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很多童鞋都將筆記本定位為家里唯一的一部PC,所以希望它們可以勝任更多使用環境。而更大且震撼的屏幕,無疑是最受家庭用戶歡迎的賣點,于是才有了17.3英寸這種巨屏筆記本的生存土壤。那么,這種具備震撼視野的“巨無霸”真的值得我們優先考慮嗎?
筆記本基于屏幕的分類
一般來說,小于或等于13.3英寸屏幕的筆記本都可列入迷你范疇,結合時下流行的微邊框設計,它們能將整機重量控制到1.2kg左右,具備一流的便攜屬性;
14英寸屏幕屬于標準筆記本,視野適中,結合微邊框設計后哪怕配備獨立顯卡也不難控制到1.5kg以內,是兼顧視野和便攜的均衡勢力。
15.6英寸屏幕屬于大屏筆記本的范疇,2.2kg是它們的平均重量,借助寬大的機身可以塞進GTX1050或更高檔次獨顯并無憂散熱壓力,是游戲本最愛的黃金尺寸;
至于17.3英寸或再大屏幕的產品,就需要歸類到“巨屏筆記本”陣營了,它們的重量普遍要3kg起步,失去了隨時外出攜帶的便利性,長時間待在固定的桌面就是它們的宿命。
因此,到了17.3英寸這個類別的筆記本,討論輕薄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它們的表面積擺在那里,哪怕通過NVIDIA最新的Max-Q設計將其控制到了18mm厚和2kg重,依舊無法塞進普通的標準電腦包中。除非你的預算極為充裕,否則沒必要追求極致輕薄的產品。
筆記本并非唯一巨屏渠道
對喜歡追求大視野的童鞋而言,巨屏筆記本就是唯一的選擇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如今筆記本至少都配備了一個HDMI接口,講究些的產品甚至還會額外增加VGA、miniDP或雷電3接口,可以輕松搭建多屏輸出環境,實現一機多用的愜意體驗。
外接顯示器可在復制和擴展模式間切換
因此,在家里恰好有閑置的顯示器時,大屏筆記本就已經不再是剛需。我們可以將有限的預算投入到更輕薄的產品(為了日后外出攜帶),或是更強悍的產品(搭配更高端獨顯以滿足游戲需求)。
除了筆記本,這些顯示器沒事還能接駁PS4等游戲機、通過無線顯示器同步顯示手機屏幕中的畫面(需要顯示器端支持,或使用無線適配器)。
另一方面,筆記本屏幕的素質普遍有限,特別是對17.3英寸的巨屏筆記本而言,能配上IPS屏幕(可視角度可超170度)就算是比較良心的用料了。除了極少數高端產品,此類筆記本屏幕的色域普遍更是只有45% NTSC,在色彩表現上略有失真,用它們來觀看高清視頻實在有些差點意思。
如果我們能將部分購置巨屏筆記本的開銷用于購買顯示器,無疑可以更好地把控“視界”的具體尺寸,以及分辨率、色域、對比度這些影響顯示效果的參數,而且哪怕以后筆記本“退休”,這個顯示器也能繼續為其他設備服務。
好消息是,現在1000元左右就能買到頗為給力的顯示器了。以三星C24F390FHC為例,這款產品擁有23.5英寸屏幕,采用了1800R曲率設計、VA面板、3000:1的對比度,再結合11.9mm的纖薄機身,這就是當前千元級曲面顯示器的標準規格。
如果預算再提高一點呢?以1399元的AOC C2708VH8為例,這款曲面顯示器擁有27英寸的視野,同樣采用1800R曲率、VA面板和85% NTSC(120% SRGB)色域表現。
沒錯,千元價位顯示器如今已經全面過渡到了曲面時代,而純平的23.5英寸IPS顯示器更是低至800元左右,1500元則甚至可以買到擁有144Hz高刷新率且支持FreeSync同步技術的專業級電競顯示器了。
反觀筆記本領域,暫時只有來自宏碁的Predator 21 X引入了曲面屏幕,但該產品的售價卻高達79999元!想配備超過120Hz刷新率的屏幕?沒有萬元的預算就早點睡吧。
總之,相同的預算,我們既可以直接購買巨屏筆記本,也能考慮其他尺寸產品+顯示器的組合。有了這種替代方案打底,我們就能更為理性地看待當前巨屏筆記本陣營的各種缺憾了。
巨屏筆記本缺憾多多
雖然“存在即有理”,但17.3英寸這種巨屏筆記本始終是一種小眾的分類,產能小且需求低,注定它們很難做到完美。
華碩K751MJ2940應該是市面上最便宜的巨屏筆記本,它的售價不足3000元,而且還配備了NVIDIA GeForce 920M獨顯,看起來性價比十足。
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探究細節配置就會發現很多遺憾。比如,這款產品屏幕為TN材質且分辨率只有1600×900像素,賽揚N2940處理器的性能也比較孱弱,日常的辦公和視頻應用壓力不大,但如果你有游戲需求就有些不夠看了。
惠普小歐17算是主流價位巨屏筆記本的代表,5499元你可以買到17.3英寸IPS材質的全高清屏幕、八代酷睿i5-8250U和AMD Radeon 530獨顯的組合。
看起來很值嗎?
Radeon 530的性能僅比UHD620核顯強上一點點,而如今4000元價位已經可以買到八代酷睿i5-8250U+NVIDIA GeForce MX150獨顯的機器了。如此看來惠普小歐17這類產品除了屏幕更大就很難再找到優勢了。
惠普小歐家族自身價格對比
聯想拯救者Y700和宏碁暗影騎士VN7-792G也都曾是巨屏游戲本的代表,可惜迄今為止它們的接班人還沒繼任,市面上的配置還停留在六代酷睿(如i5-6300HQ)和NVIDIA GeForce GTX960M獨顯的搭配上。如果你是沖著玩游戲而來,七代酷睿(如i5-7300HQ)和NVIDIA GeForce GTX1050 Ti才是最低門檻,這種過氣的配置很難駕馭最新大型3D游戲流暢運行的需求。
當然,市面上也不乏相對完美的代表。比如微星GL72M系列,這款17.3英寸巨屏游戲本采用了七代酷睿i7-7700HQ+8GB內存、128GB SSD+1TB HDD+GTX1050 Ti獨顯的組合,價格卻只有7199元。作為對比,微星GL62M(15.6英寸)系列配置和GL72M相似的版本售價為6999元。像這種配置(相對)合理,價格沒能有15.6英寸同規格產品拉開價差的巨屏游戲本,才適合列入我們優先考慮的名單之中。
那么,再貴一些的頂級巨屏游戲本值得選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比如都是GTX1060獨顯的Alienware 17C和Alienware 15C價差1399元,此時選擇更大尺寸的17C問題不大;但GTX1080獨顯的Alienware 17C和Alienware 15C價差就達到了至少6300元,此時顯然還是15C+顯示器的套裝更具合理。
價差是關鍵
正是由于巨屏筆記本的小眾,才導致了它們很難在配置上緊跟潮流步伐。
迄今還有很多品牌的巨屏筆記本還應留在第六代或第七代酷睿(U系列)處理器平臺,顯卡也多以AMD Radeon R5和NVIDIA GeForce 900M系列獨顯為主,2018年如果你還選擇這種“古董級”的配置,那就太對不起英特爾全新八代酷睿所帶來的驚喜了(對了,AMD銳龍APU也即將來襲)。
在高端巨屏筆記本領域,絕大多數產品都有同宗15.6英寸版本的“兄弟”,在處理器和獨顯這兩個核心指標一致的情況下,如果17.3和15.6兩個版本的價差控制到10%以內,一步到位選擇更震撼視野的巨屏版本較為合理。
但如果價差超過了千元或更多,那小編就建議大家考慮和顯示器的套裝方案了。
那么,對于巨屏筆記本而言,你還有什么想補充的嗎?
、前言:Yoga 14s是搭載最強最神秘的銳龍4000系列移動APU來了
在PC領域,今年最成功的處理器毫無疑問就是AMD銳龍4000系列移動APU了。從4月30日發布至今,AMD筆記本的份額從此前的不足10%提升到了將近30%。
銳龍4000系列移動APU的誕生讓輕薄本在性能上真正擁有了可以與游戲本甚至是桌面電腦叫板的實力,能夠得到玩家的認可也不過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銳龍7 4800U處理器可以說是銳龍4000系列移動APU最為神秘的型號,這款處理器采用8核心16線程設計、加速頻率高達4.2GHz,最關鍵的就是內置了完整的8核Radeon Graphics,擁有512個流處理器,并且頻率高達1750MHz。相比之下,銳龍7 4700U的內置GPU是7核心,流處理器數量是448個,頻率為1600MHz。
如果解鎖TDP的話,銳龍7 4800U處理器的表現甚至可以媲美頂級銳龍9 4900HS。業內第一款采用銳龍7 4800U處理器的筆記本是Yoga 14s銳龍版。
為了更加充分發揮處理器的潛能,Yoga 14s銳龍版配備了雙通道LPDDR4 4266MHz內存,并且擁有野獸模式,能將TDP解鎖到與銳龍9 4900HS相同的35W,性能表現的確是值得期待。
Yoga 14s銳龍版中的s代表了“Slim”,這是一款主打輕薄的筆記本。它的凈重僅有1.43kg,厚度不到15mm,整個機身采用了鎂鋁合金材質,這個三圍和重量在14寸高性能金屬輕薄本中算是很低的。
另外它的Type-C型電源適配器也設計得非常小巧,加上筆記本一起重量也不到1.5kg,塞進背包不會有傳統筆記本那種負重感。
Yoga 14s銳龍版的詳細參數如下:
二、外觀:四面窄邊框設計 + 100%sRGB色域IPS屏幕
聯想 Yoga 14s銳龍版采用全金屬鋁合金材質,凈重只有1.43kg,厚度不到15mm。
配色方面選擇了更顯科技感和質感的深空灰色,A面做了噴砂處理,觸感舒適。
機身左側有2個Type-C接口,其中左邊一個是全功能接口,可以充電、視頻輸出以及文件傳輸。
另外還有一個HDMI以及一個3.5mm的耳麥合一接口。
機身右側有開機鍵、2個USB 3.2 Gen1、以及一個Micro SD讀卡器。
D面非常清爽,上面有2排散熱柵格。
B面采用四面窄邊框設計左右邊框不到3mm,屏占比高達90%。屏幕是一塊14英寸的IPS顯示屏,分辨率為1920*1080、300nit亮度,擁有100%的sRGB色域,支持AMD FreeSync防撕裂技術,屏幕出廠前進行了DC調光設置,更加護眼。
微笑曲線設計的鍵帽與寬闊的觸控板讓Yoga 14s擁有很好的操作感,恰到好處的1.3mm鍵程和毫不拖泥帶水的反饋令用戶在長時間輸入后也不會感覺到疲憊。
十分小巧的Type-C接口電源適配器,輸出規格為20V3.25A總輸出功率65W。另外還支持15V3A、9V2A、5V2A輸出規格,可以作為手機的快充使用。線材很長,超過2米。
Yoga 14s銳龍版采用的是雙風扇+單8mm熱管設計的散熱系統,不過1條U型管的效能相當于2條普通熱管。
電池占了機身幾乎一半的面積,容量達到了61Wh,在輕薄本中算是很高的了。
三、CPU性能測試:是i7-10510U的2.5倍
1、CPU-Z
銳龍7 4800U的單線程分數為468,多線程分數為4534。
2、wPrime
在wPrime 32M單線程性能測試中,銳龍7 4800U耗時30.2秒;多線程跑完wPrime 1024M則用了106秒。
3、CineBench R15
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銳龍7 4800U的單線程分數為179cb,多線程分數為1580cb。
4、CineBench R20
銳龍7 4800U的單線程分數為469cb,多線程分數為3522cb。
5、FritzChess Benchmark
銳龍7 4800U在國際象棋測試中,性能倍數達到了49.17,每秒23601千步。
6、硬件狗狗
Yoga 14s銳龍版的總分是213768,銳龍7 4800U的CPU分數為118453,內置顯卡測得的分數是26990,磁盤分數45310。
在35W TDP以及8核心16線程的加持,銳龍7 4800U的性能可以比i7-10750H強26%以上,比起i7-10510U更強了150%。
四、磁盤與屏幕測試:實測99%sRGB色域
1、內存帶寬測試
Yoga 14s銳龍版的主板上已經集成了雙通道的16GB 的三星LPDDR4 4266MHz內存,內存的電壓為1.2V,時序40-39-45-90。
使用AIDA64進行內存緩存測試,測得的讀取、寫入、復制帶寬分別為46466MB/s、42545MB/s、42342MB/s,延遲為114ns。
就測試的數據來說,LPDDR4 4266MHz的帶寬媲美桌面版的雙通道DDR4 3200MHz,遠遠強于筆記本里面1.2V雙通道DDR4 3200MHz。
2、屏幕測試
99%的sRGB色域、74%的aRGB色域與76%的DCI-P3色域。
測得這塊14寸的屏幕最高亮度為298nit,在50%的亮度下,對比度最高達到了44430:1,在75%或者更高的亮度下,對比度約為1100:1。
3、磁盤性能測試
Yoga 14s筆記本采用的是一塊WD SN730 512GB NVMe SSD,這是西數專供OEM市場的產品,算是西數的高端SSD產品。
在AS SSD Benchmark中,這塊SN730的總分為4646,順序讀寫超過2100MB/s、2200MB/s,4K隨機讀取42MB/s,隨機寫入131MB/s。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順序讀寫速度分別達到了2857MB/s和2680MB/s。
五、游戲性能測試:比游戲本的4800H 7核 GPU還要強一些
1、3DMark
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的測試中,銳龍7 4800U的Radeon Graphics顯卡的圖形分數為1630,在測試的過程中大多數時候都能保持1750MHz的運行頻率,最高溫度87度。
2、最終幻想15 BenchMark
在最終幻想15 BenchMark測試中,標準畫質下銳龍7 4800U的得分為1883。
3、刺客信條:起源
在性能級移動獨顯都很吃力的《刺客信條:起源》里,銳龍7 4800U跑出了30FPS的幀率。
4、坦克世界
銳龍7 4800U跑出了11628分,換算成幀數為70FPS。
雙通道LPDDR4 4266MHz 內存多少還是有一些加成的,銳龍7 4800U所搭載的Radeon Graphics的性能比4800H的內置顯卡要稍強一些,只是由于功耗與散熱的原因,強的并不是很多。另外和滿血的MX250相比,銳龍7 4800U要比對手強了18%以上。
六、溫度與續航測試:35W烤機相對吃力 PCMark 8實測10小時續航
1、續航測試
Yoga 14s銳龍版內置了一塊容量為61Wh的鋰電池,這個容量要遠遠高于其他14英寸的輕薄本,我們用PCMark 10來實際測試一下辦公續航。電源模式為“節能”、測試時關閉所有其他進程,關閉網絡連接,屏幕亮度調為50%。
Yoga 14s在PCMark 10現代辦公場景中的續航測試成績達到了17小時9分,非常夸張。當然這個測試屬于偏輕度的辦公負載,但也能看出,如果是日常辦公的話,Yoga 14s持續干兩天都妥妥的。
2、CPU烤機測試
使用AIDA64 FPU進行烤機測試,測試時室溫為28度。
我們發現不論是采用性能模式還是均衡模式,在進行了超過30分鐘的烤機之后,CPU的功耗都會控制降到15W,溫度為65度。
七、總結:無敵的存在
從測試的數據來看,35W的銳龍7 4800U在低功耗處理器中算是無敵的存在!
Intel這邊,十代酷睿i7-10510U完全就不是對手,銳龍7 4800U的性能是它的2.5倍。就算是10代標壓i7-10750H處理器,也依然與銳龍7 4800U之間存在著20%以上性能差距。Intel想要翻盤,十代酷睿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期待剛剛發布的第十一代Tiger Lake酷睿處理器,看看能不能挽回一些顏面。
至于GPU性能,Yoga 14s銳龍版可以說是用上了目前所能用的最強配置。雙通道LDPPR4 4266Mhz內存的加入讓內置的Radeon Graphics如虎添翼。即便是作為輕薄本,它的游戲性能也超越了4800H中的內置 GPU,同時也要比RedmiBook 14中的滿血MX250強了18%左右。
在續航方面,Yoga 14s銳龍版同樣也是可圈可點。內置的60.7Wh鋰電池幾乎占到了筆記本一半的面積,PCMark 10實測有將近17小時的續航能力(節能模式)。一般來說,主流的酷睿輕薄本能達到8~10小時,Yoga 14s銳龍版的續航能力之強可見一斑。
在散熱方面,雖然Yoga 14s采用了雙風扇單8mm U型熱管的設計,不過在應對“性能模式”的功耗依舊是有些吃力。事實上,目前15mm以內的14寸輕薄本,也沒有哪一款能夠做到輕松壓制35W的功耗。對此我們建議玩家在使用時在性能模式上盡量使用“智能模式”。
智能模式也能提供25W的功耗,并可以輕松被Yoga 14s的散熱系統所鎮壓。而相對來說,25W的銳龍7 4800U的性能也同樣強大,不輸給酷睿i7-10750H。
Yoga 14s銳龍版此前在國內上市可以說是秒光,這樣一款超強性能超長續航的本,售價維持在5000元左右,可謂是近期最理想的輕薄本之一。
年,聯想發布了一款ThinkBook Plus筆記本,除了常規的顯示屏以外,還配備了一塊墨水屏,在當時引起轟動。而在近日,據爆料人evleaks所爆料的渲染圖,下一代的ThinkBook Plus將繼續沿用多屏的設計,不過在屏的選取以及位置上會有所區別。
根據新款的ThinkBook Plus筆記本渲染圖以及所爆料的信息來看,該款筆記本配備了一塊17英寸的屏幕,同時還在鍵盤的右側配了一個顯示屏,并且可支持筆操作,能夠方便的在其上面進行繪畫或者記筆記本,而這款副屏的尺寸為8英寸,相當于一個小平板電腦的大小。
根據新款的ThinkBook Plus筆記本的產品形態來看,這款筆記本應該定位是設計師或者繪畫師之類的人群,借助鍵盤旁側的8英寸副屏,可充當數位屏來使用,設計或者繪畫時也會更為簡單輕便。