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發布的 iPhone 15 系列上,Apple 終于「主動」換下了 Lightning 接口,為廣大 iPhone 用戶帶來了「全新」的 USB-C(Type-C)接口。相較于 Lightning 接口,USB-C 具有多方面的優勢,比如更高上限的傳輸速度、更高上限的電力傳輸能力。但更重要的是,USB-C 是一種通用標準,廣泛應用于各種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外部顯示器,有助于減少接口的種類和數量。
但很遺憾,USB-C「一線通」的情況只存在于理想的場景中,而現實中的 USB-C 在使用時多多少少會有些莫名其妙的問題。
前段時間,知名自媒體人三表(三表龍門陣)在朋友圈的一則吐槽,就引起了小雷的注意:
「經過長期大量走訪調查發現:滴滴專車普遍沒有為 iPhone 15 及以上機型配備充電線。」
「滴滴專車師傅買的就是這種三頭線,要么插進去不能充電,要么插進去松松垮垮的。」
圖片來源:朋友圈
在手機快沒電時無法充電,確實讓人心煩。而就小雷為數不多乘坐滴滴專車的體驗來說,滴滴司機確實也喜歡使用三合一(Lightning、USB-C、MicroUSB)的充電線。不過幸運的是,小雷碰巧每次能都用這種「三合一」線給 iPhone 15 Plus 正常充電,當然了,小雷坐專車確實是個例,所以像「滴滴配的線都能給 iPhone 15 充電」這種斬釘截鐵的話自然是不敢說的。
圖片來源:京東
從技術的角度看,一個理論上能用的數據線不能給手機充電,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硬件故障、軟件錯誤、協議不兼容。
首先,硬件故障可能發生在 USB-C 線纜、充電器或者 iPhone 15 的 USB-C 端口上。比如衣物纖維和灰塵堆積在充電口,導致數據線無法完全插入的情況就非常普遍。
而這種多合一的數據線本身成本控制就極為嚴格,內部線束在長期拉扯后斷裂也不是什么值得驚訝的事情。至于「松垮」的情況,這其實也是數據線「成本控制」的直接體現。畢竟所有機械卡口的壽命都有「使用次數」這個指標,像滴滴專車這種高頻插拔的情況,出問題也可以理解,只能說平臺及時提醒司機更換了。
軟件錯誤導致無法充電的情況非常罕見,即使真的出現,大多數情況也「重啟」解決。
圖片來源:Apple
至于兼容性的問題,這就比較復雜了。USB-C 雖然是一個標準化的接口,但不同設備和線纜之間的兼容性仍存在差異。盡管 iPhone 15 系列的充電標準兼容性已經非常好,就連 5V500mA(這是 USB 組織定義的最基本的 USB 充電功率之一) 都能拉起 iPhone 15 系列的充電握手。但如果數據線本身有問題,導致末端無法達到 5V500mA 的基礎輸出指標,那確實有可能導致手機無法充電。
當然,由于小雷坐專車的次數并不多,所以在我看來,最有可能的情況其實是充電線的另一頭沒有穩定,導致無法充電。或者如果 Apple 早點改用 USB-C 接口,那市場上就不會出現這種「三合一」充電線,司機只需要準備一條正常的 USB-C 不就萬事大吉了嗎?
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USB-C 也有自己的問題。
從最初的 30 針接口,到后來備受喜愛的 Lightning 接口,再到最新的 USB-C 接口,iPhone 的接口設計經歷了多次變遷。每一次變化不僅標志著技術的進步,也反映了 Apple 對用戶體驗的不懈追求。然而,盡管 USB-C 接口已經廣泛普及,其標準的不統一仍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最早的 iPhone 采用的是 30 針接口,這種設計在當時顯得相當先進,能夠支持充電、數據傳輸和音頻輸出等多種功能。
圖片來源:Apple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接口逐漸顯得笨重且不方便。2012 年,Apple 推出了 Lightning 接口,這是一種更加小巧、輕便且易用的設計。Lightning 接口提高了數據傳輸速度和充電效率,使得設備更加輕薄。然而,Lightning 的封閉性也引起了不少爭議。Apple 對 Lightning 接口的嚴格控制,使得第三方配件廠商需要支付高昂的 MFi 認證費用,這不僅增加了配件的成本,也限制了市場的多樣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USB-C 接口逐漸成為全球電子設備的通用標準。USB-C 具備正反插拔、傳輸速度快、充電功率大等諸多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智能設備中。
圖片來源:Apple
2023 年,Apple 終于在 iPhone 15 系列上采用了 USB-C 接口,這一舉措獲得了用戶的廣泛歡迎。iPhone 與其他設備接口的統一,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日常使用,特別是那些同時使用 iPhone 和 Android 設備的用戶。
然而,盡管 USB-C 接口普及,其背后的標準不一問題卻給用戶帶來了不少困擾。不同廠商在實現 USB-C 接口時,采用了不同的技術規格和協議,導致同樣的 USB-C 接口在不同設備之間可能存在兼容性問題。
例如,一些 USB-C 線纜可能僅支持數據傳輸而不支持充電,或者僅支持低功率充電而不支持高功率快充。此外,不同設備支持的傳輸協議也有所不同,如 USB 2.0、USB 3.0、USB 3.1 甚至最新的 USB4,這些差異都會影響數據傳輸速度和充電效率。
這種標準不一的問題,不僅增加了用戶的使用復雜性,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以前的數據線,用戶不需要區分這條線背后跑的是什么協議,支持哪些標準——只要接口形狀一致,插上就能用。即使 CAT5/CAT6 網線的最大速率不同,至少也能解決「用不了」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elecom
但 USB-C 不是這樣,這個「統一」接口把能用或不能用的端口統一換成一樣的形狀。比如小雷的 5K 雷電顯示器,就只支持雷電 3(Thunderbolt 3)的線纜。但在使用時,在我看到屏幕點亮之前,我都不知道手里這條有著閃電標志的數據線究竟能不能跑通。
因此,呼吁 USB-C 標準的統一成為了當務之急。具體來說,統一標準應該涵蓋數據傳輸協議、充電功率規格以及兼容性要求等方面。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USB-C 才能真正實現「一統江湖」,發揮其應有的潛力和價值。
那么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該如何挑選對應的線纜呢?以剛剛提到的 iPhone 15 充電為例,不差錢的用戶買 Apple 自己的線肯定錯不了,畢竟不少有私有快充協議的品牌都只有在自己的充電器和數據線下才能激活自己的私有快充。
不過 Apple 作為 PD 快充的支持者,沒有所謂的私有快充協議,當然最高 27W 的充電速度在國內用戶眼里連快充都算不上。但因 Apple 采用的是 PD 格式,能正常跑滿 PD30 的數據線配合對應的充電器都能激活 iPhone 15 的快充。即使是所謂的「低速線」或只支持私有快充格式的定制線,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也能給 iPhone 帶來至少 5W 的充電。
不過考慮「無法充電」等特殊情況,小雷還是建議大家為 iPhone 15 系列選購充電器時只要認準「PD 協議」和「不低于 30W」即可,如今的充電頭價格也都很便宜,根本沒有任何必要花個四五百塊錢購買所謂的蘋果原裝充電器。
至于具體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充電頭和數據線,小雷這里可以簡要概括一下:
對于充電方面的需求,優先推薦大家購買全功能 USB-C 數據線。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支持 100W PD 協議的數據線大多在 30-100 元之間,盡管 iPhone 15 跑不到 100W,但目前額定功率 100W 和普通線材間價格差異并不大,所以無腦購買 100W PD 數據線即可。
圖片來源:小米
至于那種「多合一」的數據線,考慮到成本和做工,我實在不建議大家購買使用。
如果你也看重傳輸速度的話,可以優先考慮雷電 3/4 數據線,既能輕松跑滿 iPhone 15 Pro 系列,又能提供最高 100W 的 PD 快充。帶一根出門就能給手機、電腦等設備充電,它的價格大多在 50-200 元之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購買。
而充電頭則更沒什么好說的了,只要商品頁面有標注「支持 PD」且功率不低于 30W 即可,至于那些說 Android 充電器不能給 iPhone 15 系列快充的網友們,小雷建議看看它是否支持 PD 協議,否則都是白搭。
總的來說,從 30 針接口到 Lightning 接口,再到 USB-C 接口,每一次變化都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然而,隨著 USB-C 接口的普及,標準不一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統一 USB-C 標準,不僅是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提升用戶體驗的必然選擇。在未來,我們期待看到一個更加統一和兼容的 USB-C 生態系統,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于每一個人。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來襲,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六大電商平臺集體“聽勸”,取消預售、瘋狂殺價!
手機數碼、AI PC、智能家電、電視、小家電、空冰洗等熱門AI硬科技品類摩拳擦掌,戰況激烈。
雷科技618報道團將全程關注電商平臺最新戰況,AI硬科技品牌最新動態,電商行業全新趨勢,敬請關注,一起期待。
蘋果電腦Mac在使用過程中突然出現卡頓現象,可能是由于系統問題、軟件沖突或硬件故障導致的。下面將為您介紹一些常見的解決步驟。
【專業師傅快速上門,專業服務有保障】
首先,打開"活動監視器",查看系統資源占用情況。如果CPU、內存或磁盤占用率過高,可能是某個程序運行異常導致的卡頓現象。您可以通過強制退出異常程序或重新啟動系統來解決問題。
蘋果定期發布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更新,這些更新通常包含性能優化和錯誤修復。您可以前往"系統偏好設置"中的"軟件更新",檢查是否有可用的更新。安裝最新的系統和應用程序更新可能會解決卡頓問題。
蘋果電腦Mac硬盤空間不足可能導致系統運行緩慢。您可以打開"Finder",選擇"關于本機",查看磁盤使用情況。如果磁盤空間不足,可以刪除不需要的文件、應用程序或媒體文件,或者使用"優化存儲空間"功能來自動清理磁盤。
蘋果電腦Mac的系統管理控制器(SMC)和參數隨機存取存儲器(PRAM/NVRAM)是控制硬件和存儲系統設置的重要組件。時常重置SMC和PRAM/NVRAM可以解決一些硬件相關的問題。您可以在蘋果的官方網站上查找具體的操作步驟。
如果您的蘋果電腦Mac在使用較長時間后仍然卡頓嚴重,可能是因為硬件配置不足。您可以考慮升級內存條、更換固態硬盤(SSD)或者升級至更高性能的處理器來提升系統性能。
除了解決Mac卡頓問題,我們還要了解如何預防卡頓的發生:
果電腦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系統占用的內存往往會逐漸增加,這不僅會減慢電腦的運行速度,還可能導致應用程序響應緩慢,甚至出現系統崩潰的情況。因此,了解如何有效清理和管理內存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介紹蘋果電腦系統占用內存太大怎么清理的方法,并特別介紹CleanMyMacX內存清理功能的使用,相信能對內存管理有參考價值。
降低內存使用的方法
關閉不需要的應用程序:多個同時運行的應用程序會占用大量的內存資源。定期檢查并關閉那些不需要運行的應用程序可以有效減少內存使用。
減少登錄項數量:一些應用程序被設置為開機自啟動,這會在系統啟動時占用額外的內存。通過系統偏好設 >通用 >登錄項,查看并管理啟動時開啟的應用程序。
優化瀏覽器使用:瀏覽器是內存使用的大戶,尤其是當打開多個標簽頁時。定期關閉不需要的標簽頁,并考慮使用內存使用效率更高的瀏覽器。
檢查并修復權限:有時,不正確的系統文件權限設置會導致不必要的內存占用。通過磁盤工具中的“首選項維護”功能,可以檢查并修復權限,從而優化內存使用。
蘋果電腦系統占用內存太大怎么清理?
手動釋放內存:可以通過活動監視器手動釋放內存。打開“活動監視器”,選擇“內存”標簽,查看哪些進程占用了大量內存,然后選擇并退出這些進程。
使用終端命令清理:打開終端,輸入sudopurge命令并執行,可以幫助釋放被系統占用但未使用的內存。
CleanMyMacX內存清理功能
盡管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用戶管理和釋放內存,但對于那些尋求更加便捷、一鍵式解決方案的用戶來說,CleanMyMacX提供的內存清理功能無疑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CleanMyMacX的內存清理功能:
CleanMyMacX是一款全能型的系統優化工具,其內置的內存清理功能可以幫助用戶快速釋放Mac電腦上的內存空間。通過智能分析,這一功能可以識別出哪些進程占用了過多的內存資源,并提供一鍵式解決方案,無需用戶深入系統進行復雜操作。
啟動軟件,在界面上找到“維護”模塊。
選擇“釋放內存”功能,然后點擊“運行”按鈕。它將會自動掃描系統,識別并釋放可回收的內存資源。
查看結果,在幾秒鐘內,會完成內存清理工作。
此外,它還提供了其他多種系統維護和優化功能,如運行維護腳本、重建索引、修復磁盤權限等,這些功能都旨在幫助用戶提升Mac的性能和效率。
總結
對于蘋果電腦用戶來說,有效管理和清理內存是保持系統運行順暢的關鍵。通過上述介紹的手動方法和使用CleanMyMacX等專業工具,用戶可以輕松降低內存使用,釋放被占用的內存資源,蘋果電腦系統占用內存太大怎么清理不再困擾你!CleanMyMacX的內存清理功能,特別適合那些希望通過簡單操作快速優化Mac性能的用戶。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面臨系統性能下降時,合理清理和管理內存,都能為Mac電腦帶來更流暢、更高效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