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丶悠
大佬們好,我是……我啥也不是。
隨著消費升級,各路廠商都在將市場細化,筆記本也不可避免的大致分成了三類:
??????一是追求性價比、適合玩游戲的游戲本;
二是省去獨顯、方便攜帶的輕薄本;
???三是兼顧性能與輕薄、但哪方面都不出眾的均衡本。?????????
我覺得會來看我這種渣渣推薦的大佬,大多都是沒有明確需求,但又想買個筆記本的。
所以今天,趁著蘇寧易購的418狂歡大促臨近,我準備按照價位排序,給這部分大佬們,推薦幾款現在相對適合入手的萬金油均衡本。
該款筆記本擁有一顆最高M1Max處理器,32GB內存+1TB的固態硬盤。16.2英寸miniLED屏支持3456×2234分辨率和120Hz刷新率,100%Display-P3色域、10bit色深、1000nit亮度組合在一起吊打一眾筆記本,說是最強的筆記本屏幕也不為過。
蘋果自研芯片+MAC系統+將近100Wh的電池充分保證能耗比和性能,對于相應專業領域的人來說,絕對是不二之選!但對于游戲黨,除非是有錢,不然并不太推薦。
明顯槽點:相較于同尺寸的筆記本略重,再就是劉海屏有些接受不能。?
相較于前代產品,它的cpu升級為R9 6800HS,顯卡升級為RX 6700S 8GB ,整個“AMD YES!”。16GB 4800MHz 內存+1TB 固態硬盤,14英寸IPS屏幕支持2560×1600分辨率和120Hz刷新率,100%DCI-P3色域,500nit亮度。
該款筆記本在14寸的機器里,性能釋放還算不錯,屏幕素質非常好,“AniMe Matrix”燈效巨拉風,屬于“誰用誰知道”系列。顯卡雖然換成了amd,但表現并沒有想象中差,應付絕大多數游戲和圖形處理都沒問題。該款另有r9 6900hs+rx 6800s版,追求極致的可選。
明顯槽點:16G內存為單通道,最好自己再加一條升級為32GB雙通道。
該款筆記本CPU為i7 12700h,顯卡為RTX3050Ti 4GB,16GB 5200MHz 內存+512GB 固態硬盤。13.4英寸的IPS屏幕支持1920×1200分辨率和120Hz刷新率,100%sRGB色域。
在一般人印象中,二合一產品都是弱雞。而這款幻X,顛覆了絕大多數人的印象。標壓CPU+RTX獨顯就算了,還支持ROG的顯卡擴展塢,支持雙顯三模切換,雖然相較正經筆記本在性能方面還欠點兒,但在同類二合一產品中絕對吊打!如果有錢又喜歡嘗鮮,不妨入一臺試試。該款另有i9版,追求極致的可選。
明顯槽點:只有2C1A接口,A口還是2.0的……
該款筆記本與小新Pro16模具基本相同,硬件上最大區別在于屏幕提升。16.1英寸IPS觸摸屏,支持2560×1600分辨率和120Hz刷新率,100%sRGB色域,500nit亮度。硬件與pro16一致,cpu為R7 5800H,顯卡為RTX3050 4G,16GB 3200MHz 內存+512GB 固態硬盤。
YOGA 16s屏幕十分出色且支持觸屏,接近92%的屏占比非常大氣。整體設計更偏商務,如果不需要觸屏功能、且350nit亮度夠用的話,可以選擇下面的小新Pro16。
明顯槽點:高負載時噪音有些大。?
該款筆記本cpu為R9-5900HX,顯卡為RTX3050Ti 4GB。16GB 3200MHz 內存+512GB 固態硬盤,16英寸Oled屏幕支持3840×2400分辨率,100%DCI-P3色域。
它的配置比較強悍,最大的賣點在于4K分辨率的屏幕,如果專業剛需,對屏幕素質追求極致,又對整體擴展性要求不高的話,這款筆記本就非常值得購入。如果對屏幕要求不高,它還有一款低配版,把屏幕換成了2.5K 120Hz刷新率的LCD,價格上便宜許多。
明顯槽點:Type-C接口不支持PD充電。
該款筆記本cpu為i5 12500H,顯卡為RTX2050 4GB。16GB 4800MHz 內存+512GB 固態硬盤,14英寸IPS屏幕支持 2880×1800分辨率和90Hz刷新率,100%sRGB色域。
它擁有一塊素質不錯的顯示屏,最新的硬件配置性能釋放強勁。外部接口與內部拓展空間都不錯,尤其是價格非常吸引人。另外它還有一款16+,就是14+的放大款,有需求的大佬也可以選擇。
明顯槽點:屏幕轉軸偏軟。
該款筆記本cpu為AMD R7 5800H,顯卡為GTX 1650 4GB,16GB 3200MHz 內存+512GB固態硬盤。16.1英寸ips屏幕,支持1080p分辨率和144Hz刷新率,100%sRGB色域。
它的模具比較有質感,配置也比較均衡,性能釋放不錯,加上144Hz的高刷屏,做些基礎的設計、玩些中小型游戲都沒有問題。如果手上用的是榮耀手機,多屏協作的體驗非常不錯。另外,該款筆記本也有R7+3050的版本可選,但是在我看來不如R7+1650的性價比高。
明顯槽點:16寸體積沒有搭載小鍵盤。
該款筆記本cpu為AMD R7 5800H,顯卡為RTX3050 4G,16G 3200MHz 內存+512G固態硬盤,16英寸 ips屏幕分辨率為2560×1600,支持120Hz刷新率,100%sRGB色域,350nit亮度。
它的配置比較均衡,屏幕素質相對較好,鍵盤布局也非常不錯,大方向鍵和小鍵盤全都有。說白了它將中庸體現了個淋漓盡致——我什么都行,但我又什么都不太行。如果沒有明確需求,就是想要個啥都湊合的電腦,這臺小新Pro16就非常適合你。該款另有1650版性價比更高,對顯卡要求不高可選。
明顯槽點:高負載時噪音有些大。?
呃,抱歉。
在我看來5K價位以下,最近不存在值得入手的均衡本。
如果實在預算不足,建議大佬認真考慮下自己的需求,好好想想到底是更注重性能、還是更在意輕薄便攜,之后再從游戲本或輕薄本中進行選擇。
以上都是一家之言。
之所以有些熱門機型沒有羅列,有的是因為新款即將上市,有的是因為我覺得不值,還有的是我能力不夠沒有關注。
如果大佬們有更好的推薦,不妨在下面留言里列舉出來,也好給其他值友們一個更完整的參考~
能看到這里的大佬一定都是好人!既然是大好人,肯定會點個大拇指、小紅星什么的,順帶再點個關注吧?
文為主觀推薦,若有不全之處,還請各位朋友評論區補充。
所謂的“全能型筆記本”(簡稱全能本),是一類同時具有輕薄本和游戲本特性的筆記本電腦。它具有輕薄本的輕薄便攜,普遍支持PD充電,同時配置上對標游戲本,搭載標壓CPU和RTX/RX級別高性能獨顯。這類本子適合什么人群呢?就是對CPU性能、GPU性能和電腦便攜、續航都有要求的人群。
比如經常需要帶電腦去上課,去圖書館,同時有游戲需求的學生黨,或者經常需要帶電腦出差,同時會拿電腦做一些渲染、工作的上班族等。2021年可以說是“全能本元年”,華碩、聯想、榮耀等廠商紛紛推出了旗下的全能本產品,以至于我們得把全能本從游戲本中分離出來,單獨推薦。全能本的配置對標游戲本,最近趁著12代酷睿上市的東風,不少全能本產品也開始換代,今天主要推薦一些性價比較高的全能本,供大家選擇。不建議購買高價的上一代全能本,比如之前經常推薦的ThinkBook 16p、戴爾靈越16Plus等,這些機型換代了的就買新款,還沒換代的就等新款。但如果舊款機型價格下降明顯,比如R9000X,還是可以買的。
5000-8000元
這個價位我推薦三款全能本,5000左右價位一款,6000左右價位一款,7000左右價位一款。
首先是5000左右的傳奇X,這款是全能本的入門級產品,搭載R7 5800U 8核心16線程和RTX3050顯卡,雙烤15W+35W,同時擁有14寸的尺寸和1.39kg的主流輕薄本重量。這款比較適合同時需要CPU多核(比如多開、建模)和GPU性能(比如剪視頻),同時經常攜帶的朋友,59Wh的電池,續航表現也不錯。
6000元左右全能本考慮榮耀的MagicBook 16 Pro。這款本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搭載一塊144Hz的屏幕,RTX3050的性能能滿足一些FPS網游,比如CS:GO,OW較高幀率的需求,這時候搭載一塊144Hz的屏幕,更有利于FPS游戲的發揮。除此之外,MagicBook 16 Pro的散熱表現不錯,雙烤略高于小新Pro16,缺點是電池容量較小,續航表現較為一般。
7000元左右的全能本,推薦拯救者R9000X。R9000X同樣是一款比較偏向于游戲的全能本產品,搭載2K 165Hz高刷新率屏幕,還有較為激進的顯卡性能釋放,RTX3060能跑100W,散熱表現不錯。缺點主要是接口,作為大尺寸全能本,缺少HDMI接口確實有點遺憾,同時內存和幻系列一樣,8G板載+8G獨立的組合,如果需要16G以上的內存,只能組不對稱雙通道。這一款目前**第三方賣7499,百億補貼之前有6999元的價格,大家可以再蹲蹲看,這幾天暫時沒有R9000X的好價。
目前8000元以上的全能本,華碩系(天選Air,幻系列)和雷蛇基本都換代了,戴爾靈越還沒有,這里就給大家講講這幾款新換代的全能本。
首先是天選Air,其實它的模具是原來ROG的幻15,CPU搭載了i7-12650H,這顆CPU比起i7-12700H,少了4個小核,整體多核性能要弱一些,單核性能沒什么區別。如果比較看重多核性能,個人更建議入手i7-12700H的機型,玩游戲的話12650H也足夠用了。顯卡預計能跑95-100W,中規中矩吧,比新幻16差一些。老幻15模具的缺點,一個是散熱表現比新的幻16稍微差一點,而且大下巴的B面看起來非常違和(不過天選3也是大下巴),電池容量只有76Wh,也比幻16和天選3的90Wh要更小。8999元這個首發價其實性價比不算太高,不過看重外觀的也可以買。
既然說到幻15,就不得不提幻16了。幻16 2021年是去年最火爆的全能本之一,超窄邊框,均衡的產品力也使得這款產品競爭力十足。2022款的幻16模具沒換,主要升級了獨顯直連,顯卡功耗可以跑到120W,還有換了i7-12700H,幻系列8G板載+一個內存槽的設計依舊得到保留(說實話我個人不太喜歡這種設計),9999元競爭力十足,不過現在首發過了,11499元性價比就沒那么高了,可以等一波618,大概率能回到9999。
幻系列家族最早其實還是幻14,2020年上半年,靠著輕薄小巧的身材和強大的配置,幻14一時間風光無量,可以說是全能本的標桿產品。
然而2021年,隨著雷蛇靈刃14這樣的強大對手的上市,加上自身“擠牙膏”式升級,價格不便宜,配置升級力度不大,幻14神話不再。2022年,幻14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配置組合,換成了“3A”——R7 6800HS+RX6700S的組合。R7 6800HS對比R7 5800H,CPU升級力度并不大,換了Zen 3+架構,制程優化了下,提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重點是核顯,它的核顯是Radeon 680M(Navi 12CU),比起原來的Vega 8,那提升可太大了!預計性能和NV的MX550差不多,遠超現在intel的Xe 96EU核顯。
不過……在幻14這樣的全能本上,核顯提升意義不大。再說顯卡,RX6700S并不是RX6700M的低功耗版,而是RX6600M的低功耗版,和RX6600M一樣1792sp,Navi 23核心。所以性能預計比RTX3060 80W(幻14 2021搭載的)弱一些(6600M需要更高功率才能達到3060的性能),所以其實如果光比游戲體驗的話,幻14 2022面對搭載R9 5900HS+RTX3060的幻14 2021(京東8999),或許沒有太大優勢,不過加入了獨顯直連,這點好評。不過,幻14 2022升級了屏幕,終于用了16:10的屏幕,下巴縮小,同時分辨率升級到2.5K,亮度提升到500nit,和幻16一個水平。同時,幻14 2022引入了均熱板,散熱表現預計也能有所提升。
和幻14一樣,雷蛇靈刃14的升級同樣讓人勾不起興趣。模具沒換,CPU升級到了新一代的R9 6900HX,顯卡換成了3070Ti和3080Ti,提升幅度不大,現在價格很貴,個人覺得如果真的非常喜歡這款本子,-3000元買上一代3070的型號,或許更合適。
最后講講兩款非常特別的全能本——ROG的幻13和幻X。
這倆都擁有同尺寸輕薄本的體型,幻13只有1.3kg重,幻X單機身1.2kg重,但是卻塞進了標壓CPU和最高RTX3050Ti顯卡的配置,電池容量還很大,產品力確實很強。而且這倆還可以外接一個拓展塢,RTX3080 150W,真正實現了辦公和游戲兼得。
這二者如何選?幻13是翻轉觸控本,幻X是二合一,類似于Surface(不過這個重量對手持使用不是很友好),二者同樣支持觸控操作和筆操作,屏幕應該是同一塊(參數完全一樣)。個人覺得如何經常用平板形態,考慮幻X,如果以筆記本形態為主,兩個都可以考慮,幻13更便宜,更輕(幻X加鍵盤蓋之后比幻1重),散熱表現預計更好一些。
配置上,幻X是intel CPU,有三個版本,i5-12500H核顯/i7-12700H+RTX3050/i9-12900H+RTX3050Ti。個人覺得確定要買拓展塢的,優先買i5-12500H版本(不買拓展塢買核顯版幻X,還真不如買二合一輕薄本,價格便宜很多);如果有獨顯的需求,i7+3050版本比i9版本,性價比更高。幻13是AMD處理器,目前京東自營還沒上,第三方店的有兩個版本,R7 6800HS+RTX3050/R9 6900HS+RTX3050Ti。個人覺得這兩個版本優先買R7+3050,性價比更高。
個人認為,幻13和幻X的配置設置不夠合理,核顯更強的幻13,居然不配純核顯版……幻X純核顯版也沒有i7/i9可以選,12500H帶3080雖然夠了,但是如果需要i7/i9的性能,搭配3080拓展塢,獨顯又浪費了。性能對比,CPU預計i7-12700H強于i5-12500H強于6800/6900HS,12700H和12900H多核心性能是優勢,單核心大家都差不多,玩網絡游戲i9/i7表現會比銳龍好一些。
續航上,幻13電池更大,表現預計比幻X更好。接口上,幻13多了一個HDMI接口,幻X的其中一個C口是雷電4(intel平臺的優勢了)。
臺優秀的創作電腦應該具備哪些素質?便于輕松創作的強勁性能?提升效率、節約時間的優秀工具?還是便于攜帶,說走就走的隨時隨地進行創作的快感?當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結合了超輕薄機身的設計,一款讓你心動的設計本就這樣誕生了。也許戴爾靈越16 Plus就是你正在尋找的目標。
說起戴爾的靈越(Inspiron)系列筆記本電腦,相信很多玩家都不會太過陌生。作為輕薄筆記本電腦市場上的典型代表之一,戴爾靈越系列從靈越13到靈越17一直都是非常活躍的產品系列。2021年第四季度,戴爾推出了靈越16的升級版靈越16 Plus,以超輕薄的機身設計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劍指超輕薄創作應用市場,為創作者帶來極限加速的創作應用體驗。
戴爾靈越16 Plus的產品型號為Inspiron 16 7610,這款設計本搭配了Intel第十一代酷睿H系列處理器酷睿i7-11800H,16GB DDR4 3200內存和512GB PCIe SSD,屏幕方面則采用16英寸3K視網膜護眼全面屏、16:10黃金比例,屏幕素質相當優秀,這一切都劍指超輕薄創作應用市場。
作為一款面向創作市場的筆記本電腦產品,戴爾靈越16 Plus搭配的GeForce 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是整個配置中的核心,也是這款筆記本電腦能夠稱為設計本的關鍵所在。在我們之前的多次評測中,都已經體會到了GeForce RTX 30系筆記本電腦GPU所帶來的極速創作應用體驗。RTX 30系列GPU在3D渲染性能上相比NVIDIA圖靈架構GPU有了非常明顯的增長。作為與桌面RTX 30系列GPU一脈相承的RTX 30系列筆記本電腦GPU,它同樣能給3D渲染、AI加速的工作流程以及視頻編輯、流傳輸等創意創作應用提供更強大的加速功能。
雖然已經說過多次,但在這里我們還是簡單總結一下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GPU給創作者們帶來的全新應用體驗吧,也好讓大家加深一下印象。
●第二代RT Core,也就是第二代光追核心。在目前市面上的諸多頂級渲染器(包括Blender Cycles、Chaos V-Ray和Autodesk Arnold等)中能夠提供高達2倍的性能提升。
●用于光線追蹤運動模糊的新硬件加速。這是3D設計創作渲染中常用的技術,在RTX 30系GPU中運動模糊的渲染性能有可能提高達5~8倍之多。
●NVIDIA DLSS。DLSS大家都不陌生,這種基于AI的超分辨率及游戲加速實現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實時光線追蹤可視化應用程序中的幀速率,比如玩家們都非常熟悉的光追游戲中,開啟光追效果之后必然會導致幀率的嚴重下降,但是再開啟DLSS之后,幀率的下降就能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畫質表現還更為優秀。同樣,在支持實時光線追蹤渲染的軟件應用中,開啟DLSS之后,同樣能讓渲染輸出速度得到極大的加強,比如D5渲染器中的DLSS加速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三代Tensor Core張量核心。RTX 30 Laptop GPU帶來的第三代張量核心,帶來了更強的可加速節省時間的AI工作流,比如在Blender、V-Ray和Autodesk Arnold等3D渲染器中的交互式渲染,降噪功能。
●AV1 H.265解碼器:RTX 30系GPU是首款支持新的AV1編解碼器的獨立GPU核心,這將使創作者能夠編輯高達8K HDR的視頻(備注:8K視頻回放需要RTX3080及以上顯卡),同時使用的帶寬減少50%,并極大地減輕了CPU的負擔。
當然,除了可加速頂級ISV創意應用程序的第二代RTX GPU外,NVIDIA還為創作者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和軟件,使得創意工作者能夠更加隨心所欲地進行精彩的創作。比如NVIDIA Broadcast這一新的應用,它能使用AI將主播的麥克風和網絡攝像頭轉換為“智能”設備,并具有虛擬背景、網絡攝像頭自動邊框和麥克風降噪等新穎功能。
可見,在GeForce RTX GPU的支持下,NVIDIA的Studio生態已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支持RTX顯卡加速的一線設計軟件已有70多個,當前已經有數十款主流創作軟件實現了對RTX GPU的創作加速支持,如Adobe Premiere Pro、Dimension、Photoshop、3DSMax、MAYA、Blender、D5渲染器、Davinci Resolve等。對創作者來說,從GeForce RTX GPU上帶來的極致加速體驗,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
▲作為輕薄筆記本電腦的典范之一,戴爾靈越16 Plus厚度僅為16.8mm(最薄處),重量在2kg左右,同時還擁有16英寸的大屏幕。
▲經過了RTX Studio認證,表明了它是“血統純正”的Studio設計本
▲觸摸板經過了加大設計,更方便創作者進行常用操作。
▲除了電源接口之外,戴爾靈越16 Plus還配置了兩個USB 3.1 Type-A接口、一個雷電4( Type-C)接口、一個HDMI 2.1接口以及耳機和讀卡器插槽。尤其是對于影音編輯者來說,讀卡器插槽的存在更是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
▲戴爾靈越16 Plus這塊屏幕支持德國萊茵Method2硬件級低藍光認證,再加上防眩光防頻閃技術,可以更好地保護用戶的視力。
在硬件配置方面,戴爾靈越16 Plus搭載了Intel十一代酷睿i7-11800H處理器、16GB DDR4 3200內存以及一塊來自西數的SN530 512GB NVMe SSD。
▲Cinebench R23測試中,酷睿i7-11800H單線程得分1409pts,多線程得分9006pts。
▲內存性能測試
▲Crystal Diskmark測試顯示,戴爾靈越16 Plus配置的這塊SSD隨機讀寫速度分別為2500MB/s和1800MB/s左右,性能中規中矩。
▲PCMark 10 Extend測試中顯示戴爾靈越16 Plus的生產力得分為8895分,日常應用得分為9885分,游戲得分12815分。這表明戴爾靈越16 Plus不但擁有較強的游戲性能,而且在創作性能上的表現也是非常優秀。當然,我們將在后文詳細測試這款設計本在創作應用上的表現。
另外就是大家關心的續航時間,我們在PCMark 10的電池續航能力測試中,發現這款產品能夠獲得8小時左右的日常應用續航能力。對于搭配了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和酷睿i7-11800H的機型來說,這一成績無疑可以說是很優秀的。
戴爾靈越16 Plus規格參數(僅限本次評測機型配置,戴爾靈越16 Plus有多款配置可選,請參考戴爾官方網站選擇)
GPU NVIDIA GeForce 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
CPU Intel酷睿i7-11800H
內存 16GB DDR4 3200
硬盤 WD SN530 512GB NVMe SSD
屏幕 16英寸IPS屏,3072×1920
接口 USB 3.1 Type-A×2、雷電4( Type-C)接口×1、HDMI 2.1×1、耳機、讀卡器插槽
尺寸 355.28mm×274.5mm×18.99mm
重量 2kg(不含電源適配器)
參考價格 9399元
搭載了GeForce 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的戴爾靈越16 Plus是否能很好地完成創意創作工作?對設計創作者來說,它能否帶來極速創作應用體驗,并提供強大的創作設計生產力?讓我們來實際體驗看看。
從戴爾靈越16 Plus的配置來看,我們認為它的主要目標設計創作群體是輕到中度的3D建模渲染,以及最核心的視頻剪輯處理。在我們看來,尤其是視頻創作者將會是戴爾靈越16 Plus最大的潛在消費群體。那么它是否能滿足創作者的需求呢?為了測試戴爾靈越16 Plus的真實創作實力,我們特別選擇兩款基于視頻剪輯的軟件和三款基于3D模型設計渲染的軟件進行了詳細測試。兩款視頻剪輯軟件分別是Adobe Premiere Pro 2022和剪映V2.6,三款3D設計渲染軟件則是Adobe Dimension、Blender和D5渲染器。我們相信,通過視頻剪輯處理和3D設計渲染這兩個類目前最為主流的創作應用,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戴爾靈越16 Plus在設計創作應用上的實力到底如何。
Adobe Premiere Pro 2022
▲Premiere Pro已經可以完整支持H.264/HEVC視頻編解碼的硬件加速
首先我們用最常用的視頻編輯處理軟件Premiere Pro最新的2022版進行了視頻編輯處理工作的測試。測試選擇了四段視頻,分別是4K@60fps和4K@30fps的RAW源視頻以及4K@60fps和4K@30fps的MOV格式視頻,通過Premiere Pro 2022進行轉碼輸出處理,輸出為同幀率的H.265以及H.264格式的1080p視頻,測試對比的處理器為戴爾靈越16 Plus自帶的酷睿i7-11800H。
測試顯示戴爾靈越16 Plus在視頻編輯處理上有著非常優秀的性能。在4K RAW源視頻的編碼輸出上,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相比酷睿i7-11800H有著2倍左右的性能提升,而在MOV格式的4K視頻轉碼輸出上,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相對于酷睿i7-11800H在性能上更是有著6~8倍的性能提升。對視頻創作者而言,顯然是提升效率、節約時間的利器。
剪映專業版 V2.6
▲剪映專業版也完全支持GPU的硬件編解碼和GPU渲染加速
隨著視頻自媒體的流行與興起,也出現了許多簡單快捷且好用的視頻處理軟件,如大家熟悉的剪映專業版、快剪輯等。其中剪映專業版以其操作簡便和功能豐富,受到了不少視頻創作者的青睞。而其支持GPU硬件編解碼和渲染,更是讓它成為了不少創作者在Premiere Pro之外的選擇。測試中我們選擇了最新的V2.6版本剪映,分別測試了4K@60fps H.264源視頻轉碼HEVC 1080p@60fps、8K@60fps H.265源視頻0.5倍變速轉碼1080p@60fps視頻以及4K@30fps 150Mbps碼率源視頻轉碼1080p HEVC視頻三種相對復雜的視頻處理工作。
測試結果基本與Premiere Pro 2022的測試成績相吻合。在4K視頻的編解碼輸出上,RTX 3060 GPU基本能達到酷睿i7-11800H的兩倍性能。而在我們選擇的8K H.265視頻的變速轉碼輸出測試中,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的性能更是達到了酷睿i7-11800H的7倍以上,表現十分搶眼。
Blender
▲目前Blender已經可以支持CUDA、OPTIX及HIP等幾種GPU加速模式,對于N卡用戶,我們建議使用OPTIX加速模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率。
作為當前火熱程度甚至超越了傳統3D創作利器3DSMax的Blender來說,它以其簡單的操作和豐富的功能已經成為了眾多3D設計創作者的新歡。在測試中我們選擇了Blender Opendata Benchmark進行了5個3D模型的渲染測試,并在Blender軟件中以Cycles引擎渲染了兩個復雜的汽車模型,通過渲染時間的對比,我們來看看戴爾靈越16 Plus是否能輕松駕馭3D模型的渲染工作。
在Blender Opendata Benchmark測試中,在強大的OPTIX GPU加速渲染的支持下,RTX 3060 GPU相對于酷睿i7-11800H表現出了5~8倍的性能領先。比如在bmw27寶馬汽車的模型渲染上,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僅用30秒就完成了渲染,而酷睿i7-11800H在同等情況下的耗時達到了257秒。
在Blender軟件中我們用Cycles引擎實際渲染了兩個汽車模型。變形汽車模型的渲染上,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的性能領先酷睿i7-11800H近8倍,而在F1方程式賽車模型的渲染上,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性能領先酷睿i7-11800H更是達到了10倍以上。
另外,正如我們之前也多次說過的一樣,對創作者來說,新一代NVIDIA Ampere架構核心的RTX 30系列筆記本電腦GPU在進行創作工作時,除了提供強勁快速的3D渲染加速能力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的特性,那就是AI降噪。
以Blender為例,創作者在工作窗口中使用基于光線追蹤的模型渲染時,打開OPTIX的AI降噪功能,能夠讓模型的渲染圖像快速解析出細節并迅速將渲染結果呈現在創作者的眼前。當前的主流應用如Autodesk Arnold、REDSHIFT、Chaos V-ray、OTOY、Octane和Blender Cycles等,都有用AI加速進行降噪的選項,從而能以較少的渲染樣本提供更佳的渲染圖。
▲我們在Blender Cycles中用金雕犼的模型渲染進行了AI降噪的測試。在不開啟OPTIX AI降噪時,渲染過程中充滿了噪點馬賽克效果,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金雕犼的局部細節。但在開啟了AI降噪之后,幾乎只需要數秒的時間,細節就已經得以完美呈現。
Adobe Dimension
▲Dimension現在也支持GPU加速渲染(當前為Beta版)
Adobe Dimensions在3D建模及渲染的操作上可以說是十分簡單,它是由Adobe發展出來與Photoshop以及Illustrator相搭配的3D繪圖軟件,不見得需要你對3D有熟練的操作,只要會將2D繪圖模式掌握得相當好,就可以由Adobe Dimensions的協助來完成制作3D的立體影像。在測試中,我們選擇了4個大小不等的3D模型通過Adobe Dimension進行渲染輸出,通過渲染時間的比較來考察戴爾靈越16 Plus的創作性能。
測試結果仍然是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一騎絕塵,性能領先酷睿i7-11800H都在2倍以上。在最為復雜的3D城市模型的渲染上,更是達到了4倍以上的性能領先。
D5渲染器
▲D5渲染器支持NVIDIA DLSS,在DLSS的支持下,渲染圖像可以獲得更好的降噪效果與清晰度,畫質能得到最大化的加強,而且可產生所見即所得的可視化效果。
作為3D設計渲染領域的全新產品,基于Unreal Engine和NVIDIA RTX技術開發的D5渲染器自研了高精度的全局光照與降噪技術,最大程度地發揮了RTX 顯卡的性能。D5渲染器的界面簡單易上手操作,同時還可以兼容不同垂直領域的工作流。D5渲染器目前可直接用于建筑、室內、景觀、婚禮等場景,可以給設計師帶來直觀、可視化的上佳創作體驗。
D5渲染器對系統GPU性能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對NVIDIA全系GeForce RTX GPU提供完美支持,另外也支持具備DXR特性的其他GPU。但是對于不支持DXR的其他GPU,如Intel UHD,暫時未能提供支持。
我們選擇了一段CG動畫和兩張靜態CG效果圖片在D5渲染器中進行了渲染測試。即使面對容量高達3GB左右的城市街景展示CG動畫,戴爾靈越16 Plus也能在4分鐘左右的時間內渲染完畢并輸出為視頻。在靜態CG渲染上,客廳模型的6K分辨率渲染輸出也僅耗時約4分鐘,效率還是非常可觀的。
另外要重點說一下D5渲染器所支持的NVIDIA DLSS。在D5渲染器中開啟DLSS之后,可以獲得非常優秀的即時降噪預覽效果,而且在渲染輸出的最終CG中,畫質也能得到明顯的增強,可視化效果非常優秀。對RTX GPU的用戶來說,在D5渲染器中建議請務必開啟DLSS。
▲DLSS OFF的情況下,渲染輸出的1080p CG圖片中存在不少噪點,最終輸出清晰度略顯不佳。
▲DLSS ON的情況下,渲染輸出的1080p CG圖片中的噪點得到了很好的抑制與修復,整體CG效果更加清晰、優秀,而且全局光照與玻璃面的反射效果也得到了清晰呈現。
從整體測試的結果來看,戴爾靈越16 Plus在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的加持下,無論是視頻處理還是3D建模渲染都表現出了遠遠超越傳統CPU的性能,能夠為創作者們節省大量寶貴的時間,并在創作過程中實現所見即所得。時間、效率、更簡單易用,對于有RTX GPU加速的戴爾靈越16 Plus來說,毫無疑問直接擊中了設計創作人員最迫切的需求,展現出了它作為一臺RTX Studio設計本應有的實力。無論是視頻剪輯處理還是一般的3D設計渲染,加持了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的戴爾靈越16 Plus都能輕松搞定。
戴爾靈越16 Plus在Blender、D5渲染器、Adobe Dimension中都有比較不錯的表現,將它作為一款渲染一般3D模型的機器也完全可以輕松勝任。不過在遇到超大模型的渲染,如8K CG渲染時,受限于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的自身限制,主要是顯存容量的限制和GPU核心規格,在高負荷渲染上還是有些略顯吃力。
因此我們認為戴爾靈越16 Plus相對而言更適合用于視頻創作處理,尤其是對于那些需要經常從事視頻剪輯處理的用戶,如攝影師、視頻UP主、自媒體達人等,戴爾靈越16 Plus是一款最能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超輕薄的體型能夠給你帶來隨時隨地創作的極佳體驗,RTX 3060筆記本電腦GPU的加持更是可以讓你在Premiere Pro、剪映專業版、Resolve等視頻創作編輯軟件中如魚得水,編解碼、特效添加、剪輯壓縮等常用操作都能即時搞定,堪稱事半功倍。因此如果作為視頻處理工作者的你正在尋找一款便攜、性能強大且價格相對合理的設計本,那么相信我,戴爾靈越16 Plus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