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個每天面對電腦的工作者,除了在家辦公外,有時也要出差或去對接客戶,因工作性質的需要,大部分都是和文件有關,無論是設計稿還是文稿類都特別多。全部攜帶出門也不現實,另外就是也會有遺忘的時候,筆者一直有遠程控制的需求,雖然目前有用NAS,但如果能遠程控制桌面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需要遠程控制首先得能讓電腦開機啊,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了解決這個需求,筆者入手了一款小神器:向日葵開機棒,之前就聽說過它的大名!只是一直沒有嘗試體驗!它支持手機給電腦遠程開機,支持定時開關機,然后配合向日葵遠程控制軟件,可以很輕松搞定異地辦公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開個箱,產品盒子非常小巧,從拿到手就知道主機一定也很mini,果不其然確實體積不大,而且很輕盈!橘黃色的主色調給人陽光,科技感的印象。包裝背面是開機棒的基本信息,如型號、官網以及SN碼,這個碼是用來綁定設備的,非常重要。全家福方面,除了開機棒、還有電源線和說明書。
在使用之前可以看下說明書,對于這類智能設備還是需要了解下怎么使用和安裝,這樣方便快速上手。向日葵開機棒全身黑色,身材小巧,尺寸為:6*2.5*1.6cm,正面有向日葵的logo,采用的是LED燈設計,可以顯示紅綠藍三種顏色,通過顏色顯示了解開機棒的狀態。
向日葵開機棒提供兩個版本:獨享版和局域網版,局域網版可以開啟跟開機棒同一局域網下的全部電腦,但部分功能是對于個人用戶來說免費功能足夠使用了,這個版本更適合企業用戶使用。而獨享版只能開啟同一局域網下的一臺電腦,是免開機服務費的。筆者入手的是局域網版,對個人用戶來說,功能不受影響和限制,畢竟主要是用于遠程開機服務和辦公為主。
接口方面,向日葵開機棒的兩端都有一個接口,一端是Micro USB供電接口,另一端是RJ45網口,開機棒支持5V-1A輸入,直接插到排插上的USB接口也是可以使用的,或者使用電源適配器插頭也可以。
實際使用,首先一頭連接充電線,另一頭插網線,然后連接路由器即可,正常設置后,就可以遠程來喚醒網絡中的主機了。
開機棒中間的LED狀態燈會亮起,有紅,綠,藍三種顏色交替閃爍,不一樣的顏色狀態不一樣,如上圖所示,可以看到正常的狀態下顯示是綠燈。這樣可以很方便的排查問題,然后及時解決。
下面來看看怎么綁定開機棒和安裝軟件,通過官網下載“向日葵”軟件,然后通過官網輸入開機棒設備的SN碼添加開機棒,綁定成功后會在開機設備中顯示,這樣也可以了解已綁定的設備數量。
然后安裝向日葵控制端,在里面可以看到已經綁定的主機,只要在線都會顯示,另外可以看到綁定的開機棒,在PC端也是可以直接操控的,比如開機和操控桌面。另外,如果想喚醒局域網中的主機,需要PC主板和網卡支持并開啟網絡喚醒功能。每個品牌的主板設置不同,但都需要進BIOS界面去設置。不同主板有不同的設置方法,建議先了解下再操作,筆者就不做詳細展示了。
在“向日葵遠程控制”APP中,可以看到綁定的設備,比如開機設備處有2臺,下方是遠程在線的主機,然后點其中一個就可以進入主機功能控制了,直接點擊可以開啟主機。在APP內還可以進行其它操作,比如:桌面控制、桌面觀看、攝像頭、CMD、遠程文件(需要特權),關機/重啟。這些功能都挺實用,基本上可以滿足筆者遠程辦公和操控電腦的需求了。
實際測試,如動圖所示,可以通過蘋果電腦控制右側的PC主機,而且反應同步,沒有延遲,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這樣出門就不用擔心了,隨時可以操控辦公室或者家里的電腦,有什么文件需要查看和拷貝也沒問題,這樣讓遠程辦公變得更簡單,更自由,不受空間限制。
在其它設備上也可以遠程控制,比如我們常用的手機,IPAD等產品,雖然手機端顯示的畫面沒有電腦大,也是可以進行完整操控的,如圖上所示,可以看到完整的系統界面。在手機上辦公這種感覺也是特別棒,特別是能遠程控制,比如要編輯或者修改一個表格,打開一張圖片,看個產品視頻等等都可以,向日葵開機棒讓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化。它是一款能定向遠程開機或者是局域網批量開機的智能設備,除此之外,搭配向日葵客戶端,能做到遠程協同辦公,這一點完全滿足了筆者的需求了。
一群為顏色而狂熱的「視覺動物」,他們喝下一杯杯五彩斑斕的各色飲品,嘗試著新酷的感官體驗;他們穿梭在光怪陸離的各色門店,和不同朋友激發出電光火石;他們不停地拍照、分享、表達、思考,感受著顏色在創意、理念、產品、環境中新的生命力。
從過去到當下,顏色正一波又一波,沖擊著新生代年輕人的社交生活和消費思潮。
歡迎進入明日浪潮系列專題:好「色」之徒——No.3 歷史篇。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到 700 萬年前,人類起源的那一秒——
誰也沒想到,那時一束光照進眼睛,不同波長的光源經過視神經,然后我們就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物之一:顏色。
▲ 圖片來自:GIPHY
不過幾百萬年來,都沒人能說清或說全這個語言無法形容的東西。
如今,顏色早已不止紅橙黃綠青藍紫,甚至有了 16777216 種名字。
顏色也不再只是顏色本身。它隨著整個人類藝術史發展演變,大到影響社會演進和文化更迭的軌跡,小到映射每個人的心理情緒、生活消費、社交表達。
▲ 圖片來自: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這些變化都不是空穴來風。
我們習慣了色彩的無處不在,沒人注意到它悄悄改變了一切。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牛頓說,要有光,就有了色彩。
當然,色彩不是牛頓發明的,而是牛頓在 1666 年用一個三棱鏡將太陽光分離出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光譜,人們才第一次真正知道了色彩如何誕生。
可以說,光是色彩之母。
但歷史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這是一種異端邪說,因為純白的陽光被視為上帝的禮物,它不應該被混合和分解。
另一個讓當時的人們費解的是:彩色光可以混合變白,而為什么彩色顏料混合就變黑了?
當然,這些后來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不同波長的光混合疊加就會變白,而顏料混合會因吸收越來越多可見光,逐漸無法反射任何可見光,進而越來越黑。
很難解釋的是整個顏色史。
▲ 圖片來自:GIPHY
它可能比任何一部繪畫史、材料史、光學史都要復雜。
因為它在各個領域都有一席之地,又和不同行業散落交織,但完整的研究少得可憐,給人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缺憾。
為了讓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一點,我想說說它歷史上的最特別之處——多定義。
正如前面所提,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國家、不同人群,可能都對顏色充滿困惑,且各抒己見。
在人類歷史更久遠的時間里,我們甚至無法用任何知識來解釋色彩,只能憑借著單純的視覺迷戀,從大自然中提取有色礦物,研磨成粉,再摻水添色。
▲ 圖片來自:Ancient Ochres
已知的最早顏料,可以追溯到 35 萬年的前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能從灰燼中提取深黑色的物質。
而現存最古老的人類藝術繪畫作品,可以推溯到 25 萬年前,人類已經用赭石提取來黃、紅、棕。
▲ 赭石造就了法國知名的拉斯科洞穴壁畫
早期文明社會,人們開始學會從越來越多基礎材料中,創造出大自然中不存在的顏色。
比如動物油脂、樹脂做的燈黑色,明火燃燒骨頭產生的骨白和骨黑。5000 年前古埃及人發明的埃及藍,已經學會用石灰、銅、硅石、泡堿加熱,精確配比調出,堪比一場化學實驗。
▲ 埃及藍
那時候,人們對顏色的理解也與現在截然不同。
對古希臘人來說,藍不是藍,而是叫「melas」,意指「黑暗」。藍色對他們來說,其實就是黑的明亮版。在中世紀,藍色也不是現在的冷色調,它被認為是一種暖色,象征著「最有活力的顏色」。
1704 年前后,色彩制造商 Johann Jacob Diesbacht 在實驗室以胭脂蟲為材料制造顏料時,因為混合了被動物血液污染的草堿,意外制造出了第一種現代人造顏料——普魯士藍。
這種顏色很快風靡一時,在繪畫史上大放光彩。
▲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里》
其實,顏料本身不具有價值。但當他們轉變成為色彩,被藝術家變成藝術品,潛力才被人們看到。
然后中世紀泥金手抄本里,開始出現明快的金、紅、藍;文藝復興時期,誕生了一波又一波燦爛的藝術成就;20 世紀的現代主義作品,更是令后世驚艷。
▲菲利普·奧托·榮格的球形 3D 顏色模型
這也得益于 19 世紀工業革命的推動,更多化學物質作為工業副產品被制造,成了極佳的顏料和染料。
直到 19 世紀晚期,成品顏料的繁榮、金屬顏料軟管的誕生,才讓價格低廉的合成顏料如蔚藍、鉻橙和鎘黃出現,更多前所未有的色彩也開始出現。現代科學更為人類帶來了超出想象的新顏色,像熒光色、磷光色。
藝術家們開始為在色彩中眼花繚亂,在色彩的創作中瘋狂,留下了無數的驚鴻一瞥。
▲ 梵高作品:《向日葵》&《鳶尾花》
這是一段人類運用顏料、色料、染料或化學反應等方法,不斷探索和發現色彩的奇跡之旅。
但就算到了這時候,色彩依然十分「混亂」。
色彩本身是客觀的,但它的名字、它的定義、它的象征卻不客觀。
20 世紀 80 年代一項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不同地域對色域劃分很不清晰。比如朝鮮語有種顏色叫黃綠色,它只是用來區分普通綠色。所羅門群島環礁居民把色譜分為白色、暗色(含藍色和綠色)、紅色(含黃色和橙色),對眼中所見有著自己的定義。
▲ 圖片來自:《燃燒女子的肖像》
一個相關的趣味小知識是,橘子被引進歐洲,歐洲才有了橘色,此前都被叫黃色或金色,這也是為什么金魚不叫橘魚。
這都是因為,色彩早已不是單純的色彩本身。
它的意義,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經濟意義息息相關。
古代,紫色一直被認為是最尊貴的顏色,象征著一個社會最高的權力和榮耀。在中國,猩紅色曾屬于少數精英的特權,赤褐色則屬于身份低微的農民,不同階層的人都有著不同的顏色等級。
▲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顏色,讓世界各地都變成了不同的「大染缸」。
它可以是打動眼睛震撼靈魂的原料,也可以是社會等級制度中的舊時榮光;是一個巨大的經濟產業騰空而起,也是一位渺小藝術家一生的跌宕起伏。
我們喜歡有始有終,不喜歡分裂斷層,我們喜歡盡在掌握,不喜歡混亂無序。
所以,從牛頓的光譜理論出現開始,全球的科學家、藝術家、設計師都花了大量時間,都像要畫出色彩界的《創世紀》一樣,讓人類牽起混亂色域的手。
德國浪漫主義畫家菲利普·奧托·榮格 1810 年提出了球形 3D 顏色模型。同年德國詩人沃爾夫岡·馮·歌德在《色彩理論》一書,貢獻了一種更以人為本的色彩感知分析——以紅、黃、藍為主的著名色彩環。
▲菲利普·奧托·榮格的球形 3D 顏色模型
1861 年,麥克斯韋根據三基色,奠定了現代色度學的基礎。
到 1905 年,「孟塞爾顏色系統」的顏色次序制誕生,這是首個用明度、色相、彩度三個維度來描述顏色的系統,也是第一個被廣泛接受的顏色管理系統。
▲ 孟塞爾顏色系統
不過當時,配色系統還未深入各行各業的實際產品中。
此時,很多染料廠和紡織廠開始發行各種色度的樣品,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顏色產業也面臨崩潰,美國紡織廠和制造商聯合組建了紡織色卡協會,基于美國染料,開發了第一個全行業色卡和顏色趨勢預測。
有一天,另一個行業的印刷師勞倫斯·赫伯特,還是遇到了顏色的麻煩。
他一直熟練調配設計師或客戶要求的色彩,但有次客戶堅持說,他印刷出來的顏色不是自己要的,也就是這次之后,赫伯特覺得:是時候做一套人人都能通用的色彩語言了。
這也就是后來名聲大震的彩通(PANTONE)色卡的靈感源頭。
▲ 圖片來自:GIPHY
彩通的全球應用之旅也至此開始。
1965 年,第一套為藝術材料設計的彩通配色系統發售,每個細微的顏色開始有了獨有的編號和色卡,每個特定的顏色也能根據說明清晰混合而成。
年度流行色的背后,也潛伏了科技、時裝、家居等各行各業最新的商業趨勢。
它走到了全球每個角落,也像回到了繽紛的中心。
隨后幾年,彩通為顏料、塑料、粉末涂料、屏幕技術、紡織品都加入了配色系統,建立起一套最通用的色彩語言,色彩開始真正成為一門大眾的生意。
1998 年,喬布斯站上蘋果發布會的舞臺,激動地亮相蘋果第一款 iMac G3 臺式電腦,所有注視著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它脫離了市場上所有清一色的米白色電腦,在那藍色的半透明殼上,閃爍著科技和未來的光芒。
很快,iMac G3 的葡萄紫、句子橙、草莓粉、酸橙綠等多彩配色洶涌而來,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電腦的想象,也讓人們看到了顏色在商業上的無窮潛力。
色彩的生意逐漸受到重視,色彩的生意也越來越有序進行。
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每年年底彩通推出的「年度流行色」。
自 2000 年來,彩通的色彩專家就通過對全球各個領域的變化,尋找一種能捕捉時代精神的色彩作為年度流行色。它用色彩來表達全球的文化情感和態度,通常也能切中人們難以言明的內心,然后掀起一股新的色彩浪潮。
年度流行色的背后,也潛伏了科技、時裝、家居等各行各業最新的商業趨勢。
就算人們不打開社交媒體,完全不關注年度流行色,可能也會被無形影響,穿上一件被年度流行色影響的衣服。
就像 2006 年上映的《穿普拉達的女王》里,著名時尚雜志《RUNWAY》主編看著她助理身上一件天藍色毛衣說道:
奧斯卡·德拉倫塔在 2002 年設計了一系列天藍色晚禮服,然后圣羅蘭設計了天藍的軍式夾克衫,天藍色隨之成為其他 8 位設計師的最愛,放入其名下商店,最后慢慢進入可悲的美國中檔品牌,才讓你從他們的打折貨中淘到。滑稽的是,你以為你選擇了這個顏色,讓自己遠離時尚界,事實卻是,這屋子里的人幫你從一堆衣服里,選了這件線絨衫。
巧的是,天藍色也是 2003 年彩通的年度流行色:水色天空。
《創世記》中,人類聯合起來興建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但上帝為了阻止人類計劃,讓人類說不同語言,相互無法溝通,最終計劃失敗。
現在,顏色就是現實消費中的一座巴別塔。
它變成了一個新的媒介,用一種無需溝通理解的方式,潛入人們的生活,聯系人們的生活,激活人們的生活。
▲ 圖片來自:GIPHY
尤其當數字浪潮襲來,顏色傳播加快,數字色彩也開始興起,它配色快速、效果明顯,想象空間比顏料要大得多。
你可能沒注意過,現代的計算機中,顏色由紅綠藍三基色組成,1 個 BYTE(字節,范圍是 0~255) 表示一個顏色分量,那么,就有 256×256×256=16777216 種顏色。
如果這 16777216 種顏色你并不關心的話,從 1988 年多彩的 iMac 開始,現在每年都有人為 iPhone 的新配色而狂熱下單,Android 手機各種獨辟蹊徑的配色名和流光溢彩的視覺效果,也時常讓人迸發為美好事物下單的原始沖動。
華為 P30 系列有個配色叫「天空之鏡」,靈感來源于玻利維亞鹽湖;vivo NEX 3S 有個名為「液態天河」的配色,想象一下,對,就像銀河嘩啦啦流在了手機上;三星 Galaxy Note 10 混搭了一堆配色,干脆叫它為「莫奈彩」—— 手機更新即變色,已經成為一個大眾期待的共識。
顏色成了消費的動力,我們總是輕易地為新鮮感花錢。
▲ 三星 Galaxy Note 10「莫奈彩」配色
千通彩創始人林銳城接受愛范兒采訪時,指出當下消費環境中,人們的確越來越重視產品的配色和創意。他們是中國知名色彩系統服務商,提供包括彩通在內的多種色彩工具和服務。
例如產品包裝用色更加明亮鮮艷,潮牌用品搭配閃光銀粉色或霓虹色,還有更柔和輕盈的女妝用色,彩度中等的工業用色……
「隨著時代進步,人們希望通過更多的色彩,來表達對世界觀的認知」,林銳城對愛范兒說道,「最近幾年大眾對環保的意識越發強烈,于是綠色的使用率就大大提升了」。
在他看來,伴隨著互聯網而生的 80/90 以及更年輕的群體,對色彩有著獨特的見解,也有更高的色彩需求。他預計近年來還有一個顏色新趨勢:
中國消費者愛國熱情高漲,如茶顏悅色風潮、故宮文創作品,接下來,國潮色彩主題概念的創意品牌和產品會達到新的高度,廣受年輕人熱捧。
而數字媒介,是年輕人們表達和傳播的最佳平臺,人們對顏色的熱情也隨之越來越高。
于是,各色新門店成了吸引年輕人拍照打卡的利器。
顏色成為一種創意構想、文化理念、社交方式的傳播載體。
于是,新茶飲擺脫了過去滿杯的果醬和色素,用天然色素和健康水果打造受年輕人喜歡的各色飲品。
一場顏色的微妙進化在暗涌。
彩通現在也可以說是一個「新消費品牌」。
它不僅僅只是一家色彩機構,還不斷進行「色彩跨界」玩創意,比如做 app、出雜志、開酒店、開咖啡店等等,看起來就像把 Instagram 搬到了線下。
這些都讓色彩進入人們生活的細枝末節,也對人們生活影響越來越大。
當然,色彩無論在哪個年代,依然要面臨新需求的挑戰。
一旦我們越過色彩的最基本意義,顏色的故事,其實就是人的故事,生活的故事,文明的故事。
經過了幾百萬年,色彩依然在快速進化。
它還可以擁有更多元的想象力,演繹出更新鮮的故事。
▲ 圖片來自:GIPHY
我們通常不追問色彩的起源,印象中它來自光,來自自然植物,來自天然礦石,好像自古以來就存在。
一旦我們越過色彩的最基本意義,顏色的故事,其實就是人的故事,生活的故事,文明的故事。
這個不會結束的故事,就像黃綠色一樣,能讓人永遠想起春天的第一枝嫩芽。
《色彩的秘密生活》
《色彩理想國:圖說顏色的歷史》
《色彩中的 100 年:潘通經典配色圖鑒》
《顏色的故事:從顏色追溯人類文化發展史》
《分解·歸納:色彩文化創意應用研究》
果你是一個電子科技愛好者,或者對攝影和圖像處理有所了解,一定不會對RGB這個詞感到陌生。隨著它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領域跨度變大,相信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對它開始好奇,于是小編決定花5分鐘的時間來詳細了解一下這三個字母背后的含義。
在電腦配件中,RGB(燈)作為一種外觀的加成,通常指的是可以變色的光帶,它可以出現在各種外設身上,鼠標,鍵盤,機箱甚至內存條上;到了顯示設備,RBG帶上了前綴,sRGB,AdobeRGB,ProPhoto RGB,ColorMatch RGB等,它搖身一變,含義換成了色域/色彩空間(color space),我們說一個顯示器有超大的色域,那就意味著它能顯示更多種類的色彩;而在計算機領域,當我們談論RGB的時候,往往指的是一種色彩的表達方式,或者說是用數字來表示顏色的辦法,這也是我們今天想聊的內容。
燈廠出品,必屬精品 | Credit: Alienware
RGB顏色系統
我們一把RGB翻譯過來,事情就變得簡單明了了:R-Red(紅色),G-Green(綠色),B-Blue(藍色)。看到這,聰明的你一定恍然大悟,RGB就是用紅、綠、藍三色作為基色,把它們以不同比例“調配”,來得到各種顏色的方法!
在電腦里,想要用數字來表示RGB系統里的一種顏色,我們當然需要三個“坐標”:【紅(0-255),綠(0-255),藍(0-255)】,即色光三原色。
從0到255(計算機里256=2^8,對應8個bit),三種基色,RGB顏色系統一共可以表示256*256*256=16777216種不同的顏色。由于16777216等于2的24次方,所以RGB系統產生的圖像也被叫做24位圖像。
眾所周知,紅光+綠光+藍光=白光。那么相應的,我們把紅綠藍三色全開(全為255),那么RGB(255,255,255)就是白色,純紅色則對應RGB(255,0,0),黃色對應的是RGB(255,255,0),而黑色為RGB(0,0,0)。當然這里隱含的意思就是,紅綠藍三種顏色都不出現(全為0)的時候,顯示為黑色,這既符合沒有光線時對應的黑暗,也符合各種顯示屏的工作特點。
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由6位符號構成的顏色表示方法,例如:FF007F,它同樣對應了RGB中的紫色。但是FF007F與(127,0,255)之間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關聯呢?
由于RGB系統的基石是三原色光,很自然地,我們將FF007F拆開成3份試一試,FF-00-7F。聰明的你應該已經猜測到,這每一份分明就是對應的一個數值哇!
如果你對十六進制數有所耳聞,那么大可以自己嘗試去換算,你會發現“FF”對應的是藍色的255,“00”對應綠色的0,而“7F”在十六進制中正好等于127。
PS:編程語言里,在前面加上#,電腦就能知道我們想要的顏色了。
“#0000FF”→“給我大紅!”
CMYK顏色系統
面對CMYK系統,我們還是使用一樣的套路:C-Cyan(青色),M-Magenta(品紅),Y-Yellow(黃色),K-Black(黑色)。
印刷三原色與色光三原色的聯系
青色,品紅和黃色又稱為印刷三原色,用于印刷打印。和色光主動發出光線,顏色相互疊加(加色法)相反,印刷品顯示出的顏色來自于反射光,經過油墨吸收后剩下的光被人眼看到,是一種減色法。
雖然說基色無法通過混合得到,但前提是,混合遵循的是同一種法則,加色法與減色法屬于不同的兩種法則,自然可以打破這個限制。
減色法中兩種基色相混合可以得到加色法中的基色,反之亦然。瞧瞧上圖吧,品紅與青色在減色法里居然得到了藍色!這在加色法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藍色是三原色中的一員。
根據減色法的原理,青色、品紅和黃色按1:1:1印刷時,理論上所有顏色的光都會被吸收,從而顯示出黑色。但是實際情況下,我們制作的油墨不能達到理論的純度,比例也沒法做到完美,所以這樣調配出的往往是奇怪的深屎黑色。
奈何印刷中用得最多的就是黑色,為了解決黑色的打印問題,我們在印刷三原色的基礎上增加了K-Black,專門負責黑色相關的打印。取單詞的末尾字母K是為了防止與藍色的B混淆。這樣一來,黑白打印就只需要調整K的值了(調整灰度),CMY的值全都為0。
所以下一次給彩色打印機上墨盒的時候,如果有人好奇為什么要3個彩色加1個黑色,我們可以自信的回答,當然是因為CMYK呀!
依次是RGB CMYK 灰度 黑白的牛油果
其他顏色系統
除開RGB和CMYK,還有一種常見的顏色系統——色相環(HSB)系統。
色相環
此色相非彼色相,搞顏色一定要有證據。色相環是一個漸變色的圓環,0°,120°和240°的地方分別對應了紅,綠,藍三種顏色,其他角度則是中間的過度色相。所謂色相(Hue),就是區分各類顏色的基本特征,除了黑白灰之外,所有顏色都有色相這一屬性。
選定了色相H,我們再來看SB吧(==)。S-Saturation,即飽和度,可以理解成顏色的鮮艷程度或者純度;B-Brightness,明度,顧名思義就是指顏色的明暗程度。色相,飽和度和明度共同構成了色彩的三大要素,所以我們可以用HSB系統來確定顏色。
色相,飽和度,明度在色彩里形象的表達
例如紅色表示為HSB(0,100,100),紫色則是HSB(276,46,52)。
順帶一提,以上涉及的都是顏色系統,或者叫色彩模型(color model),是用數學辦法來拆分、表示色彩的手段,主要目的是為了把顏色數字化,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計算機編程。至于色域中的RGB,下次有機會小編再和大家聊吧~
多樣的顏色系統
參考資料:
http://www.soomal.com/doc/10100002110.htm
http://katharinethayer.com/html/RGBseps.html
https://107cine.com/stream/99733/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652492
來源:牛油果進化論
編輯:重光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首屆黑洞PS大賽來襲!為了這張「高糊」的圖,中國科學家做出了啥貢獻?
2. 物理學四大神獸,除了“薛定諤的貓”還有誰?
3. 地下多大的金礦才能影響到單擺實驗?| No.149
4. 為什么用木棍打衣服就可以洗干凈衣服?| No.150
5. 為了替你出氣,我們給討厭的楊柳絮來個「以暴制暴」
6. 玩掃雷還有什么技巧?科學家的玩游戲方法你絕對想不到
7. 在我國,沒有任何一張地圖能告訴你你的真實位置
8. 在客戶魚嘴里提供服務的小清潔蝦、清潔魚,是怎么知道自己不會被吃掉的呢?
9. 你以為土撥鼠只會尖叫?其實它可能正在罵你
10. 你知道為了測博爾特的速度,我們有多努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