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理器性能是否有提升?
我們先看一下水冷能否讓處理器的性能得到提升,測試的處理器是i9-13900HX。
首先是風冷下,在Cinebench R20的測試中,i9-13900HX的多核成績為11285pts、單核成績為776pts。
其次是水冷下,在Cinebench R20的測試中,i9-13900HX的多核成績為11683pts、單核成績為791pts。
從測試成績可以看出,水冷情況下相比風冷,其多核性能提升了3.5%,多核性能提升了1.9%,綜合下來水冷相比風冷的提升大約在3%左右,提升幅度有限。
從處理器的測試可以看出,如今游戲本的性能釋放已經非常給力了,即使在風冷下,性能也已經達到了非常不錯的水平,留給水冷的提升幅度非常小。所以在處理器方面,水冷并沒有為性能帶來比較明顯的變化。
二、顯卡性能是否有提升?
我們再看一下顯卡,測試的顯卡選擇的是RTX 4080。
首先是風冷,測試軟件選擇的是3DMARK。在Time Spy模式下總分為18321,顯卡分為19425。
而在水冷下,Time Spy模式下總分為18821,顯卡分為20066。
提升方面,水冷相比風冷情況下,顯卡性能提升幅度僅為3.3%,這個提升幅度與處理器提升幅度非常接近,提升幅度比較小。
從這項測試可以看出,獨顯性能方面出現了與處理器相似的情況,那就是水冷所帶來的性能提升幅度非常有限。原因也同處理器一樣,那就是游戲本的風冷散熱能力已經足夠強勁,留給水冷的提升空間非常小,所以測試下來提升幅度并不大。
三、最大的提升是什么?
那么這是不是說明,水冷對于游戲本的意義并不大了?其實不然。
得到這樣的結果,應該很容易猜到。目前游戲本的散熱能力著實給力,所以即使用上水冷,整機性能的上限已經達到了,并不會有過于明顯的提升。但有一方面提升非常明顯,那就是噪音。
眾所周知,游戲本在運行游戲的時候,風扇噪音是非常明顯的,特別吵。但用上水冷之后,游戲本的風扇不需要特別高的轉速,就能夠將處理器和顯卡的溫度壓下來,噪音明顯低很多。
具體到實際游戲體驗中,水冷下的游戲本噪音比較小,能夠提到,但不會感覺吵。但風冷下游戲本的噪音非常大,令人煩躁。這也正是水冷對于游戲本最大的意義。
四、總結
由于現階段游戲本的散熱能力,已經能夠摸到處理器和顯卡的性能上限,所以水冷對于游戲本的峰值性能來說,并不會帶來太大的提升。然后在風扇噪音方面,由于水冷有著更強的散熱能力,游戲本的風扇轉速可以低一些,從而降低整體噪音,游戲體驗會好上不少,這也正是水冷最大的作用。
(8147397)
圖片來自Bykski水冷
下面我們來聊聊什么是水冷電腦。
顧名思義,水冷電腦就是指“水”帶走電腦硬件的溫度而這個“水”不是一般的水,這個水是專業的電腦水冷液,由水泵抽水冷液循環電腦硬件帶走硬件的熱量,從而達到“水”冷的效果。冷一詞的出現其實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國外DIY發燒友采用流動的液體管或油管給CPU散熱,相比普通散熱器取得了不錯的散熱成績,也正為因為如此,才有了“水冷”一詞的誕生,其意義象征了比較高端技術的產生。在如今“水”冷已經應用于DIY硬件各種領域,開始由不成熟階段,逐漸轉向DIY高端配件采用水冷技術,目前很多人接觸到了水冷真正的左右以及意義。
水冷可以大幅度降低CPU和顯卡的溫度。CPU冷頭和顯卡冷頭大部分是銅制品,銅導熱量出色吸熱強,可有效的降低CPU和顯卡的溫度。水冷可以有效的降低顯卡的溫度,從而有效的改善顯卡在打游戲熱量過高時自動降頻導致游戲掉幀卡頓的問題。而CPU超頻也是大熱量的工作,水冷可以改善CPU超頻的溫度,避免溫度過高導致藍屏死機等。最要的一點,就是好看!
1:水泵 2:顯卡冷頭 3:冷排 4:CPU冷頭 5:冷排 6:水箱
1號水泵出水,到2號顯卡冷頭帶走顯卡熱量然后,到3號冷排冷卻水冷液之后進,到4號CPU冷頭帶走CPU熱量,帶有熱量的水冷液流到5號冷排冷卻后,流入6號水箱。
想知道更多有關水冷電腦的知識?請關注小編,小編下一期發布水冷配件的圖片。
CPU散熱器有兩種:
(1):風冷。(2)水冷。
有人覺得水冷容易漏液,風冷更安全。有人覺得風冷壓不住CPU溫度,水冷降溫好。
選購時風冷和水冷該如何抉擇?各自優缺點是什么?
風冷散熱器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關注【裝機查館】每天分享,科普,解答各種大家想知道的電腦知識。
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一下:
水冷散熱器
首先需要簡單介紹一下兩者的工作原理:無論是風冷還是水冷,他們的構造主要分成4塊:
(1):與CPU接觸的底座。
兩者基本一樣。作用:吸收傳導CPU產生的熱,水冷中叫“冷頭”。
(2):傳遞底座熱量的媒介。
風冷:通過熱管傳送底座熱量;
水冷:通過水管內液體傳送底座熱量,有一個“水泵”作為循環動力。
(3):散熱鱗片。
風冷:通過熱管與底座相連,便于分散熱量;
水冷:位于“冷排”內,其上都會有風扇輔助將熱量擴散到空氣中。
(4):風扇。
兩者基本一樣。作用都是輔助將熱量快速擴散到空氣中。
風冷
優點:
(1)價格實惠,性價比高;
(2)質量相對優異等。
缺點:
(1)容易積累灰塵,不容易清理;
(2)太高導致機箱側蓋無法蓋合。
水冷
優點:
(1)占用空間相對較小;
(2)顏值裝逼;
(3)散熱效果好;
(4)兼容性高等。
缺點:
(1)水冷售價相對較高;
(2)普通水冷容易出現漏液問題。
風冷方面:酷冷 暴風T624來做示例;
水冷方面:酷冷 G360幻境;
這兩款產品在各自領域算還可以的產品了,定位也是一樣的。
我們將兩者的風扇轉速以及水泵轉速拉到最慢,去壓制這一顆200瓦的12900k,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一個性能差距。
【溫度】:
在開放式平臺下,單烤10分鐘的fpu,兩者在測試過程中都沒有發生降頻或者降壓的情況,不過水冷的一個溫度表現是要好過風冷4度左右。
【噪音】:
兩個都是三風扇的一個情況,兩者的一個噪音表現可以說差不多。所以事實證明噪音這個因素,大部分都是由你風扇來決定的。
風冷:通過抽風,出風原理進行散熱。在沒有機箱風道的影響下,其熱量是不斷的沉積在機箱內部的。導致內部一個溫度越來越高。長時間運行肯定會對散熱造成影響的。
水冷:將冷排放在機箱上部,可構造成一個簡單的風道。可以把熱氣往機箱外吹的,這樣的話它內部溫度控制的會比較好。
【溫度測試】:
這里我們重新搭造一個內部沒后風扇影響的封閉式機箱來進行測試。這次采用雙烤,模擬我們平時日常使用情況:
兩者測試前機箱內部溫度大概都是在21度左右,經過10分鐘的測試:
水冷:機箱溫度上只升到22度,CPU溫度這邊還是上升到了97度。
但是CPU并沒有發生掉壓以及降頻的事件。
風冷:偏差稍大,僅三分鐘,CPU的溫度已經觸碰到100度的功耗墻。
并且發生了掉壓降頻的事情。
機箱內部溫度已經從21度飆升置接近24度了,
風冷:
可以看到我們本次用的散熱器裝上去已經占了主板的大部分空間。
而且對機箱高度也有一定要求,過高機箱側板會蓋不上。
水冷:
水冷這邊的冷頭,基本上沒占多少位置,但是冷排的一個安裝,對你機箱的風扇位是有一定需求的。
這里很多人比較擔心水冷的一個安全性,就像我前面說的一個漏液的問題。
不過這個點我覺得還好,就我自己家的水冷而言,這么多年買的水冷機子也將近五千臺了,就實際上發現的漏液的水冷只有兩個,第一個是裝機時候出廠就已經發現漏液了。第二個是使用了一段時間的。這種情況不可避免,但是概率真的是沒有你想象中那么大。
不過我們購買水冷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要買漏液包賠的那種,要不然壞了你去找誰?
第一個是硅脂,不論是風冷還是水冷,硅脂長時間都是建議更換的。那么維護過程中的拆卸難度,其實兩者相對來說差不多。
第二個是水冷液。水冷比風冷麻煩的一點就是長時間使用之后,里面的一個水冷液會揮發。而水冷液的減少,就會導致它導熱性能降低,散熱性能會有一定的衰竭。這個時候我們購買之前一定要注意一下
市場上的產品很多,有的風冷便宜和貴的,水冷也有便宜和貴的。但總體來說風冷還是很便宜。
建議:參考自身的CPU功耗,然后去網上找差不多價格段的產品,貨比三家嘛,多對比,找到合適自己的。
希望本期內容可以幫助到想要了解這方面知識的朋友。做為簡單的參考建議。
點贊、收藏、關注,你的一個點贊就是我做講解的最大動力。謝謝大家!
領略新潮硬件,分享優秀產品,傳播裝機知識,解答電腦問題。這里是【裝機查館】,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