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v-U是一種被廣泛運用的FTP服務器端軟件,支持Windows 9x/2000/XP操作系統。它安裝簡單,功能強大,可以用同一個IP設定多個FTP服務器、限定登錄用戶的權限、登錄主目錄及空間大小、支持遠程登錄管理等。
1.安裝Serv-U
Serv-U的安裝相當還簡單,你只需雙擊下載來的安裝文件文件,按照提示一路點擊“NEXT”按鈕即可輕松完成。
注意:在選擇安裝目錄時,最好選擇安裝在一個非系統盤里,以免將來系統發生異常時還要重新進行賬號等的設置。
2.設置Serv-U
Serv-U在第一次運行時會以向導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提示用戶進行設置。下面,我們分別加以說明:
“您的IP地址”:如果你采用的是ADSL等方式撥號上網,擁有的是動態IP或者不知道本機IP,此處請留空。
“域名”:就是該FTP站點的名稱,可以隨意取名。例如,Myftp。
“匿名賬號”:決定該FTP站點是否允許匿名用戶訪問。選擇“是”選項。
“匿名主目錄”:設置匿名用戶登錄站點后所處的目錄位置。輸入“C:\Ftp”。
“鎖定于主目錄”:假設在“匿名主目錄”中設置匿名用戶登錄后所處的目錄位置為“C:\Ftp\Guest”,那么,選擇“是”后,當匿名用戶登錄FTP后,就被鎖定在C:\Ftp\Guest目錄下,只能查看Guest目錄里的內容,不能進入上級目錄“Ftp”,同時該目錄在FTP客戶端軟件中顯示為“\”,如果未被鎖定,則會完整顯示為“C:\Ftp\Guest”。這里選擇“是”。
“命名的賬號”:決定是否要創建有一定管理權限的賬戶。這里選擇“是”。
“賬號名稱”:就是具有一定管理權限的賬戶登錄名稱。
“賬號密碼”:設置賬戶的登錄密碼。
“主目錄”:與“匿名主目錄”一樣,用來設置管理賬戶登錄后所處的目錄位置。輸入“C:\Ftp”。
“鎖定于主目錄”:選擇“是”。
“管理員權限”:用來設置管理賬戶的管理權限級別。這里選擇“無權限”。
提示:以上這些設置并非最終設定,你還可以在Serv-U主界面中隨時修改。
3.用同一個IP架設多個FTP服務器
如果帶寬允許,你還可利用同一個IP輕松架設多個服務器。在Serv-U中,將“本地服務器”下“域”中的每個FTP服務器稱為“域”,我們上面創建的FTP服務器就是一個名叫“MyFtp”的域。要架設多個服務器,實際上就是創建多個擁有不同端口的域而已。
右擊“域”,選擇“新建域”命令,在出現的向導中參照“MyFtp”進行設置,只是在端口處一定不要與已經創建的“域”的端口或被其他系統服務占用的端口沖突即可。如果填入22。同樣的操作,可以架設多個FTP服務器了。
4.讓你的FTP更專業
當你登錄一些專業FTP站時,會顯示一些歡迎信息,比如顯示你的IP,告訴你目前有多少人在使用FTP,帶寬是多少等……其實自己也可以做,Serv-U本身就有這個功能。下面就說明一下如何在自己的內網FTP里面加上這些信息。
先建立一個文本文件,隨便取一個名字。例如Message.txt。
接著在這個文本文件里面加上說明文字。例如:
歡迎來到XXX的個人FTP服務器
你的IP地址是 %IP
目前服務器所在的時間是 %time
已經有 %u24h 個用戶在最近24小時訪問過本FTP
本FTP服務器已經運行了%ServerDays天,%ServerHours小時和%ServerMins分。
服務器的運行情況
所有登錄用戶數量: %loggedInAll total
當前登錄用戶數量: %Unow
已經下載字節數: %ServerKbDown Kb
已經上傳字節數: %ServerKbUp Kb
已經下載文件數: %ServerFilesDown
已經上傳文件數: %ServerFilesUp
服務器平均帶寬: %ServerAvg Kb/sec
服務器當前帶寬: %ServerKBps Kb/sec
其中XXX可以改成你的名字,也可以加上一些你自己認為喜歡的文字,不過要注意的是每行最好不要超過80個字符,其中以%開頭的都是一些變量,下面是SERV-U能支持的變量:
(1)時間和日期
%Time 顯示你的計算機當前時間
%Date 顯示你的計算機當前日期
(2)服務器的統計信息
%ServerDays 顯示服務器已經運行的天數
%ServerHours 顯示服務器已經運行的小時數
%ServerMins 顯示服務器已經運行的分鐘數
%ServerSecs 顯示服務器已經運行的秒數
%ServerKbUp 顯示自從服務器運行以來已經上傳的字節數
%ServerKbDown 顯示自從服務器運行以來已經下載的字節數
%ServerFilesUp 顯示自從服務器運行以來已經上傳的文件數
%ServerFilesDown 顯示自從服務器運行以來已經下載的文件數
%LoggedInAll 顯示自從服務器運行以來已經登錄的用戶數
%ServerAvg 顯示服務器的平均帶寬
%ServerKBps 顯示服務器的當前帶寬
(3)服務器的設定信息
%MaxUsers 顯示服務器能同時登錄的最大用戶數量
%MaxAnonymous 顯示服務器能同時登錄的最大匿名用戶數量
(4)用戶信息
%Name 顯示登錄的用戶名
%IP 顯示登錄的用戶IP地址
%Dir 顯示登錄的用戶的當前目錄
%Disk 顯示登錄的用戶的當前磁盤
%DFree 顯示登錄的用戶的當前磁盤空間,單位是MB
%FUp 顯示登錄的用戶上傳的文件數量
%FDown 顯示登錄的用戶下載的文件數量
%FTot 顯示登錄的用戶上傳和下載的總的文件數量
%BUp 顯示登錄的用戶上傳的字節數,單位是KB
%Bdown 顯示登錄的用戶下載的字節數,單位是KB
%BTot 顯示登錄的用戶上傳和下載的總字節數,單位是KB
%TconM 顯示登錄用戶連接時間,單位是分鐘
%TconS 顯示登錄用戶連接時間,單位是秒,要和%TconM一起使用
%RatioUp 顯示登錄用戶的上傳流量限制
%RatioDown 顯示登錄用戶的下載流量限制
%RatioCredit 顯示登錄用戶還有多少credit可以上傳和下載,這個是針對有些FTP是要上傳多少文件,才能下載多少文件而設置的
%QuotaUsed 顯示登錄用戶的已經使用了多少空間,單位是KB
%QuotaLeft 顯示登錄用戶的還有多少空間可以使用,單位是KB
%QuotaMax 顯示登錄用戶的最大空間,單位是KB
后面3個是針對有磁盤限制的用戶設置的
(5)用戶數量
%UNow 顯示當前有多少用戶連接
%UAll 顯示從服務器運行以來一共有多少用戶連接過
%U24h 顯示最近24小時有多少用戶
%UAnonAll 顯示當前總的匿名用戶數量
%UAnonThisIP 顯示所有匿名登錄的用戶數
%UNonAnonAll 顯示所有當前非匿名登錄用戶數
%UNonAnonThisIP 顯示所有非匿名登錄用戶數
%UThisName 顯示所有使用這個名字登錄的用戶數
最后在你的Serv-U里面按照設置好的文件路徑設置完成,點擊“應用”按鈕即大功告成!
、FTP(文件傳輸協議)是我們日常使用比較廣泛的一款服務,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可以搭建屬于自己的FTP服務器,用以存儲并上傳下載數據。下面我們就以非常著名的server-u為例來演示如何搭建FTP服務器。
二、搭建過程
1、安裝server-u,無需贅述。
之后,要設置用戶的根目錄,對于管理員賬戶來說,不建議鎖定賬戶至根目錄。因為如果選中鎖定用戶至根目錄后,則此根目錄的權限決定了根目錄下所有目錄的權限。而對于其他用戶來說,建議鎖定賬戶至根目錄,這樣只要對其根目錄做權限設定,就可以限制訪問賬戶對整個文件目錄下其他目錄、文件的權限了。 點擊下一步,會出現權限設置對話框,可以選只讀用戶、完全訪問,然后點完成。創建完用戶之后,可以用戶編輯窗口下看到所有創建的用戶以及其根目錄。 到此FTP搭建完成了。下面介紹下我們搭建的FTP怎么訪問。
在 FreeBSD 上配置 ftp 服務非常簡單。但一般較少進行這樣的配置,所以經常忘記配置過程。因為銀行必須使用 ftp 傳送文件,無法選擇其他方式。今天我對著舊服務器,依舊還要花大半天才在新服務器上成功讓用戶只登錄 ftp 而不能登錄系統。我把這個配置過程寫下來,供需要的人參考。
第一步:添加并啟動 ftpd 服務。
在 /etc/rc.conf 中添加一行:
ftpd_enable="YES"
然后在命令行輸入:
service ftpd start
ftpd 成功啟動。這里一般不會有問題的。
第二步:添加一個用戶 test。
# adduser
Username: test
Full name: test
Uid (Leave empty for default):
Login group [test]:
Login group is test. Invite test into other groups? []:
Login class [default]:
Shell (sh csh tcsh nologin nologin) [sh]: nologin //使用nologin,不允許用戶登錄服務器。
Home directory [/home/test]:
Home directory permissions (Leave empty for default):
Use password-based authentication? [yes]:
Use an empty password? (yes/no) [no]:
Use a random password? (yes/no) [no]:
Enter password:
Enter password again:
Lock out the account after creation? [no]:
Username : test
Password : *****
Full Name : test
Uid : 1003
Class :
Groups : test
Home : /home/test
Home Mode :
Shell : /usr/sbin/nologin
Locked : no
OK? (yes/no): yes
adduser: INFO: Successfully added (test) to the user database.
Add another user? (yes/no): no
Goodbye!
我把這個用戶的 Shell 設置為 /usr/sbin/nologin 這樣用戶就無法登錄到我的服務器系統。
第三步:設置用戶的登錄目錄。
指定前面添加的用戶 test 登錄 ftp 后的根目錄,用戶通過 ftp 上傳的文件保存在這個目錄下面,登錄 ftp 后無法看到其他目錄。在 /etc/ftpchroot 文件中添加這樣一句:
test /usr/www/test ./test
第四步:設置允許用戶登錄 ftp。
經過前面的設置之后,用戶還是既不能登錄系統,也不能登錄 ftp。用戶在使用ssh登錄時會提示:
This account is currently not available.
Connection to [xxx] closed.
登錄FTP時提示:
530 User test access denied.
ftp: Login failed
這是因為 Ftpd 只允許使用 /etc/shells 文件中列出的 shell 項的用戶登錄。所以要讓用戶正常登錄FTP,需要在在 /etc/shells 文件中添加一項:
/usr/sbin/nologin
號稱萬能的 FreeBSD 最新的手冊上也沒有提到這個問題。這樣設置之后,用戶就只可以登錄ftp而無法登錄系統。登錄 ftp 之后顯示登錄的是根目錄:
ftp> user
(username) test
331 Password required for test.
Password:
230 User test logged in, access restrictions apply.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pwd
Remote directory: /
這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