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9-12950HX領銜,7款處理器規格參數一覽
此次發布的第12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共7款,包括兩款酷睿i9,三款酷睿i7,兩款酷睿i5。其中,酷睿i9-12950HX、酷睿i7-12850HX、酷睿i5-12600HX支持英特爾vPro Enterprise商用平臺以及ECC內存,面向特定需求的商業用戶。
第12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的規格有多強?筆者列出了一張規格對比表,大家一看便知。
在核心數量、線程數量、以及三級緩存這三個重要規格參數上,第12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的酷睿i9是跟12代酷睿臺式機的酷睿i9持平的。
特別是,第12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的登場,將移動PC的處理器提升至了16核心24線程的規格。要知道,去年,也就是2021年,移動PC的處理器規格最高只有8核心16線程。
將移動PC處理器的規格設計得這么高,英特爾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追求移動PC極致的性能,為電腦用戶們提供所向披靡的移動性能,打造最佳移動工作站平臺。
性能到底有多強?先瞧瞧英特爾的官方數據
第12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擁有如此強悍的硬件規格,辦公、游戲皆大有可為。
首先是辦公性能。于今年年初發布的第12代酷睿H系列處理器本已十分的強悍,性能全面超越AMD產品。全新的第12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可謂再攀性能新高,誰與爭鋒!
對于游戲玩家們來說,2022年的游戲本平臺,酷睿i9-12900HX聯袂RTX 3080 Ti筆記本電腦GPU將是玩家們的極致之選。
寫在最后
在筆者看來,2021年新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掌舵英特爾,急需通過給力的產品來振奮英特爾自身的信心。現在,在移動PC處理器領域,第12代酷睿HX處理器就堪稱是一款極具振奮人心的產品。隨著英特爾高性能混合架構在未來的不斷進化,筆者相信英特爾能夠振奮人心的處理器會越來越多!
根據英特爾的介紹,戴爾、惠普、聯想等眾多 OEM 廠商,預計將在今年推出10余款搭載第12代英特爾酷睿HX系列處理器的工作站和游戲本,大家敬請期待了。
一月份舉辦的CES 2022上,來自英特爾和AMD方面各自推出了全新的處理器產品,而在兩家巨頭所推出的處理器產品中,將會有一系列的移動端處理器在各種產品上進行使用,那么這一部分的移動端處理器產品有何不同,用戶在購買筆記本等產品時該如何挑選?本期的泡問泡答,就讓我們來看看新一代的筆記本處理器產品該怎么選。
讓我們先來看看英特爾和AMD兩家巨頭都推出了什么產品。首先看看英特爾方面,英特爾方面在今年的移動端處理器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改變,將產品劃歸到三個產品線內,并分別是全新的H/P/U三個系列。且全系采用了新一代的混合架構,但并非所有的產品均是采用到了混合架構核心,而在其中有部分的型號采用了單純的P核(性能核)設計,所以在購買上需區分。而在相關的特性方面,我們也可以看看這一代的英特爾移動端處理器有什么樣的支持。
首先在連接方面,英特爾在PCIe的連接方面并沒有為其加入和桌面端一樣的PCIe 5.0支持,而是最高支持到PCIe 4.0,但在H系列上增加一條新的PCIe 4.0*8通道,讓顯卡和硬盤均可以使用到PCIe 4.0的帶寬。而在內存方面,這一代的英特爾移動端處理器支持了DDR4、DDR5、LPDDR4X、LPDDR5共計四種內存類型,以此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廠商可以在采用到成熟的DDR4系列內存條在終端的產品上進一步降低成本,拉低產品售價。但可惜的是,這一代的英特爾移動端處理器產品并未在顯示核心上進行加強,還是沿用到了此前的規格。
來看AMD方面,AMD在今年的移動端處理器產品上并未像英特爾那樣有很大的升級,其主體上沿用了Zen 3架構的設計,采用了改進版的Zen 3+架構,并且采用到了臺積電的6nm工藝進行產品的制造,根據AMD官方的說法,新一代的移動端處理器將在能耗表現上有更好的進步,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功耗相比較于上一代有了不少的提升。而在新一代的移動端處理器上,AMD則是對于圖像性能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升級。
AMD此次為新一代的移動端處理器配備了全新的RDNA2核心,相比較于此前AMD在移動端處理器產品上所使用的Vega核心,換用RDNA2 核心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AMD官方表示采用RDNA 2架構核心的60000系列處理器其圖形性能相比較于上一代處理器提升了近一倍。新一代的移動端處理器在圖像性能方面也將內置來自AMD的FSR-超級分辨率銳畫技術支持,這一項技術可以在將可能減少游戲畫面損失的同時,帶來游戲幀數的提升。AMD官方公布的信息上,部分的3A大作已經可以在這一項技術的加持下進行較為流暢的游玩。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代AMD移動端處理器的圖像性能方面在在不同型號的處理器上會有所差別,最高端的產品將采用12個GPU核心,而中低端產品則會有相對應的縮減。
在拓展性方面,AMD的新一代移動端處理器僅支持LPDDR5和DDR5兩種內存,相比較于英特爾新一代移動端所能支持到的四種內存有所劣勢。但AMD的新一代一定的處理器相比較于上一代移動端處理器則是加入了諸如USB 4.0、 PCIe 4.0、WIFI 6E、DP 2.0、HDMI 2.1等特性的支持,因此體驗上會好上不少。
AMD推出的新一代移動端處理器也進行了一定的劃分,分為U系列和H系列,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6000系列移動端處理器推出的同時,AMD也將推出來自于Zen3架構升級改進的5000系列移動端處理器新產品,因此在購買到筆記本產品時,如果是購買AMD移動端處理器的產品,我們建議優先考慮配備6000系列移動端處理器的產品。
而在新一代的筆記本產品上,我們該怎么選擇到適合自身的處理器產品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
英特爾的新一代移動端處理器擁有U/P/H三個系列,AMD的新一代則有U/H兩個系列,對于兩家的產品而言,H系列均是標壓系列處理器,基本上會適用于游戲本或者高性能的輕薄設計本,這部分的產品基本上會采用到獨立顯卡,因此在圖像性能方面有充分的保障,對于處理器方面的性能更為重要。而在兩家新一代的移動端處理器H系列上,英特爾方面的H系列處理器其性能是更強的,因此在新一代的筆記本產品上,如果是購買游戲本或者是高性能設計本的用戶,可以預先考慮到采用英特爾H系列處理器的產品。而在其中,主流級別的i7和i5處理器上,筆者較為推薦其中的i7 12700H和i5 12500H,其中的i7 12700H規格為6P+8E,96EU,i5 12500H規格為4P+8E,80EU,這兩款應該會是英特爾在i7和i5在移動端H系列處理器中主要出貨產品,也將提供到不錯的性能。
而在輕薄本、全能本產品上,用戶可以購買到來自英特爾的U/P系列處理器或者來自AMD的U系列處理器。而在英特爾方面,P系列的功耗為28W,而在U系列上則是進一步細分為了15W和9W兩個品類,并且U系列最高只配備了2P+6E的規格,在性能上大為不如。因此如果用戶需要購買到采用英特爾移動端處理器的筆記本產品的話,筆者建議直接關注P系列移動端處理器產品,以獲得更好的性能。而對于用戶來說,在輕薄本市場上,來自AMD的U系列移動端處理器也有不錯的競爭力,雖然在CPU性能上,其采用的是Zen3+架構,并未有更多的升級,但是由于其采用到了RDNA 2架構的GPU核心,在圖像性能方面擁有更大的優勢,也可以較好的應對一部分的游戲需求,因此對于輕薄本產品來說,新一代的筆記本,如果在其他配置相同的情況下,AMD的U系列處理器相比較于英特爾的P系列處理器也不會有很大的短板,甚至是在圖像性能方面可以更勝一籌,輕薄本產品上,AMD的6000系列U處理器和英特爾的P系列處理器都是較好的選擇,在這其中筆者推薦用戶可以購買到采用i5-1240P、i7-1280P、R7 6800U、R5 6600U這四款移動端處理器的產品,其均有可能是兩家的主流出貨產品,在價格和性能方面較為平衡。
記本電腦cpu的H和HQ的含義
H代表高性能處理器,HQ則為四核八線程。
1、H代表的是 高性能標準電壓處理器(High Performance)
2、M代表的是 移動版標準電壓處理器(Mobile)
3、U代表的是 低電壓處理器
4、Q 代表:四核八線程處理器(Quad Processer)
5、、從cpu的性能上來說,自然是H>M>U,cpu的功耗則同樣是H>M>U,HQ表示的就是 高性能四核標準電壓處理器。
6、帶有M字母的移動版處理器位非焊死在主板上,而H、U等型號處理器則是與主板焊死,為不可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