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雷表示要不是買彩票只開出來五元小獎,就會直接買頂配版了……
有一部分粉絲特別不理解憑什么它能賣到兩萬,對啊,憑什么呀?
蘋果賣那么貴當然是有原因的啦。
但光講硬件配置就太枯燥啦,最貼近日常使用的還是它搭載的系統。
像是輕度辦公的時候,硬件配置的影響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反而平時不被重視的系統在這其中出了很大力氣。
恰好小雷最近從Windows轉到了Mac,在這件事上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小雷在剛上大學的那一年就給筆記本裝了Win10,這幾年的使用下來,也算是個元老級的用戶了。
對小雷來說,Win10系統的感覺就好像一件穿了四五年的衣服那樣。
什么快捷鍵和文件管理,閉著眼睛都能摸索出來。
所以轉到Mac的頭幾天,小雷就徹徹底底懵逼了,這玩意兒到底咋用啊!
比如說復制粘貼,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要用Ctrl+C/V,這應該是小學生都會做的題。
但Mac上可不是這么個邏輯,光是復制粘貼小雷就得去求助百度……
折騰了一會之后才發現,Win10用Ctrl鍵,而Mac用的卻是Command鍵。
不過在小雷的細心研究下,發現其實整體的操作邏輯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一些鍵換了名字和位置而已。
像Windows上的Alt鍵在Mac上就變成了Option鍵,Fn鍵在Mac上是放到了底部的最左側,而截屏鍵需要Command+Shift+3/4來實現。
聽上去是有點復雜,但是小雷在熟悉之后就不會那么頭疼了,只是切換回Win10的時候還會有一點點的不適應。
當然了,Mac和Win10之間的差異絕不只快捷鍵。
接下來讓小雷感到不適應的就是操作邏輯了。
感覺就像是喬布斯故意要和比爾蓋茨對著干一樣,很多地方這兩操作系統就是反著來的。
像Windows程序的關閉、放大和縮小按鈕明明是放在右上角的,而Mac就很傲嬌地把這些按鈕改到了左上角……
不過這件事小雷堅決地站在Windows這邊的,畢竟大部分都是右撇子,抬起鼠標操作的位置都是會偏右一點的,放在左上角就有點反人類了。
還有就是Windows在底部的狀態欄了,Mac直接移到了上面,導致小雷剛開始都是一低頭后立馬抬頭,像極了打瞌睡被老師叫到的樣子。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文件管理這檔子事了。
大家還記得怎么在Windows上管理文件嗎,打開我的電腦或者文件管理,然后再點開CDEFG盤找到自己想要的文件就可以了。
但Mac上可不是,它需要用到一個訪達的功能,你可以把它看成是Mac版的文件管理。
利用訪達你可以管理Mac上的全部文件,包括云盤和共享計算機里的文件,由于操作邏輯非常方便和簡單,像小雷這樣的Mac新手也能很快熟練地運用它了。
相較于Win10,Mac在這一點上做的非常好,既沒有碎片化帶來的手忙腳亂,也保留了用戶對應用根目錄操作的自由權限,真的非常贊了。
并且小雷感覺整個Mac系統的學習成本并不高,如果沒有因為常年使用Windows養成的習慣,上手到熟悉的時間會更加短。
而Mac也不用像Windows那樣需要考慮裝殺毒軟件的問題,上手即用,這點可比鬧騰的Windows強多了。
最最重要的是Mac沒有彈窗!沒有廣告!沒有各種悄悄捆綁安裝的軟件!
Windows在這方面真就是個弟弟啊,小雷真的太恨各種牛皮廯一樣的彈窗廣告了。
雖然Mac這么好用,但小雷還是悄悄開始懷念起了Windows。
原因有很多,但最最重要的還是游戲,Mac上能玩的游戲實在是太少了……
這一點確實不像話,都9102年了,蘋果怎么還沒考慮到用戶玩游戲的需求呢?
最讓人不爽的還是商店里那一大堆糊弄人騙人錢的手游了。
你別不信,小雷說的可是真話……
瞧瞧這免費游戲排行榜,基本都被手游占領了,你甚至都找不出一個正常的端游。
付費的排行榜稍微好一些,有像文明6、古墓麗影和神界原罪2這類的3A大作出現,但絕大多數還是手游……
對于愛玩游戲的小雷來說,這個實在是不能忍,所以還是得找出Windows筆記本來繼續用著。
除了游戲外呢,Window帶來的其他便利也是小雷放不下它的原因。
很多軟件只會有Windows版,即使你能在Mac上找到能替代的,也不會比原版好用。
更不用提一些年代比較久遠的軟件了,Mac可能完全打不開,Windows在向下兼容這方面比Mac做的好多了。
而當電腦遇到問題的時候,Windows找到解決方法也比Mac容易多了,畢竟用的人太多了,各種奇怪的BUG都能找到別人的建議。
選哪個呢?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大人只會喊一聲:我全都要!
貪心的小雷準備當一個雙機黨,平時辦公碼字用Mac,回到家里玩游戲用Windows。
辦公室里用Mac電腦,再也不用擔心工作的時候被彈窗廣告打擾,更不用擔心因為文件太多而導致卡得打不了字了~
而家里用Windows電腦,就不用想著游戲的兼容性了,各種3A大作和網游想玩就玩,偶爾處理一下工作也完全沒問題。
恰好小雷也有一部iPhone 11,工作中剛好和能Mac無縫銜接起來,像是手機上打開的網頁,Mac上也能同步打開。
而文件傳輸就更加方便了,在Windows上你可能還要靠一些第三方軟件來傳照片,傳文件,而iPhone只需要點一下隔空投送,想要傳的東西“唰”得一下就跑到Mac上去了。
小雷想說,這兩種系統就像安卓和iOS一樣,不是一定要誰替代誰,發掘它們各自的長處才是最重要的。
不說了,Windows又提醒我更新系統了……
什么mac那么貴,還有很多人買?
盡管Mac電腦的價格相對較高,但仍然有很多人選擇購買。Mac電腦的設計、質量和用戶體驗都被廣大用戶所認可。對于那些追求高品質和良好使用體驗的用戶來說,他們可能更愿意為此支付更高的價格。
對于某些專業領域,如攝影、剪輯、音樂制作和編程等,Macbook Pro和iMac實際上提供了很高的性價比。這些領域的專業人士可能會發現,與傳統的、以技術為賣點的科技產品相比,蘋果的產品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解決方案。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Mac電腦適合所有人。有些人可能覺得Mac電腦的價格過高,或者由于軟件生態和操作系統的原因,他們選擇了其他品牌。此外,對于那些主要用電腦進行基本任務,如瀏覽網頁、寫文檔和查看電子郵件的用戶來說,Mac可能不是他們的首選,因為對他們來說,Mac可能沒有為他們提供超出其價格的價值。
雖然Mac的價格相對較高,但其獨特的設計、卓越的性能和專業的軟件生態使其在某些用戶和領域中仍然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那么MAC電腦有怎樣的優勢,適合什么人購買呢?我來詳細聊聊
MAC電腦有其獨特的優勢,首先,它的設計獨特,具有出色的外觀。其次,MAC系統提供了沉浸的使用體驗,尤其適合需要專注工作環境的人群,不會有不必要的“廣告彈窗”干擾。此外,對于從事創意工作的人士,如攝影師和音樂創作者,MAC系統與常用的創意軟件如Photoshop和Lightroom的配合非常良好。
特別是對于要求筆記本續航長、進行輕辦公或制作PPT的都市人群和出差人士,MacBook的續航表現相當出色。而對于影視色彩從業者來說,Mac屏幕的色彩管理非常精確,是做色彩設計和圖片修圖的理想選擇。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盡管MAC電腦近年來在本土化方面有所進步,提供了許多常用的應用軟件,但它仍然是一個相對小眾的系統。如果您是那種不太愿意花時間研究、偏好即插即用型產品的用戶,那么您可能會覺得MAC系統不太適合您。
總得來說,MAC電腦非常適合忠實的蘋果粉絲、設計師、攝影師、音樂創作者以及需要高品質顯示效果的專業人士。但最終的決策還需基于您的具體需求和預算。對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奔主題
做工,目前在市面上確實也還是會有不少的windows筆記本在模仿蘋果著的設計,尤其是那些輕薄本,正面和側面基本上和蘋果都是一個調性,但是在當我們拿起他們來個和蘋果筆記本進行對比時,那么在這時我們確實也會不難發現其中細節的差異化,以肉眼和手感我們應該就能都感受出蘋果筆記本確實也是會要精致許多。
MacOS,確實Mac擁有著強大的蘋果生態,方便的交互操作,手機、iPad和mac之間的無縫傳輸,這的確也都會是蘋果Mac的優勢所在,并且蘋果Mac還會有一些專屬于蘋果的“定制”軟件,這確實也都是Windows所很難比擬的,所以說如果你只是純工作且預算充足的話,那么選購一臺蘋果無疑也就會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蘋果其確實也還有著更為專業和超前的MacPro,而這些同樣也會更適合于那些有關影視制作以及音樂制作等高負載工作。
屏幕,無論是MacBook系列筆記本,還是iMac系列一體電腦,蘋果為其電腦產品所配備的屏幕其確實也都會是業界比較頂級的存在。
觸控板,相信大多數果粉對這個“操控”應該是相當的熟悉吧?確實這可能也是大多數果粉之所以會愛上它的原因之一,“超級好用的觸控板”,各種不同的手勢就可以使筆記本隨意的去進行切換軟件、網頁、窗口等等的操作,這同樣也就導致了為何不少的Mac筆記本用戶會因此而不喜歡去使用鼠標……
使用年限,一臺MacBook只要我們不去暴力使用,一般至少用上個3~5年大多也都會不成問題,其確實是會比同期的Windows筆記本的使用壽命要長上不少,并且就算我們的MacBook使用時間長了,但其的確也還是會在性能上不會有著多少的變化。
最后
那么在看完本篇文章之后,大家對此是否還會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嗎?另外如果大家要是下次再選購筆記本電腦的話,你又是否會考慮蘋果電腦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