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的可折疊設備又一次延期了。
分析師郭明錤在最新一則推文透露,蘋果首款可折疊MacBook已由原定2026年發布推遲到2027年底或2028年發布,這與內部最近的一些新變動有關。郭明錤指出,這款可折疊MacBook從設計到選材均發生了變化,這可能是延期的主要原因。
(圖源:X)
自柔性OLED面板開始進入消費市場以來,我們已經見到了不少可折疊電子產品問世,例如折疊屏手機、折疊屏筆記本電腦等,其中折疊屏手機已經成為智能手機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
而蘋果在2021年開始便傳出探究可折疊設備的可行性,例如折疊屏iPhone,曾出現在多個業內人士的爆料信息中。據了解,目前蘋果的所有可折疊產品項目都在延期,這不禁讓人猜想,到底是什么讓蘋果的這些「創新」項目一拖再拖?
折疊屏手機最早在2018年由柔宇推出,隨后三星、華為前后發布了面向消費市場的產品Galaxy Z Fold、Mate X。最初的折疊屏手機存在厚重、不耐用、軟件適配差等問題,在發布初期并未掀起巨大波瀾。
但隨著大量廠商入局,OPPO、vivo、小米、榮耀等廠商均給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產品愈發成熟,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提升。市場調研機構Techinsights在近期發布的報告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折疊屏手機全球銷量實現了257%的同比增長,連續六個季度正增長。
蘋果在2021年左右被曝出探索推出可折疊設備的可行性,但最終將目光鎖定在iPad和Mac兩條更具生產效率需求的產品線上。可折疊MacBook在2023年被確定立項,最初發布時間定在2026年秋季,但最新消息指出,這個發布時間再度被延期。
(圖源:Appleinsider)
據郭明錤透露,可折疊MacBook的尺寸發生了變化,從原本的20.25英寸改進至18.8英寸,折疊狀態下,它將繼續保持在13-14英寸之間,與當前的MacBook相近。小雷認為,蘋果之所以將顯示面板尺寸調小,與當前的顯示技術達不到要求不無關系,同時考慮到便攜性和適配性等諸多因素,可折疊MacBook最終并不會做到超20英寸。
此外,早前傳聞的可折疊iPad目前已經不在供應鏈名單上,要么是蘋果已經徹底取消了這個項目,要么就是有消息誤將可折疊MacBook認錯為iPad。
無論如何,折疊屏設備市場目前已經趨于成熟,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之一的蘋果卻至今仍未推出任何相關設備,這其實是令人比較費解的。不過,蘋果的「保守」也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蘋果在iPhone X中引入了全面屏設計,在iPhone 12系列中加入了5G功能,iPhone 15 Pro Max上的潛望長焦,這些技術在推出時均并非市場首發。
(圖源:Wistia)
可見,蘋果可能更愿意在技術成熟、供應鏈穩定且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再推出折疊屏產品,以確保其產品在上市后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品牌一貫的高期待。而郭明錤也表示,可折疊MacBook在定價上并不會太便宜,可能會與Vision Pro的售價相當,而經歷過Vision Pro開售遇冷「毒打」后的蘋果,或許要制定更完善的價格策略,才不會重蹈覆轍。
當前市場上,折疊筆記本電腦逐漸進入消費者視野,如聯想推出的ThinkPad X1 Fold和華碩的ZenBook Fold等。這些產品利用折疊屏幕的獨特設計,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屏幕空間和便攜性,試圖在平板電腦與傳統筆記本電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聯想的ThinkPad X1 Fold,配備了13.3英寸OLED折疊屏幕,展開后可達17.3英寸,為用戶提供了一個介于平板和筆記本之間的混合體驗。華碩的ZenBook 17 Fold OLED擁有17.3英寸的可折疊顯示屏,展開后幾乎是一個桌面顯示器的尺寸。這些產品的售價也不低,通常在2500美元以上,定位高端市場。
(圖源:ASUS)
相比之下,MacBook作為傳統筆記本電腦的代表,依舊遵循著單一屏幕和固定鍵盤的設計理念,功能多樣但形態固定。
蘋果優先為MacBook產品線設計可折疊造型,這并不讓人感到意外。首先,折疊設計的意義在于,它打破了傳統筆記本電腦的形態限制,將筆記本電腦與平板電腦的功能相融合。通過折疊屏幕,用戶可以在筆記本模式、平板模式、甚至是混合模式之間自由切換,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
考慮到macOS 15已經支持通過屏幕映射的方式支持在MacBook上使用iPhone,這種多設備、多模態互通的操作邏輯必將在未來成為趨勢。當然,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可折疊設計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屏幕折痕、鉸鏈耐用性以及軟件適配等。
(圖源:Apple)
市場調研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折疊屏筆記本的出貨量達到50萬臺,雖然相比傳統筆記本仍然微不足道,但同比增長率接近200%,顯示出這一市場的潛力。而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折疊屏筆電市場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以每年30%的復合增長率擴展。
可以預見,折疊屏筆電的市場前景無量,不僅僅是技術進步所創造的「偽需求」,而是消費者的使用場景多變,較從前更在意設備能否應付更多使用需求,更重要的是兼顧性能的同時保持一定的便攜。這就是為何當下Arm架構的筆電市場也同樣打得火熱。
(圖源:9to5Mac)
不過,就目前而言,可折疊設計并沒有在筆電市場里引起更多消費者的關注,一方面是這些產品大多面向專業領域,比如ZenBook Fold(靈耀X Fold),它的多模態方案更適合同時有閱讀、創作和文字需求的商務人士;另一方面則是價格,無論是華碩還是聯想,它們的可折疊筆電售價都遠高于普通輕薄本。
可折疊MacBook同樣需要考慮到這些現實因素,假如它不能夠輻射到廣大消費群體,那么可能只會成為第二款Vision Pro,即便有著強大的硬件配置,但卻沒有太多消費者愿意買單。
可折疊MacBook延期推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或許在其正式問世之前,蘋果還需要考慮到市場的接受程度。
其一,折疊MacBook的高昂成本可能會成為阻礙其普及的主要因素。目前,市場上的折疊筆記本售價通常在2500美元到3500美元之間,遠高于普通筆記本的平均價格。如果蘋果推出折疊MacBook,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這將使得這一產品定位更加專業化,普通消費者可能難以承受。
其二,折疊屏的復雜性也可能增加學習成本和維護成本。對于那些習慣了傳統MacBook操作的用戶來說,適應折疊屏的新模式可能需要一定時間。而折疊屏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成本也可能更高,這些都可能讓折疊MacBook的門檻變得更高。
總體而言,可折疊MacBook的推出或許可以滿足高端市場的需求,但也意味著蘋果需要在價格和用戶體驗之間找到平衡,以確保這款產品能夠廣受消費者歡迎,而不是像Vision Pro那樣,僅成為科技愛好者的「奢侈品」。
個月,來自亞洲的一則看似不太可能的傳言稱,蘋果可能計劃明年推出低價 MacBook 系列,以與Google流行且價格更低的 Chromebook 機型競爭。本周二,受人尊敬的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重提這一傳言。
DigiTimes 9 月份的一篇報道稱,蘋果可能在 2024 年底推出價格更低的MacBook系列,以區別于公司現有的 MacBook Air 和 Pro 系列。郭明錤現在也認為,蘋果可能正在考慮采取這樣的舉措,以提高萎靡不振的 MacBook 出貨量,目標是每年 800 萬-1000 萬臺以上。
郭明錤的這一預測是針對蘋果即將于本周二舉行的 Mac 發布會做出的。這位分析師認為,蘋果將于 10 月 30 日舉行的"Scary Fast"活動將重點展示多款 M3 芯片,暗示可能會推出 M3、M3 Pro 和 M3 Max 變體。如果蘋果同時發布 M3、M3 Pro 和 M3 Max 芯片,它們很可能會出現在新的 13 英寸、14 英寸和 16 英寸 MacBook Pro 機型上。
郭明錤此前曾預測,由于"23 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有限",蘋果不太可能在 2023 年推出新款 MacBook Pro。他現在說,如果新款 MacBook Pro 真的在 11 月或 12 月上市,供應緊張的局面將持續到 2024 年第一季度。
這位分析師說,由于"M2計算能力升級有限",Mac出貨量已經下降,這可能是蘋果準備推出M3 MacBook Pro低產量機型的原因。郭明錤說:"從理論上講,M3 的計算能力應該會有更顯著的提升。"但如果 M3 無法提升出貨量,可能會觸發蘋果推出"更經濟實惠的 MacBook 機型"的計劃。
來自臺灣的原始報道,蘋果更經濟實惠的 MacBook 將采用一些設計上的改變,以使蘋果能夠實現低價。雖然外觀仍將采用金屬外殼,以保持蘋果 Mac 的獨特美感,但可能會采用"不同的材料"。
如果蘋果真的推出低價 Mac,它有可能采用新款 12 英寸 MacBook 的形式。最初的 12 英寸 MacBook 于 2015 年 3 月推出,采用輕薄設計,僅重 2 磅,是蘋果首款采用無風扇設計、USB-C 端口和蝴蝶開關鍵盤的筆記本電腦。遺憾的是,由于蘋果使用的是英特爾酷睿 M 處理器,許多人認為它的性能太弱,無法證明其 1299 美元的售價是合理的。蘋果公司于 2019 年停產了該機型。
自從蘋果在其設備中采用定制的Apple Silicon處理器,并開始提供起價為 999 美元的 M1 MacBook Air 之后,有關 12 英寸 MacBook 可能回歸的報道就一直在流傳。
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去年曾表示,蘋果可能會在 2023 年底或 2024 年推出采用蘋果芯片的 12 英寸 MacBook 機型。2023 年 1 月,古爾曼表示,12 英寸 MacBook 已不在公司的近期路線圖上,但并沒有完全排除該設備的可能性,這意味著將其推至 2024 年或更晚的時間仍有可能。
今年 2 月,又有傳言稱蘋果計劃將 12 英寸 MacBook 重新納入其產品線。報道稱,與該設備有關的生產活動正在進行中,蘋果計劃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決定是否推進大規模生產。這種所謂的活動是否與 DigiTimes 和郭明錤關于低成本 MacBook 的說法有關,還有待觀察。
025年的蘋果M4芯片新款Mac,是否值得期待?
?
蘋果最后一次更新Mac Pro是在2023年6月,新增了M2 Ultra芯片,并正式完成了從英特爾芯片的過渡。Mac Pro使用的是與 Mac Studio相同的M2 Ultra芯片,由于缺乏功率而受到了批評。
?
蘋果現在重新回到了設計桌前,正在研發預計明年發布的更新版Mac Pro。本指南將突出介紹我們所知道的有關Apple Mac Pro進展的所有信息。
?
?
M4芯片
?
下一代Mac Pro將配備M4系列的芯片,因為Apple正在努力在2024年和2025年期間更新其整個Mac產品線至M4系列。
?
彭博社的Mark Gurman認為,Apple希望建立一個更為常規的Apple硅芯片升級周期,這可能會像iPhone的芯片設計那樣,每年更新一次Mac芯片。
?
Gurman表示,Mac Pro將配備M4芯片中最高端的版本,代號為“Hidra”。根據Apple過去區分芯片的方式,Hidra很可能相當于“Ultra”芯片。Mac Pro面向需要大量處理能力的專業視頻制作人、攝影師、設計師等用戶,一些專業用戶對 M2 Ultra Mac Pro 表示不滿。
?
因此,Apple正在努力使M4芯片的Mac Pro更加強大。
?
所有 M4 芯片將專注于人工智能設計,Apple 旨在突出芯片的AI處理能力以及它們將如何整合到macOS中。Apple正在為下一次操作系統更新添加將僅在設備上運行的 AI 功能,因此M4芯片將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
?
有傳言稱M4芯片將具有升級的Neural Engine,擁有更多核心來處理AI任務。
?
?
統一內存
?
Mac Pro可能支持高達500GB的統一內存,遠高于目前的192GB最大限度。
?
會有M3芯片的Mac Pro嗎?
?
聽起來蘋果不打算為Mac Pro推出M3 Ultra芯片,而是將精力集中在M4更新上。
?
?
設計更新
?
Mac Pro在2019年進行了重大設計更新,Apple放棄了圓筒形的“垃圾桶”外觀,轉而采用更為保守的鋁制電腦塔樓。2022年型號在刷新時沒有設計變化,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聽說即將到來的M4版本有任何設計變化。
?
不過,距離發布還有一年多的時間,Apple可能會進行一些設計更新,至少在內部支持M4芯片變化方面。
?
?
發布日期
?
預計Mac Pro將是最后一款獲得M4芯片的Apple Mac,傳言稱它將在2025年晚些時候推出。
#蘋果電腦##mac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