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今天,我們繼續關注“新科技 新基建”。超級計算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超算或者高性能計算機。它被譽為計算機界“皇冠上的明珠”,可以說是國之重器。在信息時代,超算是衡量一個國家算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戰略制高點。雖然中國的超算起步較晚,但我國從零起步,打破西方封鎖,一步步發展成為超算強國。

    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機房里,“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正在進行每秒10億億次的高速運算。每年3月,國家氣候中心都會利用這臺性能強大的設備,來預測當年6月到8月的汛期氣候。

    超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超級計算機或高性能計算機,如今已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那么什么是超級計算機呢?

    什么是超級計算機?

    超級計算機指的是擁有強大計算和儲存能力的計算機,規格與性能比個人計算機強大許多,大多用于國家高科技領域和尖端技術研究。超級計算機和普通計算機構成組件基本相同,主要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組成。我們打開超級計算機的一個計算單元來看看它的內部構造到底長什么模樣。

    聯想中國區基礎設施業務集團高性能計算資深架構師郝常杰說:“在高性能計算系統里面主要的計算單元部分有兩個CPU做計算,有內存做支撐,還有本地硬盤,計算能力非常強大。”

    如果把這個計算節點擴展很多倍,就構成了超算。當然超算并不是簡單堆砌硬件就完了,還需要復雜的網絡、軟件等。存放超級計算機,用來提供算力服務的地方就是超算中心。中國最快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就位于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它誕生于2016年,共有40960顆國產芯片,峰值運算速度為12.5億億次/秒,曾經連續4次位列世界超算500強榜單第一名。

    在最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排名第六和第九。中國共有173臺超算上榜,總量位居世界第一。

    超級計算機為何成為新基建之一?

    當今社會已經從傳統的工業時代進入信息時代,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數據有關,所以數據被稱為信息時代的石油,是最有價值的資源。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快速發展的密碼。不過,數據需要經過計算、處理才能被利用。這種計算能力就是算力,超級計算機就是具備超級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的計算機。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張云泉說:“數據就像原油一樣,油很多,但是沒有加工廠就無法提煉成各種各樣的汽油、柴油,各種有價值的化工品,所以我們就必須生產大規模的計算設備,就相當于我們建一個大的化工廠一樣,這樣我們才有能力快速又好地把大數據加工成各種各樣我們需要的產品。”

    從模擬核試驗、太空探索,到人類基因測序、醫藥研發、氣候預測,甚至打車、購物、訂外賣等等,都要靠算力設施來處理海量數據。算力設施,已經像鐵路、公路、機場、水利一樣,成為新時代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把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列為新基建內容,而超算是算力基礎設施中的制高點。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張云泉說:“超算是大國重器,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很多的領域,比如說宇宙、化學、物理、天氣預報,各行各業都需要科學計算,是必須搶占的制高點。”

    如今,世界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成為核心生產力。算力越強,生產力越強。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在各地已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國家級和地方級超算中心,構成我國的算力矩陣,總算力達到每秒一萬三千億億次浮點運算,全球排名第二。

    雖然我國已經進入世界超算第一梯隊,但是回首往昔這一路走得并非一帆風順。上世紀80年代,中國希望進行石油勘測,但苦于沒有超算只得花大價錢從美國進口一臺。但是美國為了防止核心技術外泄,要求把設備放進全透明的玻璃房子里,中方的一舉一動都被美方監控,甚至連開機密碼和機房鑰匙都由對方控制。

    1983年,經過6年的研發,在科學家慈云桂的帶領下,我國第一臺超級計算機“銀河”誕生,運算速度達到1 億次/秒,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能夠生產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2004年,“曙光4000A”誕生,首次進入世界前十。2008年,“曙光5000A”誕生,中國步入百萬億次級運算水平。2010年11月,“天河一號”首次位列世界超算500強榜單榜首。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憑借中國的自研芯片登頂,并獲得被稱為“超算領域諾貝爾獎”的戈登貝爾獎,一舉打破美日兩國對這一獎項長達30年的壟斷。

    超級計算機如何發揮作用?

    既然超算這么厲害,那么就讓我們具體看看,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氣候預測被公認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問題之一,需要大量的計算,而這正是超級計算機的強項。從2018年起,每年國家氣候中心都會利用無錫超算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來預測6月到8月的汛期氣候,也就是節目開始時我們看到的那一幕。

    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氣象研發工程師蔡蕙伊說:“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做天氣預報的話,可能要花幾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的時間都完成不了,但是如果把它放到超算上來做的話,那么只要短短幾個小時就可以預報出一周的天氣了。”

    運算結果表明,“神威·太湖之光”不僅算得快,而且算得準。有了超級計算機,研究人員不僅可以預測中國的天氣和氣候,甚至可以預測全球的天氣和氣候。不久前,中國科技大學的趙純教授率領團隊,用神威超級計算機首次實現了長達7天的全球3公里空間分辨率“大氣物理-化學全耦合數值模擬試驗”。這項成果對于預測極端天氣、大氣污染等事件具有重大應用前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像無錫超算中心這樣的國家級超算中心,主要為國家大型科研項目服務。此外,我國還有不少地方超算中心,為地方發展提供算力服務。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是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共建成立的,由北龍超云負責日常運營。他們把算力搬上云端,這樣中小企業和科研單位就可以在云端使用超算,開展科研活動了,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成本。

    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迪說:“中小企業/科研單位經費特別緊張,不可能自己建一個超算系統,所以我們以云服務的方式,讓我們這些中小微用戶能夠快速地通過云服務的方式、租用的方式,開展科學研究。”

    凌空天行是國內一家商業航天企業。他們在研制火箭過程中,就多次用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的云超算去進行仿真計算,節省了大量時間與經費。

    中國超算的迅速崛起不僅讓許多應用領域受益,而且還帶動了與超算相關的技術發展,比如節能技術。超算功率強大是名副其實的“電老虎”,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統計,去年全國數據中心能耗達到2166億千瓦時,甚至超過了三峽大壩和葛洲壩電廠發電量之和,因此迫切需要降低能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聯想研發出了溫水水冷技術。

    聯想中國區基礎設施業務集團高性能計算資深架構師郝常杰說:“服務器在計算的時候,它的CPU的溫度會變得非常非常高,能高到90多度,放一個雞蛋就可以燒熟。”

    為了克服芯片發熱的問題,聯想獨創了溫水水冷技術。它用常溫水為機器降溫,既可以提升5%的算力,還能降低42%的能耗,余熱還可以被再次利用。

    溫水水冷技術已被北京冬奧會和許多數據中心所廣泛采用。經過不斷努力,中國超級計算機從無到有,直至步入世界先進行列。未來,我國還將在量子計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繼續發力,打造深度融合的高性能計算服務平臺。以超算為代表的國家新基建,未來將會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超算現在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惠及各個不同的行業,成為解決諸多難題的“超強大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加快推動以超算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速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來源: 央視網

    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作為大會官方簽約融媒體服務商,第一財經發揮專業財經媒體及跨平臺融合優勢,多渠道、多角度對進博會進行報道。而全球首款全面屏筆記本HUAWEI MateBook X Pro作為第一財經進博會報道專用本,以高清全面屏,十點觸控等卓越體驗,為一財全媒體新聞采集、處理、報道提供高效輔助。

    涉足個人電腦領域三年的華為正在給這個行業帶來更多的驚喜。

    在手機進入“全面屏”時代后,華為也正在把這種趨勢帶入個人電腦領域。亮相進博會的HUAWEI MateBook X Pro,是全球首款全面屏筆記本,屏占比高達91%,不僅首次定義了全面屏筆記本概念,更是將行業的技術變革帶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打破了行業的沉寂。

    回顧華為做PC的過程,經歷了三代的技術迭代,所謂“三代出貴族”,MateBook X Pro可以說相當的“驚艷”,在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運營官萬飚看來,華為第一代MateBook是嘗試著做,第二代是真正決定要好好做,到第三代則真正走在了路上。

    PC行業的新鮮血液

    近年來,每一次行業數據的發布都在訴說著個人電腦市場的艱難,如果找直接原因的話,消費疲軟顯然是罪魁禍首。上一次買電腦是什么時候?比起這個問題,也許“上一次什么時候,買了什么樣的手機”更讓人容易回答。在過去10年里,隨著互聯網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邁進,IT產業進入了快速變化時代,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迅速擠進了個人電腦的市場。智能手機更新換代的周期是18個月,甚至達到12個月,而像筆記本電腦要使用3到5年,其換代周期是手機的3到5倍。其間,雖然商業PC市場出現了小幅增長,但PC產業整體呈現低迷走勢。

    “手機賣場一天的人流量是電腦城的十倍到二十倍,傳統的電腦城業務已經非常低迷,我們預計未來兩年可能關停的數量在70%左右。”一位PC領域的從業者表示。更重要的現實是,成熟的PC巨頭雄踞山頭,使這個市場更加趨于沉寂。整個產業缺乏創新,功能導向還是以工具為主,缺少顛覆性的產品,難以刺激消費者的欲望。

    但事實上,PC不是正在“死去的業務”,它需要的是更多的創新空間。這正是華為進入筆記本行業的原因。這家擁有優秀創新基因的企業,正是抓住了技術創新與移動互聯網浪潮帶來的機會,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將其手機業務做到了全球三甲的位置。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科技的不斷引入,未來筆記本電腦的設計和性能將逐步強大,會創造出很多新的空間和領域,這也是華為的機會。

    在華為看來,在全場景體驗時代,華為消費者業務已在智能手機、可穿戴以及智能家居領域取得了快速發展,而布局PC產業成為必然的選擇。只有打造出更具設計感、擁有創新科技和良好體驗的PC產品,才能更好的去滿足新時代用戶的需求,和其他終端智能產品一起為用戶打造無縫移動數字生活場景。

    華為消費者業務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王銀鋒也表示:“從我們自己內部來看,有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生態戰略的訴求,PC業務就是辦公場景下的重要突破。其次,從PC整個領域的發展需求來看,產品整合移動終端技術也成為大勢所趨。所以我們綜合內外部因素進軍發力PC行業,華為期待成為推動這個行業的變革者”。

    給PC注入“手機思維”

    面對PC這一完全陌生的市場,華為深諳只有顛覆才能有所突破。作為全球智能手機三強之一,華為在智能領域已有長久的技術積累,借助手機領域成熟的創新實力,將其應用在PC上,讓筆記本誕生了令人驚喜的創新。

    比如說,第一代HUAWEI MateBook,就致力于滿足商務人群在場景化使用時的需求。時尚精致的外觀,兼具當時最前沿的一體式、防水、超輕薄和觸摸屏等功能,后來又將手機領域的指紋識別、全場景互連應用到筆記本電腦中。

    經過了三年的技術迭代,華為在PC領域已經嶄露頭角。而到最新旗艦機型的HUAWEI MateBook X Pro上,華為的PC創新已經系統化而且更有高度。

    比如,HUAWEI MateBook X Pro的全面屏、隱藏式攝像頭等創新一經發布,立刻驚艷業界,最重要的是,這一思路的獨特更顯寶貴,更給創新已然乏力的PC行業帶了新沖擊。

    比如,HUAWEI MateBook X Pro包含了四個杜比全景聲揚聲器,包括高音喇叭和低音揚聲器,可以提供豐富的低音和清脆的高音。并且能準確地從13英尺(約3.9米)遠的地方收錄說話者的聲音,這得益于四麥克風遠程精準拾音。

    再從雙USB-C接口來看,目前USB-C接口因其充電連接等更快、更簡單,在未來移動設備的使用上會變得更加普遍。戴爾的XPS 13和蘋果的MacBook Pro已經去除了USB-A接口,但仍有許多國家和產品仍在使用。MateBook X Pro此次的設計上保留了一個USB-A接口,同時增加了兩個type C口,其中有一個是Thunderbolt 3接口,可以支持外接高清顯示器、外置顯卡等雷電設備,也可用于未來更廣泛使用的其它電子設備,這也是對傳統PC產品的創新。

    此外,華為首創的極速指紋式電源鍵可實現按壓電源鍵和指紋信息識別同時進行,一鍵直達Windows桌面。此次華為將極速指紋式電源鍵再度升級,從關機狀態到登錄Windows桌面僅需7.8秒,從休眠狀態到登錄桌面僅需6.6秒。

    以辦公場景作為重要突破點,華為筆記本能夠實現多場景多產品的拉通。例如,華為筆記本整合移動終端技術,推出了HUAWEI Share功能,作為筆記本與手機互聯互通的橋梁,可通過一鍵熱點、一鍵分享、智能相冊,完成手機熱點接入、WiFi直連文件傳輸,高效相冊管理等。而HUAWEI Share3.0 在PC與手機交互性上進一步升級,創新地通過NFC芯片完成了筆記本與華為手機間的“一碰傳”,讓大眾感受到華為筆記本多屏互動、全場景式的完美體驗。創新升級的HUAWEI Share 3.0一碰傳功能,突破了Windows和安卓設備之間文件傳輸的難題,用“一碰傳”這種簡單、自然的交互方式,突破了傳統PC廠商一直未能解決的用戶痛點。

    正是這些功能,滿足了第一財經進博會報道中對新聞事件快速響應、高速信息輸入與處理的要求,可以使記者在場館內隨時隨地移動辦公,同時與一財全媒體不同的媒介后臺進行多端口銜接和靈活切換,為一財的進博會報道增加了極大的助力。

    總體來看,在產品細節上,華為因為有了手機思維再造PC的戰略,從而帶動了華為筆記本產品的持續創新升級,這才是華為對PC行業的新價值。

    “再造”PC

    “其實現在很難想象未來兩年是什么,因為世界在加速度發展。不用看未來20年,就看未來2年的發展,都是讓人很難想象。這主要來源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這種變化一定會給筆記本電腦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翻天覆地不是所有廠家都能跟得上,它必須有很強大的研發底蘊才能趕上這種變化和機遇。”萬飚對記者說。

    并且,對于現有的個人電腦行業,依然具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比如華為之前關注到傳統電腦有一個散熱的問題,并且,因為是風扇設計,一定是積灰的,會帶來電腦的噪音。而華為采用的是無風扇設計,不僅避免了風扇高速運轉時產生的噪聲,更減少了因為散熱開孔積塵帶來的使用故障,同時還有助于筆記本的輕薄設計。

    HUAWEI MateBook X Pro的一個創新,是智能散熱系統。當機器檢測到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時,機身內置的鯊魚鰭風扇將全力進行工作,保證電腦平穩運行。有評測者用魯大師做了一個溫度壓力測試,發現當溫度上升到60度時,風扇打開運行,CPU溫度逐漸下降,恢復到平穩狀態,而噪音也不大。

    而在屏幕上也是如此。一般的電腦是采用16:9的屏幕,但是HUAWEI MateBook X Pro卻是3:2的比例。為什么會這樣呢?王銀鋒表示,微軟和谷歌自己出的筆記本電腦都采用了3:2比例的屏幕,說明這個比例是大勢所趨。實際上,16:9的屏幕看電影沒問題,但是如果看細節的東西(比如文字或者數字),就會比較吃力。3:2比例,接近于A4紙的比例,能夠讓內容最大的顯示出來,更容易編輯。

    這也是一財這樣的專業性財經媒體選擇HUAWEI MateBook作為進博會報道專用本的原因之一。同時它也非常適合自媒體、設計師、攝影師以及其他內容創業者使用。

    此外,華為再造PC行業的另一個創舉,就是將筆記本領域最新的技術帶入到主流消費群中,讓更多消費者能享受到旗艦機型的精湛工藝、創新科技和智慧體驗。11月6日亮相的13英寸性能最強輕薄本HUAWEI MateBook 13,繼承了MateBook家族的全面屏基因,屏占比高達88%,采用2K高清顯示屏,搭載最新第八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和高性能版GeforceMX150獨立顯卡,搭載升級的華為鯊魚鰭風扇2.0設計以及 雙風扇分離CPU、GPU熱源設計、以及雙風扇智能聯動系統,整機輕至1.28KG的極致輕薄,再加上HUAWEI Share 3.0一碰傳技術,讓這款產品讓時尚輕薄的筆記本也能展現出卓越的性能優勢,成為為性能最強的13寸全面屏輕薄本。

    不難看出,今天的華為,不僅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全場景連接戰略,還讓黑科技走下神壇,來到更普遍的大眾消費者身邊。下一步又將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經表示,“華為希望構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智能終端全場景體驗時代。”。而華為圍繞全場景打造的智慧生活體驗,不僅有大家熟知的手機、穿戴,還涉及平板、PC、智能家居、車聯網等,并將之視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核心戰略。而作為華為全場景生態體驗中的重要一環,相信未來我們可以對華為PC期待的更多。

    最近幾年,“顛覆”一詞在科技圈用的越來越多,似乎每個產品都堪比喬布斯當年從牛皮紙掏出的MacBook Air或是那個“金屬玻璃盒子”iPhone4,實際上很多的所謂“革命”最后只是給網友們提供了新的表情包素材而已。

    時至今日,對于“顛覆”一詞我已經不再報太大希望。在筆記本領域,基于目前現狀,能夠將更多新思路和新科技加入,并且可以完美協調這其中的關系的產品,我更寧愿稱之為重塑,因為至少這類產品提供給我們一些與以往不太一樣的體驗。

    基于此來看待今天的主角:惠普幽靈Folio(英文名Spectre Folio)新品,也許會更加客觀。同樣的二合一產品、同樣的Windows筆記本、同樣的酷睿硬件平臺,惠普在外殼上將金屬和北美牛皮完美結合,在二合一產品的設計上也別出心裁,更多移動化功能的加入。這些都可以把它和傳統一票筆記本區分開。



    說起這款產品,自10月初發布后,就在諸多方面引發了話題討論。首先它是近幾年消費類產品中少有的采用天然材質外殼的筆記本,其次它超小尺寸的主板比一個尺子大不了多少,難不成要超越英偉達顯卡尺成為新網紅?



    牛皮筆記本,我不禁開始腦補牛皮一層一層又一層包起來做成外殼的過程。再或者,難道只是外殼上貼個牛皮?那多沒勁。



    跑題了,說回這臺本子。本次送測的幽靈Folio為海外中高配版本,基礎配置為酷睿i7 8500Y + 8G + 512G + FHD觸控屏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