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4月6日,華為P9就已經率先在倫敦首發,因此我們對這款產品的主要特點都已經提前知曉:與徠卡合作打造的雙攝像頭拍照系統。不過即便如此,在實際體驗到這款產品之后,我們對于當時海外媒體的評論才更感同身受。《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華為P9徠卡雙攝像頭的出現,促進了智能手機行業發展”,BBC(英國廣播公司)則認為“華為P9的徠卡雙攝像頭為手機攝影帶來了巨大改變”。
在此次上海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華為P系列的特色就在于時尚的外觀設計與優秀的拍照性能。華為選擇全球攝影界百年傳奇品牌徠卡作為戰略合作伙伴,通過與徠卡合作,華為P9充分融合了華為在智能手機和徠卡在專業攝影領域的技術優勢,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創新,提供最領先的圖像處理技術、最優質的手機攝影體驗,讓手機攝影擁有更強的藝術表現力。”
和以往智能手機采用品牌授權模式與攝影器材廠商合作不同,華為P9采用了更深入的合作設計的方式,按照徠卡的產品標準來共同打造雙攝像頭拍照系統。因此,在此次發布會現場,徠卡相機全球監事會主席及主要股份持有者Dr.Andreas Kaufmann先生親自現身,為到場的5000多名觀眾介紹了徠卡的歷史和傳統。
共同出席的還有徠卡相機CEO Oliver Kaltner先生,徠卡CEO表示:“此次與華為的戰略合作,雙方發揮各自優勢,締造更高端的手機攝影技術和標準。借此次合作的極佳機會,我們發掘了徠卡在移動設備上的業務機會。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全球攝影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合作將為徠卡進軍新領域開啟一扇新的大門。”
作為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華為P9采用了德國徠卡的SUMMARIT系列鏡頭,徠卡的光學工程師對每一組鏡片制定了嚴格的篩選標準,包括清晰度、眩光、鬼影等指標均符合徠卡的設計標準,使得P9鏡頭的精度和品質都遠高于普通手機鏡頭。
同時,華為P9采用RGB(彩色)+Monochrome(黑白)的雙傳感器加雙后置攝像頭組合,增大了傳感器面積,與單攝像頭手機相比,拍照時可以獲取更多進光量。P9的雙攝像頭中有一顆是黑白攝像頭,由于沒有采用RGB濾鏡過濾光線,所以進光量可以達到同尺寸彩色傳感器的3倍。
因此在低光環境下,P9就可以在不延長曝光時間的情況下獲得更多進光量。彩色和黑白兩個攝像頭采用“分工再合作”的方式,將彩色攝像頭捕捉到的豐富色彩信息與黑白攝像頭抓取的清晰細節進行融合,從而獲得更高質量的照片。
另外,華為在P9上首次引入了為雙攝像頭深度計算而搭載的獨立芯片,配合華為P9的快速混合對焦模式,令P9拍照的對焦速度、成像運算過程都更為流暢。雙攝像頭的加入,也使得華為P9實現全球首創大光圈實時預覽功能,在大光圈功能下,使用P9拍攝的照片可以完整記錄照片所有深度信息,在后期可供用戶隨時調整照片遠近虛化效果。
除了與徠卡合作設計的雙攝像頭拍照系統這一最大賣點,華為P9在外觀、性能、功能等方面也較前代產品顯著進步。外觀設計上,華為P9已經擁有了很強的辨識度,金屬一體成型機身在拉絲工藝、超窄邊框、手感雕琢方面都達到了國內最高水平。
功能方面,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的立體指紋識別,性能更強的麒麟955芯片、18個頻段的4G網絡支持、天際通國際漫游服務、Wi-Fi特點智能排序、虛擬三天線設計、全新的文件系統、3000mAh及快充等,也讓華為P9成為了國內小屏幕智能手機的標桿產品。
在介紹完華為P9的所有特點之后,還有一個最大的懸念需要揭曉,那就是華為P9在中國區的售價。因為歐洲提前發布并公布了歐洲區的價格,并且這次與徠卡的合作設計提高了溢價能力,所以最初我們曾猜測華為P9的價格很可能會突破4000元大觀。但是事實是,華為P9、華為P9 Plus的國內售價非常“良心”,甚至比國外售價還要低一截。其中華為P9 3GB+32GB運營商定制版售價2988元,配有皓月銀、鈦銀灰兩種顏色,華為P9 3GB+32GB全網通版售價3188元,配有流光金、皓月銀、鈦銀灰三種顏色。華為P9 4GB+64GB全網通版售價3688元,配有琥珀金、陶瓷白、玫瑰金三種顏色,華為P9 Plus 4GB+64GB全網通版售價3988元,配有琥珀金、琥珀灰、陶瓷白、玫瑰金四種顏色,華為P9 Plus 4GB+128GB全網通版售價4388元,配有琥珀金、琥珀灰、陶瓷白、玫瑰金四種顏色。
在華為P9、P9 Plus這個“主菜”之外,華為在當日的發布會上還公布了兩個“甜點”,分別是華為手環B3和華為VR眼鏡。
看完整個發布會,幾乎所有人都對華為在手機產品技術方面的不懈創新表示認可。從P系列的產品演進中,我們看到了在制作工藝、設計理念、核心技術、用戶體驗等方面的全方位進步。華為P9、P9 Plus開售前即獲得超過500萬臺預定的成績,給了華為在3000元以上高端市場充足的信心和底氣。
機照片,文件和視頻,你是如何傳輸到電腦上?
一般我們最常用的是數據線傳輸和QQ、微信發送。但是如果說忘記帶數據線,恰巧運氣還不好,沒有網絡了,那么手機和電腦如何連接呢?
在有網絡但是沒有數據線的情況下,手機是如何連接電腦的呢?
01
手機自帶的電腦連接功能:
目前市面上很多手機,要實現連接電腦功能,絕大部分都是依靠數據線連接,然而現在的手機功能著實強大,就以華為手機為例,手機即使在沒有數據線的情況下也能連接電腦了。
華為手機中,打開“文件管理”—“本地”—“網絡鄰居”;
搜索你家里的網絡用戶名,輸入密碼即可訪問同一局域網內電腦中共享的文件(so easy )。
不過華為的“網絡鄰居”功能,現在可能是比較新款的手機才有,比如P9、mate 9、榮耀等新機型。
02
通訊軟件連接電腦:
我們使用最多的微信和QQ通訊軟件,其實是有手機和電腦連接功能的,通常采用QQ的連接方式。
不通過安卓數據線,如何通過QQ將手機和電腦連接?首先在手機和電腦同時登錄同一QQ號,然后在手機端的QQ中“我的文件”—“傳文件/照片到我的電腦”,首次使用需要設置手機和電腦連接的密碼,后續只需要輸入密碼即可。
連接完成后手機就會自動出現“電腦文件”,此時手機就可以任意訪問電腦上的C盤/D盤等盤的各種文件了,可以將手機的照片導入到你在電腦所創建的文件夾中。
在沒有數據線,還沒有wifi網絡的情況下,如何讓手機連接電腦、發送文件呢?
03
英曼集團藍牙5.3適配器:
沒有數據線也沒有wifi的情況下,手機怎么連接臺式或者沒有藍牙功能的電腦,手機的文件又如何發送給電腦?英曼集團USB藍牙5.3適配器,插上電腦的USB接口,電腦就可以擁有藍牙功能,此時手機和電腦通過藍牙連接,就能實現文件互相傳送功能。
其實除了能連接手機和電腦實現文件共享,還可以連接藍牙耳機、藍牙音箱、藍牙手柄等,即使沒有音頻、數據線也可以實現音樂和文件的共享,輕松擺脫數據線、音頻線的束縛。
各路民間大神,你還有什么手機連接電腦的偏方,歡迎留言區嘮嗑!
-END-
京時間4月11日下午2點30半,華為在上海舉行了春季新品發布盛典,其中正式于國內發布了華為P系列,相信自從P30系列海外發布后,有什么功能大家可能已經有所耳聞。所以在評測開始之前,我們一起來看看華為P30 Pro的國內價格。
華為P30 Pro 8+128GB售價5488元,8+256GB售價5988元,8+512GB售價6788元。
作為手機拍照界的標桿級產品,華為P30系列的誕生與華為這些年對拍照的重視有很大關系。經歷了P9的創新,P20在硬件跳躍式提升和Mate20對全焦段拍照的探索后,P30系列已經站在了手機拍照的最前方。
相對于過去技術跟隨者的而言,如今華為已成為技術引領者,這也意味著進步困難且空間非常小。
意外的是,P30系列超過我的期待,首顆的RYYB排列CMOS、首部商用5倍潛望式變焦手機,在加上ToF技術的組合,讓它再次突破DxO手機拍照分數的極限,成為了2019年手機拍照的新標桿。
手機拍照界的新標桿
與其說這是一臺手機,不如說它是一臺能打電話、能上網的專業相機。那這臺沖擊拍照極限的手機到底都有什么亮點呢?我來為你梳理下。本文架構如下,大家可按自己的興趣對號入座。
外觀→拍照→系統→屏幕→性能→續航充電
外觀:顏值亮點頗多
雖然這部手機并沒有主打外觀設計,但這并不妨礙顏控們對它一見傾心,圓潤的機身,過渡自然的漸變色,無一不是它抓住你眼球的閃光點。
極光色版本
在華為的不斷打磨下,P30系列相對P20更加的圓潤,尤其是Pro版本,正反雙曲面的設計讓它側邊的中框進一步縮窄,單手握持的握感比視覺上要更窄。像一塊玉石一樣,讓我忍不住想去盤它。
側邊采用雙曲面設計
與側邊越來越圓潤的設計不同,P30的頂部和底部卻變得越來越方正,華為在上代圓潤的底邊框上橫切一刀,讓頂部和底部變得扁平,至于底部有多平,大家可以看看這張圖。
你可以看到它的頂部有多平
當然,將上下切平并不是因為成本控制的考慮,切平的上下邊框會讓你感覺上下邊框更窄。更扁平的底部也讓你托住手機的小拇指更舒服些。
接口上我不做過多的描述,與Mate 20 Pro將聽筒與USB口二合一不同,這次P30 Pro保留了底部的揚聲器聽筒,底部雖然多了開孔,但IP68級的防塵防水并未缺席,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值得好評。
底部接口一覽
在頂部的接口上,P30 Pro依舊保留了紅外發射口,想用手機控制空調的朋友們可以放心選用。不同于底部的揚聲器開孔,這次華為為了隱藏頂部的聽筒部分,采用了磁懸發聲屏技術,頂部邊框非常窄,配合水滴屏,屏幕觀感確實不錯。
頂部沒有聽筒
至于配色方面,華為沿用了上代的漸變的設計語言,在顏色上做了改變。這次最亮眼的當屬天空之境版本和赤茶橘兩種顏色,大家看圖即可。
拍照:魔改CMOS+5倍光變/10倍混合變焦 手機攝影快被玩壞了
說完外觀,我們來嘮嘮P30 Pro的最大改變,一顆被魔改的CMOS和潛望式長焦鏡頭,當然,還有一顆專門獲取景深信息的ToF鏡頭。我們先羅列下攝像頭的參數。
超廣角:2000萬像素,等效16mm,光圈f / 2.2
主傳感器:4000萬像素,RYYB陣列,尺寸1/1.7英寸,等效27mm,光圈f / 1.6,OIS
長焦:800萬大像素,等效125mm,潛望式模組,光圈f / 3.4,OIS
深度檢測ToF相機
前置鏡頭:3200萬像素,超級HDR拍攝和超低光拍攝。
鏡頭位置如下
這次P30 Pro最大的改變就是這顆4000萬像素主鏡頭模組了,華為在P20 Pro搭載的IMX600的基礎上換上了RYYB陣列。相比普通的RGBG陣列,RYYB陣列使用了黃色濾光片代替了綠色濾光片。
我們先假設RGBG進光總量為100%,那么RGBG光線可以分解為25%紅色+50%綠色+25%藍色。RYYB則是用黃色替換了綠色。
RGB三色
我們可以從上圖看到,黃色是由綠色和紅色混合而成,所以用RYYB的光線可以分解為:25%紅色+[50%紅色+50%綠色(由50%黃色分解)]+25%藍色。
所以RYYB的三種顏色的總進光量為RGBG的150%,當然這只是理論值。在P30系列發布會上,余承東宣稱這次提升為40%進光量,可見RYYB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由于RYYB的CMOS能比傳統RGB陣列吸收更多40%的光線,從而在暗光環境下獲得更清晰的照片。RYYB陣列更粗的光譜結構也讓華為P30 Pro的極限ISO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這次P30 Pro的ISO甚至達到了409600。
除了采用新的CMOS之外,P30 Pro也提高了光圈大小,進一步提高了鏡頭進光量。至于RYYB的深層原理是什么,我們后續將專門對其進行解析。現在我們先來看看使用RYYB陣列的P30 Pro夜景到底有多強。
普通模式
超級夜景
可以看到,RYYB陣列的確能獲得更多的進光量,光線不足的情況下仍然有出色的發揮,開啟超級夜景模式后,畫面變得更加細膩,高光壓制更加出色,我們多看幾組樣張。
P30 Pro普通模式拍攝
P30 Pro普通模式拍攝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看完了P30 Pro的夜景樣張,我們來看看華為P30 Pro與iPhone XS Max夜景樣張的對比。
傍晚夜景樣張對比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不管華為P30 Pro采用什么模式,它的在燈光部位的壓制始終好于iPhone XS Max。在打開夜景模式后暗部的細節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圖片暗部亮度甚至高于人眼所見。
在夜晚變焦頭也有類似的表現,下面我們看看在五倍光學變焦下iPhone XS Max和華為P30 Pro有怎樣的表現。
五倍變焦
可以看到,華為P30 Pro在5倍光學變焦模式下不但有前景虛化的效果(左下角的灌木),建筑的細節與噪點也與iPhone XS Max有天壤之別,我們將圖片拉大看看。
放大圖片后的效果
效果如何不用我多說,華為P30 Pro在5倍光變情況下同樣能開啟手持超級夜景,開啟后效果如下。
注意建筑物右側霓虹燈
開啟超級夜景后,高光部分得到了進一步壓制,畫面寬容度非常高,建筑物紋理清晰可見。當然,這是5倍光學變焦,別忘了P30 Pro還有10倍混合變焦,效果如下。
蘋果為5倍變焦 華為采用10倍混合變焦
即使這樣比,仍然是華為P30 Pro的建筑細節更清晰。
那這P30 Pro這臺夜視儀在白天又有怎樣的拍照表現呢?RYYB陣列在白天亮光環境下有什么不同的表現呢?我們來看看這組白天樣張。
室內拍照
室內拍照
可以看到,P30 Pro的畫面寬容度非常高,燈光照射部位和陰影部位的細節都保留的十分完整。畫面沒有出現欠曝光和過曝現象,色彩還原也十分準確。
室外拍照效果
徠卡鮮艷模式
5倍光學變焦+黑白模式
開啟徠卡模式后,畫面的飽和度進一步提高,不同色彩給眼球帶來了強烈的刺激,配合5倍光變和10倍混合變焦,拍照的角度頓時豐富很多,平常用手機拍照根本不敢想的角度,配合P30 Pro也能輕松完成。
10倍混合變焦甚至能拍清楚湖中央的鴛鴦(過去只有單反才能拍出這樣的效果)
順帶一提,P30 Pro還有一顆超廣角鏡頭,我們來看看超廣角和超微距的樣張。
超廣角樣張
2.5cm超微距模式
除了CMOS與光圈改變之外,為了保證夜景中低快門速度和視頻拍攝鏡頭不抖,華為在這顆4000萬的主攝和5倍光學變焦鏡頭上加入了光學防抖。有了OIS+AIS雙防抖鏡頭,P30 Pro在超級夜景模式下的成片率的成片率有了質的提高。
我們先來看看夜晚在手持狀況下用P30 Pro 5倍光學變焦拍攝的超級夜景樣張。
5倍光變下的超級夜景模式
如果沒有AIS+OIS雙防抖,長達6秒的長焦拍攝根本無法實現,各位可以將自己的手機調整到5倍光學變焦,看看能端穩幾秒鏡頭不抖。
我們在來說說P30 Pro的變焦,P30 Pro 5倍潛望式光學變焦頭同樣非常亮眼。P30 Pro采用了超廣角——廣角——超長焦接力變焦的方式。在0.6倍~1倍的焦段上,P30 Pro主要使用超廣角鏡頭;
超廣角視野
而在1倍~3倍的變焦區間,P30 Pro則采用4000萬主攝裁切;
1倍變焦模式
3倍~10倍則采用長焦+主攝混合變焦的方式(5倍變焦為純光學變焦)。
5倍光學變焦
10倍~50倍則為數碼變焦,可以說華為這次真的把手機做成了望遠鏡,效果怎樣大家也看到了,不過需要一提的是,如果手抖的話,請不要輕易用50倍數碼變焦。
10倍混合變焦
除了超強的長焦和夜景能力,華為還在人像虛化上下了不少功夫。過去手機拍攝人像虛化照片時,通常是用不同攝像頭的視差來確定被拍攝的人和物體的景深信息。
但受限于算法和復雜的場景,我們總能在虛化物體邊緣發現虛化過度或者虛化不足的情況發生。為此華為將目前已經在工業領域中廣泛應用的ToF景深鏡頭裝上手機。
易拉罐景深圖(圖片來源:德州儀器)
這顆ToF鏡頭利用紅外光在測量物體的反射的時差,來收集物體相對鏡頭的距離信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激光對焦的超大視野版。在帶來物體邊緣精準的景深信息的同時,也讓P30 Pro在對焦上更近一步,獲得了DxO對焦單項的100分。
DxO測試華為P30 Pro對焦反應散點圖
至于虛化效果到底如何,我們還是來看看樣張。
大光圈模式下的虛化效果
人像模式下的虛化效果
可以看到,借助ToF鏡頭準確的識別,即使是發梢或花瓣邊緣,人像模式也不會出現錯扣漏扣的情況,甚至還能虛化前景,單獨摳出非主體拍攝物但在對焦平面上的物體。
說完了手機史上獨一無二的后置鏡頭組后,我們來看下自拍效果。
前置自拍虛化
前置自拍
可以看到,P30 Pro前置3200萬像素鏡頭自拍的實力同樣非常出眾,配合華為特有的美顏算法,完美展現了小姐姐們最美的一面。當然,自拍并不是P30 Pro主打的功能,在這里就不細說了。
最后總結一下P30 Pro的拍照技術:
先說結論:華為P30 Pro再次對手機拍照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不管是首發商用5倍光學變焦還是首次在手機中采用RYYB結構的CMOS。華為用超強的技術創新力為行業做出了表率,也為2019年的手機拍照界樹立了新的標桿級產品。
從我個人使用P30 Pro的體驗上來說,P30 Pro不僅值得手機攝影愛好者為其買單,普通消費者在使用它拍照的過程中同樣能發現其他手機所不能帶來的樂趣。當別人還在為拍不清PPT或黑板上字而苦惱的時候,當別人在暗光環境下啥都拍不到的時候。手持P30 Pro的你永遠不會為這些問題感到困擾,長焦打鳥夜拍星河,真的不只是嘴炮而已。
屏幕:窄邊框OLED水滴屏
這次P30全系都采用了OLED屏幕,P30采用6.1英寸屏幕,分辨率為2340×1080;P30 Pro則采用6.47英寸屏幕,分辨率為2340×1080,都支持DCI-P3廣色域和HDR顯示。由于采用了OLED屏幕,使用屏幕指紋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這塊屏幕素質還是不錯的
從外觀無開孔和無劉海的設計上,我們就能知道這款手機采用了屏下指紋。華為P30 Pro采用了光學屏下指紋的方案,我們對它解鎖進行了實測,請看下面的Gif。
指紋解鎖很靈敏
可以看到,華為P30 Pro的屏下指紋解鎖速度還是相當快的,基本上能做到秒解,日常使用非常方便。
系統:外觀內核共同進化
說完了屏幕,我們一起看看華為P30 Pro的系統,根據之前的Mate系列系統大更新,P系列小更新的傳統。這次P30采用了全新的EMUI9.1系統,這個系統有不少特點,我們來仔細分析下。
EMUI9.1
EMUI 9.1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系統UI的改變,這次華為一改之前的硬派方正的設計和色彩風格,繪制了一套圖標簡潔明快,非常年輕化的圖標,顏值相比EMUI9.0確實是有很大的提高。
默認圖標真的好看了不少
當然,除了在表面上下功夫之外,華為這次還使用了基于EMUI9.1系統的華為方舟編譯器及EROFS文件系統,從底層優化Android基因,有效提升運行效率和數據讀取性能。
官網上關于EROFS文件系統的說明
除了底層系統的改變之外,EMUI上也搭載了全新GPU Turbo技術。至于效果如何,我們會在后面性能測試環節中展現。
當然,Mate上的HUAWEI Share 一碰傳也在P系列上做了完美的繼承,只要用手機頂部貼近華為筆記本一碰傳標簽,手機上選中的圖片和文件就會瞬間傳輸到電腦上。無需其他操作,非常便捷。
手機照片傳輸到電腦
如果想將電腦上的圖片傳輸到手機上,只要用Windows 照片查看器打開圖片,隨后手機頂部靠近 Huawei Share 標簽,照片即可瞬間傳至手機。如果你在電腦上沒有使用Windows 照片查看器打開圖片,電腦會將目前屏幕的截圖傳至手機中。
電腦文件傳輸到手機
華為的一碰傳功能打通了手機和電腦之間的快捷通道,將原本可能需要幾分鐘的手機連接電腦,尋找照片,復制照片的過程濃縮在輕輕一碰之中。給經常需要手機電腦聯動工作的人更好的全設備融合體驗。
除了老功能的繼承外,華為還帶來了從未見過的全新功能,其中包括AR測量工具——AR Measure(通過攝像頭拍攝,即可測量面積、長度、角度的功能)。與汽車廠商合作,讓華為P30 Pro代替車鑰匙,在車門上輕輕一碰,即可解鎖車門。還有和跑步機廠商合作,將華為P30 Pro放在跑步機上無需攜帶即可紀錄運動信息等功能。
請原諒我沒有一臺可以與之配對的奧迪
這些功能都非常實用,且非常有特色。不過限于測試環境和國行版與國際版可能會出現的功能差異,這里就不進行詳細測試了。
總體來說,這次華為在系統方面并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使用新的底層文件系統外。這次的升級更多是對系統功能的一次拓展,華為意圖用這臺手機串聯起傳統的PC和汽車行業,提前探索5G互聯未來的場景。
縱觀華為這些年的發展,你會發現華為的布局相較其他廠商更為長遠。華為的新技術,新理念在落地之前往往經過了長期的探索,這次華為與汽車廠商進行合作,可以說是華為未來5G布局的冰山一角。未來5G時代,華為還有什么新玩法,我們不妨期待下。
性能:旗艦性能依舊
在發布之前,P30在性能方面的表現就沒有了懸念,搭載麒麟980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說到麒麟980,不少用戶都非常熟悉了。
麒麟980采用了臺積電7nm工藝,共有4個Cortex A76核心,分為2個超大核和2個大核,另有4個Cortex-A55小核。可通過CPU子系統中的Flex-Scheduling智能調度機制開發出三檔能效架構,分別針對高中低三種能耗情況,節省功耗。
麒麟980
GPU方面,麒麟980采用了Mali-G76 GPU,在GPU Turbo 2.0技術的支持下,可以獲得更加出色的游戲性能體驗。同時,麒麟980還有一顆雙核NPU,計算能力比上代提升226%,能效比則提升了182%,有著更快的圖形識別速度,也可以支持更多的AI功能和AI使用場景。
華為P30 Pro的性能相對上代也獲得了極大的提升,應用啟動更快,并支持雙卡和NM卡,同時還支持雙VoLTE。
我們還是來實操一下,我們選擇了NBA2K19、刺激戰場和崩壞3三款游戲,所有游戲都開啟性能模式和最高畫質,看看P30 Pro的游戲表現如何。
我們首先測試了NBA2K19的幀數,游戲特效全開,幀率如下。
NBA2K19幀率(數據來自GameBench)
可以看到,NBA2K19全程保持在60幀,而且在30分鐘的測試中,幀率都十分穩定。可以看出麒麟980在游戲方面的強勁實力。
隨后我們測試了崩壞3,開啟所有特效,最高畫質,進入后期主線劇情任務。
崩壞3幀率(數據來自GameBench)
可以看到,除了關卡開始和關卡結束之外,游戲過程中全程沒有出現持續掉幀狀況。
最后是刺激戰場最高特效測試。
刺激戰場幀率(數據來自GameBench)
在刺激戰場的測試中,麒麟980同樣有著穩定的發揮,20分鐘游戲下來,幀率非常穩定,并沒有出現幀率抖動或掉幀等問題。如果你喜歡玩游戲,華為P30 Pro同樣能滿足你的需求。
我們同樣測試了20分鐘刺激戰場后的機身溫度。
20分鐘刺激戰場后,華為P30 Pro正面最高溫度為39度,背面最高溫度為35度(室溫較低只有23度左右),在旗艦級手機中表現良好,即使在開啟性能模式的情況下同樣沒有出現燙手的情況。
作為年度雙旗艦之一,華為P30 Pro的表現沒有辜負我的期待。即使在攝像頭占用了大量空間的情況下,依舊能讓整機性能持續保持穩定,這與華為過硬的硬件設計能力和軟件優化實力有相當大的關系。
而作為一款能打手游的相機,華為P30 Pro已經十分出色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游都無法給它太大的壓力。至于在性能上更上一層樓,我們還是等下半年Mate 30系列的發布吧。
充電續航:大電池即正義
電池容量上,華為P30 Pro采用了4200mAh電池,屬于該屏幕尺寸下電池容量最大的那類。充電功率上,P30 Pro采用了Mate 20 Pro同款40W超級快充,充電頭參數為10V/4A。之前Mate 20 Pro上40W的超級快充、15W無線快充、反向充電都得到了完整繼承。
給iPhone XR反向無線充電
我們引入中關村在線5小時續航測試和30分鐘充電速度這兩項來評估手機的續航能力。
5小時續航指:在滿電情況下,使用一半的屏幕亮度和音量,清空后臺程序,按順序進行拍照、視頻播放、刷微博、使用微信、瀏覽網頁、手機游戲、聽音樂以及閱讀電子書等操作,并記錄每個節點的剩余電量,測試時長5小時。
30分鐘充電測試指:在手機電量為0的情況下,關閉所有后臺應用進行30分鐘充電,每5分鐘記錄一次電量。下面,我們看一下充電續航測試結果:
可以看到,在經過5小時的重度使用以后,華為P30 Pro還剩余的51%電量,而在30分鐘內,華為P30 Pro則充進了75%的電,重度手機用戶也能用的很放心。
總結:沖擊技術極限 手機攝影的先行者
平心而論,這次華為P30 Pro給了我不小的驚喜。在他未發布之前,我還一直在擔心,華為會放慢技術研發的腳步,將P20 Pro上的IMX600再打磨一年,等其他廠商追過來,再集中突破新技術。
但華為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雖然CMOS沒變,但華為換上了相機中幾乎無人使用的RYYB陣列,研發了RYYB的拜耳陣列算法。裝上了目前變焦能力最強的5倍潛望式光學變焦鏡頭,配上了逐漸成熟的ToF鏡頭。
更令我驚訝的是,華為竟然真的為這顆超大的主攝鏡頭裝上了光學防抖。
可以說,華為再次為手機拍照的未來走出了一條無人走過的路。
而驅動華為繼續前進的根本動力,是華為多年研發的深厚積累和突破未知領域的勇氣。未來其他的廠商會不會跟隨RYYB陣列的技術道路?會在攝影上有什么新的玩法?
這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以后說起手機拍照的歷史,一定有華為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