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策 乾明 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凈重36斤,宛如刨絲器,低配售價8萬4,蘋果史上最強最貴電腦發布。

    剛剛,蘋果2019開發者大會主演講落幕。密集發布,好評如潮,也是蘋果近年來最有料的一次發布會。

    新版Mac Pro,就是最好明證。

    太貴,不買?

    還有全新iPadOS、iOS、watchOS、macOS,tvOS等等一眾更新。AirPods、HomePod也迎來AI驅動下的重新定義。

    所以究竟是怎樣一場發布會?量子位帶你一文看盡。



    新Mac Pro:史上最強最貴

    關于這款硬核大殺器,具體參數和性能還沒展開,庫克就忍不住夸了一回又一回。

    說是什么設計優雅,性能強大。

    還表示,可能是你見過最強大的Mac,也可能是你見過最貴的Mac。

    先看貨,長這樣:



    圖 via 新浪科技現場

    對于這樣的設計,中外網友紛紛想起生活中的經典工具:刨絲器。



    但顯然,“刨絲器”比它的上一代——2013年發布的垃圾桶更受歡迎。

    因為性能方面,確實強大:

    • 使用英特爾Xeon28核處理器,系統內存最高1.5TB,有Thunderbolt 3、10G以太網、2個USB 3拓展接口。
    • 還有3.5mm耳機接口,兩個萬兆網卡,支持X16的PCIe連接器,顯卡功耗最大支持500W。AMD加持,浮點運算高達28T FLOPS。
    • (不支持NVIDIA顯卡,對深度學習不友好)
    • 新Mac Pro可使用Radeon Pro 580X或者Radeon Pro Vega II等圖形處理器,兩個Radeon Pro Vega II也OK。

    可以強大到何種程度?

    Mac Pro支持600萬像素每秒的處理。可同時處理3個8K視頻編輯或12個4K視頻編輯——性能前所未有。

    現場演示,能同時并發處理上千條音軌,絲滑順暢,也支持絕大部分3D建模軟件。



    然而如此性能,也導致了“刨絲器”設計。Mac Pro整體支持1.4千瓦供電,內置3個風扇。



    重量更是達到36斤,但不用擔心,因為配備萬向輪,想往哪移就往哪移。

    蘋果說,這是最強大的視頻后期處理電腦,也是最能擴展的電腦。

    自然也是一臺值得配上最好顯示屏的電腦。

    于是蘋果最強顯示器Pro Display XDR發布:

    32英寸LCD,6016 x 3284分辨率,還是6K Retina顯示屏。亮度最高可達1600尼特,100萬:1的對比度——堪稱驚世駭俗。

    Pro Display XDR本身還可以進行擴展,比如可以拼接6個,總體達到1.2億像素。



    該顯示器也有專門的散熱考慮,后面同樣是密密麻麻的格子孔。

    但不管你如何搭配,最后只剩下一個問題:要,有,錢!

    新Mac Pro主機5999美元起,秋季可發貨。

    Pro Display XDR顯示器4999美元起 ,也是秋季發貨。



    加上支架(199美元)和底座(999美元),折合成人民幣,整套下來只要……8萬4。



    iPadOS:多任務so easy

    另一全新產品則是iPadOS。



    過去,iPad一直被詬病不夠生產力,更像是一個大號的iPhone,雖然蘋果推出了iPad Pro,還給它加上了鍵盤和筆,但依舊不如微軟的Surface。

    主要原因還是iOS沒有對平板做過多的優化。

    而今晚蘋果終于在iOS中分離出iPadOS,給操作方式帶來了巨大革新和改變。

    經過這次升級,簡直重新定義,iPad終于支持應用多開,以前的iPad雖然支持分屏,但分別兩個不同的應用,如果想同時編輯兩個Word文檔怎么辦?



    現場的展示來看iPadOS,已經支持備忘錄、Word、郵件等應用的雙開,向生產力工具邁進了一大步。

    蘋果還為iPadOS引入Column View視圖,用它看文件更方便,就像是macOS里的“Finder”應用。

    去年的iPad Pro,不是還加入了USB Type-C接口嗎?

    現在這個接口可以直接插U盤、或者相機,然后從File應用中導入文件或圖片。



    iPad的Safari瀏覽器改為桌面級瀏覽器,避免出現把移動版網頁界面放大顯示了,而且Safari瀏覽器可以像在Mac電腦上一樣下載文件。

    之前被大家嘲笑的復制粘貼文字不方便,也得到了改進:現在在iPad上能直接拖動文檔上的光標。

    長按拖動光標等于選中文字,三指再輕輕一捏,就完成復制粘貼。再也不用之前那樣繁瑣的操作。

    另外Apple Pencil在延時方面有巨大提升,從20毫秒降低到9毫秒,考慮到iPad Pro有120Hz的刷新率,Apple Pencil筆跡更新速率,基本和屏幕刷新同步了。

    蘋果還為Apple Pencil加入了從邊緣滑入截屏的功能。



    設備支持方面,iPadOS支持iPad mini 4、iPad Air 2或更新的機型(包括所有iPad Pro):



    iOS 13:暗黑模式

    當然,要說影響最廣泛的發布,莫過于iOS 13

    庫克先炫耀了一波iOS 12的安裝率85%和滿意率97%,也順勢少不了嘲諷一波安卓,畢竟最新的安卓9只有10%的安裝率。



    iOS 13按照慣例,還是在今年秋天更新,但蘋果現在就放話,讓App的下載和升級包更小:

    應用下載減少50%的數據量,升級減少60%。

    這還只是開胃菜。

    因為緊接著,傳說中的iOS暗黑模式來了。



    iOS 13加入了許多細微的改變,例如音樂中的,支持滑動和點擊的新QuickPath鍵盤,鍵盤支持滑動輸入,超級像其他第三方輸入法。

    此外,iOS 13中也有多個系統自帶應用被重新改寫。

    提醒App應用,將屏幕分割為當前任務、計劃任務、標記任務和所有任務,更好地利用屏幕空間。

    自帶的地圖App,精度比以前更高,加入了任意視角的3D街景,仿佛置身于街頭,可惜這項功能現在只針對美國市場,與國內用戶無緣。



    照片應用,更改了UI,加入機器學習,能識別每個月中最好的照片,概覽主次分明,易于查找。

    可謂照以類聚,片以群分。



    一句話總結:學習Google相冊好榜樣。

    不過蘋果也自有逼格,一如既往地強調隱私和安全。

    對于大家最擔心的定位問題,iOS 13允許僅一次訪問位置信息,同時向用戶發送后臺運行定位的警告。

    另外,我們在登錄很多網站時會關聯社交賬號,有時也會被套取隱私,所以蘋果適時推出了Sign in with Apple



    它不是直接用你的Apple郵箱登錄,而是隨機生成一個郵箱幫你完成注冊登錄——再也不用擔心社交媒體賬號信息被無良廠商竊取。

    從iPhone X時代出現的memoji表情,也迎來更細致的升級,對妹子來說是個不小的福利。



    如今高度定制化的memoji卡通動畫,甚至能改變頭像的眼影、口紅色號,以及帽子、眼鏡、耳環等配飾。

    更重要的是,蘋果宣布A9以后的設備(iPhone 6s或更高的設備)都可以使用memoji貼紙,不需要深感攝像頭。

    它不僅在系統的短信應用里能用,未來還支持微信等聊天應用。

    AirPods、HomePod和iPhone也進一步聯動,更加智能,當你的iPhone靠近另一部iPhone,就能將音頻直接分享給對方,簡直情侶秀恩愛利器。



    當你想把一首歌推送到HomePod,也無需打開AirPlay,只需輕輕靠近HomePod,即可自動轉移到智能音箱上播放——感覺這音箱要在618迎來熱銷。

    最后,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還加入了所謂的Neural TTS(神經網絡語音合成),讓iOS 13的Siri聲音更自然、更逼真。

    而無線耳機AirPods,也將在新版Siri的加持下,變成一個更加聰明的AI智能交互設備。

    設備支持方面,iOS 13支持iPhone 6s或更新的機型,iPhone 6等更老機型則慘遭拋棄:



    watchOS 6:可跟蹤大姨媽

    緊接著,Apple Watch.

    庫克說,蘋果表依然是全球最后歡迎的手表。且已經成為了用戶健康的守護者。

    但今天,要推出全新的watchOS 6,有最新的功能,更棒的體驗。

    首先是表盤,更多設計,更多選擇。

    還有定點報時,植入了“鳥叫聲”,經典復古。

    其次是Apps。

    新增有聲書,語音備忘錄等功能——隨時隨地記錄靈感。



    還有在蘋果手表上,也能直接使用計算器了。

    蘋果強調,目前Apple Watch已經能夠完全獨立,不再依賴iPhone。

    于是,此次正式推出完全獨立的蘋果表的App Store.



    意味著開發者有了一個全新的品類和市場可以選擇,但工作量增加嗎?驚喜在后面。

    功能更新方面,重點在健康和健身

    可以用蘋果設備看活動趨勢(activity trends)——你的健身計劃執行情況,測周圍噪音分貝——保護聽力,還有女性大姨媽跟蹤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大姨媽跟蹤功能,不止手表可用,手機也能用。

    另外,健康App也會變得更加個性化。

    但蘋果表態:數據都在本地,或者加密存儲于云端,是否分享,都看用戶。

    最后,Apple Watch還新增學中文、聽MLB賽事等方面的應用,以及更多新表帶——總有一款讓你值得買買買。

    設備兼容方面,watchOS 6支持如下:

    Apple Watch S1

    Apple Watch S2

    Apple Watch S3

    Apple Watch S4

    需要能夠運行iOS 13的iPhone(iPhone 6s或更新的機型),而且并不是所有設備都能實現所有的功能。



    macOS:可完全語音操控

    另外,全新的macOS也來了。

    代號“Catalina”——這是加州著名的海灘。



    在全新macOS中最先得到整合的是iTunes。

    一拆為三:Apple Music、Apple Podcasts和Apple TV。

    不過這也算順應民意了,畢竟iTunes實在太過冗余了。

    另一個蘋果順應民意的軟件升級,是macOS的新功能Sidecar,可以讓iPad變成Mac的第二塊顯示屏——真是呼喚了太多年。

    但這還不夠!

    蘋果還提升了語音控制功能,從此macOS和iOS可以實現完全語音操作,即Mac筆記本和iPhone可以完全語音操控。

    背后是AI加持的Siri語音技術,且完全本地處理,這也算低調秀了一把AI實力。

    是不是讓你想起不久前的Google I/O大會上,純語音交互,讓聾啞人也能“打電話”的AI能力?

    或者想起更遙遠的2018年5月,蘋果“母公司”錘子科技在鳥巢發布過一個純語音交互的跨平臺產品——TNT。



    而且蘋果這次多終端、跨平臺聯動,還要更徹底更堅決。

    一并發布的全新Project Catalyst功能,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將iPad應用移植成Mac應用。

    利用xcode,應用一鍵推向iPhone、iPad和Mac,最大程度降低開發者重復開發。

    macOS Catlina兼容設備如下:

    2015年及之后的Macbook;

    2012年及之后的iMac;

    2012年及之后的Macbook Air;

    2017年及之后的iMac Pro(所有型號);

    2012年及之后的Macbook Pro;

    2013年及之后的Mac Pro;

    2012年及之后的Mac mini。



    新框架:SwiftUI

    開發者福利不止于此。

    蘋果說,Swift 5歲,但已有45萬人在使用,包括很多低齡開發者也是從Swift上手。

    所以現在,是時候推出基于開發語言Swift建立的框架——SwiftUI,降低編程難度,簡化使用。



    (現場一片歡呼)

    SwiftUI嵌入到swift中,寫更少的代碼,實現更好的功能。

    而且還有很多自動的功能,比如暗黑模式。實時編程,拖拽式功能搭建。

    (現場再次歡呼一片)

    SwiftUI也可以用于watchOS、tvOS、macOS等所有蘋果旗下系統,一個API,貫穿所有平臺。

    今日就面向開發者推送。

    AR:強推《我的世界》

    最后,還有面向未來的AR。

    雖然沒有傳聞中的AR眼鏡,但依然能看出蘋果對于AR的格外重視。

    推出ARKit3,還重點推薦AR版游戲《我的世界》。



    用戶能夠以地球為邊界,打通線上線下,就像曾經火爆一時的精靈寶可夢。

    其中,蘋果還介紹了實時動作捕捉的Motion Capture功能,iOS能力專享,可以幫助提升AR體驗。

    另外,還有太平洋這岸用不到蘋果電視和tvOS

    但庫克堅持認為,蘋果電視是蘋果服務家庭的關鍵產品。他們的目標是如何把電視做得更漂亮,把電視系統做得更好用。



    于是,這次加入了多用戶界面,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主頁和推薦列表,且很容易進行切換。

    而且還能在電視上“聽音樂”,歌詞能實時滾動。庫克表示,沒有比這更好的體驗了。

    其后,因為Apple TV 4K將支持微軟Xbox One和索尼PS4的手柄,現場帶起一波小高潮。

    OMT:大約在秋季

    最后的最后,再次總結一下:

    WWDC2019,蘋果推出了iOS 13、watchOS 6、macOS,tvOS等新系統。

    發布了全新的iPadOS和SwiftUI。

    最最亮眼的還有一款新產品Mac Pro。

    軟件系統7月份公測,秋季正式推出。

    硬件產品Mac Pro秋季上市,售價回顧如下:



    買買買?

    — 完 —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作者

    ?'?' ?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XCAR 試駕 原創]

    不知道有多少85年至90年出生的車迷真正了解的第一臺跑車是奧迪TT,至少我身邊就有很多。不論是現實生活還是電腦游戲,這臺看上去“圓滾滾”的日耳曼小生總能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今天的奧迪TT處在的市場環境早以不是當年的那個環境,所以依托于大眾全新MQB平臺它必須要做出改變,那么它到底有何實力?對此我們進行了一次深度的試駕。

    或許到此你對奧迪TT仍有不少疑問,那么早前我也曾寫過一篇奧迪TT的簡史,希望能為你深入了解它起到幫助作用。

    向經典致敬的外觀設計:

    全新TT的外觀依舊圓潤,但車頭加入主打犀利風格的家族式前臉總是有那么幾分打破常規的意思,全LED大燈配合車尾向第一代TT致敬的排氣管設計,有那么一點經典與未來相交融的感覺。比較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除了排氣管的設計之外,與車身不同色并帶有鉚釘設計的油箱蓋這些TT早年間比較經典的設計都被重新加入到新車型當中。

    忠于經典的外觀設計

    內裝設計追求簡約:

    全新奧迪TT的內裝設計主打簡約風格,不僅隱藏了傳統使用的MMI顯示屏,并利用全液晶儀表重新整合功能,還引用金屬拉絲裝飾面板烘托運動氣息,十分貼合年輕人對跑車的理解。

    為了更好的為你展示這套全液晶的儀表系統,我們拍攝了一個視頻。

    身高170cm的模特坐在前排,空間表現中規中矩。

    追求簡約的內飾設計

    動力系統:

    動力方面,奧迪TT搭載了我們熟知的第三代EA888發動機,最大可輸出230Ps,最大扭矩能夠釋放370Nm。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45 TFSI的奧迪TT的發動機輸出功率是和同門緊湊級高性能車S3,以及高爾夫R相同,但從官方數據上看,三款車還是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不過在奧迪的全鋁車身與奧迪長久以來在TT車型中主打應用的輕質化設計理念,理論上能夠為其贏回不少推重上的優勢。

    奧迪TT 45 TFSI,奧迪S3,高爾夫R發動機數據對比
    車型/類別奧迪TT 45 TFSI奧迪S3高爾夫R
    最大馬力(Ps)230286280
    最大扭力(Nm)370380380
    整備重量(kg)142515051519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平臺與懸掛:

    由于使用了MQB平臺,所以麥弗遜式,后多連桿式結構懸掛如約出現在我們面前。對于奧迪而言,這是一套比較百搭的懸掛配置,它不僅可以通過后期調校使其格外舒適,也可讓它性格大變,成為支撐利器,而全新奧迪TT所使用的套懸掛系統則肯定是后者。另外根據,官方資料,四驅版本的TT均標配電磁懸掛系統車主可通過切換不同的駕駛模式改變避振筒身內的阻尼設定,從而獲得不同感覺的支撐力與濾震效果。但我們在是駕時并沒有在MMI系統中看到這一選項。

    道路駕駛:

    在一般公路用經濟模式駕駛奧迪TT,除了懸掛,他的駕駛感覺就和一般的奧迪相同,安靜,油門反應速度也比較緩和,轉向更是輕盈得不能再輕盈。老實說,這種體驗沒什么樂趣,但上手卻十分容易,比較適合女性駕駛者。不過,6速雙離合變速箱在低速蠕行時產生的遲鈍無力感在新TT上卻沒有什么大的改變,仍需要時間適應。

    不過如果將駕駛模式調整至動態之下,這臺車就像是跟你翻臉一樣,你的手腕則會最先感覺到轉向系統對你的不爽,雖然奧迪這幾年似乎很會利用模擬系統營造出沉重轉向感,但依舊還殘存著些許電子味。懸掛方面,這臺車雖并未配備電磁懸掛系統,但整體調校非常到位,特別是在有起伏的山路上,懸掛壓縮對于路面的改變相當機敏,不會出現拖泥帶水的感覺,避振彈簧回彈的反饋會讓你有一種掌控全局的感覺。

    得益于短小的軸距和配重,以及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的幫助,在山路駕駛時,它的操控非常靈活,特別是在一些急彎,你能感覺到四輪驅動系統在后軸中快速分配的動力在幫助你更為輕巧地過彎。老實說,這套四輪驅動系統與底盤調校得比較“傻瓜”,在駕駛時你不必追求過于細膩的技術,只要彎速不是快得離譜,油門控制不是胡來,你基本感覺不到它會推頭,而操作稍有瑕疵出現的輕微推頭你也完全能夠應對并解決。

    原來只配備在TTS當中的可升降尾翼也標配在新TT 45 TFSI當中。當車速超過120km/h時后尾翼則自動升起提供行駛下壓力,車主也可通過手動開啟后尾翼。在下面的視頻中我們通過攝像設備為你展示行進中尾翼的開啟與關閉過程。

    雖然奧迪TT使用了中功率調校的第三代EA888發動機,但最大扭矩也有370Nm的不錯輸出,而且相比起S3與高爾夫R,主打輕量化的TT要輕將近100kg ,這對于利用推重比補救扭矩上的不足有很大幫助。在山路利用動態模式駕駛時,這套動力前段提速稍有遲鈍,渦輪工作也需要稍作等待,但如果突破那個點,動力表現則十分強勁,在6速雙離合變速箱的幫助下,扭力揮之即來,毫不遲疑。更為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們測試車型并非為“S”高性能車型,但通過方向盤后方的換擋撥片進行降擋時,發動機依舊會非常快速地進行補油。

    當然,既是跑車,當然更要有跑車的樣子!奧迪在TT的排氣系統中設計了一個可以開啟的閥門,當你拉高轉速時閥門就會自然打開,營造出一種我個人認為很有大眾色彩的排氣聲浪,特別是在換擋瞬間發出的"噗噗聲”更使人熱血沸騰。對此不多做書面描述了,我們利用GOPRO拍攝了一段視頻,為你呈現。

    編輯點評:今天的市場環境已不是早年TT剛出生的那個時期,對于小跑兒而言需要擁有的素質并不只是炫就可以,實際的動力表現,操控,以及文化傳承也是被考慮對象。新奧迪TT是否能夠在當今對手看上去都不太重視的細分市場重拾起從前的經典傳承?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融合純粹的駕控感受

    車型圖片
    基本參數: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廠商指導價54.28萬
    品牌奧迪(進口)
    級別跑車
    發動機2.0T 169kW
    動力類型汽油機
    變速箱6擋雙離合
    長×寬×高(mm)4181×1832×1353
    車身結構2門 4座 跑車
    上市年份2015
    最高車速(km/h)250
    0-100加速時間(s)5.9
    工信部油耗(L/100km)6.7
    官方綜合油耗(L/100km)-
    保修政策3年或10萬公里
    車身參數: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車長(mm)4181
    車寬(mm)1832
    車高(mm)1353
    軸距(mm)2502
    車重(kg)1350
    最小離地間隙(mm)-
    前輪距(mm)-
    后輪距(mm)-
    接近角(°)-
    離去角(°)-
    車身結構跑車
    車門數2
    座位數4
    油箱容積(L)50
    行李箱容積(L)305
    行李箱最大容積(L)712
    發動機: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發動機型號-
    排量(L)2.0
    排量(mL)1984
    進氣形式渦輪增壓
    氣缸排列形式直列(L型)
    汽缸數4
    每缸氣門數(個)4
    壓縮比-
    配氣機構DOHC
    缸徑(mm)-
    行程(mm)-
    缸蓋材質
    缸體材質
    最大馬力(Ps)230
    最大功率(kW/rpm)169/4500-6200
    最大扭矩(Nm/rpm)370/1600-4300
    燃料汽油
    燃油標號97號(京95號)
    供油方式直噴
    環保標準歐V
    發動機自動啟/停
    變速箱: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擋位個數6
    變速箱類型雙離合
    變速箱名稱雙離合變速箱
    底盤轉向: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驅動方式前置前驅
    四驅形式-
    中央差速器結構-
    車體結構承載式
    助力類型電動助力
    前懸架類型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后懸架類型四連桿式獨立懸架
    前橋限滑差速器/差速鎖-
    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
    后橋限滑差速器/差速鎖-
    車輪制動: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前制動器類型通風盤式
    后制動器類型盤式
    駐車制動類型電子駐車
    前輪胎規格245/40 R18
    后輪胎規格245/40 R18
    備胎非全尺寸
    安全配置: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駕駛座安全氣囊
    副駕駛安全氣囊
    前排頭部氣囊(氣簾)
    后排頭部氣囊(氣簾)-
    前排側氣囊
    后排側氣囊-
    膝部氣囊-
    行人安全氣囊-
    ISO FIX兒童座椅接口
    LATCH兒童座椅接口-
    胎壓監測裝置
    零胎壓繼續行駛-
    安全帶未系提示
    防盜報警器
    發動機防盜鎖止
    車內中控鎖
    遙控鑰匙
    疲勞駕駛提示-
    夜視系統-
    操控配置: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ABS防抱死
    制動力分配(EBD/CBC等)
    剎車輔助(EBA/BAS/BA等)
    牽引力控制(ASR/TCS等)
    車身穩定控制(ESP/DSC等)
    上坡輔助
    陡坡緩降-
    自動駐車-
    并線輔助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可變懸架-
    可變轉向比-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外部配置: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天窗-
    全景天窗-
    天窗最大開啟程度-
    運動版包圍
    鋁合金輪轂
    電動側滑門-
    電動吸合門-
    行李架-
    主動格柵-
    電動后備廂-
    內部配置: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真皮方向盤
    方向盤上下調節
    方向盤前后調節
    多功能方向盤
    方向盤電動調節-
    方向盤記憶-
    方向盤加熱-
    換擋撥片
    泊車輔助
    倒車視頻影像
    全景攝像頭-
    自動泊車入位
    定速巡航
    自適應巡航-
    無鑰匙進入系統
    無鑰匙啟動系統
    行車電腦顯示屏
    HUD抬頭數字顯示-
    座椅配置: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真皮/仿皮座椅
    運動風格座椅
    座椅高低調節
    駕駛座電動調節
    副駕駛座電動調節
    后排座椅電動調節-
    腰部支撐調節
    肩部支撐調節-
    腿部支撐調節-
    座椅記憶-
    前排座椅加熱
    后排座椅加熱-
    座椅通風-
    座椅按摩-
    第二排背部角度調節-
    第二排座椅移動-
    后排座椅整體放倒-
    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
    第三排座椅-
    前座中央扶手
    后座中央扶手-
    后排杯架-
    多媒體配置: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GPS導航系統
    藍牙/車載電話
    中控臺彩色大屏
    后排液晶屏-
    語音控制系統-
    定位互動服務-
    內置硬盤-
    車載電視
    音響品牌Bang & Olufsen
    外接音源接口(AUX/USB等)
    CD支持MP3-
    單碟CD-
    虛擬多碟CD-
    多碟CD-
    單碟DVD-
    多碟DVD-
    2-3喇叭揚聲器系統-
    4-5喇叭揚聲器系統-
    6-7喇叭揚聲器系統-
    8喇叭以上揚聲器系統
    燈光配置: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氙氣大燈-
    LED大燈
    激光大燈-
    前霧燈-
    后霧燈
    日間行車燈
    大燈高度可調
    自動頭燈
    彎道輔助照明燈
    隨動轉向大燈
    大燈清洗裝置
    車內氛圍燈-
    玻璃/后視鏡: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前電動車窗
    后電動車窗-
    車窗防夾手功能
    防紫外線/隔熱玻璃
    后排隱私玻璃-
    電動后視鏡
    后視鏡加熱
    后視鏡電動折疊
    后視鏡自動防眩目
    后視鏡記憶-
    后排側遮陽簾-
    后風擋遮陽簾-
    遮陽板化妝鏡
    雨量感應雨刷
    后雨刷-
    空調/冰箱: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手動空調-
    自動空調
    后排獨立空調-
    后排出風口-
    溫度分區控制
    空氣凈化/花粉過濾
    車載冰箱-
    其他: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說明-
    電動機: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電動機類型
    電動機最大功率(kW)
    電動機最大扭矩(Nm)
    電池: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純電最大續航里程(km)
    電池容量
    百公里耗電量(kWh/100km)
    電池保修年限
    電池類型
    充電: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普通充滿電時間
    快速充滿電時間
    快充至80%電量時間
    發電機: 2015款奧迪TT雙門
    45 TFSI
    充電燃油發動機排量(mL)
    燃料
    燃油標號
    供油方式
    環保標準
    進氣形式
    氣缸排列形式
    汽缸數(個)
    最大功率(kW/rpm)
    最大扭矩(Nm/rpm)

    奧迪TT車身規格

    為一個水肺潛水愛好者,在潛水中最重要的裝備莫過于潛水電腦表了。它可以實時顯示水深、溫度、免減壓停留時間以及安全停留時間等多種關鍵性數據。但以往的潛水電腦表往往是「專表專用」,只是在水下場景時提供幫助,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失了智能化功能,無法滿足工作、健身、生活的更多需求。

    為了解決功能性上的擴圈,今日Garmin佳明就推出了一款名為Descent G1的潛水電腦表,它是一款可以日常佩戴的潛水電腦表,其具備創新的潛水技術,全天候健康監測,智能手表功能和太陽能充電功能。

    為了滿足水下使用場景,Descent G1系列搭載了一塊對比度高的屏幕和45mm直徑的表殼。防水等級為10ATM(100米),通過EN13319標準測試,采用感應式防水按鍵設計以及藍寶石鏡面。

    潛水員可在需要時更換長表帶或短表帶,以便在穿著潛水濕衣和日常穿著間迅速切換。除此之外,Descent G1 系列在潛水模式續航最長可達 25 小時,智能模式續航最長可達21天。在太陽能輔助充電下,智能模式最長可達16周。

    Descent G1系列為潛水愛好者以及技術潛水員提供多種潛水模式,如單一氣體、混合氣體(高氧和三混氣體),儀表潛水,自由潛水,自由狩獵以及CCR潛水。潛水員在腕上即可輕松讀取深度、潛水時長、溫度、NDL/TTS、上升/下降速度、氣體類型、氧分壓、氮氣負荷、減壓/安全停留提醒、當前時間等信息,用戶還可以自定義設置功能表盤以顯示想要查看的數據。

    自由潛水員在自由潛水模式下可查看自定的潛水數據和水面數據,以及更多的數據指標,如上升和下降速度,以更好地分析每一次潛水表現。

    同時,Descent G1支持GNSS 多衛星定位系統,可在水面自動標記并記錄入水點和出水點位置,可在Garmin Dive app2 中記錄潛水日志,潛水員可以更便捷地查看每個潛水活動的詳細分析,包括最大深度和水下逗留時間。

    借助Garmin Dive app,潛水員可以查看被其他用戶評分的熱門潛水地點,以及該潛水地點的天氣條件和潛水日志等信息。

    除了專業的潛水功能外,Descent G1系列還提供全天候健康追蹤功能,包括進階睡眠監測功能及睡眠分數,內置室內及室外運動,例如游泳、徒步、跑步、自行車、高爾夫、瑜伽和沖浪。通過內置的Widget沖浪小工具,沖浪者可在手腕上查看潮汐信息、浪高、風速和浪點信息。

    另外,Descent G1潛水電腦表可提供全套運動健康數據監測與指導,例如最大攝氧量、身體年齡、訓練狀態、恢復時間建議、HIIT訓練和每日訓練建議。

    針對日常使用場景,Descent G1潛水電腦表也可以與兼容智能手機配對。用戶可以直接接收電子郵件、短信及應用通知。后續通過軟件更新還可支持NFC交通卡功能,抬腕即付,便捷出行。登錄Connect IQ可下載更多定制表盤、數據域、應用和widgets小工具。

    售價方面,Descent G1系列還未正式公布,預計將于2022年4月正式上市。(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