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月已至,夏天還會遠嗎?若覺得不遠,那就運動起來吧。這幾年,運動藍牙耳機也備受青睞,成為人們每次健身的必備潮品,一些大家熟知的傳統耳機品牌也開始向這一類型產品傾斜。在CES 2018展會上,德國森海塞爾推出了一款入耳式無線藍牙運動耳機CX 6.00BT,它可以視為CX7.00BT的輕裝簡化版,去掉頸掛式設計和NFC功能,保留較為實用的快充和Qualcomm apt-X技術,839元的價位也實惠不少。如果你也想為運動搭配一條藍牙耳機,那不妨來了解一下CX6.00BT吧。

    CX6.00BT的包裝設計十分小巧,近似正方形的小紙盒在色調上采用的是森海塞爾產品包裝常見的藍黑搭配。包裝盒上貼有防偽查詢標簽,國內代理商錦藝國際為正品提供兩年的保修服務。

    打開包裝盒,會發現耳機被整理在一個透明塑料盒里,這個塑料盒可以說是為CX6.00BT量身定制的,做工比較精致,收納起來很方便。

    除了一些紙質類配件外,CX6.00BT隨機就只有一條USB充電線和4副尺寸不同的硅膠耳套,所以這個塑料盒可以視為它的收納盒了,隨身攜帶還是很方便的。

    去掉頸掛部分的設計,CX6.00BT的腔體設計和CX7.00BT完全一致,它的頻率響應為17-21000Hz,聲壓級為112dB,總諧波失真<0.5%,這些技術參數也和CX7.00BT相同。當然在重量上,僅14克的CX6.00BT會更加的輕巧。

    CX6.00BT腔體外殼以塑料為主,導管部分則為金屬,做工上還是很對得起森海塞爾這個金字招牌的,精致規整且富有質感。初見CX6.00BT,我發現它的造型似乎也跟我以前用過的森海塞爾耳機有所不同,不再是走沉穩低調的路線,而是多了一份時尚活力的氣息。

    CX6.00BT的腔體外殼的顏色由藍與黑搭配,并且加入一個帶有LOGO的金屬貼片,且使用了CD紋路工藝,有意思的是LOGO還做了鐳射處理,在光線的折射下會變換不同的顏色。無線藍牙運動耳機到底是年輕或時尚一族用得比較多,所以CX6.00BT的顏值設計定位還是比較準的。

    為了提升佩戴的舒適度,CX6.00BT還采用了人體工程學設計,它的導管稍微傾斜,使得耳機佩戴起來更加貼合耳道,確保用戶在跑步或者其他健身運動時,耳機不易滑落,同時隔音效果也會更加的出色。

    CX6.00BT的線材類似于扁平狀,頗為結實,線材上設有分線器,方便用戶調節長短。線材集成了線控和電池模塊,其中線控設有三個機械按鍵,鍵程適中且按感舒適,用于來電的接聽和掛斷,以及音樂播放的相關控制。

    線控上帶還有狀態指示燈、麥克風和USB充電接口。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cVc降噪技術的麥克風,能有效降低通話外部環境的噪音,確保聲音清晰響亮,為用戶帶來較好的通話、聽歌體驗。

    官方并沒有透露CX6.00BT內置多少容量的電池,但給出了1.5小時充電時間和約6小時使用續航時間作為參考,經過實際測試,這個參考值還是比較可信的。CX6.00BT還具備快充技術,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支持2小時使用時間,非常給力。

    CX6.00BT采用了最新的藍牙4.2技術,兼容性好,連接穩定,有效距離可達10米,可同時與電腦、手機兩臺設備連接,支持三方通話。在聲音表現方面,CX6.00BT還具備了Qualcomm apt-X無線傳輸技術,可聆聽16bit和24bit高品質聲音,同時低延時技術能實現了游戲或視頻畫面中聲音傳輸與視頻畫面之間的同步。

    雖是藍牙耳機,但是CX6.00BT的聲音還是帶有森海塞爾調音的風格,透明細膩、趨向平淡厚實。高頻方面,聲音的解析力出色,通透明亮,稍微偏冷;高頻向中頻的過渡比較自然,聲音的細節和層次都表現不錯,人聲的密度大,且沒有過多的修飾,聽起來還是頗有味道的;低頻方面,我覺得量感一般,但下潛和瞬態都還是不錯的,聲場表現也值得肯定。無論運動與否,CX6.00BT的素質都能滿足大多數人的聽音需求。

    CX6.00BT的聲音表現和CX7.00BT應該說一致的,只不過CX7.00BT的定位更傾向于商務人士,而它會更加適合用于運動使用,而且性價比也會更高些。和同類產品比較起來,CX6.00BT的外觀、做工和音質都稱得上優秀,再加上有森海塞爾這個金字招牌的加持,我想應該它會受到不少人的喜歡。

    作者:太空船

    耳塞市場今年來非常火熱,除了藍牙耳機,低端入門耳機也有些產品,朋友安利我了這款波耳BOT1耳機,開始不抱有太大希望,畢竟100的價格,過萬多的耳塞都聽過很多了。但是細聽,聲音超出了自己的預期,改變了開始的印象。

    包裝盒子很小,正面印著BOT1型號

    側面是波耳的英文名bboooll,中間有三個'o' 字母,這是個有聲的名字,不由自主就念出聲來了“波波波2”。

    窄邊測還印著T1,第一款型號

    背側是波耳BOT1的參數,這款是帶麥的,只要119元,不帶麥的只要99元。注意事項挺好玩,不能暴力拉扯耳機和不能浸泡在水中,正常耳機都經不起這倆折騰,目測也有索尼真無線sp900n耳機可以無視這兩點吧。波耳BOT1采用了單邊3動圈單元,雙邊加起來就是6單元,筆者之前有款碩美科的雙動圈耳塞,現在很多微動圈耳塞,堆加單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耳機的素質,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波耳BOT1采用了物理3分頻技術,現在很多多單元也依然采用3分頻,我對這點宣傳有點感興趣。

    盒子采用了抽屜式的打開方式

    打開盒子,耳塞被海綿固定住,保護性好,右邊是配件盒。波耳BOT1面板呈非對稱的心形,3個金屬圓環直接印在了面板上,讓人知道這是3個動圈單元,這種樣式的面板還是頭一次見。

    配件有另外兩種尺寸的耳套,還有個線夾,方便固定耳機線,還個絨布收納袋,也印著波耳的宣傳語“心隨音動 暢想世界”。

    說明書除了參數,頻響曲線,還有線控的操作方式,不過這種操控方式都是通用的,完全可以不用看說明書。

    瓦力戴上耳機,像不像扛著兩桶火箭炮?

    面板的三個金屬圓環,紋理非常密集,小圖預覽中筆者都看到了摩爾紋,失眠的人可以一直注視著,估計很快就睡著了。

    波耳BOT1腔體的側面可以看出導管的角度,這樣佩戴上會更舒服些,更符合人體工程學。

    波耳BOT1的左右標識印在了線的外側,不是很顯眼,顏色都是黑色的,幸好還是立體凸出的。

    波耳BOT1的金屬圓環的厚度,很薄的一層,不會感覺凸出太多。

    金屬導管,還有濾網,這價位挺良心的。

    線控處,方便電話和盲操切歌等操作,下面的小孔是MIC孔,按鍵手感非常脆,鍵程稍長,需要觸發的力稍大,不過最大的特點就是按鍵的確認感強,這點就足夠了。

    3.5mm插頭處和分線處也有金屬裝飾,更上檔次一些,廠家在這些細節處也不惜成本。

    聲音方面,筆者搭配常用的索尼黑磚,高增益下開到50音量,無損格式音源,自然聽了幾十小時后,聲音穩定多了。波耳BOT1的聲音很通透,我聽過的很多低端動圈耳塞來說,通透度很多都不如同價位的動鐵耳塞,這點都有點不像動圈耳塞了。低頻方面得益于3動圈單元,波耳BOT1的低頻自然些,但是低頻的下潛尚可,量感方面適中;中頻部分的人聲是亮點,人聲比較貼耳,筆者聽莫文蔚的《慢慢喜歡你》時,細膩的人聲就如同在耳邊歌唱,沒有齒音也沒有顆粒感,聽女聲比較抓耳;聲場方面,波耳BOT1的聲場不小,不僅橫向聲場大,縱向的延伸感也不錯,整體營造的空間感很好,讓筆者都驚訝百元耳塞的聲場都這么大了。

    耳BOT1不僅可以用來聽歌,平時耳機接上手機、電腦玩游戲用也是可以的,筆者最近用索尼黑磚3.0固件的藍牙DAC功能,接電腦音源,玩《刺客信條:起源》的探索模式,探索埃及世界的時候,發現波耳BOT1的定位感很好,在游覽一處建筑的時候,右邊遠處出現了細微的敲擊聲,我開始以為旁邊朋友發出的聲音,但轉了轉頭,最后才知道是游戲中的聲音。

    總得來說波耳BOT1的聲音比較均衡,百元可以買到3單元動圈耳塞,還帶線控MIC,雖然這款耳塞知道的人估計不多并且和我一樣開始也不看好這種低價位的耳塞,但是試過之后才會知道真正讓你感動并不需要多貴的耳機。

    零.前言

    對于喜歡跑步聽歌的同學來說,最常見也最容易實現的是手機+有線耳機這種搭配,不過用過一次就會發現耳機線來回抻著不爽而且還會有聽診器效應,于是升級成藍牙無線耳機就成了必經之路,不過這里的無線指的是手機和耳機之間,兩個耳塞還是采用連桿或軟線進行物理連接,連桿的缺點是整體較重,軟線的缺點是還會有輕微的聽診器效應。于是有廠商把兩個耳塞也設計了無線連接,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2014年初在kickstarter眾籌的The Dash了,此后類似產品在國內外眾籌平臺不斷涌現。

    曾推出過goccia光傳輸智能手環(我寫過評測~)的G-Wearable今年也做出來了一款類似的產品--gogo分離式藍牙耳機,內置存儲空間和心率監測功能在跑步場景下看起來也頗為實用,那么實際體驗到底怎樣還請往下看~

    一.產品信息

    品牌:G-Wearable

    型號:gogo

    顏色:黑、綠

    產地:中國

    定價:899元

    主要特點:雙耳無線連接,光學心率,獨立音樂播放(4G存儲空間)。

    二.外觀

    包裝盒比較小巧,背面印有主要功能特性:4G存儲空間、心率、語音指導、雙耳無線連接。

    蓋子背面印著所有配件的示意圖,“抽屜”拉出來后可以看到上面放著左右耳機,下方的方塊是充電收納盒。包裝盒的整體配色與耳機和充電盒的配色相一致。

    全家福。包括耳機一對兒、耳翼三對兒,掛繩,數據線,充電收納盒,說明書。

    圖1:耳機本體比較小巧,單只重量約10克,左耳有2個金屬觸點,右耳4個金屬觸點。

    圖2:gogo采用全觸摸操作方式,背面的豎向觸控區可以進行滑動和點擊操控。

    圖3:右耳處放置了光學心率計。

    圖4、5:右耳有兩個mic實現通話降噪。

    雖然雙耳無線連接用起來很自由,但是如果擔心容易丟或摘下來沒處擱的話可以用自帶的掛繩把左右耳機連起來。

    圖1:收納盒為塑料材質,做工一般,算不上精致也不能說粗糙。

    圖2:外面的G標志是可以發光的,用不同顏色來表示內置電池的電量程度。

    圖3:打開后可以看到有兩個耳塞的充電槽,上蓋內側是類膚材質,并預留了耳塞輪廓,扣上蓋子后固定的很好,不會亂晃影響充電穩定性。

    圖4:盒子內部有個充電開關,按下后會用收納盒內置的電池為耳塞充電。

    充電狀態,收納盒和耳機各自顯示自己的電量。

    三.APP

    APP第一次使用時會有簡要功能介紹和配對引導,軟件整體設計還算可以。

    APP其實就是一個運動記錄軟件,可以選擇要進行運動的類型,還可以顯示近期天氣讓用戶決定是否要進行戶外運動。除此之外還能調整gogo耳機的功能。

    主界面面積最大的部分是選擇運動類型,上方則顯示當前運動狀態,左上角顯示天氣,右上角改變播放順序。點擊心率區域可以進行單次心率測量,關于心率功能在體驗部分會詳細分析和評測。

    APP能進行的設置也主要是運動相關的,比如自動檢測心率和語音提醒功能的開關。再比如觸摸鎖定和摘下暫停功能也是比較實用的,不過由于觸摸識別并不是十分順暢,所以觸摸鎖定的用戶體驗不夠好,不建議開啟。摘下暫停倒是很靈敏,其原理就是常開光學心率計,一旦發現距離皮膚較遠后就暫停耳機,實用性不能說沒有,但是對續航應該影響更大,同樣不建議開啟。不過這里有個問題,既然能常開心率計來監測是否摘掉耳機,為什么不能實現連續心率監測?可能答案是這個心率計本身素質不夠高,無法實現準確穩定的連續心率監控。

    四.體驗

    前面分析了那么多外觀和APP的內容,其實最為重要的還是gogo耳機的體驗部分,下面會對其主要特性逐個進行分析。

    1. 數據傳輸

    gogo的一大賣點是兩個耳機無線連接,但是兩者不是只要開機就能隨時連接的,從右耳開機開始,只有約兩分鐘的互聯時間窗,超過2分鐘之后未連接或者斷線就需要重啟才能配成立體聲對。

    雙耳連接以及與手機連接的速度很快,尤其是雙耳連接,基本上剛開機就會提示雙耳已連接。

    左右耳的傳輸穩定性方面,用內置音樂獨立播放時穩定性不錯,但是藍牙播放手機音樂時偶有傳輸中斷現象。

    經測試在空曠地帶兩個耳機的最大連接距離能夠達到40米左右,所以如果兩個人一起跑步的話只要距離不遠就可以聽同一首歌了。

    2. 音樂播放

    gogo既是一個藍牙立體聲耳機,本身又內置4G存儲空間,所以可以播放手機中的音樂也可以單獨使用播放內置音樂。

    音質方面不要指望什么,高頻上不去低頻下不來,解析力什么的更別提,就當它是一個運動耳機還是夠用了的。

    當與手機連接時在手機上可以進行選歌等各種操作,當播放耳機內置音樂時則只有順序或隨機播放功能,沒有更高級的什么文件夾播放、調整EQ之類的。

    在立體聲播放方面gogo處理的不夠智能,我用電腦做了一個實驗,當只開啟單耳播放電腦音樂時,會自動將立體聲變為單聲道播放,不管在均衡器中將聲音指定到左聲道還是右聲道都不影響聲音輸出。當雙耳都開啟播放電腦音樂時,均衡器拖動左右聲道時可以聽到左右耳單獨播放的效果,說明立體聲對沒有問題,這時將左耳關機斷開立體聲對之后,右耳并沒有切換回單聲道模式,依舊作為右聲道存在,拖動均衡器到左聲道播放時右耳無聲,這個設定其實是不合理的,應該發現左耳斷開自動切換為單聲道播放模式。

    3. 操控性

    上圖是gogo的觸摸操作方式,可以看到在雙耳的觸摸區有包括長按、滑動、雙擊甚至四擊等手勢,而且這幾個手勢基本上在左右耳上操作是一個效果,唯一不同的是四擊在右耳是運動開始,在左耳是心率測量(上圖并未寫出)。對于一個如此小的耳機在運動中其實很難準確且舒服的完成長按和四擊這種觸摸操作,誤操作率較高,其實在安靜狀態下也會有操作失敗的情況發生,所以不如將上述操作分到左右耳機上,簡化操作提升用戶體驗,只有在單耳使用時才使用上圖的操控方式。

    4. 心率

    gogo采用的是單LED進行心率測量,上圖為測量時的狀態,不過照片白平衡不準確,實際LED發出的光線是偏黃色的,而不是圖片中的偏綠色。

    測量時會提醒要在靜止狀態下測量,不過在運動時測量也可以成功。和其他品牌成熟的光電心率計對比測量結果發現兩者基本一致,但是不管運動還是安靜狀態測量都比較常會出現測量失敗的問題。說明這個心率計在穩定性方面做的不好,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實現連續心率測量。

    上圖就是在APP中進行測量的樣子,成功率不算高。

    前面提到過gogo不支持連續心率測量,除了手動開啟心率單次測量之外,當gogo與手機配對并在APP中開啟實時運動后,可以開啟運動結束后自動測量心率的功能,不過這個心率數值對運動來說沒有什么價值,既不是運動時的心率也不是靜息心率,更不能體現出心率恢復的速度,哪怕能在運動中每隔1km自動測量一次也是個事兒啊……所以整體而言gogo的心率功能實用性很低。

    這個心率計除了可以測量心率之外,還可以實現摘耳機自動暫停播放的功能,該功能開啟后心率計常開,用來監測是否貼緊皮膚。

    5. 加速度計

    除了光學心率計之外,gogo還內置了加速度計以實現計步功能,不過這個加速度計不能像常見的智能手環一樣24小時不間斷的默默計步,只能在開啟運動模式時才進行計步。所記錄的步數會根據用戶設定的身高參數來估算距離和配速。從實際測試結果來看,計步誤差能保持在5%以內,還是不錯的,估算出的運動距離也與GPS測量出的結果比較接近,屬于可接收的程度。

    由于gogo本身內置存儲空間,所以未與手機連接時也可開啟運動模式,此時的運動記錄會保存在耳機中,待下次與手機連接時會提示用戶有離線數據需要導入。不過能記錄的只有步數、持續時間和估算的距離和配速,而運動路線和運動發生日期是缺失的。離線運動模式還有一個不足是無法實現停止運動后自動心率測量的功能。

    這里有個比較大的問題是gogo太過于“依賴”加速度計了,當頭部運動幅度較小時會認為沒有在運動,則停止記錄數據。所以如果想騎車時用gogo記錄數據的話就沒轍了,即便你開著GPS,在APP里也能看到飛速前進的運動路線,但就是不給你記錄。

    6. 語音指導

    gogo內置的中文語音提示使用的是真人語音,妹子的聲音清晰親切,“嗨,你好”“嗨,我在”“左右耳機已連接”“請充電”“拜拜”“再見咯”“開始心率測量”等話語聽著很舒服,在運動時每隔一公里以及運動結束后都會播報運動數據。算是一個實用且方便的功能。

    7. 續航

    續航方面是gogo的軟肋,連接手機播放音樂時續航5~6小時,獨立播放音樂時可以堅持2個多小時。難怪配了一個充電收納盒,所以如果你打算日常通勤用的話,單程用時不要超過2小時,而且不聽的時候要趕緊放入充電盒充電,以避免晚上返程時聽不了多久就沒電的情況出現。

    這里也有一個問題,每次充電時左耳都比右耳要快,即便是剛充滿的狀態下再將耳機放在充電盒中充電右耳也需要很久才能變成滿電狀態,應該是電量監測模塊有問題。

    而且gogo不能像其他藍牙耳機一樣在手機上查看剩余電量,比較不爽 。

    8. 品控

    從拿到gogo的第一刻起,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無線連接也不是充電盒,而是糟糕的品控,讓我一度以為這是一個二手返修機,但是和眾測君溝通過之后得知我這臺確實是“全新量產機”……

    從上圖可以看到,充電盒底部有殘膠,耳機綠色部分發灰,內側有疑似汗漬,耳機接縫過大,甚至在第一次配對綁定時提示這個耳機“之前被其他賬戶綁定過”,著實無法明白這到底是幾個意思。

    在這段評測期間還碰到了幾次死機現象,此時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把耳機放到充電盒中充一會兒電強制reset。

    五.總結

    雙耳獨立式設計從剛一露面到現在都一直很受市場關注,追隨者眾。加上智能穿戴的持續火熱以及近兩年光學心率的飛速崛起,就催生了像gogo這種產品的問世。

    從功能上講,雙耳獨立用起來方便,而且便于分享音樂,這種逼格不是傳統耳機分線器能夠達到的。內置存儲脫離手機播放音樂可以在運動的時候無需攜帶護心甲般大小的手機就能享受音樂。心率和計步功能也更加增強了其運動屬性。

    回到產品上來,gogo耳機雖然具備了上述功能,但是其難以令人滿意的品控、捉急的續航、無法連續測量心率、以及過于依賴加速度計的行為都使其更像是一個處于試驗階段的工程機。

    所以不要對其運動屬性抱有多大的希望,除非你單純只是喜歡這種雙耳獨立設計或充電盒,那么看在價格不算太貴的份兒上倒是可以買個試試。否則還是建議觀望一下gogo的下一代產品,可連續心率測量且體積更小的gogo-s吧。

    最后放兩張充電時的效果吧,感覺略酷炫~

    本文來自什么值得買網站(www.smzdm.com)。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