期效果,如果用 Photoshop、Illustrator 或其他圖形精確的生產力項目應用,讓顯示器干擾自己創建的視覺效果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另外,對于游戲玩家還有一個非常重點的問題:銳度設置過高和響應時間設置過快一樣,都會在畫面快速運動時產生額外的鬼影,這是你不希望看到的。
3、什么因素在影響清晰度?
對于Windows系統來說,素材清晰度主要是取決于字庫的字體的渲染,因此才會有字體調節選項。同時,這也是為什么一些第三方字體字庫非常大的原因,因為它們采用了更精確的字模渲染方式,或者對于更多的字號大小設計了原生字體而不是根據clear type算法進行縮放。
而對于顯示器本身來說,最直接影響清晰度的顯示器規格是顯示器的像素密度。這種標準稱為 "每英寸像素"(PPI),它確定在屏幕尺寸下能否獲得更清晰的圖像。PPI越高,組成圖像的像素點越密集,圖像邊緣也就越細膩,清晰度也就越高。
建議臺式機顯示器的最低 PPI 為 90 PPI。這與 一般32 英寸 1440p 顯示器或 24 英寸 1080p 顯示器大致相當。
舉個例子,LG的電競爆款顯示器27GP83B,其PPI值為108,就屬于比較不錯的清晰度硬件指標了。
因此,要獲得最好的清晰度,小A的建議是:
硬件上,同等尺寸分辨率下,購買PPI更高的顯示器打好硬件基礎;
軟件上,換了新顯示器,在原生最佳分辨率下,使用clear type技術向導,選擇到最佳的字體顯示效果。
調節上,打開顯示器的OSD,在顯示器的標準模式、出廠默認設置值(一般在50左右)基礎上,再進行適度微調。
做完這幾步,你的顯示器的清晰度,才會更加符合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