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裝X利器是諾基亞,是索尼VAIO筆記本,是全鍵盤的黑莓。
昨天8月8日,VAIO和黑莓同時宣布回歸中國,簡直是視中國人民為靈丹妙藥。
小Z認為,與其大打情懷牌,不如安安靜靜的做個好產品,一出手就能讓人上癮那種。
容易讓人中毒的裝備除了iPhone之外,還有機械鍵盤。用過iPhone回不去安卓,用過它,你要做好在機械鍵盤這條路走到黑的準備。
這款強行改變了我鍵盤價值觀的是——新版Feenix Autore。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咱們先看臉。
外觀
第一個亮點在于,顏色漂亮!
Feenix Autore 鍵盤采用隕石灰配色,據稱靈感來自影片《2001:太空漫游》的灰色隕石。
相較于沉穩的黑色,隕石灰的顏色多了一分冷冽質感。
第二個亮點在于造型。大方簡潔,棱角分明,邊角十分銳利 ,直接。
和硬朗的外部線條不同,鍵帽的線條則帶有一些弧度感,光線正好打在鍵盤上時,可以看到硬朗中透有些許自然弧度,藝術品一樣。
鍵盤三圍:440*137.5*29.8 mm,斜度剛剛好,長時間碼字或者打游戲不會因此手酸,更有追求的同學還可以配合手托使用。
重量方面是1.2kg,有一定的分量,打架防身毫無壓力。
外觀看完了,接下來看看材質和工藝。
材質和工藝
新版Feenix Autore鍵盤相比舊版有了一些材質上的提升,比如在鍵盤表面的雙聚氨酯層進一步鍍鋁,讓鍵盤更有質感并且更耐用。
鍵帽材質為ABS,兩者相得益彰。ABS鍵帽不會太多影響機械軸的反饋感傳到你的指尖,所以敲擊起來會感覺比較干凈利落。
鍵帽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將一個特制的絲網覆蓋在空白的鍵盤上,其[需要印刷的地方絲網被鏤空,然后將油墨從上面刮過,這樣在鏤空的部分就會印上字跡。
Feenix Autore鍵帽字符很低調,遠看仿佛無刻,近看則是另一番風景:
軸體
軸是機械鍵盤的靈魂,Feenix Autore給你了3個靈魂選擇,都是CHERRY 軸。
茶軸在使用的過程中,明顯的感覺到順滑,柔和之感。
茶軸融合了紅軸綿軟的手感,同時弱化了青軸的段落感,兼顧了兩者的特色,但又不完全相同,茶軸通常全面兼顧,辦公/游戲兩相宜。
紅軸
紅軸手感直上直下,沒有停頓的觸感,在回彈上更加的綿軟柔和一些,手感上類似擠壓棉花一般,鍵入手感連綿不絕,按壓手感輕盈,長時間敲字的碼字黨最適合。另外,聲音也比較安靜。
青軸
青軸在手感上帶來一種咔嗒咔嗒,強烈段落感的觸感反饋(連續敲擊則為“啪啪啪”),回彈過程略有停頓,通俗一點講就類似圓珠筆按下時的卡簧感,長時間錄入過程中形成一種敲擊節奏感。
小Z最喜歡用的就是青軸,主要就是迷上了它的清脆。但是我發現,在辦公室用青軸聲音太大,不好用來偷偷聊天。
鍵盤背光
上一版Feenix 沒有背光,這一版增加了背光選項,開機鍵盤瞬間亮起,特別科幻。
感受一下白色背光:
一共有3種背光模式——全亮、WASD+方向鍵和關閉。浮夸的我喜歡背光全開,這樣碼字、撕X比較爽。
但是在玩LOL的時候喜歡只開閃爍的WASD與方向鍵,不管能不能贏,至少裝備氣勢不能輸。
新版Feenix Autore的功能還是比較齊全,增加了多媒體組合鍵。
Fn + F6播放 / 暫停音樂
Fn + F9靜音
Fn + F5上一首
.......
聽音樂、打游戲或者看電影的時候,使用媒體組合鍵操作,又方便又帥。
值得一提的是,它還細心的增加了一個win鍵鎖定鍵,正在團戰,勝利在望,結果一不小心觸到Win鍵退出游戲......這就尷尬了。
Win鎖定之后,活該你一輩子打游戲都贏!
最后來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售價。
新版Feenix Autore鍵盤標準版現貨價1097元,背光版現貨價1197元,團購價低至983元。小Z個人最喜歡用青軸(背光),不知道大家偏好哪一款?
更多高貴、裝逼、好用的酷品就在微信公眾號“zFrontier裝備前線訂閱號”,最會玩的極客、發燒友陣地,就差你沒關注了。
文作者:man5
【索尼】
允許我簡單介紹一下索尼愛立信成立之前的索尼:
索尼前身是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成立于1946年。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商之一、世界電子游戲業三大巨頭之一、美國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之一。90年代中期,索尼第一款進入大陸GSM手機,CMD-Z1,俗稱鴕鳥機。
CMD-Z1
索尼在2000-2002年間推出的手機數量不多,大部有外置天線,談不上好看。用過的人還會記得它的最大特色---便捷的實指滾輪,能實現拇指、實指配合操作手機。
索尼2000-2002年產品
【愛立信】
再簡單介紹一下愛立信(索尼愛立信之前的愛立信):
愛立信公司在1876年成立,始創人是愛立信先生,總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從早期生產電話機、程控交換機發展到今天全球最大的移動通訊設備商之一。 1995年,愛立信第一款進入大陸GSM手機:GH337。2001年初,把手機交由新加坡偉創力代工,轉而主力做研發。
GH337
愛立信2000-2001年產品大部分都是外置天線直板手機,而且外觀都比較守舊。雖然最后生產的內置天線直板手機開始模仿諾基亞造型,但還是不夠精致美觀。
愛立信2000-2002年產品
【強勁對手】
當時索尼的老對手--松下手機發展的還可以,雖然當時松下外觀也比較守舊,但品質可靠、款式較多,2002年的拍照手機GD88擁6萬色屏幕,當時可稱作機王。
松下2000-2002產品
當時最大勁敵--諾基亞,外觀相當新穎,更符合大眾審美眼光。其實可以發現以下幾款諾基亞手機屏幕尺寸基本是一樣的,這樣也許能節省一些設計、研發成本。
諾基亞1999-2001產品
【合并】
2001年10月,索尼、愛立信公司分別出資50%成立索尼愛立信,以生產手機產品為主。總部設在倫敦,世界多地設立研發中心,大部分經典索尼愛立信手機都由倫敦總部設計出來。
AIO Duo 13作者:Heagle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SONY 已宣布將旗下 PC 業務和 VAIO 品牌出售給 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 Inc.(簡稱JIP)。隨著電腦業務轉移到 JIP,SONY 將不再企劃、設計和研發電腦產品,而電腦的生產和銷售也將在 2014 年春季新品全球上市后結束。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又一個熟悉的品牌將要離我們而去。雖然我并不是一名索粉,對于 VAIO 這個品牌也沒有什么很深的感情,但在文章的最開始,筆者依然懷著沉重的心情,向 VAIO 致敬!
2012年10月,SONY 震撼發布了劃時代的側滑式混合型觸控超極本 VAIO Duo 11。Duo 11 采用了創新的滑蓋式設計,可在超極本與平板兩種模式之間隨心切換,輕松適應不同的移動應用場合,配合筆記本自帶的多功能智能觸控筆,更能讓用戶在電腦上享受高品質的書寫體驗。SONY 憑借著 VAIO Duo 11的優秀設計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2013年6月,SONY 再下一城,發布了全新的側滑式混合型觸控超極本 VAIO Duo 13。全新的 Duo 13 在原 Duo 11 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少改進,不僅在配置方面有較大的提升,功能與細節方面也更趨完美。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 SONY VAIO 收官前的優秀作品,Duo 13 變形超極本。
開箱印象
VAIO Duo 13 采用了傳統的黑色外包裝,印有產品型號的白色標簽貼在盒子上顯得格外搶眼,標簽上的“日本制造”四字雖小,但逼格卻是大大的
這臺 Duo 13 本子型號為 SVD13219SCB,屬于 Duo 13 里面的次旗艦型號,配置僅次于 SVD1321S1C 限量版。包裝上完美的封條你懂的
VAIO Duo 13 的配件并不多,說明文檔等印刷資料倒是非常豐富
分類明細的說明文檔,在操作 Duo 13 前值得一看
配置相當不錯,在超極本里面絕對是高大上的代表
前面提到的多功能智能觸控筆,做工非常精致。除了原配的筆尖,觸控筆包裝內還附有另一枚超細筆尖可供替換
裝上一節9號(AAAA)電池后,觸控筆就能正常工作。這根觸控筆無論是手感與重量都與高檔的簽字筆相當,無需適應即可輕松上手
細心的朋友也許已經發現,Duo 13 的電源適配器除了具備供筆記本使用的10.5V輸出外,適配器上的USB接口還提供了另外一路5V的輸出,可供平板電腦或手機充電使用。另外適配器配合 WAR100 USB 無線路由器(需另購)便可變身成為隨身的WIFI路由器
平板模式下的 Duo 13,線條硬朗,棱角分明,是我喜歡的類型
化身超極本后的 Duo 13,為本開箱篇畫上完美的句號。
外觀細節
作為一款顛覆傳統設計的混合型觸控超極本,SONY VAIO Duo 13 的外觀極具視覺沖擊力。
平板模式下的 Duo 13,外觀與普通的平板沒有太大的區別,但震撼,往往會在下一秒發生!
想當年有 hold 住姐一秒變格格,如今有 Duo 13 一秒變身超極本
化身超極本后的 Duo 13,我只想用“精、簡、銳”三個字去形容!
Duo 13 附帶了一枚多功能智能觸控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Duo 13 竟然還為觸控筆專門設立了插孔,當暫時不需要使用觸控筆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將觸控筆插入插孔中
接下來看看觸控筆,外觀與我們慣用的簽字筆差不多
接下來再次將目光返回到本子上。Duo 13 線條硬朗,棱角分明,有著較濃厚的精英商務氣息
Duo 13 相比前作 Duo 11,觸摸板又重新回到我們的視線,但指點桿卻消失了,Duo 13 修長的觸摸板,剛上手還真有點不習慣
鍵盤特寫
鍵盤采用了短鍵程設計,敲擊聲非常輕,但回彈力略顯不足,不太適合快速輸入
帶有物理背光的鍵盤,亮度不可調,只有“開”與“關”兩種狀態
左側掌托上的 VAIO 浮雕 LOGO
右側掌托上是 Intel 超極本 與 i7 處理器的貼紙
Duo 13 的 I/O 端口主要集中在機身左后方
而機身右后方則是散熱器出風口與多功能讀卡器
用于固定屏幕的卡扣,做工非常精致
散熱器進風口特寫
Duo 13 的背部,同樣是簡約干練
一體式拉絲鋁合金底殼,手感細膩上檔次
800W像素后置攝像頭,搭載自家的 Exmor RS 積層型影像傳感器,效果嘛,其它廠家你就慢慢追唄
相比一般的觸控超極本,SONY VAIO Duo 13 配備了一支具備壓力感應功能的電磁觸控筆,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從圖中可見電磁筆的筆尖非常細,因此用筆在屏幕上書寫時阻力非常小,感覺很順暢。除此之外,電磁筆上的兩個按鍵可以讓“筆控”操作更便利
電磁筆具備1cm左右的距離感知能力,用戶只需將筆尖放在距離屏幕1cm以內,屏幕上就會出現對應的圓點,此時,用手指去觸摸平板的屏幕將不會起任何反應,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了在使用電磁筆寫字時手腕觸碰到屏幕而造成誤操作的尷尬
寫在最后,談談感受
Duo 13 的創新滑蓋設計和電磁觸控筆操控方式,改變了我對觸控超極本的看法。觸控不再是雞肋的功能,反而是應用中的核心精髓,而“變形”超極本的優勢,是宅男所不能領悟到的,只有將 Duo 13 帶出去方能體驗到“平板”+“超極本”二合一的優勢!
不過在體驗的過程中,Duo 13 也有一些讓人不爽的地方,正所謂不吐不快,首先談談變形的方式,滑蓋的設計看著新穎也很高端,但實際操作的手感并不十分理想,在大部分情況下需要雙手才能完成操作,而且在頻繁對筆記本進行變形操作的情況下,筆者也不禁為屏幕排線的壽命擔心起來。另外,在前面的細節展示中也提到了,鍵盤的按鍵手感并不十分理想,同時,SONY 并沒有為鍵盤背光設置開關(只能在軟件里面設置),這個我覺得也是挺遺憾的。拋開以上的兩點不足,我對 Duo 13 還是挺滿意的。如果還要我吐槽什么的,估計就是 Duo 13 那高高在上的的價格了,正所謂錢到用時方恨少,這是多么痛的領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