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5和6中網卡配置文件前綴為eth,例如eth0、eth1等。
在CentOS 7和8中網卡配置文件前綴為ifcfg,但是網卡名稱略有不同。
例如CentOS 7網卡名稱為ifcfg-eno 16555444。
例如CentOS 8網卡名稱為ifcfg-ens33。
注:本文以CentOS 8舉例配置。
方法一:
進入網卡配置文件的目錄可以看到網卡的名稱,使用VIM修改網卡配置信息。
[root@localhost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ls -alt
total 8
drwxr-xr-x. 2 root root 25 Sep 4 20:26 .
drwxr-xr-x. 5 root root 4096 Sep 4 20:26 ..
-rw-r--r--. 1 root root 245 Sep 4 20:26 ifcfg-ens33
[root@localhost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TYPE=Ethernet #設備類型
PROXY_METHOD=none #代理方式
BROWSER_ONLY=no #只為瀏覽器
BOOTPROTO=dhcp #地址分配模式
DEFROUTE=yes #默認路由
IPV4_FAILURE_FATAL=no #是否開啟ipv4錯誤檢測
IPV6INIT=yes #ipv6初始化
IPV6_AUTOCONF=yes #ipv6自動配置
IPV6_DEFROUTE=yes #ipv6生產默認路由
IPV6_FAILURE_FATAL=no #是否開啟ipv6錯誤檢測
NAME=ens33 #網卡物理名稱
UUID=746e1ae6-f373-4c4d-bab4-bdb491b00763 #網卡通用識別碼
DEVICE=ens33 #網卡設備名稱與網卡物理名稱保持一致
ONBOOT=no #是否啟動網卡
以上是網卡默認的配置文件IP地址為自動獲取,如需修改靜態IP則要添加以下部分參數。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static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s33
UUID=746e1ae6-f373-4c4d-bab4-bdb491b00763
DEVICE=ens33
ONBOOT=yes
IPADDR=192.168.31.1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31.1
DNS1=8.8.8.8
DNS2=8.8.8.8
修改完以上配置后重啟網卡并啟動網卡(注意:CentOS 8無法使用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或者是service restart network重啟網卡)如果使用以上命令則會提示:
Failed to restart network.service: Unit network.service not found.
我們先使用 nmcli device status 命令查看網卡狀態是否啟用
[root@localhost ~]# nmcli device status
DEVICE TYPE STATE CONNECTION
virbr0 bridge connected (externally) virbr0
ens33 ethernet disconnected --
lo loopback unmanaged --
virbr0-nic tun unmanaged --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網卡的狀態是disconnected未連接狀態,接下來我們再使用nmcli connection reload 和nmcli connection up啟用網卡。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reload ens33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up ens33
我們再次查看網卡的狀態。
[root@localhost ~]# nmcli device status
DEVICE TYPE STATE CONNECTION
ens33 ethernet connected ens33
virbr0 bridge connected (externally) virbr0
lo loopback unmanaged --
virbr0-nic tun unmanaged --
ens33狀態是connected網卡啟動成功。
方法二:
使用nmtui命令進入網卡配置界面。
[root@localhost ~]# nmtui
該界面用鍵盤上下左右控制,選擇第一個編輯連接。
選擇要配置的網卡,點擊回車進入。
輸入對應的地址網關等信息后選到最后一項有確定按鈕。
退回到主界面進行激活網卡,修改完配置不激活將無法生效。
選擇修改的網卡名稱后點擊兩次回車
我們進系統使用命令查看IP地址是否修改成功,標紅處可以看到已經修改成功
[root@localhost ~]# ip addr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2: ens33: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fq_codel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00:0c:29:9c:8c:45 brd ff:ff:ff:ff:ff:ff
inet 192.168.31.11/24 brd 192.168.31.255 scope global noprefixroute ens33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fe80::20c:29ff:fe9c:8c45/64 scope link noprefixroute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方法三:
使用nm-connection-editor 命令進入網卡配置界面。
[root@localhost ~]# nm-connection-editor
雙擊要修改的網卡名稱。
點擊要修改的地址網關等信息然后保存。
保存后退出到命令行界面使用nmcli connection up重啟網卡即可。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up ens33
Connection successfully activated (D-Bus active path: /org/freedesktop/NetworkManager/ActiveConnection/20)
方法四:
使用nmcli connection modify命令行模式進行修改網卡配置。
我們先使用nmcli device status確定要修改網卡的名稱,本文以ens33為例。
[root@localhost ~]# nmcli device status
DEVICE TYPE STATE CONNECTION
ens33 ethernet connected ens33
virbr0 bridge connected (externally) virbr0
lo loopback unmanaged --
virbr0-nic tun unmanaged --
使用nmcli connection modify命令進行配置。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ns33" autoconnect yes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192.168.31.13/24 ipv4.gateway 192.168.31.1 ipv4.dns 8.8.8.8
配置完成后重啟網卡后,可以看到已經修改成功。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up ens33
Connection successfully activated (D-Bus active path: /org/freedesktop/NetworkManager/ActiveConnection/21)
方法五:
本方法也是最簡單的一種前提是裝了圖形化界面才可以配置。
進入主界面后點擊右上角電源鍵。
點擊設置按鈕。
點擊網絡配置。
設置對應IP地址網關等信息,最后保存即可。
結束:
感謝大家的觀看!到這里我們的文章就結束了,以上就是Linux五種修改網卡配置方式的講解,更多內容請大家關注個人公眾號:ytwbyg
何設置有線網卡?
1. win7:比較簡單,在這個地方點一下后點擊開始,找到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里有網絡和 internet,點擊網絡和共享中心,然后點擊更改識別去設置,就會立刻彈出電腦的所有網卡,這是 win7 的系統。
2. win10:當前是 win10 系統,點擊開始,然后點擊設置,選擇網絡和 internet,這里同樣有網絡與共享中心,然后點擊更改識別器設置,和 win7 一樣。
3. win11:點擊開始,選擇設置,選擇設置后,這里也有網絡和 Internet,點擊,然后選擇以太網,在以太網里可以看到所有,也沒問題。這里有一臺網四,一臺網五,因為電腦有兩個網卡,一個是 usb 網卡,usb2.0 一臺網四,一臺網四是有線網卡,retag 一般有 retag 開頭的都是實體網卡。
如何設置?打開控制面板,方法完全一樣,網絡一共享中心,選擇更改 hpg 設置。對于這里為什么會顯示 x?顯示 x 代表網線沒插,插上網線后就不會顯示 x 號,所以要選擇 retag 的,其他如藍牙、wifi 都不要用,usb 除非自己接的 usb 網卡可用,現在接的是有線網卡,所以直接用它就行。選擇后提示 ip4,但默認自動獲取 ip,這里要設個 ip,比如 192.168.1.88,設完后點 2.5.0,然后點確定。需要注意的是電腦的 ip 不要和其他電腦 ip 重了,比如虛擬網卡也設了 192.168.1.88,這時點確定會提示重復,所以不能這么做,要點否,這是之前設置的。
win10 設置也簡單,同樣是以太網,知道是以太網開頭,這時選擇 ip 這里,直接點編輯就可以。點編輯后默認 ipv4,直接改 ip 就行,輸 192、191、188,點保存就可以。
win11 修改也非常簡單。
絡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地址就是網卡的IP地址,它是計算機與計算機相互訪問時一個身份的象征,如果沒有這個身份,就無法識別,也就連不了網。
網卡的IP也是網卡的一個虛擬的身份,可以隨意更改,它還有一個真實的身份就是MAC地址,也是網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是網卡出廠就定了的。
下面教大家如何來設置IP地址。
首先點擊右下角網絡,然后打開網絡和共享中心,如下圖所示:
在網絡和共享中心我們可以看到本地連接,然后打開本地連接。
點擊本地連接后就可以看到網卡的屬性,如下圖所示:
點擊屬性,進入協議版本4,如下圖:
雙擊協議版本4,就進入了IP設置環節了。如下圖所示: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IP地址是自動獲取的,只要DHCP服務器打開了,但是如果DHCP沒有打開的情況下就需要手動設置了,還有就是在需要設置固定IP地址長期訪問的話也要手動設置,比如服務器,計算機共享,打印機共享等都需要手動設置固定IP地址。
對IT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上面訂閱,跟我一起來學電腦、網絡等相關知識,每天為大家更新必要的IT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