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市民李女士在某視頻平臺上偶然看到一條易選購的廣告,廣告中介紹了該平臺在雙十二期間的優惠活動:新用戶首單,買多少送多少,封頂2萬元,1元起抵用。在巨大優惠的誘惑下,李女士通過頁面鏈接下載了易選購App。
“這個電商平臺看起來挺正規,在視頻平臺上做了廣告,還有明星代言。”12月11日,李女士放心地下了單,一筆訂單支付了9238元,另一筆訂單使用優惠券后,只支付了1元,總共購買了兩部蘋果手機。
平臺承諾會在次日發貨,統一由順豐速運派送。可第二天,李女士在平臺上看到商品雖已發貨,但用的并不是順豐速運,而且也沒有物流信息更新。她想聯系客服詢問發貨進程,沒想到客服咨詢頁變成了只能留言的表格……無奈之下,李女士只好與快遞公司聯系,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發貨地快遞站點的工作人員告訴她,當天下午,有人來站點打印了900多個快遞單號,并讓站點準備好裝貨物的文件袋,但并沒有給他們貨物。后來,站點接到了多名收件人打來的查詢電話,“很多人都說是買了手機、電腦、電視機等貴重物品,但發件人只說用文件袋就可以裝下,這顯然不合理啊。”快遞點的工作人員察覺到不對勁,趕緊報了警。李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12月14日下午,易選購平臺已經無法登錄。
上當受騙的不止李女士一人。在易選購消費者維權的QQ群和微信群里,受騙者已多達數百名。根據一名受騙者提供的統計名單顯示,目前從易選購平臺上下單后被騙的已有988人,涉及金額已達數百萬。消費者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易選購平臺上購買了一臺電視,幾天前收到的快遞卻是一個空袋子。
記者通過“天眼查”網站查詢到,易選購平臺的母公司為“莆田市絲麥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該企業處于“依法存在并繼續正常運營”狀態。記者撥打了該公司的電話,但始終為無人接聽狀態。有受騙者趕往該公司注冊地,也并未找到該公司。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彭艷軍律師提醒廣大消費者,遇到“高回報”“高利潤”“大優惠”等字眼時要格外提高警惕。歸根結底,要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
(來源:北京晚報)
個春節,熬過了“看不懂”的短道速滑,見證了健兒們的淡定自若,歡慶了一個個來之不易的勝利,終于盼來了平昌冬奧會的閉!幕!式!
老規矩,每屆奧運會的閉幕式上,下屆主辦國都會為全世界獻上精彩的主題表演,來展示對全世界觀眾和運動健兒的熱烈歡迎。這回,作為2022年冬奧會主辦方的中國當然不能落下!
在剛剛過去的閉幕式上,張藝謀重挑大梁不負眾望,以“北京8分鐘”的表演接棒平昌,用實打實的“未來科技”向世界展示真正的實力!
張藝謀說:“我們要傳遞兩個關鍵信息,第一是向全世界發出邀請,邀請每個人來參與和關注北京冬奧會。第二是向全世界展現新時代中國的形象。”
而在這由24名輪滑演員和24個智能機器人描繪出的八分鐘里,眼尖的小編一眼就看到了一抹熟悉的京東紅,居然也有可愛的機器人!別看就短短2秒,能被老謀子選中成為電商領域“中國未來軍團”的代表,與錢無關,這代表的就是“中國驕傲”!
原來,電影老將希望向世界展現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商行業,選中了京東物流的 “亞洲一號”(是不是聽名字就覺得很厲害!)
倉如其名,“亞一”有著“史上最強大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和“規模空前的機器人軍團”。到底有多酷炫呢?
“亞洲一號”全流程無人倉實現了從入庫、存儲、包裝、分揀的全流程、全系統的智能化和無人化,對整個物流領域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義,在智慧物流領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夜幕下的“亞洲一號”
無圖無真相,上圖上圖。
立庫存儲
分揀機器人
視覺檢驗
運輸機器人
自動打包
想想自己的包裹在倉庫里跟一堆“黑科技”在一起,是不是有點兒小激動?
除了這些“黑科技”,小編還有其他一些“亞一”的細節圖,怎么說呢,看完圖神清氣爽,治愈了我多年的強迫癥。
大家自己看吧。
分揀機器人
立庫穿梭車
立體倉庫
視覺檢驗
周轉箱
自動打包
看到自家倉庫比自己臥室還整潔,小編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怎么?還不盡興?想360度無死角感受霸氣全開的“亞一”,戳鏈接帶你走進未來—— https://v.qq.com/x/page/y0559a6to3y.html
其實在中國,像京東物流這樣默默“搞事情”的企業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的一大步,可能只是中國發展的一小步,就像這短短3秒,只是北京8分鐘里一個絢麗的瞬間。
但正是這每一個扎扎實實的小步,才共同拼成了偉大的中國夢想,就像奧林匹克本身那樣,凝聚了太多人的汗水、淚水,承載了太多人的希望和夢想,就算遭受千萬阻擋,就算一再犯錯失望,但是從不低頭,從不停止前進!
2022,讓我們通過一個“新時代”下全新的北京冬奧,告訴世界什么叫做東道主的熱情!
到時候上京東買補給,機器人給你們打氣!
薅羊毛”是不少網絡購物用戶津津樂道的事情,不少購物網站、電商平臺也會適時推出了各種活動以吸引用戶。然而這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詐騙的手段,他們是如何利用“薅羊毛”進行詐騙的?這還要從警方查獲的一倉庫商品說起。
這座倉庫堆滿了成包的商品,然而這并不是某個電商的庫房,也不是物流公司的站點,不僅如此,在一袋商品上,還張貼著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開具的《扣押決定書》。這些生活用品為什么會堆積在倉庫里,又為什么會被公安機關扣押呢?這一切還要從幾個月前,山東菏澤公安民警的一次巡邏說起。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我們民警在巡邏中發現,定陶區某個鄉鎮的村里面,看到有一群老年人圍著,其中有幾個男子在給他們注冊視頻醫保。
幾名男子自稱幫助老年人通過手機視頻辦理醫保,然而他們看到巡邏的民警后卻表現得非常慌張。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動作都很大,然后開始操作手機上的東西。我們上前對這幾名男子進行盤查,發現手機上還有沒刪掉的一些信息,都是村民的手機號、驗證碼什么的。
民警發現,這幾名男子雖然號稱自己是在幫助老人視頻注冊醫保,但是他們在聊天軟件中發送了大量的注冊驗證碼,涉及多款社交軟件、電商平臺等。隨后,民警將幾名可疑男子帶回公安機關進行了詢問。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發現這幾名男子利用給村民辦理視頻醫保的名義,將老年人的手機號、驗證碼發送給上游,用于注冊微信賬號,京東賬號,淘寶賬號,QQ賬號,抖音賬號等。
民警告訴記者,要想正常使用社交軟件、電商平臺的賬號,必須通過手機號和身份證進行實名認證,而身處鄉鎮的老年人,有不少從未注冊過這些軟件,也因此成了不法分子的目標。
警方發現,這些人以視頻辦理醫保為借口,將老年人的手機、身份證拿到手后,利用老年人對手機上網不熟悉的特點,毫無顧忌地開始了自己的操作。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他把老年人的手機拿到手里,他需要注冊視頻醫保,需要人臉識別,老年人他不知情,他以為是在注冊視頻醫保。
民警調查發現,地推團伙成員的手機聊天軟件里,有十幾個不同的群聊,每一個聊天群都對應一個軟件,群內有專人負責收購手機號、身份證號等信息用來注冊實名認證的賬號。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這些地推團伙同時把受害老年人的手機號發到15個群里面,收到手機號后,他們就開始注冊,然后村民的手機會收到驗證碼,他們將這個驗證碼迅速地發到群里面,上游完成注冊。
警方很快鎖定了這個地推團伙的頭目李某,并將李某在內的地推團伙成員全部抓獲。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在定陶區有10多個人,姓李的為主的兩個人,領著這10多個人他們分成五組,同時每天早上分布于各個村里面,去給各個村民說辦理視頻醫保,吸引群眾。
一個人14萬個賬號 背后有何秘密
警方經過梳理發現,有一個人竟注冊了14萬個賬號。這個人是誰?他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犯罪鏈條呢?
辦案人員發現,不同的賬號被分流后,不同的軟件平臺,都有專門的團隊進行后續操作。經過分析研判,一個網名叫“瘋子”的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微信名叫“瘋子”的注冊量非常大,販賣量比較大,現在我們查獲“瘋子”的京東賬號14萬條。
一個人,14萬個賬號,如此驚人的數字,辦案人員判斷,“瘋子”背后一定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注冊完直接賣號。“瘋子”叫陳某,他賣賬號給他的上家。
經過調查警方發現,陳某通過軟件批量注冊、驗證電商平臺的賬號,這之后他將賬號打包銷售給上家。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有一個批量的軟件,收到手機號他能批量導到機器人里面,注冊京東賬號,然后進行販賣。
辦案民警追查發現,這些賬號大都被全國各地的“羊毛黨”收購。羊毛黨,指在購物中使用優惠券、湊單免減,精打細算“薅羊毛”的買家。辦案人員發現,這些大量購買電商平臺賬號的買家,每次“薅羊毛”都會給電商平臺造成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損失。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大隊長安衛國:有時候第一單有優惠,還有優惠券這些情況,進行“薅羊毛”。薅一單大致不同的單,詐騙不同的錢財,一般一單有10多塊的,有幾十的。
原來,這些人利用平臺的規則,使用新注冊的賬戶參加新人活動,只要花費一兩塊錢就可以購買幾十元的商品,雖然一個賬號享受的優惠只有一次,但是這些“薅羊毛”團隊每次會使用上萬個賬號操作。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大隊長安衛國:他們薅完以后,把單發給中間商、供貨商,然后他們再合伙實施詐騙。
經過梳理警方發現,這些所謂的“羊毛黨”拿到賬號后,通過中間商與電商平臺的供貨商取得聯系,三方約定好下單的商品、金額和賬號,供貨商通過虛假發貨的形式完成訂單。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半堤派出所副所長李克貝:這個平臺的新人賬號,可以一分錢購買14.9元的商品,平臺會把12.7元的成本價,打到供貨商賬戶上面去,然后供應貨商用虛假發貨的方式發空包,他就會直接獲取12.7元的利潤。
雖然一個訂單獲利只有十幾元,但是通過上萬個賬號同時下單,羊毛黨、中間商和供應商可以獲利數十萬元甚至更多。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大隊長安衛國:現在基本上最大的一個“薅羊毛”團伙,涉案價格200多萬,中間商、供貨商共同實施詐騙。
同時警方發現,有些“薅羊毛”團伙也會直接購買商品后,再伺機倒賣賺取差價,在重慶,辦案人員就查封了這樣一個“薅羊毛”團伙租賃的倉庫。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半堤派出所副所長李克貝:他們直接在平臺上,哪個便宜,哪個有新人補貼,直接下單,下單然后由專人收貨,他們收貨之后匯總到一個倉庫里面去,然后再聯系收貨商,再比他們購買價格高的價錢賣給收貨商。
在重慶的庫房中,警方共查獲大米100余噸,食用油數百箱,以及大量生活用品。
利用老年人信息注冊賬號 詐騙電商平臺
除了電商平臺,犯罪嫌疑人利用老人的身份信息還注冊了大量的社交軟件、短視頻平臺賬號,經過“加工”之后,販賣牟利。
經過分析研判,王某等人逐漸進入警方的視線,辦案人員發現,王某等人從地推團伙這里購買了大量經過實名認證的社交軟件賬號。
為避免打草驚蛇,警方對王某等人租住的房屋展開了調查。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我們通過各種視頻資料、走訪,村里人反映有一個外地人在這里大量地用電,我們覺得那個房間比較可疑。
固定證據后,辦案民警敲開了王某的房門。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打開門之后,當時非常吃驚,很多部手機同時在批量開著,還有很多充電器,批量充電的設備,他們在那里架設了一個工作室,放了三臺電腦。
到案后,王某等人交代,他們購買賬號后并沒有直接轉賣,而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號”。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經常不登錄的號碼,或者是只注冊一個號碼之后沒有實名認證的,會很快地注銷。他們在網上購買大量的二手手機,然后對這些賬號,每天不定時登錄,進行養號。像微信,他們至少養一個月才開始販賣。
王某等人通過軟件,使用兩三臺電腦,就可以對上百部手機同時進行操作,經過一個月的“養號”,一個微信賬號往往可以以數十倍的價格出售。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大隊長安衛國:手機號賣給收微信的,大致是10塊錢左右,他們收購微信不往外賣,進行養號,養到一個月之后,大致能賣到200元左右一個。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接著販賣,最后到詐騙分子手里,達到四五百元一個。
根據調查警方發現,這些社交軟件賬號大多被詐騙分子購買用于實施犯罪,有的還被用于為電信網絡詐騙引流。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萬方:通過查扣的這些微信賬號,通過國家反詐平臺比對,發現了多起涉及電信詐騙的案件。
截至目前,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60余人,查扣手機1000余部,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菏澤市公安局定陶分局副局長董宏:公民的個人信息被侵犯之后,他們往往第一時間,并不知道,而這些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被用于其他的違法犯罪,形成一系列的黑灰產業鏈。我們不要輕易地留下你的個人信息,也不要在一些公共場合掃不明的二維碼。
老年人需提高防范意識 保護個人信息
在整個犯罪鏈條中,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了老年人不熟悉智能手機,輕而易舉地獲得了他們的個人信息,繼而實施犯罪。幫助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識,守護好他們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家人的義務,更是全社會的責任。(央視網)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