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的《絕地求生·大逃殺》是近一年最火的PC游戲,沒有之一。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在玩這款游戲,在朋友的推薦下,我也想試玩一下。可以不曾想到,我是成了傳說中的“盒子精”。朋友對我的評價是:“技術生澀,反應遲鈍,方向感太差。”
技術生澀,反應遲鈍其實都是一個問題,那就是玩得太少。方向太差,經過朋友一排查,主要是我使用電腦音響玩游戲。當然,其實朋友還指出了顯示器是普通60Hz顯示器,主機配置不夠主流。我的PC除了鍵鼠,他一個都不滿意,老主機了,很正常。但全換了,私房錢不夠啊。朋友給了我一建議,先配個游戲耳機吧,成本低,見效快。于是有了今天的主角——聯想拯救者 Thunder Y480 耳機。
聯想拯救者游戲本,可能很多都知道,但拯救者 Thunder Y480耳機,知道的人應該還不多,畢竟這才剛上市不久。我之所以知道它,還是源于朋友的推薦,選擇它的原因主要是朋友的推薦,與它正在我預算之內,而且異步震動在FPS游戲中是實用的功能。好啦,廢話不多說了,下面來說說這個耳機吧!
拯救者 Thunder Y480外觀鑒賞
拯救者 Thunder Y480的外觀設計,有著明顯的拯救者游戲本的風格。橢圓形全封閉大包耳式發聲單元,可拆卸的降噪麥克風設計,黑色基調配以紅色點綴。
拯救者 Thunder Y480耳機的左右兩個單元外側各有一個“Y”型拯救者的標識,通電時會有一閃一閃的簡單呼吸燈效。腔體蓋表面細磨砂處理具有明顯的啞光質感,殼體也采用類膚涂層觸摸手感舒適,但汗手一族最好還是少摸。類膚涂層的通病,易留下指紋,汗跡。
耳罩內部同樣也有“Y”型拯救者的標識,不過是絲網印刷上去的。耳罩內部填充了記憶泡綿,表面是聯想稱之為“人造蛋白”的高分子聚合皮套,佩戴時具有不錯的舒適度。室內25攝氏度,實玩約兩小時,耳部沒有出汗,過熱等不適度,說明透氣效果不錯。
頭帶上鏡面壓印“LEGION”的英文標識,兩側以針腳細膩的紅線點綴。?
頭帶內側同樣填充了記憶泡綿,可以提升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感,降低疲勞。頭帶內部皮套與耳罩一樣也是采用“人造蛋白”皮層。
金屬框架兩側分別七級可調,可以適應家中的“大頭兒子”或“小頭爸爸”,讓不同頭圍的玩家都能獲得最佳佩戴體驗。
可拆卸降噪麥克風,當無需使用麥克風時可以直接拆下。
USB接口直連供電,可免驅使用。安裝驅動處后可以有更多的玩法。2.4M軟膠屏蔽線材,比一般的線材更軟一些。?
音量調節、麥克風開關、振動開關全部設計在獨立的線控上,而非在耳罩上。
聯想拯救者 Thunder Y480 耳機體驗
當初就是為“吃雞”而買的,聯想拯救者 Thunder Y480 耳機的實戰環節自然少了《絕地求生·大逃殺》這款熱門射擊類游戲。
《絕地求生·大逃殺》是一款大地圖大空間的戰爭類游戲,游戲設定里沒有黑科技、沒有超人,仿真度比較高。這個游戲里懂得怎么隱藏自己,提前發現敵人,占得先機,那么就活更久。所以看到清,聽得準至關重要。
聯想拯救者 Thunder Y480 耳機的40mm發聲單元,據有大尺寸單元的聲場、解析力優勢。游戲中可以清晰地捕獲腳步、換彈夾、槍聲,特別是發生爆炸時, Thunder Y480 左右耳智能異步震動作用明顯。不同程度的槍炮聲源從耳機的異步震動形成相應強度地震動,臨場感強,可以準確的找到音源方向。對我以往在混戰中的表現有明顯的改善,不再是暈頭蒼蠅。雖然落地成盒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但以平均記錄來看,還沒吃上雞,不過活得更久了些。
作為一個新晉的馬路殺手,生活中我不敢飆車的,每次車速過了40馬都會下意識的松油門。也就是在玩《極品飛車》時飆飆高速。Thunder Y480 在加速時,發動機的轟鳴聲中耳機會同步反饋震動,比較帶感。不過,在這款游戲中,Thunder Y480的異步震動反應不明顯,基本者是兩側同步震動。
用游戲耳機聽音樂,這是一個不合適的搭配。不過作為一個木耳朵,我只談談我的體驗,僅供大家參考。我試聽,最近常聽的麗江小倩的《一瞬間》。這并不是一首錄音很精致的歌曲。之所以選它,只有一個原因熟悉,才能聽出差異。《一瞬間》的高音部分并不多,但在反復幾次試聽中發現, Thunder Y480表現一般。不過中頻低頻表現不錯,鼓點清晰有力量。對于聽音樂來說,Thunder Y480不算優秀,只是一般。當然音樂愛好者也不會像我這樣用游戲耳機聽音樂,專業的音樂耳機才是他們的標配。?
總結
說是聽風辨位,其實并沒有那么神奇,只是更好的3D立體效果。左右前后不同方向的音源的模似體現,幫助玩家快速找準方向,卻是有著不錯的效果。可以說,售價399元的聯想拯救者 Thunder Y480 耳機,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
優點:
1、佩戴舒適,透氣性好
2、左右耳異步震動能
3、做工不錯
不足:
1、祖傳驅動光盤,對無光驅用戶不友好(目前官網無驅動下載服務)
我工作這么久,接觸的同行也算很多的,周圍也有很多會裝系統的人,但是我發現,很多人用的都是ghost安裝,都是些什么番茄花園,蘿卜家園,電腦城等等各種爛大街的ghost,這類ghost通常有很多問題,預裝軟件、各種閹割,缺少安全補丁,驅動不全,缺少運行庫,最可惡的是還捆綁廣告。這就是很多人會奇怪,我剛剛重裝過系統了,怎么還說這么卡。
那所有的ghost都不能用嗎?也不是,記得剛工作的時候沒注意過這個問題,后來發現了,曾經一個上午裝4次系統,看哪個系統好用,被人說我吃飽了撐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實習的時候,好像說領導給我個鏡像,那個鏡像裝了70多臺,都沒有問題,后來U盤掉了之后,一直沒找到的鏡像。直到13年的時候接觸了一個專注win7的,大家戲稱為吻妻,是現在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干凈的鏡像,也一直在維護,基本算是月更,一直沒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也用到現在離,有需要的可以去支持下。
專注于win7
除了用ghost外,我更推薦用微軟官方的純凈版的ISO,可以去msdn我告訴你下載,都是純凈版的,沒有任何亂七八糟的東西。裝完之后,補丁自動更新,運行庫、組件、軟件全部手動安裝,完了之后裝個火絨就行了。雖然麻煩了一點,但是不會有問題,用起來也比較流暢
MSDN,itellyou
在網上幫人解決問題的時候,永遠會發現好多老的能想都想不到的電腦配置,他們來問你,我這個配置你看看能不能怎么拯救下,就辦個公看看電影之類的。
一般情況下,這些老電腦95%以上是沒有M2接口的,基本上都是sata接口,所以說基本買一塊2.5寸的sata固態基本可以讓老電腦滿血復活。基本簡單辦公上網問題不大,有錢的話可以買三星的860evo這種,預算有限么買塊海康威視C160這種,推薦買256以上的,買來之后分2跟區,一個做系統盤,一個裝軟件基本就OK了。
海康威視C160
還有一個比較容易忽視的就是內存,好多老電腦都是4G甚至還有2G內存的,基本開個QQ、微信,開幾個網頁就卡死了。一般建議的話加到8G基本滿足日常使用了,有預算的話可以8+8組個16G雙通道。
下圖是我的一臺13年買的聯想Y480,現在自己加了塊三星的固態,內存剛買的時候就換成8+8,但是最近一根識別不了,就只有一根了,現在基本日常辦公上上網問題不大,還能湊合玩下LOL
很多人都喜歡把各種文件、資料全部放到桌面上,桌面的默認位置上在C盤下,然后肯定很多人說桌面東西少放點,放多了系統盤滿了會卡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重裝系統之后,桌面上的資料文件都會沒有,因為默認在C盤么,所以沒有就不奇怪了。
還有就是瀏覽器啊、下載工具啊這些,下載東西的時候默認位置都在C盤,好多人都看都不看直接點下載,有時候自己放哪都不知道。
其實這些盤符的路徑都是可以修改的,你一把他們修改到其他非系統盤的地方,這樣既方便自己查找整理,又不會丟失,也不占系統盤空間,何樂而不為那。
微信、QQ、釘釘可以說說現在辦公娛樂的主要軟件,好多人安裝好之后就直接使用了,但是卻不知道,這些軟件的默認存儲位置都在C盤,QQ和微信的占用空間說非常大的,你的聊天記錄(群和個人的),聊天記錄的圖片、視頻、語音所有的都在,還有別人給你發送的資料文檔,默認的都在C盤。
下圖說我的QQ、微信的占用大小,是非常大的,所以要把這些路徑都修改到其他盤上
現在的的很多 軟件都有捆綁安裝,就是在安裝界面,把一些全家桶軟件也一并安裝上,并且都在不顯眼的位置,非常可惡,如果一個不小心,下一步下一步的話十有八九會中招。所以在安裝軟件的時候要時刻留心,把一些不需要的勾給去掉。
以前我一直在使用360,雖然好多人在罵360,但是我一直從11年開始使用360到19年,我的綜合使用體驗感覺可以,立面各種功能都非常實用,對于一些電腦小白也挺好的。好多人說捆綁、流氓的問題,可能我一直在使用360全家桶,所以可能沒什么感覺吧。
后來我聽說火絨之后,口碑不錯,就下載好了之后試試,裝完發現,居然還有這么干凈的軟件,沒有任何的彈窗、捆綁,基本的掃描、清理等功能都有。最好用的功能說彈窗攔截,把各種新聞彈窗、廣告彈窗都攔截掉,用了之后就感覺清靜很多。
現在基本就是想到了會清理下,然后打下補丁,掃描下漏洞,我現在家里的臺式機和公司的電腦都裝了火絨,使用了都一年多了,雖然功能沒有360多,但是剩下干凈。
、前言
之前在學校的時候,就接觸了很多筆記本,當時的感覺就是聯想的筆記本超級多,幾乎每個宿舍都能見到一臺Y480,剩下的就更不用說了,什么Z、什么ThinkPad T等等
聯想的筆記本多了之后,就會發現個別型號的聯想筆記本會有通病。就比如說,聯想Y480這款筆記本,其將機械硬盤放在了CPU和GPU之間,在長時間玩游戲的時候,機械硬盤的溫度會非常高,50多都是正常狀態,有的時候甚至能達到60+,而長時間的高溫對于機械硬盤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我接觸的那么小10臺Y480,所有的機械硬盤都是壞了,輕則壞道,重則完全損壞,解決方法就是添加m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將機械硬盤完全當做倉庫盤,這樣會好一些,最起碼不會影響使用
時間推移,聯想的Y系列也在更新,來到了聯想的Y400。這一代也有問題,那就是轉軸問題,我接觸過的Y400,有好幾臺轉軸都有問題,程度不一。有的就是有點松,有的就直接完全碎掉了,面對這種完全碎掉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更換筆記本外殼了
朋友的這臺Y400就是轉軸部分出現了問題,但是其并不想更換電腦,就拿來給我修一下。其實,Y400的性能、散熱還是不錯的,音箱音質也很不錯,日常用來辦公、影音娛樂的完全沒有任何壓力
這篇更換外殼完全就是小白向,寫的會比較細
二、配件開箱
▼我給朋友說買C、D殼,淘寶賣家比較精明,將D殼分成D、E殼兩部分來賣,朋友就只買了一個C殼,我們一起來看看
▼C殼的整體外觀布局還是很原裝的很像的
▼左上角是音箱和開機鍵,外觀看起來很像,實際手感會差很多
▼掌托部分有這樣的拉絲紋理,感覺有點廉價
▼該有的金屬加強部分,這個副廠件也有,但是感覺很薄,用料很省
▼看到C殼的背面,一股子廉價塑料的感覺
▼很擔心這部分框架的強度,畢竟這是副廠的,沒有原廠鍵的塑料品質
▼第一次買的是C殼,發現沒買夠,還需要購買一個D殼,這就是買到的D殼,上手感覺和C殼一樣,廉價塑料,用料很差,輕松就能弄彎
▼翻到里面,各個部分的機構都在,細節設計也還可以
▼最重要的轉軸部分,雖然螺絲孔位沒什么問題,但是這個D殼的用料實在是太差,這部分感覺并不能受太多力
▼電池的卡口機構,手感還行
▼光盤部分同樣也有金屬加強,不過質感同樣很差
三、完全拆解Y400
▼由于朋友的Y400,轉軸部分幾乎完全崩碎,因此屏幕就不是那么容易閉合,只能找一個桌子搭邊放置,屏幕部分讓其豎直
▼擰掉所有的螺絲之后,拆掉D殼,順手把電池也拆掉,拆電池就需要將屏幕蓋回去了,比較麻煩
▼這就是碎掉的轉軸部分,受力和固定的部分已經完全碎掉,屏幕的轉軸機構完全無法固定,屏幕幾乎無法正常開啟
▼之前是朋友沒有買骨架的外殼,又等了兩天,新殼到了才繼續開始,之前拆掉D殼之后,筆記本骨架就能看到了,然后擰掉能看到的所有螺絲
▼特別是這種帶著鍵盤符號的,這是固定鍵盤用的
▼擰掉固定鍵盤的螺絲之后,就可以來到C面,將筆記本鍵盤拆下來了
▼C面還有很多排線,將所有的排線斷開
▼回到D面,將機械硬盤拆掉,因為機械硬盤是固定在骨架上的
▼接著斷開網卡的天線插線,斷開音箱的供電接線
▼然后就可以沿著C面側邊的縫隙,將C面整個拆出來了,主板是固定在中間骨架上的
▼接下來拆筆記本的主板,主板上也有螺絲固定
▼擰掉螺絲,就可以將主板拆掉了。拆到主板,就能拆掉音箱、屏幕排線、供電排線
▼之前完好的轉軸部分,有幾顆螺絲固定轉軸
▼之前碎掉的轉軸部分,轉軸就已經完全脫落了
▼將骨架上的所有元件都拆掉
▼碎掉的轉軸部分
四、安裝新的殼體骨架
▼大概將骨架部分擺一擺,轉軸部分對在一起
▼轉軸的固定孔位還是很一致的
▼另一側也是,固定孔位之類的都沒啥問題
▼固定轉軸之后,順便將電源排線、屏幕排線的壓好,壓在下面
▼然后將主板、音箱固定好,排線理到理線槽里,大體骨架就安裝完成了
▼骨架搞定之后,接下來安裝C面,其實C面才是比較難裝的,我們接著看
▼將新舊的C面比對一下,原裝的C面無論在細節還是質量上,都會優于副廠的一大截
▼其次,C面上有很多這種小板,帶螺絲的沒什么問題,擰掉螺絲就可以拆卸,但是不帶螺絲的,用塑料柱固定的就比較尷尬,需要暴力破拆,而且固定也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這個時候,就需要烙鐵了
▼有了烙鐵之后,這種小件也可以拆卸
▼觸摸板這里比較復雜,大量的使用了這種塑料柱固定,拆解也比較麻煩,需要使用美工刀,將塑料部分去除,然后再拆掉,需要注意力度,不能損壞固定件
▼將所有的塑料柱加兩顆螺絲都拆掉之后,觸摸板就可以拿出來了
▼反過來可以看到觸摸板的正面,在邊角部分落灰很多
▼然后安放到全新的C面上去,按照對應位置放置,然后使用烙鐵將每一個塑料柱融化、固定,這樣C面就完成了
▼下面就是正常的拆裝電腦的步驟,安裝C面,插好排線就行了
▼接著固定最下面,擰上所有的螺絲,就ok了
▼開機,一次點亮,沒毛病,接著測試音箱、無線、USB接口、音頻接口、鍵盤、觸摸板等,都沒啥問題,一次成功,我的這個手藝還是很不錯的
五、總結
哎,不知道是個人問題,還是真的是通病,我印象里接觸比較多的斷轉軸部分的筆記本,幾乎全部都是聯想的。確實其中有一些是有過摔、碰之類的情況,但是也有一些是確實沒有,轉軸部分也松掉、甚至碎掉了,面對這種問題,解決方法就只能是更換C、D外殼,而對于普通用戶,這種操作幾乎不可能完成
朋友買的這個副廠的Y400的外殼,整體的表現比較一般,用料較差,手感較軟,細節部分也不精致,特別是轉軸部分,比較弱,需要將骨架與C面、甚至D面完全固定之后,才能有一定的支撐力度,完全無法媲美原裝外殼,日常打開關閉屏幕最好是輕一點、慢一點,有一定追求的小伙伴,建議去購買正品的原裝外殼
希望這篇原創可以給一些需要的小伙伴一些幫助
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