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universetoday
太陽距木星的距離約為7.79億公里,或4.84億英里。精確值為778,547,200公里。
由于木星與太陽系中其他天體都在圍繞太陽的橢圓軌道上運行,因此上述距離是一個平均值。時而小于7.79億公里,時而大于此。當木星運行至它的軌道中距離太陽的最近點(天文學家稱之為近日點)時,木星與太陽的距離為7.41億公里。相應的,在遠日點,該距離為8.17億公里。
圖源:wallpaperaccess
天文學家引用“天文單位”這一術語,以此作為太陽系中衡量距離的另一種方法。1“天文單位”(可記做AU)的長度是日地之間的平均距離——1.5億公里。木星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2 AU。它距離太陽最近的距離為4.95 AU,最遠距離為5.46 AU。
公轉與自轉
每當地球(藍色)沿其公轉軌道運行11.86周時,木星(紅色)即沿圍繞太陽(中心)的公轉軌道運行一周。盡管木星的半徑僅為太陽的7%,但當我們將行星與太陽看作一個系統時,木星是唯一使該系統質心位于太陽體積之外的行星。木星與太陽間的距離為7.78億公里(約為日地距離的5.2倍,即5.2AU),并且每11.86年完成一次公轉。該時長約為土星公轉周期的五分之二,致使太陽系中最大的兩顆行星之間產生近軌道共振。木星的橢圓軌道傾角相對于地球而言為1.31°。由于該軌道的偏心率為0.048,木星與太陽最近的距離(近日點)和最遠的距離(遠日點)相差7500萬公里。
圖源:gludy
木星的轉軸傾角相對較小:僅為3.13°。因此相較于地球與火星而言,木星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木星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它完成一次自轉的時間略小于10小時。這一運動特性所產生的赤道隆起可被地基業余望遠鏡輕松地觀測到。木星的形狀為扁橢球體,這意味著木星橫跨其赤道的直徑長于兩極間的直徑。就木星而言,它的赤道直徑比極直徑長9275公里(5763英里)。
圖源:zhoupen
由于木星不是固體,它的高層大氣的運行方式為較差自轉。木星兩極大氣的旋轉周期大約比赤道大氣長5分鐘。在描述大氣運動特征時,以下三個系統被用作參考框架。系統I適用于北緯10°至南緯10°,它的周期是行星上最短的,為9小時50分30秒。系統II適用于全緯度,它的周期為9小時55分40.6秒。系統III首次由射電天文學家所定義,并與木星的磁層旋轉相對應,它的周期即為木星的自轉周期。
圖源:zhoupen
木星是距離太陽第五近的行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是一個氣體巨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它同時也是太陽系中所有其他行星之和的2.5倍。木星自古以來就被天文學家所知曉。它以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朱庇特命名。當人們從地球上觀看時,木星足夠明亮,使其反射的光投射出陰影。平均而言,木星是夜空中排名第三的最明亮的自然物體,僅次于月亮和金星。
圖源:twitter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Pacem- universetoda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內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合著一起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