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代的我給10年代的兒子講小時候玩過的游戲。
兒子最近迷上了玩煙卡,我給他留意著誰抽煙剩下的煙盒扔我辦公室,帶他來玩的時候看到就高興的不得了,閑來沒事,問他現(xiàn)在八歲的小朋友還在玩什么,好像除了煙卡,就是在小區(qū)里面玩鬼爪人之類的游戲。我給他講了我小時候經(jīng)常玩的一個游戲,聽的他眼里都是小星星[呲牙],感覺那個時候玩的東西真多。
1. 跳繩:一條長繩,兩個人各拿一頭配合搖動,其他伙伴依次跳入搖動的繩子中,隨著節(jié)奏跳躍,男生女生都喜歡。這個最流行的季節(jié)是秋季,地瓜秧收了之后,最長的秧子五六米,編上,接上,書包里藏著拿到學(xué)校。
2. 斗小雞:單腳支撐、用膝蓋互相碰撞。這個印象中玩的不多,有其他的差不多的一個玩法,忘了怎么玩了。
3. 滾鐵環(huán):用鐵絲或鋼絲做成的圓環(huán),配上一個推桿,孩子們就可以在村莊的小道上快去跑起來推著走。我自己做了一個鐵環(huán),真正的用細鋼筋,耗費了很長時間弄好的,焊接在一起自己學(xué)著電視上用燒紅的秤砣想融化起來不管用,用錘子砸也砸不到一塊,后來還是爺爺拿到修車鋪給用焊條旱起來的,現(xiàn)在讓我再做圓環(huán)沒問題,那個推著的鐵棍真不會了。
4. liao石子:玩家們將石子拋起,然后用手迅速抓取,有五個石子玩的,每次抓一個,兩個,三四五個,過關(guān)了還有跳井和啥的,記得小女生最厲害,因為在反轉(zhuǎn)的時候,手背比較深容易接住。也有一大把石子的,撒開玩,講不清楚但現(xiàn)在還會玩。后來進化成收集冰糕棒大把撒開挑著玩。
5. 打水漂:在水面上扔出扁平的石頭,能打好幾個水花,最喜歡的是用西瓜皮,一大串。現(xiàn)在還帶孩子在洸府河邊上玩過。
6. 彈弓:用橡皮筋或橡膠管,加上分叉的小樹枝或者自行車條制作,中間用自行車內(nèi)胎的一塊小皮做為包裹石子的東西,發(fā)射石子,打雞,比賽射程,打鳥,還有偷杏的時候也很好用[呲牙]。
7. 摔泥巴:將泥土捏成各種盆狀,然后用力摔到地上,看誰的泥巴摔出的洞最大。然后最小的一方要用自己的泥巴補上對方的洞,最悲催的就是自己摔出來啥洞也沒有,號稱牛屎拍,挖三挖,然后被對方給把泥巴弄走一大塊,當(dāng)時記得沒少因為玩這個去大坑里挖泥巴,也不嫌臟。
8. 老鷹捉小雞:不說了都會。當(dāng)時最喜歡和鄰家的一個小女孩玩,記得當(dāng)時17就結(jié)婚生孩子了,現(xiàn)在估計她當(dāng)奶奶也得好幾年了吧,
9. 來寶,獨屬于魯西南這邊的名詞,不多說,會的都會,反正沒少挨揍,上學(xué)期的書本下學(xué)期被撕完了很正常。也認識了牛皮紙,也知道了鐵葉子,手指頭充血也正常。摔地上真他媽的疼啊,玩過的都有這個經(jīng)歷,不懂的我也說不清楚。
10. 煙噴,類似于現(xiàn)在的煙卡,只不過以前的是軟盒包裝,用的部位也不一樣,通用的品牌是大雞,哈德門,宏圖,好點的是金大雞,石林,紅塔山,屬于一代人的記憶,我當(dāng)時號稱鐵手,因為冬天冷不洗手,手背上又被凍了黑乎乎的,但是玩這個不怯誰,贏了不少。
11. 打老瓦,這個估計大部分人不會玩,弄上一些可以立起來的石頭或者瓦片,排成幾排,然后離遠點,把手里的石頭扔出去打倒這些瓦片,應(yīng)該屬于農(nóng)村保齡球吧[大笑]
12. 翻繩子,一根織毛衣的繩子,打個結(jié),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挑著,來回翻轉(zhuǎn),幾次后另一個人接過去形成各種造型,最多我記得能玩五六把。
13. 捉迷藏,這個不多說了,反正沒少鉆豎在墻邊的玉米秸,也不怕有老鼠蛇之類的東西。
14. 丟手絹,這個不多說,現(xiàn)在還流行。記得在學(xué)校玩的時候,用手扔了個石子把一個同學(xué)腦袋砸到了,挨過老師一頓揍。
15. 扔沙包,縫制這個玩意我現(xiàn)在還會,玩多了浪費玉米粒或者高粱粒,家里不讓用麥粒,說不吉利,估計是怕浪費。在學(xué)校里面玩的最多。
16. 五洲,現(xiàn)在不會玩了,兩個人玩,畫好格子,分清楚誰的石子,屬于棋盤類游戲了,小時候非常喜歡,然后記得有通天,四方,還有三個連起來的忘了叫啥了,很好玩。
17. 軍師旅團營,一兩毛錢買一張,畫個格子玩,這個和鼠象游戲差不多。
18. 老虎吃小孩,也是石子,畫格子玩,現(xiàn)在不會玩了,印象中反正基本上小孩把老虎的路堵死。
19. 各種自創(chuàng)工具,比如彈弓,弓箭,弩箭,火槍,子彈殼響紙,很多,記不太清了。
20. fa車輪,很簡單就是拿著家里不用的自行車外車帶,轉(zhuǎn)起來跑著玩。
21. 摔炮,有賣的但是不便宜,就自己做,用瓶蓋和泥巴做好,然后曬干,買上一毛錢的響紙,打好漿糊,用紙封上晾干就行了,經(jīng)常干的就是晚上扔在地上,有人路過不小心踩了嚇一跳。
22. 響皮,子彈殼下面用鋸子鋸開一個口,里面應(yīng)該是有自帶的銅棍,子彈頭穿個孔串根繩子,然后放上響紙,往天上一扔下來就響,記得冬天去別人家玩,放兜里就響了,很丟人[流淚]
給兒子講了這一二十個的小游戲,看著他羨慕的眼神,給他說,現(xiàn)在你接觸的東西是爸爸以前根本想不到的,比如手機電腦,比如3d電影,然后我就比如不下去了,真沒有幾樣能讓孩子接觸玩的東西了[流淚]。
這周末想著回趟老家呆兩天,讓兒子和老家的小孩一起玩,看下還能有多少的80后樂趣存在。
天來聊一聊八零、九零后的童年游戲。對于很多八零、九零后來說,童年游戲是他們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在那個沒有智能手機和電腦的年代,只能通過游戲來尋找樂趣。
在八零、九零后的童年里有很多經(jīng)典的游戲,比如跳皮筋、丟手絹、老鷹捉小雞、捉迷藏等等。這些游戲不僅簡單易懂,而且非常有趣,可以讓我們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和友誼。
除了這些經(jīng)典的游戲,還有很多其他的游戲,比如彈珠、卡片、陀螺等等。這些游戲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卻可以讓我們在游戲中感受到樂趣和挑戰(zhàn)。
八零、九零后的童年游戲雖然簡單,但是卻非常有趣,可以讓我們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和友誼。這些游戲不僅是童年的回憶,也是成長的見證。
你的童年游戲都玩過哪些?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與大家分享。
0 年代玩的游戲有哪些?
1. 電子游戲:
- 《超級馬里奧兄弟》系列:超級馬里奧兄弟,特別是《超級馬里奧兄弟 3》,以其新式的能力、升級形式和豐富的關(guān)卡設(shè)計成為了經(jīng)典。玩家需操作馬里奧在奇幻的蘑菇王國中冒險,通過跳躍、踩踏敵人、收集金幣和蘑菇等道具來闖關(guān)。這款游戲不僅在游戲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其主角馬里奧也成為了流行文化的標志之一。
- 《魂斗羅》:這是一款經(jīng)典的射擊游戲,以其協(xié)作模式和對抗邪惡勢力的設(shè)定而受到歡迎。玩家需要操控特種兵,手持各種槍械,在充滿敵人和陷阱的關(guān)卡中前進,最終擊敗強大的 Boss。游戲中的雙人模式讓玩家可以和朋友一起并肩作戰(zhàn),增添了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
- 《拳皇》:作為街機格斗類游戲的代表,拳皇以其豐富的角色設(shè)定和獨特的連招系統(tǒng)吸引了大量玩家,尤其是《拳皇 97》更是成為了拳皇系列的巔峰之作,深受玩家喜愛。拳皇不僅在游戲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格斗風(fēng)格和角色設(shè)定也對后來的格斗游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 《合金彈頭》:這是一款經(jīng)典的 2D 橫版射擊探險游戲,玩家操控突擊隊員在充滿敵人和陷阱的關(guān)卡中前進,解救被俘的生物學(xué)家并換取強大的武器裝備。游戲的 Q 版點繪風(fēng)格和搞笑情節(jié)深受玩家喜愛,探險關(guān)卡豐富多樣,為玩家提供了豐富的游戲體驗。
- 《塞爾達傳說》:這款游戲以其獨特的動作模式、冒險和敘述手法開創(chuàng)了新的游戲類型。玩家需要操控主角林克在廣闊的海拉爾大陸上冒險,解開謎題、打敗敵人并拯救公主。塞爾達傳說系列不僅在游戲界取得了巨大成功,還影響了后來的許多游戲作品,成為了冒險解謎類游戲的典范。
2. 戶外游戲:
- 打彈珠:一種在地面上挖坑將彈珠彈入并消滅對方彈珠的游戲。玩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力量以擊中對方的彈珠并使其出界。簡單易玩,適合多人參與,是 80 年代孩子們最喜歡的戶外游戲之一。
- 跳皮筋:一種集體性的游戲,通過跳躍和踢皮筋來完成各種動作。玩家需要按照規(guī)定的節(jié)奏和動作進行跳躍以完成游戲。能夠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同時也是一項有趣的集體活動。
- 滾鐵環(huán):一種用鐵環(huán)和鐵鉤推動鐵環(huán)前進的游戲。玩家需要掌握一定的平衡和推力技巧以控制鐵環(huán)平穩(wěn)前進。能夠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和耐力,同時也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戶外游戲。
- 跳房子:在地上畫出一系列格子,通過跳躍和踢石子來完成游戲。玩家需要按照規(guī)定的路線和動作進行跳躍和踢石子以完成游戲。能夠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同時也是一項充滿樂趣的戶外游戲。
這些游戲不僅代表了 80 年代的娛樂文化,也承載了無數(shù)人的童年記憶。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雖然這些游戲的形式和玩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它們所帶來的樂趣和回憶卻是永恒的。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