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u)盤很多人都有,也都會做,因為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可以一鍵制作啟動盤的工具,如大白菜,老毛桃,電腦店等等,然后它們制作出的啟動盤真的干凈嗎?它們在自動制作過程中有加入別的東西嗎?這個有待證實!
大白菜,哈哈!
我們先不要管這些制作工具到底好不好,起碼對于新手來說,確實有非常大的幫助,制作簡單,只需一個U盤就能很快制作出一個啟動盤,放入系統就可以用來裝系統了,很多人一直都是這么干的吧?
DIY
其實做為一個電腦小白用戶來說,只要你有興趣,稍微動動手,就能純手工打造自己的啟動盤哦!今天我們就教大家如何純手動制作三分區法啟動盤。
三分區法結構圖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三分區法制作的啟動盤是把一個U盤分成了三個分區,其中中間的數據區就是我們在我的電腦中看到的U盤,兩邊的UD區和EFI區是隱藏的分區,分別代表著UEFI啟動和傳統BIOS啟動。這種和量產法制作成的啟動盤一樣是支持雙啟動的。下面我們來看下利用三分區法制作成啟動盤的效果。
是不是和上面的三分區結構圖一樣呢
在我的電腦中顯示的就是數據區分區
1,普通空白U盤一個;
2,工具包一個(三個工具,UltraISO,FbinstTool,DiskGeniu);
3,123PE單版文件兩個(123UEFI單版ISO格式和123BIOS單版FBA格式)。
1對1,2對2
先用UltraISO工具,點文件---打開
找到123UEFI.iso文件并打開
把寫入方式和隱藏啟動分區選項都改一下
格式化U盤后直接寫入
第一部分寫入完成
打開binstTool工具,確定磁盤是你的U盤
啟動設置---格式化
按圖中勾選來
制作中
這里的格式化成功其實就是制作成功的意思。
退出吧,第二部分寫入完成。
打開DiskGenius工具,選中U盤
提示有錯誤不用管它
取消數據區的激活屬性
保存一下,第三部分完成,至此三分區啟動U盤全部制作完成。
純手工制作的哦
真機測試,如圖,第二行和第四行就是U盤啟動,支持BIOS+UEFI雙啟動。
我們之前給大家講了制作啟動盤的三種做法。1,普通寫入法;2,三分區法;3,量產法。
在這三種里,量產法制作的啟動盤是最好的,但是需要配套的U盤和量產工具;普通寫入法是最簡單的,非常適合新手和臨時裝系統的用戶;三分區法是用得最多的,因為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大家可以把它看作是普通寫入法的加強版,主要區別就是它可以把所有的啟動區進行隱藏,這樣可以做到讀寫分離的效果,可見數據可以隨意格式化,但啟動區還在,仍然可以做啟動盤使用。
有個具體的表現就是,大家用普通寫入法制作成啟動盤后,當你的系統文件超過4G以上,就無法放入到U盤了,之前很多小伙伴遇到了這個問題哈。那么用三分區法就不會出現這個情況,因為它的可見數據區是可以隨意格式化的,你只需要把數據區格式化成NTFS格式就可以放入超過4G的文件了。
當然普通寫入法也是可以像三分區法一樣,可以隱藏啟動分區的,這個我們下回再講【普通寫入法進階篇】
希望大家不要被玩壞!!!
點個贊吧
關注玩電腦,教你玩電腦。
關注你
啟動(u)盤很多人都有,也都會做,因為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可以一鍵制作啟動盤的工具,如大白菜,老毛桃,電腦店等等,然后它們制作出的啟動盤真的干凈嗎?它們在自動制作過程中有加入別的東西嗎?這個有待證實!
大白菜,哈哈!
我們先不要管這些制作工具到底好不好,起碼對于新手來說,確實有非常大的幫助,制作簡單,只需一個U盤就能很快制作出一個啟動盤,放入系統就可以用來裝系統了,很多人一直都是這么干的吧?
DIY
其實做為一個電腦小白用戶來說,只要你有興趣,稍微動動手,就能純手工打造自己的啟動盤哦!今天我們就教大家如何純手動制作三分區法啟動盤。
三分區法結構圖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三分區法制作的啟動盤是把一個U盤分成了三個分區,其中中間的數據區就是我們在我的電腦中看到的U盤,兩邊的UD區和EFI區是隱藏的分區,分別代表著UEFI啟動和傳統BIOS啟動。這種和量產法制作成的啟動盤一樣是支持雙啟動的。下面我們來看下利用三分區法制作成啟動盤的效果。
是不是和上面的三分區結構圖一樣呢
在我的電腦中顯示的就是數據區分區
1,普通空白U盤一個;
2,工具包一個(三個工具,UltraISO,FbinstTool,DiskGeniu);
3,123PE單版文件兩個(123UEFI單版ISO格式和123BIOS單版FBA格式)。
1對1,2對2
先用UltraISO工具,點文件---打開
找到123UEFI.iso文件并打開
把寫入方式和隱藏啟動分區選項都改一下
格式化U盤后直接寫入
第一部分寫入完成
打開binstTool工具,確定磁盤是你的U盤
啟動設置---格式化
按圖中勾選來
制作中
這里的格式化成功其實就是制作成功的意思。
退出吧,第二部分寫入完成。
打開DiskGenius工具,選中U盤
提示有錯誤不用管它
取消數據區的激活屬性
保存一下,第三部分完成,至此三分區啟動U盤全部制作完成。
純手工制作的哦
真機測試,如圖,第二行和第四行就是U盤啟動,支持BIOS+UEFI雙啟動。
我們之前給大家講了制作啟動盤的三種做法。1,普通寫入法;2,三分區法;3,量產法。
在這三種里,量產法制作的啟動盤是最好的,但是需要配套的U盤和量產工具;普通寫入法是最簡單的,非常適合新手和臨時裝系統的用戶;三分區法是用得最多的,因為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大家可以把它看作是普通寫入法的加強版,主要區別就是它可以把所有的啟動區進行隱藏,這樣可以做到讀寫分離的效果,可見數據可以隨意格式化,但啟動區還在,仍然可以做啟動盤使用。
有個具體的表現就是,大家用普通寫入法制作成啟動盤后,當你的系統文件超過4G以上,就無法放入到U盤了,之前很多小伙伴遇到了這個問題哈。那么用三分區法就不會出現這個情況,因為它的可見數據區是可以隨意格式化的,你只需要把數據區格式化成NTFS格式就可以放入超過4G的文件了。
當然普通寫入法也是可以像三分區法一樣,可以隱藏啟動分區的,這個我們下回再講【普通寫入法進階篇】
希望大家不要被玩壞!!!
點個贊吧
關注玩電腦,教你玩電腦。
關注你
迎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相關文章
在下載里找到tyup_V2.0.exe文件,插上U盤后打開,按照下圖操作
(制作U盤會清空U盤內的所有數據,所以一定要事先備份好。另外,這個制作U盤會占用300M的空間,格式化后可用空間減少是正常現象,如果想在安裝完系統后再恢復空間,后面會有講解幫你解決)
操作完畢后,這個U盤就制作成為win pe啟動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