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令性課題:
一般由企業主管部門作為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并以指令形式或工作任務下達,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設立課題的方式。
2)、指導性課題:
一般由企業主管部位根據企業經營戰略、方針目標以及年度中心工作的要求推薦的一些課題。
3)、自選課題:
小組成員根據工作的施工現場、工作部門實際、針對不組身邊存在的問題,以及小組成員的選題愿意qc小組原因分析時常用的統計方法,結合各級部門的要求等諸多因素選擇的課題。
對一個施工企業來說,在企業文公建設方面建設經營管理、施工生產、現場管理、維修服務等方面,需要改進的課題是很多的。
自選課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圍繞企業方針目標,中心工作在本部位落實的關鍵點來選題。
圍繞施工生產現場存在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選題。
圍繞用戶意見去選題。
1.2、選題范圍:
1)、提高質量方面的課題。
2)、減少不良損失、增加經濟效益的課題。
3)、推廣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方面的課題。
4)、改善企業管理、加強貫標認標工作,提高企業素質的課題。
5)、加強文明建設、綠色施工、創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的課題。
1.3、選題要點:
1)、選題宜小不宜大,宜做到“小、活、實、新”。
一般課題的內容比較單一、涉及面較小,目標具體,小組成員憑借自身的力量可以解決。
2)、盡量選擇能以特性值表達的課題。
而且特性值具有可比性。
3)、選題要簡潔明了,具體明確。
4)、選題理由的陳述1.4、課題名稱:
名稱的確定要簡潔、明確、直接針對要解決的問題,不可抽象。
一般按下列方式確定:
怎樣+針對的對象+要解決的問題。
例:
提高電渣壓力焊一次合格率。
降低商品住宅竣工后的用戶改造率;提高泵送砼的板面的防裂能力。
1.5、選題和確定課題名稱常見的問題:
1)、課題(口號式)大而空、高大上。
2)、課題名稱穿靴帶帽,不夠精煉。
3)、課題手段+目的是不符合要求的。
4)、課題包含了兩個或多相內容。
5)、選題理由不夠充分、明確。
二、課題介紹在課題介紹中應將課題現狀、工程現狀、設備現狀、工藝現狀、人員現狀等內容,直觀、醒目、簡潔地用圖表、數據表達出來,做到語言精練、圖表清晰,一目了然。
三、小組概況小組成員3-9人為宜,不宜過多。
設計一個直觀、醒目的圖表將小組概況介紹中應包含的內容簡要表示出來即可。
小組概況可能存在問題:
小組成員太多、把“課題類型”寫成“小組類型”、小組內容介紹不全、有漏項、小組名稱無特點。
四、選題理由選題理由的陳述要簡潔、明了、充分,主要闡明此課題的目的性及必要性,盡量體現數據化、圖表化。
可以把上級的要求是什么,現場存在問題的程度,實際達到的要求怎么樣,差距有多少,盡可能用數據表達出來。
用數據能夠直觀地說明存在問題的嚴重程度或者重要性、緊迫性,明確急需解決的問題,重點加以解決。
這樣選題的目的及必要性就很充分了。
選題理由一般兩條,一條最好,要求簡潔、清晰、明確,說明問題即可。
五、現狀調查(目標可行性分析)5.1、現狀調查的確式:
從工程技術檔案、統計報表以及記錄中進行調查。
深入現場進行調查。
5.2、現場調查的要求現狀調查必須用數據說話。
現狀調查的數據應經過整理和分析。
現狀調查的數據需到施工現場獲取。
現狀調查為設定目標提供依據。
5.3、現狀調查常見的問題把調查的現象當原因直接對課題進行分析對取的數據不進行分析運用統計工具、方法過于簡單六、設定目標6.1、目標設定的基本要求目標與課題相對應的原則。
目標設定“一個為宜”的原則。
目標要明確,并盡可能量化的原則。
6.2、目標設定的水平:
目標要有一定的挑戰性。
目標是可以達到的。
6.3、目標設定中應注意的問題:
選題后不設目標、或僅設定沒有量化。
在現狀調查之前,小組先確定目標。
設定的目標過多設定目標的依據不充分。
七、原因分析7.1、原因分析的基本要求原因分析要有針對性分析原因要全面。
(人、機、料、法、環、測)原因分析要徹底。
原因分析要正確恰當的應用統計工具、方法。
7.2、原因分析中常見的問題針對課題進行分析原因分析不全面、不徹底。
原因分析使用工具不當。
繪制不規范。
八、要因確認8.1、要因確認的步驟收集末端原因剔除不可抗拒的末端因素逐條確定末端原因提供制定對策的依據8.2、要因確認的方法現場驗證現場測試測量調查分析九、制定對策9.1、制定對策的原則:
與主要原因相對應的原則從多角度提出對策的原則9.2、對策的特性:
有效性可行性經濟性時間性9.3、確定對策時應注意的問題避免采用臨時性應急對策。
盡量選擇能領先小組自己的力量,小組成員自已動手能夠做到的對策。
9.4、對策表的內容:
WHAT:
做什么,即針對主要原因制定的對策要求。
WHY:
對策應達到的目標,檢驗對策實施的效果。
WHO:
負責人,誰負責做,責任落實到人。
WHERE:
在哪里做,明確具體的實施地點。
WHEN:
明確時間要求,規定具體的完成時間。
HOW(措施):
怎樣做,根據對策的要求qc小組原因分析時常用的統計方法,制定對策具體實施辦法。
十、實施對策10.1、如何實施對策:
按照對策表的要求逐一實施。
實施過程的情況要及時記錄。
每條對策實施完成后在確認結果。
10.2、對策實施常用的方法:
PDPC法箭條圖法十一、效果檢查11.1、效果檢查用到的工具:
柱狀圖、折線圖、排列圖、直方圖、及調查表等。
11.2、如何進行效果檢查與對策實施前的現狀進行對比與設定目標進行對比效果檢查進必要時應進行相關方面的檢查效果檢查結果的處理11.3、效果檢查中常見的問題效果檢查中收集的數據與目標無關。
經濟效益的計算方法不正確,或未經有關部門確認。
不重視無形效果的評價。
十二、制定鞏固措施的方法12.1、制定鞏固措施的方法:
把已被實踐證明了的有效措施納入有關標準或形成標準。
關于標準的修訂審批。
12.2、制定鞏固措施常見的問題不重視標準化工作鞏固措施不具體明確未對成果鞏固后的效果進行跟蹤十三、總結及下一步打算13.1、活動的總結13.1.1專業技術13.1.2管理技術13.1.3小組綜合素質方面13.2、下一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