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涂抹電腦導熱硅脂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點需要特別注意,以確保最佳的熱傳導效果及硬件的穩定運行。首先,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務必確保CPU或GPU表面干凈無塵,使用專業的清潔劑及軟布輕輕擦拭,避免留下任何微小顆粒或雜質,因為這些都可能成為熱傳導的障礙。
接下來,選擇合適的導熱硅脂也不容忽視。市場上硅脂種類繁多,應根據你的CPU/GPU型號、工作負載及預算來挑選。優質硅脂通常具有較低的熱阻和持久的穩定性,能在長時間內保持高效的熱傳導性能。
涂抹時,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只需在CPU或GPU的核心部分(即與散熱器直接接觸的區域)均勻涂抹一層極薄的硅脂即可。切勿貪心涂抹過多,過多的硅脂不僅不會提升散熱效果,反而可能因溢出到主板上引起短路或其他問題。可以使用附帶的小刮刀或塑料卡片,輕輕刮平硅脂,確保其分布均勻,避免形成氣泡或空隙。
特別注意的是,涂抹過程中要避免手部直接接觸硅脂,以免油脂、汗漬等污染硅脂,影響其性能。同時,操作時要小心謹慎,避免硅脂接觸到主板上的其他部件,尤其是那些對靜電敏感的元件。
最后,安裝散熱器時,要確保其與CPU/GPU緊密貼合,適當的壓力可以使硅脂充分填充兩者之間的微小間隙,達到最佳的熱傳導效果。但切忌用力過猛,以免損壞硬件。完成安裝后,可以輕輕搖動散熱器檢查是否牢固,然后開機測試,確保一切正常。
總之,涂抹電腦導熱硅脂雖然看似簡單,但其中的細節卻不容忽視。正確的操作方法和選擇合適的硅脂,對于提升硬件的散熱性能、延長使用壽命至關重要。
多用戶走入一個誤區,都知道電腦的CPU需要涂抹硅脂,也知道涂抹硅脂是為了幫助CPU散熱, 但卻在糾結“硅脂多久需要換一次”這個問題,本期文章就說說關于更換硅脂的事情。
硅脂有很多種,其主要原料是硅油,在硅油中混入一些新型的金屬氧化物、添加劑等,制成類似“雪花膏”一樣的膏狀物。
市面上流通的硅脂顏色有很多種,比如灰色、銀色、金色等等,這是因為硅脂中使用的添加材料有區別造成的,但作用基本相同,對普通用戶來說,不用去刻意的分析它的成分,只要大概的知道硅脂是由硅油和其他材料混合調制而成的即可。
硅脂的另一個名稱叫“散熱膏”,在其硬化之前處于“膏狀”,故因此得名。硅脂的主要成分是硅油和金屬氧化物,它具有良好的導熱、耐溫、絕緣性能,是耐熱器件最理想的“熱傳遞”介質材料,最主要的是,它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不會對接觸金屬造成侵蝕、腐蝕、破壞。
在電腦安裝過程中,硅脂常備用作連接CPU和CPU風扇散熱片使用,可以讓CPU背面完美的與散熱面貼合、連接在一起,幫助CPU更好的散熱。
可能很多用戶認為,硅脂加得越多,散熱越好,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硅脂作為“黏合材料”存在,并不是涂抹得越多越好,它存在的作用是讓CPU和散熱風扇的散熱片緊密的粘合在一起,因為它具有穩定性強、耐高溫、不會侵蝕金屬接觸面等顯著特點。
以“耐高溫”為例,硅脂的使用溫度范圍在-50∽+250℃之間,普通電腦使用的常規溫度在20℃左右,最低不會超過-20℃,最高不會超過40℃,硅脂在這個溫度內會非常穩定,所以根本不需要更換。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我打開看的時候,發現硅脂已經干了,但這只是看起來干了,要知道硅脂中含有硅油,而且還含有一些金屬成分和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哪怕干了,也會牢牢地將散熱片和CPU粘在一起,仍然發揮作用,只要它繼續發揮作用,有必要更換么?以顯卡和筆記本電腦CPU為例,有些用戶從購買電腦到淘汰,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年,都沒有更換過硅脂,除了自然老化造成的性能降低之外,幾乎對散熱沒有任何影響。
所以,硅脂不需要經常更換,只要涂抹完硅脂之后,不拆卸它,就根本不需要更換,如果拆卸的話,就需要將原來的硅脂清理掉,然后再涂抹新的即可。
家好,今天來看一臺溫度過高的筆記本。由于筆記本長期沒有清理灰塵,導致CPU的溫度一開機就有80多度,這個時候需要重新給它涂上硅脂和清理風扇的灰塵。
·將筆記本關機后取下背殼螺絲,取螺絲的時候也要注意長短的區分,避免安裝的時候安裝錯位置導致C殼被擊穿。
·螺絲取完以后可以用手在D殼與C殼之間撬一條縫,然后用撬片進行滑動將D殼取出。
·取下D殼后看見主板應該第一時間將電池排線給拔掉,將電池排線拔掉后就可以拆散熱器了。拆散熱器的時候也要注意不同螺絲要分開存放。
·將散熱器取下后可以將CPU表面和GPU表面的硅脂用無塵布擦除。
·然后繼續來處理散熱器上的硅脂,需要清理風扇內部的灰塵,需要用一把十字螺絲刀將風扇的螺絲給取出。
·取出風扇后可以看見散熱器內部充滿了灰塵,堵塞了風道,這也是溫度下不來的罪魁禍首。用毛刷將散熱器和風扇上的灰塵全部清理干凈。
·清理完成后就可以把風扇給安裝回去了。
·然后給CPU和GPU涂上硅脂,涂完以后將散熱器蓋回原位,打上螺絲。
·打完螺絲后再扣電池排線,然后再用溫度檢測軟件查看CPU溫度,可以看見CPU溫度已經明顯的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